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精选22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1
读了《做最好的教师》一书,让我激动不已,茅塞顿开,更让我耳目一新。
做最好的老师要有爱心!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对待后进生更应该如此,李老师向后进生伸出了温暖的双手,献出了真情和爱心,帮助他们一步步成长。李老师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转化后进生还有什么困难呢?
做最好的老师,要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敬;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是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与其整天怨天怨地悲悲戚戚过日子,不如轻轻松松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
我认为李老师的做法很实用,因为我们班是一年级学生,有些孩子学习习惯差,对老师又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课上出现一些不好的表现,使我的心情也很郁闷,但我还是心平气和地找部分同学谈心,让他们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通过一段时间对他的关爱和鼓励,他们的学习习惯有了好转。可以说,对待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如果用真情和爱来感化会你收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通过对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的学习,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无疑是我教育生涯中的加油站,给我注入了工作能量和热情。
一个人虽然永远达不到所谓的“最好”,但是我们要相信今天的自己一定会比昨天的自己好。一天天不断地超越自己,一定会汇成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朋友,你有信心做最好的自己吗?不断努力,不断超越,您一定行!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2
暑假期间,再次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书中内容清新隽永,语言质朴生动,犹如夏日里的阵阵清风,汩汩甘泉,沁人心脾,滋润荡涤着我的灵魂。字里行间,细细品味,禁不住总是被李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继而为之深深折服。书中诸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犹如一盏明灯,不仅给了我很大启示,更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谓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反省,不断超越,而并非与他人比较。万千世界,人各不同,受自身条件、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制约,我们的修为也各不相同,有的人可以成为艺术家、科学家、文学家;可更多的人却最终沦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工人、农民、个体经营者。即便如此,我们也无需抱怨,更无需沮丧,虽然我们也许成为不了“家”,但我们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正如李老师所说,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片森林,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却是婆娑的杨柳。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学会不断反思,更应该学会自己和自己比,拿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而不是拿我们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唯有如此,方能迅速成长。古语云:“吾日三省吾身”,说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回想近20年来教学生涯,我也曾一度抱怨过中国式教育体制的种种不和谐;亦曾对“后进生”发出过“孺子不可教”的感慨;为人处事虽笃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却总不乏被人误解亦或埋怨。反思自己,讲的、信的尽是世间大道理,却从未想过如何从源头、细微处入手,从日常生活、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入手,从知己知彼、推己及人的关心理解入手。相反,总是在固有经验及学识水平的支撑下偏执、坚韧,故而往往弄得自己身心疲倦,却收效甚微。
此次读了李老师的书,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应该每天学会从以下这些方面不断反省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我今天面对大家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也许每天都不是最好的,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只要我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学会反思,坚持自省,我就能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
“童心是师爱的源泉,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细细品味,觉得李老师的话语实在是精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所面对的孩子小的6岁,大的11—12岁,他们纯朴、稚嫩,天真无邪。他们的话语或许天真,没有太多的逻辑性,却质朴真诚;他们的游戏或许简单,没有过多的刺激性,却带给人快乐;他们的礼物或许粗糙,不具备过多的收藏观赏价值,却弥足珍贵。如果我们不抱有一颗童心,那么孩子的一切,在我们大人的世界里又怎会得到认同,又怎能有一席之地?因此作为教师,拥有一颗童心弥足珍贵。
回想我以往的英语教学,机械单调的的重复,导致我的学生开始讨厌我的课堂,甚至对学英语表现出厌恶的情绪,究其原因,只因我的教学太过成人化,不符合儿童口味,未贴近儿童心理。而今,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我摒弃、抛开自己那份固有的矜持,融入学生活动之中,和孩子们一起做着那笨拙如企鹅般滑稽可笑的动作。可正是这笨拙的动作,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我和还孩子们的距离。他们开始信赖我,愿意和我交朋友,同时也更喜欢上我的课了。其实,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和孩子一起说着天真烂漫的话语,并非降低了自己作为人师的尊严,相反却是多了一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途径。只有懂孩子,才能爱孩子,才会欣赏孩子。
我是学校的值日教师,每周一当我迎着第一缕朝阳站在校门口迎接我的孩子们时,我的心情总是那样舒畅,感觉世上万事万物都不如那一刻美好,一切惆怅,所有的不如意都烟消云散。孩子们见到我总是主动对我说:周老师好!老师早上好!而我也从不漠视孩子们对我的问候,我总会亲切地一一回应孩子们问候,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真诚,我对他们的尊重、理解与关爱。
童心是师爱的源泉,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学会反思,缔造爱心,将是我教育生涯中孜孜以求的目标。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3
本学期趁着工作之余认真拜读了魏书生老师主编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面对书中荟萃的那一个个影响教师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经典感言,聆听他们从多角度阐述的各自精辟的教育观点。感叹当一个教师的不容易,感悟修炼教师之贤的道路漫漫其修远兮。慢慢品读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这位以前不甚了解的魏老师的感言——教师要用心去“懒”。
虽说勤能补拙,但这世界上谁不想“懒”,从某种角度上说,正是“懒”促进了我们社会的不断进步。古今中外多多少少伟大的发明都和我们需要“偷懒”有关。而我们老师又是那么的勤快,不管是“春蚕”也好、“蜡烛”也好,都有呕心沥血、死而后已,不勤快不是好老师的意思。于是我们看见在不少学生活动当中,老师忙前忙后,反复训练学生。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精细化训练。在最后的活动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完美的`过程,大家都非常满意。这真是我们要的吗,是“我们”要的还是“学生”要的,决定了对这件事的看法。
有时我们太过于“勤快”了,反而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如果我们想多一点,再放手一点,允许学生犯错,允许过程有瑕疵,甚至不要太过分在意结果,把主动权真正交到学生手中,这样的活动过程学生是不是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有时我在想,什么是好老师?是现在看到成绩的老师是好老师呢,还是20年后有学生说你是好老师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呢?教师现在的“勤快”固然可以立杆见影的看到理想的成绩,但老师过度的“勤快”造就的可能是什么?可能就是学生思维、行动上的“偷懒”,教师的包办让学生不需要去想太多、做太多,自然不可能在在遭遇问题时独立自主的思考解决。我们教师要学会用“心”去“懒”,所谓用“心”即事先充分预设学生学习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为学生创设可以自主研究探索的平台和有效地条件支持,所谓“懒”即在活动中信任学生、放权给学生,呈现一种真实的学习探究过程,让学生经历发现、研究、探索等过程,或成功或失败,经历过这种种感受的学生才会慢慢“勤快”起来,这样,我们的教育也许真正成功了。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4
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作为一名教师,仅有童心与爱心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李老师书的第二章便是“提高教师的素养”。最欣赏里面的三篇文章《做有思想的教师》、《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
书中这样说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回想从教几十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吗?工作之余从未主动思考一天或几天来的工作,思考自己的课堂,思考自己的学生。在接受各级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也只是习惯性的接受,很少主动去思考。近来,朱校长不断提起“做一名优雅的教师”,我想其第一步一定是要有思想,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做有思想的教师”是应该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成为一种信念和追求。
“做有思想的教师”,除了有思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厚实的人文底蕴、没有创新的意识,那也只是一种空想。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书中李老师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样样俱全。惊讶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
回想自己,真是惭愧,每次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放弃为自己充电。现如今,如火如荼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正在展开,我想自己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要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并且养成习惯,从中品尝思考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付出多少汗水,才会收获多少果实!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5
《做最好的教师》里有这样一段话:“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的动力。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 ;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读到这里不禁问自己,在16年的工作中,我有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呢,有没有超越自己呢?
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要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只喜欢学习优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关心,需要我们的爱,他们需要温暖,需要阳光。
真正的教育之爱,并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而是要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我们要给与学生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习惯和性格。这种带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并然带有“强制性”,离开了严格要求,便谈不上真正的爱。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6
这些年教育界流行这么一个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李镇西老师的一些教育思想早就有所耳闻,这学期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
启示三:教师每天的必修课“五个一工程”
我最欣赏的是李老师无论多忙,每天都要进行的“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个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在我们看来,这需要何等的毅力啊!然而,李老师却不觉得需要什么“毅力”,他把这样艰巨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已经变成了习惯,就像每天需要刷牙洗脸的习惯。这一切的一切,李老师做得有滋有味,做出了成绩,并乐在其中,实在让人佩服!
我们都清楚,这“五个一”做一天两天还可以,但要长年坚持却实在是不易。这其中的前两个一即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个学生谈心倒还容易,因为作为教师每天都会上课,批改作业并与学生接触,只要存心上好课就可以把每节课的水平提高,至少在原有基础上有长进,只要认真解决学生的问题就必须了解学生,找学生谈话,教育帮助学生。而后三个一即读一万字的书,思考一个教育问题和写一篇教育日记要每天坚持的话,非一般毅力的人可以做到,特别是每天一篇教育日记(他一般都是几千字),要坚持则非常人可以想象,所以李镇西老师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我感觉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勤奋”,会挤时间。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去挤,总是有的。”其实,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愿不愿意去挤的问题。有时,我们太浮躁,不能安心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有时,我们太拖拉,总是把今天的事拖到了明天;有时,我们也雄心勃勃,但总难坚持。
启示四:做有思想的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仅有童心与爱心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李老师书的第二章便是“提高教师的素养”。最欣赏里面的三篇《做有思想的教师》、《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
书中这样说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回想从教几十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吗?工作之余从未主动思考一天或几天来的工作,思考自己的课堂,思考自己的学生。在接受各级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也只是习惯性的接受,很少主动去思考。近来,朱校长不断提起“做一名优雅的教师”,我想其第一步一定是要有思想,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做有思想的教师”是应该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成为一种信念和追求。
“做有思想的教师”,除了有思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厚实的人文底蕴、没有创新的意识,那也只是一种空想。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书中李老师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样样俱全。惊讶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回想自己,真是惭愧,每次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放弃为自己充电。现如今,如火如荼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正在展开,我想自己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要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并且养成习惯,从中品尝思考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付出多少汗水,才会收获多少果实!
启示五: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这是李镇西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在25年的从教生涯中这么做的。“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受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制约,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的,只是少数。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我相信没有最好,但是我相信可以越来越好,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师,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小角色,让台下的观众为自己的表现发自内心的喝彩。许多年后,我们不会都成为名家,但是许多年后,我们一定会桃李满天下的!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7
11月学校教科室给我们教师安排的学习是借阅专业书籍,撰写阅读心得。在林林总总的书单里,一本书的名字映入了我的眼帘《做最好的英语老师》。这个题目简单明了,贴合我的内心期待,于是拿来一读,确实收获颇丰。
打开书本,第一页是对作者的简介。葛文山,江苏省张家港外校副校长,全国优秀外语教师、江苏省“苏派名师”……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号彰显了作者的实力,而序言中江苏省中小学教育研究室何峰教研员对葛老师的评论更是揭露了他成功的奥秘:“葛文山的教学成果斐然。他任教的历届班级不仅高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而且,许多学生因为他的课堂爱上了英语,把英语作为自己终生的爱好或职业。这是因为他把研究学生和课堂作为科研的主体,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考试和试题等教学过程都是他的研究对象。正是这样细致深入的研究,让葛文山从一个行走者成长为一个思想者,非常精准地把握了教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这么一位成绩斐然、年轻有为的教师写的书着实引起了我的兴趣,带着自己工作以来的困惑,我开始了阅读。
全书分为三个板块,“理论探究”一块葛老师分享了他对时下英语教学理论的认识,这些认识不单单局限于理论的解读,而是通过结合他的教学实际做了反思。这些理论包括模块课程、任务型教学、跨文化意识、英语课程标准等。第二个板块“实践智慧”则是概述了他十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的词汇、听力、课堂提问、阅读、写作等方面的经验。第三个板块“教师成长”选取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热门话题如“如何写好英语教研论文”、“英语教师如何开展说课”、“如何开设大型英语公开课”分享他的方法,这些方法实用、有说服性,读来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回答了我迫切想要得到解答的许多问题。限于篇幅,我把感触最深的几篇文章做一个叙述。
首先是本书的第一篇文章“语文教学给了我们什么启发?”。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都会和我有一样的疑问,语文教学能给英语什么启发?回想自己,我把学科与学科孤立对待,不会主动去听语文课,和语文老师的接触仅限于交流学生情况,更不用说考虑从语文学科中借鉴方法移植到英语教学中了。而有心的葛老师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输入性教学,即“强调让学生多听、多诵读、多模仿、多抄写、多记忆”,来指出现今英语教学中的误区,他谈到“近期,我国的中小学英语强调交际,注重学以致用,这本身没有错,但是学以致用并不等于即学即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一个误区,就是英语老师往往在新知识授课结束之后,马上让学生表演,期待学生活学活用,这似乎有点强人所难,严重的会增加学生的焦虑感,这是需要纠正的一种倾向……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侧重英语的可理解性输入,要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地突出‘学中用’、‘学后用’,不能拔苗助长,盲目追求即学即用。”这段话读来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细心观察和独到见解。确实在现实中,不论是几次的听课还是之前自己上课,我们老师都习惯在新授课之后设计让学生表演的环节,而展示课上学生十分流利的表演总给人一种“做了功课”的感觉,到自己上课,发现学生总是忍不住看屏幕上课文的提示,从而影响表演的流畅性,渐渐觉得这样的设计不太合理。直到看到葛老师的这番话,才更加确信自己的疑惑,此后把表演环节移到第二课时,既复习了旧知,又呈现了流畅生动的表演。让我深受启发的不仅是葛老师的观点,更是他能积极思考,建立对比,吸取营养的行为。在语言学的课程中,第一语言(L1)和第二语言(L2)的关系是一个热门话题,关于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正面和负面影响都有大量的研究材料。如何把所学知识调动起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是我需要向葛老师学习的。
在本书中,还有一篇文章给予了我很多的思考:《给新上岗英语老师的三点建议》。工作伊始,我特别盼望能有经验丰富的教师跟我分享工作心得,让我借鉴学习,少走弯路,而葛老师的这篇文章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葛老师在建议二边模仿边创新,变知识储备为教学技能,培养英语教学的组织能力中提到“新任英语教师不要盲从或跟风当前流行的教学理念,等自己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后再去尝试。反复听、大量诵读、认真模仿是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途径,这些方法看似很土、很原始,却行之有效。”在我自己的教学中,因为初出茅庐,再加上作为学生的十几年的学习经历,自身对教学有一定的看法,迫切希望自己能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一个快乐课堂,在快乐中学习英语的体验。但是当我看到学生糟糕的默写情况、极不流利的诵读时,我意识到没有一定量的练习巩固,学生知识得不到掌握,快乐学习便失去了意义。传统的、约定俗成的教学模式之所以能流传,必有它的可取之处,作为新教师,只有先习得既定教学方法,再在此基础上思考创新,才是可取的`途径。此外,葛老师还提醒新教师“尽快培养英语教学的组织能力。”它包括:
(1)维持课堂秩序;
(2)调控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
(3)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4)保持课堂的连贯性和平稳过渡;
(5)及时回应学生的不当行为;
(6)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7)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这一点与糜校长在开学初与我们新教师见面时给的建议“尽快学会管住学生”不谋而合。而这一点也是这几个月工作下来让我感触最深的。作为学生,我喜欢那些知识渊博、为人和善的老师,因此也努力让自己做这样的老师。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太过和善、与学生打成一片会缺乏老师应有的威信,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做到让学生喜欢,又能不影响教学效果,这是我一直在摸索的命题。
除了上文提到的两篇文章,葛老师书中还有很多内容让我深受启发,如“英语教师如何开展说课”为我马上要参加的说课比赛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三分靠教学、七分靠沟通”指引我如何进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走进学生内心,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英语老师。总之,本书实在是一本值得英语老师阅读借鉴的好书。最好的英语老师或许遥不可及,但我们一直可以向着更好的英语老师前进。最后,再引用序言中何峰教研员的一段话,与各位老师共勉:“教师的生命价值永远体现在课堂上,但是也不能止步于课堂。“功夫在诗外”,心中没有课堂就失去了师者的阵地,心中只有课堂就失去了课堂的源头活水。只有思考着,实践着,这样的老师才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8
读本好书,像是给心灵洗澡。读完《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后,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敲打在我的心灵深处,一直在感动着我。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这是《做最好的教师》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即便是许多从教多年的的老师们大概也有着同样的疑问,毕竟谁也不敢肯定地说自己就是学生们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李老师说:“‘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相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相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其实教育工作没有最好,因为“最好”只是每个老师心中的一个理想。而每个人对理想的追求又都是无止境的。可我们却可以做到更好。我们经常会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去战胜自己,不断地去争取每一个“更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每一个“更好”融会在一起时,我们就已经做到了“最好”。
我是一个急性子,今年刚刚走上教师岗位,是一名“新鲜出炉”的班主任。面对学生的错误,我常常气得火冒三丈,然后再对学生进行一场“暴风骤雨”式地批评。但是当我回想自己这两个月的班主任工作时我发现:当我板着脸,故作严肃,装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时;当我在全体同学面前批评一个同学,杀一儆百时;当我远远地看着他们,而不是融入到孩子们中去时,我并没有获得他们的多少尊重、爱戴。反之,只是一个充满笑意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句体贴的话语,无形中拉近了我与学生们的距离。正像书中所讲:“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长期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我们每个教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读过这本好书,我想到了高尔基的那句名言: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的平凡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其实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知道的何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我相信没有最好,但是我相信可以越来越好,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师,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小角色,让台下的观众为自己的表现发自内心的喝彩。许多年后,我们不会都成为名家,但是许多年后,我们一定会桃李满天下!让我们瞄准一个目标,带着一颗爱心,敞开博大的胸怀,在书海里遨游,在教海里探索,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带着我们的学生,一起渡到人生的彼岸!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9
读完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后,我感慨颇深。这本书是李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写成的,里面包含了他漫长25年的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虽然其中有些令他耿耿于怀的痛苦经历,但更多的则是他与学生之间那种纯粹的友谊之情。我认为,李镇西老师是一位非常幸福的人,而他的幸福则来源于他对学生无私的爱。他说:“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看来,要做最好的老师,最最重要也是最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是啊,“爱”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爱得有多深,工作就有多细,效果就有多好。李老师对“优生”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正是这种无私的爱,才会无悔的付出。我们也是教育者,当我们面对着我们眼中的差生,我们是怎样对待的。对他们,我们轻则嗤之以鼻,重则讽刺挖苦。
还记得书中列举的那个经常迟到的女孩的事例。李老师当时的做法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做法,李老师当时对后进生的态度也许是我们大多数人现在依然存在的态度。想想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样,我们都会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他,爱他。而我们的后进生,他们的父母也会像我们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着这些孩子——我们眼中的这些后进生。当我们对这些后进生大发脾气甚至把他们说的一文不值的时候,请想一想孩子的父母,请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孩子也许有一天也会被别人说的一无是处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感受。鲁迅先生有句话说的好:“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读书就是在读人生。这次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10
很荣幸拜读了高金英老师的《做最好的教师》一书,让我受益匪浅。本书总共分为六章,种好师者的心田,用生命影响生命,这样教学最有效,左手教育学,右手心理学,抓住教育的契机,不做名师做明师这六个方面展开叙述,书中呈现了一件件用爱心堆彻的感人事迹,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真实事例,让我颇有感触。
书中有这么一段精辟的言论: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的确,我们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就好比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一个人。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渴望得到同学、老师、家长及社会的认同。
“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这是美国学者艾玛逊的名言,也许有人不以为然,或许不够重视,“了解学生”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条重要的“教育秘诀”。教师了解、尊重爱护自己的学生,又会促使学生自尊心的树立。实践证明,自尊心是推动人们不断上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将会促使他们努力地、创造性地学习,力争先进,不甘落后,会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遵守纪律,积极完成集体交给的各项任务。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爱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教育对象的爱。老师也只是个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师要怎样拥有“师爱”呢?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带着儿童的兴趣去探寻学生的心灵深处的途径,怀着儿童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那样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的心灵世界,能理解学生的做法,从而让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这样的老师就善于发现学生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那他看到的学生,都是带着“可爱缺点”的可爱孩子。同时,如果想和学生相处愉快,你就不能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些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情。如果你的要求很高很严厉,这样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阅读了高金英老师的《做最好的教师》,让我了解了最好的教育就在我们教师的教育信仰里,就在我们教师的师爱里。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11
读了《做最好的教师》一书,让我激动不已,茅塞顿开,更让我耳目一新。
做最好的老师要有爱心!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对待后进生更应该如此,李老师向后进生伸出了温暖的双手,献出了真情和爱心,帮助他们一步步成长。李老师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转化后进生还有什么困难呢?
做最好的老师,要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敬;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是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与其整天怨天怨地悲悲戚戚过日子,不如轻轻松松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
我认为李老师的做法很实用,因为我们班是一年级学生,有些孩子学习习惯差,对老师又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课上出现一些不好的表现,使我的心情也很郁闷,但我还是心平气和地找部分同学谈心,让他们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通过一段时间对他的关爱和鼓励,他们的学习习惯有了好转。可以说,对待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如果用真情和爱来感化会你收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通过对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的学习,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无疑是我教育生涯中的.加油站,给我注入了工作能量和热情。
一个人虽然永远达不到所谓的“最好”,但是我们要相信今天的自己一定会比昨天的自己好。一天天不断地超越自己,一定会汇成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朋友,你有信心做最好的自己吗?不断努力,不断超越,您一定行!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12
读了《做最好的教师》一书,让我激动不已,茅塞顿开,更让我耳目一新。
做最好的老师要有爱心!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对待后进生更应该如此,李老师向后进生伸出了温暖的双手,献出了真情和爱心,帮助他们一步步成长。李老师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转化后进生还有什么困难呢?
做最好的老师,要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敬;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是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与其整天怨天怨地悲悲戚戚过日子,不如轻轻松松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
我认为李老师的做法很实用,因为我们班是一年级学生,有些孩子学习习惯差,对老师又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课上出现一些不好的表现,使我的`心情也很郁闷,但我还是心平气和地找部分同学谈心,让他们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通过一段时间对他的关爱和鼓励,他们的学习习惯有了好转。可以说,对待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如果用真情和爱来感化会你收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通过对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的学习,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无疑是我教育生涯中的加油站,给我注入了工作能量和热情。
一个人虽然永远达不到所谓的“最好”,但是我们要相信今天的自己一定会比昨天的自己好。一天天不断地超越自己,一定会汇成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朋友,你有信心做最好的自己吗?不断努力,不断超越,您一定行!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13
《做最好的教师》里有这样一段话:“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的动力。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 ;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读到这里不禁问自己,在16年的工作中,我有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呢,有没有超越自己呢?
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要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只喜欢学习优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关心,需要我们的爱,他们需要温暖,需要阳光。
真正的教育之爱,并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而是要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我们要给与学生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习惯和性格。这种带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并然带有“强制性”,离开了严格要求,便谈不上真正的爱。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14
这段时间,我耐着性子读完了这本书,感触颇深,虽然以前对怎样做个好老师,心里一直有考虑,但都是比较肤浅的感性认识。这本书讲述了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55个途径,从反思、借鉴、研究到内化、提升、行动到最后的引领、协作、创新,从55个个实际途径讲述一个优秀教师是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读完这门书后我也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老师,我觉得这不仅是新上讲台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对每个老师都是一个永恒的题目。我个人从以下几点去考虑了这个问题:
一、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时代在前进,学科在变化,我们的任务在变化。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教师的作用有不同的表述和理解。1993年,国家颁布了《教师法》,其中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是讲”为学“,育人是讲”为人“;教书是广义的,育人是全面的,包括德、智、体、美。
二、怎样搞好教学
在我们少年宫这个校外教育,我觉得其教育体系和校内教育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搞好教学我觉得在做好一些和校内教育共性的教学准备外,我们更应该要从以下几个问题去考虑:
(一)怎样做到善于等待孩子开口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判断力。孩子能在一次次的沟通中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提高他们的处事能力,获得有价值的情感体验。正视孩子需要沟通、渴望沟通、能够沟通的现实,今天的老师要让孩子说话,为师生之间平等、愉快地沟通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师生沟通时,老师首先需要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做好工作,让学生认为老师是一个可信任的人。有时候老师递给孩子一张椅子、送给孩子一颗糖、脸上的一个微笑都会对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起到最佳效果。老师要学会倾听。因为这样才能有机会更好地与学生交谈,这样的沟通才是真正双向的。同样,学生因为老师的认真倾听,感到自己被重视和理解,于是精神得到支持和鼓励。
(二)100%家长满意率从何而来?
作为一位校外教育者,一开始就必须要考虑和思考如何让家长了解她的`工作,这样才能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和放心的把小孩放到少年宫来培养:
1、老师要与家长处于平等地位,尊重家长、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良好的合作关系始于老师的态度。
2、老师要向家长了解情况,或者反馈小孩学习的情况,应使用商量的口吻,让家长感到尊重。
3、老师与家长交流时,多讲孩子的积极表现,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可当着家长的面训斥孩子。
4、老师教育孩子要经常征求家长意见,并形成一致意见。而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老师要提供具体做法,但也要用商量的语气,不要得理不饶人。
5、老师每月主动和家长至少电话联系一次。除了谈孩子本月在少年宫学
(三)如何提高教师的人生积累
我记得有份报纸报道过在杭州天长小学,有一位不平常的年轻女教师陈甜。她连续两年暑假,不跟旅行团、不坐飞机、不带朋友,只身奔赴西藏旅行。新学期开始,陈甜一走进班级,学生们的眼睛就发亮了。”我喜欢陈老师的科学课,因为她见多识广,总能带给我们许多神秘的经历,那是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我觉得陈老师很勇敢,她经常背上包一个人去闯天下!“像陈甜老师这样,充满个性,展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对世界的向往。毫无疑问,学生们在这位老师身上体验到了一种人格的魅力。
以前,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一支粉笔,也许已经能够让老师们自信地站在讲台上。但是今天,教师想要真正影响学生,必须有创造的智慧。老师要让自己和孩子的世界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课堂教育才能跳出文本的束缚。作为教师,要达成与学生精神世界的共生,就需要以自身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来影响孩子。因为校外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校内知识的延生,而是要给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石,还要告诉他们怎样做事,怎样做人。想要为孩子的生命打上鲜亮的底色,教师的生活积累自然是越丰厚越好。如果老师能把自己的生命都融入教育,能用自己点滴的热情去擦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能将自己对生活的激情点燃教育之灯,这就是当代教师不可缺少的创新精神!
总之,校外教育是小社会,社会是大校园。人生的追求、理想,求知的渴望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在社会上磨练。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做学生学习的榜样。
如何做个好老师?我觉得求真求善,于心无愧者,才是位真正的好老师。从事校外教育已经有六年多了,我感受到作为一位老师的艰辛;感受到教师的职责重大;感受到老师在孩子们心中的神圣地位。今后,我要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校外教育这一平台上,我要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多请教,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的在实践中探索。从学生走向老师这个职务,我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团队中的一员,在共同合作中更好的搞好教育。创新=问题+想象+实践、检验,就要不断的提出问题,丰富想像,在实践中成功。我会用爱与生命谱写教育。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要用微笑迎接每一个儿童,亲近小孩,让学生喜欢我,喜欢呆在少年宫这个大家庭。其次,认真学好教材,将教材吃透,把注意力转向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升。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在活动过程中更要仔细斟酌,要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在快乐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发展能力。
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在今天也许只能马马虎虎地应付当一名普通教师,而明天就会被淘汰。我想:好教师的标准应当是动态的,是不断提高的,这就需要时时保持一颗进取心,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15
李镇西老师的书,可以说百读不厌。《做最好的教师》更使我受益匪浅。虽然它不能真的像一盏明灯,总在迷茫的时候点亮希望,但细细读来,它却出事我对自己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再认识,解答了我困惑很久的问题——怎样做才算是好老师。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冠军的运动员不是好运动员——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这也身份中做到最好。作为一名教师,努力帮助那些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精心备课,希望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时细致地批改、辅导,希望每个孩子的数学成绩能不断提高;我严格要求学生,注意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我想法设法养学生的创造力……总是我进自己最大努力做一名称职、合格、负责的老师,希望做一名好老师,让学生喜欢自己。的确,我的付出受到很多学生的尊敬,但是总有些学生不买账,常常有学生因“太严”而对老师心存敌意。我一直在想:是自己做的还不够?读了李老师《做最好的教师》,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不是不够,而是对于有些孩子,可能我努力的方向不对。
李老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作为教师,我从未曾真正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震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
是啊,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我们追求的不是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而是让这群长相各异性格万千的活生生的孩子个个都能健康地成长。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我们应该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仅做学生的老师,更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这这样才能赢得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不断品读《做最好的教师》,我一再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16
读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我感受颇多也受益匪浅。在读此书以前,我一直认为:做好一名老师,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满腔热情就足够。现在我才深刻的明白,要承担起教师的职责,不仅需要我不断的自我学习增加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爱心去灌溉。只有充满对职业和对学生的爱,才能令我肩负起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在很多人的眼里,教师是一份轻松的职业,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不容许有半点的闪失。如果说医生是在拯救人的生命,那么教师就是在铸就人的'灵魂。一个人的灵魂可以很强大也可以很脆弱,而这一切的改变可能就在教师的一个眼神里,教师的一句真诚的鼓励就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可教师这股神奇的力量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怎样肩负起这项神圣的职责是每一位老师都必须学习与反思的问题。
记得我曾经因为个人情绪化,打过一个学生,以至于到今天我还对自己的行为而悔恨。直到我开始阅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我从书中感受到:在实践中成长的老师将要经历那样多的磨砺,学生对教师的爱戴是多少点滴的累积,教师对学生的付出又是多少岁月里的呕心沥血。我开始思索:假如没有爱与责任,仅凭满腔的热情,我最终将收获什么?
师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种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认识到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要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演变成迁就与放纵,而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我这才领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爱,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呵护他们单纯却机灵的心,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前进。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肩负起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爱一行,我也是这样,我不知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但是当我面对那帮学生时,我觉得我应该做最好的老师,至少对得起这帮孩子!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至少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尽我心去做我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17
假期里读了教育名家李镇西写的《做最好的教师》,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多年的经验与收获,书中从作者步入岗位初期写起,从青涩写起,到有一定的经验,到经验丰富,满腹经纶,将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颇有感触。
有这样一段话:“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的动力。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读到这里不禁问自己,在两年的工作中,我有没有达到自己最初给自己设立的目标呢,有没有超越自己呢?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爱表现为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教育对象的爱。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要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所以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只喜欢学习优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关心。只有那些“不可爱的德孩子”、“后进生”才最需要你的爱,他们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温暖,需要阳光。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群体,教师必须给他们一个空间,给他们更多的关怀,让这些饥渴的花朵,沐浴阳光,健康成长。
并且真正的'教育之爱,并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而是要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我们要给与学生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习惯和性格。这种带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并然带有“强制性”,离开了严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爱。
老师也只是个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师要怎样拥有“师爱”呢?李镇西老师用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工作以来我都是担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总是要求孩子们达到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总是觉得他们错误很多,例如上课迟到,不讲卫生,上课讲话,路队不好……常常会责怪他们,这样对改正错误并没有太大成效,反而我用鼓励的方式,用允许他犯错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孩子们的错误越来越少了。
要做最好的老师,那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为学生的的未来服务!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18
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在序言中,李镇西老师的这一段话也令人回味无穷:“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这是写给他学生的,也是写给他自己的。
读到这儿时,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对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吗?是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只要我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天反省自己一天所做的事,理清思路,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有所进步。
李镇西老师说到,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他认为教育中的“爱心”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这是我非常欣赏的观点,一直以来我也坚信自己是个有爱心的老师,读完这本书,我对教育中的“爱心”问题也有的新的认识和理解,在书中他谈到“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
有时我也在怀疑,对于我们班的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到底要不要惩罚?如今我明白了这其实只是一个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把握的“度”的问题了。因为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在李老师从教之初,他也曾经讽刺过学生,曾经辱骂过学生,曾经体罚过学生。但是后来他将这一切都变成了教育财富,这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失误最终将他磨练成了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
给我印象最深还有第八章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后进生的转化。在李老师看来,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他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论文乃至教育专著。李老师之所以把关注“后进生”,一是因为素质教育充满了对人的尊重。二是因为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
李老师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他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采用10种有效的具体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对手竞赛;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干部;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
读了他的后进生转化手记——我和万同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
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我清楚的记着有这样一个情节他让万同代表班级在全校进行国旗下演讲。为了不失去教育万同的机会,李老师不断鼓励万同,让万同连写三稿,最后抓住“班级的爱就是祖国的爱”这一句闪光的话写的演讲稿,还利用自习课和下午放学后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最后终于让万同信心十足地进行了演讲,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李老师目中有人,始终把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李老师满怀爱心在学生心田耕耘,真令我佩服!读完他怎样对待“后进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
在我们班,问题学生很多,有了李老师的指点迷津,心里也有了些许准备,我一定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着急、困惑,一定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找到更适合这些孩子的方法,也更快地为孩子引领一条适合他们学习、成长的道路。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这是李镇西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在25年的从教生涯中这么做的。“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受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制约,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的,只是少数。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日的自己和这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日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这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诚恳?我这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机智……”
他说:“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那里,我想到了自己,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一天多读些书,每一天都有点进步,每一天都做得更好,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必须会有很大的提高。
我相信没有最好,但是我相信能够越来越好,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师,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小主角,让台下的观众为自己的表现发自内心的喝彩。许多年后,我们不会都成为名家,但是许多年后,我们必须会桃李满天下的!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19
李镇西老师的书,可以说百读不厌。《做最好的老师》更使我受益匪浅。虽然它不能真的像一盏明灯,总在迷茫的时候点亮希望,但细细读来,它却出事我对自己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再认识,解答了我困惑很久的问题——怎样做才算是好老师。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冠军的运动员不是好运动员——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这也身份中做到最好。作为一名教师,努力帮助那些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精心备课,希望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时细致地批改、辅导,希望每个孩子的数学成绩能不断提高;我严格要求学生,注意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我想法设法养学生的创造力……总是我进自己最大努力做一名称职、合格、负责的老师,希望做一名好老师,让学生喜欢自己。的确,我的付出受到很多学生的尊敬,但是总有些学生不买账,常常有学生因“太严”而对老师心存敌意。我一直在想:是自己做的还不够?读了李老师《做最好的老师》,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不是不够,而是对于有些孩子,可能我努力的方向不对。
李老师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与他的心,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作为教师,我从未曾真正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震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
是啊,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我们追求的不是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而是让这群长相各异性格万千的活生生的孩子个个都能健康地成长。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我们应该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仅做学生的老师,更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这这样才能赢得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不断品读《做最好的老师》,我一再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20
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做有思想的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仅有童心与爱心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李老师书的第二章便是“提高教师的素养”。最欣赏里面的三篇文章《做有思想的教师》、《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
书中这样说到: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教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回想从教几十年的自己,不正是缺乏思想吗?工作之余从未主动思考一天或几天来的工作,思考自己的课堂,思考自己的学生。在接受各级培训,听取专家讲座时,也只是习惯性的接受,很少主动去思考。近来,朱校长不断提起“做一名优雅的教师”,我想其第一步一定是要有思想,只有用思想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质,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做有思想的'教师”是应该深深根植在我的心中,甚至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成为一种信念和追求。
“做有思想的教师”,除了有思想,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底气,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厚实的人文底蕴、没有创新的意识,那也只是一种空想。李镇西老师将“读书、教书、写书”视为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书中李老师将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杂志分类罗列出来,有古典类、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类、杂志类,样样俱全。惊讶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他早已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
回想自己,真是惭愧,每次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放弃为自己充电。现如今,如火如荼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正在展开,我想自己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素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要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并且养成习惯,从中品尝思考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付出多少汗水,才会收获多少果实!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21
这段时间,我耐着性子读完了这本书,感触颇深,虽然以前对怎样做个好老师,心里一直有考虑,但都是比较肤浅的感性认识。这本书讲述了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55个途径,从反思、借鉴、研究到内化、提升、行动到最后的引领、协作、创新,从55个个实际途径讲述一个优秀教师是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读完这门书后我也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老师,我觉得这不仅是新上讲台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对每个老师都是一个永恒的题目。我个人从以下几点去考虑了这个问题:
一、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时代在前进,学科在变化,我们的任务在变化。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教师的作用有不同的表述和理解。1993年,国家颁布了《教师法》,其中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是讲"为学",育人是讲"为人";教书是广义的,育人是全面的,包括德、智、体、美。
二、怎样搞好教学
在我们少年宫这个校外教育,我觉得其教育体系和校内教育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搞好教学我觉得在做好一些和校内教育共性的教学准备外,我们更应该要从以下几个问题去考虑:
(一)怎样做到善于等待孩子开口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判断力。孩子能在一次次的沟通中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提高他们的处事能力,获得有价值的情感体验。正视孩子需要沟通、渴望沟通、能够沟通的现实,今天的老师要让孩子说话,为师生之间平等、愉快地沟通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师生沟通时,老师首先需要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做好保密工作,让学生认为老师是一个可信任的人。有时候老师递给孩子一张椅子、送给孩子一颗糖、脸上的一个微笑都会对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起到最佳效果。老师要学会倾听。因为这样才能有机会更好地与学生交谈,这样的沟通才是真正双向的。同样,学生因为老师的认真倾听,感到自己被重视和理解,于是精神得到支持和鼓励。
(二)100%家长满意率从何而来?
作为一位校外教育者,一开始就必须要考虑和思考如何让家长了解她的工作,这样才能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和放心的把小孩放到少年宫来培养:
1、老师要与家长处于平等地位,尊重家长、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良好的合作关系始于老师的态度。
2、老师要向家长了解情况,或者反馈小孩学习的情况,应使用商量的口吻,让家长感到尊重。
3、老师与家长交流时,多讲孩子的积极表现,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可当着家长的面训斥孩子。
4、老师教育孩子要经常征求家长意见,并形成一致意见。而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老师要提供具体做法,但也要用商量的语气,不要得理不饶人。
5、老师每月主动和家长至少电话联系一次。除了谈孩子本月在少年宫学
(三)如何提高教师的人生积累
我记得有份报纸报道过在杭州天长小学,有一位不平常的年轻女教师陈甜。她连续两年暑假,不跟旅行团、不坐飞机、不带朋友,只身奔赴西藏旅行。新学期开始,陈甜一走进班级,学生们的`眼睛就发亮了。"我喜欢陈老师的科学课,因为她见多识广,总能带给我们许多神秘的经历,那是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我觉得陈老师很勇敢,她经常背上包一个人去闯天下!"像陈甜老师这样,充满个性,展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对世界的向往。毫无疑问,学生们在这位老师身上体验到了一种人格的魅力。
以前,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一支粉笔,也许已经能够让老师们自信地站在讲台上。但是今天,教师想要真正影响学生,必须有创造的智慧。老师要让自己和孩子的世界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课堂教育才能跳出文本的束缚。作为教师,要达成与学生精神世界的共生,就需要以自身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来影响孩子。因为校外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校内知识的延生,而是要给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石,还要告诉他们怎样做事,怎样做人。想要为孩子的生命打上鲜亮的底色,教师的生活积累自然是越丰厚越好。如果老师能把自己的生命都融入教育,能用自己点滴的热情去擦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能将自己对生活的激情点燃教育之灯,这就是当代教师不可缺少的创新精神!
总之,校外教育是小社会,社会是大校园。人生的追求、理想,求知的渴望要在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在社会上磨练。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做学生学习的榜样。
如何做个好老师?我觉得求真求善,于心无愧者,才是位真正的好老师。从事校外教育已经有六年多了,我感受到作为一位老师的艰辛;感受到教师的职责重大;感受到老师在孩子们心中的神圣地位。今后,我要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校外教育这一平台上,我要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多请教,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的在实践中探索。从学生走向老师这个职务,我不再是一个人,而是团队中的一员,在共同合作中更好的搞好教育。创新=问题+想象+实践、检验,就要不断的提出问题,丰富想像,在实践中成功。我会用爱与生命谱写教育。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要用微笑迎接每一个儿童,亲近小孩,让学生喜欢我,喜欢呆在少年宫这个大家庭。其次,认真学好教材,将教材吃透,把注意力转向每一个学生,帮助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升。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在活动过程中更要仔细斟酌,要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在快乐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发展能力。
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在今天也许只能马马虎虎地应付当一名普通教师,而明天就会被淘汰。我想:好教师的标准应当是动态的,是不断提高的,这就需要时时保持一颗进取心,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篇22
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在序言中,李镇西老师的这一段话也令人回味无穷:“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这是写给他学生的,也是写给他自己的。
读到这儿时,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对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吗?是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只要我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天反省自己一天所做的事,理清思路,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有所进步。
李镇西老师说到,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他认为教育中的“爱心”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这是我非常欣赏的观点,一直以来我也坚信自己是个有爱心的老师,读完这本书,我对教育中的“爱心”问题也有的新的认识和理解,在书中他谈到“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
有时我也在怀疑,对于我们班的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到底要不要惩罚?如今我明白了这其实只是一个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把握的“度”的问题了。因为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在李老师从教之初,他也曾经讽刺过学生,曾经辱骂过学生,曾经体罚过学生。但是后来他将这一切都变成了教育财富,这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失误最终将他磨练成了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
给我印象最深还有第八章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后进生的转化。在李老师看来,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他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论文乃至教育专著。李老师之所以把关注“后进生”,一是因为素质教育充满了对人的尊重。二是因为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
李老师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他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采用10种有效的具体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对手竞赛;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干部;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
读了他的后进生转化手记——我和万同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
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我清楚的记着有这样一个情节他让万同代表班级在全校进行国旗下演讲。为了不失去教育万同的机会,李老师不断鼓励万同,让万同连写三稿,最后抓住“班级的爱就是祖国的爱”这一句闪光的话写的演讲稿,还利用自习课和下午放学后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最后终于让万同信心十足地进行了演讲,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李老师目中有人,始终把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李老师满怀爱心在学生心田耕耘,真令我佩服!读完他怎样对待“后进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
在我们班,问题学生很多,有了李老师的指点迷津,心里也有了些许准备,我一定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着急、困惑,一定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找到更适合这些孩子的方法,也更快地为孩子引领一条适合他们学习、成长的道路。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李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这是李镇西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在25年的从教生涯中这么做的。“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受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制约,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的,只是少数。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日的自己和这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日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日更精彩?我这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日更诚恳?我这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日更机智……”
他说:“每一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一天都有遗憾,但每一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那里,我想到了自己,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一天多读些书,每一天都有点进步,每一天都做得更好,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必须会有很大的提高。
我相信没有最好,但是我相信能够越来越好,做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师,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演好自己的小主角,让台下的观众为自己的表现发自内心的喝彩。许多年后,我们不会都成为名家,但是许多年后,我们必须会桃李满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