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学生第一》读后感

2024/04/27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学生第一》读后感(精选26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的第一篇文章——开学第一天,我深受启发。

这一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恩利科母亲在开学第一天送他去报名时,看见街上的人很多,来来往往的,川流不息,后来还遇到了三年级时教过他的老师,最后母亲带着他来到了学校,学校大厅里排满了前来报名的家长和学生,他们不停地穿梭在人流中,忙个不停。文章主要写了恩利特刚转学到了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他在这所学校还遇见了三年级教过他的老师,老师还对他说:“恩利特,我们以后永远分别了,是吗”?这儿让恩利特感受到了老师无比的伤心、难过,很舍不得恩利特。还有的孩子们没有找到座位,女人们都焦虑不安,围着校长问个不停,这又表

示了母亲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恩利特这时想到了又上学了,还要做没完没了的作业,还要考试真的很累。其实,母亲是为了我们好,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就能找到好的工作。

我觉得恩利特不应该讨厌上学,就像我和许多的同学一样,每天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上学,认认真真的写作业,给家长和老师们考个好成绩。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2

这个学期学校给每位老师配备了《学生第一》这本书,一接触到这本书,映入眼帘的事封面上学生参加各种各样活动的照片,鲜红的学生第一四个字,心中不禁一动,真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吗?真的是把学生摆在第一位吗?

看完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北京十一学校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他们的育人目标是培养自我悦纳、充满自信的学生,所以他们开展了大量的、多姿多彩的、不拘一格的、省知识闻所未闻的活动。如:开学护照、世界文化艺术节、校园泼水节、校园里面开公司、名生课堂、每月百星、学生影院、学生出版社、学生大使团、校长有约、共进午餐,并且带学生参加和重要活动,模拟国际新组织,将未来职业素质要求告诉学生等等。这些活动让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风。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校园泼水节,这个活动组织简单,活动起来热闹,尤其是适合夏季大家暑假之前的放松,而且这个活动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密切师生、生生的关系。

通过这些活动让我感受到:孩子是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的经验和经历;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和学习!十一学校,学生们自己在经营、在打理;十一学子,是自己在成长、在发展!而十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默默地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宽广的舞台,舞台的主角,永远都是学生第一!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指向学生,为了学生,成就学生,总之一句话就是:“学生第一”。

我们不能够给孩子生命中本来没有的东西。我们只能够小心呵护孩子生命中本来就有的东西。所谓好的教育,不是我们提供了多少好的东西给孩子,而是我们减少了多少损害,提供了多少保护。好的教育是在保护而不是在给予的层面存在着。在学校我们需要的只是创设条件,提供自由的空间与时间,给孩子惊异感与好奇心以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我们更多的时候要想到的是,我们的教育行为,是在损害儿童的天性,还是在帮助他们成长。永远学生第一。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3

今年暑假,有幸拜读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书中有66篇文章,200多幅彩图,展示了李校长无数的创意和教育智慧。

读完此书,感悟颇多,最深的感悟有两点:

感悟之一,只有教师第一,才能实现学生第一!当我第一次翻开此书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淡淡的粉色和一句无比温馨的话:“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而在整个扉页中,除了这句话字体较大,剩下的是满满一页老师的名字!令我震撼!这样隆重的把老师的名字印在扉页,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我感受到了老师在李校长心中的地位。书中“标注所有人的名字”,这是李校长重视每位老师的一项举措。因为“一个单位或组织的合影照片文字说明,通常只标注主要领导、重要人物的名字,对一般人往往忽略”,而李校长要求,无论什么场合的合影中都应该把所有人的名字加以标注。充分体现了他对每位教师的重视。而凡是有校长参加的合影中,李希贵所站的位置总是在边角的地方,这样能让每位教师都感到自己站在重要的位置上……李校长不仅重视教师,他还特别善于鼓励老师,而那些独特的鼓励方式,经常让老师怦然心动、感动不已:每个月每个月他们都会评出“月度人物”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他为每位退休的老师制作退休纪念册,总结提炼他们的工作业绩;他把每个老师的照片和业绩印在个性化的笔筒、茶杯上;他让学生为自己的老师写贺词、贺卡;他不仅表彰老师的优秀,还表彰教师子女的优秀……李校长的这些做法,无不显示出他对每位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当每位教师享受到这些关心和重视时,心中该有着怎样的温暖和感动?而这种感动和温暖,又会转化为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于是每位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也变得更加优秀和可爱。于是,就真的`有了这样一群了不起的孩子,他们自信、阳光、勇于担当,他们有着宽厚的肩膀、有着智慧的韬略、有着仁爱的情怀……当我今日再翻《学生第一》,分明又一次感受到,在李校长的眼中,在他的管理中,教师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教师第一,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第一。

感悟之二:反思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令我惭愧!我被《学生第一》中异彩纷呈的学生活动所吸引,我惊讶于学生的能力,我感动于学生的创造力!惊讶和感动之余我也深深地反思了我自己:十一学校的学生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创意?他们为什么能自由的展示风采?关键是他们有敢于创新的老师,是老师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宽广的舞台,只有有了创造力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意的学生!回想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总是不敢放手发动学生,上课总是陶醉于不厌其烦的自我讲述之中,有时候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觉得他们简直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试想这样的教学行为怎能培养出具有创意的学生?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也试图创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但不能“蹲下去与学生交流”。今天,我学习了李校长的《学生第一》,也听取了我们吴校长“要蹲下去与学生交流”的报告,我要改变我自己,首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从改变课堂入手,营造能够让学生自由呼吸的教育环境,努力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自由地展示风采!让我们外国语的孩子创意无限!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4

刚拿到学校赠送的《学生第一》,我很有亲切感,因为我对教师应该转变的教育观念记忆犹新: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人文本,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在教学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李希贵在这本书中说:“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指向学生、为了学生、成长学生,一句话,学生第一。”学校给孩子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成就未来。

李希贵在《学生第一》里面展现了理想教育的蓝图,在北京十一中,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生的许多大胆的设想都能在学校成为事实。学生自己出版作品,自己开公司,自己聘用职员,自己选择喜欢看的电影,自己当大使……这些属于出了社会才能做到的,却再校园里成了平常,这些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也是我们看到的学生第一的新理念,真真切切能够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原来学生第一不是观念,而是事实。

在十一中,学生们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良好的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来提前接触社会的点点滴滴。他们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空间,还有许多实践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学生广告公司,学习开公司的相关业务;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学生院士;可以作为大使团,像外交官一样接待世界各地的来访者;还可以自己成立出版社,自己征集和编辑优秀作品;通过模拟国际组织,把握时局,预测未来。

就是这些空间和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园地。

学校还开办许多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学生。比如:“开学护照”将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都牵引到“新学期开始”的事件中来,让三方都能见证学生的开学,也让学生对这样的开学终身难忘。还有,校园吉尼斯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出自我悦纳,充满自信的学生。校园开展泼水节,师生同乐,甚至连校长也能脱下身份,和学生一起泼水。十一中的泼水节,泼出的是水,带来的是亲密的关系,愉悦的情感,它给孩子紧张忙碌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成为了师生的乐园。

学校还是教师们的家园。十一中,再教师中评选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让老师们都能展现自己的风采。还建立教师互助中心,解决教师工作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问题。甚至,建立了教工健康促进中心。给与教师们家一般的温暖和关爱。

北京十一中通过“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让校园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们的家园和乐园,教师再这里幸福工作,学生在这里快乐的学习、健康地成长、和谐地相处。我们没有看到关于成绩,教学质量的内容,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特色的学校,一个以创造一个属于孩子们的学校为价值取向的特色学校。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学校的校训培养学生成为“勤学习、做真人、善实践、求创新”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其实,我们还是在做蓝图之梦,只是十一中已经成为了现实。有许许多多的原因,阻碍着我们小学成为如十一中那样的特色学校。但是,我们都会相信,我们“学生第一”的蓝图终有一日会成为现实。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5

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这本书文风朴实,文字简约,内容丰富,思想灵动,读来,让人耳目一新,颇受教益。作者在自序中说:“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努力诠释着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通读《学生第一》,可以看到,作者所说的这个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正是人本主义的教育追求。

一、营造尊重他人的氛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强调,尊重和自我实现,是人类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从《学生第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校管理者尊重学生、尊重教师的许多例子。比如,邀请应届高中毕业生,与老师一起对教材进行重新修订和编写;高二学生冯嘉荟利用李希贵校长听课课间,上交成立少年社会科学院的提案,得到学校领导重视,她和少年社会科学院的几位创始人,因此获得了首届校长奖学金“金钥匙”奖;在校内合影中,李希贵尽量不处在中间位置,他认为校长把自己放在边缘位置,就会使整个照片的位置全都成为好位置;《学生第一》的扉页印上了所有老师的名字,包括外籍教师,李希贵还附有这样的赠语——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正是有了对他人的尊重,李校长诚恳邀请学生共进午餐,倾听学生的声音;校务会每个月有一次会议研讨学生提案,并请学生在会上阐述主张;在开学典礼上,全体老师为现场所有同学颁发“护照”并签名,十一学校成了欢乐的海洋,新学期如一位天使走进了每一位师生的心空。正是有了对他人的尊重,李希贵坚信,在学校少年文学院、科学院等平台上,一定会锻造出一批了不起的国家栋梁。尊重,是一种理念,一种气度,一种作风,更是一种力量,应该成为教育管理者辛勤耕耘的第一追求。

二、搭建自我实现的平台。

任何人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一定的平台做支撑。教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群体,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作为教育系统的管理者,要有容人之胸,识人之眼,用人之胆,要善于搭建师生共同成长、自我实现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人才辈出、健康向上的和谐发展的格局。

从《学生第一》中可以看出,李希贵校长提出了很多创意,并积极变成生动的校园实践,让学生和教师得以展示自我、成就自我。比如,校园机会榜,把学校日常管理的一些工作进行分类,学生能做的事情直接交给学生做;学生出版社,由学生负责文稿的征集、编辑、印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校园吉尼斯大擂台,让更多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关注的“明星”;十一学生大使团,让学生向外宾介绍学校,介绍自己。以许许多多这样的活动为载体,提醒老师们:“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指向学生、为了学生、成长学生!”

在重视学生的同时,李希贵并没有忘记或忽视教师,因为不管一个校长有多么好的思想、理念、创意、策划,都需要教师去落实,去影响、引导、转化为学生的一言一行。于是,十一学校推出了名师大讲堂,让一些在专业领域或者某个感兴趣领域很有研究的老师在专设的课堂上激情演讲;评选“月度人物”,只要教师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做出令人感动的事情,代表学校主流价值观,就可以获评;专门为35岁以下青年教师设置了“青年才俊”评选项目,成立教育家书院、教师互助中心,让有体育特长的非体育教师带体育课,等等。十一学校的尝试,渗透着关注师生的精神生活,将学校建成师生幸福成长乐园的人本追求。成就需要靠成就来激发。没有比成就感更能振奋一个人的心志,更能为一个人的漫长旅程加油添力。作为外国语学校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加油添力。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6

想起多年前很流行的一句话,著名的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是不是就是“学生第一”的意思?

学生第一,以生为重,一直以来,我们都有这样的意识与原则。走进城中校园,“相信潜能,充满期待”巨大的标语是那样显眼。把学生放在首位,让教育不是单向的施予机械的操作简单的呈现,而是尊重和期待。既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相信学生对学生的发展充满期待,也是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因为相信潜能学生第一,所以我们的教育不再急躁不再匆忙,而是变得从容、舒缓、优雅,师生共同享受教育过程的`美好。

学生第一,我们的确做到了。新目标教育,让教学更高效。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每篇课文独特的知识点,尊重每个年段学生的学情特点,从学生学情出发,不滞后,不过高,定好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用教材教、一课一得。我们精心设计与课堂教学相配套的作业,讲究质注意量。高效率的课堂,高品质的作业,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学生第一,我们的确做到了。爱心教室的创建,让学生第一的理念淋漓尽致地得到体现。各班师生群策群力,拟定班名,共同许下班级愿景,明确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大家从实际出发,制订班级公约,用以规范与约束班级成员的行规。爱心教室的创建,给每个学生一个发展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个孩子都得到尊重,每个孩子的才能都最大可能地得以施展,每个孩子的进步都得到大家的肯定。在爱心教室里,大家一起动手,布置环境。名片墙上个性张扬,阅读角里智慧迸射,感悟栏里妙思纷呈,光荣簿上进步喜人,图书角里书韵浓浓……

学生第一,我们的确做到了。我们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将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放到首要位置。从校长到普通老师,从体育专职老师到各位班主任,我们坚定思想,我们改进方法,我们关注成效。集体晨会作动员,体育课上明方法,阳光体育保时间。“我运动,我健康”的理念深入每个学生的心。

学生第一,在我们身边,早已成为一种落到实处的习惯。我们的新爱心教育,就是“学生第一”的最新诠释。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7

最近我拜读了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这本书没有过多华丽的语言,也没有讲过多的教育理论,而是以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阐述了李希贵校长 “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书中的66个故事,每一个都充满着创新与智慧,都让我有所感触,感受最深的就是十一学校孩子们的自信、阳光、热情,让我也不禁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感、荣誉感其实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得到快乐的学习机会、健康的成长环境,愉悦的课堂氛围,宽泛的知识源泉及在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去经验和锻炼的方式方法。从这些学生身上也让我感受到了这是一所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开学护照、校园机会榜、学生影院、学生大使团……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无一不体现了“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学校为培养自信、阳光的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培养了每一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我感受到孩子们才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就像是一个孩子们的“王国”,是属于每一个学生的“小社会”,在这里学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尽显自己的才华,彰显自己的个性。

打开这本书写在扉页上的是这样一句话——“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背景上满满地写着全校每一个教师的名字,书中一幅幅的精彩纷呈的照片以及每一幅照片旁边详细记录着时间、班级和每一个学生名字的说明,一个个小的细节都充分体现了对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无不体现着“学生第一”。拿着这本书感觉到 “沉甸甸”的,似乎在它里面写着的不是文字,而是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能让每一个读它的人似乎都听到了学生们欢快的笑声,能让每一个读它的人都感受到了这本书与所有十一人有关,这个学校是所有十一人的学校。“校园泼水节”学生们行畅淋漓的“泼水大战”,一盆盆灌进老师脖领里的水,一张张充满纯真的笑脸,让人感受到了学生在校园里的自由、平等、欢快,伙伴式的师生关系也让每一教育人羡慕不已,在这所学校里尊重是第一位的,学生、教师和校长都是第一的,他们彼此尊重,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进而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教师品味着幸福,学生充满着快乐。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们的学生需要尊重、需要自由、需要无限展示自己的空间、需要自我价值的体现、需要有那么几件让所有人都觉得“很牛”的事儿,而这所有学生想要得到的,也是他们必须要得到的需求,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我们要反思、我们要努力、我们要改变,“学生第一”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8

读《学生第一》的感觉,和之前听中关村四小校长的报告一样,首先是艳羡(确定是艳羡而非仅仅羡慕),心说:哇噻,人间天堂,教育圣土!他们居然这么有自主权?他们那儿没有名目繁多的检查评估吗?或者他们的校长、行政和老师们个个都是铁臂阿童木?

偶尔,我会坏坏地想:要是今天检查这个,明天评估那个,继而这个进校园,那个进课堂……如此折腾个几次三番,即便是阿童木也难免 “满面尘灰烟火色,心忧评估吓破胆”。

我知道这样贼眉鼠眼不怀好意的揣测,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对《学生第一》的歪批。读书总该读别人的,想自己的。于是我端正态度再读这本《学生第一》,领悟李希贵先生管理的最高境界“ 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 ,及其教育理想“ 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 这是一本近似经验报道的剪报合集,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任谁都能不费劲地知道书里写的是什么,知道北京十一中做了些什么。本书的形象直观分可以打满分,假如能提炼出与之相关的概念、原理或系统的理论,估计会有更为普遍的指导意义。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读别人的,想自己的,彼此联系,举一反三。

别人的学校能开公司,能建博物馆,能请白岩松、杨利伟等名人进校园,能把学校办到北美去,我们的学校怎么办?相比“不差钱”的学校,我们农村学校的资源条件不可谓不落后啊。

别人的学生能接待国际友人,能经营出版社,能协助编教材,能自主研修,我们的学生怎么办?相比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的学生团体,我们的多数孩子就是农二代、工二代、负二代,简直就是吊丝。

学校、家庭、孩子,比无可比之下,我们能改变的是什么?我们力所能及的是什么?

首先是改变教育观念。不管贫富高下,不管是哪一类“二代”,教育管理者都该力所能及地“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包括我一直奉行的“教师第一”,经李希贵先生启发,其实也是“学生第一”:立师德,强师能,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

我想说明的是,这里所提倡的“学生第一”,与社会上畸型的“学生第一”不是一个概念,那种家长动辙要起诉要见报,千错万错都是学校老师错的破观念,不是“学生第一”,而是家长愚昧地自以为“老子的儿子第一”。

其次是调整教育行为。回顾我们课堂内外的教育行为,学生不是第一,教师才是主人翁,处处可见教师强势的身影。这倒也情有可原,毕竟小学姓小,毕竟他们到自主还有些距离,还很需要老师扶上马走一程,然后放手。扶,是为了放,不能揪着不放。我们要考虑的是怎么实现从扶到放,而不是只一味琢磨怎么扶得更稳。好比教人学自行车,你应该从未见过哪一位教导者死扶着学习者骑车100 公里没放过手,然后得意地炫耀:瞧,我多会教!

教,是为了学。因而,备课时,要渐渐地变备教案为备学案;课堂上,要点燃、唤醒、鼓舞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爱学习、会学习。我们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学生喜欢不喜欢?哪些内容学生已经懂了不必再教?哪些内容教了没用也不必教?假如我是学生,我更喜欢学什么,怎么学?……

活动,是为了学生发展(而非迎检或宣传)。因而,策划活动时,我们得多想想学生喜欢不喜欢,学生参与了能不能得到发展?哪些事得由老师负责,哪些事可以交由学生自主(即哪些该扶哪些该放)?假如我是学生我更喜欢参加什么?哪些我想试一试?

假如,我们信奉“学生第一”,相信学生能行。于是,课堂自主、探究的氛围渐浓了;学校文学社、广播站、少先队大队部渐能自行运转了……学生也能为学校发展出谋献策了……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翁。那时候,我们会惊叹:学生确该第一,学生确实能行!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9

进入外国语已经一个学期了,作为一个新人,我已经积攒了一点点教学经验,但是这种经验是感性的,是不成体系的,是杂乱无章的,此时正是梳理实践经验、明确教学观念走向的关键时期,学校便提供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充电的机会。我从来没有读一本书可以这么轻松,站在窗前,沐浴着冬日的阳光,一口气就读完了李希贵的《学生第一》。

这本书让我记起了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指责中,就学会了冷漠;生活在讽刺中,就学会了偏激;生活在否定中,就学会了自卑;生活在恐惧中,就学会了忧虑。反之,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生活在朋友之中,就学会了热情;生活在鼓励之中,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认可之中,就学会了自爱;生活在爱抚之中,就学会了爱人。由此,我想到了可爱的孩子们,他们都是怀揣着梦想来到学校,这就让我更加坚定了“每位学生都是最重要的”。

在《学生第一》中,我们看到的时一群了不起的孩子,他们自信、阳光、勇于担当,有着宽厚的肩膀;他们睿智机敏,有着智慧的韬略;他们热情友好,乐于助人,有着仁爱的情怀。我相信,这群孩子是在健康的校园文化中培养出来的.:如果教师每天带着微笑走进教室,与每一个学生的交流变成自己的习惯,坚信每位学生,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帮助学生建立向上向善的信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生活热情,那么阳光睿智的孩子将会越来越多,一些小细节,恰恰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当然真正遇到原则性的问题,绝不姑息。

读了《学生第一》这本书,我被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所吸引,书中介绍了一个个让学生展示和锤炼能力的舞台,使得同学们真正成为了学校的主人。在学校这个大舞台中,同学们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去,既增长见识,又培养了能力。让同学们在快乐中成长,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经常强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事实上,学生不光是课堂的主人,也是学校的主人。

所以我们无论举办什么样的校园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在这本书中,“校园泼水节”、“学生大使团”、“学生出版社”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活动不仅带给学生们愉悦的情感,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也给同学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使得他们的人生旅程更加精彩了。读后感在去年的夏令营中,我有幸参与了整个活动,我看到了这本书中所提倡的“快乐校园”的种子正在我们周围埋种、发芽。我们外国语学校也在怀揣着这样的情怀建构教育!看到小故事中前人所展示出的教学成果,我的教学观念的方向也就确定了,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的高度吧!

《学生第一》中的66个故事看似简单,实际上每个故事背后都凝聚着北京十一中学的老师们鞠躬尽瘁、甘为人梯、匠心独运的精神。

如果没有非凡的责任心和抱负,再可爱的学生也会有让你觉得疲倦的一天。那个时候,内心会有一瞬间觉得自己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平时可爱、温馨、纯真的学生、教室、学校会荡然无存。培养有想法的学生,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这样才能有创造力,我们的民族才能有希望。这是学校的育人目标。

让我们树立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开启教育教学工作新的起点!我会更加努力、坚定信念,力求成为一名学生们喜欢的老师,欣赏学生的老师,适时引导、共同进步!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10

近日,我阅读了李希贵老师的一部新作《学生第一》,这部新作主要收录了学校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相关资料,图文并茂, 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活动中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及教育价值取向,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书中66个小故事给了我们答案。每一个小故事都充满着创新精神和智慧的结晶,凝结着十一中所有老师的心血与汗水,在这一个个小故事中,精彩的诠释着李希贵校长的办学思想——学生第一。学校教育中没有太大的事情,各个学校所开展的活动也都大同小异,但是很多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小事都可以做得很精致,让学生乐于参与,让学生从中受益。《学生第一》用生动形象的事实告诉我们,学校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

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把学生的需要和成长放在第一位,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这就是李校长和他的同事们努力探索和践行的教育理念。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学生是学校的真正主人,这个最基本的常识,做教师的都懂,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的学生怕进校园,一进校园如入苦海,原因何在?看看十一的做法,想想我们的作为,答案不辩自明。死板的课程,教条的'制度,枯燥的课堂,单调的活动,单一的评价,这些似乎都是原因,但又好像不是全部。我觉得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把学生放在第一的位置。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体现出对师生的激励和人文关怀。在教师中评选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在学生中评选每月百星,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学生都可能榜上有名;建立教师互助中心,解决工作上困惑和心理上的问题;建立教工健康促进中心,关注每位员工的身心健康;让所有师生都能在校园里留下痕迹,让所有师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很得要,教职工的幸福感,来自工作的成就感,也来自家庭的美满和孩子的健康成长。传道授业时,学生的成长生态就会更加理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第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读完《学生第一》这本书,我被李希贵校长的睿智、创新、博爱所感染,正因为这种智慧,他才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正因为这种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教育的一员,我将继续追寻一种教育本真的东西,怀揣一个小小的教育梦想,在生活中,努力学会寻找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感。让这种幸福感充盈每一个日子,用这种力量去爱每一个孩子,真正做到学生第一。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11

《学生第一》所展示的是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诠释的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他们创造了一个真正属于孩子的学校,在这里,每个生命都像野花一样自由地生长,一种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漫步其间,我们能够深切领略生命成长的动人景象,分享到十一学校学生洋溢出来的令人羡慕的幸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会说,可怎么培养呢?书中66个小故事给了我们答案。每一个小故事都充满着创新精神和智慧的结晶,凝结着十一中所有老师的心血与汗水,在这一个个小故事中,精彩的诠释着李希贵校长的办学思想——学生第一。学校教育中没有太大的事情,各个学校所开展的活动也都大同小异,但是很多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小事都可以做得很精致,让学生乐于参与,让学生从中受益。《学生第一》用生动形象的.事实告诉我们,学校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比如课前设置新闻播报环节,让学生关注时政,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与十一中相比,个人认为很多的工作都是老师做好了移交给孩子,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上岗培训后也自己来动手策划一下呢?每个学生的发展空间都是不可估量的,关键是老师千万个不放心,怕被搞砸,不给孩子动手的机会,所以我觉得我们教育者要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在十一学校,无论是学校的开学护照,校园机会榜,学生出版社,还是校园吉尼斯,学校里面开公司,校园泼水节等等活动都是学生自主、自由来进行。在十一学校,“接待客人”被精心开发成一门特色课程,“十一学生大使团”应运而生,学生们以自己富有创意的方式,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展示自己的风采。从丰富多彩的必修课程到斑斓多彩的选修课程,这些活动和课程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促进了他们的成长。孩子是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的经验和经历,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和学习!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体现出对师生的激励和人文关怀。在教师中评选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在学生中评选每月百星,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学生都可能榜上有名;建立教师互助中心,解决工作上困惑和心理上的问题;建立教工健康促进中心,关注每位员工的身心健康;让所有师生都能在校园里留下痕迹,让所有师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很得要,这是北京十一学校的文化传统,退休纪念册即是为了落实这样的文化而设立的;教职工的幸福感,来自工作的成就感,也来自家庭的美满和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对教职工中品学兼优的子女进行一年一次的奖励,奖励范围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只要符合条件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奖励;迎新酒会是给新教师设立的一个特殊活动,酒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给每一位新入校的青年教师找闪光点,活动组织者将之凝练为动人心魄的精美赞语,在酒会上送给相应的教师。这些新教师,无不激情澎湃、信心满满,这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当然,这一切还是为了学生,当课堂里有着越来越多的具有教育姐情怀的老师们传道授业时,学生的成长生态就会更加理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第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读完《学生第一》这本书,我被李希贵校长的睿智、创新、博爱所感染,正因为这种智慧,他才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正因为这种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教育的一员,我将继续追寻一种教育本真的东西,为四中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幸福的四中人!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12

今天,看了《开学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美就在你身边”。 其实,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愿意用心去观察,你会发现美就在你身边。

今年的6月16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国家的“神舟九号”,和我们的三位宇航员成功飞向宇宙,与“天宫一号”对接。6月24日,我们国家又有了一艘深海潜水器,它的名字叫“蛟龙号”,它最大下潜7000多米,全世界超过90%的海洋都可以去探索它的奥秘! 正是国家的科技进展让我们看到了天空的美和海洋的美。“平时,也想象过太空是什么样子的,但是真正到了太空的时候,还是被她深深地震撼了,因为那种美是是无法想象和比拟的。”这是刘洋上了太空后的第一句话,这种美无法抵抗,而美就在你身边。

记得今年的奥运会吗?我国的奥运健儿一次又一次的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五星红旗一次次高高飘扬;国歌一次次在奥运场馆奏响,这时,我们的奥运健儿可以说是美丽的.,我们的祖国因为他们而自豪!视频中,在海拔1800米的高峰上,一位叫邓丽的教师感染了我们,她教给了学生们好多好多,但是时间不长,三年过去了,她要离开了,同学们在她生日那天准备用自己美丽的方式留下她,甚至编了一首歌,您们想想,山里的孩子能编歌,是多么不容易,那是因为,邓丽老师是他们心中最美的老师!

美就我们身边,只要你有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能明白美的真谛!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13

读《学生第一》的感觉,和之前听中关村四小校长的报告一样,首先是艳羡(确定是艳羡而非仅仅羡慕),心说:哇噻,人间天堂,教育圣土!他们居然这么有自主权?他们那儿没有名目繁多的检查评估吗?或者他们的校长、行政和老师们个个都是铁臂阿童木?

偶尔,我会坏坏地想:要是今天检查这个,明天评估那个,继而这个进校园,那个进课堂……如此折腾个几次三番,即便是阿童木也难免 “满面尘灰烟火色,心忧评估吓破胆”。

我知道这样贼眉鼠眼不怀好意的揣测,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对《学生第一》的歪批。读书总该读别人的,想自己的。于是我端正态度再读这本《学生第一》,领悟李希贵先生管理的最高境界“ 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 ,及其教育理想“ 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 这是一本近似经验报道的剪报合集,图文并茂,一目了然,任谁都能不费劲地知道书里写的是什么,知道北京十一中做了些什么。本书的形象直观分可以打满分,假如能提炼出与之相关的概念、原理或系统的理论,估计会有更为普遍的指导意义。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读别人的,想自己的,彼此联系,举一反三。

别人的学校能开公司,能建博物馆,能请白岩松、杨利伟等名人进校园,能把学校办到北美去,我们的学校怎么办?相比“不差钱”的学校,我们农村学校的资源条件不可谓不落后啊。

别人的学生能接待国际友人,能经营出版社,能协助编教材,能自主研修,我们的学生怎么办?相比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的学生团体,我们的多数孩子就是农二代、工二代、负二代,简直就是吊丝。

学校、家庭、孩子,比无可比之下,我们能改变的是什么?我们力所能及的是什么?

首先是改变教育观念。不管贫富高下,不管是哪一类“二代”,教育管理者都该力所能及地“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包括我一直奉行的“教师第一”,经李希贵先生启发,其实也是“学生第一”:立师德,强师能,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

我想说明的是,这里所提倡的“学生第一”,与社会上畸型的“学生第一”不是一个概念,那种家长动辙要起诉要见报,千错万错都是学校老师错的破观念,不是“学生第一”,而是家长愚昧地自以为“老子的儿子第一”。

其次是调整教育行为。回顾我们课堂内外的教育行为,学生不是第一,教师才是主人翁,处处可见教师强势的身影。这倒也情有可原,毕竟小学姓小,毕竟他们到自主还有些距离,还很需要老师扶上马走一程,然后放手。扶,是为了放,不能揪着不放。我们要考虑的是怎么实现从扶到放,而不是只一味琢磨怎么扶得更稳。好比教人学自行车,你应该从未见过哪一位教导者死扶着学习者骑车100 公里没放过手,然后得意地炫耀:瞧,我多会教!

教,是为了学。因而,备课时,要渐渐地变备教案为备学案;课堂上,要点燃、唤醒、鼓舞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爱学习、会学习。我们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学生喜欢不喜欢?哪些内容学生已经懂了不必再教?哪些内容教了没用也不必教?假如我是学生,我更喜欢学什么,怎么学?……

活动,是为了学生发展(而非迎检或宣传)。因而,策划活动时,我们得多想想学生喜欢不喜欢,学生参与了能不能得到发展?哪些事得由老师负责,哪些事可以交由学生自主(即哪些该扶哪些该放)?假如我是学生我更喜欢参加什么?哪些我想试一试?

假如,我们信奉“学生第一”,相信学生能行。于是,课堂自主、探究的氛围渐浓了;学校文学社、广播站、少先队大队部渐能自行运转了……学生也能为学校发展出谋献策了……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翁。那时候,我们会惊叹:学生确该第一,学生确实能行!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14

在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观看CCTV1的《开学第一课》。到了晚上,我就拉着爸爸妈妈一起准时观看。

伴随着一段美妙的音乐《开学第一课》就开始了!这次的主题是“梦想”这个美好的词语。

实现梦想的道路是有困难和阻碍的。在《开学第一课》里的老师,奋力实现梦想的故事都很令人感动!

舞蹈老师料智就很让我感动,在2xxx年5月12日的那场大地震中夺取了她的孩子和双腿,失去了双腿对于她来讲,就意味着再也不能在灯光绚丽的舞台上尽情舞蹈了!她一开始很难受,她觉得上天对她对她太不公平了,让她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宝贝女儿,又让她失去了对自己最重要的双腿!可她转念又想:“在那场大地震中死了那么多的人,为什么我会留下呢?”她不甘心,她想着自己的梦想,她想着自己一定要站起来!所以她每天穿上假肢,忍着疼痛练习着跳舞的基本动作!最后,她终于成功了,她终于可以站起来为大家跳舞了!听完这段故事,我的眼睛湿润了!因为我从廖智老师身上看到了梦想的力量!梦想可以让人从痛苦中走出,看到绚丽的色彩!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这位母亲只是一名普通加油站的女工,她的收入很微薄,可她却有一个从小就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小威。如果是一些对这个孩子没有希望或者是觉得这个孩子是自己累赘的家长,早就放弃这个孩子了,可是这位母亲没有这样做,她坚信小威可以像正常的孩子一样,于是她便带着小威子四处求医,可是医生每次都会劝她放弃这个孩子!在一次偶然的谈话中,她知道弹钢琴可以锻炼手指,开发智力。然后她就让小威学钢琴。一开始时,往往是这位母亲在小威睡觉时,在微弱的灯光下看一些乐谱和音乐书,然后抽出大部分时间来教小威弹钢琴,有时小威很任性,不愿意学,这位母亲就强迫他学。一晃十一年就过去了,原来那个不愿意和人交流而且有自闭症的小威,现在已经可以和大家交流了!他还会弹许多中外钢琴曲呢!这位母亲是伟大的!因为她在别人纷纷劝她放弃这个孩子时,她却没有这样做,而且她用她那无私的母爱使小威渐渐康复起来了!我相信天底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她们都只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

梦想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可以让人在绝望时看到希望,在千千万万层乌云中看到最美的彩虹!如果梦想是帆,那动力就是风!我们在追梦的过程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但是我们不要害怕,也不要退缩,只要想想完成愿望后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就会勇往直前!我们的人生就是因为这一个个梦想而努力,也正是因为这一个个梦想,我们的人生才会春暖花开!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15

这本书从六大模块六十六个章节集中展现了北京十一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如何去实现学生为本的价值,怎样去落实学生的中心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李希贵校长作为一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我由衷地佩服李校长的智慧与努力。做校长,李老师的观点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并提出教育理想是“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学生第一》这本书中体现了“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在我看来,《学生第一》这本书不仅仅是李校长教育思想和教学技术的总结,更是学生个人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典范。只有认真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好的想法,也只有认真倾听,才能让学生产生更多更好地想法。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真实问题的解决中来,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十一学校学生的参与度之高令人惊叹!

“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应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也是让李希贵至今感到震撼的话。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以着眼未来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方式和课堂民主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他在十一学校推行的素质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相信十一学校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体会到了这种“幸福”。

《学生第一》这本书的内容都是源自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切身体验,学校管理中得点滴小事,也许正是这些学生参与的亲身体验,才使得内容更显得亲切、有血有肉,给人毫无造作之感。比如书中的“校园吉尼斯”给学生展示特长的平台;“带学生参加重要的活动”让学生跟着他尊重的师长,参加重大的活动,接触各界精英人士。我相信,对孩子的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地影响。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有多么巨大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培养自主、自信、阳光、勇于担当、有智慧、有宽容心、热爱友好、乐于助人、有仁爱情怀的了不起的孩子们。

《学生第一》这本书给我的感动和触动很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幸福感令人向往。我认为人在年轻的时候,多看书,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多体验,多参与,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将会非常有帮助。从根本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校园里的‘学生第一’。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16

近段时间,很多老师都在阅读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我也不例外,待我把书读完之后,感到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从中我看到了一位教育大家的智慧与创意。

《学生第一》,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创意层出不穷。而且一切创意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而设计。全书66个小故事,每一个都凝聚了李希贵校长和十一中老师们的教育智慧,心血与汗水。他们所有的教学思想都表现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才是真正的第一。

比如“开学护照”。我们都经历过开学典礼。但是北京十一中把普普通通的开学典礼变成了有趣的,适合孩子口味的活动,让却让孩子们在明媚的九月就拥有了崭新的生活。还有校园泼水节。在那泼出去的一盆盆水里,洋溢着同事情、师生情、同学情。仿佛泼出去的是一盆盆水,而是一种师生交融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深厚感情。

还有很多活动:校园吉尼斯、学生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文化艺术节、学校纪念日……这些纷繁多彩的活动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和谐美丽的画卷,更让我们看到了一副理想的教育蓝图。在她的摇篮里,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人,才成为了真正的第一位。

看到北京十一中的点点滴滴,我却由此想起我们学校举办的那些活动。某中程度上来说,我感到我们学校和十一中真的很相像。我们也有很多绚丽多彩的学科活动。我们也有着我们的泼水节。十几年来,每年的八月,欢快的一幕都会在求实中学上演一次。虽至盛夏,骄阳似火。

但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浑然不觉。大家都在水池中你来我往的泼个不停。欢笑声,嬉闹声响彻云霄。泼水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再有所谓的隔阂,老师们几乎无容置疑的都成了被攻击的焦点,大家笑着,叫着,所有的烦恼都随着清凉的水流一扫而光。

另外,我们还有读书节,体育节,疯狂英语节……很多学生喜欢的学科活动,我觉得我们的张校长的理念和李希贵校长的思想不谋而合。他们都希望校园真正变成教师和学生的家园和乐园,教师在这里幸福地工作,学生在这里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和谐地相处。

他们从不一味地追求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其实这些都不必讲,这样的学校升学率不可能不高。就像我们学校,在这里,我们张校长她并没有对孩子们大肆宣扬要爱国,爱党,爱人民,热爱学习,长大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尽管小学生都会受到这样的教育。但是我们评选孝星;每个母亲节,父亲节我们都会要求孩子给爸爸妈妈说感谢的话,给父母洗一次脚,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意和尊敬;每个假期都会给孩子留在家帮助父母做家务的作业;每周我们都会带领学生观看感恩重情的节目……

至今,我还记得张校长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么?你的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样的菜?虽然我们不曾宣传过什么爱国主义,但我们的孩子在外的口碑一直都是最好的,我们的孩子素质都是很高的,他们知书达理,行为举止无不透漏着绅士,淑女的风范。

这是因为我们的张校长很清楚——教育的起点,本来应该是爱;是循循善诱,是身体力行,启发被教育者感受爱,发现爱,是在世俗生活中践行爱。因此,升学不是我们追求的至高无尚的目标,教育的价值就是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成就未来。

因此,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学校也一定能成为一所像北京十一中那样的,学生第一的理想校园!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17

上学期校长向我们推荐《学生第一》这本书。初次听到书名,很是不解,自古至今我们一直倡导尊师重教,一日为师当终身为父,当然是老师最重要,老师第一了,怎么还成了学生第一了?带着好奇打开这本书读了起来。

这本书图文并茂,描述了北京市十一中学学校内发生的66个精彩的故事。这66个故事似乎让我亲眼目睹了十一中学生校园生活与活动的场面,一种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这66个故事让我深切领略了十一中学生生命成长的动人景象,分享令人羡慕的幸福。

李希贵校长在卷首语中的话解答了我的疑惑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努力诠释着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找寻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这种教育理念就是学生第一。我们希望在所有的教育教学包括管理活动中都能看到学生活跃的身影,我们还推动着孩子们能够慢慢地脱离家长和老师去自己做事情,我们甚至十分情愿地让自己的虚荣心‘丧失殆尽’而看着孩子们的作为不断地超越自己。这种理念、这个想法打动了我,我也很想在我的教学中学习运用,我应该如何去做呢?读完这本书,掩卷思考,我有了想法,这学期我校即将启动谈固小学文化节,文化节将历时一个月,每周有不同主题,分年级进行,这不是很好的机会吗!文化节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去做,就像让学生自己组织联欢一样,有些活动在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让学生参与全过程,先是小范围的,比如一个班或一个年级内的,逐渐在校内。如果真正能让学生操作,这样的文化节才是他们的节日,才有意义。我们理应像北京十一中的管理者和老师们一样,默默无声地为每个孩子搭建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培养他们自信、阳光、勇于担当,有着宽厚的肩膀;睿智机敏,纵横捭阖,有着智慧的韬略;热情友好,乐于助人,有着仁爱的情怀。当然第一次尝试会有失败或者不理想,我们要允许失败,要尊重、赏识他们。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

我们的愿景是愿每一天校园生活更幸福,愿每一位师生生命更精彩!我们学校正在打造的幸福校园,应该和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殊途同归吧!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18

刚拿到学校赠送的《学生第一》,我很有亲切感,因为我对教师应该转变的教育观念记忆犹新: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人文本,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在教学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李希贵在这本书中说:“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指向学生、为了学生、成长学生,一句话,学生第一。”学校给孩子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成就未来。

李希贵在《学生第一》里面展现了理想教育的蓝图,在北京十一中,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生的许多大胆的设想都能在学校成为事实。学生自己出版作品,自己开公司,自己聘用职员,自己选择喜欢看的电影,自己当大使……这些属于出了社会才能做到的,却再校园里成了平常,这些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也是我们看到的学生第一的新理念,真真切切能够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原来学生第一不是观念,而是事实。

在十一中,学生们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良好的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来提前接触社会的点点滴滴。他们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空间,还有许多实践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学生广告公司,学习开公司的相关业务;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学生院士;可以作为大使团,像外交官一样接待世界各地的来访者;还可以自己成立出版社,自己征集和编辑优秀作品;通过模拟国际组织,把握时局,预测未来。

就是这些空间和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园地。

学校还开办许多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学生。比如:“开学护照”将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都牵引到“新学期开始”的事件中来,让三方都能见证学生的开学,也让学生对这样的开学终身难忘。还有,校园吉尼斯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出自我悦纳,充满自信的学生。校园开展泼水节,师生同乐,甚至连校长也能脱下身份,和学生一起泼水。十一中的泼水节,泼出的是水,带来的是亲密的关系,愉悦的情感,它给孩子紧张忙碌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成为了师生的乐园。

学校还是教师们的家园。十一中,再教师中评选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让老师们都能展现自己的风采。还建立教师互助中心,解决教师工作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问题。甚至,建立了教工健康促进中心。给与教师们家一般的温暖和关爱。

北京十一中通过“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让校园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们的家园和乐园,教师再这里幸福工作,学生在这里快乐的学习、健康地成长、和谐地相处。我们没有看到关于成绩,教学质量的内容,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特色的学校,一个以创造一个属于孩子们的学校为价值取向的特色学校。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学校的校训培养学生成为“勤学习、做真人、善实践、求创新”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其实,我们还是在做蓝图之梦,只是十一中已经成为了现实。有许许多多的原因,阻碍着我们小学成为如十一中那样的特色学校。但是,我们都会相信,我们“学生第一”的蓝图终有一日会成为现实。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19

今年暑假,有幸拜读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书中有66篇文章,200多幅彩图,展示了李校长无数的创意和教育智慧。

读完此书,感悟颇多,最深的感悟有两点:

感悟之一,只有教师第一,才能实现学生第一!当我第一次翻开此书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淡淡的粉色和一句无比温馨的话:“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而在整个扉页中,除了这句话字体较大,剩下的是满满一页老师的名字!令我震撼!这样隆重的把老师的名字印在扉页,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我感受到了老师在李校长心中的地位。书中“标注所有人的名字”,这是李校长重视每位老师的一项举措。因为“一个单位或组织的合影照片文字说明,通常只标注主要领导、重要人物的名字,对一般人往往忽略”,而李校长要求,无论什么场合的合影中都应该把所有人的名字加以标注。充分体现了他对每位教师的重视。而凡是有校长参加的合影中,李希贵所站的位置总是在边角的地方,这样能让每位教师都感到自己站在重要的位置上……李校长不仅重视教师,他还特别善于鼓励老师,而那些独特的鼓励方式,经常让老师怦然心动、感动不已:每个月每个月他们都会评出“月度人物”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他为每位退休的老师制作退休纪念册,总结提炼他们的工作业绩;他把每个老师的照片和业绩印在个性化的笔筒、茶杯上;他让学生为自己的老师写贺词、贺卡;他不仅表彰老师的优秀,还表彰教师子女的优秀……李校长的这些做法,无不显示出他对每位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当每位教师享受到这些关心和重视时,心中该有着怎样的温暖和感动?而这种感动和温暖,又会转化为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于是每位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也变得更加优秀和可爱。于是,就真的有了这样一群了不起的孩子,他们自信、阳光、勇于担当,他们有着宽厚的肩膀、有着智慧的韬略、有着仁爱的情怀……当我今日再翻《学生第一》,分明又一次感受到,在李校长的眼中,在他的管理中,教师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教师第一,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第一。

感悟之二:反思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令我惭愧!我被《学生第一》中异彩纷呈的学生活动所吸引,我惊讶于学生的能力,我感动于学生的创造力!惊讶和感动之余我也深深地反思了我自己:十一学校的学生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创意?他们为什么能自由的展示风采?关键是他们有敢于创新的老师,是老师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宽广的舞台,只有有了创造力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意的学生!回想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总是不敢放手发动学生,上课总是陶醉于不厌其烦的自我讲述之中,有时候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觉得他们简直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试想这样的教学行为怎能培养出具有创意的学生?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也试图创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但不能“蹲下去与学生交流”。今天,我学习了李校长的《学生第一》,也听取了我们吴校长“要蹲下去与学生交流”的报告,我要改变我自己,首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从改变课堂入手,营造能够让学生自由呼吸的教育环境,努力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自由地展示风采!让我们外国语的孩子创意无限!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20

今年暑假,有幸拜读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书中有66篇文章,200多幅彩图,展示了李校长无数的创意和教育智慧。

读完此书,感悟颇多,最深的感悟有两点:

感悟之一,只有教师第一,才能实现学生第一!当我第一次翻开此书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淡淡的粉色和一句无比温馨的话:“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而在整个扉页中,除了这句话字体较大,剩下的是满满一页老师的名字!令我震撼!这样隆重的把老师的名字印在扉页,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我感受到了老师在李校长心中的地位。书中“标注所有人的名字”,这是李校长重视每位老师的一项举措。因为“一个单位或组织的合影照片文字说明,通常只标注主要领导、重要人物的名字,对一般人往往忽略”,而李校长要求,无论什么场合的合影中都应该把所有人的名字加以标注。充分体现了他对每位教师的重视。而凡是有校长参加的合影中,李希贵所站的位置总是在边角的地方,这样能让每位教师都感到自己站在重要的位置上……李校长不仅重视教师,他还特别善于鼓励老师,而那些独特的鼓励方式,经常让老师怦然心动、感动不已:每个月每个月他们都会评出“月度人物”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他为每位退休的老师制作退休纪念册,总结提炼他们的工作业绩;他把每个老师的照片和业绩印在个性化的`笔筒、茶杯上;他让学生为自己的老师写贺词、贺卡;他不仅表彰老师的优秀,还表彰教师子女的优秀……李校长的这些做法,无不显示出他对每位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当每位教师享受到这些关心和重视时,心中该有着怎样的温暖和感动?而这种感动和温暖,又会转化为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于是每位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也变得更加优秀和可爱。于是,就真的有了这样一群了不起的孩子,他们自信、阳光、勇于担当,他们有着宽厚的肩膀、有着智慧的韬略、有着仁爱的情怀……当我今日再翻《学生第一》,分明又一次感受到,在李校长的眼中,在他的管理中,教师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教师第一,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第一。

感悟之二:反思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令我惭愧!我被《学生第一》中异彩纷呈的学生活动所吸引,我惊讶于学生的能力,我感动于学生的创造力!惊讶和感动之余我也深深地反思了我自己:十一学校的学生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创意?他们为什么能自由的展示风采?关键是他们有敢于创新的老师,是老师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宽广的舞台,只有有了创造力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意的学生!回想自己平时的教学行为,总是不敢放手发动学生,上课总是陶醉于不厌其烦的自我讲述之中,有时候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觉得他们简直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试想这样的教学行为怎能培养出具有创意的学生?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也试图创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但不能“蹲下去与学生交流”。今天,我学习了李校长的《学生第一》,也听取了我们吴校长“要蹲下去与学生交流”的报告,我要改变我自己,首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从改变课堂入手,营造能够让学生自由呼吸的教育环境,努力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自由地展示风采!让我们外国语的孩子创意无限!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21

刚拿到学校赠送的《学生第一》,我很有亲切感,因为我对教师应该转变的教育观念记忆犹新: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人文本,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在教学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李希贵在这本书中说:“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指向学生、为了学生、成长学生,一句话,学生第一。”学校给孩子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成就未来。

李希贵在《学生第一》里面展现了理想教育的蓝图,在北京十一中,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生的许多大胆的设想都能在学校成为事实。学生自己出版作品,自己开公司,自己聘用职员,自己选择喜欢看的电影,自己当大使……这些属于出了社会才能做到的,却再校园里成了平常,这些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也是我们看到的学生第一的新理念,真真切切能够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原来学生第一不是观念,而是事实。

在十一中,学生们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良好的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来提前接触社会的点点滴滴。他们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空间,还有许多实践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学生广告公司,学习开公司的相关业务;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学生院士;可以作为大使团,像外交官一样接待世界各地的来访者;还可以自己成立出版社,自己征集和编辑优秀作品;通过模拟国际组织,把握时局,预测未来。

就是这些空间和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园地。

学校还开办许多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学生。比如:“开学护照”将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都牵引到“新学期开始”的事件中来,让三方都能见证学生的开学,也让学生对这样的开学终身难忘。还有,校园吉尼斯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出自我悦纳,充满自信的学生。校园开展泼水节,师生同乐,甚至连校长也能脱下身份,和学生一起泼水。十一中的泼水节,泼出的是水,带来的是亲密的关系,愉悦的情感,它给孩子紧张忙碌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成为了师生的乐园。

学校还是教师们的家园。十一中,再教师中评选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让老师们都能展现自己的风采。还建立教师互助中心,解决教师工作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问题。甚至,建立了教工健康促进中心。给与教师们家一般的温暖和关爱。

北京十一中通过“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让校园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们的家园和乐园,教师再这里幸福工作,学生在这里快乐的学习、健康地成长、和谐地相处。我们没有看到关于成绩,教学质量的内容,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特色的学校,一个以创造一个属于孩子们的学校为价值取向的特色学校。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学校的校训培养学生成为“勤学习、做真人、善实践、求创新”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其实,我们还是在做蓝图之梦,只是十一中已经成为了现实。有许许多多的原因,阻碍着我们小学成为如十一中那样的特色学校。但是,我们都会相信,我们“学生第一”的蓝图终有一日会成为现实。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22

寒假期间读了《学生第一》这本书,作者是早有耳闻的李希贵校长。这位教育大家,让我在书中不断感受着他的智慧与创新。不禁感慨:十一学校的学生太幸福了!

“学生第一”是教育的方向,它预示着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但“学生第一”更是一种教育的指向和梦想,让学生成为主人不难,让他们学习做主人则需要多么大的教育智慧。

感受一、学生第一,让孩子成为学校的主角

最吸引我的是这样的场景:孩子们快乐地拿着手中的“开学护照”,满校园的活动起来。为了收集黑色的“老师见证”,至少有十位老师“被明星”。为了收集黄色的“家长见证”,开学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孩子自己的向往……

撇开了主席台、校长致辞、新生代表发言,这样的开学典礼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了自己舞台的主人。新同学对于学校的陌生其实并不是通过校长介绍,新生表态就可以完全化解的,这种无形的奔跑和交流所带来的化学变化将意想不到。校园的处处在寻找中熟悉,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在签名中了解,在家长的祝福下进入新学期,在班主任见证下写下成长的梦想。“学生第一”,让我明白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角。因为“他们非常在意自己在活动中处于什么位置,每个环节、每个创造是否尊重他们的存在和呼应。”

这是一种美好的了解,我们不想让它停留在阅读之中,上学期开学我们的校园里,我们的同学也拿到了开学祝福卡。同学之间的美好祝福、老师对学生的美好祝福,在相互的签名中流露出真实的情感,比起以往的开学典礼学生更喜欢。这些美好的祝福,得益于学生第一所带来的灵感、活动中学生为主体所带来的欢乐。

感受二、关心理解

关心学生不仅仅是对身体健康的关心,更是对其心理健康的关心;理解学生不仅仅是对学生某些做法的谅解,更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育。我感叹李校长对教育细节的关注,他通过开展“我喜欢的十大校园活动”问卷调查,总结出学生对活动细节和自身存在的关注,从而创新的设计了“开学护照”、“校园泼水节”和“每月百星”等活动,满足了学生对师生情感的需求,对接受关注的需要和对适时放松身心的需要,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仁爱情怀,又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试想自己的教学,作为一名从初一到初三年级的教师,是否也可以为每位学生创立一本属于自己的“成长足迹”,把每一次点滴收获与活动都记录在这,以此纪念。若干年后,当孩子们重新翻阅曾经学校生活的那些年,是否也会怦然心动?

感受三、尊重信任

学生虽未成年,但同样拥有尊严和自己的想法,这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与需求,这时沟通的渠道便非常的重要。李校长很巧妙地寻找到了这样几条沟通渠道——师生共编教材、与学生共进午餐、让学生参与校务会等。多么直接有效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理念就在这几条沟通的渠道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试想自己如果每天能够嘉奖一个有进步的学生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共进午餐,学生们会不会更加信赖我呢!

再者李校长对学生的信任程度让我非常的吃惊,他居然让学生在校园里办出版社、开公司,甚至接待世界各地的来宾,这些在我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在十一中真切的发生着,事实也证明了孩子们自负盈亏的小商店可以办的红红火火,学生大使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说明学生身上的潜能远超于我们所能想到的水平,我们需要及时大胆的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舞台,尊重他们主人的角色,用充分的信任来激发这些惊人的潜能。

感受四、服务引导

一直认为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行业,之所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他们以后能够在社会上谋生,为社会创造价值。那怎样保证服务质量,便显得非常重要。李校长在职业与人生规划方面的做法让我眼前一亮,邀请名家大师讲解人生经历,开设社会职业考查课程和学生职业咨询与辅导,以学生的职业与人生规划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而明确人生理想,帮助他们更好的找到适合自己个性与才能的领域。我想这种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的服务教育方式,势必会培养出志存高远、目标明确的人才!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只是一味地进行我教你学的模式,哪怕是再聪明的学生也怕只是个会读书的书呆子吧!从这里,我读到了“赏识”二字。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为每个学生的将来谋划,赏识学生的闪光点,才是真正地把学生放第一。

虽然看完了此书,但其中的妙招却值得我消化许久。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以学生为本,塑造他们美好的人生,是学校、教师不懈的追求。读李校长的书,我发现,好的教育都是从小事开始的,正如他语录中的一句话: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我联想到我们求实校长正有着和书中作者李希贵校长一样的办学理念,学校开设的“厨艺课”,“舞蹈课程”、“劳技课”、“泼水节”“趣味运动会”等等精心为孩子们设计的活动,都能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其中,学校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话剧节上让每一个孩子都站上舞台,看到孩子们那张张笑脸,收获成功后的喜悦,让我也感受到了孩子在求实校园里学习生活的快乐,求实这块沃土会成为孩子们放飞理想,追逐幸福的起点!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23

近日,我阅读了李希贵老师的一部新作《学生第一》,这部新作主要收录了学校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相关资料,图文并茂, 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活动中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及教育价值取向,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书中66个小故事给了我们答案。每一个小故事都充满着创新精神和智慧的结晶,凝结着十一中所有老师的心血与汗水,在这一个个小故事中,精彩的诠释着李希贵校长的办学思想——学生第一。学校教育中没有太大的事情,各个学校所开展的活动也都大同小异,但是很多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小事都可以做得很精致,让学生乐于参与,让学生从中受益。《学生第一》用生动形象的事实告诉我们,学校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

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把学生的需要和成长放在第一位,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这就是李校长和他的同事们努力探索和践行的教育理念。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学生是学校的真正主人,这个最基本的常识,做教师的都懂,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的学生怕进校园,一进校园如入苦海,原因何在?看看十一的做法,想想我们的作为,答案不辩自明。死板的课程,教条的制度,枯燥的课堂,单调的活动,单一的评价,这些似乎都是原因,但又好像不是全部。我觉得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把学生放在第一的位置。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体现出对师生的激励和人文关怀。在教师中评选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在学生中评选每月百星,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学生都可能榜上有名;建立教师互助中心,解决工作上困惑和心理上的问题;建立教工健康促进中心,关注每位员工的身心健康;让所有师生都能在校园里留下痕迹,让所有师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很得要,教职工的幸福感,来自工作的成就感,也来自家庭的美满和孩子的健康成长。传道授业时,学生的成长生态就会更加理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第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读完《学生第一》这本书,我被李希贵校长的`睿智、创新、博爱所感染,正因为这种智慧,他才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正因为这种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教育的一员,我将继续追寻一种教育本真的东西,怀揣一个小小的教育梦想,在生活中,努力学会寻找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感。让这种幸福感充盈每一个日子,用这种力量去爱每一个孩子,真正做到学生第一。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24

最近我拜读了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这本书没有过多华丽的语言,也没有讲过多的教育理论,而是以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阐述了李希贵校长 “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书中的66个故事,每一个都充满着创新与智慧,都让我有所感触,感受最深的就是十一学校孩子们的自信、阳光、热情,让我也不禁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感、荣誉感其实就是让孩子们能够得到快乐的学习机会、健康的成长环境,愉悦的课堂氛围,宽泛的知识源泉及在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去经验和锻炼的方式方法。从这些学生身上也让我感受到了这是一所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开学护照、校园机会榜、学生影院、学生大使团……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无一不体现了“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学校为培养自信、阳光的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培养了每一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我感受到孩子们才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就像是一个孩子们的“王国”,是属于每一个学生的“小社会”,在这里学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尽显自己的才华,彰显自己的个性。

打开这本书写在扉页上的是这样一句话——“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背景上满满地写着全校每一个教师的名字,书中一幅幅的精彩纷呈的照片以及每一幅照片旁边详细记录着时间、班级和每一个学生名字的说明,一个个小的细节都充分体现了对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无不体现着“学生第一”。拿着这本书感觉到 “沉甸甸”的,似乎在它里面写着的不是文字,而是一幅幅活生生的画面,能让每一个读它的人似乎都听到了学生们欢快的笑声,能让每一个读它的人都感受到了这本书与所有十一人有关,这个学校是所有十一人的学校。“校园泼水节”学生们行畅淋漓的“泼水大战”,一盆盆灌进老师脖领里的水,一张张充满纯真的笑脸,让人感受到了学生在校园里的自由、平等、欢快,伙伴式的师生关系也让每一教育人羡慕不已,在这所学校里尊重是第一位的,学生、教师和校长都是第一的,他们彼此尊重,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进而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教师品味着幸福,学生充满着快乐。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们的学生需要尊重、需要自由、需要无限展示自己的空间、需要自我价值的体现、需要有那么几件让所有人都觉得“很牛”的事儿,而这所有学生想要得到的,也是他们必须要得到的需求,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我们要反思、我们要努力、我们要改变,“学生第一”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25

拜读了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学生第一》,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十一学校的孩子、老师都是幸福的,他们热情自信,阳光智慧。开学护照、校园公司、名师大讲堂、学校纪念日、学科博物馆……创意不断、精彩纷呈。月度人物、青年才俊、非正式表扬、教师互助中心、教育家书院……教师的创造性被充分激发出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校成为师生的乐园,满足他们成长的需求。学校给师生提供多大的舞台,就会缔造出多少精彩。无数的创意,所有的用心,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孩子是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的经验和经历,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和学习!

李校长是一个善于管理的人,把对学生的要求转化为对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这是教育管理达到最高境界。学校让每个教育细节都融进学生的想法,都契合了学生的需求。于是,整个校园,就真真正正成为学生自主成长和发展的`沃土。培养有自己想法的学生,是十一学校的育人目标。他们一直在学校生活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坚守自我,富有批判精神。其中他们的“为班级命名”活动让我也印象深刻,我们何曾几时也可以设计出这样有创意而又有深远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也能在快乐和经历中健全自己的人格,尊重别人的想法,让学生快乐着并成长着!

静思我们现在的工作,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虽未成年,但同样拥有尊严和自己的想法,这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与需求,这时沟通的渠道便非常的重要。李校长很巧妙的寻找到了这样几条沟通渠道——师生共编教材、与学生共进午餐、让学生参与校务会,让学生在校园里办出版社、开公司,甚至接待世界各地的来宾,多么直接有效的方法!这些在我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在十一中真切的发生着,事实也证明了孩子们自负盈亏的小商店可以办的红红火火,学生大使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说明学生身上的潜能远超于我们所能想到的水平,我们需要及时大胆的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舞台,尊重他们主人的角色,用充分的信任来激发这些惊人的潜能。每一个参与者都感觉到,自己就是十一学校的绚丽色彩中最浓重的那一笔。

有一些事,让我们久久感动;有一些话,让我们经常回味;有一些人让我们永远温暖;有一本书,让我们瞬间成长。走进书中,心灵在凝练的文字滋润中沉静、平和。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仔细琢磨李校长的经典语录,尽情沐浴这细雨般的浸润。跟着感觉走,每个人都迫切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亲人、朋友、同事、领导、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足矣让每一个人热血沸腾,演绎出更多的精彩。我唯一能改变的也就是我自己,我的工作态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60多个孩子,60多个家庭,好几百人的幸福啊!如此重要的的角色,我怎敢怠慢、偷懒,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努力工作呢?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要让我的每一个学生都最大限度的去体会自己的重要性,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他们找不到任何理由拒绝成长。不压抑他们的天性,培养他们的童心,激发他们的动机和兴趣。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呈现突出了学生的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内趋力。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的课堂,才是以学生为主人的教学。当孩子的眼睛晶亮,双手挥舞,情不自禁时,这不就是最高境界的课堂吗?

其实孩子们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一个微笑,一息赞许,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一个拥抱。让我们平时对孩子们多些赞美与鼓励,少些批评与指责;多些尊重与理解,少些挖苦与抱怨。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不算多,也不算难,就像李校长说的“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学生第一》读后感 篇26

在张校长的引领介绍下,我读了北京十一中校长李希贵的《学生第一》这本书。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本书共有六大模块,66个章节,通过多个活生生的案例来集中展现北京十一学校是如何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理念 ,是怎样落实以学生为本,学生中心地位的。

李希贵有一句经典的名言:教育就是让孩子自由呼吸,自由成长。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李校长做了很多努力,组织了很多活动,比如:校园机会榜,开学护照,学校里开公司,学校吉尼斯,学生出版社,校园泼水节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的经验和经历,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和学习。李希贵的做法唤醒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达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

由此,我联想到了求实高中,为了能让我们的孩子们幸福的快乐的学习,高中部想方设法搞各种特色活动,比如非常有求实特色的晨会,让学生快速成长学会做人的晚总结,还有各科组织的学科活动,英语组英文歌曲大赛,和分角色演绎课本,语文组的九月文学社报刊和诗词朗诵,体育组的跳绳篮球比赛,文综组的.人体拼图……这些活动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校园充满生机,到处洋溢歌声笑声,也正因为这些活动,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也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应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应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句话让李希贵至今感到震撼。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以着眼未来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方式和课堂民——主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他在十一学校推行的素质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相信十一学校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体会到了这种“幸福”。

求实中学在张校长的带领下,也正在打造“愿每一天校园生活更幸福,愿每一位师生生命更精彩”的教育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