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社总结
微文呈现整理的杂志社总结(精选9篇),汇集精品范文供参考,请您欣赏。
杂志社总结 篇1
一、前言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三、实习内容
杂志的发行,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一)约稿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来源。
2、对获奖名单进行筛选。保留下获过奖但其发明创造尚未被刊登的。将小学与中学区分开来。我的具体操作是将小学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将高中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询电话。我的查询方式很原始,就是拨打全国各地的电话查询服务台114,再具体查询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电话,以此来联系有发明创造的小学生。这一步工作量较大,而且还要做好记录,哪个打通了,哪个没打通;哪个有老师电话,哪个留邮箱了,哪个发稿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约稿。在约稿时,要向各地老师详细介绍杂志社的情况和供稿的酬劳,方式等问题。
5、回访。即在收到稿件后对供稿者的回复;在稿件被录用后对供稿者的通知,寄稿费等工作。
约稿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实习项目,即编辑。
(二)编辑
这项工作,不再像约稿那样繁琐,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相应高许多。一件稿件在手,先要筛选,看它合不合适运用。如合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工作。
处理即编辑,它的主要内容是:将篇幅长度编辑成所需的长度;词语的应用、、文章的趣味性等方面也要附和刊物的特色。之后,细细校正文章格式、错字标点等。如有需要,添加“教师评语”。
这是我在杂志社的最后一项实习内容,也是较难的一项实习内容。这些具体工作说起来容易,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太简单。在编辑过程中,我也曾出现过一些错误,但在翁老师的帮助下,都已一一改正,并顺利完成编辑任务,在此过程中也学习许多知识。
四、实习收获
通过在学校期间的实习,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增强,能够把学到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关于约稿,编辑,校对,排版,彩编等方面的知识,逐渐熟悉了文化传媒方面的一些知识,并进一步知晓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想法。我学会了怎样同单位的其他同事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收到良好的经济效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也强烈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素质,不仅要有广博得知识,高超的技能,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较高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而且要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这次实习虽不是我的正式工作,但却为我即将开始的工作生活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很感激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实习机会,很感激徐老师对我的帮助,同时,也很感激《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对我的培养。在将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辜负学校,老师,杂志社对我的培养。
杂志社总结 篇2
20xx年上半年,我在杂志社的正确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下,按照杂志社年初总体工作部署和目标任务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执行杂志社的工作方针政策,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xx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习理论,提高政治思想觉悟
在思想上与杂志社保持一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考生、读者服务的思想,做到无私奉献。在工作上我养有吃苦耐劳、善于钻研的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我服从杂志社领导的工作安排,紧密结合岗位实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坚持做好医学考试图书的编辑管理工作。
二、学习文化,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我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总觉得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特别在当今发展迅速的时代,学习就更加重要,一个人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必定被时代所淘汰。我在工作上除了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外,重点是学习医学考试图书的编辑知识与管理技能。还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社会管理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做到学深学透,掌握在脑海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自己做好医学考试图书的编辑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我熟悉和掌握了医学考试图书的编辑知识与管理技能,增强了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与时俱进,增强大局观,能较好地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贯彻执行,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完成较为复杂、繁琐的工作任务,取得良好成绩。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我是入职不到一年的新人,比起老同事、老同志,自己各方面无论是文化知识、工作经验,还是管理技能,都存在一定不足与差距,因此,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综合素质。我努力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的要求对待自己,加强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学习,特别是涉及医学考试图书的编辑管理工作方面的业务知识与业务技能,把它学深学透,领会在心中,运用到具体实际工作中,以此全面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和管理素质。同时,我做到公平公正、清正廉洁,爱岗敬业、履行职责,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全力实践“团结、务实、严谨、拼搏、奉献”的时代精神。我是杂志社的新人,年纪轻,干劲充沛,我想,自己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做好服务工作,为杂志社奉献自己力量。在平时,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搞好服务,获得大家的满意,一心一意搞好工作,全面提升工作质量,促进杂志社各项工作的发展。
四、上半年工作体会
1、认真抓好图书编辑工作的五个环节
要编辑好医学考试图书,提高图书质量,获得专家的肯定与考生的满意,具有良好市场信誉,必须抓好筹备、策划、组织、编辑和出版5个环节。在筹备环节上,我积极与专业委员会、评价体系沟通,总结分析考生和出版社意见,依据总体工作思路,明确目标,起草相关文件,制定负责专业的修订计划和方案。在策划环节上,我突破以往固定模式,试点新体例,及时调整和完善编写思路和编写体例,以往考试指导文、题、纲均独立存在各自为册,考生使用起来不太方便,今年初次采用了“二合一”结构,增强了图书的使用性。在组织环节上,抓好专业会议,力争大部分修订在会上统一完成。平时通过发函、邮件、电话等方式对负责的专业进行修订布置,加快组织修订任务的进度,确保修订工作按计划实施,并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在编辑管理环节上,我细致耐心、保证质量。完成个专业考试大纲、出版说明的编辑修改,新编图书整理和体例设计,以及本考试指导和本习题集共本图书收稿和编辑工作。各专业修订时做到细致全面,基本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加学科的修订幅度,提高图书质量。在出版环节上,做好清样返修、协作出版工作,保证稿件齐全清定,在规定时间前交付出版,做好图书出版后的管理工作。
2、做好服务工作,完善图书编辑、出版、使用管理
我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服务者,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完善图书编辑、出版、使用管理,促进杂志社的整体工作发展。我加强与专家的沟通与联系,尊重专家,服务专家,维护专家的权威。平时认真、虚心听取专家意见,加强与各专业委员和院校友好合作,及时沟通妥善处理产生的误解,采取适当方式增进感情、提高大家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加强与出版社的积极协作,沟通协调存在的有关问题,做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我做好服务读者工作,加强与读者的联系,听取读者的`意见,反馈给有关部门,把它采纳到实际工作中。我开设指导和习题读者信箱,收集负责专业的编写意见,及时回复并反馈给编者,初步建立了直接听取考生和读者意见的平台,及时总结,使图书修订更细致、质量更好。
3、本人存在的不足与差距
20xx年上半年,我认真努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与差距。一是学习有所欠缺。我们当编辑的,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但我感觉到自己的知识量与岗位工作需要还存在差距,不能完全满足编辑工作的需要。平时虽然重视学习,但有时工作忙,放松了学习,没有学深学透,通过学习指导工作业务与工作实践不够。二是工作上把握全局能力不足。我对自己份内的工作能够尽心尽力,竭力把它做好做完美,获得杂志社领导的肯定与考生、读者的满意。但是对全杂志社中心范围工作则考虑得不深。工作上有本位思想,大局意识不够强。
五、关于工作建议
1、完善图书编写思路
我们杂志社在大家的辛勤努力与认真工作下,目前图书经过几年修订和调整后,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社会上考生、读者的满意度较高,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但是图书涉及专业多,考生、读者的需求千变万化,统一性、实用性尚不完善,这与编写思路有很大关系。为此,我们杂志社在编写思路上要着力下功夫,包括与大纲的吻合度,与题库的关联度,知识的更新速度上,要有所创新,增强图书的统一性与实用性,使我们编辑出版的图书更受考生、读者的欢迎,得到专家更高的评价。
2、以考生为本,做好图书编辑出版工作
我们杂志社与考生的关系是毛与皮的关系,真如中国古语说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我们编辑考试用书,必须做到以考生为本,有利于卫生事业专门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有利于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与提高我国的卫生医疗水平,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卫生事业发展所带来的实惠。我们策划和组织编写考试用书,要始终以卫生人才为本、以考生为本,在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时,要有利于考生,要让考生更加信任和依赖我们的考试用书。使我们的考试用书在社会上、在考生、读者中,众口有碑,达到杂志社、考生与社会的共赢,促进我们杂志社进一步发展。
20xx年上半年,我认真努力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但是与杂志社的要求和考生、读者的希望相比,还是需要继续努力和提高。今后,我要继续加强学习,掌握做好编辑图书工作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奋发努力,攻坚破难,把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促进杂志社健康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半年来的工作状况
过去的半年,我们坚持以“响应行业协会要求,以杂志平台为交流传播载体,以活动经营为实现效益突破”的理念,逐步开展各项工作。
完成全年杂志的出版工作。20xx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相继进入了调整期,市场销售、开发投资、信心指数均受影响。为此,我们对市场数据作了大量分析,对企业加强调查,同时与行业协会保持密切联系,分别就弱势下如何促进销售、增强开发信心等内容组织专题,约写文章。
这半年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有关领导,中国房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朱中一定期为杂志撰写卷首语,分析市场走势,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了大量参考依据。
丰富杂志内容,提高办刊质量。随着杂志社各项工作的逐步开展,我们把提高办刊质量作为工作的中心,通过加强内部培训,特别是对编辑的工作提出量化标准,选题申报、文章质量、约稿的调整与修改都提出了高要求。同时,我们也通过组织调查,开展企业研究,力求提高杂志的专业研究能力。
寻求对外合作,创新杂志经营。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企业经营观念的转变,都对我们的经营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压力也是挑战。杂志有其自身的限制,但其对资源信息的整合,确是没有边际的。
为此,我们积极主动对外寻求合作,组织论坛活动,突破杂志经营的局限。
通过上述各项活动的组织和举办,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在一年来的工作中也存在了不少问题,许多弊端也不断暴露出来,对此我们也都做了认真的总结和思考。
在此,特别感谢十六城市开发公司各位编委对杂志社的关切与支持,也希望各公司都将自己的宝贵的经验与我们分享,实现杂志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也希望各位编委能够组织全公司的人多给杂志写文章,让老总也写,分享他们的成功与经验。
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是加强对市场的分析与研究,探求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加强研究房地产企业现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关注重点企业和品牌企业的发展。同时关注节能环保、精装修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对节能环保技术、材料的应用和使用,组织深度专题报道。
二是开放视野,扩大合作范围。
可适当关注商业地产领域:如住宅开发企业如何涉足商业地产的开发;组织有关展览、展示活动;关注住宅部品与产品,研究如何将科技产品运用于项目,搭建产品采购平台;加强与各地的合作,开辟地方专栏,重点关注二、三线城市;加深与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合作,扩大产品领域及国内外有关大企业的合作。
三是强化内部流程和制度管理。完善杂志社的出版流程,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出刊,并完善相应指标考核体系;规范广告出版流程及活动组织流程,加强约稿与采访文章的选题规划和文章质量。
四是美化版式,制造视觉冲击力。杂志美术设计向精细化、文化时尚感的风格调整。符合市场化、时尚化、艺术化、精细化的发展方向,走高端杂志风格,形成自身特色;加强人物照片使用,照片使用实行多样化,改变以往建筑照片偏多的风格,多使用一些人物照片,增强照片的动感。
五是内容定位。针对市场与企业发展,强调栏目设定的专业化与针对性;增强专题栏目文章的深刻性、可读性、时新性、预见性;文章选题贴近市场,关注企业;提高杂志的专业与权威,增强对知名专家、官员、企业的文章采访与约稿。
纵观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实力参差不齐。与其他行业相比,房地产行业有着生活关联度高、产业链涉及行业广、动用社会资源多、客户参与度高、市场需求差异性大等特点,这样的行业特殊性,使我们更要认识到房地产企业的文化与价值观、企业软实力的塑造,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极其广泛和深远的。
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媒体资源整合的优势,发挥媒体的文化传播作用,为房地产行业的企业文化与战略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更好地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服务。为此,我们也将联合有关专业机构,开展与研讨,深入对接国内外管理咨询、顾问培训等专业机构,开展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市场销售等方面的培训活动,提高企业的建设。围绕企业做强做大的理念,定期组织活动,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学习、沟通与合作。组织举办各种展览、展示和考察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房地产企业品牌与文化水平的提升。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组织市场调查,编写专题报告,为行业、为企业提供据测参考依据。
杂志社总结 篇3
时光如梭,转眼已经来到20xx年年末,一个年轮的结束,意味着一个新的年轮即将开始。杂志社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因为岁末的到来而放缓,相反,在这岁月交替之际,我们杂志社以崭新的的姿态,更加务实求变的创新精神,精心绘制和铺展开20xx年值得期待的发展蓝图,当我们回望20xx的工作,我们更深刻体会到杂志社在中心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以及各部门的热心帮助与配合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现就杂志社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业绩
1、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着力抓好团队建设
随着20xx年是杂志社员工队伍的不断壮大,杂志社在工作制度上进行了完善。
首先,根据杂志社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针对现状进行完善,从而规范杂志社员工的日常工作。
其次,为提高杂志社员工工作积极性,对绩效考核制度进行重新修订,针对各部门的工作重点进行考核,同时实行奖惩制度。
最后,我们将杂志社的日常工作流程,各部门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使员工在工作中更加规范化、流程化。
这些制度、流程不仅在工作中让大家有理可依,有据可查,同时明晰了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提高了大家的业务水平,更大大提高了杂志社整体的工作效率。
2、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杂志社的编辑出版工作
通过丰富的杂志内容,从而提高办刊质量。随着杂志社各项工作的逐步开展,我们把提高办刊质量作为工作的中心,特别是对编辑的工作提出量化标准,选题申报、文章质量、约稿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在版式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在杂志发行过程中,未出现杂志延期、脱期现象。
3、拓宽杂志经营渠道,发行工作取得新成果
《青春期健康》杂志已走向市场,《人口文化》版创刊以来,也逐步得到人口计生部门的认可与支持。
4、搞好业务培训,进一步扩大中心的社会影响力
20xx年8月在中心领导的具体指导下,我们成功在内蒙满洲里举办了“全国人口计生委人口文化讲座及通讯报道业务培训班”,参加人数近130人。通过此次活动的组织和举办,不但取得了相当的社会成效,而且对20xx年的杂志发行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5、克服多种困难,确保中心各项经济管理目标的完成
20xx年仍是杂志社关键的时期,业务收入仍然达不到各项经费支出的需要,但是,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在保证员工工资按时发放的基础上,确保了中心各项管理用的完成。
二、目前存在不足
20xx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我们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此我们也做了认真的总结和思考。
1、由于工作中常常事无巨细,每项工作我们主观上都希望能完成得最好,但由于工作中缺乏计划性,不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
2、对各部门有些工作了解得不够深入,对存在的问题掌握真实情况不够全面,导致不能及时对出现的漏洞进行解决。
3、对企业文化建设有待加强,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4、部分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不仅是自己的工作岗位业务方面,更多的是缺乏对计生知识、计生政策的系统学习。
三、20xx年度工作计划
1、继续抓好期刊质量,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
2、加强对市场需求的探索与分析,增强专题栏目文章的深刻性、可读性、时新性、预见性,同时不断完善改制后新的工作任务。
3、强化内部流程和制度管理。完善杂志社的出版流程,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出版,并完善相应指标考核体系,加强约稿与采访文章的选题规划和文章质量。
4、加强法律法规和计生政策的深入学习,扩大知识范围,提高杂志社全体员工的业务素质。
杂志社总结 篇4
能进自己早前就向往的媒体实习我感到十分幸运,这次的经历也让我收获良多。在这里不敢说给大家介绍经验,只是对自己实习到现阶段以来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可以获得大家的共鸣和互勉。
实习不完全等于坐冷板凳,但坐冷板凳一定是实习的一部分
在没有实习之前就有所耳闻:实习无非就是做做卫生端端水,如果进报社就是看报纸看新闻。这并不完全正确,首先,服务产业发展到现在,卫生已经不需要实习生代为操劳,其次,看新闻不仅是实习记者的事,每位记者编辑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浏览新闻,那不同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做这些事时的角色定位和心态。比如看新闻,职业记者看的不是新闻,更不是寂寞,而是新闻后的新闻。我实习的媒体是杂志,因此更注重记者思考事件的角度与深度。
我们实习生,资历浅经历少,思维的厚度也够不上老记者。再者,一个体制的固有状态不可能被一个新来的实习生打破,因此刚开始做冷板凳也是必然的过程。为此我也没少心里不平衡过,但是当后来忙碌的时候反而回过来羡慕冷板凳时光了呢!呵呵。
新人第一次采访,碰一鼻子灰反而是收获
做记者采访是家常便饭,不管是电话采访、面谈还是网络采访。我在这次的杂志社实习中并没有经常涉及采访,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经历和体会。
首先是预约采访,其实挺难的,因为我第一次帮老师预约采访是联系一家京城著名的高级健身中心,由于事先准备不足加上那边的人员又特别盛气凌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健身房的人个个都是能说会道)几次下来我已经失去了信心,大规模的企业部门间又存在断层,我的电话时常就被一转再转,到后来我也不知道与我对话的人是什么部门什么职务了。第一次的预约采访失败告终,还好老师并没有过多责怪我,而表现出一种师长特有的语重心长。
接着是外出采访,次数也不多,但第一次印象十分深刻。为了不因“学生像”被怠慢而因此“扮演”一个成熟记者,我穿上了高跟鞋。又由于采访地点距离估计错误,我一路走了过去,到了那边就发现脚底两个水泡。这个故事教育人们,出门采访前一定要估算好需要移动的距离,不在双脚支撑范围之类就不要选择步行,而所有会发生的可能性都要考虑到。
意外的收获只给有准备的人
我进杂志社之初并没有“带的老师”这一说,这点可能比较报社、电视台有所不同,因为周刊的性质所致,关注的事件没有那么繁多和平白,编辑们有自己明确的分工,记者也都很少到单位,各自跑着各自的选题,每周选题会的那天是单位里上座率最高的时候。后来总编仁慈地给我介绍了一个老师,于是才有了一些记者可以做的工作。
但是,天上掉的机会往往是很罕见的,因此有时间多和记者编辑说说话就是机会垂青于你的前期保证了,当然不能在人家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凑上去,那只会适得其反。
其次,“准备”不单单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哦,踏实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才是老师器重你,放心你交给你任务的最终保证。
以上一点点经历不够借鉴,我也只是暑期实习生这个浩荡人群中的一小份子,班级博客是同学、同志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感触的好平台,真心希望所有人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这才是真是的快乐与充实,加油!
杂志社总结 篇5
一、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办公室是社长、总编直接领导下的综合管理机构,是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四面八方的枢纽,推动各项工作朝着既定目标前进的中心。办公室的工作千头万绪,有文书处理、档案管理、会议安排、用车管理、杂志邮购、退书处理、考勤管理、图书管理、汇单统计、社保报批等等。面对繁杂琐碎的大量事务性工作,办公室加强自我工作意识,注意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冷静办理各项事务,力求周全、准确、适度,避免疏漏和差错,至今基本做到了事事有着落:
1、认真做好杂志社的文字工作。草拟综合性文件和报告等文字工作,负责办公会议的记录和整理,并负责对会议有关决议的实施。认真做好杂志社有关文件的收发、登记、分递、文印和督办工作;杂志社所有的文件、审批表、协议书整理归档入册,做好资料归档工作。及时传达贯彻杂志社有关会议、文件、批示精神;
2、落实杂志社人事、劳资、社保管理工作。组织落实杂志社的劳动、人事、工资管理和员工的考勤控制监督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到劳动管理部门办好缴纳社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的各项手续。今年,由于工作分工上的调整,部分劳资工作的管理和社保的整个报批工作由办公室接管和负责。虽然在此之前,办公室并未接触过此类工作,经验尚浅,但是在财务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们还是很快适应了工作。难能可贵的是,接管此项工作的同事怀着身孕坚持工作,即使很多地方交通不便,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将工作进行到了最后。同时,由于分管社保工作的同事在年中休产假,办公室在内部顺利地完成了交接工作,从而使社保报批的工作得以正常进行,不但体现了杂志社的规范性,更是解决了杂志社员工的后顾之忧;
3、切实抓好杂志社的福利、企业管理的日常工作。按照预算审批制度,组织落实杂志社办公设施、办公用品、劳保福利等商品的采购、调配和实物管理工作,为杂志社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后勤保障;
4、做好杂志社例会以及其他各种会议的后勤服务工作。认真做好会议安排、会场布置及参会代表食宿工作,落实好各种会议的会前准备、会议资料、迎来送往等工作;
5、在规定期限内顺利完成各项年检工作。由于今年相关年检政策的变化,年检时间分散,手续增加,为了能在规定期限内顺利完成年检工作,办公室按照各项年检的时间要求制定出工作时间表,将年检工作有条不紊的按计划进行。今年,办公室完成期刊许可证年检2次,营业执照年检4次,组织机构代码证年检4次,广告许可证年检1次,广告许可证地址变更手续1次,换发新版营业执照4次,共计16次,有效的保障了来年年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6、按时收提退货,及时处理退书,第一时间登记相关台帐,积极配合发行部门的结帐工作。由于办公室男同事人手少,退书工作量大,平时很多时间需要制作部男同事的帮忙。今年以来,办公室共计提货两千余件,很多货包的重量都在50公斤以上,夏天天气炎热,在提货处一呆就是一天,烈日炎炎,仍然要在太阳地整理货物;冬天整货有时也是搬得一身汗,衣服也很少是干净的,有时报帐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正规报销单据。可是,同事们始终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会计较干得多,干得少,只希望把工作圆满完成。
7、司机责任心强、服务质量高,严格遵守车辆的调配、使用和管理制度,全年没有发生任何事故。作为杂志社唯一的车辆驾驶员,平时要负责领导的接送工作,杂志社日常的用车工作,同时还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第一时间提取旧货,以免产生滞留费用。或许在别人看来工作的难度并不大,但工作强度却很高。每逢会议接待,一天要出很多次车,更是早起晚睡。碰上过年过节出车、提货也是十分平常的事情。有时工作上碰到了冲突的事情,也是尽可能的协调时间,一一解决,始终把服务工作放在第一位。
8、超前谋划工作,合理整顿库房。库房的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办公室的重头工作之一。由于杂志社库房空间有限,积压旧物时间长且很难处理,而每月有六种期刊需要入库,给库房的整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今年,为了更好的整顿库房管理工作,办公室分三次对库房的卫生及环境进行了清理和打扫。同时,加强了出入库登记管理。为了使库房能有更多空间,同事们更是集思广益,将上半年杂志的毛样及时整理出来制订合订本。12月底将库房统一整理后,对库房的物资情况设立了新的台帐,由专人负责,相信在办公条件改善之后,库房的管理工作会随之进一步提高。
9、及时汇总汇款单据,准确无误建立相关台帐。由于杂志社汇款单的来源各不相同,有发行部的书款,广告部邮购产品的汇款以及零散订户的征订款。在收到汇款单据的同时,内勤人员都是在第一时间将汇款分类登记后交付广告部负责人员及财务人员,每天一次,哪怕是只有一张单据,也从未拖拉过工作。
10、建立分类台帐,耐心解决订户疑问。针对杂志社的零散订户,建立了各个杂志的订阅台帐,作到了及时有效的将杂志在最短时间内邮寄到订户手中。由于我们的杂志都是以平刷的方式邮寄,订户不能及时收到书刊的情况很多,每当遇上这种情况,大家都是耐心解答订户疑问,以最快的速度为订户补寄杂志,较好地维护了杂志社的读者群。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眼界不够开阔,思路比较狭窄。新的形势要求办公室管理工作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变革精神和创新思维,而目前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用旧的思维方式、旧的工作方法考虑问题,接受新思想、确立新观念、打开新思路、开拓新局面的能力还不够强。
二是忙于事务性工作多,站在全局角度当参谋不够。办公室应高速运转,充分发挥服务、参谋等作用,但目前我们陷于事务性工作比较多,有时还要忙于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站在更高层次思考问题不够深入,为领导提供前瞻性、全局性的建议方面还有欠缺。
三是满足于完成眼前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在现实工作中,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忙于眼前不求创新、安于现状不愿创新、怕担风险不敢创新的现象,以新的观念思考问题,以新的视角认识问题,以新的思路研究问题,以新的办法解决问题做的不够。
四是督办工作力度不强,督办是确保杂志社政令畅通的有效手段,今年以来,作为督办工作的主要执行部门,很多工作落实不够到位,今后还要加强通过口头、书面等多种形式加大督办工作力度,抓好杂志社领导交办和批办的事项、定期向总编室反馈各部门对贯彻执行进度落实情况以及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等。配合领导在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为督办工作以及政策的贯彻落实奠定基础。
三、下一步办公室工作的努力方向
(一)树立超前意识,创新工作模式
办公室将发挥综合、协调及服务等职能,“搭建两个平台、扮好三种角色”,积极创新工作。搭建两个平台:搭建一个汲取先进地区经验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出访、接待以及利用网络、传真等便捷手段实时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流程、管理规则和运行模式;搭建内部信息交流平台,畅通信息渠道,不断提高信息质量,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着力扮好三种角色:杂志社员工的服务员,杂志社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员,杂志社对外工作方面的联络员。
(二)深化服务意识,塑造窗口形象
作为与社会接触比较多的部门,办公室要树立好高效、务实、开放的窗口形象。一是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树立朝气蓬勃的工作形象。二是要积极主动工作,树立主动热情的工作形象。凡事想在前头,先行一步,科学周密地拟定工作计划。强化“办公室工作无小事”的责任意识,做到脑勤、眼勤、嘴勤、腿勤。三是培养五种精神,树立敬业奉献的工作形象。“雷厉风行、精益求精、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是办公室多年以来一直提倡的工作精神,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发扬下去,满腔热情地做好服务工作。
(三)强化学习意识,提高工作水平
引导办公室工作人员自觉积累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最新信息,形成学习与工作互动,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良好风气。变满足现状为奋起直追。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鼓励每个同志进行学历再教育,变努力工作为“用心工作”。善于思考,勤于动脑,把学历转化为能力,把心智转化成工作成果;变自我学习为互学共进。同事之间交流最新学习和工作体会,促进工作的整体协调和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增强全局意识,建设“和谐办公室”
树立“快乐工作”、“团结和谐”的理念,培养办公室的团队精神。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使办公室的同志能够自加压力,快速成长,做到平时互相学习关心、关键时刻互相补位,在合作中出效率,在竞争中求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和内部的凝聚力、战斗力。
古人云:求其上上得其上,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得其下下。我们将始终把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作为工作目标,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努力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
杂志社总结 篇6
能进自己早前就向往的媒体实习我感到十分幸运,这次的经历也让我收获良多。在这里不敢说给大家介绍经验,只是对自己实习到现阶段以来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可以获得大家的共鸣和互勉。
一、实习不完全等于坐冷板凳,但坐冷板凳一定是实习的一部分。
在没有实习之前就有所耳闻:实习无非就是做做卫生,端端水,如果进报社就是看报纸看新闻。这并不完全正确。首先,服务产业发展到现在,卫生已经不需要实习生代为操劳。其次,看新闻不仅是实习记者的事,每位记者编辑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浏览新闻,那不同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做这些事时的角色定位和心态。比如看新闻,职业记者看的不是新闻,更不是寂寞,而是新闻后的新闻。我实习的媒体是杂志,因此更注重记者思考事件的角度与深度。
我们实习生,资历浅经历少,思维的厚度也够不上老记者。再者,一个体制的固有状态不可能被一个新来的实习生打破,因此刚开始做冷板凳也是必然的过程。为此我也没少心里不平衡过,但是当后来忙碌的时候反而回过来羡慕冷板凳时光了呢!
二、新人第一次采访,碰一鼻子灰反而是收获。
做是家常便饭,不管是电话采访、面谈还是网络采访。我在这次的杂志社实习中并没有经常涉及采访,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经历和体会。
首先是预约采访,其实挺难的,因为我第一次帮老师预约采访是联系一家京城著名的高级健身中心,由于事先准备不足加上那边的人员又特别盛气凌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健身房的人个个都是能说会道)几次下来我已经失去了信心,大规模的企业部门间又存在断层,我的电话时常就被一转再转,到后来我也不知道与我对话的人是什么部门什么职务了。第一次的预约采访失败告终,还好老师并没有过多责怪我,而表现出一种师长特有的语重心长。
接着是外出采访,次数也不多,但第一次印象十分深刻。为了不因“学生像”被怠慢而因此“扮演”一个成熟记者,我穿上了高跟鞋。又由于采访地点距离估计错误,我一路走了过去,到了那边就发现脚底两个水泡。这个故事教育人们,出门采访前一定要估算好需要移动的距离,不在双脚支撑范围之类就不要选择步行,而所有会发生的可能性都要考虑到。
三、意外的收获只给有准备的人。
我进杂志社之初并没有“带的老师”这一说,这点可能比较报社、电视台有所不同,因为周刊的性质所致,关注的事件没有那么繁多和平白,编辑们有自己明确的分工,记者也都很少到单位,各自跑着各自的选题,每周选题会的那天是单位里上座率最高的时候。后来总编仁慈地给我介绍了一个老师,于是才有了一些记者可以做的工作。
但是,天上掉的机会往往是很罕见的,因此有时间多和记者编辑说说话就是机会垂青于你的前期保证了,当然不能在人家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凑上去,那只会适得其反。其次,“准备”不单单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哦,踏实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才是老师器重你,放心你交给你任务的最终保证。
以上一点点经历不够借鉴,我也只是暑期实习生这个浩荡人群中的一小份子,班级博客是同学、同志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感触的好平台,真心希望所有人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这才是真是的快乐与充实,加油!
杂志社总结 篇7
0XX年7月7日至8月7日,我在北京《家庭育儿》杂志情感版编辑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相对来说,这是一次专业不对口的社会实践,因为就编辑部的工作性质来说更适合中文专业的同学。而且当初我也正是因为怀着对中文的强烈兴趣,自己找到杂志社的主编谷禾先生,以求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和文字能力。我在编辑部的这一个月时间里,我跟随身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谷禾、艾龙、王淑红三位老师看到、学到、体会到许多东西。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字功底、写作水平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也从这个专业不对口的实践岗位上学到不少我们公共管理专业内的经验与知识,对我来说真可谓受益匪浅。而这些是在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家庭育儿》杂志情感版与《健康必读》、《科教文汇》、《畜禽养殖》、《幸福宠物》、《健康导报》同属一家公司,各份杂志(报纸)都有自己独立的编辑部与发行部,但是有统一的办公室、广告与外联部门,受公司的统一领导。五报一刊虽然分属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医药促进会、中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三个实体,但是交由一家公司来办可以大大地减少办报成本,一定程度上共享客户、代理、广告等资源,提高运行效率,增加效益。
而美编也一直努力地改进杂志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依托公司的客户资源搞好发行工作。这也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杂志社的管理工作对我影响颇深,而自我管理方面的实践体会也让我深有感触。上班的时间是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杂志社的地址在朝阳区的安贞桥附近,我必须挤以拥挤闻名中青院的300路车上下班。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平时在学校,如果早上没课总要睡个懒觉,很晚才起床。现在却必须每天都要早早起床,早早去挤公交车。虽然九点钟上班,时间看似来得及。但这必须忽略堵车的因素,我应该有更加充分的时间,以免吃到把自己搞得很狼狈。这对我的.时间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是早上的起床时间。比如何时吃饭,何时睡觉都要有新的安排。
周一到周五的上班,对自己洗衣服、运动等事项的时间也有很大的影响。平时的课表随着学期的结束作废,考试表也跟着作废,我重新给自己安排了一个时间表。早上六点钟起床,半小时洗漱、放松、整理,六点半吃早饭,七点钟等公交车(等车大约十五分钟,坐车一个小时),八点半左右到单位,十五分钟清理办公室卫生然后开始工作,十二点钟吃午饭,午休半小时,一点半上班,五点下班,六点半吃晚饭,七点半跑步半小时,九点钟上网两小时,十一点睡觉。开始时虽然实习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兴奋感,但是这种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不适应。另外,周六周日的安排也有了新的改变。总体说来,由于上班的时间比较固定,所以时间的安排也比较固定;自己专心致志的进行自己的时间活动,没有了那么多的社会、社团活动打乱自己的时间安排。 时间管理只是自我管理的一个方面。
杂志社总结 篇8
一、实习内容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杂志社总结 篇9
近一年来的工作状况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响应行业协会要求,以杂志平台为交流传播载体,以活动经营为实现效益突破”的理念,逐步开展各项工作。
完成全年杂志的出版工作。20xx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相继进入了调整期,市场销售、开发投资、信心指数均受影响。为此,我们对市场数据作了大量分析,对企业加强调查,同时与行业协会保持密切联系,分别就弱势下如何促进销售、增强开发信心等内容组织专题,约写文章。
一年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有关领导,中国房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朱中一定期为杂志撰写卷首语,分析市场走势,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了大量参考依据。
丰富杂志内容,提高办刊质量。随着杂志社各项工作的逐步开展,我们把提高办刊质量作为工作的中心,通过加强内部培训,特别是对编辑的工作提出量化标准,选题申报、文章质量、约稿的调整与修改都提出了高要求。同时,我们也通过组织调查,开展企业研究,力求提高杂志的专业研究能力。
寻求对外合作,创新杂志经营。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企业经营观念的转变,都对我们的经营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压力也是挑战。杂志有其自身的限制,但其对资源信息的整合,确是没有边际的。
为此,我们积极主动对外寻求合作,组织论坛活动,突破杂志经营的局限。
通过上述各项活动的组织和举办,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在一年来的工作中也存在了不少问题,许多弊端也不断暴露出来,对此我们也都做了认真的总结和思考。
在此,特别感谢十六城市开发公司各位编委对杂志社的关切与支持,也希望各公司都将自己的宝贵的企业管理经验与我们分享,实现杂志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也希望各位编委能够组织全公司的人多给杂志写文章,让老总也写,分享他们的成功与经验。
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是加强对市场的分析与研究,探求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加强研究房地产企业现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关注重点企业和品牌企业的发展。同时关注节能环保、精装修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对节能环保技术、材料的应用和使用,组织深度专题报道。
二是开放视野,扩大合作范围。
可适当关注商业地产领域:如住宅开发企业如何涉足商业地产的开发;组织有关展览、展示活动;关注住宅部品与产品,研究如何将科技产品运用于项目,搭建产品采购平台;加强与各地的合作,开辟地方专栏,重点关注二、三线城市;加深与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合作,扩大产品领域及国内外有关大企业的合作。
三是强化内部流程和制度管理。完善杂志社的出版流程,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出刊,并完善相应指标考核体系;规范广告出版流程及活动组织流程,加强约稿与采访文章的选题规划和文章质量。
四是美化版式,制造视觉冲击力。杂志美术设计向精细化、文化时尚感的风格调整。符合市场化、时尚化、艺术化、精细化的发展方向,走高端杂志风格,形成自身特色;加强人物照片使用,照片使用实行多样化,改变以往建筑照片偏多的风格,多使用一些人物照片,增强照片的动感。
五是内容定位。针对市场与企业发展,强调栏目设定的专业化与针对性;增强专题栏目文章的深刻性、可读性、时新性、预见性;文章选题贴近市场,关注企业;提高杂志的专业与权威,增强对知名专家、官员、企业的文章采访与约稿。
纵观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实力参差不齐。与其他行业相比,房地产行业有着生活关联度高、产业链涉及行业广、动用社会资源多、客户参与度高、市场需求差异性大等特点,这样的行业特殊性,使我们更要认识到房地产企业的文化与价值观、企业软实力的塑造,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极其广泛和深远的。
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媒体资源整合的优势,发挥媒体的文化传播作用,为房地产行业的企业文化与战略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更好地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服务。为此,我们也将联合有关专业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深入对接国内外管理咨询、顾问培训等专业机构,开展经营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市场销售等方面的培训活动,提高企业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围绕企业做强做大的理念,定期组织活动,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学习、沟通与合作。组织举办各种展览、展示和考察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房地产企业品牌与文化水平的提升。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组织市场调查,编写专题报告,为行业、为企业提供据测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