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放学后》读后感(精选24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放学后》读后感 篇1
昨晚看完东野的《放学后》以后,总觉得故事还没完结,所以感到有点心急有点迫不及待,但我在查尽资料后终于确认,它的确已经完了。或许这就叫意犹未尽吧。
这是一部严谨的推理小说,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却总能在平淡中埋下伏笔,使故事环环相扣。东野十分巧妙的把案件融入看似单纯的校园生活,使整个故事贴近生活与现实,使之具有真实感。看这部作品时,让人感到紧张,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但依然能让人大呼过瘾。
这个故事的结局在我的意料之外,但细细品味却又在情理之中。作者描述的整个犯罪的手段、过程很详细很完美,但他更想要告诉我们的却是凶手的动机。中学生是单纯的,她们正值青春,应该是无忧无虑是快乐的,但她们也是最敏感易碎的。她们既幼稚也成熟,既纯粹又有心机,她们就是矛盾的综合体。有人认为这部小说的杀人动机不成立,但我却觉得十分合理,青少年的心理是难测的,她们的敏感可能会大出大人意料。
惠美在年少被老师侵犯,这会是一个很大的心理阴影,她不敢告密,又害怕面对那两个伤害她的人,她能想到的方法只有自己永远离去或是他们,惠子的支持让她做出了无法回头的选择。“当美丽、纯粹、真实的事物被破坏,重视的回忆和梦想被摧毁时,恨意便开始萌发,恣意蔓延开来,”这就是惠美的动机,合情亦合理。
单纯的校园却让人感觉危机四伏,也许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青春的活力与美好,也告诉了我们人性的失落与黑暗吧。或许人心真的不可测,真相背后其实还有真相。结局让我感到的不是结束,反而更像是另一个高潮,因为想杀“我”的其实另有其人。虽然作者停下了笔墨,但他没有让读者停下思考,其实不难想象,想致“我”于死地的就是“我”的妻子——裕美子。或许是因为“我”变得碍眼,变得非除掉不可呢。
学校里学生的犯案形成主线,而在外我的遇害却是另一条线。这样一明一暗的线,不仅使故事清晰明了化,也从侧面将两组凶手做了对比。孩子与成人,或许与裕美子相比,惠美的动机反而更单纯吧。
对于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我是无法接受的,但作者揭示的社会的和人性的黑暗值得我们反思,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或许大人对孩子多些关注,能对她们进行真正的换位思考,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存在了吧。
《放学后》读后感 篇2
在扑朔迷离的谜团中,推理也在一步步的进行着,说实话,整个案件构造其实十分简单,绝大多数读者应该都能想到最后的真相。但精彩的正是真相慢慢浮出水面的那一刻。
当然从一开始我就怀疑惠子是不是这个案件的关键人物,但从高原阳子说到充分的不在场证明反而显得可疑的时候,我才确实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花样年华的年轻女子们,确实在意的并不是金钱,权利之类的东西,而是令我们神往的单纯,友谊,爱情等等。
惠美自认为的人设崩塌,被村桥和竹井视觉攻击的时候,惠子的出现让她仿佛找到了前进的动力,与活下去的勇气,正是因为这种友谊,让原本能够顺顺利利毕业的'女高中生犯下如此令人发指的错误。
但这种错误并不是不能让人理解的,毕竟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再怎么灰暗的人内心也有块干净的圣域,再怎么纯洁的人内心也有未知的秘密。
从裕美子神情显得不自然的时候,大概就能够推断出裕美子要么是出轨了,要么是因为孩子的原因对前村怀恨在心,但结局的设置却让人大吃一惊,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
《放学后》读后感 篇3
《放学后》是东野圭吾的成名作。里面包含了密室逃脱和解谜等经典的推理小说元素。
故事地点发生在一所中学,人物是以一个失意的高中老师为核心,情节则围绕这个核心人物所遇到的死亡威胁而展开。
我读这部作品的时候心态很平和,没有急躁地去寻找答案。这可能是因为校园的环境相对恬静,不似光怪陆离的'大社会浮华喧嚣。因而也带动着我静静地随着主人公上学下学。
作品的开头阶段主要叙述了主人公感到自己被死亡所威胁,只是每一次都幸运的躲过了暗中的冷箭。
但是防不胜防。果然,杀人了,出事了,忙活了。主人公的几个同事接二连三地死去。是仇杀?是替罪羊?
即使再完美的谋杀也会留有痕迹或线索。能不能发现这些痕迹,能不能将这些线索穿针引线,排列重组,则是破案的关键。更何况是小说呢。
接着,这些线索和痕迹也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简单平静的学校其实也是暗流汹涌,指向着着每一个微妙的事件和沉重的灵魂。到底是谁呢?
终于来到了华丽闪亮的时刻。原来如此。
从结局来看,似乎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解谜,也包含着心理因素。任何犯罪都要寻求作案者的犯罪动机。而如何将这些动机不露痕迹地润物无声般的植入情节中去,是我一直所困惑的事情。这也是一个高明的作家之所以高超的所在。
我在想,一个高明的作家是否会看似浪费的添置无关情节和人物。和新浪潮电影相比,正好相反,他不是告诉你这是电影而非现实,而是提醒你这就是真实而非小说。因为越来越聪明的读者都会刻意注意看似无关紧要的人物,所以是否反其道而行之,来一个假作假时假亦假。也许这也是东野圭吾出道时的作品,恐怕现在早已臻入虚实两忘的境界了吧。
《放学后》读后感 篇4
小说中说到“我”的家庭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但却总让人无法忽视。在谈到“我”的妻子开始买衣服首饰打扮自己时,我就莫名其妙的觉得是她的妻子出轨了,并且想除掉他,后面又写到妻子接电话时小心谨慎的情形,就更加确信了这种想法。虽然“我”只会对裕美子索取自由、快乐和孩子,这让她觉得婚姻不幸福。但对婚姻不满,可以和丈夫开诚布公地谈谈,实在不行,也可以离婚呀,裕美子把这作为她出轨后还和奸夫合伙杀了“我”的理由,让人觉得荒唐和不可原谅。
关于两个老师被杀案却总是一团雾,理不清,看不明,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孩子的心灵是很脆弱敏感的,一些小小的事情,或者大人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让他们容易多想。很多在大人看来无关紧要的小事,在孩子看来却及其重大,足以与命相论。对于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无论是说话、做事,都要小心谨慎,因为你的行为举止都可能给她们纯洁脆弱的心灵带去致命的打击。
《放学后》读后感 篇5
本书讲述了校园私立清华女子高级中学的两起凶杀案,两名老师先后被杀死,然后各种推理,各种误导,各种不停地寻找凶手,最后结局出入意料。
故事设计得很精巧,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个套一个,到最后才揭示真相,却是完全想不到的凶手和杀人动机,两名女学生合伙杀死了两个偷窥的教师。
这本小说的主体是在学校里,而发生的事件又全都是在放学后,那些大人们认为的纯洁孩子,其实,远比大人们想象的复杂,她们很天真,可是有时候又成熟的可怕,就像书中所写:“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很难预测她们的行动。若以为她们是大人,却会意外地发现她们根本就是孩子;若以为她们是孩子,她们又会惹出不亚于大人的麻烦。我从未预测到她们的行动——这一点,不管是第一年还是第五年当老师都相差无多。”
在对杀人动机的'追寻中,男主或者读者不解,也许这就是孩子的世界,很多成人所不屑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弥足珍贵,就像帮凶所说的“我能理解她,因为我们有拼了命也要保护的东西。”
本书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值得细心品味。
《放学后》读后感 篇6
续《解忧杂货店》和《白夜行》读完后,《放学后》是拜读东野圭吾的第三本作品。《放学后》是一部青春校园侦探悬疑小说,故事情节简单而又富有吸引力。
故事讲述了在女子中学做老师的“我”,察觉有人三次想通过意外事件杀害“我”,而我都幸运的躲开后,发生的另外两起老师被杀事件。
我和警察通过各种线索推测凶手是谁。最终,我通过各种证据准确的推测出了凶手,当和杀人凶手对峙揭开案情时,得知了那惊人的杀人动机。这部小说,围绕着“密室杀人案”,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展开描述。
阅读过程中,会跟着“我”的经历和思考,去推测杀人凶手是谁。本书迷人之处,是会让读者以侦探的角度,去分析作者零散的描述可能留下的证据,从而推导猜出最终的凶手。
而遗憾的是,作者强大的推理逻辑,会让读者一直处在迷雾之中。直到书本的最后一章,才去揭晓最后的谜底,给读者一个惊叹的意外,原来凶手就在身边。而当谜底揭开后,最后显露的杀人动机,却展现了青春成长阶段中,那些“纯真”、“美丽”、“梦想”和“友情”的青涩经历。
让人感慨,在成人的世界里,那些曾经自己也体验过的纯粹,随着时间的流逝,忽然有一天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遗忘了很多。
人心的复杂和单纯,在一个喧嚣的世界里往往是分不清的,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会被分析的很复杂,一件复杂的事情,有时候也会被人扭曲地看成很简单。
《放学后》这部作品,虽然没有《白夜行》给人强大的震撼,但是作为东野圭吾的成名作,也能看出他对侦探悬疑小说引人入胜的把控能力。
《放学后》读后感 篇7
续《解忧杂货店》和《白夜行》读完后,《放学后》是拜读东野圭吾的第三本作品。《放学后》是一部青春校园侦探悬疑小说,故事情节简单而又富有吸引力。
故事讲述了在女子中学做老师的“我”,察觉有人三次想通过意外事件杀害“我”,而我都幸运的躲开后,发生的另外两起老师被杀事件。
我和警察通过各种线索推测凶手是谁。最终,我通过各种证据准确的推测出了凶手,当和杀人凶手对峙揭开案情时,得知了那惊人的杀人动机。这部小说,围绕着“密室杀人案”,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展开描述。
阅读过程中,会跟着“我”的经历和思考,去推测杀人凶手是谁。本书迷人之处,是会让读者以侦探的角度,去分析作者零散的描述可能留下的证据,从而推导猜出最终的凶手。
而遗憾的是,作者强大的推理逻辑,会让读者一直处在迷雾之中。直到书本的最后一章,才去揭晓最后的谜底,给读者一个惊叹的意外,原来凶手就在身边。而当谜底揭开后,最后显露的杀人动机,却展现了青春成长阶段中,那些“纯真”、“美丽”、“梦想”和“友情”的`青涩经历。
让人感慨,在成人的世界里,那些曾经自己也体验过的纯粹,随着时间的流逝,忽然有一天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遗忘了很多。
人心的复杂和单纯,在一个喧嚣的世界里往往是分不清的,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会被分析的很复杂,一件复杂的事情,有时候也会被人扭曲地看成很简单。
《放学后》这部作品,虽然没有《白夜行》给人强大的震撼,但是作为东野圭吾的成名作,也能看出他对侦探悬疑小说引人入胜的把控能力。
《放学后》读后感 篇8
本书讲述了校园私立清华女子高级中学的两起凶杀案,两名老师先后被杀死,然后各种推理,各种误导,各种不停地寻找凶手,最后结局出入意料。
故事设计得很精巧,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个套一个,到最后才揭示真相,却是完全想不到的凶手和杀人动机,两名女学生合伙杀死了两个偷窥的教师。
这本小说的主体是在学校里,而发生的事件又全都是在放学后,那些大人们认为的纯洁孩子,其实,远比大人们想象的复杂,她们很天真,可是有时候又成熟的可怕,就像书中所写:“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很难预测她们的行动。若以为她们是大人,却会意外地发现她们根本就是孩子;若以为她们是孩子,她们又会惹出不亚于大人的麻烦。我从未预测到她们的行动——这一点,不管是第一年还是第五年当老师都相差无多。”
在对杀人动机的追寻中,男主或者读者不解,也许这就是孩子的世界,很多成人所不屑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弥足珍贵,就像帮凶所说的“我能理解她,因为我们有拼了命也要保护的东西。”
本书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值得细心品味。
《放学后》读后感 篇9
东野圭吾的《放学后》阅读完了,这是一篇十分细腻的文章,文字中间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一般侦探小说的冷静风格迥然不同,这也是东野小说的特点:除了推理与侦破之外,他的文章中总是体现了他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放学后》开篇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讲述校园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章中,除了主人公偶尔遭受不知名的偷袭之外,没有出现其他的案件痕迹,这常常令渴望尽早进入推理过程的读者有些不耐烦,然而,读完全书之后你会发现,东野的第一章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章里,书中各个人物依次出现,并且表现出了不同的个性,学生与老师之间或明或暗的冲突、现代学生的两性观念、老师心中阴暗的一面、每个人的个性等等,都进行了完整的展现,也为阐述凶手的动机埋下了伏笔,当作者在结尾处情节突然急转弯时也不令人感到突兀,大半功劳应该记在第一章的铺垫之上。
案件发生后,东野通过主人公和刑警的分析,一步一步进行推理,同时也一步一步地误导这读者。由于我自己习惯于边看书边自己进行推理,所以,对于主人公和刑警提出的嫌疑犯人选,我并没有落入圈套。然而,东野除了如此明显地误导读者之外,还在更深层次对我进行了误导,应当认为,这种误导是有意的,这从几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1、每当主人公听说刑警获得新的线索时,总是迫不及待地进行追查,并且表现得非常紧张,这让我感到十分可疑;
2、主人公几次遭遇袭击、他与第二名死者互相交换了化妆的内容,这些都没有第三人可以证明,完全是他自己一个人的说辞,真实性令人怀疑;
3、刑警怀疑的犯罪嫌疑人,都是根据主人公的推断来锁定的,这让人感到主人公似乎在操纵案件的侦破进程;
4、每次刑警对证人进行侦讯过后,主人公都会主动询问侦讯内容,在他与惠子的对话中,对话内容都是围绕问题和答案进行,听起来很像是两名和作者之间的对话。除此之外,根据案情来看,主人公如果与惠子合作杀人,完全有充分的作案时间。
至于动机,东野也通过其妻子的反常表现给出了暗示——于是,我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那就是,凶手就是主人公和惠子,犯罪动机就是,主人公怀疑自己的妻子与死者有染。但是,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是两名死者呢?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锁抽屉的细节:主人公因为遭遇袭击,一直有给抽屉上锁的习惯,然而,当第一名死者被害之后,主人公的警惕性放松了,认为完全没必要给抽屉上锁;第二名死者死后,主人公又再次紧张起来,还是决定继续给抽屉上锁——这当然可以理解为主人公对袭击的恐惧,但是由于我已经被误导,所以我想当然地认为,主人公第一次解除给抽屉上锁,是因为他认为自己需要谋害的对象已经被杀害了,因此心理上松弛了下来。
而第二次上锁又是为了什么呢?这里必须提到在给抽屉重新上锁之前的一个细节:刑警大谷曾经用一块白色的手帕擦手,而主人公对这块白色手帕产生了特殊的感觉,紧接着这个情节之后,就是主人公重新给抽屉上锁……根据以上推断,我得出了所谓的案件真相:主人公因为妻子红杏出墙,并且在校园内遭遇袭击,从而怀疑第一名死者与其妻子有染,遂与一直对自己有好感的惠子进行合作,进行了第一次谋杀,并且放松了警惕,连抽屉也不再上锁;第一次谋杀之后,他发现妻子的神态没有改变,说明与妻子有染的另有其人,于是进行了第二次谋杀——这次谋杀惠子也应当参与,这从第二次谋杀前惠子特殊的`神情可以猜测到几分;但是,就在第二次谋杀之后,主人公偶然发现大谷刑警用来擦手的手帕竟然是妻子之物,于是明白与妻子有染的其实是大谷,自己的敌人并未消除,于是他再度紧张起来,重新将抽屉上所。
在整个侦破过程中,为了误导侦查方向,主人公总是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嫌疑人。至于关于密室的问题,既然主人公是与惠子同时发现的密室谋杀,并且他们又是同谋,那么完全可以认为,所谓的密室一开始就不存在,雅美关于更换锁头的推断,只不过是为了提供不在场证明的一个障眼法。
由于做出了那样的结论,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等待着大谷刑警被谋杀——意外的是,这种情形并没有出现。当高阳原子证明了密室更换锁头一事的确是障眼法,并且将此事告诉了主人公时,我为她感到非常担心——因为她的目击更加证实了我的推断,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凶手”的主人公一定会将她杀害以灭口——然而,意外又发生了,主人公虽然隐瞒了她的口供,却并没有杀害她。这让我感到迷惑不解。
而真相也很快浮出了水面,当主人公在射箭场发现了那支箭的事情时,他头脑里轰然一响,我的头脑里轰然一响,至此,我才明白事情的真相:作案的人中的确包括惠子,但是与惠子合作并不是主人公,而是另一名学生——这从他们在案发当时的表现可以看出来。案件就这样被侦破了。
不能不佩服东野圭吾,他在最后才揭示真相,但是却毫不显突兀,一切都合情合理,动机也令人感叹,日本学生那种特殊的心态展露无遗,让人在叹息的同时也差生深思。
而关于其妻子的伏笔,也在最后得到了解释:主人公遭遇的袭击并非谎言,这一切都是其妻子与第三者之间的合谋,而主人公在最后终于遭遇了终极伏击,全文就此落下帷幕,留下一个惊心动魄的感叹号。
《放学后》全文采用的密室和不在现场证明都非常巧妙。在密室环节,用来构筑密室的木棒实际上只是伪装,真正构成密室的是箭;而不在现场证明这个环节,关于锁头交换的说法非常有说服力,并且这种说法并不是凶手直接揭露的,而是通过辗转再辗转,几乎让人毫不怀疑地揭示出来,这点很令人欣赏。
总的来说,《放学后》是一部逻辑严密、文笔细腻的小说,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值得细心品味。
《放学后》读后感 篇10
以前写书评非常标准:写某本书写了什么,想告诉我什么,我学到了什么……现在不想写那样中规中矩的书评了,毕竟我的书评一般也就自己翻翻看看了
一个不方便透露姓名的同学以为我看过就直接跟我讨论这本书,但是我真的没看过,赶紧翻开看。
书中有一个矛盾是:在村桥和竹井看到惠美ziwei后,他们无论怎么做在惠美眼里都是一样的,要么他们死,要么她死。所以,在透过门缝看到的那一瞬间,结果就决定了!
至于说一个高一女生为什么那么早熟,我不想讨论,不知性教育与性行为的标准是什么,或者说并没有。书中对高中的友谊写的非常到位,明知在做一些不应该的事,甚至非常可怕,也要帮助朋友。那时候的友谊很简单,她是我朋友,我就要帮她。
说到前岛的妻子裕美子,婚前两个人都是非常独立而且嫌麻烦的人,这点可以从他们工作时的交际看出。但是婚后,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两个人的.生活,裕美子做出了改变,但是前岛并没有,观念的转换在婚姻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插句题外话:日本真的不能提离婚吗?或许只是那个阶段罢了
唉 不写了,回去睡觉了
《放学后》读后感 篇11
续《解忧杂货店》和《白夜行》读完后,《放学后》是拜读东野圭吾的第三本作品。《放学后》是一部青春校园侦探悬疑小说,故事情节简单而又富有吸引力。
故事讲述了在女子中学做老师的“我”,察觉有人三次想通过意外事件杀害“我”,而我都幸运的躲开后,发生的另外两起老师被杀事件。
我和警察通过各种线索推测凶手是谁。最终,我通过各种证据准确的推测出了凶手,当和杀人凶手对峙揭开案情时,得知了那惊人的杀人动机。这部小说,围绕着“密室杀人案”,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展开描述。
阅读过程中,会跟着“我”的经历和思考,去推测杀人凶手是谁。本书迷人之处,是会让读者以侦探的角度,去分析作者零散的描述可能留下的证据,从而推导猜出最终的凶手。
而遗憾的是,作者强大的推理逻辑,会让读者一直处在迷雾之中。直到书本的最后一章,才去揭晓最后的谜底,给读者一个惊叹的意外,原来凶手就在身边。而当谜底揭开后,最后显露的杀人动机,却展现了青春成长阶段中,那些“纯真”、“美丽”、“梦想”和“友情”的青涩经历。
让人感慨,在成人的世界里,那些曾经自己也体验过的纯粹,随着时间的流逝,忽然有一天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遗忘了很多。
人心的复杂和单纯,在一个喧嚣的世界里往往是分不清的,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会被分析的很复杂,一件复杂的事情,有时候也会被人扭曲地看成很简单。
《放学后》这部作品,虽然没有《白夜行》给人强大的震撼,但是作为东野圭吾的成名作,也能看出他对侦探悬疑小说引人入胜的把控能力。
《放学后》读后感 篇12
东野圭吾的《放学后》阅读完了,这是一篇十分细腻的文章,文字中间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一般侦探小说的冷静风格迥然不同,这也是东野小说的特点:除了推理与侦破之外,他的文章中总是体现了他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放学后》开篇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讲述校园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章中,除了主人公偶尔遭受不知名的偷袭之外,没有出现其他的案件痕迹,这常常令渴望尽早进入推理过程的读者有些不耐烦,然而,读完全书之后你会发现,东野的第一章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章里,书中各个人物依次出现,并且表现出了不同的个性,学生与老师之间或明或暗的冲突、现代学生的两性观念、老师心中阴暗的一面、每个人的个性等等,都进行了完整的展现,也为阐述凶手的动机埋下了伏笔,当作者在结尾处情节突然急转弯时也不令人感到突兀,大半功劳应该记在第一章的铺垫之上。
案件发生后,东野通过主人公和刑警的分析,一步一步进行推理,同时也一步一步地误导这读者。由于我自己习惯于边看书边自己进行推理,所以,对于主人公和刑警提出的嫌疑犯人选,我并没有落入圈套。然而,东野除了如此明显地误导读者之外,还在更深层次对我进行了误导,应当认为,这种误导是有意的,这从几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1、每当主人公听说刑警获得新的线索时,总是迫不及待地进行追查,并且表现得非常紧张,这让我感到十分可疑;
2、主人公几次遭遇袭击、他与第二名死者互相交换了化妆的`内容,这些都没有第三人可以证明,完全是他自己一个人的说辞,真实性令人怀疑;
3、刑警怀疑的犯罪嫌疑人,都是根据主人公的推断来锁定的,这让人感到主人公似乎在操纵案件的侦破进程;
4、每次刑警对证人进行侦讯过后,主人公都会主动询问侦讯内容,在他与惠子的对话中,对话内容都是围绕问题和答案进行,听起来很像是两名和作者之间的对话。除此之外,根据案情来看,主人公如果与惠子合作杀人,完全有充分的作案时间。
至于动机,东野也通过其妻子的反常表现给出了暗示——于是,我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那就是,凶手就是主人公和惠子,犯罪动机就是,主人公怀疑自己的妻子与死者有染。但是,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是两名死者呢?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锁抽屉的细节:主人公因为遭遇袭击,一直有给抽屉上锁的习惯,然而,当第一名死者被害之后,主人公的警惕性放松了,认为完全没必要给抽屉上锁;第二名死者死后,主人公又再次紧张起来,还是决定继续给抽屉上锁——这当然可以理解为主人公对袭击的恐惧,但是由于我已经被误导,所以我想当然地认为,主人公第一次解除给抽屉上锁,是因为他认为自己需要谋害的对象已经被杀害了,因此心理上松弛了下来。
而第二次上锁又是为了什么呢?这里必须提到在给抽屉重新上锁之前的一个细节:刑警大谷曾经用一块白色的手帕擦手,而主人公对这块白色手帕产生了特殊的感觉,紧接着这个情节之后,就是主人公重新给抽屉上锁……根据以上推断,我得出了所谓的案件真相:主人公因为妻子红杏出墙,并且在校园内遭遇袭击,从而怀疑第一名死者与其妻子有染,遂与一直对自己有好感的惠子进行合作,进行了第一次谋杀,并且放松了警惕,连抽屉也不再上锁;第一次谋杀之后,他发现妻子的神态没有改变,说明与妻子有染的另有其人,于是进行了第二次谋杀——这次谋杀惠子也应当参与,这从第二次谋杀前惠子特殊的神情可以猜测到几分;但是,就在第二次谋杀之后,主人公偶然发现大谷刑警用来擦手的手帕竟然是妻子之物,于是明白与妻子有染的其实是大谷,自己的敌人并未消除,于是他再度紧张起来,重新将抽屉上所。
在整个侦破过程中,为了误导侦查方向,主人公总是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嫌疑人。至于关于密室的问题,既然主人公是与惠子同时发现的密室谋杀,并且他们又是同谋,那么完全可以认为,所谓的密室一开始就不存在,雅美关于更换锁头的推断,只不过是为了提供不在场证明的一个障眼法。
由于做出了那样的结论,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等待着大谷刑警被谋杀——意外的是,这种情形并没有出现。当高阳原子证明了密室更换锁头一事的确是障眼法,并且将此事告诉了主人公时,我为她感到非常担心——因为她的目击更加证实了我的推断,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凶手”的主人公一定会将她杀害以灭口——然而,意外又发生了,主人公虽然隐瞒了她的口供,却并没有杀害她。这让我感到迷惑不解。
而真相也很快浮出了水面,当主人公在射箭场发现了那支箭的事情时,他头脑里轰然一响,我的头脑里轰然一响,至此,我才明白事情的真相:作案的人中的确包括惠子,但是与惠子合作并不是主人公,而是另一名学生——这从他们在案发当时的表现可以看出来。案件就这样被侦破了。
不能不佩服东野圭吾,他在最后才揭示真相,但是却毫不显突兀,一切都合情合理,动机也令人感叹,日本学生那种特殊的心态展露无遗,让人在叹息的同时也差生深思。
而关于其妻子的伏笔,也在最后得到了解释:主人公遭遇的袭击并非谎言,这一切都是其妻子与第三者之间的合谋,而主人公在最后终于遭遇了终极伏击,全文就此落下帷幕,留下一个惊心动魄的感叹号。
《放学后》全文采用的密室和不在现场证明都非常巧妙。在密室环节,用来构筑密室的木棒实际上只是伪装,真正构成密室的是箭;而不在现场证明这个环节,关于锁头交换的说法非常有说服力,并且这种说法并不是凶手直接揭露的,而是通过辗转再辗转,几乎让人毫不怀疑地揭示出来,这点很令人欣赏。
总的来说,《放学后》是一部逻辑严密、文笔细腻的小说,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值得细心品味。
《放学后》读后感 篇13
一口气读完全书,心里直惊叹,东野圭吾真是个天才,无论《嫌疑人X的献身》还是《假面山庄》,亦或是《放学后》,每本书一个故事,每个故事一连串案件,每一连串案件都描绘得精彩绝伦甚至天衣无缝。
东野圭吾的小说精彩之处莫过于一开始一头雾水,一直在讲一些看似与主题并不相关的细节,即使看到三分之二处依旧一头雾水。这样那样的细节的强调,让读者心中都忍不住去推理出这样那样的结果,然而真相往往出人意料。越是不起眼的人隐藏的越深,越是被视为不重要的细节恰恰是案情进展的关键。读完全书总感觉东野圭吾就在远处看着各位读者,任你如何揣测,都在我掌握之中,真是佩服。
以前曾一度觉得此类小说不过是把一个小故事放大了来讲,吸引眼球,让读者享受推理被推理的刺激,并无深度可言。不过回过头细细想来,小说当中融入了太多作者对待世界的态度,对人性或善或恶的刻画,如此反观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心理,倒感觉字字珠玑,写的很是深刻。
《放学后》有很多篇幅都写到女子中学的男老师对女学生们的邪恶之思,不雅之举,尤其是主人公“我”有家有室却和两位女同学搞暧昧,虽未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字里行间却无不透露出“我”的贪得无厌,虽知不可能,却还总是抱有幻想。这大概是对人性中恶的一面的最好刻画。另一方面,老师“我”对于当教师的态度自始至终都仅仅是赚钱的工具而已,无所谓什么高大上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心理在主人公“我”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实中虽不像这般极致,但也确实应不乏少数。
再就是对于女子中学高中生这个年纪的学生心理的把握和刻画,也真是相当精彩,这个阶段的学生“若以为她们是大人,却会意外地发现她们根本就是孩子;若以为她们是孩子,她们又会惹出不亚于大人的麻烦。”真乃相当精辟的总结。高原阳子被老师拒绝后渐渐梳理了自己的学霸闺蜜,和小混混一起骑摩托车飙车变成问题学生,惠子惠美为保护这个年纪最想保护的美丽、纯粹、真实的东西而构筑起的一系列杀人案件。
最终的结尾仿佛有些仓促,却令人产生无线遐想,仿佛还没到结局,却又像已是最好的结局。关于社会的态度,关于人性的善恶,关于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关于人活着的意义的思考,这大概就是此书的伟大之处。
《放学后》读后感 篇14
侦探小说是我抹不去的爱好,《放学后》是我看的东野圭吾《神探伽利略系列》外的第一本,不得不说,两者都太棒了。
对于情节方面,总体感觉后半段相对于前半段精彩许多,尤其是结尾。虽然猜到了一个凶手,然后就是裕美子有外遇会是最后的BOSS,但是让我完全没有料想到的——帮凶主谋居然是我一直认为可以信任的惠子,这个让我感觉到相当意外。其实在快要结尾,真像浮出水面时,我一直有个期待,希望东野圭吾写的结局,真相和我想的不一样,要让我有点大吃一惊的'感觉。
最后证明,作者做到了这一点。就像看悬疑电影一样,结局把你之前所有的猜想,推测全盘否定,然后再推出一个让你意想不到的真相。这种感觉有点像过生日时,朋友给你准备的一个惊喜,非常享受这种感觉。
虽然是1985年的小说,但是作为东野圭吾的成名作,并且荣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的作品,现在看来也是比较有意味的。给我的感受: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恨是因为他所拥有的美丽、纯粹、真实的事件被另一个人所破坏,那么恨意就产生了。若是彼此不沟通,开导不顺利,那么恨意就会变为杀意,文中的惠美便是如此。
《放学后》读后感 篇15
本书讲述了校园私立清华女子高级中学的两起凶杀案,两名老师先后被杀死,然后各种推理,各种误导,各种不停地寻找凶手,最后结局出入意料。
故事设计得很精巧,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个套一个,到最后才揭示真相,却是完全想不到的凶手和杀人动机,两名女学生合伙杀死了两个偷窥的教师。
这本小说的主体是在学校里,而发生的事件又全都是在放学后,那些大人们认为的.纯洁孩子,其实,远比大人们想象的复杂,她们很天真,可是有时候又成熟的可怕,就像书中所写:“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很难预测她们的行动。若以为她们是大人,却会意外地发现她们根本就是孩子;若以为她们是孩子,她们又会惹出不亚于大人的麻烦。我从未预测到她们的行动——这一点,不管是第一年还是第五年当老师都相差无多。”
在对杀人动机的追寻中,男主或者读者不解,也许这就是孩子的世界,很多成人所不屑的东西,在他们看来弥足珍贵,就像帮凶所说的“我能理解她,因为我们有拼了命也要保护的东西。”
本书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值得细心品味。
《放学后》读后感 篇16
当某人给我推荐东野圭吾的时候,以为是个推理新人,当我看他的介绍才吓了一跳,《白夜行》《绑架游戏》《神探伽利略》,这些都是我看过的日剧。其实最近几年除了大河剧,日剧已经很少看了,看这些只是因为有几个我喜欢的演员:山田孝之、绫濑遥、藤木直人、柴崎幸等等,但当时我被明星的光芒笼罩,根本就没有注意过原著后面的名字。
很久很久没有看过日本推理小说了,我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够看的下去。故事的开头虽然直接就是杀机四伏,却并不特别吸引我,毕竟这么多年看的书太多了。但是,学校、教室、安静的走廊、谈钢琴的女孩,这些影像却让我没有能够停下来,一直到看完,内心却有淡淡的悲凉与不畅快。
小说整体很有日本电影的风格,特别是像一些纯爱片。节奏舒缓如轻轻流淌的小溪,不是没有高潮,但即使是在杀人,我却仍然宁静如常,深陷在这种宁静中,不想让任何的人和事来打扰,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小说中。
表面宁静的校园里,有着很多的故事,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它们互相交织在一起。东野用平缓流畅甚至是有点平淡的语调,为我们慢慢的道来。因为是推理小说,读者会很注意一些貌似平淡无奇的话语,但作者点到为止,不着痕迹的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其他地方,最终让我们忘掉。就好像现实中的一些小事,当我们把它们忘掉后,它们却在一个出人意料的角落冒出来,变成一个狰狞的恶魔,将我们吞噬。
密室杀人让我看的都有些麻木了,比如以前看金田一,几乎全是密室类,还有什么《黄室奇案》,还有什么西村京太郎、阿婆的作品。所以当这个故事里再次出现密室,我的第一感觉甚至觉得有点无聊。继续下去才发现,作者的密室不过是个道具,而他要真正想要表达的'是杀人动机而不是杀人手段。
侦探出场了,这个老兄既不是明智小五郎、福尔摩斯这样的神探,也不是个笨蛋,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警察。他很敬业,也很专业。但女高中生的心理世界却不是他所能了解的,找不到杀人动机,也就无法破解密室之谜。在成人的心里,年轻人的就是一群鲁莽易冲动,思想单纯的动物,而年轻人又认为成人都是些世故的,肮脏阴暗的、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的虚伪的家伙。年轻人的世界成人搞不懂,成人的的世界年轻人厌恶。两代人的鸿沟在作品的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主人公虽是名教师,却游离于两个世界中,有时候两边不讨好,有时候却又两边都有生存空间。有趣的是,《放学后》被第31届的江户川乱步奖提名时,有部分人表示反对,理由就是杀人动机缺乏说服力。这恰恰呼应了故事的主题,在人生的激流中,有人被磨成了圆圆的石头,有人在沉默中抵抗,也有人迎头冲上去,被撞的粉身碎骨。
终于到了最后的推理,场景中的语言和人物的动作连接在一起,好像电影一样,闭上眼睛就能出画面。两个人平静的对话中,我却感觉到一股刺骨的凉意,心被揪住了一样。最后那句:“我再没有什么可以指导你们的了”,透露出无比的沉重与悲凉。
当我认为一切都已经结束的时候,剧情却又一次让人大吃一惊。而那个名字出现时,我暗骂自己真笨,明明作者前面都有提示的,自己却早已经忘掉。我仿佛看到东野这家伙在一旁坏笑:“怎么样?又被我耍了吧?”我淡淡苦笑,关掉了手机。
PS:突然想起,我应该再去看一次《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花与爱丽丝》。
《放学后》读后感 篇17
这次我读了《放学后》这本书,它的作者是东野圭吾。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清华女中教师前岛多次发现有人预谋害他,不料在几次侥幸逃过之后,学校的村桥老师突然在更衣室被杀。在猜测与调查的过程中又发生了竹井老师被害一事,这一次前岛似乎更确定凶手的目标是自己。后来在前岛与一名叫高原阳子的女学生的对话中,前岛知道阳子意外地听到了整个更衣室的谈话,并且告诉了前岛一些重要信息。于是前岛根据一系列线索,得知了凶手是衫田惠子和宫坂惠美。在前岛老师震惊这一事实时,却在回家的路上被自己的妻子所伤。至此,全文完。
读完这本书,我对于结局感到十分意外,前岛在得知凶手之后喝了些酒,在回家路上却被自己的妻子所伤。看到这里有些意外,但是想想前面作者对前岛妻子的描写,可以推理出前岛的妻子对前岛其实有很大的怨言。前岛非要他的妻子打掉孩子,并且平常对他的妻子十分冷淡。书中还写到了她的妻子会悄悄地很小声接一些电话,并且在前岛回家时,满脸红光,因此可以推断出他的妻子出轨了。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有想过裕美子奇怪的行为举止,我以为杀害竹井和村桥的是她。但是又觉得她并没有什么作案动机。
这本书中,还有一个让我十分钦佩作者的一个地方是,作者在描写密室谋杀时的场景。如果没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根本无法想象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密室。并且对衫田惠子的描写,让人觉得她只是一个和前岛发现被害人的学生,与凶杀案无关,但读完全书之后发现,原来惠子只是在贼喊捉贼而已,手法实在高级。如果说村桥的死让我有些猝不及防的话,“小丑”的死就有些情理之中了,但小说妙就妙在不但酒瓶掉了包,连人也掉了包,本该在运动会上扮演小丑的前岛却被倒霉催的竹井顶了包。再加上从一开始前岛描述自己三次险些遭遇“意外”的经历,更让我确信这一切都是要谋害前岛的阴谋。这篇悬疑的小说,对于悬疑部分描写十分到位,有调理有逻辑性,尤其密室杀人的布置,很奇妙的“两根木棍”,将密室封死。
我觉得这篇小说也讲到了人与人之间,对对方的尊重。因为村桥老师对待学生很不好,于是他死后,学校将村桥罚过的学生名单公布出来,让警官一个一个地去询问。这其中高原惠子就是一个受害者。我觉得就算她没有杀人,但是经过警官的询问之后,大家对待她的目光也会有些不一样。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却硬生生地被老师被学校逼成了一个不良少女。这本书的背景是在一所女子高中,里面都是一些16 17岁的少女。其实女孩子的心思很难猜,她们会很在意他人的眼光,宫坂惠美就是因为受不了两个老师的目光注视,选择自杀。因此我觉得这样的女子学校应该要十分注重对女孩子的思想教育,多给她们一些自己的空间和自由,给予她们一些尊重,不可以像村桥老师那样时刻对她们抱怨。
总的来说《放学后》是一部逻辑严密、文笔细腻的小说,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需要细细品味。
《放学后》读后感 篇18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已经感觉到真正的杀意已经一点点埋下伏笔,这是一条暗线,最后杀意兑现了;另一条明线是为了杀死另外两位老师而故意制造的假象。明暗交替,这就是东野先生作品的巧妙之处,读完深感钦佩。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主人公对父亲责任的逃避、强迫妻子流产,对妻子造成了伤害,恨意洒下了种子;对妻子缺少更多的关心,疏于交流,让恨意渐渐滋长;妻子工作后的外遇,就是恨意的果实。外遇可能是出于裕美子的报复,最终恨意变为杀意。对于前岛老师来说,他可能没做错什么大事,日本社会就是这样,男外女内,男人对家庭关注很少,都交给女人打理,只需要把钱一部分交给女人,剩下的很少管。结了婚还让夫人出去工作的很少,其实可以感觉到前岛是爱裕美子的。只是这种默默生活的性格,让他没有把爱更多的`表达出来。
抱着默默生活态度的前岛老师没有太多热情,对学生不多干涉,这竟然还能赢得很多同学的支持至少不反感。反过来说,学生们可能缺少太多的被尊重,被过多干涉。
《放学后》读后感 篇19
当某人给我推荐东野圭吾的时候,以为是个推理新人,当我看他的介绍才吓了一跳,《白夜行》《绑架游戏》《神探伽利略》,这些都是我看过的日剧。其实最近几年除了大河剧,日剧已经很少看了,看这些只是因为有几个我喜欢的演员:山田孝之、绫濑遥、藤木直人、柴崎幸等等,但当时我被明星的光芒笼罩,根本就没有注意过原著后面的名字。
很久很久没有看过日本推理小说了,我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够看的下去。故事的开头虽然直接就是杀机四伏,却并不特别吸引我,毕竟这么多年看的书太多了。但是,学校、教室、安静的走廊、谈钢琴的女孩,这些影像却让我没有能够停下来,一直到看完,内心却有淡淡的悲凉与不畅快。
小说整体很有日本电影的风格,特别是像一些纯爱片。节奏舒缓如轻轻流淌的小溪,不是没有高潮,但即使是在杀人,我却仍然宁静如常,深陷在这种宁静中,不想让任何的人和事来打扰,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小说中。
表面宁静的校园里,有着很多的故事,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它们互相交织在一起。东野用平缓流畅甚至是有点平淡的语调,为我们慢慢的道来。因为是推理小说,读者会很注意一些貌似平淡无奇的话语,但作者点到为止,不着痕迹的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其他地方,最终让我们忘掉。就好像现实中的一些小事,当我们把它们忘掉后,它们却在一个出人意料的角落冒出来,变成一个狰狞的恶魔,将我们吞噬。
密室杀人让我看的都有些麻木了,比如以前看金田一,几乎全是密室类,还有什么《黄室奇案》,还有什么西村京太郎、阿婆的作品。所以当这个故事里再次出现密室,我的第一感觉甚至觉得有点无聊。继续下去才发现,作者的密室不过是个道具,而他要真正想要表达的是杀人动机而不是杀人手段。
侦探出场了,这个老兄既不是明智小五郎、福尔摩斯这样的神探,也不是个笨蛋,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警察。他很敬业,也很专业。但女高中生的心理世界却不是他所能了解的,找不到杀人动机,也就无法解开密室之谜。在成人的心里,年轻人的就是一群鲁莽易冲动,思想单纯的动物,而年轻人又认为成人都是些世故的,肮脏阴暗的、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的虚伪的家伙。年轻人的世界成人搞不懂,成人的的世界年轻人厌恶。两代人的鸿沟在作品的`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主人公虽是名教师,却游离于两个世界中,有时候两边不讨好,有时候却又两边都有生存空间。有趣的是,《放学后》被第31届的江户川乱步奖提名时,有部分人表示反对,理由就是杀人动机缺乏说服力。这恰恰呼应了故事的主题,在人生的激流中,有人被磨成了圆圆的石头,有人在沉默中抵抗,也有人迎头冲上去,被撞的粉身碎骨。
终于到了最后的推理,场景中的语言和人物的动作连接在一起,好像电影一样,闭上眼睛就能出画面。两个人平静的对话中,我却感觉到一股刺骨的凉意,心被揪住了一样。最后那句:“我再没有什么可以指导你们的了”,透露出无比的沉重与悲凉。
当我认为一切都已经结束的时候,剧情却又一次让人大吃一惊。而那个名字出现时,我暗骂自己真笨,明明作者前面都有提示的,自己却早已经忘掉。我仿佛看到东野这家伙在一旁坏笑:“怎么样?又被我耍了吧?”我淡淡苦笑,关掉了手机。
《放学后》读后感 篇20
以前写书评非常标准:写某本书写了什么,想告诉我什么,我学到了什么……现在不想写那样中规中矩的书评了,毕竟我的书评一般也就自己翻翻看看了
一个不方便透露姓名的同学以为我看过就直接跟我讨论这本书,但是我真的没看过,赶紧翻开看。
书中有一个矛盾是:在村桥和竹井看到惠美ziwei后,他们无论怎么做在惠美眼里都是一样的,要么他们死,要么她死。所以,在透过门缝看到的那一瞬间,结果就决定了!
至于说一个高一女生为什么那么早熟,我不想讨论,不知性教育与性行为的标准是什么,或者说并没有。书中对高中的友谊写的非常到位,明知在做一些不应该的'事,甚至非常可怕,也要帮助朋友。那时候的友谊很简单,她是我朋友,我就要帮她。
说到前岛的妻子裕美子,婚前两个人都是非常独立而且嫌麻烦的人,这点可以从他们工作时的交际看出。但是婚后,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两个人的生活,裕美子做出了改变,但是前岛并没有,观念的转换在婚姻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插句题外话:日本真的不能提离婚吗?或许只是那个阶段罢了
唉 不写了,回去睡觉了
《放学后》读后感 篇21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已经感觉到真正的杀意已经一点点埋下伏笔,这是一条暗线,最后杀意兑现了;另一条明线是为了杀死另外两位老师而故意制造的假象。明暗交替,这就是东野先生作品的巧妙之处,读完深感钦佩。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主人公对父亲责任的逃避、强迫妻子流产,对妻子造成了伤害,恨意洒下了种子;对妻子缺少更多的关心,疏于交流,让恨意渐渐滋长;妻子工作后的外遇,就是恨意的果实。外遇可能是出于裕美子的报复,最终恨意变为杀意。对于前岛老师来说,他可能没做错什么大事,日本社会就是这样,男外女内,男人对家庭关注很少,都交给女人打理,只需要把钱一部分交给女人,剩下的很少管。结了婚还让夫人出去工作的很少,其实可以感觉到前岛是爱裕美子的'。只是这种默默生活的性格,让他没有把爱更多的表达出来。
抱着默默生活态度的前岛老师没有太多热情,对学生不多干涉,这竟然还能赢得很多同学的支持至少不反感。反过来说,学生们可能缺少太多的被尊重,被过多干涉。
《放学后》读后感 篇22
还剩二百多页的时候,一口气看到最后,有点心累,有点奔溃,有点不知所措,甚至还有点恶心。
凶手是惠美和惠子,尽管凶手结局没有交代,案件中的谜团一步步揭开,也够让人释怀的了。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无意中看到评论里有说凶手是谁,所以在看的的过程中,一直沉迷于作案动机和手法,甚至自己也苦苦寻找密室杀人的各种方法,但结局总是那么的出乎意外。
我感慨,作者描述凶手的杀人动机,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对于一个把死都看的无所谓的叛逆期青少年,杀人有何畏?只不过是求一个内心的安稳。就好比一个人身上的缺点,拿放大镜去看自然是越放越大。惠美放大了自己的缺点,放大了别人眼中的她,造成自己内心的扭曲,造成两个老师的死,从而去寻得一个心安理得。
作者用第一人称视角来展现整个故事,各种伏笔,各种猜测,铺垫也很多,觉得文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作用,不可小觑。让人崩溃的三个转折点,第一是知道凶手作案手法,第二是了解凶手的作案动机,第三就是“我”的妻子也要杀我,虽然是最后一章,看的也是热火朝天,引人深思。
《放学后》读后感 篇23
东野圭吾的《放学后》阅读完了,这是一篇十分细腻的文章,文字中间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一般侦探小说的冷静风格迥然不同,这也是东野小说的特点:除了推理与侦破之外,他的文章中总是体现了他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放学后》开篇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讲述校园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章中,除了主人公偶尔遭受不知名的偷袭之外,没有出现其他的案件痕迹,这常常令渴望尽早进入推理过程的读者有些不耐烦,然而,读完全书之后你会发现,东野的第一章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章里,书中各个人物依次出现,并且表现出了不同的个性,学生与老师之间或明或暗的冲突、现代学生的两性观念、老师心中阴暗的一面、每个人的个性等等,都进行了完整的`展现,也为阐述凶手的动机埋下了伏笔,当作者在结尾处情节突然急转弯时也不令人感到突兀,大半功劳应该记在第一章的铺垫之上。
案件发生后,东野通过主人公和刑警的分析,一步一步进行推理,同时也一步一步地误导这读者。由于我自己习惯于边看书边自己进行推理,所以,对于主人公和刑警提出的嫌疑犯人选,我并没有落入圈套。然而,东野除了如此明显地误导读者之外,还在更深层次对我进行了误导,应当认为,这种误导是有意的,这从几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1、每当主人公听说刑警获得新的线索时,总是迫不及待地进行追查,并且表现得非常紧张,这让我感到十分可疑;
2、主人公几次遭遇袭击、他与第二名死者互相交换了化妆的内容,这些都没有第三人可以证明,完全是他自己一个人的说辞,真实性令人怀疑;
3、刑警怀疑的犯罪嫌疑人,都是根据主人公的推断来锁定的,这让人感到主人公似乎在操纵案件的侦破进程;
4、每次刑警对证人进行侦讯过后,主人公都会主动询问侦讯内容,在他与惠子的对话中,对话内容都是围绕问题和答案进行,听起来很像是两名和作者之间的对话。
除此之外,根据案情来看,主人公如果与惠子合作杀人,完全有充分的作案时间。至于动机,东野也通过其妻子的反常表现给出了暗示——于是,我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那就是,凶手就是主人公和惠子,犯罪动机就是,主人公怀疑自己的妻子与死者有染。但是,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是两名死者呢?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锁抽屉的细节:主人公因为遭遇袭击,一直有给抽屉上锁的习惯,然而,当第一名死者被害之后,主人公的警惕性放松了,认为完全没必要给抽屉上锁;第二名死者死后,主人公又再次紧张起来,还是决定继续给抽屉上锁——这当然可以理解为主人公对袭击的恐惧,但是由于我已经被误导,所以我想当然地认为,主人公第一次解除给抽屉上锁,是因为他认为自己需要谋害的对象已经被杀害了,因此心理上松弛了下来。而第二次上锁又是为了什么呢?这里必须提到在给抽屉重新上锁之前的一个细节:刑警大谷曾经用一块白色的手帕擦手,而主人公对这块白色手帕产生了特殊的感觉,紧接着这个情节之后,就是主人公重新给抽屉上锁……根据以上推断,我得出了所谓的案件真相:
主人公因为妻子红杏出墙,并且在校园内遭遇袭击,从而怀疑第一名死者与其妻子有染,遂与一直对自己有好感的惠子进行合作,进行了第一次谋杀,并且放松了警惕,连抽屉也不再上锁;第一次谋杀之后,他发现妻子的神态没有改变,说明与妻子有染的另有其人,于是进行了第二次谋杀——这次谋杀惠子也应当参与,这从第二次谋杀前惠子特殊的神情可以猜测到几分;但是,就在第二次谋杀之后,主人公偶然发现大谷刑警用来擦手的手帕竟然是妻子之物,于是明白与妻子有染的其实是大谷,自己的敌人并未消除,于是他再度紧张起来,重新将抽屉上所。在整个侦破过程中,为了误导侦查方向,主人公总是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嫌疑人。至于关于密室的问题,既然主人公是与惠子同时发现的密室谋杀,并且他们又是同谋,那么完全可以认为,所谓的密室一开始就不存在,雅美关于更换锁头的推断,只不过是为了提供不在场证明的一个障眼法。
由于做出了那样的结论,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等待着大谷刑警被谋杀——意外的是,这种情形并没有出现。当高阳原子证明了密室更换锁头一事的确是障眼法,并且将此事告诉了主人公时,我为她感到非常担心——因为她的目击更加证实了我的推断,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凶手”的主人公一定会将她杀害以灭口——然而,意外又发生了,主人公虽然隐瞒了她的口供,却并没有杀害她。这让我感到迷惑不解。
而真相也很快浮出了水面,当主人公在射箭场发现了那支箭的事情时,他头脑里轰然一响,我的头脑里轰然一响,至此,我才明白事情的真相:作案的人中的确包括惠子,但是与惠子合作并不是主人公,而是另一名学生——这从他们在案发当时的表现可以看出来。
案件就这样被侦破了。
不能不佩服东野圭吾,他在最后才揭示真相,但是却毫不显突兀,一切都合情合理,动机也令人感叹,日本学生那种特殊的心态展露无遗,让人在叹息的同时也差生深思。
而关于其妻子的伏笔,也在最后得到了解释:主人公遭遇的袭击并非谎言,这一切都是其妻子与第三者之间的合谋,而主人公在最后终于遭遇了终极伏击,全文就此落下帷幕,留下一个惊心动魄的感叹号。
《放学后》全文采用的密室和不在现场证明都非常巧妙。在密室环节,用来构筑密室的木棒实际上只是伪装,真正构成密室的是箭;而不在现场证明这个环节,关于锁头交换的说法非常有说服力,并且这种说法并不是凶手直接揭露的,而是通过辗转再辗转,几乎让人毫不怀疑地揭示出来,这点很令人欣赏。
总的来说,《放学后》是一部逻辑严密、文笔细腻的小说,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值得细心品味。
《放学后》读后感 篇24
昨晚看完东野的《放学后》以后,总觉得故事还没完结,所以感到有点心急有点迫不及待,但我在查尽资料后终于确认,它的确已经完了。或许这就叫意犹未尽吧。
这是一部严谨的推理小说,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却总能在平淡中埋下伏笔,使故事环环相扣。东野十分巧妙的把案件融入看似单纯的校园生活,使整个故事贴近生活与现实,使之具有真实感。看这部作品时,让人感到紧张,时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但依然能让人大呼过瘾。
这个故事的结局在我的意料之外,但细细品味却又在情理之中。作者描述的整个犯罪的手段、过程很详细很完美,但他更想要告诉我们的却是凶手的动机。中学生是单纯的,她们正值青春,应该是无忧无虑是快乐的,但她们也是最敏感易碎的。她们既幼稚也成熟,既纯粹又有心机,她们就是矛盾的综合体。有人认为这部小说的杀人动机不成立,但我却觉得十分合理,青少年的心理是难测的,她们的敏感可能会大出大人意料。
惠美在年少被老师侵犯,这会是一个很大的心理阴影,她不敢告密,又害怕面对那两个伤害她的人,她能想到的方法只有自己永远离去或是他们,惠子的支持让她做出了无法回头的选择。“当美丽、纯粹、真实的事物被破坏,重视的回忆和梦想被摧毁时,恨意便开始萌发,恣意蔓延开来,”这就是惠美的动机,合情亦合理。
单纯的校园却让人感觉危机四伏,也许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青春的活力与美好,也告诉了我们人性的失落与黑暗吧。或许人心真的不可测,真相背后其实还有真相。结局让我感到的不是结束,反而更像是另一个高潮,因为想杀“我”的其实另有其人。虽然作者停下了笔墨,但他没有让读者停下思考,其实不难想象,想致“我”于死地的就是“我”的妻子——裕美子。或许是因为“我”变得碍眼,变得非除掉不可呢。
学校里学生的犯案形成主线,而在外我的遇害却是另一条线。这样一明一暗的线,不仅使故事清晰明了化,也从侧面将两组凶手做了对比。孩子与成人,或许与裕美子相比,惠美的动机反而更单纯吧。
对于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我是无法接受的,但作者揭示的社会的和人性的黑暗值得我们反思,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或许大人对孩子多些关注,能对她们进行真正的换位思考,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存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