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2024/05/13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孔雀东南飞读后感(精选24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1

读了《孔雀东南飞》让我对感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它经过描述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杯具,以血的事实有力的'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寄托了青年一代对幸福婚姻的热烈向往。诗中的情节主要围绕刘兰芝而展开和发展。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现了她的形象。可见,感情需要时时更新,否则就有可能破裂。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把最刻薄的话留给最亲爱的人;心中的关爱脱口而出时,却变成了埋怨;对爱的渴望也总是以指责对方的形式出场;爱人的一个小缺点,我们总是习惯上纲上线,最终竟然以人身攻击而收尾。导致家庭的破裂。

因为生活不是童话,而婚姻,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2

人间本有一种回忆叫“铭肌镂骨”,人间固有一种怀念,“挂念”罢了。

“我命绝今天,魂去尸长留!”跟着满天哆嗦的繁星,伴着牛马的嘶鸣,兰芝挽住自己对爱情的忠贞,举身赴清池。仲卿心知自己与兰芝永久的分离了,自挂东南枝,用瞬间深深埋藏了旧日的回忆。

一袭嫁衣,将爱情天边相隔,只要鸳鸯仰头相鸣,点点想念泪,浸湿了枝枝相覆的梧桐叶,留下的只要对后人的劝诫。

可谁有以此为诫?谁又遵从着这苦楚而又凄美的劝诫?漫漫长河,又有多少人还坚守着最初“我欲与君相知,龟龄无绝衰。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六合合,乃敢与君绝。”的忠贞誓词?又有多少人能够为爱情支付全部,即便六合对立,也要长相厮守,而做出尽力呢?

“君作为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搬运。”多年之后,梁山伯与祝英台心守着这份坚决双双化蝶。在沈园中陆游与唐婉的相逢,又何尝不那么苍凉?当年紧握红酥手,饮尽黄藤酒的美好韶光早已不在。现在呢,想念红唇千般恩惠都已付诸东流。一首《钗头凤》换来的只要对那段回忆的铭肌镂骨,对实际的郁闷与怅惘。

蒲苇的一时韧,却也留下了如昙花般绚烂的一瞬。它的坚韧是铭肌镂骨的回忆,留下的是如磐石般的挂念。

人间本有一种回忆叫“铭肌镂骨”,世人眷恋于人生,对情“忠贞不渝”罢了。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3

悲剧,之所以能撼动人心,是因为它的美好足够动情,而它的破灭也十分彻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中,性格独特鲜明的.主人公主导着故事的发展,而正是他们性格中的种种矛盾,加上外界环境推动,促使一段两情相悦的爱情走向了终结。

焦仲卿虽深爱着刘兰芝,然性格软弱,优柔寡断。他敢于为了爱情挺身而出,出言说服母亲,却因为没有主见,在夫妻生活中处于被动地位,而遭受到母亲决绝的反对。其实,若不是焦仲卿的多愁善感与后知后觉,他完全有机会挽留刘兰芝,赶在失去她之前将她追回。他不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没有身为男子的勇敢果断,更没有身为男子的阳刚与顽强。

而刘兰芝,投入了充分的感情于这段苦难的博弈,与焦仲卿恰恰相反,她坚决、有主见,不仅多才多艺,能言善辩,而且在爱情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恰是因为她过于地强势聪颖,使得婆婆心生反感,出言不逊,行为挑衅,使她离开焦仲卿成为了必然。

他们并没有错,他们善良、柔情,也都深爱着对方,但错就错在他们在恋情之中的关系。如果胆小懦弱的焦仲卿勇敢地成为主导恋情的人,如果刚毅强势的刘兰芝放下自作主张的行为习惯,或许就能长久地在一起,就不再迫于外界的压力。

而他们爱情悲剧的制高点,便是“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这段在深情与果敢的跌宕中,最终坠入现实的万丈深渊,唯有在这时,我们真正地看到,一段美好却不恰当的爱情,败给了残忍而又必然的现实。从“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海誓山盟,到“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投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的缓兵之计;再从“举手长劳劳,而情同依依”的伤感别离,到“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的无奈放手,透露着的,是两人的未坚持与家人的不理解。明明爱得那么认真,没料想到化成一场美丽的错误,一个痛心的悲剧。

“怅然遥相望,如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这免不了的告别,却是深情千种。二人甘为爱情付出生命,也只在“念与世同辞,千万不复全!”的一声呐喊后,终于相互成全。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美好的爱情只有在这万般激流的毁灭后,才显得如此动人。幻丽的梦想只有在残忍现实的摧朽下,才变得无比悲情。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4

现在世俗的爱情让我有点看不大懂,现在更多的爱情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也许在朋友之间,谈起真爱还真有点不好意思,最近看了《孔雀东南飞》一书,去找一下传说中的爱情。在看之前,还特意了解了一番:此书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被人称之为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它讲述了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历代传唱,成为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

如果问爱一个人需要什么?也许我会想半天,转着眼珠还想不到一个让我坚定的回答。在看完这本书后,给我的感觉是主人公似乎在回答我,这份爱情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致死不渝的信念书中的主人宫身边发生种种事端全都被一样东西所驱动和主宰,也许那就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怀疑、猜忌、误解,一波没停一波又起的兴风作浪,这些渗透进了他们的爱情中,出现裂缝,一定要及时补全,不及时修复这后果根本无法想像。文中由于男母的极度冷眼,嫁入才两年的妻子无奈之下回了娘家。对此,男主人宫却无能为力,在孝字当头的社会里,他断然选择了妥协。纵使男主人宫极力的保护着自己爱的人,无奈之下送了爱人回了娘家,也许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两全的办法,公务缠身的他实在无法顾及家中变故,也许当初只想缓和一下局势的他,根本不会料想到由此而引发的后果,从此人隔两地的同时也隔绝了两颗相爱的心。按照当时的风俗,媳妇被婆家赶回家也就相当于被休弃了。在这种风气的时局下,经过了漫长而又消沉的岁月中,男主人宫当时鉴别时给她的誓言和希望,犹如残留的烛光一样越来越暗。在家人的再三劝说让她重新再嫁下,与处在当时环境的她心里萌生的怀疑,种种的叠加之下,她终于还是支持不下去了。心神不定的她糊里糊涂的答应了家里人说的再嫁一事。也许当时的她只仅仅为了知道他还是爱她的,他马上就会来接她的,她是在为了确定什么还是在试探什么呢,在我看来,这场爱情皆因此而暗淡下去。如果那个熟悉的声音再次传来时,那种雨过天晴、心花怒放的心情怎么能不使她欣喜若狂,此时的他们深情对望着,她的心结不复存在。但男主人宫的话却深深的刺痛了她,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这时后悔不已的她面对另外一个误解,她无能为了了。在她认为只有死以证明她对他的爱之深,爱之烈。结局是美满的,他们完成了他们认为最能保留这段爱情的唯一方式。在最后他们临死前,心中不再疑惑什么,不再猜忌、没有误解。那些曾经让他们尝尽心酸的事情将永远不会再撼动他们的爱情了。他们可以相爱到永远。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5

一曲爱的悲歌,是为千古鸳鸯绝唱。

——题记

秋日突然神伤,碎雪零星满楼,夕阳凄凉地依在山头。

秋菊开了,星星点点,愁容满面。

我安静地穿过花园,心底涌上无限悲凉,秋菊盛开的时候,是我与夫君续缘之日,秋菊又开了,是我与夫君缘尽之日。

“莫思量,十年生死两茫茫,年年寒水断肠处,惟有泪两行,寂寞梧桐染院锁清秋,是离愁,月如钩,物事人非事事休,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满心凄苦,无语诉说,心如裂帛泪如泉涌。

夫君有苦难言,婆婆对我已没有恩情,园中花儿也好似不舍与我匆匆作别,泪光闪闪、饱满深情、我亦又舍得?可婆婆逼催,只能挥泪作别,纵有万般无奈,千种留恋,无人领会,意决去。

“为伊消得人憔悴,双溪舴艋难载愁,烟雨黄昏,非那点点愁,西风调碧树,望尽天涯路,风飘飘、心悠悠、肠断情深处。”

月儿弯弯,暮色低沉,经过婆婆门前,婆婆熄灯就寝,无奈,只得回房,夫君满脸愁绪,看我进来说道:“并非我无意留君,母命难违。”我苦笑:“夫君何出此言?不必多虑,知君重情重意,岂可怨君?”夫君拥我而泣。

长夜难眠泪沾襟,辗转反侧不能寐,与君深情相望,泪眼诉惆怅,逝者如斯,不知东方之既白。

终到哀肠断情处,诉君如蒲苇,蒲苇纫如丝,愿君作磐石,磐石无转移,君呜咽、高马转头、万丈尘土起、泪眼把君望。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相见时难,别亦难,人不寐,孤夜难熬尽,高楼请酒入断肠,化作相思泪。”

哥哥许我与人家,心如死水泪如雨下,可怜衷情人,如今两相隔。

“红藕香残玉箪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欲语泪先流。”

夜夜思君切,盼君早日归,惆怅马悲伤,蹑履相逢迎,嗟叹!便心伤。“自君别我后,日夜思君苦、逼迫有兄弟、以我应他人!”君泣拥入怀,哽咽不成声,“生不能日日相守不离不弃,但愿黄泉下相见,永不分离!”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绵绵愁,一江春水向东流。”

今生与君缘分已尽、来生,愿厮守至死不瑜。

冷冷清秋、红装雅容、心与君作别,尸留人间魂伴君,与君化为蝶,比翼双双飞,含笑跃清池,愿与君相见!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6

“人间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纵然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已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些千古名句不管是甜言蜜语的敷衍还是应诗应景的做作,着实让人揪心的叹息、倾慕了一番。而文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地让我们真正明白了一番感情的忠贞与圣洁。

要是说西方的恋爱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恋爱的史诗,那么中国的《孔雀西北飞》将是恋爱追逐的绝唱。孔雀西北飞,飞到天涯纵不回。百般的缱绻爱恋,柔情的相思只为彼此可以或许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刘兰芝深赴黄泉,焦仲卿自挂西北枝,当仁不让反抗对不公平运气的束缚。为恋爱,为自在,他们不吝一切,这是多么的倔强啊!应该说,这是对恋爱倔强的追求。但无情的偏见,霸道的褫夺了一个懦弱女子爱与被爱的权益。孔雀东南飞读后感昆虫记读后感200字

实故事也很简略,人物也很通常,情节也不像现代小说那样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切是那么的平庸,文章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报告了一双情笃夫妇殉情于世的故事。然而我通常读之,总会伤感至极。天下上真的会有如此优美的恋爱吗?我不信,我不敢相信。

俗话说,“动情容易,守情难”,焦仲卿面对母亲让其休妻再娶的想法却以“结发共枕席,黄泉共为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与母诤言,以示反抗。试问普天之下会有几人与之同耳?在这灯红酒绿、流光溢彩的社会中,真正能做到坐怀不乱者能有几人?

“阿兄得闻之,痛惜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兰芝兄长无不所言极是。从田间村妇到太守家的贵妇,无异于一步登天。不用“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此等功德焉有不施为哉?

孔雀西北飞,五里一倘佯。

一把酸楚泪,铸就了恋爱的至去世不渝;泪眼问天,抒发了内心的激怒;举身赴清池,执着见证恋爱的誓词;哭号百转,只为仲卿独守内室......

谁的旋律,将谁缠绕?谁的悲凉,让谁断肠?纵有万般真情,都市洋溢在暗淡的黑夜中。当缅怀化成灰烬,我好像看到了兰芝的无法,当天下依然萦绕在你的面颊,一切的一切,都将从顺入流。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7

《孔雀东南飞》全文都用5言的句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节紧紧相连,扣人心弦,回味无穷。结尾也秉承了这类歌颂爱情古文的一贯风格,将原本悲伤的结局巧妙地转化为一个虚幻美好又引人深思的结尾。

《孔雀东南飞》在人物的'塑造上善于运用人物的语言来塑造一个人物的形象。就如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仅仅用对话就把兰芝不亢不卑,坚强坚贞,以及对焦仲卿的挚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缺少一些动作、神态、外貌描写,但这也更加突出了文章的语言描写。

本文意在控诉了宗法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家长专制和宗法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男主人公焦仲卿虽然性格有点软弱,但他身上那男子的骨气与刚强让他勇于反抗,最后自缢殉情。总而言之,《孔雀东南飞》在当时表达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渴望与追求,勇于反抗整个社会背景,在当时是具有先进意义的。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8

鸣蝉放弃了对往日青春的坚守,一声蛙鸣苍凉了秋夜冰释的温度,一个人孤孤单单坐在窗前,依然还在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缠绵的.悲剧爱情而感叹,一段多么美丽的佳话就那样匆匆结束了,走的那么仓促、那么凄婉……

当春去夏来,夏去秋又来,兰芝的泪水从无断流,也许汇成一条小河了吧,而她却还在坚强的等着、盼着、守候着…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也是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清泉;同样是为了爱情,刘兰芝和焦仲卿又演绎了一段人间悲情,谱写了一曲命运悲歌。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9

仲卿和兰芝两情相悦,不能长相斯守,便有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苍凉。为了摆脱独自徘徊的悲凉,他们选择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千古盟誓。终究,他们还是走在了一起,好不令人掬泪的悲凉——“生不偕老”,好不令人慨叹的幸福——“死求同穴”……

对于兰芝为焦母不容而致使夫妻分离的缘由众说纷纭,各执其辞。我虽不才,也还想置喙几句。在我看来,还有两大可能:

《礼记内则》中说:“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仲卿“甚宜其妻”,这无疑问――当焦母坚持遣兰芝走时,只听到仲卿绝望而悲怆的呼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从前嘘寒问暖,无所不谈,可谓母子深情矣。现在小夫妻昵喃燕语,忘乎所以。巨大的落差,强烈的失落感猛然袭向焦母,她踉跄失措。试问向来都把全副精神寄托于独子身上的她,情何以堪?于是,悲剧的序幕被拉开……此或为其一。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10

千百年过去了,读着《孔雀东南飞》,仿佛还能看见美丽勤劳妇女工作的身影;还能看见面目深沉的婆婆责备媳妇的情形:还能看见软弱无能的府吏跪在床前哀求的表情;仿佛还能听见妇女与府吏别时的信誓旦旦。媒人来了,妇女为了爱情,为了誓言,毅然“揽裙拖丝屐,举身赴清池。”成就了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情悲剧。

美丽勤劳的妇女是谁?兰芝是也。一个愿意为爱情而牺牲的人,她与焦仲卿是真心相爱的。但因为焦母,自己的父母兄长,她走上了绝路。兰芝死去了,她的死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解脱;她的'死不是懦弱,而是刚强的另一种诠释。

兰芝,死去千百年了,但她那对爱情的坚贞不移的精神却活到现在,播撒在神州的每一个角落,感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兰芝的死令人感到惋惜,但死或许是最好的办法,更能展现她对爱情的忠贞,对自我的解脱,而这也许就是她唯一的选择。

既然兰芝之死是那么令人惋惜的,那兰芝之死又是谁的错呢?焦母?还是兰芝的父母兄长?这一直都是人们所众说纷纭的。千百年过去了,人们终于晓得:兰芝之死是由于那个时代腐朽的封建制度所造成的,也就是说兰芝不过是那时代的一件牺牲品,有的兰芝在我们所不知年代悄然成了牺牲品。而兰芝算是幸运与幸福的那个,至少在今天还有人记得她,记得当年可歌可泣的爱情,为她愤愤不平。而的牺牲品甚至还说不出名字。对此,我无奈地说:“那是一个末世,是一个人吃人的道德制度下的末世。”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11

鸣蝉放弃了对往日青春的坚守,一声蛙鸣苍凉了秋夜冰释的温度,一个人孤孤单单坐在窗前,依然还在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缠绵的`悲剧爱情而感叹,一段多么美丽的佳话就那样匆匆结束了,走的那么仓促、那么凄婉……

当春去夏来,夏去秋又来,兰芝的泪水从无断流,也许汇成一条小河了吧。而她却还在坚强的等着、盼着、守候着……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也是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清泉;同样是为了爱情,刘兰芝和焦仲卿又演绎了一段人间悲情,谱写了一曲命运悲歌。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12

仲卿和兰芝两情相悦,不能长相斯守,便有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苍凉。为了摆脱独自徘徊的悲凉,他们选择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千古盟誓。终究,他们还是走在了一起,好不令人掬泪的悲凉——“生不偕老”,好不令人慨叹的幸福——“死求同穴”……

对于兰芝为焦母不容而致使夫妻分离的缘由众说纷纭,各执其辞。我虽不才,也还想置喙几句。在我看来,还有两大可能:

《礼记内则》中说:“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仲卿“甚宜其妻”,这无疑问――当焦母坚持遣兰芝走时,只听到仲卿绝望而悲怆的呼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从前嘘寒问暖,无所不谈,可谓母子深情矣。现在小夫妻昵喃燕语,忘乎所以。巨大的落差,强烈的失落感猛然袭向焦母,她踉跄失措。试问向来都把全副精神寄托于独子身上的她,情何以堪?于是,悲剧的序幕被拉开……此或为其一。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13

少时读《孔雀东南飞》,眼里只有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是一个多么蕙质兰心的女子,巧手多才,知书明理。反观自己,织素裁衣遑论,箜篌只得听闻,吟诗诵书堪堪,仅是如此,还常以略通诗书自得,一朝逢着聪慧如斯的刘兰芝,顿生自惭之心。“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这又是一个多么明艳动人的女子。葱指纤纤,白如玉柔似兰,指尖微张仿佛一朵婀娜娇怜的玉李;绛唇一点,红若朱艳似樱,唇瓣轻启恍若一朵明媚鲜妍的朱桃。秾李夭桃,就这样一霎时开在了纤纤细步之间,迁延顾盼,芳华溢彩。

这样的刘兰芝是少女理想中的自我,美丽聪慧,举世无双,真该值得百般怜爱,若我为男,得此佳妇,必视为珍宝,感此生足矣。可恶婆母无理,百般挑剔,使有情人难成眷属;可憎兄长无情,富贵之下,迫有情人相会无缘;可恨仲卿无为,懦弱顺从,致有情人共赴黄泉。可是,仍被这样凄美的爱情深深打动,因为纯粹与决绝。我愿与你白首偕老,富贵无论。我愿与你长相厮守,生死不离。为何求不得又放不下?奈何爱分离而怨长久。明明两情相悦,却隔了鸿沟天堑,明明心心相印,只剩却相思可寄。我心悦你,又如何笑对他人?我心念你,又怎能安然度日?天地之大,无你我相守之地;奈何桥上,且共一段同行之路。红罗帐,花烛台,触目心酸;敛裙裾,赴清池,从此无泪。美丽的消逝总让人神伤,何况是这样纯粹决绝的爱情,炽烈得像一团火,灼痛人心,令人难以释怀。每每读之,总是万千慨叹。

后来再读《孔雀东南飞》,感其爱情真挚之余,难免细思深究一下,我总不相信,有这样的母亲,置亲子于痛苦深渊;有这样的兄长,迫亲妹怀怨而再嫁。为何爱不得?为何难相守?“无子”说、“恋子”说、“婆媳天敌”说……杂说纷然,有理有据。于是盲目从众,归咎封建家长制,归咎万恶的旧社会。可是现代新社会没有婆媳不容致家庭失和的吗?没人认为“官二代”比“公务员”更值得一嫁吗?答曰此为封建流毒。然则外国没有婆媳不睦致家庭失和之事?没人认为富贵比爱情更重要?我看未必如此。更何况“万恶的旧社会”里也不乏厮守终生白首偕老的佳偶吧,譬之于卓文君逢司马相如、李清照遇赵明诚,凡此种种,不乏佳话。所谓的“根本原因”究竟以何为根?细究起来,只觉枝蔓丛生,错综迢递,无处索骥,难觅“根本”。只能无奈叹息,怨时也命也。

然而此番再读,总觉心意难平。大概世殊时异,情随事迁,何况世间本没有无懈可击的完美。于是在焦母的蛮横挑剔之外读出了尴尬,在刘兄的攀附权贵之外读出了世俗,在焦仲卿的懦弱顺从之外读出了无奈,在刘兰芝的美丽自尊之外读出了倔强。

“自请遣归”是自尊,是倔强,也是自断后路。奈何轻易言离别,何处再寻花明路?焦仲卿无奈之下堂前伏惟请求,可惜站错了立场,“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本是维护求情,结果火上浇油。如果“女行无偏斜”,那么行有偏斜的只能是矛盾的另一方——焦母了吧?所以一个“及时相遣归”一个“女行无偏斜”,生生将焦母架在高墙之上,进退不能,尴尬难堪。

“临别严妆”是自尊,是倔强,也是自断后路。也许她只是想拒绝婚姻的失败,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狼狈,即使离开,也要明艳精致,腰背挺直。离别本易令人黯然,进而心软。可是这种倔强的姿态再一次把焦母高高架起,即使焦母有一丝犹豫或曾经想要缓和,也没有由头可借,没有台阶可下,只剩难看与刺痛。

我不知道刘兰芝在怎样的思虑下同意哥哥“登即相许和”。也许她敏锐地察觉了“其往欲何云”的言外之意,原来“终老于娘家”不在哥哥的思量之中,于是她又一次倔强地仰起头。可是“登即相许和”是她亲口所应,之后又该如何呢?她把自己送上了再嫁之路,无从反悔。

“被休弃”“被再嫁”的刘兰芝满腹委屈。焦仲卿来了,她以为他会理解她的委屈、她的无奈,可是“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犹如一盆冷水,把她浇了个透心凉。她最后的依靠质疑她,她最后的退路刺痛她,狼狈中她只能再次选择倔强,以为至少还能保持自己的尊严,“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相约生死,共赴黄泉。

你以为,你用倔强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可是你的倔强自尊,于仲卿是逼迫,在焦母是挑衅,对你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逼迫呢?你留给他们决绝的背影,也断绝了自己所有的退路,直至退无可退。

你以为,你用生命捍卫了忠贞的爱情。可是,你所追求的就是不死不休惨烈如斯的爱情?所谓忠贞的爱情,不该是相守偕老笑看风雨,不该是携手终生共赏花月吗?奈何桥上孟婆汤,你又喝得喝不得?倘若喝得,今世皆忘,为爱赴死所求为何?倘若不喝,孤单飘零,何处觅得缥缈鸿影?况世上本无黄泉,此别实为永别!

凄美决绝如斯,实为可叹可悲!

可叹兰芝聪慧自傲不明屈伸之理!可悲仲卿顺从良善不懂中和之道!

呜呼!斯人已矣,孔雀尚在,愿有情人思之慎之。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14

悲剧,之所以能撼动人心,是因为它的美好足够动情,而它的破灭也十分彻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中,性格独特鲜明的主人公主导着故事的发展,而正是他们性格中的种种矛盾,加上外界环境推动,促使一段两情相悦的爱情走向了终结。

焦仲卿虽深爱着刘兰芝,然性格软弱,优柔寡断。他敢于为了爱情挺身而出,出言说服母亲,却因为没有主见,在夫妻生活中处于被动地位,而遭受到母亲决绝的反对。其实,若不是焦仲卿的多愁善感与后知后觉,他完全有机会挽留刘兰芝,赶在失去她之前将她追回。他不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没有身为男子的勇敢果断,更没有身为男子的阳刚与顽强。

而刘兰芝,投入了充分的感情于这段苦难的博弈,与焦仲卿恰恰相反,她坚决、有主见,不仅多才多艺,能言善辩,而且在爱情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恰是因为她过于地强势聪颖,使得婆婆心生反感,出言不逊,行为挑衅,使她离开焦仲卿成为了必然。

他们并没有错,他们善良、柔情,也都深爱着对方,但错就错在他们在恋情之中的关系。如果胆小懦弱的焦仲卿勇敢地成为主导恋情的人,如果刚毅强势的刘兰芝放下自作主张的行为习惯,或许就能长久地在一起,就不再迫于外界的压力。

而他们爱情悲剧的制高点,便是“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这段在深情与果敢的跌宕中,最终坠入现实的.万丈深渊,唯有在这时,我们真正地看到,一段美好却不恰当的爱情,败给了残忍而又必然的现实。从“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海誓山盟,到“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投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的缓兵之计;再从“举手长劳劳,而情同依依”的伤感别离,到“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的无奈放手,透露着的,是两人的未坚持与家人的不理解。明明爱得那么认真,没料想到化成一场美丽的错误,一个痛心的悲剧。

“怅然遥相望,如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这免不了的告别,却是深情千种。二人甘为爱情付出生命,也只在“念与世同辞,千万不复全!”的一声呐喊后,终于相互成全。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美好的爱情只有在这万般激流的毁灭后,才显得如此动人。幻丽的梦想只有在残忍现实的摧朽下,才变得无比悲情。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15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一把辛酸泪,铸就了感情的至死不渝;泪眼问天,抒发了内心的激愤;举身赴清池,执着见证感情的誓言;哭号百转,只为仲卿独守闺房。

谁的旋律,将谁缠绕?谁的凄凉,让谁断肠?纵有万般真情,都会弥漫在暗淡的黑夜中。当思念化成灰烬,我仿佛看到了兰芝的无奈,当世界依然萦绕在你的脸颊,一切的一切,都将从顺入流。于是乎,我感慨道:以前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也许仲卿与兰芝的“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在后人眼里但是是过眼云烟,什麽山盟海誓,什麽至死不渝,都是一席空话。

如果说西方的感情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感情的史诗,那么中国的《孔雀东南飞》将是感情追逐的绝唱。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纵不回。千般的缠绵爱恋,柔情的相思只为彼此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刘兰芝深赴黄泉,焦仲卿自挂东南枝,义无反顾反抗对不公平命运的束缚。为感情,为自由,他们不惜一切,这是何等的倔强啊!就应说,这是对感情倔强的追求。但无情的偏见,蛮横的剥夺了一个柔弱女子爱与被爱的权利。

一朝为情死,万念皆下情啊!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痴心,都将成为虚无。即使是无,也要固守感情的忠贞不渝。“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哪一种”今生今世的诺言,亘古不变。

兰芝啊!汝何所惧?即使黑暗中的感情,我相信,真情的曙光会驱逐一切。从古至今,“不守妇道,红杏出墙”诸多都是在形容你,但我相信你的'坚强,只要自我做过的,都会无怨无悔。千般恋爱万种情,一切尽在不言中。纵然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你宁死不再嫁,只为仲卿对你许下的承诺,你的专情,你的专一,让我倾佩。

仲卿的爱,枝头空。似乎又重演了《梁祝》的凄惨。你爱兰芝,爱的无怨无悔。你对她许下的“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誓言,让我置身在封建社会看到了你的执着,看到了你对感情的追求。但在当时,你的“孝道”未免对兰芝有些残忍吧!你尊你的老母,但又将兰芝置身何处呢?我也许不是你,不能体会你的情绪。兰芝只是一个女人,作为一个女人,最不能承受的便是自我最爱的人手里的一纸休书。如果在现代,我相信你对兰芝,必须是不离不弃,对吗? 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时间在老去。那时的花开,那时的刹那芳华,我们目光集聚,没有别离!青山依旧在,真情万古存。棒打鸳鸯,说到底就是一种现实的罪过,这种罪过拆散了多少有情人!我,来不及陪你一世,来不及问你什么是永恒,甚至还来不及哭泣,你就这样悄然而走,头也不回。

君泪盈,妾泪盈,

洛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16

仲卿和兰芝两情相悦,不能长相斯守,便有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苍凉。为了摆脱独自徘徊的悲凉,他们选择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千古盟誓。终究,他们还是走在了一起,好不令人掬泪的悲凉——“生不偕老”,好不令人慨叹的幸福——“死求同穴”。

对于兰芝为焦母不容而致使夫妻分离的缘由众说纷纭,各执其辞。我虽不才,也还想置喙几句。在我看来,还有两大可能:

《礼记内则》中说:“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仲卿“甚宜其妻”,这无疑问――当焦母坚持遣兰芝走时,只听到仲卿绝望而悲怆的呼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从前嘘寒问暖,无所不谈,可谓母子深情矣。现在小夫妻昵喃燕语,忘乎所以。巨大的落差,强烈的失落感猛然袭向焦母,她踉跄失措。试问向来都把全副精神寄托于独子身上的她,情何以堪?于是,悲剧的序幕被拉开,此或为其一。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17

这部经典的爱情史诗讲述的是我国汉末建安年间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故事,仲卿和兰芝两情相悦,却不能长相斯守,便有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苍凉。为了摆脱独自徘徊的悲凉,他们选择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千古盟誓。《孔雀东南飞》这部剧被称作是中国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流传千古的爱情神话。

看完《孔雀东南飞》,心中一片戚然,依然还在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缠绵的'悲剧爱情而感叹、而惋惜,一对多么恩爱的少年夫妻就那样匆匆的离去了,一段多么美丽的佳话就那样匆匆结束了,他们还不满二十岁,正值豆蔻年华,却走的那么仓促、那么凄婉。“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那坚定凄楚的誓言穿越了时空,时常回响于耳畔。焦仲卿不是没有抗争过,当焦母坚持遣兰芝走时,只听到仲卿绝望而悲怆的呼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但在那个所谓“孝”字当头的年代,母亲举起“孝”的大棒逼散鸳鸯,贤惠美貌的儿媳含冤受屈被遣送回家,从此人隔两地,两颗心也隔绝了。悲剧的序幕被慢慢拉开。“揽裙脱丝履,举身赴青池”、“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生不同衾,死同穴”,害人的休妻制度,吃人的封建礼教,让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一个无奈而无悔的选择。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感情的忠贞,他们用生命拒绝了私欲的诱惑,写下了如歌如泣的凄婉爱情。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18

《孔雀东南飞》全文都用5言的句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节紧紧相连,扣人心弦,回味无穷。结尾也秉承了这类歌颂爱情古文的一贯风格,将原本悲伤的结局巧妙地转化为一个虚幻美好又引人深思的结尾。

《孔雀东南飞》在人物的塑造上善于运用人物的语言来塑造一个人物的形象。就如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仅仅用对话就把兰芝不亢不卑,坚强坚贞,以及对焦仲卿的挚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缺少一些动作、神态、外貌描写,但这也更加突出了文章的语言描写。

本文意在控诉了宗法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家长专制和宗法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男主人公焦仲卿虽然性格有点软弱,但他身上那男子的骨气与刚强让他勇于反抗,最后自缢殉情。总而言之,《孔雀东南飞》在当时表达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渴望与追求,勇于反抗整个社会背景,在当时是具有先进意义的。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19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整理书柜时,我无意间看到了自己高中时的读书笔记,而这篇《孔雀东南飞》则被自己工工整整的抄在了第一页。至今仍记得自己初读此文时眼泪潸然、泣不成声的样子。

其实故事也很简单,人物也很平常,情节也不像现代小说那样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一切是那么的平淡,文章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一双情笃伉俪殉情于世的故事。然而我每每读之,总会伤感至极。世界上真的会有如此美好的爱情吗?我不信,我不敢相信。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纵然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些千古名句不管是甜言蜜语的搪塞还是应诗应景的做作,着实让人揪心的感叹、羡慕了一番。而文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地让我们真正领略了一番感情的忠贞与圣洁。

俗话说,“动情容易,守情难”,焦仲卿面对母亲让其休妻再娶的想法却以“结发共枕席,黄泉共为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与母诤言,以示反抗。试问普天之下会有几人与之同耳?在这灯红酒绿、流光溢彩的社会中,真正能做到坐怀不乱者能有几人?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兰芝兄长无不所言极是。从田间村妇到太守家的贵妇,无异于一步登天。不必“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此等好事焉有不施为哉?

傻,真的很傻。在今天这种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充斥我们视网膜的大多是那些用青春在男人这座金山上蹭下绚烂的粉末,等待着聚沙成塔的娇艳女人;或者是打着爱情的旗号,盯着男人的腰包,不惜横刀夺爱、鸠占雀巢的第三者,与刘兰芝的完全不必煞费苦心便可名正言顺的坐享其成,却不去享受,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20

看完《孔雀东南飞》,心中一片戚然,依然还在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缠绵的悲剧爱情而感叹、而惋惜,一对多么恩爱的少年夫妻就那样匆匆的离去了,一段多么美丽的佳话就那样匆匆结束了,他们还不满二十岁,正值豆蔻年华,却走的那么仓促、那么凄婉……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那坚定凄楚的誓言穿越了时空,时常回响于耳畔。焦仲卿不是没有抗争过,当焦母坚持遣兰芝走时,只听到仲卿绝望而悲怆的.呼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但在那个所谓“孝”字当头的年代,母亲举起“孝”的大棒逼散鸳鸯,贤惠美貌的儿媳含冤受屈被遣送回家,从此人隔两地,两颗心也隔绝了。悲剧的序幕被慢慢拉开……“揽裙脱丝履,举身赴青池”、“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生不同衾,死同穴”,害人的休妻制度,吃人的封建礼教,让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一个无奈而无悔的选择。

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感情的忠贞,他们用生命拒绝了私欲的诱惑,写下了如歌如泣的凄婉爱情。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21

偶然一次听到一首歌《江南》,听一次就深深被里面凄美的歌词吸引住,当时就下载在手机上,反复听了好几次。里面有几句特别深刻:不懂爱恨情愁煎熬的我们,都以为相爱就像风云的善变。还以为殉情只是古老的传言,离愁能有多痛,痛有多浓,当梦被埋在江南烟雨中,心碎了才懂!是哦,在不懂情爱为何滋味的时候,总以为爱情只有浪漫与美好。可谁知,美好的爱情,也许会成为一把双刃刀,既让人爱也会让人恨。

听着这首《江南》,脑海中就想起了,在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曾经给我学习过一篇课文《孔雀东南飞》,十六七岁仍是懵懂不知情爱为何滋味的年龄,还无法理解爱得生死相随的感受。老师当时分析课文的全部内容都已经记不清,但是却不知为何,老师讲到两人相爱却无法相守,爱恨交织的心情的哪一句话,却牢牢印在了我的心中:有爱才有恨,有爱才会恨;爱和恨交织,爱与恨交错;恨到深处仍深爱。也许是当时老师爱得沉醉,恨得切齿的表情和语调让我的印象太深刻的缘故吧。哪个时候年轻,没有经历过感情,还真不懂仲卿和兰芝为何能爱到双双殉情。直至经历了自己的'恋爱和婚姻,直到有一天为了生活,与爱人不得已的分居两地,才慢慢开始理解并体会到哪种相爱无法相守的相思苦。

学习这篇课文正处在向往美好,憧憬爱情的年龄。那时最喜欢的课余活动就是去租爱情小说来看,小说里面的女主角,经历了一番磨难和折腾,最后总能找到又帅又多金,更是专情不二的白马王子相伴左右。但是现实世界里的爱情却并不都是一对一,历史里记载的古代帝皇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普通男人也有三妻四妾。我看到的听到的现代男人,只要有成熟的条件就会有二奶三奶,被生活中活生生的事实当头一棒才恍然大悟,哪些太纯粹太美好的爱情小说是有毒的。真实世界里的灰姑娘很多,但只有一个有南瓜车,而这世上也并没有哪么多有玻璃鞋的白马王子,更多的,是食色性一体的二师兄。当然,还剩下一个美女坐怀不乱的,但哪是唐僧。

或许是现代社会发展太快了,快餐面,快餐饭,就连爱情都发展成了快餐式的。试婚,同居,不停上升的离婚率。生死相随,矢志不渝的爱情故事,终究还是成为了一个神话。愿得一人心,相随到白头,又是多少人向往并寻找的,但是得到的,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却又有几个人能一直保持初心,始终如一。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22

爱一个人需要什么?我说不出。但焦仲卿与刘兰芝会坚定的告诉你:这份爱情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致死不愈的信念,真心的告白等等。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围绕在焦、刘身边的种种事端全都被一样东西所驱动和主宰,那就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怀疑、猜忌、误解,无不一波未停一波又起的兴风起浪,这些渗透进他们的爱情中,如不及时化解,后果是灾难性的。

由于焦仲卿之母的极度冷眼,嫁入焦府才两年的刘兰芝无奈的被遣回了娘家。对此,仲卿显的无能为力,在孝字当头的社会里,他选择了妥协。且不谈焦母与刘兰芝谁对谁错,单是焦仲卿为兰芝极力的袒护中,焦仲卿爱刘兰芝是有目共睹的。或许送走刘兰芝只是权宜之计,公务缠身的他实在无法顾及这家中变故,也许只想缓和一下局势的他,怎么也料想不到由此而引发的后果。从此人隔两地,两颗心也隔绝了。

根据其风俗,媳妇被婆家赶回娘家无异于被休弃了。在这种风气的定势下,在漫长而又消沉的岁月中,焦仲卿临别时给她的誓言与希望,犹如残留的烛光一样越来越暗。在家人的'止不住的劝说再婚下,与内心里萌生的怀疑,种种的叠加,她终于支持不下去了。心神不定的她糊里糊涂的答应再婚。不要责备她,她仅仅只为了知道他还是爱她的么,他什么时候来接他?她是为了确定什么还是在试探什么,我想这场爱情皆因此而暗淡下去。

当那个熟悉的声音划破夜空传来时,那种雨过天晴心,花怒放的心情怎能不使兰芝欣喜若狂,奔出门去,两人深情对望时,兰芝的心结不复存在。但仲卿的话却深深刺痛了她“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悔恨不已的兰芝面对另一个误解,她无能为力,唯一死以证明她对仲卿爱之深,爱之烈,超越生死与时空。

结局是美满的,他们完成了他们认为最能保留这段爱情的唯一方式。在临死前,他们心中不再疑惑,不再猜忌、误解。在此之后,那些曾令他们尝尽辛酸的东西将永远不会再撼动他们的爱情了。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23

《孔雀东南飞》全文都用5言的句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节紧紧相连,扣人心弦,回味无穷。结尾也秉承了这类歌颂爱情古文的一贯风格,将原本悲伤的结局巧妙地转化为一个虚幻美好又引人深思的结尾。

《孔雀东南飞》在人物的塑造上善于运用人物的语言来塑造一个人物的形象。就如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仅仅用对话就把兰芝不亢不卑,坚强坚贞,以及对焦仲卿的挚爱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缺少一些动作、神态、外貌描写,但这也更加突出了文章的语言描写。

本文意在控诉了宗法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家长专制和宗法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男主人公焦仲卿虽然性格有点软弱,但他身上那男子的骨气与刚强让他勇于反抗,最后自缢殉情。总而言之,《孔雀东南飞》在当时表达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渴望与追求,勇于反抗整个社会背景,在当时是具有先进意义的。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篇24

云寒雨冷,寂寥夜半景色凄清。独自路上行。

荒山悄静,依稀隐约传来了夜半钟声。循着钟声,来到一处禅院。声更响,相思难平;钟声惊破梦,更难成。

是谁令我愁难罄?唉——悲莫罄。大学毕,就业匆,未有关系、人脉于我身。纵有满腹经纶,无处用,处处碰壁,难掩悲情泪。树信念,忍世俗,结人脉,本应通情达理顺人心。可奈何?不被容,情无诉,只可独伤心。

出公司,漫街头,解忧愁。俊男靓女,满面春风,自心亦敞开。工资未发,满不在乎,穷开心。感发乱,尘满面,蓬头垢面惹人瞧。至发廊,整观容,容光焕发精气足。神采奕奕,满心舒畅,以前悲伤弃。

正衣冠,调心态,重整河山待后生。复回公司,见一生面孔。命运几何?与我相无异。此乃女子,忧虑更甚,艰难苦恨繁霜鬓。于我看,不忍心,时时处处相帮依。俩新人,互扶持,于患难,见真情。人非禽兽,知恩图报,一来二去,红颜知己知我心。

时光流逝,情谊更深,眉目相对,含情脉脉。于公司,渐顺意,我俩人,郎才女貌人称赞。情谊更深,爱意更浓,每日嬉笑怒骂,好不快活。不知父母意,岂敢曰与?泛舟湖上,大槐树下,私定终身。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结婚意日浓。终下决心,战战兢兢,各见父母。意说明,如料想,父母不允,恩许难求。无他,唯有奋力一搏。吾与父母曰:“儿已薄禄相,幸复有此女。事业相扶持,生活常照料。两人情终确,终身已私定。生即为鸳鸯,死亦化成蝶。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父曰:“尔乃穷小子,其乃贫家女。贫贱夫妻,百事悲哀。吾只你一子,尔受苦何能?愿你事业成,或攀富家女,此生富且贵。”语毕,吾不再言。身卧在床,辗转反侧。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谓其女,无偏差,父母亦不允。在外遇相见,低头共言语:“父母不允,勿失吾心。待看形势,随机应变。若有逼迫,吾等私奔。吾当作磐石,汝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时光如流水,白驹过隙,我俩情谊日更深。尔等同私奔,怎奈现实窘,无以继终日,只得回桑梓。父母之命无相许,两人分居空悲切。其女家欲嫁。而吾穷小子,无以言表,无法以对。其女软禁家,父母不允出。行至其窗外,阳台不得见。只得电话言,聊表心意,徒增伤感。

忽一日,信息交流止。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忆汝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半年不相见,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半年后,其女父母复登门。留一信、一婴孩,无话,匆离去。开信,上书:“吾等苦命人,有缘而无分。应结为夫妇,黄泉共为友。怎奈世事迫,孔雀东南飛。父母逼吾嫁,则吾誓不从,以死而明志。送去那婴孩,系尔亲骨肉。吾先走一步,尔将儿养大。心系鸳鸯佩,此时已分离。吾手拿一半,一半于信封。待到尔升天,切记握玉佩。以此为凭证,世代为夫妻。”读罢泪沾襟,情绪不可抑。俯瞰那婴孩,他亦对视我,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情缘泡影,鸳鸯梦,三生约,何堪追认?伤心哀我,负爱抱恨,决心请逃。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辞别父母,远离这伤痛地。带婴孩,走远方。女子,汝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迈步入禅院,剃度成为僧。我禅心修佛性,梦幻已今朝醒。情根爱根,恨根怨根,春花怕赋咏;情丝怨丝,愁丝爱丝,秋月怕留情。情心早化灰,禅心经洁净。

轻触琴弦,如风之纤细,思念为谁断?绕指的情愫,一生的眷恋,在琵琶和鸣中,演绎了一场又一场岁的留恋;情到深处,孤寂难掩,耳畔的呢喃似花落时一声轻叹;情缘诉不尽笙箫,一世寂寞谁人怜,难掩相思雨。

看破红尘,内心无欲无求,经历过的'情爱恍若隔世。瑟瑟的苍穹,绵绵的清愁,在谁的琴曲下柔成了一个千千心结?月落乌啼,那又是唱响了谁的风霜千年?藕花深处,烟雨楼台依旧是沧海茫茫。今宵的我,无由得却饮醉在了前世的那一场晓风残月里。

禅院萧萧叹孤影,仿似杜宇哀声泣血夜半鸣。隐居山林,菩提,伴我苦敲经;凡尘,那堪复听。情似烟轻,为爱为情恨似病,对花对月怀前程。徒追忆,花月证。情人负我,变心负约太不应,相思当初枉心倾,怨句妹妹太薄幸。怎可独自离去,留我在这人世间。

禅院钟声,深宵冷清。夜半有恨,我人已泪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