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桂林,过清明
清明要明,谷雨要淋。今年清明,天公还算作美。告别了前几日的"伤春春梦雨天",目力所及"芳草更芊芊".
地处岭南的桂林,四月初正好赶上春和景明。桂林方言顺口溜说的"正月犁头雪,二月剪刀风"的寒冷都过去了。柳枝勃发,绿意盎然,正好是全家族人一起出行为祖先扫墓的好时机。
在《桂林市志》里,是这样记载清明习俗的:"是日城区家家户户备纸钱、宝帛和香烛,有的还备三牲酒礼,全家老少前往祖先坟前祭扫,名之为扫墓。乡间则以宗族为单位,由族长召集同宗男丁,前往祖先坟前祭扫。有祖业的宗族,还杀猪数头,祭祖后聚餐,并每家分猪肉一块。解放前重男轻女,女性一般不能参加。是日每家蒸‘粉蒸肉’,晚餐前先将粉蒸肉供奉祖先,燃香烛、烧纸钱,并向祖先叩头,请其回家过节,祭毕晚餐。解放后,男女老幼均可参与祭扫祖坟。"
短短一段话,透露出了不少"老桂林"的清明习俗。在过去,大部分人都是自己打纸钱的,一刀一刀黄色的草纸在木槌与铁钱模的击打下,形成一串钱币的样子。因此在清明节来临前,路过巷道人家,都能听到笃笃笃的打纸钱声。这种亲力亲为,更能显现后人对祖先的孝道和敬意。随着时代变迁,如今扫墓,多半人都会事先买好钱纸、蜡烛、香,还有各种纸糊的房子、手机、衣服,带上精心准备的供品,一家人出行祭拜祖先。
味蕾记忆串联起了过去与现在,老习俗便在"吃"中传承下来。在过去,坟茔前的供品多寡、品种,也是各家条件的直观体现。穷人家供奉乌米饭、冷粽子,富人家供扣肉、肘子、粉蒸肉,老桂林叫做"三堆".其中,桂林"十大碗"之一"粉蒸肉"尤其有地方特色。其粉,是用黏米、糯米、黄豆、花生等混合研磨成。很多家庭直到今天都有自己"炒粉"的习俗。把粉备好后,把五花肉切成方块、腌渍、裹粉,入蒸笼蒸后,美味的粉蒸肉就做好了。为了解油腻,有的人还会用生菜包起来吃。粉蒸肉是老桂林扫墓回来餐桌上必备的一道菜。
除了粉蒸肉,清明节老桂林们还喜欢打艾叶粑粑,吃田螺,桂北县区还要做清明粽。先来讲艾叶粑粑,用艾叶汁和糯米制成深绿色的皮,视觉上就非常应和春季。里面的馅料多是豆沙、芝麻、碎花生。据说在清明吃艾草,可以驱寒辟邪。艾叶粑出笼后,咬上一口,皮带着艾草的香味,热乎乎的馅料流淌出来,一面怕烫嘴,一面受美食诱惑,迫不及待地囫囵吞下。
桂林人有这么个说法:"清明螺蛳端午虾,重阳时节吃爬爬(蟹)。"螺蛳在清明之前最肥美,壳薄、粒大,所以自古以来都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说法。老桂林喜欢用葱、姜、酱油爆炒后"嗦",高手不用牙签挑,"嗦"下螺蛳屁股,就能把鲜美的螺蛳"嗦"出来。
古人过清明,有一箩筐的习俗。从唐代开始,清明节人们除了扫墓祭奠,还有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习俗。在桂林,不少人家在清明扫墓完毕后,还会踏青出游、放风筝。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在《桂海虞衡志》中记载,桂林大概三四月的时候,南山茶、红豆蔻、泡花竞相争艳,正是赏春好时节。这时候,踏青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放松身心,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清明前后天气好的时候,小把爷最喜欢放风筝。以前,大家喜欢把疾病写在风筝上,然后越放越高,剪断线祈祷放走晦气。家长往往略带"迷信"地告诫自家孩子,莫要去捡人家的风筝,以免把晦气又捡回来。
祭扫的哀思和春游的欢愉,2500年历史的清明节承载着人们两条截然不同的感情线。一方面,通过祭祀、扫墓,怀念先人,传承孝道,另一方面,通过踏青郊游、赏览春光,感受生命的勃发、内心和平宁静的美好,从而使人更珍惜生命。如今,在桂林,不少清明节的习俗如放鞭炮等已渐被淘汰,加入了新的时代内涵。除了祭拜自己家的祖先,还有很多市民携带孩子,自发前往烈士墓、纪念碑前敬献小白花,感念今日和平幸福来之不易。
大地春熙之时,一面面小红旗、一声声嘹亮的红歌,仿佛在告慰着坟茔里故去的先人:河山无恙,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