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杜甫传读后感(精选22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杜甫传读后感 篇1
《杜甫传》,显而易见,记述的就是一代诗圣杜甫的生平。“杜甫”这一名字,如雷贯耳,我们都不陌生。想必大家从小都学了不少杜甫的诗歌:《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石壕吏》、《卖炭翁》……但我们熟悉的,都只是杜甫的诗歌,对他的生平也并不是很了解。在冯至先生笔下,我看到了一个独立于诗歌之外的杜甫,一个虽然自己尚在苦难中挣扎仍关心民间疾苦的杜甫。
追溯1000多年前,唐代杜甫一生跨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于是在万方多难中成就了“诗圣”的大名。“诗圣”的名号家喻户晓,“诗圣”的诗歌更是被千千万万的后世人诵读和传承。而这一巨大影响的背后是杜甫那坎坷、颠簸的一生。就像屈原纵身一跃汩罗江,让后人记住了那坚毅断绝的身影。杜甫也相类似。“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混乱的时代给予杜甫以痛苦,也以动力,使他创造出众多名流千古的诗文,让后人记住了这么一位心系百姓,博学多才的大文豪。
或许杜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曾为名利谋划、奔波。长安十年里,尽管他真真切切地羡慕李白的潇洒生活,但依旧不肯放弃谋取一官半职的想法;尽管他明白官场的黑暗,甚至亲身经历过中书令李林甫的阴谋,但在所进之赋中仍然对那些权贵极尽奉承之词。在这黑暗混乱的时代,杜甫也不得不随波逐流。
但是杜甫终究是杜甫。《杜甫传》向我们刻画了这么一个后来的杜甫。逐渐步入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连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依然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中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旰”。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这时的杜甫已经完全融入到百姓中,成为了后世人敬仰的杜甫。
杜甫在《江汉》中说自己是“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自嘲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但在我心里,杜甫当是身陷泥淖却心系苍生的伟人形象。
杜甫传读后感 篇2
冯至的《杜甫传》一书,是在准备开课时偶然寻得。开课的课题是杜甫的《石壕吏》,诗中的杜甫犹豫、徘徊,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下了石壕村中发生的抓壮丁一事。不了解杜甫的一生,何以读懂“三吏”中的这一首,又何以走进杜甫的情感深处呢?于是,这本《杜甫传》便成了不得不读的一本书。
讲到杜甫,总要同时想起李白。李杜二位大诗人之间的区别,《沧浪诗话》中已一言以蔽之--“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从我的主观角度看来:于人,更认同青莲的'飘逸豪放,于诗,则更欣赏少陵的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这四字评语,正是杜甫一生的艰难苦恨在诗句上的投影。从外部环境来看,杜甫生不逢时,中国正从历史的最高潮滑向低谷。但国家不幸诗人幸,乱世中的颠沛流离,让杜甫吃尽了苦头,却给中国文学史献出一位诗圣。
然而从更深层次可以看到,杜甫的人生悲剧和艺术成就来自于文人生存的依附性与诗人思想的独立性之间的互相挤压。这不仅是杜甫,也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人苦苦挣扎的根源。
长安十年,杜甫是矛盾的,既羡慕自由,又渴望官职。在唐代政治日渐走下坡路,人民不断被剥削的时候,杜甫开始关注民生。安史之乱让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的被迫流亡让他拥有了接触民众的机会。然而,等他又回到皇帝身边时,他的诗变得“充满了初唐以来应制诗、奉和诗一向惯用的词藻,缺乏充实的内容”,但事实上,杜甫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后来杜甫被派到华州,他才“从一个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诗人的岗位上”。从此,他开始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朝廷的缺陷。不过,杜甫终究是“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人民因为国家连绵不断的兵役而痛苦不堪,但为了保卫国家却不得不这样,杜甫此时的矛盾已经不是关于个人,而是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无限忧虑。《石壕吏》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杜甫传》的作者冯至既是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一位研究德语文学的学者。因此,从《杜甫传》中,不难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的深情和严谨。全书篇幅不长,就十几万字,却是高度浓缩,决不掺水。据说《杜甫传》在《新观察》上连载时,毛泽东是每期必看,连载完毕后,毛泽东说:“《新观察》现在将《杜甫传》登完了,我《新观察》也不要看了。”
国家不幸诗家幸。杜甫幸好没有做上大官,没有做久官,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雄壮的诗篇。这从他秉持的理想来说也算是得其所哉吧?
杜甫传读后感 篇3
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的诗人。观杜甫。
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读杜甫。
杜甫传读后感 篇4
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快乐。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是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在杜甫生活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官吏,残暴无情地压迫、剥削百姓。在这水生火热的时候,杜甫毅然选择站出来,用慧笔揭露出一桩桩事件,将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输到每一句诗句中。《三吏》、《三别》正是他思想的表述。《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让杜甫愤怒却无奈,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愁苦地独与老翁别。他也曾通过仕途改变现状,无奈,官场污浊,导致他屡遭贬谪。最终,他选择回到百姓中去,以笔作枪,抒发他对人民真挚的同情。他亲民,他愿意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似乎他并不是一位诗人,更不是一位本可以升官发财的诗圣。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顿挫的诗句,对他的敬仰油然而生。敬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无畏和正义。
若说千百年后诗作不一定会流传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今,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国,还恐祖国不盛乎?
杜甫传读后感 篇5
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读杜甫。
杜甫,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当代称为“史诗”《杜甫传》的.作者冯至自幼热爱杜甫,无论在什么时期,他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本文就是他在思考中的节选。
初到长安,杜甫漫游时代时的豪迈之情还未消逝,但与社会现实的接触渐多,豪迈之情也被一种心理矛盾渐渐替代。由于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征象,杜甫这种矛盾心理也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也愈甚。经过这十年的磨砺,使他的诗风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杜甫传读后感 篇6
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的诗人。观杜甫。
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
杜甫传读后感 篇7
在泱泱中华光辉灿烂的文化晴空中,杜甫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光芒四射,你不得发出赞叹;
在泱泱中华根深叶茂的文化沃土中,杜甫是一株高大的绿树,高耸入云,你不得不需要仰视;
在古往今来异彩纷呈的文化史节中,杜甫是一部精深的诗集,感人至深,你不得不虔诚拜读!
带一份崇敬,怀一丝心酸,品读杜甫,就如品读一部诗集,一部写满悲愤,同时也蓬勃着英雄豪情的诗集。
举世不第,壮志难酬的杜甫,也效仿了李白,云似地飘来飘去,将自己融入高山,融入大川,融入人民。
高山的巍峨,赋予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的豪情;大川的壮阔,赋予了杜甫“白鸥没浩荡,千里谁能训”的气魄;人民的疾苦,赋予了杜甫“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
杜甫虽有“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远大抱负,但大唐的土地上却没有留给杜甫施展抱负的那一片空间。于是,杜甫就成了那一片漂泊不定的云,一片写满了诗的云。
仰视这片云,它偶尔也能与别的云相遇,使他暂时丢掉了孤独寂寞,但这短暂相遇之后呢?当然几片志同道合的云消散了,永远离他而去之后呢?此时,充斥着杜甫的内心,映入了我的眼帘的却又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孤独和悲凉。
你想做一只鸟,却没有高天任你来飞;
你想做一条鱼,却没有阔海凭你来跃。
你只能做一片云,飘在满是忧愁,满是痛苦的天空中,默默地看着战火纷飞的大唐土地,看着浮华衰败的大唐朝廷,看着痛苦不堪的`大唐百姓,然后默默地掉着眼泪,慢慢地消散。
可是你的灵魂却化成了一部诗集,记录了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部诗集落在了人间,被无数人看到,又被无数人传播;让无数人落泪,又让无数人崇敬。
我也有幸拜读了它。
杜甫传读后感 篇8
去成都时特意去了杜甫草堂,可惜我们选的时间不太好,当天大雨倾盆。
本想着,也许雨天游人会少一些,其实不然。走到草堂遗址处时,游人密密地挤在草屋之中,我有些惊讶于人们的热情,同时也忧虑扰了“诗圣”的清修,只好略带遗憾地远离了草屋。
759年,48岁的杜甫到达成都,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
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写杜甫初到成都时的情形:“杜甫在庙里没住多久,便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一块荒地,先开辟了一亩大的地方,在一棵相传二百年的高大的柟树下建起一座并不十分坚固的茅屋。”
顺带说一句,浣花溪这个名字个人非常喜欢,离开了草屋之后,顺着小溪走了好长一段路。
几乎每一位国人都是从小就开始接触杜甫诗作的,从《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到《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都时常被后人吟诵。
李龟年是大唐开元时期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遇李龟年,是在724(开元十二年),这时的杜甫是十几岁的少年郎。几十年后,晚年的杜甫在潭州(长沙)再次偶遇李龟年时,写下了这首《江南逢李龟年》。
平日里,我们对诗圣杜甫的了解多是因为一首诗作,或者是因为一个传说,非常的片面。读《杜甫传》,可以让我们对杜甫的生平有更加立体的了解。
20xx年,冯远征导演并领衔主演的话剧《杜甫》在首都剧场首演,得知消息之后,人提前一个月就在网上预定了演出票。
整部话剧从李白、高适、杜甫三人把酒言欢开始,到三个人各奔东西,再到杜甫流亡途中写下“三吏三别”。最后,话剧落幕在杜甫高声吟诵《春望》,童声背景音让观众们听得潸然泪下。
《杜甫传》中写,游侠与求仙,在李白的一生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对杜甫来说,这两种生活于他非常遥远。然而,当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因酒后傲慢得罪了高力士和杨贵妃离开长安来到洛阳之时,杜甫因倾慕李白,被李白的文采吸引,欣然与李白一同渡黄河来到王屋山道家圣地。
冯至先生说,这在杜甫的一生里是一段插曲。这段插曲书写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相遇的伟大时刻。
在这里,杜甫李白与高适相遇,三个朋友度过了一段呼鹰逐鹿的田园生活。
杜甫与李白、高适两人虽然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是他们之间纯挚的友谊、文人间的惺惺相惜令人羡慕,在我看来,李白和高适是杜甫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冯至先生在前记中写:这部传记,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根据,不违背历史。由于史料的缺乏,空白的地方只好任它空白,不敢用个人的想象加以渲染。
这段话让我由衷钦佩冯至先生,他坚守文人操守,为我们讲述了杜甫真实的人生故事,让我们在吟诵诗圣留下诗篇的同时,也可以走近诗圣杜甫的世界、品读杜甫的人生。
杜甫传读后感 篇9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
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杜甫传读后感 篇10
杜甫字子美,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唐代是中华农业文明发展的顶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顶。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分界线。因而也是中华农业文明由盛转衰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把这两个巨人分隔在山顶的两侧: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穷尽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得阴暗,因而忧心忡忡,割声凄苦。
李白是盛唐气象的标志,盛唐过去以后,他就凝固成一座无法攀登的危峰,使后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转入中唐的代表,他从忠君爱国的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因而随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强化,他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由于影响大,保存下来的有关他的古迹也就特别多。
他出生在河南巩县,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期,于是这里有杜甫的故里纪念馆。三十五岁左右他到过长安谋求官职,曾“朝叩富儿门,幕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出潜杯心”(《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而一无所获非常卑微地呆了十几年,陕西长安县于是有纪念他的杜工祠,安史之乱中,他逃往四川避难,路过甘肃成县时,曾停留一段时间,于是这里也有一座纪念他的杜甫草堂,他在成都住了将进四年,这里纪念他的杜甫草堂是很具规模的,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十七岁时他离开四川,经湖北转入湖南,两年后死在这里,于是湖南平江县这里有纪念他的杜甫墓。
杜甫在唐代诗名并不大,跟无法和李白相比。五代时韦编选的《才调集》,选唐诗一千首,里面连杜甫的名字都没有。可见在当时,杜甫还谈不上什么知名度。到封建秩序开始强化的宋代他才变的诗名赫赫,到明、清时期,他才被尊为是圣。
杜甫传读后感 篇11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这些伟大的作品背后,是一颗伟大的心灵,一种博大的情怀。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作的一大特征。这种风格不仅是乱世的产物,更是诗人伟大人格的体现——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国家与人民的立场,心忧国家,心系民众,同情百姓的苦难遭遇,一颗挽救社会的.心在剧烈跳动,一种帮助人民摆脱沉重枷锁的激情在涌动。长安十年,历尽坎坷,杜甫仍旧不愿彻底放下自己的雄心,那颗渴望救黎民于水火的诚心。这些因忧国忧民而兴起的满腔热忱,形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力量源泉,这种从政的热情,在屡遭冰霜之后,代作“诗史”创作的雏形。
把诗人从政的愿望转化为批判揭露黑暗现实正是当时的腐朽社会。这种沉闷的黑暗,催生了一位政客从政救国救民的理想,但同时,它一次又一次戏弄着一位诗人。如果腐朽的力量只是作用于黎民,那它将催生一代救世名臣,可悲的是它竟摧毁了一位救世之臣,那么,它将催生了它所摧毁不了的一代诗人。长安十年,个人的凄凉际遇,与黎民的苦难交际交融,孕育出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这份情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创作的灵感源泉。
杜甫传读后感 篇12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这些伟大的作品背后,是一颗伟大的心灵,一种博大的情怀。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作的一大特征。这种风格不仅是乱世的产物,更是诗人伟大人格的体现——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国家与人民的立场,心忧国家,心系民众,同情百姓的苦难遭遇,一颗挽救社会的心在剧烈跳动,一种帮助人民摆脱沉重枷锁的激情在涌动。长安十年,历尽坎坷,杜甫仍旧不愿彻底放下自己的雄心,那颗渴望救黎民于水火的'诚心。这些因忧国忧民而兴起的满腔热忱,形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力量源泉,这种从政的热情,在屡遭冰霜之后,代作“诗史”创作的雏形。
把诗人从政的愿望转化为批判揭露黑暗现实正是当时的腐朽社会。这种沉闷的黑暗,催生了一位政客从政救国救民的理想,但同时,它一次又一次戏弄着一位诗人。如果腐朽的力量只是作用于黎民,那它将催生一代救世名臣,可悲的是它竟摧毁了一位救世之臣,那么,它将催生了它所摧毁不了的一代诗人。长安十年,个人的凄凉际遇,与黎民的苦难交际交融,孕育出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这份情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创作的灵感源泉。
杜甫传读后感 篇13
《杜甫传》,显而易见,记述的就是一代诗圣杜甫的生平。“杜甫”这一名字,如雷贯耳,我们都不陌生。想必大家从小都学了不少杜甫的诗歌:《春夜喜雨》、《绝句》、《江畔独步寻花》、《石壕吏》、《卖炭翁》……但我们熟悉的,都只是杜甫的诗歌,对他的生平也并不是很了解。在冯至先生笔下,我看到了一个独立于诗歌之外的杜甫,一个虽然自己尚在苦难中挣扎仍关心民间疾苦的杜甫。
追溯1000多年前,唐代杜甫一生跨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于是在万方多难中成就了“诗圣”的大名。“诗圣”的.名号家喻户晓,“诗圣”的诗歌更是被千千万万的后世人诵读和传承。而这一巨大影响的背后是杜甫那坎坷、颠簸的一生。就像屈原纵身一跃汩罗江,让后人记住了那坚毅断绝的身影。杜甫也相类似。“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混乱的时代给予杜甫以痛苦,也以动力,使他创造出众多名流千古的诗文,让后人记住了这么一位心系百姓,博学多才的大文豪。
或许杜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曾为名利谋划、奔波。长安十年里,尽管他真真切切地羡慕李白的潇洒生活,但依旧不肯放弃谋取一官半职的想法;尽管他明白官场的黑暗,甚至亲身经历过中书令李林甫的阴谋,但在所进之赋中仍然对那些权贵极尽奉承之词。在这黑暗混乱的时代,杜甫也不得不随波逐流。
但是杜甫终究是杜甫。《杜甫传》向我们刻画了这么一个后来的杜甫。逐渐步入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连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依然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中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旰”。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这时的杜甫已经完全融入到百姓中,成为了后世人敬仰的杜甫。
杜甫在《江汉》中说自己是“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自嘲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但在我心里,杜甫当是身陷泥淖却心系苍生的伟人形象。
杜甫传读后感 篇14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中这两句诗是对于杜甫一生最好的写照:独立于茫茫宇宙之间,诗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独和无力,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诗圣杜甫博大的胸怀以及对世事不能如愿的惋惜。
杜甫,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让我们铭记于心的缘由何在?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杜甫传读后感 篇15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题记
红日高垂,云卷云舒,春日草木郁郁葱葱。长安书斋中,摊平宣纸上,一片浓墨连篇,执笔落下的,是杜甫对挚友李白的殷切思念。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人们总喜欢对比,尤其是生在同一时代的名人。若说李白与杜甫在同一时代却又有点不妥,因为前者在盛唐肆意,而后者的人生却在晚唐才缓缓展开。可是虽说时代不甚相同,但天才间的惺惺相惜却也让他们成为了挚友。而他们的对比,也由此开始。
李白生于盛唐,他写的诗,浪漫奔放,受到当时的游侠和求仙风气的强烈影响,游侠和求仙不仅是他生活的重要部分,更是他诗歌的一个鲜明特色。
可杜甫却是完全不同的,在他的一生中,极少有这种生活,唯一涉及到的,还是他与李白携同云游的日子里,他写的诗,大都沉郁顿挫,带有深深的悲慨色彩。
若是李白的人生让人啧啧称奇,而对杜甫的人生则只有一声长长的叹息。
杜甫的人生可以说是悲惨的,落第,被贬,流亡,战乱,家散,国破……最终也逃离不过一个贫困潦倒,郁郁病终的结局。
744年,杜甫初遇李白。“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这不仅是杜甫对商贾勾心斗角生活的厌烦,还是接触李白时油然而生的感触。天才们的相遇总让人觉得相见恨晚,李白大杜甫十一岁,两人是截然不同的性格却能一同游历,谈笑风生。
最后二人分手后,却再也没有相见了,“石门上的`金樽也没有‘再开’”。李白在分别后又陆陆续续结识了许多好友,他的诗中也再没有他了,而杜甫却愈加思念对方从而留下许多名句,直至李白离世。从这,也可以看出两人的不同。
李白像是雄鹰,向往无际的蓝天,不会为了某事或某人牵绊太多,他喜爱漫游,喜爱新事物,所以他是浪漫的,极具个人主义色彩;而杜甫却在这方面显得更一往情深些,他喜欢怀念美好的往日,因此也对现实认识得愈加透彻,所以对黑暗十分敏感,显得更为忧时忧民,悲天悯人。
这样的杜甫也不由得让人感叹社会的巨大影响,在这样一个战火飘零的年代,它既毁灭了杜甫,可又成就了杜甫。它毁灭了杜甫沉稳安定的生活,毁灭了杜甫温馨美好的家庭,可古人有云“国家不幸诗家幸”,正是这样流离漂泊的生活才让杜甫留下了无数佳作。
杜甫和李白的人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比起李白,杜甫的一生就像是繁华落尽,枯叶化蝶的凄凉。与李白的会合,对于他来说,是段不可多得的友情,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宝贵的财富。
杜甫传读后感 篇16
去成都时特意去了杜甫草堂,可惜我们选的时间不太好,当天大雨倾盆。
本想着,也许雨天游人会少一些,其实不然。走到草堂遗址处时,游人密密地挤在草屋之中,我有些惊讶于人们的热情,同时也忧虑扰了“诗圣”的清修,只好略带遗憾地远离了草屋。
759年,48岁的杜甫到达成都,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
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写杜甫初到成都时的情形:“杜甫在庙里没住多久,便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一块荒地,先开辟了一亩大的地方,在一棵相传二百年的高大的柟树下建起一座并不十分坚固的茅屋。”
顺带说一句,浣花溪这个名字个人非常喜欢,离开了草屋之后,顺着小溪走了好长一段路。
几乎每一位国人都是从小就开始接触杜甫诗作的,从《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到《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都时常被后人吟诵。
李龟年是大唐开元时期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遇李龟年,是在724(开元十二年),这时的杜甫是十几岁的少年郎。几十年后,晚年的杜甫在潭州(长沙)再次偶遇李龟年时,写下了这首《江南逢李龟年》。
平日里,我们对诗圣杜甫的了解多是因为一首诗作,或者是因为一个传说,非常的片面。读《杜甫传》,可以让我们对杜甫的生平有更加立体的了解。
20xx年,冯远征导演并领衔主演的话剧《杜甫》在首都剧场首演,得知消息之后,人提前一个月就在网上预定了演出票。
整部话剧从李白、高适、杜甫三人把酒言欢开始,到三个人各奔东西,再到杜甫流亡途中写下“三吏三别”。最后,话剧落幕在杜甫高声吟诵《春望》,童声背景音让观众们听得潸然泪下。
《杜甫传》中写,游侠与求仙,在李白的一生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对杜甫来说,这两种生活于他非常遥远。然而,当744年(天宝三年)李白,因酒后傲慢得罪了高力士和杨贵妃离开长安来到洛阳之时,杜甫因倾慕李白,被李白的文采吸引,欣然与李白一同渡黄河来到王屋山道家圣地。
冯至先生说,这在杜甫的一生里是一段插曲。这段插曲书写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相遇的伟大时刻。
在这里,杜甫李白与高适相遇,三个朋友度过了一段呼鹰逐鹿的田园生活。
杜甫与李白、高适两人虽然人生道路各不相同,但是他们之间纯挚的友谊、文人间的惺惺相惜令人羡慕,在我看来,李白和高适是杜甫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冯至先生在前记中写:这部传记,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根据,不违背历史。由于史料的缺乏,空白的地方只好任它空白,不敢用个人的想象加以渲染。
这段话让我由衷钦佩冯至先生,他坚守文人操守,为我们讲述了杜甫真实的人生故事,让我们在吟诵诗圣留下诗篇的同时,也可以走近诗圣杜甫的世界、品读杜甫的人生。
杜甫传读后感 篇17
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
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
“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
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
杜甫传读后感 篇18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这些伟大的作品背后,是一颗伟大的心灵,一种博大的情怀。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作的一大特征。这种风格不仅是乱世的产物,更是诗人伟大人格的体现——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国家与人民的立场,心忧国家,心系民众,同情百姓的苦难遭遇,一颗挽救社会的心在剧烈跳动,一种帮助人民摆脱沉重枷锁的激情在涌动。长安十年,历尽坎坷,杜甫仍旧不愿彻底放下自己的雄心,那颗渴望救黎民于水火的诚心。这些因忧国忧民而兴起的满腔热忱,形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力量源泉,这种从政的热情,在屡遭冰霜之后,代作“诗史”创作的雏形。
把诗人从政的愿望转化为批判揭露黑暗现实正是当时的腐朽社会。这种沉闷的黑暗,催生了一位政客从政救国救民的理想,但同时,它一次又一次戏弄着一位诗人。如果腐朽的力量只是作用于黎民,那它将催生一代救世名臣,可悲的是它竟摧毁了一位救世之臣,那么,它将催生了它所摧毁不了的一代诗人。长安十年,个人的凄凉际遇,与黎民的苦难交际交融,孕育出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这份情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创作的灵感源泉。
杜甫传读后感 篇19
杜甫,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当代称为“史诗”《杜甫传》的作者冯至自幼热爱杜甫,无论在什么时期,他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就是他在思考中的节选。
初到长安,杜甫漫游时代时的豪迈之情还未消逝,但与社会现实的接触渐多,豪迈之情也被一种心理矛盾渐渐替代。由于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征象,杜甫这种矛盾心理也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也愈甚。经过这十年的磨砺,使他的诗风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安史之乱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这几年的流亡生活,也让杜甫更加贴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间疾苦,使其是个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当时社会状态、政治形势,表达了人民的情绪与愿望。
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毁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毁了他的仕途和梦想,却成就了他的诗歌和他在中国诗坛中不可磨灭的地位,犹如凤凰涅盘般重生!从官宦世家的公子到为在长安谋职而不择手段的小吏;从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内心矛盾的无奈诗人;从只为个人忙碌的士人到忧国忧民的沉郁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进入“诗圣”,一步步迈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内心困顿转而进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爱国诗人,一位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
杜甫传读后感 篇20
杜甫字子美,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唐代是中华农业文明发展的顶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顶。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分界线。因而也是中华农业文明由盛转衰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把这两个巨人分隔在山顶的两侧: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穷尽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得阴暗,因而忧心忡忡,割声凄苦。李白是盛唐气象的标志,盛唐过去以后,他就凝固成一座无法攀登的'危峰,使后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转入中唐的代表,他从忠君爱国的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因而随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强化,他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
由于影响大,保存下来的有关他的古迹也就特别多。
他出生在河南巩县,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期,于是这里有杜甫的故里纪念馆。三十五岁左右他到过长安谋求官职,曾“朝叩富儿门,幕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出潜杯心”(《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而一无所获非常卑微地呆了十几年,陕西长安县于是有纪念他的杜工祠,安史之乱中,他逃往四川避难,路过甘肃成县时,曾停留一段时间,于是这里也有一座纪念他的杜甫草堂,他在成都住了将进四年,这里纪念他的杜甫草堂是很具规模的,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十七岁时他离开四川,经湖北转入湖南,两年后死在这里,于是湖南平江县这里有纪念他的杜甫墓。
杜甫在唐代诗名并不大,跟无法和李白相比。五代时韦编选的《才调集》,选唐诗一千首,里面连杜甫的名字都没有。可见在当时,杜甫还谈不上什么知名度。到封建秩序开始强化的宋代他才变的诗名赫赫,到明、清时期,他才被尊为是圣。
杜甫传读后感 篇21
杜甫,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当代称为“史诗”《杜甫传》的作者冯至自幼热爱杜甫,无论在什么时期,他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
初到长安,杜甫漫游时代时的豪迈之情还未消逝,但与社会现实的接触渐多,豪迈之情也被一种心理矛盾渐渐替代。由于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征象,杜甫这种矛盾心理也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也愈甚。经过这十年的磨砺,使他的诗风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安史之乱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这几年的流亡生活,也让杜甫更加贴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间疾苦,使其是个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当时社会状态、政治形势,表达了人民的情绪与愿望。
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毁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毁了他的仕途和梦想,却成就了他的诗歌和他在中国诗坛中不可磨灭的地位,犹如凤凰涅盘般重生!从官宦世家的公子到为在长安谋职而不择手段的小吏;从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内心矛盾的无奈诗人;从只为个人忙碌的士人到忧国忧民的沉郁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进入“诗圣”,一步步迈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内心困顿转而进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爱国诗人,一位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
杜甫传读后感 篇22
冯至的《杜甫传》一书,是在准备开课时偶然寻得。开课的课题是杜甫的《石壕吏》,诗中的杜甫犹豫、徘徊,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记录下了石壕村中发生的抓壮丁一事。不了解杜甫的一生,何以读懂“三吏”中的这一首,又何以走进杜甫的情感深处呢?于是,这本《杜甫传》便成了不得不读的一本书。
讲到杜甫,总要同时想起李白。李杜二位大诗人之间的区别,《沧浪诗话》中已一言以蔽之--“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从我的主观角度看来:于人,更认同青莲的飘逸豪放,于诗,则更欣赏少陵的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这四字评语,正是杜甫一生的艰难苦恨在诗句上的投影。从外部环境来看,杜甫生不逢时,中国正从历史的最高潮滑向低谷。但国家不幸诗人幸,乱世中的颠沛流离,让杜甫吃尽了苦头,却给中国文学史献出一位诗圣。
然而从更深层次可以看到,杜甫的人生悲剧和艺术成就来自于文人生存的依附性与诗人思想的独立性之间的互相挤压。这不仅是杜甫,也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人苦苦挣扎的根源。
长安十年,杜甫是矛盾的,既羡慕自由,又渴望官职。在唐代政治日渐走下坡路,人民不断被剥削的.时候,杜甫开始关注民生。安史之乱让李唐王朝一蹶不振,杜甫的被迫流亡让他拥有了接触民众的机会。然而,等他又回到皇帝身边时,他的诗变得“充满了初唐以来应制诗、奉和诗一向惯用的词藻,缺乏充实的内容”,但事实上,杜甫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后来杜甫被派到华州,他才“从一个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诗人的岗位上”。从此,他开始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朝廷的缺陷。不过,杜甫终究是“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人民因为国家连绵不断的兵役而痛苦不堪,但为了保卫国家却不得不这样,杜甫此时的矛盾已经不是关于个人,而是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无限忧虑。《石壕吏》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杜甫传》的作者冯至既是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一位研究德语文学的学者。因此,从《杜甫传》中,不难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的深情和严谨。全书篇幅不长,就十几万字,却是高度浓缩,决不掺水。据说《杜甫传》在《新观察》上连载时,毛泽东是每期必看,连载完毕后,毛泽东说:“《新观察》现在将《杜甫传》登完了,我《新观察》也不要看了。”
国家不幸诗家幸。杜甫幸好没有做上大官,没有做久官,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雄壮的诗篇。这从他秉持的理想来说也算是得其所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