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精选24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
毋庸置疑,《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好作品,是经得起时代的验的文学经典。然则值得注意的是,这部长篇小说是苏联主流文学中一个极为特殊的文学现象。这部作品居然被苏联官方接受和认可,并且还竟然一度被官方视为主潮文学中的一部“红色经典”,显然是有一定的不为人知的历史背景。关于这部作品问世过程中的蹊跷已有许多考证文章进行了论证。
让人惊讶的是,该小说无论从哪种角度去看,都是对斯大林时期苏联主流文学中的乌托邦情愫的颠覆,其反乌托邦情感是异常明显的。将这部史诗性巨著当做“红色经典”去阅读着实是许多年来苏联和中国读者的“荒谬逻辑”,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倒是在“文革”期间,当肖洛霍夫在中国“反修防修”运动中“不幸”沦为“最反动的作家”,他的《静静的顿河》也随之成为最大的“毒草”时,中国人才阴差阳错、歪打正着地看出了这部作品对苏联30年代主潮思想的颠覆。
这部史诗般的巨著真实地表现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他们的心酸、苦楚、旺盛的原始生命力、对土地的眷恋、蛮性与善良相交织的质朴的`本性,均在男主人公葛利高里和女主人公阿克西妮娅、娜达莉娅身上体现出来。他们的痛苦与悲哀,欢乐与幸福均来自他们真实的人性。而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在红军与白军之间的犹豫选择和最后的迷茫,隐含着社会的悲剧和历史的荒诞性。小说一方面出色地描绘了哥萨克人本真的生活。
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沃土上,劳动、恋爱、繁衍,纯朴而焕发着生命的激情。葛利高里与他的情妇阿克西妮娅之间的情爱,正体现了他们生命力的旺盛与冲动。另一方面,小说刻画了布尔什维克们的残酷与冷漠。小说中对布尔什维克党员彭楚克和柯谢沃依的描写,突显了他们身上的残酷无情。他们在作家笔下成了革命的机器,成了政治原则的化身,他们的自觉性与葛利高里的本真性成了鲜明的对照。布尔什维克领导的红军将革命风暴带到了宁静的顿河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哥萨克农民们被迫迎来了历史的变动。葛利高里在这场残酷的动荡中必须做出人生的选择。
他选择的标准其实很朴素:无论是红军还是白军,只要谁能使他自由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想吃什么就种什么,想爱哪个姑娘就去追求,无拘无束地过日子,那么他就跟谁。葛利高里是个自由纯朴的哥萨克,他在红军与白军之间的徘徊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简单的生活要求。然而,如此简单的要求,在那个残酷的年代里,也无法实现。无论是红军还是白军,都无法满足葛利高里这一最基本的生活愿望。最后,他也只能抱着冤死的阿克西妮娅的尸体,缓缓走向没有出路的未来。
革命究竟给普通的哥萨克农民带来了什么?从小说悲剧性的结尾中,似乎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某种暗示。小说对苏联国家乌托邦主义的颠覆是相当明显的。也正因为这部小说所具有的鲜明的反乌托邦性,使得它在苏联斯大林时期的主流文学中显得十分特殊。然而,应该说,这部身份可疑的主流文学作品,在客观上为斯大林时期并不景气的苏联主流文学写下了最精彩的一笔。
小说对哥萨克人生活的真实到位的描写,对他们情感世界的准确深入的展示,对历史悲剧性的深刻把握,均显示出作者第一流的笔法。这对于年仅20多岁的作者来说,更显得难能可贵。而肖洛霍夫在他以后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再也没有了如此出色的艺术概括才能。的确,将60年代那个颐指气使的挥舞意识形态大棒的文坛政客肖洛霍夫与《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联系在一起,着实也容易引起人们的疑惑。这也许成了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这部巨著的作者权产生争论的重要诱因吧。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2
我成长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战争对我来说,仅仅存在于小说中或环球新闻报道中,但静静的顿河看完,我觉得自己随主人公格里高利一起走过枪林弹雨,冒着炮火向着未来迈进,多么沉重的一段旅程!心灵和身体都疲惫不堪,再也没有什么比战争更能考验人性的了。
主人公第一次在战场上杀第一个敌人的场景让我永生难忘。他本是个善良的小伙子,心里还怀着纯洁火热的爱情,可是他在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而战的情况下,稀里糊涂的杀人了。一旦战争的巨轮往前滚动,谁也不会有空或有胆去想为什么而战,只是本能地让自己避开死亡。主人公没有文化,没有见识,一心只想打完仗回家跟心爱的女人厮守,为此他麻醉自己的心灵,尽量不去想那一张张死去的脸孔和他们身后的父母妻儿,他不得不这么做,求生的本能驱使着他前进,在战场上心软的人就是死神最爱光顾的人。
战争把他的心揉碎了,掰开,慢慢又长合,长合之后又撕开,扯坏,再长合的心就完全变形,很硬很空了,随便一敲就支离破碎,再也拾不起了。他失去了两个最爱他的女人——妻子和情人,尤其是他深爱着的'情人,勇敢无畏的跟着他逃难的阿克西妮亚,他亲眼看着她中枪死去,连最后的道别都没有机会说。
埋藏完情人,就像埋藏了他自己的一生。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女儿相继死去,在这世界上的唯一牵持就是幼子,他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的抓住了这个信念,勇敢的面对了自己一直在逃避的现实。战争中,个人的命运是如此的渺小,在历史的洪流中有很多像主人公这样被迫前进分不清该如何选择立场的人,他们只能依着本能随大流前进,而他们的本能往往和历史背道而驰,悲剧就此而生,对此我们毫无办法。
虽然不能挽救格里高利的悲惨人生,却能深刻认识到战争的可怕,从而更珍惜现在拥有的安宁生活,我要竭力看清自己的命运,在需要抉择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永别了,静静的顿河,我不忍看第二遍了。谁也不想经历两次战争,看着美好的东西再次被毁灭,看着善良纯朴的人再次被战争摧残,看着不计其数的无辜生命再次消失,这真是最最残忍的事了。我再也承受不起。
战争的时候,上帝不存在。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3
小的时候姐姐特别愿意看书,她找到了那个年代所能找到的所有书籍。包括诗歌、散文、人物传记以及五花八门各种版本的图书、小人书、画报,受姐姐的影响我也爱上了读书。但都要等姐姐读完之后才能轮到我看,记得在十五岁那年, 姐姐拿回了两本书。虽然封面已有些残旧,但上面的几个字却清晰可见《静静的顿河》……
现在每当我听到或看到《静静的顿河》这个名字都会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思绪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那个年代,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在昏暗的电灯下贪婪读书的那个孩子……《静静的顿河》这部影响了我整个少年和青年时代的宏篇巨著。当我再次读完它的时候,仿佛已置身于俄罗斯大地,穿行于顿河两岸广袤的平原、河流、山丘,向那些正在劳作的农夫,正在边洗衣边哼歌的妇女,正在戏水欢笑的顽皮的`孩童,抽着劣质卷烟的刁钻的老头,和正在策马扬刀高呼“呜啦”的年轻勇猛的哥萨克致敬!
《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美好,心灵变得更纯洁,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肖洛霍夫的作品粗犷豪放,同时又细腻流畅,充满柔情。读《静静的顿河》仿佛能使你变身书中的一个人物,你也许叫布察金,也许叫肖霍夫。你跟随着故事的主人公葛利高里乘着月色,骑着用布包裹在马蹄上的快马去偷袭敌营,你也许是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农夫,正懒洋洋地躺在刚刚收割完麦田的草垛上,和恰娃调情……
至今为止没有哪一部作品能让我如此感动,惟有《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用一种超现实的写实手法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战乱中的世外桃源,他笔下的顿河两岸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失去颜色,那片广袤博大的土地,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静静流淌的顿河,那烟雾矇胧的村庄,那泼辣风骚的村妇,还有春天里那野花淡淡的香气,都那么清晰自然真实地呈现在你的眼前。虽然是一部描写战争的史诗巨著,肖洛霍夫把更多的篇幅和文字放在了描写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和爱情人性上,力求表现和平,安宁和大自然的壮美。使人读后欲罢不能,深深地沉浸其中……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4
毋庸置疑,《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好作品,是经得起时代的验的文学经典。然则值得注意的是,这部长篇小说是苏联主流文学中一个极为特殊的文学现象。这部作品居然被苏联官方接受和认可,并且还竟然一度被官方视为主潮文学中的一部“红色经典”,显然是有一定的不为人知的历史背景。关于这部作品问世过程中的蹊跷已有许多考证文章进行了论证。
让人惊讶的是,该小说无论从哪种角度去看,都是对斯大林时期苏联主流文学中的乌托邦情愫的颠覆,其反乌托邦情感是异常明显的。将这部史诗性巨著当做“红色经典”去阅读着实是许多年来苏联和中国读者的“荒谬逻辑”,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倒是在“文革”期间,当肖洛霍夫在中国“反修防修”运动中“不幸”沦为“最反动的作家”,他的《静静的顿河》也随之成为最大的“毒草”时,中国人才阴差阳错、歪打正着地看出了这部作品对苏联30年代主潮思想的颠覆。
这部史诗般的巨著真实地表现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他们的心酸、苦楚、旺盛的原始生命力、对土地的眷恋、蛮性与善良相交织的质朴的本性,均在男主人公葛利高里和女主人公阿克西妮娅、娜达莉娅身上体现出来。他们的痛苦与悲哀,欢乐与幸福均来自他们真实的人性。而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在红军与白军之间的犹豫选择和最后的迷茫,隐含着社会的悲剧和历史的荒诞性。小说一方面出色地描绘了哥萨克人本真的生活。
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沃土上,劳动、恋爱、繁衍,纯朴而焕发着生命的激情。葛利高里与他的情妇阿克西妮娅之间的情爱,正体现了他们生命力的旺盛与冲动。另一方面,小说刻画了布尔什维克们的残酷与冷漠。小说中对布尔什维克党员彭楚克和柯谢沃依的描写,突显了他们身上的残酷无情。他们在作家笔下成了革命的机器,成了政治原则的化身,他们的自觉性与葛利高里的本真性成了鲜明的对照。布尔什维克领导的红军将革命风暴带到了宁静的顿河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哥萨克农民们被迫迎来了历史的变动。葛利高里在这场残酷的动荡中必须做出人生的选择。
他选择的标准其实很朴素:无论是红军还是白军,只要谁能使他自由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想吃什么就种什么,想爱哪个姑娘就去追求,无拘无束地过日子,那么他就跟谁。葛利高里是个自由纯朴的哥萨克,他在红军与白军之间的徘徊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简单的生活要求。然而,如此简单的要求,在那个残酷的年代里,也无法实现。无论是红军还是白军,都无法满足葛利高里这一最基本的生活愿望。最后,他也只能抱着冤死的阿克西妮娅的尸体,缓缓走向没有出路的未来。
革命究竟给普通的哥萨克农民带来了什么?从小说悲剧性的结尾中,似乎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某种暗示。小说对苏联国家乌托邦主义的颠覆是相当明显的。也正因为这部小说所具有的鲜明的反乌托邦性,使得它在苏联斯大林时期的主流文学中显得十分特殊。然而,应该说,这部身份可疑的主流文学作品,在客观上为斯大林时期并不景气的苏联主流文学写下了最精彩的一笔。
小说对哥萨克人生活的真实到位的描写,对他们情感世界的准确深入的展示,对历史悲剧性的深刻把握,均显示出作者第一流的笔法。这对于年仅20多岁的作者来说,更显得难能可贵。而肖洛霍夫在他以后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再也没有了如此出色的艺术概括才能。的确,将60年代那个颐指气使的挥舞意识形态大棒的文坛政客肖洛霍夫与《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联系在一起,着实也容易引起人们的疑惑。这也许成了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这部巨著的作者权产生争论的重要诱因吧。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5
《静静的顿河》是一本这样的书,他囊括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几段历史的历史与一个人的历史,但它不是一本历史小说,不是我们所以为的下里巴人——虽然作者从头到尾都是用最通俗的话写作,但它是一本厚重的书——我相信,形式永远只是装饰。
作者肖洛霍夫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经历了俄罗斯最有史性的三个年代,经历了一个民族从生到死再到生的过程,经历了史家所谓之乱世,经历了如笔下主人公葛利高里般矛盾的自我斗争。
可以这么讲,没有哪部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文学作品是不具有哲性的。如这本书,从哲学上的时间(一个人、一群人的由生到死再而生)进而演进成为空间上之繁复的过程。我相信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金人译出的这四卷本《静静的顿河》会带给每一个灵性的人以震撼。
金人的译本流传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准确地说,那是我们的祖国和这本书的故事交叉的集合,一个集合包容了多少相同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能带给故事里的人以什么?翻译永远都是再创作,他是拿着肖洛霍夫的笔,写他的事而孕育着自己国土上河流的波涛。
主人公葛利高里不是英雄,他也没有办法成为英雄。他懦弱,他简单,他空虚,他孤陋寡闻,他郁郁寡欢,他拥有一个平凡人所有的一切弱点,然而永远是平凡人写就历史,作者也许不太想告诉我们这一切,而葛利高里却一直在讲给我们听。
历史是站在高层建筑上的人玩弄的把戏。每一个偶像(或更细致的称为“寄托”)的矛头指向何方,无数平凡的人便冲向何处。死亡是一个人的历史,历史是一群人的死亡。这样的一群人总以为在矛头指向的那个地方有着希望,然而希望总为我们所知的那样“那有着幸福的地方,早就有人在那里守卫……”
历史造就了一群人,也毁灭了一群人;政治解放了一群人,而抛弃了更多的人。如果诺贝尔文学奖在近一百年还有什么更加现实意义的话,那么只在于它予作品以肯定,而肯定的那些作品必然是政治娼妓后每一个“受难者”的产物。《静静的顿河》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不敢于明言,因为他所在的那个国家、那个时代、那段历史给每个平凡人以希望,而希望是牢笼,是政治的宠儿,斯大林绝对明白这一点,可他是玩弄把戏的那个人,同许多政治家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干系),谁不想让马戏团里的动物仅且仅仅只作为娱乐的“宠物”?诺贝尔奖在那个时代是囚笼里的一粒珍珠,而《静静的顿河》把它向笼子的边缘推近了一步。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想起了余华所谓的“活着只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论断,我不信了他,因为更高层次的“活着”同样存在:你不可以吃不饱,而你吃饱了,你就不能像没吃饱的人那样无休止地希冀食物的存在。所以人生而为之的意义与价值,是在抗争的希冀中得来,是在失望的绝望中得来,是在深思的顿悟中得来,但丁在他的地狱的门口放置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话语:“进入这个门,你就要放下一切希望”
《静静的顿河》讲述的每一个人都是罗丹的那个思想者,那个坐在地狱门前赤身裸体的人,他的绝望与希冀只停留于哪一瞬间,他向人赤裸的证明活着的价值:不在于过去,不在于未来,而在于现在。
所有人都是迷茫的,在这本书里,在这本热烈的、沉郁的书里,他们的绝望与希望如他们所热爱的河流一般飞腾在他们的土地上。
这种希望与绝望是一种逃避,是对于政治的迷茫,他们关心的不是一个国家的命运,而是个人的生活——这是多么质朴与诚实呵!然而沙砾注定要顺河流而去,静静的顿河刷去了几千年平凡人的生活的印记,伴随着人类的绝望与希望继续流淌,直到不再拥有绝望与希望——他永远都是如此安静。
在我的这篇读后里并没有大段的讲述这部大书的内容,因为那是投机者的行为,我认为,内容永远都是类同的,如果只为了拼凑字数,我可以选择远离那些严肃的书籍。我没有把这部作品当作一本小说来读,更懒于像某些“专家”那样字斟句酌的“死”读。我可能某一天会忘记这本书的内容,甚至现在我竟然忘去了这本书的主人公到底叫什么名字,但我抛下这一切想法仅仅虔诚的阅读后,我想到我们的国家,我毕竟是一粒沙,融入我们这个民族的大河中,同样的希望与绝望让人在百年内生而死死而生的国家,我踌躇满志。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6
我成长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战争对我来说,仅仅存在于小说中或环球新闻报道中,但静静的顿河看完,我觉得自己随主人公格里高利一起走过枪林弹雨,冒着炮火向着未来迈进,多么沉重的一段旅程!心灵和身体都疲惫不堪,再也没有什么比战争更能考验人性的了。
主人公第一次在战场上杀第一个敌人的场景让我永生难忘。他本是个善良的小伙子,心里还怀着纯洁火热的爱情,可是他在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而战的情况下,稀里糊涂的杀人了。一旦战争的巨轮往前滚动,谁也不会有空或有胆去想为什么而战,只是本能地让自己避开死亡。主人公没有文化,没有见识,一心只想打完仗回家跟心爱的女人厮守,为此他麻醉自己的心灵,尽量不去想那一张张死去的脸孔和他们身后的父母妻儿,他不得不这么做,求生的本能驱使着他前进,在战场上心软的人就是死神最爱光顾的人。
战争把他的心揉碎了,掰开,慢慢又长合,长合之后又撕开,扯坏,再长合的心就完全变形,很硬很空了,随便一敲就支离破碎,再也拾不起了。他失去了两个最爱他的女人——妻子和情人,尤其是他深爱着的情人,勇敢无畏的跟着他逃难的'阿克西妮亚,他亲眼看着她中枪死去,连最后的道别都没有机会说。
埋藏完情人,就像埋藏了他自己的一生。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女儿相继死去,在这世界上的唯一牵持就是幼子,他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的抓住了这个信念,勇敢的面对了自己一直在逃避的现实。战争中,个人的命运是如此的渺小,在历史的洪流中有很多像主人公这样被迫前进分不清该如何选择立场的人,他们只能依着本能随大流前进,而他们的本能往往和历史背道而驰,悲剧就此而生,对此我们毫无办法。
虽然不能挽救格里高利的悲惨人生,却能深刻认识到战争的可怕,从而更珍惜现在拥有的安宁生活,我要竭力看清自己的命运,在需要抉择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永别了,静静的顿河,我不忍看第二遍了。谁也不想经历两次战争,看着美好的东西再次被毁灭,看着善良纯朴的人再次被战争摧残,看着不计其数的无辜生命再次消失,这真是最最残忍的事了。我再也承受不起。
战争的时候,上帝不存在。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7
最近几天,气温骤降,天寒地冻,我最近又有点感冒,日常除了工作,便蜗居在房间里翻翻书,悟悟一些事情,尽量是自己“开悟”一些。其中,便读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
这部巨著,肖洛霍夫从1928年开始创作,并开始分集发表,至到1940年才写完,历时12年。根据作者在后记中谈,严格地说应该写了14年。这部小说,在完成创作后的二十五之后,也就是在1965年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的主人公葛利高里是一个可敬又可悲硬汉,是一个轻浮而又沉重的浪子,是一个可爱又可恶的角色。他的一生都带着悲情色彩。一个当初勤劳、善良、活泼、正直、阳光的葛利高里,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不断拼搏抗争。他为自己的爱情大胆抗婚;踊跃参加红军,还得到过几枚勋章;一次战斗失败,又当了福明匪帮,甚至官至“师长”,再后来匪帮被打散,他又进行了逃亡生活……多少年后,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顿河边的村庄。那时候,他的父母死了,兄嫂死了,妻子死了,只留下一个儿子成了他内心唯一的慰藉……
时间流逝,历史不停变换,顿河边,男欢女爱,海誓山盟,炮火纷飞,你争我夺,当官的荣耀,跌落的失意,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演绎……这些都过去了。葛利高里两鬓间增了些许白丝。一切宛如过眼云烟,唯独千古不变的是静静的顿河……
前些日子,我看了许多关于宇宙的视频或图片,闭着眼睛靠无穷想象力去星际旅游,质疑火星男孩,叩问霍金……再想想咆哮一时的`特朗普,想想中途“病退”的安培晋三,想想为了俄罗斯崛起绞尽心力、目前失去协调的普京,还有一些屁分子大小的自以为是的“领导”……
再过百年,顿河与黑河也是一样,还是会静静地流淌,祁连山与火星环一样,还是照样会屹立在那里。只是历史和时间一定会变。前进的波浪也会卷走一些人:君子和小人,小丑与大仙……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8
在妈妈的推荐下,我们选取阅读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这本书很长,上下共四本,让我不禁望而却步,但在读完第一本时,我就被文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牵动着,直到看完最后一个字。
肖洛霍夫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描述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战争时期的生活和命运,葛利高里是他们的代表。在战争中,他在红军和白军中间摇摆不定,从一个单纯的孩子成长为暴躁偏激的军官。在经历了红军白军的多次选取后,在经历了几次抗争和逃避后,这位平民英雄变得凶残放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里。肖洛霍夫正是深知哥萨克人内心世界以前有过怎样尖锐的矛盾和斗争,他受时代的感召,满怀对他们的热爱,塑造了许多体现历史前进方向的革命者。布尔什维克。红军战士形象,讴歌了他们为之斗争的苏维埃政权的彻底胜利。
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笔触,为描绘着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这本书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一同感受生活的疾苦和悲欢。我十分喜爱书中对顿河大自然风貌的描述,这些文字让人安静,让人暂时忘却了紧张的学习生活。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但最无渲染的文字具有的冲击力。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风采和传奇,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
肖洛霍夫说过: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完美,心灵变得更纯洁,也期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期望更多人能够阅读这样一本宏大构思,磅礴气势,具有深厚的生活内涵,个性鲜明的人物,生动感人的描述的伟大巨作。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9
《静静的顿河》是俄罗斯文坛上一部不朽的巨著,小说构思于1926年,四部分别于1928年、1929年、1933年和1940年出版,前后历时14年。《静静的顿河》展示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主人公葛利高里,是生长在顿河岸边的哥萨克,他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阿克西妮亚之间,徘徊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他既是英雄,又是受难者,他有着哥萨克的一切美好品质——勇敢、正直、不畏强x,而同时,葛利高里身上又带有哥萨克的种种偏见和局限,在历史急变的关头,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作者用悲剧手段,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男子汉形象,从葛利高里身上,读者能感觉出作者对人的尊重。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0
在妈妈的推荐下,我们选取阅读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这本书很长,上下共四本,让我不禁望而却步,但在读完第一本时,我就被文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牵动着,直到看完最后一个字。
肖洛霍夫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描述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战争时期的生活和命运,葛利高里是他们的代表。在战争中,他在红军和白军中间摇摆不定,从一个单纯的孩子成长为暴躁偏激的军官。在经历了红军白军的多次选取后,在经历了几次抗争和逃避后,这位平民英雄变得凶残放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里。肖洛霍夫正是深知哥萨克人内心世界以前有过怎样尖锐的矛盾和斗争,他受时代的感召,满怀对他们的热爱,塑造了许多体现历史前进方向的革命者。布尔什维克。红军战士形象,讴歌了他们为之斗争的苏维埃政权的彻底胜利。
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笔触,为描绘着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这本书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斗争为轴心,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一同感受生活的疾苦和悲欢。我十分喜爱书中对顿河大自然风貌的描述,这些文字让人安静,让人暂时忘却了紧张的学习生活。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但最无渲染的文字具有的冲击力。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风采和传奇,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
肖洛霍夫说过: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完美,心灵变得更纯洁,也期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期望更多人能够阅读这样一本宏大构思,磅礴气势,具有深厚的生活内涵,个性鲜明的人物,生动感人的描述的伟大巨作。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1
我不喜欢看小说,更不喜欢看略长些的,可能是性格的问题,那密密麻麻是一行行,一排排的字迹看着就“眼花缭乱”,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对这本《静静的顿河》产生了顿悟,因为当时老师倡导我们看些文学性的小说。渐渐地,我接触了这本我初读并且印象最深刻的文学作品。
这本书共四本,让我这个出入者不禁望而却步,但在读完第一本后,我就被文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牵动着,直到坚持看完最后一个字。
文中写着作者肖洛霍夫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描写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战争时期的生活和命运,葛利高里是她们的代表。在战争中,他在红军和白军中间摇摆不定,从一个单纯的'孩子成长为暴躁偏激的军官。在经历了红军白军的多次选择之后,在经历了几次抗争和逃避后,这位平民英雄变得凶残放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肖洛霍夫正是深知哥萨克人内心世界曾经有过怎样尖锐的矛盾和斗争,他受时代的感召,满怀对他们的热爱,塑造了许多体现历史进步方向的革命者——布尔什维克红军战士形象,讴歌了他们为之斗争的苏维埃政权的彻底胜利。
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笔触,为我们描绘着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这本书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为轴心,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一同感受生活的疾苦与悲欢。我非常喜欢书中对顿河大自然风貌的描写,这些文字让人文静,让人暂时忘却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使人徘徊于其间。整篇文字是那样安静,平静,冷静;就像他笔下那条静静的顿河,但无渲染的文字具有最强的冲击力。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块土地的精神,风采和传奇,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平生抒发心灵和情感的语言。
肖洛霍夫曾说: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美好,心灵变得纯洁,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样一本宏大构思,磅礴气势,具有深厚的生活内涵,人生意义,个性鲜明的人物,生动感人的描写的伟大巨著。
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磅礴,他的人生魅力。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2
什么有的文学作品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深深地打动如此众多的读者?再读《静静的顿河》,感觉依然强烈,它里面弥漫着一种东西,深厚且迷人,久久挥之不去。
麦列霍夫家的二儿子葛利高里,把家里人的脸给丢尽了。这愣头愣脑的小子,居然跟邻居斯杰潘的老婆阿克西尼娅热乎了起来。两人像魔鬼附身一般,总是找机会凑在一起。宁静的鞑靼村,一时间气氛变得有些异常。村子里的人们议论纷纷,都在背后指指点点,而他俩却毫不忌讳。大家都知道,斯杰潘9天之后就要回来,他可是一个非常暴戾的家伙。人们等着看好戏,等着一场即将来临的暴风雨。斯杰潘回来的时候,那场面可想而知,几个人打成一团,几个人都留下了伤痕。那个夜晚,阿克西尼娅的哭叫声,半个村子都听得到。出乎大家的预料,几天之后,人们又在河岸上看见了他俩的身影。
顿河在静静地流淌,村子里升起了白色的炊烟,间或可以看到哥萨克的骏马,在村道上奔驰而过。
爱情是其中一条线,作品所描绘的是一幅广阔的画卷:战争、杀戮,红军、白军,是非、善恶,离合、悲欢,逃亡、追寻等等。在纷乱的社会表象下面,作者探寻的是人类的生存精神,其中所包含的深刻意蕴,现在读来更加清晰。人类生存的伟力,在历史发展的血与火中铸就,百折不挠,生生不息。书中展现的哥萨克的野性与坚韧,那种不屈不挠的倔强,在我看来,正是人类生存精神的生动体现。
看看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娅吧,这一对被村里人叫做野小子和母狗的家伙,他们置各自的婚姻而不顾,私奔到外村去生活。当葛利高里从战场上回来时,发现阿克西尼娅跟东家的儿子有染,葛利高里就用马鞭子分别把他们狠狠地抽打一顿。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娅分分合合,始终难以割舍。最后,战火纷飞中葛利高里出逃,他抛弃一切,就带着阿克西尼娅。不幸的是,阿克西尼娅中弹倒下。葛利高里扔掉枪回到自己的村庄,在门口抱起了年幼的儿子。四卷小说就在这里怅然而止。
作者肖霍洛夫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大前年也就是20xx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肖霍洛夫年”。
听说,在俄罗斯的维申斯克,朝着南方继续前进,可以找到顿河边的鞑靼村,河岸上矗立着一组雕塑:阿克西尼娅挑着水桶正要回家,葛利高里骑在马上拦着去路。
我未来的愿望之一是,一定要去那个地方看看。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3
假期,我阅读了苏联著名作家,被人们称为哥萨克歌手的肖洛霍夫的成名作——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小说描述的是一个普通哥萨克的故事,反映的却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国内战争时期这十年间顿河流域政治风云变幻和顿河全体哥萨克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命运。
全文以普通哥萨克人葛利高里的生活经历为明线,以他的情感经历为暗线,记叙了他坎坷而又充满激情和迷惘的一生,并由点及面,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顿河人民在面对社会历史重大选择的紧要关头所经历的痛苦的思想斗争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探讨了个人命运同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出作者独有的悲剧意识和深广的人道主义关怀。
读完全书后,我不得不对这位伟大作家感到信服,1965年他所荣获的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他而言,真是当之无愧。
葛利高里就是文中的英勇而不屈于命运的青年,抛下妻子娜塔丽娅——这个富商的女儿,而选择真正至爱的,地位低微的阿克西妮娅;他那足够的魄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立刻应征入伍;在表现出色,屡立战功的光辉之时,对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深感困惑而使精神上异常痛苦;因不满自己所在的红军施下的暴行而一气之下加入叛军且当上师长;在白军被消灭后,再有勇气带着赎罪之心参加布琼尼骑兵团,并能奋勇杀敌,战功赫赫;因惧怕在肃反运动中遭迫害而冒险参加弗明匪帮;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带上阿克西妮娅远走高飞;在阿克西妮娅被追兵枪击,悲惨死去后,万念俱灰的独自一人在草原上流浪三天三夜。
小说的最后一幕,凡是读过的人都会有极深的印象,葛利高里抱着自己同他那在屈辱中度过了一生的妻子娜塔丽娅所生的儿子站在自家的门前,面对着疲惫而广阔的大地,不无凄凉地感到自己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便是小儿子米沙特……
如果没有这些注定悲剧的恐怖因素,世间本可以是多么的祥和而温暖,人类自认为正确的进步方式反而抑制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4
《静静的顿河》是一本这样的书,他囊括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几段历史的历史与一个人的历史,但它不是一本历史小说,不是我们所以为的下里巴人——虽然作者从头到尾都是用最通俗的话写作,但它是一本厚重的书——我相信,形式永远只是装饰。
作者肖洛霍夫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经历了俄罗斯最有史性的三个年代,经历了一个民族从生到死再到生的过程,经历了史家所谓之乱世,经历了如笔下主人公葛利高里般矛盾的自我斗争。
可以这么讲,没有哪部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文学作品是不具有哲性的。如这本书,从哲学上的时间(一个人、一群人的由生到死再而生)进而演进成为空间上之繁复的过程。我相信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金人译出的这四卷本《静静的顿河》会带给每一个灵性的人以震撼。
金人的译本流传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准确地说,那是我们的祖国和这本书的故事交叉的集合,一个集合包容了多少相同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能带给故事里的人以什么?翻译永远都是再创作,他是拿着肖洛霍夫的笔,写他的事而孕育着自己国土上河流的波涛。
主人公葛利高里不是英雄,他也没有办法成为英雄。他懦弱,他简单,他空虚,他孤陋寡闻,他郁郁寡欢,他拥有一个平凡人所有的一切弱点,然而永远是平凡人写就历史,作者也许不太想告诉我们这一切,而葛利高里却一直在讲给我们听。
历史是站在高层建筑上的人玩弄的把戏。每一个偶像(或更细致的称为“寄托”)的矛头指向何方,无数平凡的人便冲向何处。死亡是一个人的历史,历史是一群人的死亡。这样的一群人总以为在矛头指向的那个地方有着希望,然而希望总为我们所知的那样“那有着幸福的地方,早就有人在那里守卫……”
历史造就了一群人,也毁灭了一群人;政治解放了一群人,而抛弃了更多的人。如果诺贝尔文学奖在近一百年还有什么更加现实意义的话,那么只在于它予作品以肯定,而肯定的那些作品必然是政治娼妓后每一个“受难者”的产物。《静静的顿河》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不敢于明言,因为他所在的那个国家、那个时代、那段历史给每个平凡人以希望,而希望是牢笼,是政治的宠儿,斯大林绝对明白这一点,可他是玩弄把戏的那个人,同许多政治家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摆脱干系),谁不想让马戏团里的动物仅且仅仅只作为娱乐的“宠物”?诺贝尔奖在那个时代是囚笼里的一粒珍珠,而《静静的.顿河》把它向笼子的边缘推近了一步。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想起了余华所谓的“活着只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论断,我不信了他,因为更高层次的“活着”同样存在:你不可以吃不饱,而你吃饱了,你就不能像没吃饱的人那样无休止地希冀食物的存在。所以人生而为之的意义与价值,是在抗争的希冀中得来,是在失望的绝望中得来,是在深思的顿悟中得来,但丁在他的地狱的门口放置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话语:“进入这个门,你就要放下一切希望”。
《静静的顿河》讲述的每一个人都是罗丹的那个思想者,那个坐在地狱门前赤身裸体的人,他的绝望与希冀只停留于哪一瞬间,他向人赤裸的证明活着的价值:不在于过去,不在于未来,而在于现在。
所有人都是迷茫的,在这本书里,在这本热烈的、沉郁的书里,他们的绝望与希望如他们所热爱的河流一般飞腾在他们的土地上。
这种希望与绝望是一种逃避,是对于政治的迷茫,他们关心的不是一个国家的命运,而是个人的生活——这是多么质朴与诚实呵!然而沙砾注定要顺河流而去,静静的顿河刷去了几千年平凡人的生活的印记,伴随着人类的绝望与希望继续流淌,直到不再拥有绝望与希望——他永远都是如此安静。
在我的这篇读后里并没有大段的讲述这部大书的内容,因为那是投机者的行为,我认为,内容永远都是类同的,如果只为了拼凑字数,我可以选择远离那些严肃的书籍。我没有把这部作品当作一本小说来读,更懒于像某些“专家”那样字斟句酌的“死”读。我可能某一天会忘记这本书的内容,甚至现在我竟然忘去了这本书的主人公到底叫什么名字,但我抛下这一切想法仅仅虔诚的阅读后,我想到我们的国家,我毕竟是一粒沙,融入我们这个民族的大河中,同样的希望与绝望让人在百年内生而死死而生的国家,我踌躇满志。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5
在秋天的下午阅读《静静的顿河》,每次抬眼都能望到阳台外清爽的蓝天,刹那间的心思已经飞到了遥远的顿河边上,我自己化身为头戴制帽脚蹬长靴的哥萨克,四下是如烟的大草原,耳畔响着哥萨克的古歌:“不是犁头开垦出这沃野千里,开出千里沃野的是战马铁蹄,千里沃野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装扮静静顿河的是年轻寡妇……”这是读者阅读的造化,也是小说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够与作者面对面,那么在两个人的对视里必定都是会意的微笑。
顿河之美在于肖洛霍夫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的哥萨克世界,这个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样构建出来的,而是对土地与人的情感宣泄。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摆不定;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潘捷莱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对亲人怜爱交加,娜塔丽娅的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的。
哥萨克既是士兵又是农民,士兵在历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镇压者的角色,农民则永远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萨克人身上,这二者融合的是那么自然。马,酒,枪x……这些元素反复出现在小说中,成为哥萨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顿河画卷中的`点缀色,有时候又成为小说的主旋律。只有粗犷的民族才于这些词汇连接在一起,当这些词汇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时,读者就会感知到这个民族的成长之路是从血与火中走来的。这些人物和事物从开篇起,就像山巅初融的雪水,每个哥萨克都是一颗微小的水滴,组合为一体时就迸发出巨大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这缓慢但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尽情体会哥萨克的粗鲁野蛮、单纯幽默,保守和卑微,会认识一群奴隶的后裔,一群不屈的战士,一群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些人性的魅力贯穿全篇,使得小说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按照镜头构建法的分析,《静静的顿河》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算是近景,人物所处的战火烽烟是中景,在这一切的背后的远景,则是绚丽所彩气象万千的顿河风景画,从春天到冬天,肖洛霍夫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顿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叶,每一朵苍穹上的繁星,还有春水泛滥中的鱼群,麦浪翻滚中的大雁……只有在俄罗斯民族那样宽广的土地上才能诞生这样的情感,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诞生这样的作家。一个蜷缩在城市胡同中作者永远不可能有博大的心胸,他不可能体会到草原之美的,他也永远弄不懂,为什么有的作家会痴迷于描写高天上的流云和草地上的蝴蝶。
有人说过,老舍先生的《茶馆》有一点非常厉害,那就是剧中人物往往只有之言片语但读者却能从这片刻的出场中窥见此人的性格,肖洛霍夫同样具备这样的神来之笔,在顿河中有时候仅仅是一个简短的感叹,就能勾勒出一个人物的速写。俄罗斯小说家一向是擅长对话描写,肖洛霍夫的《顿河》也不例外,在这里我想说到另一位俄罗斯作家妥斯脱耶夫斯基,与之相比较,妥斯脱耶夫斯基推理式的对话就显得拖沓和枯燥。肖洛霍夫出身乡村,对乡村俚语方言的运用,大量的哥萨克歌谣穿插其间,或悲或喜,信手拈来,神韵自成。因为作者的心属于那片土地,因为作者爱那片土地,所以,无需取巧,一切尽在掌握中。而读者应该感谢的除了肖洛霍夫,还有译者。王小波说,最好的文章是译文。我深以为然。我先后买过两个版本的《静静的顿河》,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显然不如漓江出版社这一版,漓江版的译者力冈,据说是翻译俄文的权威,单从这本书的翻译上来看,权威是肯定的。他译出了小说的神韵,也译出了哥萨克人的灵魂。
我一直认为,当小说脱离了土地,脱离作者所赖以生存的根基,脱离民族性,地域性,脱离了作者的本体性,那么,小说就已经死亡。一篇中国人的小说读起来像美国人写的,一个日本人的情感看上去更像一个印度人的,这这样的小说是失败的。人本小说根本上讲是对小说的背叛,一个人从降生时起,他就不可能没有国籍,没有地域性,对于一个中国作家来说,他(她)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人,泛人性论同样是对人性的亵渎。
美有内在统一的本质,又以千姿百态的表象展现出来,雨打芭蕉是美,金戈铁马也是美。当然,这取决于读者主观的审美情趣,审视一种风格的文字,宛如看风景,比如大漠黄沙,一个旅行者看到的是发自内心的赞叹:浩瀚、苍凉、雄浑等等,而一个生活在沙漠中的土著,必然抱怨自己所处的穷山恶水,这不是矛盾,只是观看者所用的角度不同。我姑且把自己当成一个顿河边上的旅行者。
诚然,《静静的顿河》一书使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在它获得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中,瑞典人也提到:“肖洛霍夫在艺术创作中并没有什么创新……现实主义这一手法,与后来的小说创作艺术出现的一些模式比显得简单而质朴……”我以为,小说的终极目的在于表现小说家想表现的思想,传达小说家想传达的观点,讲述小说家想讲述的故事。当小说最终产生了力量,使读者产生了共鸣,让作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那么创作这个小说所用的艺术手法就是成功的,就是胜利的,无所谓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小说是表达思想,宣泄情感,而不是买弄技巧,以金庸小说里的人物为例,黄药师武功的奇巧华丽可以成为大师,郭靖的敦厚凝重也可以自立一家。
现实主义过时了吗?没有,每一种现代主义离开了现实主义都会成为无根之水,成为空中楼阁。小说不是隐藏,不是让读者在迷宫里晕头转向,也不是让读者赞叹建筑迷宫者有多么高超的手艺,更不是小说家躲在斗室中的孤芳自赏。作为小说家任性的肆意妄为和心血来潮,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实验,这些实验令人尊敬,但到今天,没有一种小说手法的成就能够超越现实主义,也没有一种现代技巧能够构建起《顿河》这样一部宏大的哥萨克史诗。
瑞典老人们对《顿河》获得诺贝尔奖的决定时指出,“肖洛霍夫在描写俄罗斯人民生活中一个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在六十年代的前苏联,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处在那个时代那个国家中的作者,在那时,能够不娇柔不做作不掩饰,能够以正直的决心和正直的良心来描写真实的人性之美,站在与《日瓦戈医生》《古格拉群岛》的同等意义上,肖洛霍夫和《静静的顿河》理应获得读者更多的尊敬。
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传奇、风采、历史及其崇高的形象,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赖以表达的字符,在他的这些字符里所传达出来的,是那种最擅长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他不是从世界文学的潮流中,不是从书架上的字纸堆里,而是从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长葡萄的平原或积雪的高山之间获取灵感,获取文字的力量和决心,只有对土地的眷恋和心有所属,他的文字才能如此从容不迫和富有个性。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6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不朽的经典,肖洛霍夫花了12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 140万文字花了42个小时终于读完了。肖洛霍夫因此作而获诺贝尔奖,是well-deserved.
它以现实主义的写法描述和记录了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一战,和内战的二月,十月革命中的动荡不安的生活变迁。大量对顿河两岸风景的如诗般的描述,对战争详细地叙述,和对人物丰满地刻画,让人读得揪心,读得欲罢不能。
一部丰满的作品并不只有单一的主线。静静的顿河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特别是以格里高力为主要的人物描写,来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另外一条是以战争为线索,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的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错,将读者带进了如顿河一般特质的哥萨克人的生活。
对我个人而言,最欣赏的有:一,作者把大量的,永不厌倦地对顿河两岸风景的描述穿插于各种情节当中,如变化多端的`草原,一年四季变化的河水,积雪,牧草,马群。所有的景色不再是单一的景色,它是有情绪和感知的,是有着很深的衬托作用的。真是景无情不在,情无景不生。二,作者可以从一个很客观的角度来描述每一个政权。没有刻意美化红军,也没有刻意贬低白军。红军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一样任意胡作非为,对哥萨克来说,真是换汤不换药。到后面的形象越来越正面。三,人物刻画的丰满。最深刻的几个人物:格里高力,对战争立场的摇摆。哥萨克是沙皇军事的重要来源。在一战中,哥萨克真正体会到了沙皇统治和军队的腐朽残暴,于是信仰开始动摇。红军和白军的拉锯战将整个哥萨克民族撕裂开来,富农坚定地走白军路线,贫农坚定地走红军路线,但是大批中农在其中摇摆不定。这个摇摆在出身于中农家庭地格里高力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格里高力从为沙皇而战者转为布尔什维克的革命者。然而在伊兹瓦林富有感染力的鼓动下,呼吁建立一个顿河流域自治政府,立场又开始慢慢动摇。到后来成为土匪,成为红军,到最后对战争的绝望。渐渐理解他为什么总是摇摆在不同的政治立场,而没有自己坚定的信念。既然所有可以走的路都是一样泥泞的,都不是维护哥萨克的利益,那么探索一条该走的路是很难的。到最后成为土匪,根本不是出于本愿,而是没有选择。虽然他英勇善战,不畏死亡,但最后一切都是徒劳。战争也使格里高力从最初的善良,勇猛,单纯,到后来的冷酷无情,到最后的绝望和麻木。战争让他双手沾满了血,吸干了他内心。
阿克西妮娅,是个美丽的,富有魅力的,对格里克力的爱是热烈的,奔放的,是毫无顾忌的。她虽然被三个男人所爱,但是唯一对格里高力的爱是刻骨铭心的,是神魂颠倒的,是毫无保留的。格里高力也把她视为高于他自己生命的,高于其他一切人的。如果前面还为娜塔莉亚而谴责她那自私和侵犯的爱,到娜塔莉亚死后,她无微不至地照顾格里高力和娜塔莉亚的两个孩子。为了和格里高力在一起,不顾自己生死安危,一起踏上逃亡之路,一份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爱情跃然纸上。
娜塔莉亚,一个悲情的女子,一生为别人而活,一向习惯于隐忍的,卑微地默默付出,默默地乞讨着丈夫的一点点爱,甚至因为丈夫的不爱而自杀。她的沉默,懦弱,善良,内敛的性格似乎与传统的哥萨克女人的形象不一致。战争的冷酷抹杀不了这个柔弱女子圣母般的光辉。她的死,让我难受半天。
一生坚韧的老妈妈伊莉尼奇娜,她临死前的情景,让人不禁萌发: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偏执狂的米沙;邪恶的,生性残忍的小舅子米佳;不离不弃的通讯兵普罗霍尔;曾经阳光,富有活力的小妹妹杜妮娅;脾气暴躁,有些虚荣心,有些小财迷却不失做人底线的跛脚父亲潘捷莱;有些胆小的哥哥彼得罗;轻浮,风骚,懒散,却敢于射杀夫仇人的嫂子旦妮娅;有坚定信仰,对死大义凛然的彭楚克,李哈乔夫。其他太多人物,很难一一列举。
在那个颠簸流离的战乱年代,格里高力和阿克西妮亚之间这份并不正大光明,从最初的两情相悦到最后升华为不离不弃,视彼此高于一切的奢侈的爱情是无情人性中温暖的一盏灯,在绝望生活中虽然微弱,却依然点燃着的一盏希望之灯。故事的结尾沉重得没有我们所渴望的。阿克西妮-这个格里高力视之为比自己性命还重要,比孩子,妻子,父母更让他留恋的女人就这样没有留下一句话就倒下了,格里高力的世界也塌了,埋葬了阿克西妮娅的躯体,也埋葬了自己的内心,剩下的只是一副躯壳了。比起在战争中数以万计的死亡人数,个体的消亡都是渺小的,然而对于亲人来说,却是致命的,是撕心裂肺的痛。战争啊,你剥夺了多少人的生命,活着的和已经死去的?然而青草会淹没坟墓,时间会淹没痛苦。顿河依然静静流淌......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7
小说描述的是一个普通哥萨克的故事,反映的却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国内战争时期这十年间顿河流域政治风云变幻和顿河全体哥萨克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命运。
全文以普通哥萨克人葛利高里的生活经历为明线,以他的情感经历为暗线,记叙了他坎坷而又充满激情和迷惘的一生,并由点及面,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顿河人民在面对社会历史重大选择的紧要关头所经历的痛苦的思想斗争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探讨了个人命运同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出作者独有的悲剧意识和深广的人道主义关怀。
读完全书后,我不得不对这位伟大作家感到信服,1965年他所荣获的`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他而言,真是当之无愧。
葛利高里就是文中的英勇而不屈于命运的青年,抛下妻子娜塔丽娅——这个富商的女儿,而选择真正至爱的,地位低微的阿克西妮娅;他那足够的魄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立刻应征入伍;在表现出色,屡立战功的光辉之时,对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深感困惑而使精神上异常痛苦;因不满自己所在的红军施下的暴行而一气之下加入叛军且当上师长;在白军被消灭后,再有勇气带着赎罪之心参加布琼尼骑兵团,并能奋勇杀敌,战功赫赫;因惧怕在肃反运动中遭迫害而冒险参加弗明匪帮;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带上阿克西妮娅远走高飞;在阿克西妮娅被追兵枪击,悲惨死去后,万念俱灰的独自一人在草原上流浪三天三夜。
小说的最后一幕,凡是读过的人都会有极深的印象,葛利高里抱着自己同他那在屈辱中度过了一生的妻子娜塔丽娅所生的儿子站在自家的门前,面对着疲惫而广阔的大地,不无凄凉地感到自己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便是小儿子米沙特……
如果没有这些注定悲剧的恐怖因素,世间本可以是多么的祥和而温暖,人类自认为正确的进步方式反而抑制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8
假期,我阅读了苏联著名作家,被人们称为哥萨克歌手的肖洛霍夫的成名作——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小说描述的是一个普通哥萨克的故事,反映的却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国内战争时期这十年间顿河流域政治风云变幻和顿河全体哥萨克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命运。
全文以普通哥萨克人葛利高里的生活经历为明线,以他的情感经历为暗线,记叙了他坎坷而又充满激情和迷惘的一生,并由点及面,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顿河人民在面对社会历史重大选择的紧要关头所经历的痛苦的思想斗争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探讨了个人命运同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出作者独有的悲剧意识和深广的人道主义关怀。
读完全书后,我不得不对这位伟大作家感到信服,1965年他所荣获的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他而言,真是当之无愧。
葛利高里就是文中的英勇而不屈于命运的青年,抛下妻子娜塔丽娅——这个富商的女儿,而选择真正至爱的,地位低微的阿克西妮娅;他那足够的魄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立刻应征入伍;在表现出色,屡立战功的光辉之时,对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深感困惑而使精神上异常痛苦;因不满自己所在的红军施下的暴行而一气之下加入叛军且当上师长;在白军被消灭后,再有勇气带着赎罪之心参加布琼尼骑兵团,并能奋勇杀敌,战功赫赫;因惧怕在肃反运动中遭迫害而冒险参加弗明匪帮;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带上阿克西妮娅远走高飞;在阿克西妮娅被追兵枪击,悲惨死去后,万念俱灰的独自一人在草原上流浪三天三夜。
小说的最后一幕,凡是读过的人都会有极深的印象,葛利高里抱着自己同他那在屈辱中度过了一生的妻子娜塔丽娅所生的儿子站在自家的门前,面对着疲惫而广阔的大地,不无凄凉地感到自己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便是小儿子米沙特……
如果没有这些注定悲剧的恐怖因素,世间本可以是多么的祥和而温暖,人类自认为正确的进步方式反而抑制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9
最近几天,气温骤降,天寒地冻,我最近又有点感冒,日常除了工作,便蜗居在房间里翻翻书,悟悟一些事情,尽量是自己“开悟”一些。其中,便读了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
这部巨著,肖洛霍夫从1928年开始创作,并开始分集发表,至到1940年才写完,历时12年。根据作者在后记中谈,严格地说应该写了14年。这部小说,在完成创作后的二十五之后,也就是在1965年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的主人公葛利高里是一个可敬又可悲硬汉,是一个轻浮而又沉重的浪子,是一个可爱又可恶的角色。他的一生都带着悲情色彩。一个当初勤劳、善良、活泼、正直、阳光的葛利高里,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不断拼搏抗争。他为自己的爱情大胆抗婚;踊跃参加红军,还得到过几枚勋章;一次战斗失败,又当了福明匪帮,甚至官至“师长”,再后来匪帮被打散,他又进行了逃亡生活……多少年后,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顿河边的村庄。那时候,他的父母死了,兄嫂死了,妻子死了,只留下一个儿子成了他内心唯一的慰藉……
时间流逝,历史不停变换,顿河边,男欢女爱,海誓山盟,炮火纷飞,你争我夺,当官的荣耀,跌落的失意,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演绎……这些都过去了。葛利高里两鬓间增了些许白丝。一切宛如过眼云烟,唯独千古不变的是静静的顿河……
前些日子,我看了许多关于宇宙的视频或图片,闭着眼睛靠无穷想象力去星际旅游,质疑火星男孩,叩问霍金……再想想咆哮一时的`特朗普,想想中途“病退”的安培晋三,想想为了俄罗斯崛起绞尽心力、目前失去协调的普京,还有一些屁分子大小的自以为是的“领导”……
再过百年,顿河与黑河也是一样,还是会静静地流淌,祁连山与火星环一样,还是照样会屹立在那里。只是历史和时间一定会变。前进的波浪也会卷走一些人:君子和小人,小丑与大仙……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20
顿河之美在于肖洛霍夫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的哥萨克世界,这个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样构建出来的,而是对土地与人的情感宣泄。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
摆不定;阿克西尼亚对纯真爱情的执着追求;潘捷莱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对亲人怜爱交加,娜塔丽娅的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的。
哥萨克既是士兵又是农民,士兵在历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镇压者的角色,农民则永远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萨克人身上,这二者融合的是那么自然。马,酒,枪……这些元素反复出现在小说中,成为哥萨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顿河画卷中的点缀色,有时候又成为小说的主旋律。只有粗犷的民族才于这些词汇连接在一起,当这些词汇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时,读者就会感知到这个民族的成长之路是从血与火中走来的。这些人物和事物从开篇起,就像山巅初融的雪水,每个哥萨克都是一颗微小的水滴,组合为一体时就迸发出巨大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这缓慢但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尽情体会哥萨克的粗鲁野蛮、单纯幽默,保守和卑微,会认识一群奴隶的后裔,一群不屈的战士,一群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些人性的魅力贯穿全篇,使得小说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
作者肖霍洛夫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就是20xx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肖霍洛夫年”。
听说,在俄罗斯的维申斯克,朝着南方继续前进,可以找到顿河边的鞑靼村,河岸上矗立着一组雕塑:阿克西尼娅挑着水桶正要回家,葛利高里骑在马上拦着去路。
我未来的愿望之一是,一定要去那个地方看看。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21
静静的顿河,却是如此的不平静。这里曾演绎了爱的欢歌,这里曾经历了弥漫的硝烟,这里曾撒下了数不清的血泪,这里曾有一批人日落而息日出而做,这里曾有铁骑踏过的一条静静流淌的顿河。
肖洛霍夫的作品粗犷豪放,同时又细腻流畅,充满柔情。读《静静的顿河》仿佛能使你变身书中的一个人物,你也许叫布察金,也许叫肖霍夫。你跟随着故事的主人公葛利高里乘着月色,骑着用布包裹在马蹄上的快马去偷袭敌营,你也许是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农夫,正懒洋洋地躺在刚刚收割完麦田的草垛上,和恰娃调情……
至今为止没有哪一部作品能让我如此感动,惟有《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用一种超现实的写实手法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战乱中的世外桃源,他笔下的顿河两岸并没有正因战争而失去颜色,那片广袤博大的土地,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静静流淌的顿河,那烟雾蒙胧的村庄,那泼辣风骚的村妇,还有春天里那野花淡淡的香气,都那么清晰自然真实地呈此刻你的眼前。虽然是一部描述战争的史诗巨著,肖洛霍夫把更多的篇幅和文字放在了描述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和感情人性上,力求表现和平,安宁和大自然的壮美。使人读后欲罢不能,深深地沉浸其中……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22
《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完美,心灵变得更纯洁,也期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肖洛霍夫的作品粗犷豪放,同时又细腻流畅,充满柔情。读《静静的顿河》仿佛能使你变身书中的一个人物,你也许叫布察金,也许叫肖霍夫。你跟随着故事的主人公葛利高里乘着月色,骑着用布包裹在马蹄上的快马去偷袭敌营,你也许是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农夫,正懒洋洋地躺在刚刚收割完麦田的草垛上,和恰娃调情……
至今为止没有哪一部作品能让如此感动,惟有《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用一种超现实的写实手法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战乱中的世外桃源,他笔下的顿河两岸并没有正因战争而失去颜色,那片广袤博大的土地,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静静流淌的顿河,那烟雾蒙胧的村庄,那泼辣风骚的村妇,还有春天里那野花淡淡的香气,都那么清晰自然真实地呈此刻你的眼前。虽然是一部描述战争的史诗巨著,肖洛霍夫把更多的篇幅和文字放在了描述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和感情人性上,力求表现和平,安宁和大自然的壮美。使人读后欲罢不能,深深地沉浸其中……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23
最近,我读完了肖洛霍夫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静静的顿河》。这本书的时间背景是一战期间,所讲述的事都是俄德战争及俄国内战期间发生的。那么我就谈一下战争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吧。
战争是残酷的。主角格里沙出生在麦洛霍夫家,这是个富裕的农村家庭。格里沙本应享受青春的美好,娶个漂亮媳妇,二人每年都辛勤劳作,再生儿育女,最后和后代共享天伦天伦之乐,最终安详离世。但战争改变了这一切:格里沙最亲的哥哥和初恋被杀;嫂子和妻子,还有女儿,都因医生参战而无处寻医死亡。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有果必有因。那么造成这个恶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两点:
1、人们对打仗的轻视。在书中,许多德克萨人认为打仗是很轻松的,并且是一件很酷的"游戏"。所以有很多年轻人都期待着打仗,结果战争时纷纷命葬异乡,只换来一地的泪水。
2、二少数人的利欲熏心。有些人也向上述人一样期待战争,甚至主动挑起战争,然后乘机从中牟利。这样的人是令人愤怒的.,但也是很可怜的,因为他已经堕落了。
堕落的人会引发战争,但战争也可能会使人堕落。比如格里沙的妻子的哥哥米沙,曾经也是个热血青年。但自从他参军后,为了生存,他只能不断杀人,最后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坏蛋。他真的有错吗?没有。因为人人都想活下去。
但相比于此,战争也可以洗礼人。如主角格里沙,就是在战争中看清了人生的真理:战后格里沙回到家乡,家人一个个都不在了,只有他已出嫁的妹妹和儿子,他发现这亲情是他唯一可贵的东西了,值得好好珍惜的东西,也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东西。(此句为后加)
其实,真正的好是不需要升华的,真正的坏也不是天生的,这两者的界线与关系并不是你我就能弄明白的。但我们只要珍惜眼前的和平,不就是最好的吗?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24
假期,我阅读了苏联著名作家,被人们称为哥萨克歌手的肖洛霍夫的成名作——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小说描述的是一个普通哥萨克的故事,反映的却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国内战争时期这十年间顿河流域政治风云变幻和顿河全体哥萨克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命运。
全文以普通哥萨克人葛利高里的生活经历为明线,以他的情感经历为暗线,记叙了他坎坷而又充满激情和迷惘的一生,并由点及面,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顿河人民在面对社会历史重大选择的紧要关头所经历的痛苦的思想斗争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探讨了个人命运同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出作者独有的悲剧意识和深广的人道主义关怀。
读完全书后,我不得不对这位伟大作家感到信服,1965年他所荣获的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他而言,真是当之无愧。
葛利高里就是文中的'英勇而不屈于命运的青年,抛下妻子娜塔丽娅——这个富商的女儿,而选择真正至爱的,地位低微的阿克西妮娅;他那足够的魄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立刻应征入伍;在表现出色,屡立战功的光辉之时,对战争的血腥和残酷深感困惑而使精神上异常痛苦;因不满自己所在的红军施下的暴行而一气之下加入叛军且当上师长;在白军被消灭后,再有勇气带着赎罪之心参加布琼尼骑兵团,并能奋勇杀敌,战功赫赫;因惧怕在肃反运动中遭迫害而冒险参加弗明匪帮;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带上阿克西妮娅远走高飞;在阿克西妮娅被追兵枪击,悲惨死去后,万念俱灰的独自一人在草原上流浪三天三夜。
小说的最后一幕,凡是读过的人都会有极深的印象,葛利高里抱着自己同他那在屈辱中度过了一生的妻子娜塔丽娅所生的儿子站在自家的门前,面对着疲惫而广阔的大地,不无凄凉地感到自己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便是小儿子米沙特……
如果没有这些注定悲剧的恐怖因素,世间本可以是多么的祥和而温暖,人类自认为正确的进步方式反而抑制了我们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