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教师读后感

2024/04/19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教师读后感(精选23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教师读后感 篇1

英国哲学家边泌说:“我们在分给他人幸福的同时,也能正比例地增加自己的幸福。”而教师的故事,必然与学生在一起,当我们的故事和学生相互编织,当我们的生命和学生共同绽放,我们书写的就是一曲生命的宏大交响曲。朱永新先生在《致教师》的前言中这样告诉我们“教师不是园丁,不是蜡烛,不是春蚕,不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与学生是互相依赖的生命;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穿行……”

朱永新先生在书中还提到了教师职业的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教师在这样的描述下,不再过于神圣化,而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顿时,有了从教师这份职业,这个使命中,让生命更幸福完整的渴望。

教师本身应该是一朵花儿,需要成长的养料,而不需要外界过于来强调教师的奉献与牺牲。作为教师,只要每天进入校园,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就会从心底感觉快乐和幸福。教师的幸福莫过于每天孩子亲热的挤在跟前跟我说这说那;每天回家前,听到孩子的一声声再见。

在师生共同成长的道路上,如何和孩子们一起创造幸福。朱老师提到的几个问题,我们会不会也自觉得问问自己:我的使命是什么?我的天职是什么?我既然来到这个教室,能带给孩子什么?我怎样为孩子创造出最大的发展空间?我怎样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得到最大的发展?

朱永新先生在书中谈到了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个重要的来源:一是人与外部物质世界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与自己的关系。书中提到,教室就是幸福的源泉。关注每一个孩子,帮助落后的孩子得到最大的发展,让教育和孩子们的生活紧紧相连,给予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让他们成为主人。在一个班级里,孩子千差万别,当面对他们的时候,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在班级里的快乐。特别是对待一些落后和有问题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天使。

在《致教师》中,提出教师也要正确的关爱自己。像废寝忘食之类,一味地奉献和牺牲,可以作为拼搏的状态,却绝对不能成为常态,要学会科学、合理、从容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认识一个人要靠缘分,了解一本书要靠耐心,征服学生要靠智慧,与人相处要靠包容。人,相互帮扶才感到温暖;事,共同努力才知道简单!

教师读后感 篇2

韩愈在《师说》里给教师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现在的白话文来说,就是: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也有教育学家曾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当然,这两种说法是指在专业领域,老师要有一定是专业知识,能够传递知识,解答学生的疑惑。

一直以来,老师视乎也是被放在一个比较正经,端正的形象位置上,作为一个老师,最好的形象就是严肃认真,从来没有人说,老师要像太阳一样,给予学生阳光。但是,看了吴非老师写的《致青年教师》一书之后,我对教师以及教师的形象,有了更新的理解。

一个学生一生可能会遇到六十到九十位老师,能给他们留下一点点印象的老师,不会超过六到九位。为什么?难道是这些老师不够严肃,不够认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吗?不是的,而是这些老师只是单纯地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此外,再无其他任何东西,哪怕留下一点点的印象。所谓留下印象,指的还是老师的个人素养,就是老师是不是能够充满正能量,如果老师心中有阳光,就能够带给学生一点改变,一点积极向上,一点正能量。

那么学生就算成绩再怎么不堪,他最起码可以在教室里感受到如同太阳般的温暖,这或许会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代社会人才的选拔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成绩能力,更重要的是一个的人的人格,修养,涵养,为人处世,态度等等非智力水平,知识可以再学习,但是一个人的品格却是青少年时期养成的,如果一个老师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或多或少地给予学生一点正能量,在学生心里播种一颗有爱的种子,再加上一点点阳光,那么以后的日子里,哪怕风雨再大,哪怕学生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他都可以正面对待,因为心里有爱有阳光。

正如巴尔蒙特的诗句所言,“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如果每个老师都是一个小太阳,那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起码也是带着阳光的种子,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这样的明天,一定是灿烂而美好的。

教师读后感 篇3

现如今,世界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高速腾飞。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能否通过自己的引导和讲解让自己的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成为了各位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带着这样的思考,我通读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另外,我还查阅了很多关于物理新课程的资料。现写些自己对课改的看法:

新课程教改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物理课程标准考虑课程目标、内容等问题的出发点与过去相比,不再是以前的物理本身的知识和结构为出发点向学生讲解物理现象和规律。而是以物理的知识内容为素材,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在内容安排上教材中使用大量图片,形象生动,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科学的内涵。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性格,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良人才。

注重从生活启迪通向物理知识的大门

教材对知识内容和规律的揭示方式多从社会生活的实例中引入,使得学生们能够充分的体会到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和意义。不仅仅是教材,很多的课后练习的原型也是来源与生活,让他们自己在生活中检验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能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

更加注重科学探究

新课程标准对所学物理知识和规律,都要求同学们能够通过各种实验来亲身体会。如加速度这一重要的概念,学生都可以通过做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来感知加速度的含义。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总结得出一系列关于加速度的公式,以加深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另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加速度的进一步探究。找几个加速度各不相同的交通工具(摩托车、小汽车、卡车),让学生们自己测量从启动到同一速度多花费时间的'长短,把学习的加速度知识用来解释时间不一样的原因,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关心人类科技的发展

神五神六的升空,嫦娥一号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等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物理学习者必须有所了解。这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我没么物理学习人的骄傲。让学生们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能够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荣誉感,还给他们带去无限的兴趣,促使他们去思考去学习。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也就培养了他们热爱学习和思考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培养出来国家所需要的科学技术人才,为国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做贡献,也实现老师教书育人的梦想。

构建了新的评价体系

学校不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是把学生的各方面现状甚至进步都纳入到个人的评价中去。现在学校记录的不是一串串数字而以,而是实验、制作、活动等全方面的记录。也就是说,现行的新课标更加的注重了学生全面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再是单一的考试成绩。如此,不仅是学生自己就是老师和家长也会也感觉到新课程教改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塑造来说是很好的。作为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给学生带来福音才是至关重要的事。

了解到课改中的这些关键改变,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将政策很好的落实下去。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动手和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较困难的课程教学中,结合日常生活精心设计各种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学习有趣,有味!另外,现在大多学校都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否很好的运用多媒体工具也成为教学好坏的关键。所以,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本领也要很好的培养,为做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优秀课件打下基础。总之,素质教育牢记于心,便能成为新课程教改下的优秀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成为帮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令人尊敬的人民教师。

教师读后感 篇4

今天我看了一本关于各种老师教育学生的书,看完后我觉得那些老师就像天使一样,全心全意地教导孩子,使孩子们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书里有很多教师感动人心的故事。有两位教师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一位是晏宏才老师,另一位是斯霞老师。

在2004年时,晏宏才被查出肺癌晚期。他很淡定的向学生宣布要给他们上最后一节课,学生们各个都很惊讶,个个都想与这位老师呆在一起的时间长一点。后来,晏宏才又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又来给孩子们上课,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大都含着眼里泪水听课……在他的癌细胞已经扩散,颅内大面积积水,说话也成困难时,居然还要去授课,并让妻子在自己讲不出话时递上一杯水然后继续上课。

2005年3月12日,这位伟大的教师,带着自己的遗憾去世了……

这位晏宏才老师是真真正正的英雄,他爱他的学生,爱他们超过了爱自己。在癌症晚期时也努力的用剩下的为数不多的时间来教育孩子,天底下能有多少人会在临近退休,脑内积水说话已经不清楚时来冒着生命危险来给学生上一课?而晏宏才老师却会这样,所以说,晏宏才老师是与学生是一体的!

这是另一个故事,发生在30年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里正在为“三好学生”颁奖。王强认为自己成绩普通,父母是工人,一定不会有他。正当王强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旁边的同学居然说有他的名字,叫王强快点去领奖。王强十分激动兴冲冲地跑上领奖台,可校长却问他为什么上来,王强又委屈又疑惑,卫生么别人都有奖状,自己却没有,反被问呢?队伍里爆出一阵笑声,是王强的同学做的恶作剧。斯霞老师看王强的样子,再看看同学们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就知道了。她上前跟校长说明,说是自己忘了,结果她自己被校长批评了一顿。王强当上了“三好学生”,由于没有奖状了,斯霞老师干脆把自己的钢笔送给了王强。王强第一次当上“三好学生”后,明显有了改变,人变得自信起来,努力学习当上了一位班主任。偶然,王强听闻斯霞老师因病去世,不由得想起了当初斯霞老师为了自己向校长说谎,伤心起来。

王强只是一个成绩不出色的学生,根本不可能获得“三好学生”的称号可却因为同学的一个恶作剧,莫名其妙地走上领奖台。而斯霞老师为了维护王强的自尊心,不惜然自己被校长批评,还把当时宝贵的钢笔送给他,斯霞老师知道王强的性格,也知道是同学们开的玩笑,所以向校长撒了谎,从中我可以看出她的善解人意。

不止这两位让人印象深刻的老师,书里还有很多中国好老师的故事,我也不一一道来了。老师们都是一样的他们都爱自己的学生,都尽心的教育我们,虽然方法不同,但是用意我们都明白,不要不理解老师,他们这样都是为了我们,都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做铺垫。

老师就像园丁,而我们,则是花园里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老师做的每一步,都让我们改变,经过漫长的照料,我们才会长成更美的花朵。而这一切的功劳都归功于老师。

让我们向所有老师致敬,向所有老师说声:“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

教师读后感 篇5

人生是一场无法彩排的演出,教育是一场现场直播的实况,老师和学生,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老师就像导演,学生就像演员,教室里有多少个孩子,就有多少双眼睛在注视着导演,这些伟大的观察家,在拿着最精密的显微镜,观察着导演的一举一动。这场现场直播的效果好坏,将会给学生的成长、生活带来直接的影响。作为老师,这是一种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最大的动力。

看完《致教师》我的心乱了,我在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了教师这一个行业,是把它当作谋生的工具,做个教书匠,平平庸庸过完这一生呢?有可能走到半道就被淘汰。还是成为一名出色的导演,不仅导演好自己的人生,还要为我的学生演员们指导出一幕幕精彩的人生。

回顾自己从教的这五年,根本没有真正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将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曾经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早已忘到了九霄云外。目标没了怎么还谈得上行动,谈得上努力?浪费了大好的青春。《致教师》一书中, 朱永新老师写到的最多的就是“新教育”,书中也透露了很多“新教育”的精髓,如新教育教师的“吉祥三宝”: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这“三专”给教师的成长、发展指明了道路。我应该行动了,不能再浑浑噩噩的走自己的教育路了,不能再过教书匠的生活。

在过去的日子里,听了很多名师、专家的讲座,这些讲座,内容都不一样,但都传递着同样的信息:多读书。这时自己就会想工作那么繁锁,每天过着“两头黑”的日子,哪有时间读书,总是给自己找很多理由。读了《致教师》后,不仅有一种很想阅读的冲动,而且还激起了我成长的渴望。打算把“新教育”文库和“大教育”书系的书依依捧读。我也想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没有人会找任何理由来拒绝幸福,为了幸福将所有“没时间”的理由扼杀。拾起书本,让阅读成为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开始行动吧,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是最困难的,但是,只有坚持,并且长期坚持,才会有奇迹的出现。

曾经也有过那么一次次的冲动,一次次的渴望,一次次定下的美好愿望和目标,但都输给了时间,输给了自己,输给了各种各样的借口。读完《致教师》,我明白了任何人都是一个奇迹,任何人都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要想成功,必须努力,且要坚持,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奇迹发生。每个人都是人生故事的作者和主人公,这个故事,由自己编剧和出演,由时光定格。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教育的舞台很大,演出的早间很长,一幕没有演好还有机会,只要不断努力,就会一幕比一幕更精彩,到谢幕的那天,即使没有雷鸣般的掌声,也会心安无悔。等到自己银丝满头时,回顾自己的一生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在我教师故事里出现的那些可爱并茁壮成长的“生命”们!

教师读后感 篇6

《致教师》是我在悦享读书会读的第三本书,一拿到此书就被书名所吸引,于是把书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之后又和书友们详细地共读一遍,每读完一辑我们会集合在二楼小会议室进行读书交流,分享我们的感受,交流我们的收获,每次都收获满满。

朱老师的新教育是让老师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践行新教育以来,深知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群人奔走在现实的土地上,用脚刻印的事实。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我期待着,并为之不懈地努力追求者。书中有一句话说得真好“滴水穿石的成就,只问耕耘的精神,高于命运的.理想,历史选择的天时,花开处处的地利,犹如一张张鼓起的风帆,将我们推到涨潮的海上……”我们只有把握好属于我们的机会,再次接受新教育的洗礼,认真学习并践行新教育,努力培养这些需要新教育的孩子们。

我一直相信,教育可以改变一切,但是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习新的理论知识。在《致教师》这本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我明白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作为教师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善于对书本中的内容深入地思考。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要持之以恒地读书。

一个人只有不停地读书,读好书,读有意义的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头脑。有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致教师》这本书,绝不是读一次就够了,我一定会再读几遍。因为这本书给我指明了方向,也给我带来了信心和力量,我会坚持让我的学生们继续沐浴在书海中央,让他们都扬起希望的船帆,自由快乐去远航。

教师读后感 篇7

最近就段时间我总是在读作者陶继新老师写的书名叫《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该书有着他的三个讲演录,“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捧着此书,感觉很奇妙,初读时,兴奋无比,感觉到一种心灵的平静与灵魂的提升,越往下读心头越有沉甸甸的感觉,而且挥之不去。沉甸之外,感觉头脑中一片绿地铺展开去,绵延无尽。读后不由思索,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幸福教师?答案模模糊糊,忽近忽远,若有若无,一惊之下,一向在小范围内不无自负、自信的我,不知所向。

通过两千五百年的风雨岁月,审视我们这天的教育,在我看来,此刻的教育也曾强调“以人为本”。读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才知自己思想多么浅薄,大谈“以人为本”的时候并不明了什么是人之“本”,怎样去“以人为本”。是啊,以前提出的“学生参与度高、时间利用率高、目标达成率高”的课堂三维目标,对人生命质量的提高、对灵魂幸福指数的帮忙能有多少?只但是是把知识的掌握、潜力的提高,通过一种近于反复训练的方式做了一种规范和评价范式。直接效果自然是提高成绩服务于考试。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十六个年头了,我一向以来在思考学生的健康发展靠什么?成绩,显然不是全部,因为我们成人之后的生存靠的是综合素质潜力;不是成绩,显然也不对,因为成绩是敲门砖,没有优异的成绩就不能提升人生的生存起点。读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大大提高了我我对我本身工作,对学生教育成绩的认识。对学生教育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的结果,如此说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潜力的提升。直奔成绩弱化学生综合素质潜力的提升是片面的,不谈成绩说是素质教育也是片面的。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要关注生命健康、关注生命快乐、关注生命幸福、关注生命习惯、关注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

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中关于教师和学生相处学习的环境,我认为在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能够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务必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明白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在本书中提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谐给予每个人的`重要性,所以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家长是引路人,“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和谁一齐走”,老师与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来讲期望方向永远是一致的,所以家校教育就应和谐,只有和谐才能共振,只有共振才能有最大可能的生成。因此老师埋怨学生、家长埋怨孩子,老师埋怨家长、家长埋怨老师都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当你学会赞美学生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家长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老师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孩子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学校的时候……,所以赞美在本书中有着很深的见解,我们也就应去将我们的赞美去发挥去应用去实践!

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让我真正体会和学习到了好多教师就应具备的很多知识和很多方法,让我有着对教育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对做人的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对我们身边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都有着太多的帮忙。所以我认为这本让我们教师队伍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我们的好学兴趣都有着太大的帮忙。尊重孩子的学习环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只要老师怀着一颗爱心,处处留意,微观入手,扶起孩子自信之树,那么我们的学生就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我们用全部的爱细心呵护每一株稚嫩的幼苗。只要有爱的阳光,只要有爱的雨露,总有一天,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都会成为参天大树。那时才是我们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最幸福的时候。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教师读后感 篇8

有的文章让感慨万千;有的文章让人潸然泪下;有的文章让人感触深刻……今天,我读罢《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这篇文章,使我感触深刻。

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提炼出了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然而,这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在为人类作出贡献后,心中还念念不忘传播知识给她的欧班老师,给她写了一封感谢信并诚恳地邀请老师去巴黎作客,还寄来了往返全部路费,至此,居里夫人还亲自下厨做菜,饭后和老师紧挨在一起,亲切地谈心。在一次开幕典礼,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老师,居里夫人深情地握住她的双手,并亲自推着她向主席台走去。

当我读到“在典礼快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突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前面,深情地握住了她的双手,并亲自推着她向主席台走去”这里时,我十分惊讶:在属于居里夫人自己的场合上,她竟然想到自己的老师,走去把她带到主席台上!这充分地看出居里夫人是一个懂得感恩、尊重老师、不摆架子的品德是差得多。我一直给老师起绰号,考试一考好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真是太不应该了,以后我一定要改掉这些坏习惯!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受到了启发:要懂得感恩别人,要尊重老师、长辈,不能因事业有了一点儿成就就觉得了不起,目空一切。

教师读后感 篇9

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职前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活,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学工作几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这本书中介绍的知识能让我恢复平静,保持心理平衡。

教育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桥梁,是通向文明的阶梯;教育事业是一项激动人心的事业,它为我们提供了实现理想、激发智慧的宏大舞台;为实现师生双方的生命价值、获得内在的幸福提供了无限空间。

我们教师肩负着课程改革的历史重任,新课程的理念要内化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需要漫长的路要走。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将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

用新理念提升教学的品质;用新理念重塑教师的行为;用新理念改变学习的方式。

教师读后感 篇10

《这样教书不累人》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天,一位富豪和朋友在酒店小聚,酒店老板频频上前敬酒。事后,一个小伙子叫住了老板:“他们不会再来这里吃饭了!”之后,那位富豪真的再也没来过。小伙子问满脸疑惑的酒店老板:“你认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尽量满足客人的需要啊。”老板说。“说的很对。但你有没有想过,客人们的需要当中,有一种需要叫做‘不需要’?你只知道客人需要什么,却不知道客人不需要什么。了解客人不需要什么与了解客人需要什么一样重要。”小伙子继续说:“你们一见到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不断去敬酒,但他们是来参加他们自己的聚会的,而不是来接受你的敬酒的,你去敬酒实际上是在打扰他们,这绝不是他们需要的。”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同样道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不需要什么和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同样重要,教师如果不厌其烦地硬是要给予学生不需要甚至反感的东西,最终可能导致学生对教师越来越厌恶与疏远。例如,不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而硬是大讲特讲;不了解学生是否喜欢活动而硬是让学生成为“角色”;不了解学生是否需要合作而硬给学生拉来“伙伴”……于是,教师无微不至的的教学“服务”就难以获得学生的心服。因此,教师就应多多了解学生的需要和不需要,最大限度地去尊重学生的需要,并应舍得学生的不需要。因为,有效地教学往往很简单,就是必需的一个不少,没用的一个不多。

教师读后感 篇11

最近我正在读一本《教师的秘密书架》,上边主要介绍了名师们的读书感言,感言后边有他们经过运用、实践后总结出来的名言、警句。最后还有名书的引荐。我虽然还没有看完这本书,随着这一段时间,对不同书籍的阅览,确实有名师们的感觉。当你沉浸在书香之中时,好像忘记了生活中所有的烦恼,完全被一种宁静、安然、激荡的氛围所包围。让你的.心绪完全随着书中内容的起伏而波动。

于此同时,我又觉得自己很可怜,自认为是一位读书的爱好者,竟然连备受各位名师推崇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都没有涉猎。难道还不觉得自己很可怜吗?通过看这本书,越来越让我有了想阅读他的渴望。不仅仅是这本书,还有很多名师们引荐的书,为的是不让自己再感觉的可怜,也是作为教师必须要读的。

教师读后感 篇12

有许多老师经常在我面前抱怨:“我工作那么认真,学生就是不愿学、不爱学,成绩就是上不去。”还有的说:“可悲呀,学生越来越笨,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家长越来越难伺候了。”听了他们的抱怨,想想自己曾经也是这样,对工作的不满而懈怠;对学生的不满而愤怒;对他人的不满而耿耿于怀。心里老是觉得憋屈,沮丧,难过,苦闷,觉得干老师这个行业太累了。自从我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后,我的心情无比轻松,工作起来也不那么累了。

记得有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而抱怨是无所作为,是逃避责任,是放弃义务,是自甘堕落。如果你还有时间抱怨工作,那么你就有时间将工作做好。喋喋不休地抱怨,注定于事无补。若想拥有美好前程,就要抛弃所有抱怨,学会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说的太好了,抱怨的人生是可悲的',抱怨的生活是没有色彩的,抱怨不会使班上的孩子优秀,抱怨也不会让家长理解你的苦衷,抱怨更不会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反而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导致疾病缠身,好工作不如好身体,好身体不如好心情,愉悦快乐的心情对工作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以阳光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犯错,以平和的心情面对家长的无理取闹,用努力工作来代替抱怨,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榜样,过一种幸福快乐的教育生活,并把快乐传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教师读后感 篇13

我在家里认真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有效教师》关注的是学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注重过程,我感受到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这本书主要是写教师的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细细品味它,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收获良多。

在这本书中,写了诸多名师成长的经历,这些经历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首先取决于对教育事业的态度。有什么样的精神态读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生活来源于精神,一切的一切都是精神态度的创造与给予。教书时间长了,有的教师教学硕果累累,但有的教师却停滞不前,似乎对工作失去了热情。是什么造成了这巨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持的态度不同。平庸者经常埋怨出身低微,埋怨领导偏见,而很少静下心来想想自己。魏书生说过:“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成功源于热爱,让爱伴我们走向教育的高点。《有效教师》这本书从有效教师的内涵与发展目标、发展环境、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发展策略和发展性评价等方面为学习者提供基本理念和实践报告指导。

《现代汉语词典》对“效”的解释是“效果,功效”,其词条包括效果、效能、效率和效益。综合起来就是各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和作用。

有效就是高效能。“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效能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高效能就是效果、效率、效益的综合体现。可以说:注重效果、提高效率、改进效能、追求效益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日夜探寻、反复实践的课题。

大教育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教师也要善于反思。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基础是让教师体会到反思意识的重要价值和反思能力对专业成长的作用,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重点是让教师掌握一定的反思策略。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批判的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的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的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即教师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其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教师要善与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反思,也要善于通过阅读思考反思比较自己的实践效果,从其中发现差距。

《有效教师》不像平日里的理论书籍那样枯燥无味,整本书中都自自然然的书写着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字字散发出来的是执着的人才有的努力与付出;句句相连的是倾心于教育的人才有的思考与奉献;篇篇倾谈的是充满热忱的人才有的智慧与希望。

正如文中的提问“什么是有效教师?我怎样成为一名有效教师?这需要多长时间?”这么简单的几句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不正是我内心的疑问吗?多少个日日夜夜我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欣赏了两边的风景,却看不到前方的路标,低头前行的那份茫然让我的内心格外苦闷。顺着淡淡的墨香我整本通读下去,一切都让我豁然开朗。

教师读后感 篇14

我觉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离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事实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你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现在不少教师找不到感觉,找不着“北”。作为一个教师,你跟其他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其次,理想教师还应该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世界有独特的色彩、旋律和内涵。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教师需要有一颗非常年轻的心,才能与他们沟通,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够得到他们的爱。可是我们一直主张师道尊严,鼓励师生之间有距离感。中国教育传统有很多好东西,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过于强调师道尊严就不好。

教师还应该有三历:学历、经历和阅历。这三历是一个有机的联系,不一定将名山大川都走遍,行万里路和读万本书,其价值是一样的。我们要鼓励教师成为一个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要培养这样一种心境,才能教育好孩子们。

教育需要理想,只有燃烧起理想的火焰,我们才能使我们整个民族变得强盛,变得有凝聚力,我们才能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中站住脚。我们应该鼓励我们的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应该鼓励我们的学校,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因为我们已经接近了成功的边缘。我们已经追求了,就应该有结果。教育是永恒的事业,一代教师的追求,两代教师的追求,全体教师的追求,会在校园里燃烧起理想的火花,并从而使我们的民族燃起理想的火花。所以我希望,中国的教育充满理想!我们的教师,充满理想、激情和诗意!

总之,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一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追求的理想,我们一定要努力把这些理想化为前进的动力,才能使教育步入科学的轨道,才能使教育在中华大地上结出更加文明灿烂的硕果。它也将时刻警醒着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教育的未来充满阳光。

教师读后感 篇15

英国哲学家边泌说:“我们在分给他人幸福的同时,也能正比例地增加自己的幸福。”而教师的故事,必然与学生在一起,当我们的故事和学生相互编织,当我们的生命和学生共同绽放,我们书写的就是一曲生命的宏大交响曲。朱永新先生在《致教师》的前言中这样告诉我们“教师不是园丁,不是蜡烛,不是春蚕,不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与学生是互相依赖的生命;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穿行……”

朱永新先生在书中还提到了教师职业的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教师在这样的描述下,不再过于神圣化,而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顿时,有了从教师这份职业,这个使命中,让生命更幸福完整的渴望。

教师本身应该是一朵花儿,需要成长的养料,而不需要外界过于来强调教师的奉献与牺牲。作为教师,只要每天进入校园,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就会从心底感觉快乐和幸福。教师的幸福莫过于每天孩子亲热的挤在跟前跟我说这说那;每天回家前,听到孩子的一声声再见。

在师生共同成长的道路上,如何和孩子们一起创造幸福。朱老师提到的几个问题,我们会不会也自觉得问问自己:我的使命是什么?我的天职是什么?我既然来到这个教室,能带给孩子什么?我怎样为孩子创造出最大的发展空间?我怎样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得到最大的发展?

朱永新先生在书中谈到了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个重要的来源:一是人与外部物质世界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与自己的关系。书中提到,教室就是幸福的源泉。关注每一个孩子,帮助落后的孩子得到最大的发展,让教育和孩子们的生活紧紧相连,给予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让他们成为主人。在一个班级里,孩子千差万别,当面对他们的时候,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在班级里的快乐。特别是对待一些落后和有问题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天使。

在《致教师》中,提出教师也要正确的关爱自己。像废寝忘食之类,一味地奉献和牺牲,可以作为拼搏的状态,却绝对不能成为常态,要学会科学、合理、从容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认识一个人要靠缘分,了解一本书要靠耐心,征服学生要靠智慧,与人相处要靠包容。人,相互帮扶才感到温暖;事,共同努力才知道简单!

教师读后感 篇16

《过去的教师》真的值得我们一读,本书的序言的最后写道:希望今日年轻的老师,在繁忙的教务之暇,把这本书抽出来看上一篇两篇。就像在历史的大树下纳凉,有一点领悟、有一点警策、有一点会心、有一点激励,这就够了。当然,最好能如孔子所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真的,不管时代怎样变化,富有爱心、阳光亲和、育人有方、智慧聪颖、博学有爱的老师都是最受欢迎。

这些过去的教师,执着于自己的理想。那个时代可谓内忧外患,而教育者却能坚守理想,创造出教育奇迹,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平凡的教师,并没有绝伦逸群之处,但却对无数学生的一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先辈之所以能在那么清贫与平凡甚至是战火频频的岁月培育出那么多祖国的栋梁之材,不仅是因为他们博学多才,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在学生的心灵里播种理想。

时代不同也许对优秀教师的评价也不同:以前老师的形象以威严居多,学生普遍敬畏老师;现在的学生对老师的外在形象和气质以及亲和力要求更高。据有关材料表明:富有爱心、阳光亲和、育人有方、智慧聪颖的老师更受欢迎。但我想不管时代怎样变化,一个博学有爱的老师永远都会受到学生的爱戴。

教师读后感 篇17

很多人反映现在教师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有待提高。虽然有些网友的看法过于偏激,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老师教书育人的失败,但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上不少人对老师存在诸多误会和不满。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的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要求也高于其他行业。虽说人无完人,老师不是神仙,但既然站在教师这一岗位上,我们就应该做到自己的最好。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为一个新教师,我已经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我自认为不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做事过于急躁,对人不够耐心。第一学期中,我带着新奇的眼光看待这群小朋友,再加上本身玩心较重,就和学生打成一片。可到第二学期,这股新鲜劲过了,毛躁的脾气时常不受控制。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常常为他们犯的一些小错火冒三丈,对一部分后进生的耐心也磨耗待尽,有时候还要忍不住过于严厉地说教。当时只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好,也没考虑到他们可能会因为我的行为受到伤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肯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但只要我坚持自己的原则,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体会他们的情感,一定会成为让自己让学生让社会满意的教师。

教师读后感 篇18

一场小雨过后,知了拼命地叫着,鸟儿也吵着,预示着夏天的到来。

小小的村庄也因为知了的吵叫而聒噪起来。早晨,只听见一声雄鸡报晓,接着其他鸡鸣之声此起波伏,还有几头牛叫声、几条狗叫声,与它们相互呼应,山边的太阳慢慢冒出了头来,还裹在山间的白云慢慢散开,而人们才刚刚苏醒。

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山林上空,只见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主人家在蒸煮米饭,煎炒昨天从竹林里掰来的竹笋,只听见锅里炒菜“滋滋”的声音、电饭锅里米饭的“扑通扑通”冒泡的声音,只听见“吃饭了”一声,便有无数脚步声、说话声汇集一处,接着声音变小了起来,这是一家人在吃饭了。

今天吃完饭的主人家,要到田里插秧。收拾好农具的主人家来到田里,男的拉起了耕种天地的拖拉机“轰轰”地耕种着,小孩把拔好的秧草“嗖嗖”地丢入田里,女主人带着斗笠,弯着腰,快速“咚咚”地把秧草插入泥里,这时天边下起了“沙沙”小雨,一家人还在田里忙得不亦乐乎。

因为他们明白这夏天的雨是变化无常的,经常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所以直到一块块田地被绿秧盖满,方才满意回去,这时只听到水田里的青蛙“呱呱”地一片叫声,这便告诉人们,该回家吃饭了。

一到晚上,马路上的路灯一一亮起,川流不息的汽车的声音此刻似乎变得清晰起来。

车上面除了司机,似乎还有运货的商人、赶路的游客、回家的路人,一个个坐着车向山的尽头飞驰而去。

这时候,山里的知了、鸟、昆虫、风、的声音慢慢变小了,晚上猫头鹰会在某棵树上乱叫几声,吃过晚饭的人,静悄悄地坐在窗子面前,脑袋里:

过去的声音、现在的声音、未来的声音就像蒙太奇一般快速闪过,应该没有此刻更安静的时候了吧!

这时,他拿起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慢慢看了起来,直到看见了这一首诗歌:“

我的梦想

不是装点诗行;

我无法比居住在瓦尔登湖

更接近上帝和天堂。

我是它的石岸,

是清风拂过湖畔

它的水和沙晶莹

闪亮在我的手心,

在我的手心里捧着的

是它的水和它的沙,

它幽深的胜地

高踞在我心里。”

我在想,梭罗难道不是陶渊明吗?他一个人从城市回来,住到了纯净的瓦尔登湖:一个人在湖上钓鱼、划船、吹笛子;观赏湖一年四季的景色和湖水的涨落和湖水的颜色。

从湖里的鱼、水草和湖边的动物和湖底的树木、想到了湖的传说:因为地震形成此湖,以印第安人名字命名湖),一个人在湖边自给自足两年,只为践行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哲学。

虽然寂寞使作者“几乎不能呼吸”,但他认为这并不是生活中最可怕的,因为“宁静不可能是绝对的”。

正如那个“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陶渊明,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从自然中寻找到乐趣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教师读后感 篇19

《致教师》书名就很吸引人,内容都是解答一线教师当下最困惑的问题,并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来加以分析、深究、解答。全书共有四辑,第一辑·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第二辑?借我一双好教师的慧眼。第三辑?愿我书写一部教师的生命传奇。第四辑?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致教师》的每一篇文章,都传递着普通基层教师的境遇与困惑,苦恼与疼痛。接下来,我结合自己所读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进行专业阅读

教师为什么读书?教师的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工作,也是为了人生。教师不要以为人生境界与教书关系不大,你在教室里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眼中的教科书。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也许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

朱永新老师曾经说过,教师应该有三历:学历、经历和阅历。学历,是经过证实的学习历程取得的文凭。经历,是我们人生的履历,是我们走过的路程。而阅历我更多的理解为阅读的过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教师的人生境界也由此提升。教师的人生境界与教书息息相关,所以在方方面面,无论我们再忙也要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最重要的事情总有时间去做。要做学生的先生,先做学生的学生。要做一个好学生就要边教边学认真读书。

对学生一视同仁

朱老师说过,我们之所以对孩子有不同的态度,往往是由于我们给孩子贴上了不同的标签。因此,一位老师所要面对的孩子,是差异巨大的不同生命,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可以说十分正常。但是,作为一位老师正是得知这一点,我们才更应该记住:孩子的不同,不能够成为我们厚此薄彼的理由。我们一定要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力量,只是有待于教育来发掘唤醒。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呢?第一,要一视同仁证实差异。第二,要公正合理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第三,要公正合理的给予学生评价。第四,要多鼓励少批评。所以亲爱的老师们请记住,只要你不放弃,孩子才不会自弃。只要你还相信,孩子就会自信。所以一视同仁,平等相待,这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教师读后感 篇20

读了《我的老师》这篇文章之后我深受感触,在《我的老师》这篇文章里面充满了作者对老师浓厚的敬意。令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自己的老师。

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啊,在学校,老师犹如我们的父母,老师是一棵大树,而我们就是小苗。大树将自己的营养全都给了小苗,让小苗成为苍天大树。老师你犹如火光,将我们个个点亮了,但是自己却熄灭了。老师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令人尊敬的职业了,我敬仰世界上每一位老师,因为他们是伟大的。老师,您犹如一座山,这一座山为周围的景物都给予了最好。老师对学生的'付出实在太多太多了,老师将青春都献给伟大的教育事业。在老师付出的背后是多少心血和汗水啊。每到了我们舒舒服服睡大觉的时候,老师此时此刻就正在灯光下改作业。老师这么拼命地给我们上课,得益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自己,老师拼尽了努力去为我们,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学校甚至有些学生不体会老师的用心良苦,老师为了我们真是辛苦了。在这里我对老师说一声:“老师,谢谢你。”是你让一个无知的小孩成了一个知识也挺丰富的学生。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老师你为成长的路上付出了许多,让我人生这一条路上有了许多精彩。让我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老师是我的第二个父母,在我遇到了困难的时候。老师,您是第一个伸出双手为我解决困难的,您对我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教师读后感 篇21

近期我读了打造《你的第56号教室》系列之10——《教师怎样驾驭课堂》。

这本书是分专题介绍的,每专题都有相关案例指导。其中“积极的表扬让课堂活起来”这一专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知道,简单的表扬会导致孩子求知不深入,浅尝辄止。比如朗读课,学生朗读后,有的老师给予表扬——“读得不错”,“读得真好”,这种赞扬性的评价,缺乏针对性,学生感到不知如何处理或处理不好的地方得不到指导和纠正,何谈能力的提高?还有诸如“你真棒”“你真好”这类表扬,棒在哪儿?这种表扬不要也罢。因此运用评比型表扬要让学生在对比中,知道自己好在哪里,知道自己如何提升自己,从而在后面的教学中积极表现。反之,倘若教师评比引导和评比方式不恰当,不但不会利于教学进行,还会影响教学秩序。

渴望关注,渴望欣赏,渴望赞扬,是人的正常心理需要,温情话语,鼓励的言辞,不只是优秀生才能领会,那些被认为是调皮捣蛋的“坏孩子”同样能从中吸取力量;甚至,这些话语对他们来说,更加珍贵和更具感染力!

我班侯盛林同学是留级生,兼顾学困生、调皮生,经常出乱子。但是由于年龄比其他孩子大一岁,他打扫卫生扒垃圾有模有样干得赶紧又利索。这学期初,我在班里当着同学们的面表扬了侯盛林的值日,同时给了他一个“闭灯天使”的任务:上、下午放学给班级及时关灯。自我说完,到了当天下午放学,我送完路队,看他还在教室站着,问他为什么还不走,他说:“老师,不是您是让我负责关灯吗?我等值日生干完再关灯走!”我当时没有认为他不知变通不知让值日生负责吗?更多的是我看到了一个孩子的进步,一个孩子的承诺……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提高课堂驾驭能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可以说,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如何迅速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呢?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其次,潜心备课工作,运筹教学方略。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可以说,不备课就不能上课。备不好课也上不好课。第三,重视情感投入,营造学习氛围。教学过程不单纯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第四,启动教育机智,提高应变能力。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直接反映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

教师读后感 篇22

很有幸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一书,其中的每一句话都发人深省,在他眼里,教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烛;不是一个隐喻与一个标本,更不是灵魂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一味将教师归结为平凡或者神圣,都是片面的。作为教师,我们要视教育为天命,认为最骄傲的身份就是教师。

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限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教师面对的是最深的世界——人的心灵。他们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说“信立美丽的人格,她当然需要理想。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应当是尽可能有效摆脱教师的过程。我喜欢有理想的人、纯粹的人。其实读罢这本书,我的感触最深的就是老师给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多,可能是老师不能想象到的或者是不察觉的。老师培养的是未来的人,在明确这一观点后,我们再来研究我们的教学。研究如果想培养未来的祖国的建设者们,我们需要从哪方面下手。

我认为首要需要解决的是老师的`教育观。老师们需要不断地汲取知识、营养。多读书,读好书。老师只有不断地汲取知识,才能面对如今知识面如此广的学生。其次,我觉得老师需要做到的就是明确自己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学生。在授予孩子知识、培养孩子能力之前先要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现在的00后们,都是父母眼中的小公主小阿哥,在家里是集“万千宠爱为一身”,但是,老师们需要明确,再怎么集大家的宠爱,他到了社会,还是要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必须让孩子明确自己的道德观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才是课堂知识的吸收。

做一个纯粹的人,爱自己,爱学生。

教师读后感 篇23

读了叶老的《如果我当老师》,让我感受颇深。看了他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诠释,对培养学生的看法,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让我明白了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老师,为我的教师之路指明了方向。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我的感想。

首先,小学教师怎么做?叶老认为应该真心认学生作朋友。是的,真正的朋友是无话不说,肆无忌惮的。记得在幼儿园的时候园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站着给孩子上课和蹲下来给孩子上课效果是不一样的,蹲下来和跪着又是截然不同的。”其实这句话就是在说拉近和孩子的距离,你的课堂会更精彩。所以,老师和学生之间只有建立了朋友关系,才能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放下架子,蹲下身来,真正做到民主和尊重,为与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而努力!

二、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平时我们要注重学生各方面习惯的培养,从点滴小事做起。这与我们学校推行的“行为习惯养成”活动恰好符合。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对孩子们以后的发展也会产生深远影响。还要特别注意养成孩子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发展他们的意识,培养他们的情绪。

三、把时间留给孩子。叶老说:“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课堂上与他们共同探讨,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教他们处于主动的地位,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学习,自己解决更多的'问题。

四、杜绝体罚。叶老说:“打了他们的身体,同时也打了他们的自尊心。身体上的痛或红肿,固然不久就会消失,而自尊心所受的损伤,却永远不会磨灭。”对于特殊的孩子,切记不能冲动,找出原因对症下药,用心去和他们交流。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就是爱的化身,孩子们需要爱的阳光普照,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

五、经常与家长沟通,待其如友。孩子们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做好家长工作,及时沟通,做到教育上的一致,有助于孩子们好习惯的养成。与他们做朋友,,就像叶老说的:从行为、语言、态度上表现我要小朋友好,也就是要他们的子女弟妹好,谁不爱自己的子女弟妹?还肯故意与我不一致。

叶老所处的时代逐渐远去,但他的教育思想永远新潮,永远适用,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还要虚心学习,不骄不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向着合格教师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