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2024/05/24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教育的情调》读后感(精选24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1

读《教育的情调》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反思自己的某些教育行为和想法,其中大多是觉得自己当时做得不够好,需要做出一定改变的。

我从书中的教育事例看到,好的教育行为总是以孩子为出发点的,而我的出发点却经常是某一个标准,就像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之类的。标准很美好,结果总是毫无例外地送我一肚子气。由此可见,很多时候我从一开始就错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独特在由内而外的各个方面,作为老师,我们尤其需要关注他们体验现实情境的独特性,要知道他们不可能用完全相同的方式去体验相同的情境,也就不会有一样的收获。所以给了五十多个孩子同一个标准的老师,比如我,理所应当得到一肚子气。

对于这种情形,书里也给出了应对方法——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教育敏感性和教育机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针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不同的教育行动。显然在同一情境下关注全体孩子的体验与收获对我而言很难做到,可我想,倘若从分层做起,我还是能够应对的,这也将是我努力提高业务能力的一个方向。

书里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孩子不是为我们而活着的,我们却为他们而活着。”这要求我们观察、倾听孩子,并向他们学习。没有一个人会喜欢被支配、被约束,孩子更是如此,所以那些带有强制意味的教育行为大概率会被抵触。我们能做的,是通过外在行为引导他们去感受、体验这个世界,而更多的可能性则是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实践、去创造。他们的这些生活探索也会让我们体验到丰沛的希望,看到多姿多彩的可能性。

所以,教育要让孩子握有一定的主动权,而不应该是父母或老师欲望的体现。关爱孩子的父母或老师能体验到由于孩子的出现而萌发出的生活的.希望,这一点我是完全赞同的,因为我从办公室好几位优秀老师的身上都看到了这些,他们积极关注孩子对生活的体验,也会把自己的体验分享给孩子,最终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教育的情调》让我体会到教育学的细腻,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不足。我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注意他们对于情景体验的关注,而不是简单地把自己的感受和标准放在他们面前。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2

《教育的情调》作者是马斯克。范梅南、李树英合著,李树英翻译,这本书并不大,内容也不是很多,但是每一句话每个案例都发人深思,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名词。

情调:情调是一个怎样的词?情调是美好的。所以教育是美好的。作为一个老师始终拥有情调真的不容易。有时候面对,焦虑的思想,各种各样的教育以外的任务不断地施加给一线教师,社会有时候比较功利,有时候导致教育没那么有情调了。但是有情调的教育才能让教育更美好,教育是一片净土。老师需要有一颗保持情调的心去教学也许就不一样,对于家长也是一样的。

那所谓教学的情调又有哪些呢?教室里面的布置、书本的摆放、光线的明暗、墙上的装饰。以及学生的表情和细微的动作、老师此刻的心情甚至眼神等。了解学生应该是前提条件。

敏感:教育的敏感除了一些天生的素质,也是可以培养的。回想工作六个年头,感觉自己有些许敏感。有时候我还觉得敏感对于自己是贬义词,为什么我可以看到那个幽怨的眼神,为什么我可以看到他最近几天的变化呢?有时候我希望自己可以不用太在乎别人的感受。但是作为老师能在乎学生的感受真的是幸运的。

教育的敏感也让自己更加留意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因为这些点滴慢慢成就了教师职业幸福感。但是感觉自己的教育敏感在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而减少。我觉得这本书是及时雨,可以让自己慢慢麻木的心变得更加柔软。

孩子需要被看到,怎样被看到?我们所看到的真的是小孩子真正的需求吗?我们是否在观察孩子,我们是否在倾听孩子?并且向他们学习。这一切都是是本书启发我们的。

成人跟孩子一样都在成长。孩子的成长在于体验。孩子的到来给父母的是体验无限的可能性。小孩子需要有人参与他的游戏参与他的思考和互动。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也许就是敏感的前提吧。

表扬和肯定是好的,但是有时候又不一定。受到表扬和体验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怎么做才是适合的?怎么做才是不适合的?

机智:书中讲到教育机智是一种“即兴的、临场的反应能力”。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一个常常思考和相对少思考的人更能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展示他的机智。

有时候就是一句不适合的话,无意中却给融洽的关系带来破坏。特别是跟特殊学生建立的信任是那么的容易打破。教学问题中的'反复性一直是挑战教育的难题。教学机智还需要懂眼神,了解并且尊重孩子的秘密。有了敏感,还需要机智,机智需要不断地学习。机智不是天生的。教学机智一直是自己欠缺的。

为了自己拥有更多的教学机智,我想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是我不懈的追求。教学机智很多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学生永远是唯一的独特的。书本中的案例作者也没有下很多肯定的结论,他给我们的是反思是追问。类似案例中不同的处理方式,只是提供读者自己判断,因为教育机智的获得是教师运用教育现象学中的处理方式去爱。

好奇心:当孩子问那是什么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回答呢?仅仅只是简单地告诉他答案吗?孩子可能在乎的是这个事物给他的体验。他想通过这个事物去探究世界。成人还应该详细地讲述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方面。使孩子和新的事物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作为成人的好奇心,我们该如何去回答孩子的问题呢?如何培养孩子和自己都有一颗好奇心呢?问题并不仅仅停止于答案。真正的好奇不是有好多问题而是因为好奇而去探究。

纪律:书中讲到“纪律是谈论对某人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他的努力方向和人生原则的方式。”对于低年级所谓的纪律到底是什么?纪律不仅仅是教室里衡量秩序的标准,它也是我们自身行为取向的标准。老师与学生在一起主要不是为了让学生喜欢自己或者做学生的好伙伴。教育者能在关键时刻以教育性的方式去行动。

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探讨成年人如何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时刻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只有好奇才会有追问和反思。书中一个个问号,一个个好奇才不至于让教育现象视而不见,或者习以为常或者麻木不仁。教育现象学是一个独特的人文领域。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就是要保持一颗开放的心,不要妄加推测更不要想当然,努力避免用一个标准或者传统的处理情况,而是去问问孩子,去思考一下。教育现象学的表现为描述性的写作,因为很多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

以书中的两句话作为结语:老师和父母必须首先是好学生,然后才能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人。

教学中也难免会犯错误,我们不可能或者一直用教育学的态度对待孩子,但是我们可以追问可以一直好奇,在教育的场合尽努力营造一种好的气氛应该就是比较理想的了。因为希望使人集中力量去努力创造。

孩子天生是宽恕者,不辜负孩子给予我们的信任,不滥用他们的原谅和宽恕。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3

今年暑假,我拜读了马克斯范梅南的《教育的情调》一书。这是一本耐人寻味、适合老师和父母阅读的书,体量不大,内容浅显易懂。整本书表达流畅,没有深的理论,基本是采用故事的形式展开的。这些故事读起来很亲切,因为这就是你我的真实故事。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当局者迷”,被困在表象中,而作者抽丝剥茧,直击现象背后的本质,找到教育孩子的关键所在。

一、教育需要操作系统,但更需要底层逻辑。

现代生活节奏快,无论是阅读还是做其他事情,人们总是希望找到便捷快速高效的通道或者方法。君不见,市面上冠以“*天学会……”速成掌握一项技能的书和课程都是爆款。对于教师而言,外出听讲座时,总是希望能听到能够直接拿来用的操作方法,而不喜欢听艰深的理论,总期望能够有一本《葵花宝典》写尽教育中各种问题的解决对策。我不排斥好的方法,更不排斥好的操作系统,只是觉得如果只是停留在掌握几个招式的“浅学习”上,终究只能做一个“搬运工”,说不定连“搬运工”也做不好,毕竟教师和父母面对的是充满了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毕竟,教育讲究“因材施教”。

相对于操作系统,我更倾向于推荐大家去了解教育的底层逻辑,即教育的本质,儿童的秘密等,这些常识犹如武功的内功心法,需要日积月累去修习,好处是,一旦掌握,终身受益。教育便游刃有余,真正能够做到“嬉笑怒骂皆教育”“条条大路通罗马”了。这本书讲的即是教育的底层逻辑。

二、教育是科学的,但更是人文的。

毫无疑问,教育是一门科学。但就实际教育而言,如果过分强调教育的“科学性”,其实蕴含着一种危险。因为一旦我们把教育当作科学来进行研究,那么显然会以“抽象方式思考和谈论孩子,把他们分门别类。”比如,“内向的”“活泼的”“多动症”……事实上,“关于儿童‘科学’的理论化的语言很容易使我们忽视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转而注意他们共同的特征,对他们进行分组、分类、筛选、衡量和管理,并以原先设想好的方法去回应他们”。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一旦我们称一个孩子具有“注意力缺陷障碍”,一旦我们认为一个孩子有“行为问题”或是一个“低能儿”,一旦我们称某人拥有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一种特殊的“认知模式”,我们就想立刻拿出写满了专业诀窍的文件包,试图从中找出一种具体的技术防范、一种行为疗法或医学疗法来对付这个孩子。这时,我们实际上忘记去认真聆听和观察这个特殊孩子。相反,我们用分门别类的语言把孩子分类,这种语言像真正的监狱一样将孩子限制起来。毫不客气地说,用技术的、诊断性的或工具性的语言把孩子们分类,实际上是对孩子们的一种精神上的放弃。比如,教室里那些被定性为“多动症”“自闭症”等各种“症状”的孩子,虽然这样的孩子确实客观存在,但一旦我们把他们用专业名词限制,往往就会忽略他们的可能性,等同于是放弃了。

而真正的教育显然更倾向于人文视域——关注具体的人,关注具体人在教育情境中鲜活的生活体验,即关注人的独特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感性的观察体验比理性的分析更为重要,教育的智慧和敏感性比教育的技术性更加重要。

三、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

“敏感性”和“机智”既是《教育的情调》一书中的高频词,也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观点——教育需要敏感性和机智。

这本书告诉你,所谓的“敏感性”和“机智”固然有天生的,但对于没有天赋的人而言,并不意味着没有希望。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路都是靠人走出来的。先天不足,后天来补。方法不少,学习、阅读、反思、写作都是,但我更倾向于多和孩子在一起,多一些对他们的观察。

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对不上号。一个和同伴搞恶作剧被抓到又不肯供出同伴的孩子是什么情境?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心理医生应该在怎么样的情境下才能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一直逼着孩子学这学那,催着孩子阅读,但是自己却在做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孩子对情绪和气氛的每一点变化都很敏感。一进门就能感受得到父母亲今天的关系怎么样;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刹那孩子们就能感受到老师今天的心情和情绪怎么样。教育学是一门复杂而细腻的学问,指向的是一种能积极分辨出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什么是适合什么不合适的能力。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观察,聆听具体情境中的某个具体孩子或者某群具体的孩子们,和他或他们进行互动,给与他或他们反馈,进而培育和保持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

(所以这本书不是教我们具体的实操手册,而是一种思想的交流,引发我们去思考! )

粉笔生涯,讲台春秋,凝聚着多少执著的追求、深沉的爱。古人亦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我在马克斯范梅南的经典之作《教育的情调》中学到的更多是为人师表的我们更应该以教书育人为本分,以践行教育的情调为要求,还教育以本来面目,彰显教育中的人文情怀,体现浓郁的人文特色。只有站在教育人性的高度看教育智慧,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大智慧一—拥有这样的大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有真正的“情调”,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这,就是我所拜读的《教育的情调》。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4

本应在春意盎然的三月里一起踏入校园的我们,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被“禁足”在了家中,大家共同的坚守与努力让我们迎来的新学期,也终于看到了孩子们的笑脸,教学的工作也随之展开。在本学期的中学校举办了校园读书节的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成为了六年级教师导读员,展开了一场探索之旅,在本月中我阅读了《教育的情调》,这本书和以往读的书不太一样,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从内容上看,《教育的情调》其实通篇都在告诉我们如何获得“教育的智慧”,它在引导我们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作者给我们指出了唤醒教育智慧应该关注的领域:“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孩子好奇的体验”、“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学面面观”、“纪律的教育学意义”、“孩子对秘密的体验”、“气氛的作用”……

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育是一件充满人文精神的爱的`互动。我们不要把教育作为一件工具,当作一门技术,因为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教育的情调》认为,每一个教育情境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情境稍纵即逝,在一种情境下适用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境下则不一定了,所以,教育者要培养教育的敏感和机智。

我们应该营造和谐,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老师带着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老师的心情会影响到每个学生,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情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果老师每堂课总是板着一张脸,一脸严肃,学生一定会感到紧张和压抑,很难与老师有很好的配合,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老师的讲课风格诙谐幽默,那么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师生互动更好,学习的效果会更佳。

我们要用心去聆听,用教育的眼光去“看”,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具体情境下孩子的处境,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通过眼神去了解学生最真实的、不加掩饰的想法;通过眼神向学生传达整体情绪,传达自己的经历、态度、能力等,丰富自己,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学的机智是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无法通过技术性的培训而获得,我们可以通过对过去情境的反思,多想想怎么样做才更好,在脑中产生各种平行时空的短片,那么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敏感性,作出机智的应对。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5

这本书和以往所读的教育方面的书很不一样,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所谓的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接触的都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因此教师只有投入自己的真情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优秀的教师不只是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而且应该具备教育的敏感与机智。

教师应该让每个孩子被看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的一个无心的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句随口的表扬,对一个孩子来说可能至关重要,也许他会铭记一生。

工作时间越长,教的学生越多,越容易忽视这一点。对学生的关爱越来越少,总认为自己该教的东西都教了,学不学是学生自己的事,与我何干。这种观点大错特错,他可能只是我千百个学生中的一个,而我却是他人生中重要阶段的老师。曾经听一个老师说起过一个故事,一个初中成绩很差的学生毕业多年后,还经常提起某某老师曾经对自己的好,其实这个老师并没有做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偶尔表扬了他。就这么几句简单的表扬,对他来说是莫大的安慰,让他恋恋不忘。

教师应该营造和谐,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老师要带着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老师的心情会影响到每个学生,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情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果老师每堂课总是板着一张脸,一脸严肃,学生一定会感到紧张和压抑,很难与老师有很好的配合,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老师的讲课风格诙谐幽默,那么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师生互动更好,学习的效果会更佳。

教师应该努力成为一名机智的教师。在课堂生活中会有很多偶发事件,突发事件,面对这样的事件,机智的老师似乎即刻就能做出在那一刻对孩子较恰当的行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机智。我们可以通过对关于教育体验的小故事的阅读和反思来生成教育机智。阅读关于教育体验的小故事之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敏感性,会去思考孩子当时有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怎样做对孩子更好。同时教师应该学会自我反思。通过不断的反思,我们会逐渐形成一种反思力,这种反思力能提高我们对教育情境的敏感性,促使我们在面对具体教育情景时做出机智的行为。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6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惊艳到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居然有如此高的颜值,它成功地吸引了我,大概翻阅了四次就读完了,书上满是能引起我共鸣的语句,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所谓的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接触的都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与孩子相处的日子里,我们无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榜样。作为一位教师,我向孩子们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具体的生活方式。有一次自习课,由于第二天要考试,我就没有讲课,而是带着这本书在讲台上看,下了自习课有几个学生就跑过来问我,“老师老师,你看的什么书啊?讲的啥内容?”这突然让我意识到,其实在自习课时老师的言行还是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我玩手机或者无所事事,那课后学生来找我的话,我该跟他们说些什么?难道说我很无聊不知道干嘛?以后学生再有闲暇的时候会不会因为我自习时看了会书想到原来可以这么度过课余的时光,哪怕有一个学生是因为我,我也会感到很欣慰。

每个孩子都希望被别人注意。那些难相处的或“成问题”的孩子的一些令人烦扰的行为,往往与这些孩子希望受到关注的心理需求相关。当然以我现在的经验还不能准确判断哪些行为真的是因为求关注。我会尝试去“看”一些平常比较容易被我忽视的孩子,比如班上的默默无闻从来不问问题,成绩有些差但也很乖的女生。有一次考完试,我就用提问的名义喊出来一个女生,简单提了几个问题,帮她分析哪些知识点她还需要巩固,后来她居然会主动来问我问题了,虽然成绩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的进步但这不也是一种积极的表现吗?有时候下课从她身边走过时我也会问问她今天听懂了没有。

回想我们的教育,当大人过急地催促孩子了解对他们来说还为时尚早的事物时,就出现了早熟的问题。一个早熟的孩子看似懂得非常多,事实上,他或她只是知道了许多问题的答案而已。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大人应当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保持活跃的思维,而不是很快给他们一个简单的答案。

读完这本书我回想起大学时老师告诉我们的一句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也许一位好老师并不是碰巧去教诗歌或数学而已,他本身就体现着诗歌或数学。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7

情调一词,在百度汉语中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基于一定的思想意识而表现出来的感情格调,二是事物能引起人各种不同情感的性质和特点。当我尝试用这样的解释来理解“情调”这个词的时候,反倒是觉得有些拗口不易懂。相对而言,按字面意思理解更简洁明了一些,情调就是一种感情的格调。

看到《教育的情调》这本书的书名时,就在想,教育应该具有一种怎样的情感格调?

打开书,开篇顾明远教授对本书的评论语言就给予了这个问题最恰当的解释:教育情调的核心在爱,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调。教育情调的表现在情,在教书育人的细微处见真情。

至此,在初读的基础上细品,蕴含在诸多小故事中缓缓流淌的爱意则是愈品愈浓。那么教育之爱到底是什么?文中用不同事例说明教育之爱就在于教育过程中于细微之处的敏感与机智。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最大的玫瑰花》这个故事:

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一朵开得最大的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任一所中学校长时记录下的一则真实事例。

正如书中所言:教育的敏感性在于一种周全的、充分体贴他人的思想。而苏霍姆林斯基的敏感性在于他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探究问题,并及时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积极肯定、适时表扬。

同时书中也列举了很多贴切的事例,如:想让孩子练琴的父亲,用自己的音乐才能“引诱”孩子将常规的、单一机械式的练习,变为一种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将教育浸润于一种无声的潜移默化之中。

像这样的小故事书中俯拾皆是,虽然作者分类写在不同的标题之下,但是细细读来,无不体现教育工作者面对不同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智慧,而所有机智与智慧,皆是建立在对于孩童纯粹的爱之上。

那怎样的爱就是一种纯粹的教育之爱?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人沿着海岸步行,他们注意到一种奇怪的现象:沙滩上到处是被海水冲上岸的海星,不少已经死了。烈日将它们窒息在泥泞的沙滩上。剩下的海星还在用它们的臂膀拨开灼热的沙子,以延缓无可逃避的死亡。“可怕的景象,”一个人说,“但这就是自然界。”这时,他的朋友已经弯下身,小心地察看着一个海星,并把它捡了起来。“你在干什么?”第一个人问,“你不觉得这样无济于事吗?只帮助一个是没有用的!”“但对这一个来说是有用的。”他的朋友说,并且不断地把海星捡起来送回大海。

“但对这一个是有用的!”读完故事,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对每一个不同个体的独特性给予特别关注,内心常有每一个都重要的敬畏之态,我认为这应该就是教育的纯粹之爱!

“学生不是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其实无论对于课堂的教育还是生活中随时随地存在的教育,只要每个人都把孩子看做与成人有着同样人格和尊严的个体,看做一个个有自己见解和思想的生命体,以爱育爱,教育自然就有了应有的情调。

用简短的文字阐释一本书的精髓,实在难以抵达高度。只能在自己有限的认知里,做浅显的思考,记之,期待不断努力中的提升。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8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惊艳到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居然有如此高的颜值,它成功地吸引了我,大概翻阅了四次就读完了,书上满是能引起我共鸣的语句,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所谓的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接触的都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与孩子相处的日子里,我们无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榜样。作为一位教师,我向孩子们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具体的生活方式。有一次自习课,由于第二天要考试,我就没有讲课,而是带着这本书在讲台上看,下了自习课有几个学生就跑过来问我,“老师老师,你看的什么书啊?讲的啥内容?”这突然让我意识到,其实在自习课时老师的言行还是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我玩手机或者无所事事,那课后学生来找我的话,我该跟他们说些什么?难道说我很无聊不知道干嘛?以后学生再有闲暇的时候会不会因为我自习时看了会书想到原来可以这么度过课余的时光,哪怕有一个学生是因为我,我也会感到很欣慰。

每个孩子都希望被别人注意。那些难相处的或“成问题”的孩子的一些令人烦扰的行为,往往与这些孩子希望受到关注的心理需求相关。当然以我现在的经验还不能准确判断哪些行为真的是因为求关注。我会尝试去“看”一些平常比较容易被我忽视的孩子,比如班上的默默无闻从来不问问题,成绩有些差但也很乖的女生。有一次考完试,我就用提问的名义喊出来一个女生,简单提了几个问题,帮她分析哪些知识点她还需要巩固,后来她居然会主动来问我问题了,虽然成绩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的进步但这不也是一种积极的表现吗?有时候下课从她身边走过时我也会问问她今天听懂了没有。

回想我们的教育,当大人过急地催促孩子了解对他们来说还为时尚早的事物时,就出现了早熟的问题。一个早熟的孩子看似懂得非常多,事实上,他或她只是知道了许多问题的答案而已。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大人应当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保持活跃的思维,而不是很快给他们一个简单的答案。

读完这本书我回想起大学时老师告诉我们的一句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也许一位好老师并不是碰巧去教诗歌或数学而已,他本身就体现着诗歌或数学。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9

《教育的情调》作者是马斯克。范梅南、李树英合著,李树英翻译,这本书并不大,内容也不是很多,但是每一句话每个案例都发人深思,特别是书中提到的名词。

情调:情调是一个怎样的词?情调是美好的。所以教育是美好的。作为一个老师始终拥有情调真的不容易。有时候面对,焦虑的思想,各种各样的教育以外的任务不断地施加给一线教师,社会有时候比较功利,有时候导致教育没那么有情调了。但是有情调的教育才能让教育更美好,教育是一片净土。老师需要有一颗保持情调的心去教学也许就不一样,对于家长也是一样的。

那所谓教学的情调又有哪些呢?教室里面的布置、书本的摆放、光线的明暗、墙上的装饰。以及学生的表情和细微的动作、老师此刻的心情甚至眼神等。了解学生应该是前提条件。

敏感:教育的敏感除了一些天生的素质,也是可以培养的。回想工作六个年头,感觉自己有些许敏感。有时候我还觉得敏感对于自己是贬义词,为什么我可以看到那个幽怨的眼神,为什么我可以看到他最近几天的变化呢?有时候我希望自己可以不用太在乎别人的感受。但是作为老师能在乎学生的感受真的是幸运的。

教育的敏感也让自己更加留意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因为这些点滴慢慢成就了教师职业幸福感。但是感觉自己的教育敏感在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而减少。我觉得这本书是及时雨,可以让自己慢慢麻木的心变得更加柔软。

孩子需要被看到,怎样被看到?我们所看到的真的是小孩子真正的需求吗?我们是否在观察孩子,我们是否在倾听孩子?并且向他们学习。这一切都是是本书启发我们的。

成人跟孩子一样都在成长。孩子的成长在于体验。孩子的到来给父母的是体验无限的可能性。小孩子需要有人参与他的游戏参与他的思考和互动。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也许就是敏感的前提吧。

表扬和肯定是好的,但是有时候又不一定。受到表扬和体验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怎么做才是适合的?怎么做才是不适合的?

机智:书中讲到教育机智是一种“即兴的、临场的反应能力”。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一个常常思考和相对少思考的人更能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展示他的机智。

有时候就是一句不适合的话,无意中却给融洽的关系带来破坏。特别是跟特殊学生建立的信任是那么的容易打破。教学问题中的反复性一直是挑战教育的难题。教学机智还需要懂眼神,了解并且尊重孩子的秘密。有了敏感,还需要机智,机智需要不断地学习。机智不是天生的。教学机智一直是自己欠缺的。

为了自己拥有更多的教学机智,我想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是我不懈的追求。教学机智很多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学生永远是唯一的独特的。书本中的案例作者也没有下很多肯定的结论,他给我们的是反思是追问。类似案例中不同的处理方式,只是提供读者自己判断,因为教育机智的获得是教师运用教育现象学中的处理方式去爱。

好奇心:当孩子问那是什么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回答呢?仅仅只是简单地告诉他答案吗?孩子可能在乎的是这个事物给他的体验。他想通过这个事物去探究世界。成人还应该详细地讲述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方面。使孩子和新的事物建立新的亲密关系。

作为成人的好奇心,我们该如何去回答孩子的问题呢?如何培养孩子和自己都有一颗好奇心呢?问题并不仅仅停止于答案。真正的好奇不是有好多问题而是因为好奇而去探究。

纪律:书中讲到“纪律是谈论对某人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他的努力方向和人生原则的方式。”对于低年级所谓的纪律到底是什么?纪律不仅仅是教室里衡量秩序的标准,它也是我们自身行为取向的标准。老师与学生在一起主要不是为了让学生喜欢自己或者做学生的好伙伴。教育者能在关键时刻以教育性的方式去行动。

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探讨成年人如何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时刻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只有好奇才会有追问和反思。书中一个个问号,一个个好奇才不至于让教育现象视而不见,或者习以为常或者麻木不仁。教育现象学是一个独特的人文领域。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就是要保持一颗开放的心,不要妄加推测更不要想当然,努力避免用一个标准或者传统的处理情况,而是去问问孩子,去思考一下。教育现象学的表现为描述性的写作,因为很多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

以书中的两句话作为结语:老师和父母必须首先是好学生,然后才能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人。

教学中也难免会犯错误,我们不可能或者一直用教育学的态度对待孩子,但是我们可以追问可以一直好奇,在教育的场合尽努力营造一种好的气氛应该就是比较理想的了。因为希望使人集中力量去努力创造。

孩子天生是宽恕者,不辜负孩子给予我们的信任,不滥用他们的原谅和宽恕。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10

这本书和以往所读的教育方面的书很不一样,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所谓的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接触的都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因此教师只有投入自己的真情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优秀的教师不只是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而且应该具备教育的敏感与机智。

教师应该让每个孩子被看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的一个无心的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句随口的表扬,对一个孩子来说可能至关重要,也许他会铭记一生。

工作时间越长,教的学生越多,越容易忽视这一点。对学生的关爱越来越少,总认为自己该教的东西都教了,学不学是学生自己的'事,与我何干。这种观点大错特错,他可能只是我千百个学生中的一个,而我却是他人生中重要阶段的老师。曾经听一个老师说起过一个故事,一个初中成绩很差的学生毕业多年后,还经常提起某某老师曾经对自己的好,其实这个老师并没有做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偶尔表扬了他。就这么几句简单的表扬,对他来说是莫大的安慰,让他恋恋不忘。

教师应该营造和谐,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老师要带着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老师的心情会影响到每个学生,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情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果老师每堂课总是板着一张脸,一脸严肃,学生一定会感到紧张和压抑,很难与老师有很好的配合,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老师的讲课风格诙谐幽默,那么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师生互动更好,学习的效果会更佳。

教师应该努力成为一名机智的教师。在课堂生活中会有很多偶发事件,突发事件,面对这样的事件,机智的老师似乎即刻就能做出在那一刻对孩子较恰当的行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机智。我们可以通过对关于教育体验的小故事的阅读和反思来生成教育机智。阅读关于教育体验的小故事之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敏感性,会去思考孩子当时有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怎样做对孩子更好。同时教师应该学会自我反思。通过不断的反思,我们会逐渐形成一种反思力,这种反思力能提高我们对教育情境的敏感性,促使我们在面对具体教育情景时做出机智的行为。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11

情调一词,在百度汉语中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基于一定的思想意识而表现出来的感情格调,二是事物能引起人各种不同情感的性质和特点。当我尝试用这样的解释来理解“情调”这个词的时候,反倒是觉得有些拗口不易懂。相对而言,按字面意思理解更简洁明了一些,情调就是一种感情的格调。

看到《教育的情调》这本书的书名时,就在想,教育应该具有一种怎样的情感格调?

打开书,开篇顾明远教授对本书的评论语言就给予了这个问题最恰当的解释:教育情调的核心在爱,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调。教育情调的表现在情,在教书育人的细微处见真情。

至此,在初读的基础上细品,蕴含在诸多小故事中缓缓流淌的爱意则是愈品愈浓。那么教育之爱到底是什么?文中用不同事例说明教育之爱就在于教育过程中于细微之处的敏感与机智。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最大的玫瑰花》这个故事: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一朵开得最大的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任一所中学校长时记录下的一则真实事例。

正如书中所言:教育的敏感性在于一种周全的、充分体贴他人的思想。而苏霍姆林斯基的敏感性在于他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探究问题,并及时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积极肯定、适时表扬。

同时书中也列举了很多贴切的事例,如:想让孩子练琴的父亲,用自己的音乐才能“引诱”孩子将常规的、单一机械式的练习,变为一种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将教育浸润于一种无声的'潜移默化之中。

像这样的小故事书中俯拾皆是,虽然作者分类写在不同的标题之下,但是细细读来,无不体现教育工作者面对不同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智慧,而所有机智与智慧,皆是建立在对于孩童纯粹的爱之上。

那怎样的爱就是一种纯粹的教育之爱?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沿着海岸步行,他们注意到一种奇怪的现象:沙滩上到处是被海水冲上岸的海星,不少已经死了。烈日将它们窒息在泥泞的沙滩上。剩下的海星还在用它们的臂膀拨开灼热的沙子,以延缓无可逃避的死亡。“可怕的景象,”一个人说,“但这就是自然界。”这时,他的朋友已经弯下身,小心地察看着一个海星,并把它捡了起来。“你在干什么?”第一个人问,“你不觉得这样无济于事吗?只帮助一个是没有用的!”“但对这一个来说是有用的。”他的朋友说,并且不断地把海星捡起来送回大海。

“但对这一个是有用的!”读完故事,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对每一个不同个体的独特性给予特别关注,内心常有每一个都重要的敬畏之态,我认为这应该就是教育的纯粹之爱!

“学生不是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其实无论对于课堂的教育还是生活中随时随地存在的教育,只要每个人都把孩子看做与成人有着同样人格和尊严的个体,看做一个个有自己见解和思想的生命体,以爱育爱,教育自然就有了应有的情调。

用简短的文字阐释一本书的精髓,实在难以抵达高度。只能在自己有限的认知里,做浅显的思考,记之,期待不断努力中的提升。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12

情调一词,在百度汉语中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基于一定的思想意识而表现出来的感情格调,二是事物能引起人各种不同情感的性质和特点。当我尝试用这样的解释来理解“情调”这个词的时候,反倒是觉得有些拗口不易懂。相对而言,按字面意思理解更简洁明了一些,情调就是一种感情的格调。

看到《教育的情调》这本书的书名时,就在想,教育应该具有一种怎样的情感格调?

打开书,开篇顾明远教授对本书的评论语言就给予了这个问题最恰当的解释:教育情调的核心在爱,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调。教育情调的表现在情,在教书育人的细微处见真情。

至此,在初读的基础上细品,蕴含在诸多小故事中缓缓流淌的爱意则是愈品愈浓。那么教育之爱到底是什么?文中用不同事例说明教育之爱就在于教育过程中于细微之处的敏感与机智。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最大的玫瑰花》这个故事:

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一朵开得最大的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任一所中学校长时记录下的一则真实事例。

正如书中所言:教育的敏感性在于一种周全的、充分体贴他人的思想。而苏霍姆林斯基的敏感性在于他能从孩子的角度去探究问题,并及时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积极肯定、适时表扬。

同时书中也列举了很多贴切的事例,如:想让孩子练琴的父亲,用自己的音乐才能“引诱”孩子将常规的、单一机械式的练习,变为一种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将教育浸润于一种无声的潜移默化之中。

像这样的小故事书中俯拾皆是,虽然作者分类写在不同的标题之下,但是细细读来,无不体现教育工作者面对不同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智慧,而所有机智与智慧,皆是建立在对于孩童纯粹的爱之上。

那怎样的爱就是一种纯粹的教育之爱?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人沿着海岸步行,他们注意到一种奇怪的现象:沙滩上到处是被海水冲上岸的海星,不少已经死了。烈日将它们窒息在泥泞的沙滩上。剩下的海星还在用它们的臂膀拨开灼热的沙子,以延缓无可逃避的死亡。“可怕的景象,”一个人说,“但这就是自然界。”这时,他的朋友已经弯下身,小心地察看着一个海星,并把它捡了起来。“你在干什么?”第一个人问,“你不觉得这样无济于事吗?只帮助一个是没有用的!”“但对这一个来说是有用的。”他的朋友说,并且不断地把海星捡起来送回大海。

“但对这一个是有用的!”读完故事,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对每一个不同个体的独特性给予特别关注,内心常有每一个都重要的敬畏之态,我认为这应该就是教育的纯粹之爱!

“学生不是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其实无论对于课堂的教育还是生活中随时随地存在的教育,只要每个人都把孩子看做与成人有着同样人格和尊严的个体,看做一个个有自己见解和思想的生命体,以爱育爱,教育自然就有了应有的情调。

用简短的文字阐释一本书的精髓,实在难以抵达高度。只能在自己有限的认知里,做浅显的思考,记之,期待不断努力中的提升。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13

不同于科学取向的研究,一位专家型教师总是有不可言说无法用文字理性分析的特质,这可以理解为教师的实践知识,也是范梅南所说的教育机智。本书没有一味地讲理论做实证,而是通过一些小故事的分享来让我们理解生活体验。文字也是可以有温度的,这也正是教育现象学的魅力所在!

看完本书,自己对教育的敏感性和教育机智做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一、什么是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

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教育管理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是针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不同的教育行动,是一种反思的能力,有赖于感知和倾听学生的能力。

教育的敏感性是一种能积极地分辨出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的能力,强调的是能够意识到在具体的情境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教育的机智是能够非常细腻地理解这个孩子在这个时候的体验,从而即刻回应“对这个孩子,此时此刻我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它不仅仅是一门技巧,还是一种即兴的、临场的反应能力。

比如握手给老师提供一种感受孩子的方式——从形式到内容。教育的敏感性是能够感受并分辨出这是一次害羞的握手、一次胆怯的握手,还是一次充满活力的握手,能分辨出这个孩子是心不在焉还是充满自信;教育的机智是老师知道此时应如何巧妙地回应:该提及什么,该回避什么,该如何做。

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往往不能用一种直接和简单的方式来描述,可以用间接的方式描述,通过小故事展现出来。

二、如何提高教育者的敏感性和机智?

教育者的敏感性和机智不仅需要脑袋里的智力,还需要融于身体的“体知”,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对孩子们世界的体验中去。

好的老师确实具有一些天生的素质和能力,但教育机智可以通过更为复杂深奥的人性的成长、发展和教育过程而形成。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关于教育体验的小故事的文本阅读和反思来生成。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14

《教育的情调》是加拿大教育现象学研究者马克斯·范梅南的作品,由我国教育现象学专家翻译。读完后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一下几点:一是教育的敏感和机智。教师要具有敏感性,要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同时在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时候要拥有教育机智!二是关注学生的体验。简单点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要能感受到学生的体验,从而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三是教育需要大爱思想。这种爱不是我们所说的爱心,而是对教育对学生从心生的赤诚之爱!三是自我的反思和质疑。

一、教育需要敏感性和机智性

范梅南老先生说: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教育管理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一种特殊才能,它与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关系,既来自心灵也来自头脑的知识。那这种能力到底是什么?我们又如何去培养和认知这种能力呢?

作为老师,我们要有一定的敏锐力,在日常生活或者日常教学中碰到的孩子,我们会不自觉的从教育学的眼光去观察他的一切。简单点来说就是真正的师者会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有利于你的长期发展的,课堂上老师不仅仅教授知识还指引学生的人生道路,这种思想和想法及其做法都是不自觉的、习以为常的、主动的,这就是教育敏感。而教育机智我们经常说,在课堂上、在与学生相处上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经验的老教师或教育家们,他们的方式方法都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能够让学生受教育的,这就是教育机智。机智是学不来的,它和经验有关、它和人的学识有关、它和价值观与道德观有关、它和一个人是把教育教学当工作还是事业有关、它和我们是不是愿意为学生奉献有关,归根结底教育机智是我们教师必须要学会的但是永远也学不完的,而我只能慢慢摸索前行!

二、时刻关注学生的体验

我们不能常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去教,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在具体情景下什么知识技能,什么解决方法是他们可以接受、乐于接受的,也就是我们要时常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

我觉得一个人真的热爱教育,喜爱学生,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时时刻刻为孩子着想,比如备课时备学生学情,教育学生时考虑学生的体验,教学时以学生终身成长为目的,同时常常会不自觉的营造一种“共情”世界,用尽心思的为学生指引正确的人生道路!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道理!

三、教育需要大爱思想

什么是大爱思想?很简单就是爱,这种爱具有包容性、宽泛性。儒家思想对中国人影响很大,其代表人孔孟主张“仁爱”,我的大爱是由此发生的。而孔子不仅仅是儒家代表人他还是我国第一位教育家,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些都是仁爱思想的表现。教育需要大爱思想,在于范围的宽泛性,作为老师的我们要爱教师这一职业、爱我们可爱的学生、爱所教的科目、要爱学习爱反思、爱教育所衍化的一切!这种爱还具有内容上的包容性,包容学生的错误、包容工作的繁琐、包容微薄的薪资······。这种爱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是要行动起来的,在实践中不断地让学生成长、让自己成长、让教育开花!

四、自我的反思和质疑

范梅南说:教育的智慧需要一种反思的能力,需要我们关注教育生活的体验,不断去质疑自己的立场,时常想一想,这样的体验是什么样的呢?其实,不论是做什么工作,反思能力都很重要,甚至可以说它在我们人生道路上起着决定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古已有之“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我也时常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的情感、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自己。

当老师将近两年,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常都在反思。例如我每上完一堂课我会想这堂课不可取的地方在哪里?可取的地方又有哪些,记录下来,想想有什么解决办法,然后试着去做出改变。每次处理学生矛盾时,时常会想我这样做对么?我这样做问题解决了么?我还能不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有时候会写班主任日记,有时候会思考便铭记于心!一直以来我很庆幸自己有反思的习惯,因为反思让我收获很多。在工作中有时候很浮躁,面对很多事情都以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做;面对学生常说要有教无类,可教着就变成有教有类了;常说要爱学生,可时常会对他们的错误没有忍耐性;常说也常买书可最后又没看多少本;常说要教学反思可又懒惰忘记反思……是啊!常反思是很好,但是我却在反思的路上忘记了我要反思。也时常会问自己,我爱教育吗?我爱学生吗?我爱这份工作吗?仔细一想……我认为我是爱的!

教育的情调是什么?我觉得教育的情调是用我们的爱在教中让孩子成长,在育中让学生成人,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成长,成为更好的人,成为更好的老师!用书中最喜欢的一段话来结束吧,“教和育不是为了未来的生活,教和育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让我们与孩子相处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15

本应在春意盎然的三月里一起踏入校园的我们,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被“禁足”在了家中,大家共同的坚守与努力让我们迎来的新学期,也终于看到了孩子们的笑脸,教学的工作也随之展开。在本学期的中学校举办了校园读书节的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成为了六年级教师导读员,展开了一场探索之旅,在本月中我阅读了《教育的情调》,这本书和以往读的书不太一样,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从内容上看,《教育的情调》其实通篇都在告诉我们如何获得“教育的智慧”,它在引导我们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作者给我们指出了唤醒教育智慧应该关注的领域:“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孩子好奇的体验”、“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学面面观”、“纪律的教育学意义”、“孩子对秘密的体验”、“气氛的作用”……

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育是一件充满人文精神的爱的互动。我们不要把教育作为一件工具,当作一门技术,因为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教育的情调》认为,每一个教育情境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情境稍纵即逝,在一种情境下适用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境下则不一定了,所以,教育者要培养教育的敏感和机智。

我们应该营造和谐,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老师带着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老师的心情会影响到每个学生,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情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果老师每堂课总是板着一张脸,一脸严肃,学生一定会感到紧张和压抑,很难与老师有很好的配合,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老师的讲课风格诙谐幽默,那么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师生互动更好,学习的效果会更佳。

我们要用心去聆听,用教育的眼光去“看”,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具体情境下孩子的处境,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通过眼神去了解学生最真实的、不加掩饰的想法;通过眼神向学生传达整体情绪,传达自己的经历、态度、能力等,丰富自己,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学的机智是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无法通过技术性的培训而获得,我们可以通过对过去情境的反思,多想想怎么样做才更好,在脑中产生各种平行时空的短片,那么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敏感性,作出机智的应对。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16

《教育的情调》是加拿大教育现象学研究者马克斯·范梅南的作品,由我国教育现象学专家翻译。读完后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一下几点:

一是教育的敏感和机智。教师要具有敏感性,要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同时在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时候要拥有教育机智!

二是关注学生的体验。简单点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要能感受到学生的体验,从而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三是教育需要大爱思想。这种爱不是我们所说的爱心,而是对教育对学生从心生的赤诚之爱!

三是自我的反思和质疑。

一、教育需要敏感性和机智性

范梅南老先生说: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教育管理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一种特殊才能,它与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关系,既来自心灵也来自头脑的知识。那这种能力到底是什么?我们又如何去培养和认知这种能力呢?

作为老师,我们要有一定的敏锐力,在日常生活或者日常教学中碰到的孩子,我们会不自觉的从教育学的眼光去观察他的一切。简单点来说就是真正的师者会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有利于你的长期发展的,课堂上老师不仅仅教授知识还指引学生的人生道路,这种思想和想法及其做法都是不自觉的、习以为常的、主动的,这就是教育敏感。而教育机智我们经常说,在课堂上、在与学生相处上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经验的老教师或教育家们,他们的方式方法都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能够让学生受教育的,这就是教育机智。机智是学不来的,它和经验有关、它和人的学识有关、它和价值观与道德观有关、它和一个人是把教育教学当工作还是事业有关、它和我们是不是愿意为学生奉献有关,归根结底教育机智是我们教师必须要学会的但是永远也学不完的,而我只能慢慢摸索前行!

二、时刻关注学生的体验

我们不能常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去教,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在具体情景下什么知识技能,什么解决方法是他们可以接受、乐于接受的,也就是我们要时常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

我觉得一个人真的热爱教育,喜爱学生,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时时刻刻为孩子着想,比如备课时备学生学情,教育学生时考虑学生的体验,教学时以学生终身成长为目的,同时常常会不自觉的营造一种“共情”世界,用尽心思的为学生指引正确的人生道路!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道理!

三、教育需要大爱思想

什么是大爱思想?很简单就是爱,这种爱具有包容性、宽泛性。儒家思想对中国人影响很大,其代表人孔孟主张“仁爱”,我的大爱是由此发生的。而孔子不仅仅是儒家代表人他还是我国第一位教育家,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些都是仁爱思想的表现。教育需要大爱思想,在于范围的宽泛性,作为老师的我们要爱教师这一职业、爱我们可爱的学生、爱所教的科目、要爱学习爱反思、爱教育所衍化的。一切!这种爱还具有内容上的包容性,包容学生的错误、包容工作的繁琐、包容微薄的薪资。这种爱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是要行动起来的,在实践中不断地让学生成长、让自己成长、让教育开花!

四、自我的反思和质疑

范梅南说:教育的智慧需要一种反思的能力,需要我们关注教育生活的体验,不断去质疑自己的立场,时常想一想,这样的体验是什么样的呢?其实,不论是做什么工作,反思能力都很重要,甚至可以说它在我们人生道路上起着决定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古已有之“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我也时常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的情感、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自己。

当老师将近两年,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常都在反思。例如我每上完一堂课我会想这堂课不可取的地方在哪里?可取的地方又有哪些,记录下来,想想有什么解决办法,然后试着去做出改变。每次处理学生矛盾时,时常会想我这样做对么?我这样做问题解决了么?我还能不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有时候会写班主任日记,有时候会思考便铭记于心!一直以来我很庆幸自己有反思的习惯,因为反思让我收获很多。在工作中有时候很浮躁,面对很多事情都以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做;面对学生常说要有教无类,可教着就变成有教有类了;常说要爱学生,可时常会对他们的错误没有忍耐性;常说也常买书可最后又没看多少本;常说要教学反思可又懒惰忘记反思……是啊!常反思是很好,但是我却在反思的路上忘记了我要反思。也时常会问自己,我爱教育吗?我爱学生吗?我爱这份工作吗?仔细一想……我认为我是爱的!

教育的情调是什么?我觉得教育的情调是用我们的爱在教中让孩子成长,在育中让学生成人,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成长,成为更好的人,成为更好的老师!用书中最喜欢的一段话来结束吧,“教和育不是为了未来的生活,教和育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让我们与孩子相处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17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惊艳到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居然有如此高的颜值,它成功地吸引了我,大概翻阅了四次就读完了,书上满是能引起我共鸣的语句,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所谓的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接触的都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与孩子相处的日子里,我们无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榜样。作为一位教师,我向孩子们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具体的生活方式。有一次自习课,由于第二天要考试,我就没有讲课,而是带着这本书在讲台上看,下了自习课有几个学生就跑过来问我,“老师老师,你看的什么书啊?讲的啥内容?”这突然让我意识到,其实在自习课时老师的言行还是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我玩手机或者无所事事,那课后学生来找我的话,我该跟他们说些什么?难道说我很无聊不知道干嘛?以后学生再有闲暇的时候会不会因为我自习时看了会书想到原来可以这么度过课余的时光,哪怕有一个学生是因为我,我也会感到很欣慰。

每个孩子都希望被别人注意。那些难相处的或“成问题”的孩子的.一些令人烦扰的行为,往往与这些孩子希望受到关注的心理需求相关。当然以我现在的经验还不能准确判断哪些行为真的是因为求关注。我会尝试去“看”一些平常比较容易被我忽视的孩子,比如班上的默默无闻从来不问问题,成绩有些差但也很乖的女生。有一次考完试,我就用提问的名义喊出来一个女生,简单提了几个问题,帮她分析哪些知识点她还需要巩固,后来她居然会主动来问我问题了,虽然成绩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的进步但这不也是一种积极的表现吗?有时候下课从她身边走过时我也会问问她今天听懂了没有。

回想我们的教育,当大人过急地催促孩子了解对他们来说还为时尚早的事物时,就出现了早熟的问题。一个早熟的孩子看似懂得非常多,事实上,他或她只是知道了许多问题的答案而已。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大人应当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保持活跃的思维,而不是很快给他们一个简单的答案。

读完这本书我回想起大学时老师告诉我们的一句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也许一位好老师并不是碰巧去教诗歌或数学而已,他本身就体现着诗歌或数学。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18

本应在春意盎然的三月里一起踏入校园的我们,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被“禁足”在了家中,大家共同的坚守与努力让我们迎来的新学期,也终于看到了孩子们的笑脸,教学的工作也随之展开。在本学期的中学校举办了校园读书节的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成为了六年级教师导读员,展开了一场探索之旅,在本月中我阅读了《教育的情调》,这本书和以往读的书不太一样,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从内容上看,《教育的情调》其实通篇都在告诉我们如何获得“教育的智慧”,它在引导我们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作者给我们指出了唤醒教育智慧应该关注的领域:“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孩子好奇的体验”、“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学面面观”、“纪律的教育学意义”、“孩子对秘密的体验”、“气氛的作用”……

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育是一件充满人文精神的爱的互动。我们不要把教育作为一件工具,当作一门技术,因为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教育的情调》认为,每一个教育情境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情境稍纵即逝,在一种情境下适用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境下则不一定了,所以,教育者要培养教育的敏感和机智。

我们应该营造和谐,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老师带着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老师的心情会影响到每个学生,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情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果老师每堂课总是板着一张脸,一脸严肃,学生一定会感到紧张和压抑,很难与老师有很好的配合,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老师的讲课风格诙谐幽默,那么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师生互动更好,学习的效果会更佳。

我们要用心去聆听,用教育的眼光去“看”,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具体情境下孩子的处境,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通过眼神去了解学生最真实的、不加掩饰的想法;通过眼神向学生传达整体情绪,传达自己的经历、态度、能力等,丰富自己,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学的机智是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无法通过技术性的培训而获得,我们可以通过对过去情境的反思,多想想怎么样做才更好,在脑中产生各种平行时空的短片,那么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敏感性,作出机智的应对。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19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惊艳到了,一本关于教育的书居然有如此高的颜值,它成功地吸引了我,大概翻阅了四次就读完了,书上满是能引起我共鸣的语句,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所谓的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接触的都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与孩子相处的日子里,我们无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榜样。作为一位教师,我向孩子们展示了生活中各种具体的生活方式。有一次自习课,由于第二天要考试,我就没有讲课,而是带着这本书在讲台上看,下了自习课有几个学生就跑过来问我,“老师老师,你看的什么书啊?讲的啥内容?”这突然让我意识到,其实在自习课时老师的言行还是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我玩手机或者无所事事,那课后学生来找我的话,我该跟他们说些什么?难道说我很无聊不知道干嘛?以后学生再有闲暇的时候会不会因为我自习时看了会书想到原来可以这么度过课余的时光,哪怕有一个学生是因为我,我也会感到很欣慰。

每个孩子都希望被别人注意。那些难相处的或“成问题”的孩子的一些令人烦扰的行为,往往与这些孩子希望受到关注的心理需求相关。当然以我现在的经验还不能准确判断哪些行为真的是因为求关注。我会尝试去“看”一些平常比较容易被我忽视的孩子,比如班上的默默无闻从来不问问题,成绩有些差但也很乖的女生。有一次考完试,我就用提问的名义喊出来一个女生,简单提了几个问题,帮她分析哪些知识点她还需要巩固,后来她居然会主动来问我问题了,虽然成绩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的进步但这不也是一种积极的表现吗?有时候下课从她身边走过时我也会问问她今天听懂了没有。

回想我们的教育,当大人过急地催促孩子了解对他们来说还为时尚早的事物时,就出现了早熟的问题。一个早熟的孩子看似懂得非常多,事实上,他或她只是知道了许多问题的答案而已。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大人应当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保持活跃的思维,而不是很快给他们一个简单的答案。

读完这本书我回想起大学时老师告诉我们的一句话: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也许一位好老师并不是碰巧去教诗歌或数学而已,他本身就体现着诗歌或数学。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20

苏格拉底想通过教育,来“熨平”这种差异,使得一部分人产生灵魂的转向未来的教育将训练人差异化能力,即因材施教,强调人与人的差异,学校是让个人发现的引导机构而不是标准化生产车间。

独立,创新,艺术,个人兴趣的发展将是未来。培养主动性需要合理的激励和科学的方法,但核心在于赋能——所有的激励和方法,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让孩子做主。时代差异,教育方式也不同!

人是有差异的,教育的本质最终回到了人之为人上来,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人可以不再按照工业生产的逻辑大批量产,而是作为独特的艺术品来培养;不再是急功近利的获取短期成功的工具;而是基于终身学习者为推动个人长期自我实现的途径。这样的教育体系是满足中国社会现实,也是为未来的发展奠基。

在现阶段,不只是要教育我们的孩子,也要教育我们,从音乐教育也能看到“本土时代”的来临,以前的钢琴教材基本都是国外引进,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教材,教材也更关注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和中国孩子熟悉的音乐。在教学中去发现每个孩子的特性,让他们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不论是演奏者还是歌唱者,正确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性认知,最好能激发起他对音乐的兴趣,让他觉得音乐也是“甜”的。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21

《教育的情调》是加拿大教育现象学研究者马克斯·范梅南的作品,由我国教育现象学专家翻译。读完后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一下几点:

一是教育的敏感和机智。教师要具有敏感性,要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同时在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时候要拥有教育机智!

二是关注学生的体验。简单点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要能感受到学生的体验,从而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

三是教育需要大爱思想。这种爱不是我们所说的爱心,而是对教育对学生从心生的赤诚之爱!三是自我的反思和质疑。

一、教育需要敏感性和机智性

范梅南老先生说: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教育管理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一种特殊才能,它与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关系,既来自心灵也来自头脑的知识。那这种能力到底是什么?我们又如何去培养和认知这种能力呢?

作为老师,我们要有一定的敏锐力,在日常生活或者日常教学中碰到的孩子,我们会不自觉的从教育学的眼光去观察他的一切。简单点来说就是真正的师者会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有利于你的长期发展的,课堂上老师不仅仅教授知识还指引学生的人生道路,这种思想和想法及其做法都是不自觉的、习以为常的、主动的,这就是教育敏感。而教育机智我们经常说,在课堂上、在与学生相处上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经验的老教师或教育家们,他们的方式方法都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能够让学生受教育的,这就是教育机智。机智是学不来的,它和经验有关、它和人的学识有关、它和价值观与道德观有关、它和一个人是把教育教学当工作还是事业有关、它和我们是不是愿意为学生奉献有关,归根结底教育机智是我们教师必须要学会的但是永远也学不完的,而我只能慢慢摸索前行!

二、时刻关注学生的体验

我们不能常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去教,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在具体情景下什么知识技能,什么解决方法是他们可以接受、乐于接受的,也就是我们要时常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

我觉得一个人真的热爱教育,喜爱学生,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时时刻刻为孩子着想,比如备课时备学生学情,教育学生时考虑学生的体验,教学时以学生终身成长为目的,同时常常会不自觉的营造一种“共情”世界,用尽心思的为学生指引正确的人生道路!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道理!

三、教育需要大爱思想

什么是大爱思想?很简单就是爱,这种爱具有包容性、宽泛性。儒家思想对中国人影响很大,其代表人孔孟主张“仁爱”,我的大爱是由此发生的。而孔子不仅仅是儒家代表人他还是我国第一位教育家,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些都是仁爱思想的表现。教育需要大爱思想,在于范围的宽泛性,作为老师的我们要爱教师这一职业、爱我们可爱的学生、爱所教的科目、要爱学习爱反思、爱教育所衍化的一切!这种爱还具有内容上的包容性,包容学生的错误、包容工作的繁琐、包容微薄的薪资······。这种爱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是要行动起来的,在实践中不断地让学生成长、让自己成长、让教育开花!

四、自我的反思和质疑

范梅南说:教育的智慧需要一种反思的能力,需要我们关注教育生活的体验,不断去质疑自己的立场,时常想一想,这样的体验是什么样的呢?其实,不论是做什么工作,反思能力都很重要,甚至可以说它在我们人生道路上起着决定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 = 经验 + 反思。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古已有之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我也时常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的情感、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自己。

当老师将近两年,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常都在反思。例如我每上完一堂课我会想这堂课不可取的地方在哪里?可取的地方又有哪些,记录下来,想想有什么解决办法,然后试着去做出改变。每次处理学生矛盾时,时常会想我这样做对么?我这样做问题解决了么?我还能不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有时候会写班主任日记,有时候会思考便铭记于心!一直以来我很庆幸自己有反思的习惯,因为反思让我收获很多。

在工作中有时候很浮躁,面对很多事情都以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做;面对学生常说要有教无类,可教着就变成有教有类了;常说要爱学生,可时常会对他们的错误没有忍耐性;常说也常买书可最后又没看多少本;常说要教学反思可又懒惰忘记反思……是啊!常反思是很好,但是我却在反思的路上忘记了我要反思。也时常会问自己,我爱教育吗?我爱学生吗?我爱这份工作吗?仔细一想……我认为我是爱的!

教育的情调是什么?我觉得教育的情调是用我们的爱在教中让孩子成长,在育中让学生成人,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成长,成为更好的人,成为更好的老师!用书中最喜欢的一段话来结束吧,“教和育不是为了未来的生活,教和育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让我们与孩子相处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22

本应在春意盎然的三月里一起踏入校园的我们,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被“禁足”在了家中,大家共同的坚守与努力让我们迎来的新学期,也终于看到了孩子们的笑脸,教学的工作也随之展开。在本学期的中学校举办了校园读书节的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成为了六年级教师导读员,展开了一场探索之旅,在本月中我阅读了《教育的情调》,这本书和以往读的书不太一样,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从内容上看,《教育的'情调》其实通篇都在告诉我们如何获得“教育的智慧”,它在引导我们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作者给我们指出了唤醒教育智慧应该关注的领域:“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孩子好奇的体验”、“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学面面观”、“纪律的教育学意义”、“孩子对秘密的体验”、“气氛的作用”……

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育是一件充满人文精神的爱的互动。我们不要把教育作为一件工具,当作一门技术,因为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教育的情调》认为,每一个教育情境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情境稍纵即逝,在一种情境下适用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境下则不一定了,所以,教育者要培养教育的敏感和机智。

我们应该营造和谐,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老师带着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老师的心情会影响到每个学生,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情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果老师每堂课总是板着一张脸,一脸严肃,学生一定会感到紧张和压抑,很难与老师有很好的配合,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老师的讲课风格诙谐幽默,那么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师生互动更好,学习的效果会更佳。

我们要用心去聆听,用教育的眼光去“看”,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具体情境下孩子的处境,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通过眼神去了解学生最真实的、不加掩饰的想法;通过眼神向学生传达整体情绪,传达自己的经历、态度、能力等,丰富自己,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学的机智是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无法通过技术性的培训而获得,我们可以通过对过去情境的反思,多想想怎么样做才更好,在脑中产生各种平行时空的短片,那么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敏感性,作出机智的应对。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23

《教育的情调》是加拿大教育现象学研究者马克斯·范梅南的作品,由我国教育现象学专家翻译。读完后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一下几点:一是教育的敏感和机智。教师要具有敏感性,要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同时在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时候要拥有教育机智!二是关注学生的体验。简单点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要能感受到学生的体验,从而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三是教育需要大爱思想。这种爱不是我们所说的爱心,而是对教育对学生从心生的赤诚之爱!三是自我的反思和质疑。

一、教育需要敏感性和机智性

范梅南老先生说: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是教育管理人员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一种特殊才能,它与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关系,既来自心灵也来自头脑的知识。那这种能力到底是什么?我们又如何去培养和认知这种能力呢?

作为老师,我们要有一定的敏锐力,在日常生活或者日常教学中碰到的孩子,我们会不自觉的从教育学的眼光去观察他的一切。简单点来说就是真正的师者会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有利于你的长期发展的,课堂上老师不仅仅教授知识还指引学生的人生道路,这种思想和想法及其做法都是不自觉的、习以为常的、主动的,这就是教育敏感。而教育机智我们经常说,在课堂上、在与学生相处上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经验的老教师或教育家们,他们的方式方法都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能够让学生受教育的,这就是教育机智。机智是学不来的,它和经验有关、它和人的学识有关、它和价值观与道德观有关、它和一个人是把教育教学当工作还是事业有关、它和我们是不是愿意为学生奉献有关,归根结底教育机智是我们教师必须要学会的但是永远也学不完的,而我只能慢慢摸索前行!

二、时刻关注学生的体验

我们不能常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去教,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在具体情景下什么知识技能,什么解决方法是他们可以接受、乐于接受的,也就是我们要时常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

我觉得一个人真的热爱教育,喜爱学生,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时时刻刻为孩子着想,比如备课时备学生学情,教育学生时考虑学生的体验,教学时以学生终身成长为目的,同时常常会不自觉的营造一种“共情”世界,用尽心思的为学生指引正确的人生道路!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道理!

三、教育需要大爱思想

什么是大爱思想?很简单就是爱,这种爱具有包容性、宽泛性。儒家思想对中国人影响很大,其代表人孔孟主张“仁爱”,我的大爱是由此发生的。而孔子不仅仅是儒家代表人他还是我国第一位教育家,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些都是仁爱思想的表现。教育需要大爱思想,在于范围的宽泛性,作为老师的我们要爱教师这一职业、爱我们可爱的学生、爱所教的科目、要爱学习爱反思、爱教育所衍化的一切!这种爱还具有内容上的包容性,包容学生的错误、包容工作的繁琐、包容微薄的薪资······。这种爱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是要行动起来的,在实践中不断地让学生成长、让自己成长、让教育开花!

四、自我的反思和质疑

范梅南说:教育的智慧需要一种反思的能力,需要我们关注教育生活的体验,不断去质疑自己的立场,时常想一想,这样的体验是什么样的呢?其实,不论是做什么工作,反思能力都很重要,甚至可以说它在我们人生道路上起着决定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 = 经验 + 反思。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古已有之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我也时常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的情感、反思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自己。

当老师将近两年,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常都在反思。例如我每上完一堂课我会想这堂课不可取的地方在哪里?可取的地方又有哪些,记录下来,想想有什么解决办法,然后试着去做出改变。每次处理学生矛盾时,时常会想我这样做对么?我这样做问题解决了么?我还能不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有时候会写班主任日记,有时候会思考便铭记于心!一直以来我很庆幸自己有反思的习惯,因为反思让我收获很多。在工作中有时候很浮躁,面对很多事情都以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做;面对学生常说要有教无类,可教着就变成有教有类了;常说要爱学生,可时常会对他们的错误没有忍耐性;常说也常买书可最后又没看多少本;常说要教学反思可又懒惰忘记反思……是啊!常反思是很好,但是我却在反思的路上忘记了我要反思。也时常会问自己,我爱教育吗?我爱学生吗?我爱这份工作吗?仔细一想……我认为我是爱的!

教育的情调是什么?我觉得教育的情调是用我们的爱在教中让孩子成长,在育中让学生成人,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成长,成为更好的人,成为更好的老师!用书中最喜欢的一段话来结束吧,“教和育不是为了未来的生活,教和育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让我们与孩子相处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育的情调》读后感 篇24

本应在春意盎然的三月里一起踏入校园的我们,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被“禁足”在了家中,大家共同的坚守与努力让我们迎来的新学期,也终于看到了孩子们的笑脸,教学的工作也随之展开。在本学期的中学校举办了校园读书节的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成为了六年级教师导读员,展开了一场探索之旅,在本月中我阅读了《教育的情调》,这本书和以往读的书不太一样,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从内容上看,《教育的情调》其实通篇都在告诉我们如何获得“教育的智慧”,它在引导我们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作者给我们指出了唤醒教育智慧应该关注的领域:“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孩子好奇的体验”、“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学面面观”、“纪律的教育学意义”、“孩子对秘密的体验”、“气氛的作用”……

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育是一件充满人文精神的爱的互动。我们不要把教育作为一件工具,当作一门技术,因为我们面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教育的情调》认为,每一个教育情境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情境稍纵即逝,在一种情境下适用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境下则不一定了,所以,教育者要培养教育的敏感和机智。

我们应该营造和谐,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老师带着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老师的心情会影响到每个学生,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情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果老师每堂课总是板着一张脸,一脸严肃,学生一定会感到紧张和压抑,很难与老师有很好的配合,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老师的讲课风格诙谐幽默,那么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师生互动更好,学习的效果会更佳。

我们要用心去聆听,用教育的眼光去“看”,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具体情境下孩子的处境,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通过眼神去了解学生最真实的、不加掩饰的想法;通过眼神向学生传达整体情绪,传达自己的经历、态度、能力等,丰富自己,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学的机智是在特定情况下产生的,无法通过技术性的培训而获得,我们可以通过对过去情境的反思,多想想怎么样做才更好,在脑中产生各种平行时空的短片,那么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敏感性,作出机智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