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总结范文 > 正文

师资培训总结范文

2024/12/15总结范文

微文呈现整理的师资培训总结范文(精选8篇),汇集精品范文供参考,请您欣赏。

师资培训总结范文 篇1

在XX年上半年,以国家层面陆续公布了两项比较有影响力的文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这个两个文件作为幼儿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成为我园所有教师学习的内容。根据对教师的专业标准,提出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方面。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我园一向重视教师的教育理念,包括老教师更新旧理念,新教师学习新理念。通过集体学习、小组研讨各种不同形式,让老师们接触新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我们更清晰、准确地了解了现代幼儿发展观,具体包括:学习与发展是每一个幼儿的权利;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教育的前提;幼儿是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的;幼儿是在与环境和人的积极互动中获得发展的。通过教研,我们用活生生的教育案例解析《指南》中所传递出的理念。

同时,我园也比较重视教师师德建设,从教师的衣着、言行举止、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等,都在教师平时的工作中慢慢渗透,使教师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识与理解。我们的目标是从制度约束(它律)到文化约束(自律),让师德走进教师的心里,渗入到教师的血液中,当然这也是一项长远的工程。

二、专业知识

我园从去年开始,逐渐摸索出一套将教研与教师培训相结合的路线。以领域研究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梳理各领域的核心知识,讨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在实践中研究各种有利于发展孩子身体动作的器械等等,都使教师在本领域有了新的认识,并形成了一种问题意识,这对教师是难能可贵的,其本身就是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补充与提升。

三、专业能力

教师除了具备科学的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外,专业能力对教师实施教育活动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各领域研究小组研讨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区域活动的支持与指导、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户外活动的指导、教师的写作与反思能力等等。

通过园本的培训与各领域研究小组教研,我园还积极鼓动教师外出学习,包括体各领域知识、环境布置、心理健康、学校管理、各种资格认证培训等,在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外,对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当前,我园对教师的培训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主要是还没有建立一套长远的教师培训机制,表现在没有一整套成熟的培训课程,对教师的发展定位不够清晰,有些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还不够科学,园本培训与外出培训之间没有达到相应的平衡。还有一个问题,我园的骨干教师还不够成熟,不能从一线中脱离出来而形成一支独立的培训队伍,这也是制约我园其他教师发展的一个原因。

师资培训是一项长远工程,是永无止境的工程,与幼儿园的发展理念与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培训的目标、方式与内容也是随着我们对教育的理解而不断深入,这也代表了我们对幼儿园教育的认识,也阐释了我们当前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接下来,我们会根据幼儿园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与改进,并在幼儿园《新四年发展规划》的指引下,相信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师资培训总结范文 篇2

这次教师培训,让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拓展了我的教育视野,提升了我的教研能力,让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了真真切切的转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我有幸成为区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员,心里特别高兴,因为这这次培训给我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培训中,我聆听了几位名师的讲座,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也感受到了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

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会走下去,也能走下去。前边的路很长,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我一生的追求。本次培训,我有如下的体会:

一.知道并理解了新课程理念,创新与策略

1.注重学生基础学习能力的提高.基础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前提,是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基础。基础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前提,是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基础。

2.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

3.注重学生创新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应该培养胸襟开阔、能够站在全球化视野考察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公民。

4.强调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在享受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充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锤炼,如对真理、正义、诚信、责任感的追求。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教育向学生生活的世界回归。了解学生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

二.知道并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

1.端正人生价值观,献身教育事业

“崇高的师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促进教师奋发向上,献身教育事业,不断进取的动力之源。”当前,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为教育改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随之而产生的人生价值观、生活观念的变化也冲击着学校教师,影响到教师的价值趋向和道德观念,使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与教师角色身分不相称的思想意识。有的教师受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表现在工作态度上,怕环境艰苦,怕任务艰巨,追求轻松自在,缺乏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遇到困难总是绕着走,“绞尽脑汁”地要求到条件舒适的地方去工作。表现在思想作风上,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表现在生活上,畸形消费,花钱大手大脚,生活追求潇洒,吃穿讲究排场。作为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能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对工作怀有持久的热忱,并从工作中获取满足和乐趣。在这方面,我还有所欠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标准,培养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学会抵制各种不利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保持良好的心态。

2.塑造良好性格,做到为人师表

心理健康是我们学生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学历、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教师性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师良好的性格特征,不仅时时感染和教育着学生,而且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因此,教师要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学会鼓励、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公正、学会激励、学会赏识、学会呵护;应保持乐观、开朗、热情的态度,以饱满的热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你能行!”、“你可以的!”、“你很优秀!”这样看似简单的话,往往可以点燃学生自信的火把,照亮他的成长之路。我想,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客观的认知标准,他的课上得再好,也难走进学生的心,所以教师要为人师表,尤其要具有宽容、公正的良好性格。

3.富有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以及教师体制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再循规蹈矩,必须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工作去寻找适合自己教育对象的方式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应该在模仿、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思考自己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及优势,加以创造性运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和兴趣爱好,以便从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中得到启发。

三、体验教师的职业乐趣

一个健康成长的人应有乐趣相伴,这样他的工作,职业生涯才能获得鲜活的生命,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更要求教师应有自己的工作乐趣。

因此,在我们教师队伍中就出现了这样的人:对待工作不积极,没有热情,得过且过,没有责任心和进取心,没有明确的目标,与学生关系淡薄,排斥学生,不和学生接触,为必须和学生交往而烦恼。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教师职业自豪感,没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教师的环境特别是教育对象是不断变换的。那么,教师就应迅速适应教育对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达到预期的目的效果。从而促使教学的高效循环。只有适应教育对象、环境、我们工作起来才能顺心顺手,才能安心,并从中体味到工作的乐趣。

其次,教师的个性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个教师都应该时常问自己:我站什么吸引学生?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一个关注学生感受的教师,一个充满民主的爱心与学识的教师,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魅力的教师,到哪儿都是受欢迎的。难怪有的教师和学生相处默契,永远是校园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吸引绝不是庸俗的讨好学生。其实,一个学识和魅力并存的教师,即使你对学生严厉一些,学生仍然爱你、崇拜你。偶尔当你有一些小缺点时,反而会使学生感到亲切甚至“有意思”。再次,教师的工作大部分是定性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是教师工作日的定性工作流程。这些工作都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富于紧张。那么,我们就应学会在紧张的工作背后放松,尽力让自己的工作充满弹性,留下教学以外的时间空间,丰富业余生活,这样也有益提高效益。

最后,教师的工作平凡,惊天动地的业绩很难创造。但我们不能因此心灰意冷,放弃对成功的追求。这时调节自身的成就感就尤为重要了。我们可把一个差生的转化,一次成功的论文交流,一件优秀的课件展示,一次扣人心弦的典型发言,一次推心置腹的家访劝学,一届学生的优异成绩看作成功的驿站,并从中获得成就感,以此收获乐趣。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活动,我收获很多,我要不断地学习,以便适应时代的要求,争做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

师资培训总结范文 篇3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我校按照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布署下,贯彻实施了我校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地做好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培训收益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的提高,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进一步改革并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培训老师认为: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制约,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类课程,偏重语文、数学课程,其它课程,从而导致教学内过分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受“标准化”“规范化”的制约,过分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等标准,从而导致过高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

[二]、新课改的趋势

培训老师总结出,新课改要向以下几方面发展:

1.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2.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环保教育,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例。

4.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5.重视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课程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课程多样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教材的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需要。

7.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新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8、课程设计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体现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精神:改革过分注重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强调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的价值;

改革课程结构门类过多、整齐划一,缺乏统整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

改革过分注重经典内容、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的偏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

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偏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

改革考试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记忆,并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评价标准的偏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标准多样的评价体系。这些目、课程评价如何进行,必须明确的是,课程评价总是具体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改变以往考试结果定终身的弊端。

二、具体做法:

(一)教学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又是教育的生命线。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是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迅速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面对我校教学质量提高缓慢的教育现状,我们做了全面的分析。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缺乏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

2、缺乏提高教学质量的学习资源与教学设备。尤为重要,为此,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同时通过学习、讨论,在教师中普遍树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3、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做到研中有训。

抓常规促质量,靠教研上水平,教研工作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我校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开展教研活动,以点带面,把课程改革中要探索的教材、教法、学法、评价机制、教学模式等与学科紧密结合,使课程改革理念由通识转入学科这个更深入的层面,使广大教师能将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4、我校为了能了解每位教师在新课程培训中的成长情况,为每位教师建立了个人学习档案,认真记录教师学习、工作、成长情况,不断充实“个人成长记录袋”中的内容,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让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创新,在合作中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的面世,给广大教师带来了诸多困惑。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尽快转变教师陈旧的思想观念,使教师树立新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研究活动管理方面:以严格的管理,大幅度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以“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为龙头课题,扎扎实实地进行了教学改革,严格管理学校各项教学研究活动。做到目标明确,实施步骤体系化。

三、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新教材没有全新的认识,家长不理解新课改,对学校的教育持怀疑态度;

家长素质低,没法开展适应新课改的家庭教育,致使学校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有时还不得不用陈旧的教学方法。

[二]、信息化程度低,教育资源缺乏,难以适应新课改的全面推开。

[三]、新教材反映农村生活情景的内容并不是太多,教材中的有些内容虽然来源于生活实际,但对农村孩子来说仍然很抽象,学生一时没法接受。

师资培训总结范文 篇4

在XX年上半年,以国家层面陆续公布了两项比较有影响力的文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这个两个文件作为幼儿园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成为我园所有教师学习的内容。根据对教师的专业标准,提出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方面。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

我园一向重视教师的教育理念,包括老教师更新旧理念,新教师学习新理念。通过集体学习、小组研讨各种不同形式,让老师们接触新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我们更清晰、准确地了解了现代幼儿发展观,具体包括:学习与发展是每一个幼儿的权利;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教育的前提;幼儿是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的;幼儿是在与环境和人的积极互动中获得发展的。通过教研,我们用活生生的教育案例解析《指南》中所传递出的理念。

同时,我园也比较重视教师师德建设,从教师的衣着、言行举止、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等,都在教师平时的工作中慢慢渗透,使教师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识与理解。我们的目标是从制度约束(它律)到文化约束(自律),让师德走进教师的心里,渗入到教师的血液中,当然这也是一项长远的工程。

二、专业知识

我园从去年开始,逐渐摸索出一套将教研与教师培训相结合的路线。以领域研究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梳理各领域的核心知识,讨论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在实践中研究各种有利于发展孩子身体动作的器械等等,都使教师在本领域有了新的认识,并形成了一种问题意识,这对教师是难能可贵的`,其本身就是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补充与提升。

三、专业能力

教师除了具备科学的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外,专业能力对教师实施教育活动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各领域研究小组研讨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区域活动的支持与指导、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户外活动的指导、教师的写作与反思能力等等。

通过园本的培训与各领域研究小组教研,我园还积极鼓动教师外出学习,包括体各领域知识、环境布置、心理健康、学校管理、各种资格认证培训等,在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外,对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

当前,我园对教师的培训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主要是还没有建立一套长远的教师培训机制,表现在没有一整套成熟的培训课程,对教师的发展定位不够清晰,有些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还不够科学,园本培训与外出培训之间没有达到相应的平衡。还有一个问题,我园的骨干教师还不够成熟,不能从一线中脱离出来而形成一支独立的培训队伍,这也是制约我园其他教师发展的一个原因。

师资培训是一项长远工程,是永无止境的工程,与幼儿园的发展理念与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培训的目标、方式与内容也是随着我们对教育的理解而不断深入,这也代表了我们对幼儿园教育的认识,也阐释了我们当前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接下来,我们会根据幼儿园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与改进,并在幼儿园《新四年发展规划》的指引下,相信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师资培训总结范文 篇5

我通过第一天的尝试才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培训,而是通过这十天把我潜藏已久的激情被召唤出来。心如止水的内心开始了涟漪,开始对自己有更深刻的反省和对未来路途的规划与探索。

一、自我剖析

1.培训前的惰性抵制

进入教师这个职业已有一年,但是培训的次数也不少。这次培训本以为只是走形式,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便带着一种惰性的心理色彩走进xx教育。以往的培训告诉我,既然是学校安排的学习,无非就是混时间的消遣而已。可来到这个xx,我以前的那些惰性消遣情绪就像遇到路障般被活活的抵制回去,事实告诉我,这次培训不会这么简单。我的培训时间规定为10天,而且每天都会有摄像加拍照。于是,我把这十天的现实生活比喻成拍电影,名字就叫《十天》,所谓的人生如戏,我希望这会是我最宝贵的回忆。

2.第一天的与众不同

网络集体备课就是一个范例。计算机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于教师而言,计算机的应用势在必行,计算机已经逐步地服务于教学。作为教师个体,应该掌握和使用最基本的办公软件。感谢县教研室给予我们这次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不辜负领导们的厚望,再接再厉,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真落实网络大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率。

第一天,踏入xx的培训中心六楼,心情是愉悦而舒畅的。当我走进一间教室大小的会议室时,顿时傻住了,几台摄影机对准入口处,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精神抖擞,几十张可以自由移动的凳子摆放着整整齐齐的。心里一直有一种不好的预告告诉我,来到这里,会是一个噩梦的开始,天天就跟打仗似的拼命吧。从破冰活动开始,我就完全被融入到这样的一个训练中来,从不可能到可能,从失望到希望,从抵制到融入,这一次次的活动都在触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特别是最后一个触网的游戏,把五十个老师都绑在了一起,一心为共同的一个目标。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所有人在共同的帮助、协作、支持下完成如此具有挑战意义的游戏,算是圆满完成任务。

3.茅塞顿开

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来自不同职教的老师们,面对xx热心的工作人员,原本陌生的人群顿时变得熟悉起来。一个上午的朝夕相处,特别是小组的成员都被一股很强的气场感染着。我知道,这是团队的凝聚力。此次拓展训练,有助于队员磨练意志,完善人格,对于提高团队向心力,提升成员的工作绩效,建立一支有高度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有重大作用。有利于他们在迎评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迎评增光添彩。

去年,杨校长问了任华一句话:如果工美班办不下去的时候,你还会选择做什么工作?我觉得这句话应该为我们敲响警钟,应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前途面对着极大的考验。

二、培训收获

1.意识的初尝浅试

企业的强大要靠拥有强大能力的组织,而团队意识是组织智慧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种通过参与可被培养出来的,部门中或部门间成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所长,群策群力,自动自发的解决问题的`现象。在xx,我真切体会到团队的力量,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团队的一员。我通过第一天的尝试才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培训,而是通过这十天把我潜藏已久的激情被召唤出来。心如止水的内心开始了涟漪,开始对自己有更深刻的反省和对未来路途的规划与探索。

2.xx的企业文化与渝北职教文化理念的思考

收获最大应该是接触到xx的企业文化,即九合一匡,源远流长,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从菜鸟到大师的距离—练习。文化理念是团队凝聚力的象征,就像一个圆,必须要有一个圆心,才能正确的稳定半径的大小。一个企业必须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学校,校园文化更是不可缺少的,作为职教人,应该具有职教文化的特质。我们渝北职教也有自己的文化,发展内涵教学,黄炎培思想等,校园文化也是需要凝聚力的。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觉得提高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我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企业管理方法论与职教班级管理的结合

课程学习让我们丰富了理论知识,拓宽了视野,“课程讨论”、“班级研讨”为我们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大家在这里质疑问难,互相切磋,许多老师好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这次网络培训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每一位参培老师的心田。

合理设计教学计划在注重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师生互动相结合的同时,建议将培训课程按照“专业回炉”和“教学技能”两大块设计课程,在专家的选择方面最好考虑教师的实际所需。

杜总给我们分享了企业管理方法论,从xx管理的本质,起点和重点来体现管理方法的重要性。记得大学时候上管理学,印象十分深刻,对管理的内涵也记忆犹新。管理的本质就是管人,主要表现为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的,学校也是如此,一个优秀的班级也需要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因此,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班级管理应该相结合,找到两者的共同点和临界点,吸取精华,唾弃糟粕。我希望下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中,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来管理我的学生,对学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警醒作用。

4.ppt制作的新方法与技巧

xx员工之一李季用他亲身经历给我讲述了先进的ppt制作的新方法,以及动画制作和flash的简单制作过程。他原本对ppt也是一窍不通,但是下定决心开始学习ppt,现在成功的制作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幻灯片,可谓是勇气可嘉。《圣经》说过:要有光,于是人们便创造了光。我相信,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在时间这个巨大的魔法里,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关键是愿意去尝试,去踏出第一步。所以,我不仅学习了ppt的很多技巧和新方法,还更多从他本人身上学习到生命更深层的意义。

三、培训经历

智慧不是靠灌输获得的,成功是建立在有准备的基础之上的。本次培训通过专家们的“点化”和“引领”,使本人受益匪浅,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科学教育事业上,使自己真正起到一个骨干教师的作用。

1.意识

(1)破冰活动

从第一天的破冰活动让我印象深刻,感受也颇深,对五十几个老师的心态都发生很大的转变。从开始的陌生到后来的分组,然后每组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最后完全被这样的热烈的气氛影响着。作为合作队的成员之一,对于每天的挑战,意识的提升,我都抱着海绵一样的心态来吸收这样的信息。

(2)踩数字游戏

在进行企业调研的活动中,其中杜总给我们进行了一个踩数字游戏,印象深刻。游戏规则是从小到大踩1-20的数字,谁用的时间少谁就算胜利,这是一个典型的考验定向思维、惯性思维的游戏。我们五个小组进行完一轮后,都犯了这样一个定向思维的错误,规则说是从1到20的数字,但是没有说是每个数字都会出现,所以也引起我很大的反思。很多人思考问题都会不自觉的定向思维,但是有时候用发散思维会有很大不同的效果。

(3)企业文化讲座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精髓和灵魂,xx教育为我们分享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争做六十年培训中心,成为校企合作的路上领头羊。我想一个企业、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团队、一个人都需要自己的文化,因为这个是促进前进的风向标。

(4)公司的力量

除了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我们还学习了焊接专业知识和焊接技能的训练,提高了自身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对焊接理论知识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更主要的是他让我们思想上摆脱了一些束缚。在经济形势多变的今天,招生就业变化也比较快。作为一个老师,不能局限在课本或教材,要大胆地去质疑,敢于用批判的眼光去寻找问题,这对我们们教学或做学问都很有帮助。

师资培训总结范文 篇6

xx月二十五日下午,我们去参观xxxx区民族小学。xx区民族小学历史悠久,自1890年办学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学校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环境幽雅,教学设施先进,是一所公办的高质量、现代化、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

一进校园,我就被学校的文化氛围给吸引住了,该校在学校的文化氛围上很动了一番心思。马校长带领下,以文化建设为主线,努力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以“高质量、现代化、民族特色、人民满意”为目标,提出了“和而不同,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及“做最好的我”的校训,得到了师生、家长的一至认同。

此外,进一步挖掘民族教育的文化内涵,提出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蕴底气;知晓少数民族文化,铸和气;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成大气”的“三气精神”,成为了学校开展民族教育的指导思想。树立了学校的育人目标:“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为幸福人生奠基。”将育人目标分解为“健康之体、规范之行、关爱之心、聪慧之脑、多才之身”五项指标,并构建了学校的“幸福公民”课程体系,一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加大校本课程的实施,同时将学生活动经典化、课程化,成立了多个学生社团。一系列的课程体现出了全面育人、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教育观。

在师资方面,马校长认为,合格教师是在学校培养的.,不是师范院校培养的。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占4%,大学本科学历为92%,大学专科学历为4%。并拥有xx市优秀教师3人,xx市紫禁杯班主任2人,xx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7人,学区级学科带头人5人。教师团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业务精湛、勇于创新,人人争当“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同行佩服、自我认同、领导赏识”的明星教师。

一个好的学校来源于学校的校长会经营学校。这其实就是寻找文化的附着。校长经营学校不是为了挣钱,经营最重要的是人生经营。人生经营的核心是让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感受到幸福和精彩!他要求所有老师都要关注弱势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激发他们生命的火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搭建舞台,给每一个孩子以展现自己的机遇,赏识和鼓励孩子“做最好的我”。能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自己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就是教给孩子一种终身有益的方法——创造。

然而,在我们学校,虽然学校规模不大,但是,我应着手去思考象马校长那样去用心思为学校经营;象民族小学那样把学校所有能利用物体、空间哪怕是学生的走道也去想办法给用起来;在自己的脑海中,追求卓越的思想。

通过参观xx民族小学,使我认识到:学校的管理一要实,二要新;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执行力,校长要努力地去经营好学校。

师资培训总结范文 篇7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我校按照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布署下,贯彻实施了我校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地做好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培训收益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的提高,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进一步改革并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培训老师认为: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制约,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类课程,偏重语文、数学课程,其它课程,从而导致教学内过分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标准化”“规范化”的制约,过分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等标准,从而导致过高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

[二]、新课改的趋势

培训老师总结出,新课改要向以下几方面发展:

1.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2.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环保教育,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例。

4.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5.重视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课程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课程多样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教材的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需要。

7.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新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8、课程设计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体现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精神:改革过分注重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强调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的价值;改革课程结构门类过多、整齐划一,缺乏统整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改革过分注重经典内容、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的偏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偏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革考试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记忆,并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评价标准的偏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标准多样的评价体系。这些目、课程评价如何进行,必须明确的是,课程评价总是具体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改变以往考试结果定终身的弊端。

二、具体做法:

(一)教学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又是教育的生命线。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是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迅速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面对我校教学质量提高缓慢的教育现状,我们做了全面的分析。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缺乏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

2、缺乏提高教学质量的学习资源与教学设备。尤为重要,为此,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同时通过学习、讨论,在教师中普遍树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3、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做到研中有训。

抓常规促质量,靠教研上水平,教研工作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我校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开展教研活动,以点带面,把课程改革中要探索的教材、教法、学法、评价机制、教学模式等与学科紧密结合,使课程改革理念由通识转入学科这个更深入的层面,使广大教师能将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4、我校为了能了解每位教师在新课程培训中的成长情况,为每位教师建立了个人学习档案,认真记录教师学习、工作、成长情况,不断充实“个人成长记录袋”中的内容,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让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创新,在合作中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的面世,给广大教师带来了诸多困惑。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尽快转变教师陈旧的思想观念,使教师树立新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研究活动管理方面:以严格的管理,大幅度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以“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为龙头课题,扎扎实实地进行了教学改革,严格管理学校各项教学研究活动。做到目标明确,实施步骤体系化。

三、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新教材没有全新的认识,家长不理解新课改,对学校的教育持怀疑态度;家长素质低,没法开展适应新课改的家庭教育,致使学校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有时还不得不用陈旧的教学方法。

[二]、信息化程度低,教育资源缺乏,难以适应新课改的全面推开。 [三]、新教材反映农村生活情景的内容并不是太多,教材中的有些内容虽然来源于生活实际,但对农村孩子来说仍然很抽象,学生一时没法接受。

师资培训总结范文 篇8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我校按照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布署下,贯彻实施了我校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地做好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培训收益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的提高,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进一步改革并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培训老师认为: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制约,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类课程,偏重语文、数学课程,其它课程,从而导致教学内过分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标准化”“规范化”的制约,过分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等标准,从而导致过高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

[二]、新课改的趋势

培训老师总结出,新课改要向以下几方面发展:

1、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2、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环保教育,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例。

4、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5、重视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课程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课程多样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教材的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需要。

7、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新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8、课程设计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体现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精神:改革过分注重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强调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的价值;改革课程结构门类过多、整齐划一,缺乏统整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改革过分注重经典内容、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的偏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偏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革考试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记忆,并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评价标准的偏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标准多样的评价体系。这些目、课程评价如何进行,必须明确的是,课程评价总是具体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改变以往考试结果定终身的弊端。

二、具体做法:

(一)教学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教学质量又是教育的生命线。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是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迅速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面对我校教学质量提高缓慢的教育现状,我们做了全面的分析。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缺乏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

2、缺乏提高教学质量的学习资源与教学设备。尤为重要,为此,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同时通过学习、讨论,在教师中普遍树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3、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做到研中有训。

抓常规促质量,靠教研上水平,教研工作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新课程实施的有效方式,我校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开展教研活动,以点带面,把课程改革中要探索的教材、教法、学法、评价机制、教学模式等与学科紧密结合,使课程改革理念由通识转入学科这个更深入的层面,使广大教师能将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4、我校为了能了解每位教师在新课程培训中的成长情况,为每位教师建立了个人学习档案,认真记录教师学习、工作、成长情况,不断充实“个人成长记录袋”中的内容,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让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创新,在合作中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的面世,给广大教师带来了诸多困惑。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尽快转变教师陈旧的思想观念,使教师树立新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研究活动管理方面:以严格的管理,大幅度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以“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为龙头课题,扎扎实实地进行了教学改革,严格管理学校各项教学研究活动。做到目标明确,实施步骤体系化。

三、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新教材没有全新的认识,家长不理解新课改,对学校的教育持怀疑态度;家长素质低,没法开展适应新课改的家庭教育,致使学校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有时还不得不用陈旧的教学方法。

[二]、信息化程度低,教育资源缺乏,难以适应新课改的全面推开。

[三]、新教材反映农村生活情景的内容并不是太多,教材中的有些内容虽然来源于生活实际,但对农村孩子来说仍然很抽象,学生一时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