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我们仨》有感

2024/05/24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我们仨》有感(精选23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读《我们仨》有感 篇1

说实话,开始是以一种淡淡然读杨先生的《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

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该如何的哀伤?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之间也必有一人要先行离去,风风雨雨相扶持着走过了这么多年,而突然间要接受挚爱的永远离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一生中最牵挂自己的人、自己最牵挂的人,余下的漫漫长夜,再多的风风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过。

午夜从噩梦中惊醒,身边已空无一人,那个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没有回来。一个人守着孤单的身影,对着寂寞的台灯叹息。

杨先生在文中不曾想把人生描绘得多么壮丽,多么缤纷,却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她爱着她的丈夫,女儿,她有着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热忱,那份牵挂。她的文字里透出来的尽是黑白底色,年轻时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闺秀,到老年时候的沉着坚毅。在这片田地里,你何处去寻找市侩气息?又有什么比这无声的坦然更有份量?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杨绛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但是她还是愿意“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因为她的心里已经装满了“我们仨”的情和爱。

读《我们仨》有感 篇2

终于把《我们仨》读完了,之所以说“终于”,是因为之前早就闻过其大名了,其实读完这本书也没花多少时间。在我的记忆中,钱钟书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用今天的话说是“天才”,比如读书过目不忘、精通外语等。以前读书的时候学写议论文,老师要求摘抄收集很多论据。其中摘抄过的有一条就是关于钱钟书“勤奋”的,杨绛整理了钱钟书的读书笔记,结果竟有好几麻袋之多。当时也没怎么在意,毕竟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

“锺书在巴黎的这一年,自己下功夫扎扎实实地读书。法文自十五世纪的诗人维容读起,到十八、十九世纪,一家家读将来。德文也如此。他每日读中文、英文,隔日读法文、德文,后来又加上意大利文。这是爱书如命的锺书恣意读书的一年。”

在读到这段之后,我便想起来了这些。可见,天才不是天生的。

后来,在《我们仨》中读到了这一段:

“每晨一大茶瓯的牛奶红茶也成了他毕生戒不掉的嗜好。后来国内买不到印度“立普登”(Lipton)茶叶了,我们用三种上好的红茶掺合在一起作替代。”

所谓的“立普登”,也就是今天的“立顿”。在超市随处可见,只不过如今有点“贱卖”的味道了。

随便说一下,精装版的《我们仨》不论是纸张还是装帧都很不错。

读《我们仨》有感 篇3

《我们仨》内容不长,仅看目录《我们俩老了》,《 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都觉得肝肠寸断。一位近百岁老人,夫逝女亡,静思追忆往事,文笔克制,干净朴素,哀而不伤。我总是在想,往事多么甜蜜,一家三口多么幸福,如今只是空洞房间的一盏孤灯,先生是如何承受当回忆如潮水般袭来时的锥心之痛,想必“心上又绽了几个血泡”。圆圆是她唯一的爱女,被喻为“此生唯一杰作”,饶是先生那么风轻云淡的人,提到女儿都是不自觉的骄傲的,女儿的“过目不忘”,自小爱读书,做学问也是一向严谨而拼命,老了照顾他们也是井井有条。她说,“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她说,“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了尽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

纵观先生的一生,良好的教育背景,丰富的人生经历,势均力敌的爱情,内心完整而丰满,没有太多向外的渴求,所以她不会张牙舞爪,也不会警惕万分,她不那么贪婪,也不那么焦虑,她自自然然地活着,默默淡定努力着,活出了一代宗师的模样。

有时候觉得,会写文章的人很幸福,可以表达,可以记录。人终究会老,记忆终究会衰退,到那个时候,还有什么能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文字可能是最好的方式了吧。

读《我们仨》有感 篇4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陌上花开情,君可缓缓行。

初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惊叹先生朴实无华的文字间涌动出的感人心怀的深情挚意。

这番深情寄托在她对往事的无限眷恋之中,寄托在她对女儿及丈夫的殷殷关切之中,寄托在她对人生的深刻领悟之中。因为深情,所以真挚;因为真挚,所以动人。

老人淡然叙述"我们仨"看似平常的生命旅程,然而语淡却情浓。若非情浓,亲人相处间的一言一行又如何能在她的脑海中留下如此清晰的烙印?如何能在她的心海上泛起一圈圈永不消逝的涟漪?如何能在一次次苦难中绽放生命绝美的花环?

再读《我们仨》,我惊叹于杨绛与钱钟书两位先生及他们女儿钱媛淡泊名利,潜心为学的高风亮节。

无论是出国深造还是归国致学,他们对学问的探究总是怀有极大的好奇与一丝不苟的精神。沉浸于快乐的求知之旅,他们无视空间的狭小;无视环境的险恶;无视社会的动荡;静心为学,留下《管锥编》、《围城》、《唐吉诃德》翻译本等等闪烁智慧之花的鸿篇巨著。

学问涵养身心,他们即使在辗转流离的岁月中依然保持着对生命本真最执着的探索。文中我最喜欢的'一处表达是,杨绛先生视户外散步为"探险",无论是在异国他乡还是在熟悉的家乡园林,先生总称她与钱先生的午后散步为"生活探险"。可否认为,正因为有此等对待生活的赤子之心,两位先生才会于平淡无奇的生命中觅得几分诗意与甜蜜;他们对待生活中的逆境才能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缅怀大师,致敬大师,不仅仅因为学问,更因为他们崇高的境界与超脱的心性!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大师的《我们仨》业已落幕,千千万万"我们仨"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就让我们一起深情体味人间烟火气的温暖,满怀好奇地探寻生命下一站的幸福!

读《我们仨》有感 篇5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时所著,杨绛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我们仨》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杨绛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书中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第三部分,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生下钱瑗,直至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若干年前中学老师就介绍过杨绛先生,向我们推荐她的《我们仨》,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拜读,直到前些天发现舍友也有这本书,又激起我对于杨绛先生的钦慕,将其读完。

透过此书,"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形容杨绛先生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在英国与钱钟书留学期间,为了不影响丈夫学习和营造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自己到外面租了一间新房并主动承担多出的房租;在生下钱瑗后,躺在产房的她为了安慰钟书,说房东家的桌布她回去洗,砸坏了的台灯、坏了的门轴她回去修……在留学困难时期,从不抱怨生活的窘迫,积极主动的配合钟书尝试食物新的做法满足口福。她的才华更是不必多言,有着良好的家教,一生酷爱读书。整本书的构思布局精巧,插入梦境让叙述不再单调,字里行间都深深抓住读者的心弦让人不肯罢手,仿佛在与先生进行心灵上的对话。

殊不知,全天下有多少家庭能有先生家一般和睦幸福,只要他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有无尽的欢乐和打闹。"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想这就是一个家庭的最高境界了吧,短短的三个字是那么的仓促有劲,只要仨人相伴相帮,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变的滋润。他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很多人从此书看出先生一家的恩爱和朴素,但我更多的还是伤感和忧愁。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愁。那简单的一句"我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感动了多少读者我不知道,最起码我的心理堡垒已经被攻破,这个坚强而善良的女人,把深沉的爱留给丈夫和女儿,然后把无尽的思念留给自己。这一份思念使心都在滴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景在她身上发生,本该和她一起分担的丈夫也突然倒下,所有的痛苦不得不让她一人来扛,这样的折磨对于一个身体也不是很好的且要90岁的老人来说太过残忍。

前年的5月25日,杨绛先生也离我们所去,现在天上的三个人已经团聚,既无生离也无死别。贤妻才女走了,但她留下的精神永存在我们心中,仍然值得我们去回味。最后,愿我们每个人在寻寻觅觅、平平淡淡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读《我们仨》有感 篇6

“一个普普通通的学者之家,三叶分分离离的湖上小舟,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

这是印在书本封面的一句话,第一次看到时,我还无法理解它背后的深刻含义,只隐隐约约从中感出些黯然神伤,迷蒙渺茫的意境来。杨绛先生的字是最细最暖的语言,即使只是平实的叙述、质朴的文字,先生总能写出七分平和,三分触动,令人回味无穷。

书的开始就是一个“绵长万里的梦”,“我”在梦间的古栈道上游走,写与逝去的丈夫女儿的相守相助,聚散离合。这个梦是沉重冗长的,却也是“我”最轻盈的想象。随梦入境,这里没有外界的纷扰喧哗,没有人群的熙熙攘攘,古栈道像一个隔绝的,只属于“我们仨”的小世界,只听得见老人细细的低语,仿佛涓涓清泉缓缓流过,流入柔软的心底。这一片静谧的美好,即使是死生别离也无法打破。

梦终究是梦,即使绵延不绝,可彻头彻尾完全是个梦。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人世间没有那么多像童话般完美的结局,如梦初醒,丈夫已远逝人间,最亲爱的女儿也早就离去,”我们仨“,就这么轻易地走散了。“我”还是老了,眨眼间,也算得上风烛残年的老人,老病相催,自己的路也快要走到了尽头。人到晚年,唯一与“我”相伴的只有那些风干的“我们仨”的记忆,“我”伴着这些记忆沉沉入梦,终于是不愿苏醒。“我们仨”散了,只剩“我”一人回忆“我们仨”。

挑灯夜读的阿媛,忙忙碌碌的钟书,以及四处操心的“我”。“我”幸福地沉浸在”我们仨“共度的岁月中,完全不知疲惫。“我们仨”珍惜平淡,却不甘于普通,熬过了“苦门关“,克服了学问上一道有一道的难关,只要是“我们仨”,就没有什么是扛不住的。这份温情,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是最难得的珍宝。

醒也春秋,梦也春秋。杨绛先生,终是沉在那些无法割舍的记忆里,再也醒不来了。“我们仨”已不是“我们仨”,“我们仨”依然是“我们仨”。

人生之路何其漫漫,身边人来人往,得到的结果总是失去。只有家人的陪伴从不缺少,无论人生走到何种境地,总有家人的温情溢满心头。愿世人都有“我们仨”,勿执己念,无论前方艰难险阻,风风雨雨,都能有一个家,有一个能歇下脚的地方。

读《我们仨》有感 篇7

淡淡然读完杨先生的《我们仨》,终了也是淡淡然,再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心上又绽了几个血泡”这么一个百岁老人一生又该绽起多少血泡,看着血泡一个个变大,最后喷薄而出,留下的可能才是痛苦之后的温情。让我记起《汤姆叔叔的小屋》里的一段话“当一种强大的压力把一个人压得忍无可忍时,他就会立刻调动他全部体力和意志进行垂死挣扎,企图掀翻这个重压,由于这个道理,痛苦达到最高-潮之后,退潮时往往会给人带来喜悦和勇气”。这生离死别带给杨先生的除了深秋的悲凉,还有什么?

《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她不曾想把人生描绘的多么壮丽,多么缤纷,却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她爱着她的丈夫,女儿,她有着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热忱,那份牵挂。 然她的不同,除了书本,除了学生,除了家庭,其他的纷纷扰扰均与她绝缘,他的文字里透出来的尽是黑白底色,年轻时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闺秀,到老年时候的沉着坚毅。在这片田地里,你何处去寻找市侩气息?又有什么比这无声的坦然更有重量。

了不起的,是她在浪涛滚滚尘世间,瘦弱身躯下投出的坚毅,视野的宽广,对知识的渴求,对任务的负责,对丈夫的肯定,对女儿的宽容,只在其内心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不计名利,不求富贵,书香四溢,如入芷兰之室!女人当有对生活如此之真诚,又何如收获不了安然的晚年?

这个暑假,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

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 。 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

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读《我们仨》有感 篇8

杨绛先生著书《我们仨》,我再一次细细品味了一遍,而这次阅读完,我决定把内心的感受写下来,并将在未来的时光中持之以恒写读后感,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读书不断进步。

杨绛先生百岁高龄提笔写书,令人敬仰,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书中讲述了杨绛先生重温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一家三口共同生活的岁月,那些单纯朴素又盛满温情的亲情故事。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用独特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用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7月伉俪二人赴英国牛津求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回国后直到1998年女儿和丈夫相继去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难忘经历。

如果让我写“我们仨”,我也会像钱瑗一样,尽管到了六十岁的'时候还是会细细回忆我和我的父亲母亲,我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点滴生活。我会写父亲是多么疼爱我,从小到大对我不打不骂,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我会写母亲是怎么教育我,做一个善良、诚实、勇敢、勤劳、平和的人。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也没有永远,当一家三口相聚相守时,要时常想到人生道路尽头总会相散,珍惜与家人的团聚,努力让生活变得甜润快乐,就如杨绛先生一家三口伉俪情深子女孝顺,深爱“我们仨”。

读《我们仨》有感 篇9

初识杨xx先生,是那段时间微信圈频频转发的百岁感言:“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好洒脱,好骄傲,好自信!怎样的女子一直被世人尊称为先生?怎样的女子经历百年,与世无争,平静如水?我很好奇。

再次结缘,是侄女书桌上的《我们仨》。静静地躺在那,一袭浅咖色外装,上方隐隐透出一家三口的名称,没有其他任何装饰,简单素雅,正如先生其人——朴素亲切。我很喜欢。

翻开目录,“我们俩老了”“我们仨走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将此书分为三个部分,一种淡淡的忧伤从字间缓缓流出。一个不平凡的学者家庭平凡的生活记录,从两个人的相守相助,到三个人的相聚相失,再到一个人的孤独回忆。也许在杨先生看来,并不孤独,而是充实和温馨的回忆,那般从容,娓娓道来,平静诉说。然而,平淡朴实的文字却让我几度揪心,喉头酸涩,怎么也压不住眼泪的涌出。在连续三个深夜的捧书间,我更多的是以一个母亲、一个女人的身份来感受杨先生内心的情感。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从钱钟书先生生病住进医院开始,梦便开始了,并且怎么也梦不完。囫囵初读时,我还疑惑:古驿道是哪?怎么反反复复出现客栈、船?地点的变换让我摸不着头脑。直至老人小孩安睡,整个房子里清静得只有自由的我时,才嚼出这梦幻与现实的代名词。船,钱钟书躺在船中,311号,种种信息表明船就是医院的病床。船缓缓而下,正寓意着钱先生的病每况愈下;而“我”在女儿和丈夫先后生病住院至去世的四年半里不停奔走,家只是偶尔停留且缺乏温度的客栈;古驿道便是来往于家和两所医院之间的路,是送走至爱的女儿和先生的过程吧?柳树的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花开又花落,不正像丈夫和女儿的生命在数年间慢慢枯萎,不正像杨绛的心情,低落又抱有希望,那份依恋难舍吗?我想象不出对于近九旬的老者来说,这样的境遇是何等的无奈无助无力和残忍凄怆。多难哪!所以,在杨先生的笔下,在“我们仨走散了”中,多次出现劳累的梦、沉重的梦、疲劳的梦、哀痛的梦、精疲力竭的梦……看似虚幻,实则真实得可怕。这虚实之间,亦幻亦真,是否是她不愿接受现实,期待只是一场梦的心里渴求呢?文字没有刻意的遣词凿句,但字字能钻入你的心底,渗透到骨髓,让你体会到无法言喻的切肤之痛。

好在,第三部分能让你逐渐温暖起来。“……我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我又找到了百岁感言里的感觉:好满足,好骄傲,好自信!如果说第一部分是一个真实的梦,第二部分是虚实结合,那么第三部分便是真实的再现了。生活中的悲欢离合,点点滴滴:或奇趣,或温馨,或逗乐 ,或平淡,或起伏……如涓涓细流汇成长长的回忆和思念,感受得到杨先生对家的珍视,对家人的深爱。在我看来,最后的幸福回忆只是悲恸后的坚强,孤独的浓缩。然而,杨绛终归是杨绛,那份豁达和宁静,那份用百年经历参透世事万物的境界无人能读懂。

梦里,他们仨,不因散了而散了,三片瓣的花永远盛开在杨先生的心里……

读《我们仨》有感 篇10

淡淡然读完杨先生的《我们仨》,终了也是淡淡然,再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心上又绽了几个血泡”这么一个百岁老人一生又该绽起多少血泡,看着血泡一个个变大,最后喷薄而出,留下的可能才是痛苦之后的温情。让我记起《汤姆叔叔的小屋》里的一段话“当一种强大的压力把一个人压得忍无可忍时,他就会立刻调动他全部体力和意志进行垂死挣扎,企图掀翻这个重压,由于这个道理,痛苦达到最高潮之后,退潮时往往会给人带来喜悦和勇气”。这生离死别带给杨先生的除了深秋的悲凉,还有什么?

《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她不曾想把人生描绘的多么壮丽,多么缤纷,却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她爱着她的丈夫,女儿,她有着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热忱,那份牵挂。 然她的不同,除了书本,除了学生,除了家庭,其他的纷纷扰扰均与她绝缘,他的文字里透出来的尽是黑白底色,年轻时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闺秀,到老年时候的沉着坚毅。在这片田地里,你何处去寻找市侩气息?又有什么比这无声的坦然更有重量。

了不起的,是她在浪涛滚滚尘世间,瘦弱身躯下投出的坚毅,视野的宽广,对知识的渴求,对任务的负责,对丈夫的肯定,对女儿的宽容,只在其内心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不计名利,不求富贵,书香四溢,如入芷兰之室!女人当有对生活如此之真诚,又何如收获不了安然的晚年?

这个暑假,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

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 。 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

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读《我们仨》有感 篇11

“一个普普通通的学者之家,三叶分分离离的湖上小舟,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

这是印在书本封面的一句话,第一次看到时,我还无法理解它背后的深刻含义,只隐隐约约从中感出些黯然神伤,迷蒙渺茫的意境来。杨绛先生的字是最细最暖的语言,即使只是平实的叙述、质朴的文字,先生总能写出七分平和,三分触动,令人回味无穷。

书的开始就是一个“绵长万里的梦”,“我”在梦间的古栈道上游走,写与逝去的丈夫女儿的相守相助,聚散离合。这个梦是沉重冗长的,却也是“我”最轻盈的想象。随梦入境,这里没有外界的纷扰喧哗,没有人群的熙熙攘攘,古栈道像一个隔绝的,只属于“我们仨”的小世界,只听得见老人细细的低语,仿佛涓涓清泉缓缓流过,流入柔软的心底。这一片静谧的美好,即使是死生别离也无法打破。

梦终究是梦,即使绵延不绝,可彻头彻尾完全是个梦。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人世间没有那么多像童话般完美的结局,如梦初醒,丈夫已远逝人间,最亲爱的女儿也早就离去,”我们仨“,就这么轻易地走散了。“我”还是老了,眨眼间,也算得上风烛残年的老人,老病相催,自己的路也快要走到了尽头。人到晚年,唯一与“我”相伴的只有那些风干的“我们仨”的记忆,“我”伴着这些记忆沉沉入梦,终于是不愿苏醒。“我们仨”散了,只剩“我”一人回忆“我们仨”。

挑灯夜读的阿媛,忙忙碌碌的钟书,以及四处操心的“我”。“我”幸福地沉浸在”我们仨“共度的岁月中,完全不知疲惫。“我们仨”珍惜平淡,却不甘于普通,熬过了“苦门关“,克服了学问上一道有一道的难关,只要是“我们仨”,就没有什么是扛不住的。这份温情,无论放在什么时候,都是最难得的珍宝。

醒也春秋,梦也春秋。杨绛先生,终是沉在那些无法割舍的记忆里,再也醒不来了。“我们仨”已不是“我们仨”,“我们仨”依然是“我们仨”。

人生之路何其漫漫,身边人来人往,得到的结果总是失去。只有家人的陪伴从不缺少,无论人生走到何种境地,总有家人的温情溢满心头。愿世人都有“我们仨”,勿执己念,无论前方艰难险阻,风风雨雨,都能有一个家,有一个能歇下脚的地方。

读《我们仨》有感 篇12

初闻"杨绛"这个名字,是16年月下旬,那会儿正处于高考冲刺的最后一个阶段。连上了几堂的我们略显疲惫,语老师为活跃堂,便给我们放了一段喜马拉雅F,是关于杨绛先生的《我们仨》。那时候我才知道杨绛先生是钱钟书的妻子,他们还有一个女儿,叫做钱媛。在她的回忆里,家是她的"万里长梦",是一家三口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家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那么我的又是什么样呢?

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了,那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是小村子里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早我出生的大伯二伯家都是男孩,这也成为人们的聊点。男孩子生注定是要延续香火和养老的;而女孩子会嫁人,养也是白养。因此家人对我的态度不是很好我,直到弟弟的出生才有所转变:农忙时会拜托我看好弟弟,有好吃的会分我一份、怕我趁他们不在对弟弟下毒手……我一直觉得家人对我不公,直到初一那年,家里发生火灾,所有财物化为灰烬;而母亲和父亲发生分歧,最后离开了家,至此再也没有回过,我才知道了家人的重要性!无论我在哪,弟弟和爸爸就在我身边。

三毛说,家,对每一个人,都是快乐的泉啊!再苦也是温暖的,连奴隶有了家,都不觉得他过分可怜了。而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曾经是个老实、健壮而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有美好理想的青年;后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在人吃人的社会里,他对于家是向往也是背弃。《我们仨》中杨绛先生说她做了一个万里长梦,关于我的家,我也有一个万里长梦。

春天,蕨菜笋子泛滥,清晨会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上采摘。破土而出的笋子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笋子嫩肥、短壮的芽鞭或是蕨菜的幼叶嫩芽加上熏制的腊肉煸炒,配上白米饭就开始了我的午饭。一个人吃饭习惯了,以至于四年级被父母接到城里读书时,上桌满满不适应。他们说女孩子吃饭要矜持,细嚼慢咽而不是狼吞虎咽,而我喜欢无拘无束。夏天,最喜欢的事情不是去河边游泳摸鱼,而是成群结队的组团上偷果子,路过菜地时,也会顺手牵羊摘几个黄瓜解渴。桃子树、李子树都结果了,放眼望去,茂密的绿叶包裹着毛茸茸的桃子和青涩的李子,几束阳光隐约透过叶缝投射到地上,是一幅绚丽的画。我们的战略是一个人放风,三个人爬树,剩下的两个人负责摇树或者捡掉下的果子。满载而归后不及去河边清洗,直接用衣角擦擦就往嘴里送。爽口的果肉,朴实的笑容,这就是我对夏天的记忆。当然,吃酸汤、吃凉拌的烤茄子烤西红柿也是一大美味。

秋天,金灿灿的麦田带的是收获的喜悦,大人们割麦子,小孩子则堆麦草垛,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滴入毛巾或是泥土里,到饭点了大家伙便停下歇息,饭都是从家里带的,简简单单却透露着幸福。草垛下,大人在闲聊、小孩在打闹……

冬天,我会从家里带上生炭火的小盆子去教书上,因为教室条不好,没有取暖的地方,所以只能自己解决。而家远的同学会带上装有米饭的铁饭盒,学校负责生火蒸饭,那时候的营养午餐是每天中午一个鸡蛋。对我而言最快乐得属过年的时候,亲戚聚在一起吃杀猪饭。新年了,所有的辛酸和努力都有了一份新的期待。打年粑、做腊肠、熏腊肉……这是我在城里生活多年再也没有经历的事,因而对于家多了一份念想。

四季的畅想是万里长梦,当然还有其他的梦。

线下支付广泛使用的年代,以物换物的生产交换方式依然存在。(fsir)每个周五,大爷都会从邻镇拉几箱自家做的米粉,我们只要用一定数量的`玉米或大米就可以兑换。冰凉的米粉切条,放上自家做的酸汤,凉拌豆芽海带,香菜,自制油辣椒和酱油盐等,嗦上一口,大呼爽!然而因为没有冰箱,所以一次兑换的数量不多,那段时间里,我对于大爷的下一次的到很是期待。偶尔某个周六,大叔依旧会从镇上开着小货车到村门口摆摊。"打火机一块五两个,肥皂五块钱两坨,耗子药五块钱一包",倒背如流的口号成了一种刻在脑子里的记忆,以至于在城里生活多年,偶尔上街突然听到它时,熟悉而又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同样的周日依然很多人去赶集,阿婆家老母鸡下的鸡蛋装满了一箩筐,微微颤颤地带着小板凳加入了摆摊的行列;大爷用竹条编制的草鞋、箩筐、簸箕、蒸笼等也整整齐齐地站好队伍,等待中意它的买主……

白驹过隙,经过岁月的洗礼,我已然从当初的懵懂无知变得成熟稳重。在这交织着利益关系的社会里,到处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声音,有些人他根深蒂固于人的第一印象,对于你往后的各种改变持以鄙夷,有些人喜欢表现自我,希望出人头地,而我喜欢顺其自然,如今的我少了农村人对的那份淳朴与恬静,多的是坦然和豁达。

自16年秋天上了大学以后,从此我的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学校离家只有三个小时的火车,我知道我的家就在那里,可是我已经回不去了……

读《我们仨》有感 篇13

“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们的客栈了。”一句话道出了一个年迈老人都痛失至亲的无助,我们仨失散了,家人已不在,家不再是家。只是一个暂居的客栈。

这本书,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思念化成如此强大的力量,在现实到梦幻,深入骨髓,又平静如夕,超越寻常的坚毅和勇敢面对,大多数都颓废了时间,虚伪了人生,离思念越来越远,在未知的不安和焦虑中远目极望,寻找失散的梦魇。

1997年和1998年对于杨先生来说是很残忍的时间。一生相知相扶相濡以沫的伴侣,唯一的女儿都相继离去,杨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会。“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先生接过女儿的笔,用心叙述了他们仨这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就是《我们仨》。

通读一遍后我真的无法想象杨先生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完成了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他以独特的写法,以感人的文字记叙了坎坷的历程和他们仨相依为命的一生。

他们仨的足迹跨越半个地球。无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始终站在一起,美好的家庭是他们避风的港湾,自从1998年钱钟书先生逝世后,杨先生从此独伴青灯,她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文字里行间,领我为之动容。

但若你想从内容上看到丝毫悲观的文字,那你要失望了,书中丝毫没有伤痛欲绝的诗句,而是处处洋溢着思念的。他们虽然阴阳相隔,真情却从不被阻断。她通过这部书,用文字想上天的亲人无声的倾诉着对他们的怀念。

家的意义,在她的书中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在孤灯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手拿颤动的笔,它一句,伤心欲绝。仿佛远去的人才刚刚远去,垮了的往事就在昨夜。在他挂满泪珠的脸上却带着舒心的微笑,她在想些什么呢?

文章第一段是以老人的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

从第二部分七记叙了他们仨开始分开的情景,说实话,第一遍,我真的没读懂杨先生到底写了什么。她以一种独特的手笔——梦境,幻化了一种飘渺的感觉,钱媛那是还在吗?我揣着这个问题有深读了一遍,似乎还是不大明白,为什么作者梦境中钱媛已经去世,钱先生也已病入膏肓了,事实上钱媛还活着。这是真的梦吗?为什么天天都做这个梦呢?这真是奇怪!这也是我惟一不明白杨先生的地方。

到了第三部分时,已只剩杨先生一个人了,夫女都接连脱离了这个家,连杨先生自己也说,我现在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容:顾望徘徊,能不能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大概这就是她要继女儿之后完成《我们仨》的原因吧,一个人闲暇时间难免会胡思乱想的,而将回忆与读者分享快乐会增添一点,也许痛苦会减一点...

我真的非常羡慕他们这个朴素的家,住着一屋子与世无争的人。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求能够相聚在一起,享受在一起,共同解决困难。然而这个小小的要求命运却不愿满足他们,“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活下来的人要比去世的人痛苦千倍。可又怎样,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俗话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果然就是如此啊!

现在,杨先生将他们曾经共同的岁月重温了一遍,再享受一下亲情存在的感觉。回忆往事,那深藏内心的痛苦又再一次被掀开,我想她应该是含着眼泪完成的吧。特别是写到钱钟书先生在小舟上的生活,那冥冥之中无尽的思念,折磨了我们好久好久。而我似乎跟着作者在他们的驿道上走了一回杨先生的心境,恐怕只有这回“梦境以逐漫漫柴身骨终拼寸寸灰”只以写照。

书中的钱媛是个乖巧聪慧的孩子,更是个孝顺的女儿。她和父亲更胜密友,两人的默契绝对可得100分,“格物致知”更是他们一直赞同的理活。我真的很佩服她对病魔抗战到底的勇气,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敢说敢做的干劲以及对父母的孝顺。与她相比,我真的还差着远呢。就连她去世前不久,还放心不下***妈的一日三餐,特地写信教妈妈做简单的菜。事实上,当时的她自己已经进食了,可赞他生命垂危之际还想着妈妈。这份深厚的母女情恐怕现在少有。

她尽管忍受着疾病加治疗的折磨,还想利用自己身尚在床上无所事事的时间,把过去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写下来留为纪念。于是,她拖着微弱的身体开始写《我们仨》。但是不久医院报病危,她便放下了笔,而这本书也只到了个内容清单,就无法再写下去了所以最后只好由母亲杨先生来完成了。

而杨先生的文字也很具有感染力,我随时能“亲身”体验到他们三个的天伦之乐和童心未泯。他们的善良正直以及对生命、家的感情,使我深受启发,获益匪浅。所有的悲欢离合,在作者那里是一种自然在读者那里却经常潸然泪下。书中最后谁:“我清醒地看到我们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罢了,没有丝毫温暖可言。这时候仅剩的一人活下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怀着潸潸的眼泪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无法诉说的爱,无人可说的情。在心里埋藏了很久家的感情绝不会随时间而渐变冲淡。

读《我们仨》有感 篇14

愿此生唯有死别,没有生离。

读完此书,是对杨绛先生升起万丈敬意!她用平实的笔调,有时还捎带愉悦的,轻快的感触,来叙述一家人为求学,为工作,为避难,为团聚而颠沛流离的坎坷人生。在她娓娓叙写的文章中,我们都知道在文字背后所经历的苦难与艰难,但是我丝毫没有读出愤怒,不平,埋怨这些负面的情绪,读到的尽是乐观,平和,慈爱,满足这些积极的心态。有如此豁达之胸襟,有如此从容不迫之气度,有如此与世无争之情怀,不可不让人敬佩之至!

生活是琐碎的,而如何对待生活之琐碎,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能决定一家人生活是否幸福和快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多行善举之事,不行有害家人之事,祸端自会远离。一家人如若能同舟共济,家和万事自然会兴,而名利,财富,都是家和的附带之物,不刻意求之它也会随之而来。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今生能有缘成为一家人,是前世各自修来的莫大福分。所以要珍惜我们的家人,要爱我们的家人。看着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有如此恬淡,平和,充满温情的'家庭生活,让我想到了《浮生六记》的沈复与芸娘,都是一家人志趣相投,相互帮扶,相濡以沫,凭借对彼此的爱,对生活的热爱,共同度过各种难关。给世人呈现平淡且又真实的生活。

人是家的最基本要素,如果人不齐,失散了,也就不能成之为家。而只要人在,不管在哪里,到哪都能成为一个家。愿我们都不会是一叶浮萍,愿我们都能常伴亲人于左右,愿我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家。

读《我们仨》有感 篇15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陌上花开情,君可缓缓行。

初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惊叹先生朴实无华的文字间涌动出的感人心怀的深情挚意。

这番深情寄托在她对往事的无限眷恋之中,寄托在她对女儿及丈夫的殷殷关切之中,寄托在她对人生的深刻领悟之中。因为深情,所以真挚;因为真挚,所以动人。

老人淡然叙述"我们仨"看似平常的生命旅程,然而语淡却情浓。若非情浓,亲人相处间的一言一行又如何能在她的脑海中留下如此清晰的烙印?如何能在她的心海上泛起一圈圈永不消逝的'涟漪?如何能在一次次苦难中绽放生命绝美的花环?

再读《我们仨》,我惊叹于杨绛与钱钟书两位先生及他们女儿钱媛淡泊名利,潜心为学的高风亮节。

无论是出国深造还是归国致学,他们对学问的探究总是怀有极大的好奇与一丝不苟的精神。沉浸于快乐的求知之旅,他们无视空间的狭小;无视环境的险恶;无视社会的动荡;静心为学,留下《管锥编》、《围城》、《唐吉诃德》翻译本等等闪烁智慧之花的鸿篇巨著。

学问涵养身心,他们即使在辗转流离的岁月中依然保持着对生命本真最执着的探索。文中我最喜欢的一处表达是,杨绛先生视户外散步为"探险",无论是在异国他乡还是在熟悉的家乡园林,先生总称她与钱先生的午后散步为"生活探险"。可否认为,正因为有此等对待生活的赤子之心,两位先生才会于平淡无奇的生命中觅得几分诗意与甜蜜;他们对待生活中的逆境才能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缅怀大师,致敬大师,不仅仅因为学问,更因为他们崇高的境界与超脱的心性!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大师的《我们仨》业已落幕,千千万万"我们仨"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就让我们一起深情体味人间烟火气的温暖,满怀好奇地探寻生命下一站的幸福!

读《我们仨》有感 篇16

终于把《我们仨》读完了,之所以说“终于”,是因为之前早就闻过其大名了,其实读完这本书也没花多少时间。在我的记忆中,钱钟书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用今天的话说是“天才”,比如读书过目不忘、精通外语等。以前读书的时候学写议论文,老师要求摘抄收集很多论据。其中摘抄过的有一条就是关于钱钟书“勤奋”的,杨绛整理了钱钟书的读书笔记,结果竟有好几麻袋之多。当时也没怎么在意,毕竟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

“锺书在巴黎的这一年,自己下功夫扎扎实实地读书。法文自十五世纪的诗人维容读起,到十八、十九世纪,一家家读将来。德文也如此。他每日读中文、英文,隔日读法文、德文,后来又加上意大利文。这是爱书如命的锺书恣意读书的一年。”

在读到这段之后,我便想起来了这些。可见,天才不是天生的。

后来,在《我们仨》中读到了这一段:

“每晨一大茶瓯的牛奶红茶也成了他毕生戒不掉的嗜好。后来国内买不到印度“立普登”(Lipton)茶叶了,我们用三种上好的红茶掺合在一起作替代。”

所谓的“立普登”,也就是今天的“立顿”。在超市随处可见,只不过如今有点“贱卖”的味道了。

随便说一下,精装版的《我们仨》不论是纸张还是装帧都很不错。

读《我们仨》有感 篇17

初闻"杨绛"这个名字,是16年月下旬,那会儿正处于高考冲刺的最后一个阶段。连上了几堂的我们略显疲惫,语老师为活跃堂,便给我们放了一段喜马拉雅F,是关于杨绛先生的《我们仨》。那时候我才知道杨绛先生是钱钟书的妻子,他们还有一个女儿,叫做钱媛。在她的回忆里,家是她的"万里长梦",是一家三口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家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那么我的又是什么样呢?

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了,那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是小村子里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早我出生的大伯二伯家都是男孩,这也成为人们的聊点。男孩子生注定是要延续香火和养老的;而女孩子会嫁人,养也是白养。因此家人对我的态度不是很好我,直到弟弟的出生才有所转变:农忙时会拜托我看好弟弟,有好吃的会分我一份、怕我趁他们不在对弟弟下毒手……我一直觉得家人对我不公,直到初一那年,家里发生火灾,所有财物化为灰烬;而母亲和父亲发生分歧,最后离开了家,至此再也没有回过,我才知道了家人的重要性!无论我在哪,弟弟和爸爸就在我身边。

三毛说,家,对每一个人,都是快乐的泉啊!再苦也是温暖的,连奴隶有了家,都不觉得他过分可怜了。而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曾经是个老实、健壮而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有美好理想的青年;后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在人吃人的社会里,他对于家是向往也是背弃。《我们仨》中杨绛先生说她做了一个万里长梦,关于我的家,我也有一个万里长梦。

春天,蕨菜笋子泛滥,清晨会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上采摘。破土而出的笋子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笋子嫩肥、短壮的芽鞭或是蕨菜的幼叶嫩芽加上熏制的腊肉煸炒,配上白米饭就开始了我的午饭。一个人吃饭习惯了,以至于四年级被父母接到城里读书时,上桌满满不适应。他们说女孩子吃饭要矜持,细嚼慢咽而不是狼吞虎咽,而我喜欢无拘无束。夏天,最喜欢的事情不是去河边游泳摸鱼,而是成群结队的组团上偷果子,路过菜地时,也会顺手牵羊摘几个黄瓜解渴。桃子树、李子树都结果了,放眼望去,茂密的绿叶包裹着毛茸茸的桃子和青涩的李子,几束阳光隐约透过叶缝投射到地上,是一幅绚丽的画。我们的战略是一个人放风,三个人爬树,剩下的两个人负责摇树或者捡掉下的果子。满载而归后不及去河边清洗,直接用衣角擦擦就往嘴里送。爽口的果肉,朴实的笑容,这就是我对夏天的记忆。当然,吃酸汤、吃凉拌的烤茄子烤西红柿也是一大美味。

秋天,金灿灿的麦田带的是收获的喜悦,大人们割麦子,小孩子则堆麦草垛,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滴入毛巾或是泥土里,到饭点了大家伙便停下歇息,饭都是从家里带的,简简单单却透露着幸福。草垛下,大人在闲聊、小孩在打闹……

冬天,我会从家里带上生炭火的小盆子去教书上,因为教室条不好,没有取暖的地方,所以只能自己解决。而家远的同学会带上装有米饭的铁饭盒,学校负责生火蒸饭,那时候的营养午餐是每天中午一个鸡蛋。对我而言最快乐得属过年的时候,亲戚聚在一起吃杀猪饭。新年了,所有的辛酸和努力都有了一份新的期待。打年粑、做腊肠、熏腊肉……这是我在城里生活多年再也没有经历的事,因而对于家多了一份念想。

四季的畅想是万里长梦,当然还有其他的梦。

线下支付广泛使用的年代,以物换物的生产交换方式依然存在。(fsir)每个周五,大爷都会从邻镇拉几箱自家做的米粉,我们只要用一定数量的玉米或大米就可以兑换。冰凉的米粉切条,放上自家做的酸汤,凉拌豆芽海带,香菜,自制油辣椒和酱油盐等,嗦上一口,大呼爽!然而因为没有冰箱,所以一次兑换的数量不多,那段时间里,我对于大爷的下一次的到很是期待。偶尔某个周六,大叔依旧会从镇上开着小货车到村门口摆摊。"打火机一块五两个,肥皂五块钱两坨,耗子药五块钱一包",倒背如流的口号成了一种刻在脑子里的记忆,以至于在城里生活多年,偶尔上街突然听到它时,熟悉而又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同样的周日依然很多人去赶集,阿婆家老母鸡下的鸡蛋装满了一箩筐,微微颤颤地带着小板凳加入了摆摊的行列;大爷用竹条编制的草鞋、箩筐、簸箕、蒸笼等也整整齐齐地站好队伍,等待中意它的买主……

白驹过隙,经过岁月的洗礼,我已然从当初的懵懂无知变得成熟稳重。在这交织着利益关系的社会里,到处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声音,有些人他根深蒂固于人的第一印象,对于你往后的各种改变持以鄙夷,有些人喜欢表现自我,希望出人头地,而我喜欢顺其自然,如今的我少了农村人对的那份淳朴与恬静,多的是坦然和豁达。

自16年秋天上了大学以后,从此我的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学校离家只有三个小时的火车,我知道我的`家就在那里,可是我已经回不去了……

读《我们仨》有感 篇18

初识杨xx先生,是那段时间微信圈频频转发的百岁感言:“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好洒脱,好骄傲,好自信!怎样的女子一直被世人尊称为先生?怎样的女子经历百年,与世无争,平静如水?我很好奇。

再次结缘,是侄女书桌上的《我们仨》。静静地躺在那,一袭浅咖色外装,上方隐隐透出一家三口的名称,没有其他任何装饰,简单素雅,正如先生其人——朴素亲切。我很喜欢。

翻开目录,“我们俩老了”“我们仨走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将此书分为三个部分,一种淡淡的忧伤从字间缓缓流出。一个不平凡的学者家庭平凡的生活记录,从两个人的相守相助,到三个人的相聚相失,再到一个人的孤独回忆。也许在杨先生看来,并不孤独,而是充实和温馨的回忆,那般从容,娓娓道来,平静诉说。然而,平淡朴实的文字却让我几度揪心,喉头酸涩,怎么也压不住眼泪的涌出。在连续三个深夜的捧书间,我更多的是以一个母亲、一个女人的身份来感受杨先生内心的情感。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从钱钟书先生生病住进医院开始,梦便开始了,并且怎么也梦不完。囫囵初读时,我还疑惑:古驿道是哪?怎么反反复复出现客栈、船?地点的变换让我摸不着头脑。直至老人小孩安睡,整个房子里清静得只有自由的我时,才嚼出这梦幻与现实的代名词。船,钱钟书躺在船中,311号,种种信息表明船就是医院的病床。船缓缓而下,正寓意着钱先生的病每况愈下;而“我”在女儿和丈夫先后生病住院至去世的四年半里不停奔走,家只是偶尔停留且缺乏温度的客栈;古驿道便是来往于家和两所医院之间的路,是送走至爱的女儿和先生的过程吧?柳树的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花开又花落,不正像丈夫和女儿的生命在数年间慢慢枯萎,不正像杨绛的心情,低落又抱有希望,那份依恋难舍吗?我想象不出对于近九旬的老者来说,这样的境遇是何等的无奈无助无力和残忍凄怆。多难哪!所以,在杨先生的笔下,在“我们仨走散了”中,多次出现劳累的梦、沉重的梦、疲劳的梦、哀痛的梦、精疲力竭的梦……看似虚幻,实则真实得可怕。这虚实之间,亦幻亦真,是否是她不愿接受现实,期待只是一场梦的心里渴求呢?文字没有刻意的遣词凿句,但字字能钻入你的心底,渗透到骨髓,让你体会到无法言喻的切肤之痛。

好在,第三部分能让你逐渐温暖起来。“……我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我又找到了百岁感言里的感觉:好满足,好骄傲,好自信!如果说第一部分是一个真实的梦,第二部分是虚实结合,那么第三部分便是真实的再现了。生活中的悲欢离合,点点滴滴:或奇趣,或温馨,或逗乐 ,或平淡,或起伏……如涓涓细流汇成长长的回忆和思念,感受得到杨先生对家的珍视,对家人的深爱。在我看来,最后的幸福回忆只是悲恸后的坚强,孤独的浓缩。然而,杨绛终归是杨绛,那份豁达和宁静,那份用百年经历参透世事万物的境界无人能读懂。

梦里,他们仨,不因散了而散了,三片瓣的花永远盛开在杨先生的心里……

读《我们仨》有感 篇19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以朴实含蓄的文字,记述了一个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故事,感人至深。我利用几个晚上的时间,半断半续地读完了它,尔后又禁不住多次回头重温了某些细节。掩卷思之,感动之余,略有所悟。

感悟之一:生活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杨绛说,她与先生钟书、女儿圆圆,“是不寻常的遇合”。“我们仨”相守在一起,各自做着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一起承担,“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杨绛从与钱钟书结婚同去牛津求学写起,以平静的语调、谐趣的笔法和脉脉温情,写了她和夫女相处的许多细节。我们不难领会到他们是怎样相濡以沫,相互支持、鼓励、包容与谅解,同时我们也领悟到,一个和谐融洽的美好家庭,是需要彼此用心去共同创造的。

感悟之二:读书和工作,其乐也融融。在牛津,他们把假期的全部时间都投入了读书。除了大学图书馆,还经常到市图书馆去借阅,一回到寓所,就“拉上窗帘,相对读书”。回国后虽然历经战火、失业、疾病和政治运动的煎熬,但“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圆圆受到家庭熏陶,自小就喜欢读书,“院子里一群孩子都在吵吵闹闹地玩,这女孩子却在静静地看书”,到11岁时已读过《西游记》、《水浒》等小说了,而且还练就了过目不忘的本领。读书工作可以使人变得坦然,还能以此自解,“所以‘人心惶惶’时,我们并不惶惶然”。

感悟之三:不向困难低头,是应取的人生态度。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他们经过了一辈子的风风雨雨,走过了人生坎坷的艰难历程,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真可谓不少:两人到牛津求学,只一人是公费;回国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事干,蛰居上海,但是他们都能挺得过来。在国外没有投靠“外国富翁”,在国内没有被政治运动压倒。记得我以前读过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在读《我们仨》中,我找到了对这句名言的最好解释。

感悟之四:只有淡泊守志,才能心定神清,宠辱不惊。钟书、杨绛他们一贯保持低调、调侃作风,“与世无争,与人无争”,生活简单,抱朴守拙,用他们的话说是“不谙世故”。对于误解、诬告、人面高低、世态炎凉以及荣誉利禄等等,一概看得很开很淡,这对比起现今一些人,在利益上斤斤计较和明争暗斗,在生活上穷奢极欲和纸醉金迷来,不知要高了多少彻悟、深了多少涵养!

读《我们仨》有感 篇20

“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们的客栈了。”一句话道出了一个年迈老人都痛失至亲的无助,我们仨失散了,家人已不在,家不再是家。只是一个暂居的客栈。

这本书,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思念化成如此强大的力量,在现实到梦幻,深入骨髓,又平静如夕,超越寻常的坚毅和勇敢面对,大多数都颓废了时间,虚伪了人生,离思念越来越远,在未知的不安和焦虑中远目极望,寻找失散的梦魇。

1997年和1998年对于杨先生来说是很残忍的时间。一生相知相扶相濡以沫的伴侣,唯一的女儿都相继离去,杨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会。“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先生接过女儿的笔,用心叙述了他们仨这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就是《我们仨》。

通读一遍后我真的无法想象杨先生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完成了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他以独特的写法,以感人的文字记叙了坎坷的历程和他们仨相依为命的一生。

他们仨的足迹跨越半个地球。无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始终站在一起,美好的家庭是他们避风的港湾,自从1998年钱钟书先生逝世后,杨先生从此独伴青灯,她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文字里行间,领我为之动容。

但若你想从内容上看到丝毫悲观的文字,那你要失望了,书中丝毫没有伤痛欲绝的诗句,而是处处洋溢着思念的。他们虽然阴阳相隔,真情却从不被阻断。她通过这部书,用文字想上天的亲人无声的倾诉着对他们的怀念。

家的意义,在她的书中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在孤灯下,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手拿颤动的笔,它一句,伤心欲绝。仿佛远去的人才刚刚远去,垮了的往事就在昨夜。在他挂满泪珠的脸上却带着舒心的微笑,她在想些什么呢?

文章第一段是以老人的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

从第二部分七记叙了他们仨开始分开的情景,说实话,第一遍,我真的没读懂杨先生到底写了什么。她以一种独特的手笔——梦境,幻化了一种飘渺的感觉,钱媛那是还在吗?我揣着这个问题有深读了一遍,似乎还是不大明白,为什么作者梦境中钱媛已经去世,钱先生也已病入膏肓了,事实上钱媛还活着。这是真的梦吗?为什么天天都做这个梦呢?这真是奇怪!这也是我惟一不明白杨先生的地方。

到了第三部分时,已只剩杨先生一个人了,夫女都接连脱离了这个家,连杨先生自己也说,我现在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容:顾望徘徊,能不能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大概这就是她要继女儿之后完成《我们仨》的原因吧,一个人闲暇时间难免会胡思乱想的,而将回忆与读者分享快乐会增添一点,也许痛苦会减一点...

我真的非常羡慕他们这个朴素的家,住着一屋子与世无争的人。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求能够相聚在一起,享受在一起,共同解决困难。然而这个小小的要求命运却不愿满足他们,“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活下来的人要比去世的人痛苦千倍。可又怎样,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俗话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果然就是如此啊!

现在,杨先生将他们曾经共同的岁月重温了一遍,再享受一下亲情存在的感觉。回忆往事,那深藏内心的痛苦又再一次被掀开,我想她应该是含着眼泪完成的吧。特别是写到钱钟书先生在小舟上的生活,那冥冥之中无尽的思念,折磨了我们好久好久。而我似乎跟着作者在他们的驿道上走了一回杨先生的心境,恐怕只有这回“梦境以逐漫漫柴身骨终拼寸寸灰”只以写照。

书中的钱媛是个乖巧聪慧的孩子,更是个孝顺的女儿。她和父亲更胜密友,两人的默契绝对可得100分,“格物致知”更是他们一直赞同的理活。我真的很佩服她对病魔抗战到底的勇气,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敢说敢做的干劲以及对父母的孝顺。与她相比,我真的还差着远呢。就连她去世前不久,还放心不下***妈的一日三餐,特地写信教妈妈做简单的菜。事实上,当时的她自己已经进食了,可赞他生命垂危之际还想着妈妈。这份深厚的母女情恐怕现在少有。

她尽管忍受着疾病加治疗的折磨,还想利用自己身尚在床上无所事事的时间,把过去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写下来留为纪念。于是,她拖着微弱的身体开始写《我们仨》。但是不久医院报病危,她便放下了笔,而这本书也只到了个内容清单,就无法再写下去了所以最后只好由母亲杨先生来完成了。

而杨先生的文字也很具有感染力,我随时能“亲身”体验到他们三个的天伦之乐和童心未泯。他们的善良正直以及对生命、家的感情,使我深受启发,获益匪浅。所有的悲欢离合,在作者那里是一种自然在读者那里却经常潸然泪下。书中最后谁:“我清醒地看到我们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罢了,没有丝毫温暖可言。这时候仅剩的一人活下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怀着潸潸的眼泪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无法诉说的爱,无人可说的情。在心里埋藏了很久家的感情绝不会随时间而渐变冲淡。

读《我们仨》有感 篇21

今天前桌宸廷同学因为腿部有伤,就托我去帮助他从后面书架上选两本书,我欣然同意。于是毫不犹豫的从书架上抽出了杨绛写的《我们仨》这本我推荐的书。

只是这本以旧黄色为主色调的“老”书好像并没引起他的注意,他选了另一本书籍。于是我又重新阅读了这本书。这本书很好、很深,是需要仔细研读才可以读懂此书的深层意义,本书作者是杨绛,文中的我们“仨”指的是钱钟书,钱媛和她自己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光。作者在写此书时已92岁高龄了,她用简洁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开她的女儿钱缓和丈夫钱钟书,回忆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并存的日子。

因为年龄原因,所以作者总梦到自己与亲人失散的情景,十分不舍不知如何是好。文章每一句都很朴素,字里行间都写出了“我们仨”关系的密切,又到后来的突然分离,使文章形成了一种对比。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有喜也有悲,但喜大于悲,女儿成了大学教授,夫妻互相理发,正是因为这样,生活很自由,很美好,所以才更加害怕分离。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文章虽短,但却是我认为的此书最精彩的一部分。失去的永远也回不来了,只能将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新温故,虽然在梦中回忆,但是作者则是以乐观的心情去回忆曾经的酸甜苦辣。这种朴实又真质的情感中,给了我们一个可以自己去创造去想象的梦,是属于自己的,属于自己的“我们仨”。

在社会中,拥有属于自己和家人的空间,不会被别人奢华的的生活吸引,只愿幸福快乐的生活在我们仨的每一天。平静、美好,足矣~

读《我们仨》有感 篇22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题记

这本书记录了杨绛与其夫钱锺书和其女钱瑗的一起做的一个万里长梦。这个梦由最初的三个人,慢慢的变成了两个人,以至最后杨绛自己一个人,独守着孤独,独自一人怀念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女儿。

在书的末尾杨绛先生写到:"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家,有人的地方才有家,一个家不是一个所谓的房子,而是有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共同生活的`地方,如果没有人,哪算再大的房子,也只是空壳,一个客栈而已,因为随时都可以抛弃不管,不会有不舍,不会有更多的感情,只会苟且的活着,因为少了责任。哪怕家再小,只要有人,就会有爱,因为有责任,家是产生责任的摇篮,才会使人相互依托,才会使再难吃的饭,也会由衷的说好吃;才会当家人去开会,耽误了几天,也要去派出所;才会当团聚时由心的问寒问暖,而不是客套。那才是家。当杨柳又变成嫩绿的长条,又渐渐黄落,驿道上有满地落叶,一颗颗杨柳又都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时,人与人散了又聚,只有家是无论怎样都拆不散的,哪怕里面的人离得再远。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因为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珍惜我们能与家人相聚的日子?未来的日子我们永远也无法预料,我们只有守住现在的一点一滴。因为生活就是这样,像我们,现在还小,虽然也会与大人置气,那是因为我们不懂,但随着这我们越来越大,是不是应该懂得越清晰?使我们以后自己回忆起这个万里长梦会更美一些?

人生甚短,每一个历程无非就是这漫长历程中的一小站,在你度过这一小站时,请记住,不要忘了看看叫你周围陪你度过的家人,对他们笑笑,给他们个信号,告诉他们,你在。不要她们一个人思念好多人!深浅不一的印记,付之一笑的回忆。

读《我们仨》有感 篇23

人在,家在。人散,家只是客栈。

聚与散,尤如一场做了万里的梦。

正值清明时节,读杨绛先生著作《我们仨》。杨先生将本书分成三部分,看着目录中的三个标题,“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我的眼中已有泪。人生尤如梦一场。杨先生从梦讲起,讲了一个长达万里的离别梦。

开篇首段,她说,“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我和锺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暮,苍苍茫茫中,忽然锺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踪影,我喊他,没人应,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锺书不知道哪里去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为害怕失去陪伴自己的眷侣离去,自会做如此的梦,这是因爱才升起的梦。

第二部首段,她说,“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第二部的梦,读来,让人真的很心酸。杨先生用诗意幻化的笔,用精妙入胜的结构,诉说着一个让人辛酸的故事,她如在梦中,伤心欲绝,浑浑噩噩,以耄耋之躯奔波于病重的爱人与女儿之间,白发人送黑发人,永失所爱,何等悲戚!她写道,“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第三部开头,她说,“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过往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温馨的场面很多。1941年暑假,锺书辗转回到上海。两年不见,圆圆好像已经不认识爸爸了,他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猜疑的监视着。晚饭后,圆圆对爸爸发话了,“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锺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妈,还是你先认识?”“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这是圆圆的原话。读到这段文字,含着眼泪在笑。

本书的最后,杨先生说,“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想,杨先生在回忆“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一定是带着泪幸福着。我还想,杨先生现应已寻得归途,“我们仨”已经再相聚。

正清明时节,哀悼逝去的先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