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乡镇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乡镇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篇1
(一)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园区建设),突出两个重点(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狠抓三个依靠(科技、项目、市场),实现四个增长(面积、产量、质量与效益),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强化工作举措,与全县广大干群一道,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努力把我县打造成长三角地区最大的绿色蔬菜供应基地。
(二)工作目标
全年新增蔬菜种植面积5000亩,新建规模500亩以上的蔬菜标准园区5个,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个,省级标准园2个,新增绿色食品认证5个,新建蔬菜直营店5家,开展网上销售、会员制销售试点;力争在蔬菜出口创汇和重大涉蔬项目引进上有新的突破。
(三)工作重点
围绕上述发展思路和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抓园区建设。按照“整体推、重点抓”的思路,重点抓好“两区、两线”建设。“两区”即历阳现代农业示范区、善厚蔬菜种业示范区,确保两个园区建设年内初具规模。“两线”即沿S10五、S206线,在原有园区基础上,再新建2—3个蔬菜标准园,逐步形成现代农业走廊的框架。
二抓质量监管。巩固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成果,重点抓好标准化生产、质量追溯、化学投入品监管和蔬菜农残检测工作,及时掌握全县蔬菜质量安全动态,确保不发生重特大蔬菜质量安全事故。
三抓市场培育。利用多种渠道,加大对蔬菜的宣传力度,提升蔬菜知名度,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建立蔬菜直营店、社区菜店,开展网上销售试点。加强与珠海检验检疫局、珠海供港澳蔬菜加工配送中心及香港鲜果篮公司的合作,争取把更多的蔬菜园区纳入供港澳基地。
四抓产业招商。积极开展上门招商、专题推介活动。加强与江苏雅仕集团、娃哈哈集团、中国浙商三农控股集团联系,尽快促成大型冷链物流、鲜切菜加工、果蔬汁等项目能落户我县,组建蔬菜产业集团。
五抓科技支撑。加大“三新”科技成果引进推广力度,全年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不少于20项。建立科技研发平台,重点加大常久蔬菜博士后工作站、皖江蔬菜产业研究院和善厚蔬菜良种研发中心建设力度,确保三个研究机构都能早日建成并发挥作用。
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5个500以上的蔬菜标准园全面开工建设,已建复式日光温棚2000多亩,今年春季全面投入了生产;功桥毛巷蔬菜标准园前期规划已完成,待午季小麦收完后即可开工建设;蔬菜冷链物流、鲜切菜加工和光伏农业产业园项目正在洽谈中。
园区建设情况
(一)历阳现代农业示范区
示范区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农民参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和园区规划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重点开展核心区建设。截止目前,已开工建设面积2.7万亩,完成园区内搬迁1698户5646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5亿元,示范区已招商企业13家,全部项目协议投资7.1亿元,已完成投资1.8亿元。其中:蔬菜产学研版块,重点建设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蔬菜流通加工版块,重点对皖江大市场改扩建和培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扩建,培林食品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组建植物食品研发中心,围绕蔬菜保鲜、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实现研发、生产、营销可持续发展。在台湾农民创业园引进栋泰食品公司,建设大型冷库。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版块,重点建设老菜区棚体转型核心区和德生农业科技园,棚体转型核心区面积300亩,德生农业科技园新建30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精品蔬菜版块,重点建设济洪蔬菜综合服务区。休闲蔬菜版块,重点建设五星现代农业园和茅圩、戚镇农业示范园,打造1000亩设施与露地蔬菜生产,苗木花卉,生态观光休闲采摘农业示范园。
目前,示范区已完成土地流转10000多亩,新建智能温控大棚2.6万平方米、连栋棚1.5万平方米和复式日光温棚1100亩。另建有连栋阳光板温室2座、薄膜温室3座、玻璃温室2座及配套设施,建成新型钢骨架大棚50个。示范区内3个500亩的蔬菜标准园已建设完工投入生产,一个3000亩的农业科技园和一个500亩的高档苗木花卉生产基地正在建设。
示范区内已修建水泥路83.2公里,田间砂石路134.3公里,危桥改造7座。在蔬菜主产区黄墩圩新建冯湾机站,使2万亩蔬菜生产旱涝保收;清淤境内主河道德胜河15公里;双桥河、丰山河、太阳河堤防加固35.9公里;在兴圩、黄墩开展6000亩标准化农田建设;大力实施污工结构、涵闸陡门翻建,共翻建28座,改造圩内小型泵站11座;蔬菜基地沟渠清淤10.7公里;开挖当家塘46个。改造旧电站10座,农网改造13个台区,改造老化电线37580米。
(二)善厚蔬菜种业示范区
善厚蔬菜种业示范区规划到20xx年,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相对集中、长期稳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蔬菜种子繁育基地8万亩,其中核心区3.8万亩,辐射区4.2万亩。年产蔬菜良种1210万公斤(常规种子631万公斤、杂交种子579万公斤),总产值8.61亿元(核心区7.06亿元),利润约2.57亿元(核心区2.11亿元);千亩以上核心示范片4~5个,百亩示范点5-10个;建设8~10条现代化种子加工生产线,1条蔬菜种子精细化加工生产线,蔬菜种子年生产加工能力达12100吨,其中种子精细化加工率达到15%左右;不结球叶菜类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
截止目前,示范区内共建设水泥路36.8公里,田间砂石路94.3公里,危桥改造8座。清理沟渠18648米,开挖当家塘29个,改造旧电站12座,加固河堤17.8公里,农网改造7个台区,改造老化电线19500米,种子交易市场一座,累计投资约3000万元。
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土地流转、政策扶持等措施,分别引进了南京秋田蔬菜研究所、绿和蔬菜种植有限公司两家公司落户示范区;帮助本土华禾种业有限公司、绿丰种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建设蔬菜制种核心基地。根据规划南京秋田蔬菜研究所在示范区陶店村流转土地200亩打造蔬菜制种核心基地;绿和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在示范区皂角村流转土地700多亩,建设绿和蔬菜种植产业园。华禾种业有限公司、绿丰种业有限公司合资在五月村流转土地近600亩,建设全润蔬菜种子科技园,目前土地已流转,各类制种蔬菜长势良好,二代棚体、晒场、办公室、仓库、车间等设施正在建设;宝兰生态农业园2013年新增流转土地面积1000多亩,新建二代棚体200多亩,葡萄园200多亩、露地蔬菜100多亩,办公室、晒场、生产分装车间、检测室等硬件设施建设完毕。
在20xx年武汉种子项目推介会上善厚镇政府分别和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结合善厚镇的蔬菜种子产业优势条件,依靠学校的科研能力,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乡镇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篇2
根据扶贫开发部门安排给我专业社的蔬菜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结合本地实际,特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及项目实施理由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蔬菜是我国菜篮子工程中最重要的主要农产品。xx县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富含硒等多种人体必需矿物质,是蔬菜种植适宜区域。近年来,xx县蔬菜产业发展迅速,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蔬菜产业已成为xx县继烤烟、柑橘之后第三大农业支柱产业。
xxxx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3月,2008年4月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是xx县第一家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注册登记和运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社注册资本200万元,现有社员103户。合作社的主营业务是从事各类蔬菜种植、加工销售,开展与蔬菜有关的技术服务,供应成员所需的生产资料,组织收购、销售成员和同类生产经营者生产的蔬菜,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技术交易和咨询服务,2011年合作社种植蔬菜共2000亩,年产蔬菜4000吨,年销售收入1258.26万元,实现利润104.38万元。合作社成立3年多来,加入的社员不断增加,从成立时的11人,增加到现在的103户社员,合作社辐射范围扩大,逐步建立了以xx街道油菜坪xx乡为主体,覆盖4个乡镇7个村组的蔬菜种植基地。2008年曾被xxxx部门授于“千社千品示范专业合作社”称号,2010年被xx省委、省政府授于“省示范专业合作社”称号,连续二年被xx县委、县政府授于“优秀专业合作社”称号。合作社理事长向杰同志被xx省供销社、共青团xx省委授入“湖南省100佳农村经纪人”称号。
2、项目实施理由
xx蔬菜产业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蔬菜生产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亟待解决,主要问题有:一是基础设施差,抗灾能力弱。由于受山区自然条件限制,山地蔬菜发展条件较差,水渠、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还处于“种菜靠天”的被动局面,直接影响蔬菜生产效益的稳定。二是蔬菜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蔬菜种植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农户小规模分散种植的蔬菜,直接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因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松散,导致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不相适应的矛盾,较为突出。三是蔬菜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品种有待更新。农民新技术应用能力不强。对农业实用新技术了解少,运用得不够,农村科技人才缺乏,新品种引进推广得不多。虽然近来年我县蔬菜生产推广了一些新品种,但是这新品种多是满足当地的风味和需求,适应跨区域销售的优良品种不多,符合出口标准的品种更无从谈起,蔬菜商品化程度不高,农民种菜的经济效益低。四是蔬菜质量参差不齐安全质量有待提高。由于缺乏普及科学种菜技术,对蔬菜安全质量认识不到位,在生产中有盲目用药,特别是在气温较高、雨水较多的月份里,蔬菜病虫害发生较重,个别菜农随意加大农药用量,有的甚至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给上市的蔬菜产品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我县蔬菜质检体系也很不完备,县级质检站设备落后,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商场多数没有建立质检站(室),蔬菜基地乡、村基本上没有检测手段,对蔬菜质量无法实施有效监控。五是蔬菜加工业发展滞后,加工包装有待加强。全县建有各类大小蔬菜加工企业7家。这些企业的蔬菜加工规模小,加工设施相对落后,全县蔬菜年加工量不足2万吨,不到全县蔬菜生产总量的1%。且加工档次较低,至今未能形成较多的拳头产品,与基地规模发展还不能配套,全县无一个加工企业获得自主出口权,有的`加工企业设备简陋,工艺简单,配方欠科学。
项目建设以解决蔬菜基地建设的上述问题为着力点,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继续组织农户入社,与广大蔬菜种植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创办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建设为平台,对基地实行“统一选种,统一培管,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采收销售。”的“五统一”建设模式,提升基地的标准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带动农户走管理提升、技术提高、品质增强、品牌扩大的集约化发展路子。
二、项目实施计划
本项目为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建设面积2000亩。项目选址xx县xx乡xx村,直接带动农户数1000户,示范带动数约4000亩。
1、持持项目建设内容
①推广蔬菜新品种种植2000亩。
②技术培训200人次。
③测土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④田间集中培管。
2、扶持方式及扶持标准
请求财政扶持部门对基地良种选购和农民培训进行扶持,扶持标准为每亩100元。共20万元
3、项目实施时间2012年2月—6月。
三、项目抽奖概算及资金来源
1、项目投资概算
总投资为132万元,具体构成为:
①推广新品种:每亩60元,共12万元。
②化肥:每亩100公斤,计200吨,3200元/吨,共64万元。
③技术培训400人次,按每人次培训费用200元计算,共8万元。
④农药:每亩200元,共40万元。
⑤种植培管、采收人员工资:8万元。
2、项目资金来源
①申请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主要用于技术培训和选购良种。
②专业社和农户自筹112万元。
四、项目责任
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各项制度,明确分工,强化责任。领导小组由xx任组长,负责项目建设的全盘工作,xxx任技术总监,负责技术指导,对技术工作负责,xxx任财务总监,xx任合作社监事会主任,负责项目监督工作。xx为质量监督员。
乡镇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篇3
当前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也是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为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面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稳定农业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编制了《20xx年六盘水市蔬菜春季生产技术指导方案》。目前已将通知下达至辖区内四个县(市、特区、区)农业农村局,后续会将指导手册具体落实到每个有需要的农民或生产大户手中。
一、适时定植春播蔬菜
露地栽培的甘蓝类蔬菜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瓜类、茄果类蔬菜4月上中旬断霜后定植,定植一般选在晴天上午进行,定植前要整好地,施足基肥,栽苗后要及时浇水,促进缓苗,缓苗后实行蹲苗,促进根系发育。耐寒性较强的速生蔬菜,如小白菜,可在3月中下旬进行大田直播。不育苗的豆类、瓜类、茄果类等喜温性蔬菜也可于4月上旬前后进行大田直播。
二、适时采收越冬蔬菜
加强与重要城市、重点地区和疫区的沟通协调,根据市场需求,及时组织货源、协调调运、保障供应。对有条件组织销售的基地,结球甘蓝、大白菜、萝卜、花菜、胡萝卜、莴苣、青花菜、菜心等达到商品成熟的在田蔬菜,及时采收,整理、分级和包装,及时上市,增加供应。
三、做好蔬菜采后贮存
冬季大部分地区土壤和空气的湿度较大,蔬菜存储损腐率较高,在冷链条件较为完善的基地,根据贮藏能力,对达到采收期的蔬菜,应选择晴天或阴天下午集中采收,采收时适当多留外叶,蔬菜采收后,及时进行分拣包装,入库贮藏,减少搬运次数,减少机械损伤,提高蔬菜商品率。
四、注意蔬菜保温防冻
防止凝冻、阴雨、雨雪或倒春寒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及时剪去受冻的枯枝,提前增施磷钾肥,或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提高植株抗寒能力;中耕培土,疏松土壤,覆盖稻草或秸秆,提高地温;已定植的早春果菜还应搭建小拱棚,将要定植的蔬菜可采用深窝栽培法,结合地膜加小拱棚栽培。
五、科学进行肥水管理
在田在土的正直生长期的豌豆、蒜、葱、芫荽、菠菜莴笋等蔬菜,及时中耕、松土、除草,追施肥水,合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逆性;对于长势弱的植株,追腐殖酸、黄腐酸、聚天门氨酸等可溶性有机肥料,或鱼蛋白、生物菌肥,沼液等,促进根系生长,恢复植株长势。
六、着力加强病害防治
重点加强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根肿病等病害的防治,虫害防治菜青虫、蚜虫、黄曲跳甲等。及时清理老叶、病叶、病株、病果;采用土壤调理、免疫诱抗,灯光诱控,性诱剂诱控;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如软腐病选用噻霉酮、氯溴异氰尿酸等;霜霉病选用银法利、普力克、丙森锌等;病毒病选用香菇多糖、宁南霉素、氯溴异氰尿酸等;根肿病发病初期用碧净+碧护+安融乐灌根或喷淋茎基部;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短稳杆菌等;药剂喷防宜在晴天上午进行,注意安全间隔期,避免农残超标。
七、抢抓农时开展育苗
不误农时,抓紧利用现代化温室、塑料大棚为春夏季蔬菜储备优质壮苗。做好育苗设施维护管理,检查育苗大棚的密闭性,及时对受损的棚膜进行补修,必要时搭建小拱棚,增加棚温,加强保温防寒。尽量用嫁接育苗、基质育苗、精量播种等先进的育苗技术,苗床温度保持白天20~25℃,夜间12~16℃;苗床湿度干见湿为宜,通风在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时进行;可通过补光、控水、施用阿速勃钙镁600倍液+磷酸二氢钾300倍液等方式,有效调控植株生长,抑制秧苗徒长,培育壮苗。
八、适量增种速生蔬菜
做好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适当扩种速生蔬菜面积,包括芹菜、生菜、菠菜、菜心等种类,丰富疫情防控期间急需蔬菜品种和类型,满足市场需求,保障蔬菜均衡供应。
做好夏秋蔬菜管理
合理安排品种茬口,针对夏季多灾的气候特点,多安排一些市场适销的空心菜、伏白菜、丝瓜等耐高温、抗雨涝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采用高畦栽培,清沟排水,及时追肥,以“少量多次”为原则,追肥可结合灌水进行,延长采收期;在加强田间管理的基础上,利用性诱剂、杀虫灯等诱杀成虫、防虫网覆盖以减少成虫产卵机率,利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
九、严格控制质量安全
加大蔬菜产品检测力度,重点将蔬菜生产企业、合作社和生产大户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对运往疫区和本地的蔬菜,鼓励企业、合作社和生产大户自检,结合农业农村部门抽查式,对基地蔬菜进行检测。坚持检打联动,发现不合格蔬菜产品的,一律通报并立案查处。实行产地准出制度,产品合格后上市。
十、其他注意事项
蔬菜生产者要增强防护意识,分时段安排务工人员,体温检测后,分时段、分散式进行田间作业,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全程正确佩戴口罩,生产工具专人专用,定时消毒,勤于洗手,蔬菜交易时佩戴口罩和护目镜,转账收费,确保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有发现疑似病例,不能带病工作。
乡镇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高科技为先导,坚持科学规划、区域布局、规模经营、集中管理的原则,用工业化理念新视角,推动蔬菜种植技术的大改进和蔬菜种植模式的大普及,促进生产方式转变,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标准化品牌,形成市场带动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把农业发展园区建成海拉尔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和企业从中受益,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该项目,进一步提高海拉尔区蔬菜产量和品质,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打造一批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促进蔬菜规范化、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发展,促进项目区群众增收致富。
(一)经济效益
蔬菜基地种植标准化示范200亩,亩增产8%,可有效地促进农民节本增收。
(二)社会效益
通过蔬菜基地种植标准化生产建设项目的实施,可培训农民技术骨干,普遍提高农户的科技素质,可以加快海拉尔区蔬菜产业化进程,实现蔬菜种植标准化、脱毒化、自给化、专用化,进一步抢占蔬菜市场,把奋斗镇建成全市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
(三)生态效益蔬菜基地种植标准化的大面积推广运用,使得农户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减少,生态系统化学污染减轻,毒害性物质积累和残留减少。极大地减少了农药、化肥对土壤、空气、水源的污染,同时也增加了植被覆盖,有利于海拉尔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三、工作重点
1、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广泛收集资料、综合考察分析、科学进行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县情实际,从综合规范、良种推广、种植管理、害虫防治等方面入手,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加强标准推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蔬菜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全面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相关镇和部门要抓住有利时机,采用各种方法,大力宣传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发动群众,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尽快将政府的决策变成群众的实际行动,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奠定良好基础。加大对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工作的宣传和报道,扩大海拉尔区蔬菜种植标准化的知名度,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4、认真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在总结示范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蔬菜种植技术规范和操作技术规程,不断提升标准化水平。严格按照《国家质监总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考核验收办法》,逐项进行自查完善和巩固提高,保证示范任务全面完成,并按时上报项目验收申请报告,迎接上级对海拉尔区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全面考核验收。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海拉尔区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发改、科技、财政、水务、农业、质监等部门和奋斗镇及海拉尔农业发展园区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奋斗镇,具体负责项目立项、规划审核、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和验收等工作。各相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全面做好蔬菜种植标准化种植示范区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
2、明确责任分工。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是一项以标准为技术支撑的科技示范项目,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严格落实分工负责制,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形成职责分明、运转协调、反应迅速的组织保障体系。
3、强化技术保障,广泛组织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加大示范区内农户的科技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种菜示范户和种菜大户。积极开展现场观摩交流活动,调动农户科学种菜的积极性,使所有种植户掌握蔬菜种植标准化及综合配套技术。
4、严格督促检查。蔬菜种植示范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汇同相关部门,严格项目建设考核,并定期对项目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按时完成阶段和年度任务的单位和有贡献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责任单位给予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