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情感 > 情感短文 > 正文

喝羊汤

作者: 云德2023/10/27情感短文

“走,喝羊汤去。”在我的山东老家,这是亲戚、朋友之间相互邀约一起吃便饭的口头禅。

多少年了,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并非大规模养羊的地区却以羊汤作为民间美食?后来到了内蒙古、辽宁、新疆、青海、宁夏等地一对照方才明白,喝羊汤的关键恰恰在于缺羊。鲁南要么丘陵,要么湖泊,羊很难大规模饲养,没有羊产地大块吃肉的条件。一家一户养几只小羊,两三年才能长大,宰掉吃肉两顿即光,若是改为煮羊汤,一家人半个月都有荤菜享用,于是有了喝羊汤的大众化餐饮。

把稀缺的食材做成大众美食,靠的是匠心独具,粗放的操作不可能达到。正宗的羊汤在选材、烧火、添水、放肉、配料方面都十分考究。肉要挑选鲁南当地的青山羊,个头小、生长慢、肉瓷实,熬汤后香味浓郁。宰过的羊剔骨后,须清水浸泡半日,中间换水,确保肉中余血浸出。清水加老汤入锅后点火,水响时投放用刀背敲断的骨架和切成斤半左右的肉块,接着用急火烧开,顶出脏气和血沫后再添足量的水,等开锅再次撇去血沫,大火猛煮半小时变中火炖煮,按一定比例加入姜块、葱段和花椒、白芷、小茴香、黄芪、陈皮、防风、丁香、草果、干辣椒、白胡椒粒等各种佐料,尔后改为小火慢炖,适时加盐,肉熟后提前捞出切片备用,剩余骨架继续熬制两三个时辰方可出锅。

纯正的羊汤呈白色乳状,鲜而不膻,浓而不腻,香醇可口,功夫全在配料和火候的掌握上。水多了,熬出来的汤汁不浓,水少了,卖不出碗数;火小了,水油分离,汤色寡淡,火太急,则味道不厚,同样熬不出理想效果;佐料少了,羊肉的腥膻难除,如果加了八角、桂皮、酱油之类,不仅汤色变黑,而且羊肉鲜味尽失;熬制过程须先猛后慢,羊汤始终处于沸腾状态,直到羊肉、骨髓、蹄髈、羊脑和羊油中丰富的胶原蛋白与沸水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熬出又白又浓的汤汁才算合格。

从常规分析,羊汤味甘性温,对于地处温带内陆性气候的鲁南而言,当属适宜秋冬季节温中散寒的滋养食物,春夏季食用则易于生热上火,但生活方式可以改变人体对食物的适应性,羊汤馆四季不歇就是习惯成自然的最佳诠释。尤其是吃“伏羊”的习俗更说明问题。所谓“伏羊”,就是把喝羊汤视作入伏的一种庆祝仪式。为凸显其历史依据,人们搬出《汉书》中的“伏日,诏赐从官肉”作证,强调自汉代开始,皇帝就在入伏时节与从臣们共享羊肉。不仅宫廷,民间也如是炮制,“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可见,伏天食羊合情合理,自古皆然。而这恰与以热制热、排汗解毒的中医学理论不谋而合。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下肚,淋漓的汗水有利于祛除冬春积于体内的湿气,进而把喝羊汤纳入食疗的范畴。

前不久,好友老陈不知听谁鼓噪,竟然老夫聊发少年狂,决定自驾去山东喝羊汤。临行前咨询何处有羊汤的品牌店,本人坚定不移地告知,羊汤纯属民间小吃,无须察看门脸辉煌与否,只要见到人头攒动的门店,即便是路边的“苍蝇小店”,也可勇敢地进去,肯定不会让人失望。同时叮嘱,喝羊汤时务必添加半勺羊油烹制的辣椒,这是羊汤的标配!实地体验之后,这位以美食家著称的老兄高度评价了羊油辣子的提升功效,感觉找到了激活羊汤鲜香沁人的奥秘,意犹未尽之余,与我相约择机再去鲁南喝一回羊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