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扫雪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物业扫雪方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物业扫雪方案 篇1
一:活动背景
随着天气转凉,降雪是件不可避免的事,一旦遇到降雪天气地面积雪、湿滑等问题随之而来,不利于老师同学行走。更有甚者,可能侵害老师同学的健康。因此,青年志愿者中心特此提出“临风劲松,扫雪利众”活动,以求服务广大师生。
二:活动目的
1、贯彻落实志愿者精神——哪儿需要我们,哪儿就有我们的身
2、服务广大师生,方便老师同学们上下课。
3、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宣传志愿者精神,唤起同学们的善良,奉献,友爱之心,让更多的师生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为同学们服务。
三:活动口号
张扬青春,奉献爱心,临风劲松,扫雪为人。
四:活动负责
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五:活动时间
无限定,有积雪的天即可。
六:活动地点
学校各大主干道,东家属院前,南家属院后空地。
七:活动安排
1、广播宣传
2、工会发出倡议书,招募志愿者。
3、天气预报时时关注,一名同学专门负责,做好降雪警报工作。
4、联系后勤,提供雪铲,扫帚等扫雪工具。
5、召开扫雪志愿者动员大会,进行分类(扫雪,防滑)分组,规划安排包干区。
物业扫雪方案 篇2
为建立健全降雪天气预警和应急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降雪天气对城市道路交通和市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市城市道路、快车道、慢车道、人行道、门前“三包”责任区、街巷、居民小区等区域的扫雪铲冰保障。本预案实施的时间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0日,其它时段出现降雪天气且产生较大影响的也适用本预案。
二、事件分级
依据雪天可能对道路交通、生产生活等造成的影响程度,本市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小雪,Ⅳ级)、较大(中雪,Ⅲ级)、重大(大雪,Ⅱ级)、特别重大(暴雪,Ⅰ级)四个级别。
(一)当24小时内的降雪厚度达到0.1到2.4㎜/天时为小雪,即IV级蓝色雪情预警。
(二)当24小时内的降雪厚度达到2.5到4.9㎜/天时为中雪,即Ⅲ级黄色雪情预警。
(三)当24小时内的降雪厚度达到5.0到9.9㎜/天时为大雪,即Ⅱ级橙色雪情预警。
(四)当24小时内的降雪厚度大于等于10㎜/天时为暴雪,即Ⅰ级红色雪情预警。
(五)发生连续降雪天气时,根据累积降雪量确定事件等级。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中卫市扫雪铲冰指挥部,负责全市扫雪铲冰组织协调工作。
总指挥:马世军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
副总指挥:杨和市政府副秘书长
赵吉文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
成员单位:
(一)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协调新闻单位对扫雪铲冰工作进行宣传报道,组织协调扫雪铲冰保障情况的新闻发布工作,组织新闻单位进行扫雪铲冰知识的宣传,加强对媒体信息的管理。
(二)市监察局。负责对各责任单位在雪天应急工作中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市城市管理局。负责编制全市扫雪铲冰应急预案,划定全市融雪剂使用区域,协调各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各自办公区域、周边道路、责任街道的扫雪铲冰工作;老城区各沿街商户按门前“三包”责任负责所属区域内扫雪铲冰工作;老城区快车道、慢车道,新老城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扫雪铲冰工作由市城市管理局全面负责。
(四)市公安交通警察局。负责加强交通指挥疏导,快速清理事故车辆,保障交通畅通;及时调整警力部署,加强对重要区域、重点路口、主干道的管理控制和指挥疏导,适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确保除雪作业车辆正常通行。
(五)市气象局。负责提供长期、中期天气变化趋势预测和每日天气预报,遇有突发异常天气,及时提供短时临近预报服务和气象灾害情报。同时,采取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降雪预测的准确性,并在降雪过程中加强监测,为领导决策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在每年10月底—11月上旬进行该年度降雪预测分析,指导年度扫雪铲冰工作;负责向全社会发布雪天预警。
(六)市林业生态建设局。负责加强绿化带、路树的巡视看管工作,及时维护遮挡措施,减少使用融雪剂路段对植物生长造成的影响。
(七)中卫供电局。负责做好电力设备的检修和特巡工作,保障市民、单位、企业正常用电,特别是要保证应急指挥系统的用电。
(八)市财政局。负责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和部门预算管理要求,协调落实雪天应急保障的单位用于应急设备、物资等各项保障经费,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
(九)市水务局。负责协调确定有关除雪保障单位积雪倾倒点,及时消融积雪残冰。
(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负责组织雪天保障工作中伤员的医疗救治工作。
(十一)市民政局。负责会同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受灾人员安置,统筹协调基本生活类款物的调拨和发放,保障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
(十二)沙坡头区各乡镇。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支路、街巷、门前“三包”责任区和社区扫雪铲冰工作。
(十三)社区(物业公司)。负责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划定的社区内的街巷和小区的扫雪铲冰工作。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由物业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小区内的扫雪铲冰工作。
(十四)其他行政事业单位。自觉开展扫雪铲冰工作,做好本单位办公区域、周边道路及责任街道的扫雪铲冰工作。
四、预报预警
(一)降雪预报。中卫市扫雪铲冰指挥部负责降雪预报工作,将已确定的灾害性天气预警级别快速通知各成员单位。
(二)雪情预警。根据中卫市扫雪铲冰指挥部雪情预警的确定,由低到高划分为四个雪情预警级别,分别对应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四级,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加以表示。
(三)预警响应。当市气象部门发布雪情预警信息后,扫雪铲冰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快速响应,积极部署,有效预防,做好铲冰扫雪的各项准备工作。
1、蓝色雪情预警响应(小雪)
(1)各成员单位领导带班、人员到岗,24小时值班,确保通信畅通。市监察局检查各扫雪铲冰作业单位人员到位情况。
(2)扫雪铲冰人员、装备、车辆全部到位。
(3)做好市政各项生活应急保障准备工作。
2、黄色雪情预警响应(中雪)
(1)在蓝色雪情预警响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带班,各成员单位责任人和相关人员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置、及时报告。
(2)根据降雪发生区域及降雪趋势,市监察局检查相关成员单位领导上岗到位的情况,询问实时雪情和相关工作情况。
(3)加强社会宣传,对扫雪铲冰工作动态及时发布。
(4)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相关工作情况。
3、橙色雪情预警响应(大雪)
在黄色雪情预警响应的基础上,各成员单位主管领导或联络员到市扫雪铲冰指挥部参加扫雪铲冰保障应急工作,同时,做好协调各方面力量投入扫雪铲冰的准备工作,保障雪天道路交通通行条件。
4、红色雪情预警响应(暴雪)
在橙色雪情预警响应的基础上,由市扫雪铲冰指挥部调动相关资源全力应对,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力度和力量投入。
五、应急响应
(一)基本响应。中卫市扫雪铲冰指挥部根据市扫雪铲冰事件级别进行响应,各成员单位根据扫雪铲冰事件等级,按照基本响应内容,出动相应的应急能力,保障城市雪天道路交通通行条件。
(二)分级响应
1、当一般扫雪铲冰事件(小雪)发生时,各成员单位自行开展扫雪铲冰工作。新城区各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各自办公区域、周边道路、责任街道的扫雪铲冰工作;老城区各沿街商户按门前“三包”责任负责所属区域内扫雪铲冰工作;市城市管理局出动全部环卫工于早晨6:00对老城区开展扫雪铲冰工作,按照先快车道、慢车道,后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的工作程序进行。根据事态发展和影响程度的变化,按相关规定及时调整响应级别。
2、当较大扫雪铲冰事件(中雪)发生时,由市扫雪铲冰指挥部下达扫雪铲冰命令,各成员单位迅速组织本单位人员于早晨7:30开展扫雪铲冰工作,按照先责任街道,后周边道路、办公区域的程序进行;由市城市建设监察支队督促老城区各沿街商户于7:00按门前“三包”责任负责所属区域内扫雪铲冰工作;市城市管理局局出动全部环卫工于早晨5:00对老城区开展扫雪铲冰工作,按照先快车道、慢车道,后公园、广场等公共区域的工作程序进行。根据事态发展和影响程度的变化,按相关规定及时调整响应级别。
3、当重大扫雪铲冰事件(大雪)发生时,由市扫雪铲冰指挥部下达扫雪铲冰命令,各成员单位迅速组织本单位人员于早晨7:00开展扫雪铲冰工作,按照先责任街道,后周边道路、办公区域的程序进行;由市城市建设监察支队督促老城区各沿街商户于6:00按门前“三包”责任负责所属区域内扫雪铲冰工作;市城市管理局局出动全部环卫工全天候对老城区开展扫雪铲冰工作,强力保障老城区快车道、慢车道交通畅通。出动6台城市道路铲雪车(老城区4台,新城区2台)全天候进行扫雪铲冰作业。根据事态发展和影响程度的变化,按相关规定及时调整响应级别。
4、当特别重大扫雪铲冰事件(暴雪)发生时,市主要领导指挥全市开展抗冰雪灾害和扫雪铲冰工作,并迅速向xx发布抗冰雪灾害请示,组织宣传、民政、卫生、供电、气象、财政、交通、公安、水务、住建、监察、林业等单位深入全市各乡镇、社区指挥群众进行抗冰雪灾害。
(三)响应结束。扫雪铲冰事件的应急结束,由市扫雪铲冰指挥部确定。
六、工作要求
(一)扫雪铲冰指挥部及成员单位坚持安排专人收听天气预报,随时了解天气变化。遇有降雪预报时,提前将作业车辆进入各待命作业位置,确保在短时间内迅速开展作业。
(二)各成员单位进行除雪作业时要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和“先打开一条路,再向两边扩展”的顺序作业;市区主要街道以“人工和机械扫雪为主、融雪剂融雪为辅”的原则开展作业。
(三)白天降雪时,各成员单位要努力做到“4小时融通,8小时打透”。夜间降雪时,各成员单位应于次日下午5时前完成全部除雪作业,恢复机动车道交通通行条件。
(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清除的冰雪堆积和抛洒到车行道上。严禁将含有融雪剂的冰雪,堆放于绿地、树池或其融化后有可能影响植物生长的区域内。清扫的冰雪应堆放在路边或便道不妨碍交通的向阳处;便道上的积雪应堆放在靠近路牙的便道上;道路上的积雪应堆放在靠近便道的马路边上,要及时将积雪和雪堆运到指定的消纳场地。
(五)城市绿地、公园和绿化隔离带严禁使用融雪剂,相关企事业单位院内和物业管理居民区内道路原则上不使用融雪剂,扫雪铲冰工作由其管理单位组织人员、机械设备自行清除。
(六)各成员单位要层层落实责任制,各项责任要落实到人。市扫雪铲冰指挥部工作启动后,各单位负责同志要确保通信畅通,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七)凡因工作责任不落实、工作措施不到位导致工作失误,影响扫雪铲冰工作正常开展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及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因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和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七、善后恢复
(一)做好积雪残冰清除,迅速恢复交通环境。降雪结束后,除雪单位要及时行动,将路边积雪、残冰及时拉运至指定倾卸消融点,不得随意堆积在路边,以免影响市容环境。不得将含有融雪剂的残冰、残雪堆积在树池、绿地内,以免盐化土壤,危害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不得向路面扬撒积雪,避免因路面结冰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二)在雪后交通恢复工作中,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为作业单位提供通行保障,并尽量减少对正常交通的影响。
(三)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应急机制。每次应急工作结束后,市扫雪铲冰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召开成员单位会议,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工作漏洞和不足,研究解决措施,不断提高应急工作水平。
八、附则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物业扫雪方案 篇3
为切实做好今冬明春的扫雪防冻工作,把降雪给大楼业主造成工作不便降到最低限度,按照区政府有关扫雪工作的要求,鸿达物业分公司将把扫雪防冻工作当作当前重要工作来抓,分公司主要领导亲自负责,任务包干,责任到人。现将指定扫雪防冻工作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自即日起成立扫雪防冻工作领导小组,管理处经理任领导小组组长,各部门付经理任副组长。组员由各部门员工组成。
树立全局观念,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成立一支扫雪突击队,其中:由管理处经理统一指挥,随时参加突击扫雪任务,保证包干路段的扫雪防冻任务完成。
二、责任分工
各单位除完成包干区清除积雪任务外。
三、工作要求
1、总体要求:气温1℃以上,降雪量1—2cm以下,各单位及时扫雪,17:00时前须完成扫雪任务。气温—2℃以上,降雪量2cm以上,启动扫雪工作网络,按照责任要求完成各自责任段的扫雪任务,16:00时前须完成扫雪任务。气温—2℃以下,降雪量3cm以上,全面动员发动,责任到路段,组织清雪。气温—5℃以下,降雪量10cm以上,组织日两次以上扫雪,防止积雪成冰。
2、组织到位。各单位制定详细扫雪方案,划分具体路段和责任区,实行任务包干到人。以雪为令,一旦有雪,立即组织人员突击清扫,确保指定路段交通安全。
3、值班到位。重点加强节假日、夜班值班,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并保证通讯设备24小时畅通。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天气情况,及时做好准备,遇有雪天立即组织有关人员上路扫雪。
4、扫雪工具到位。各单位及时开展自查,确保扫雪工具准备充足。市政所、绿化所加强机械设备养护,确保雨雪天气发挥正常道路清障作用。
物业扫雪方案 篇4
为提高扫雪的应急反应能力,充分发挥各扫雪防冻资源合力,高效快速地做好扫雪防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雨雪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江苏省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南京市市容管理条例》、《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2020-2021年度玄武区扫雪防冻工作应急预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特制定扫雪防冻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扫雪防冻工作,街道成立了扫雪防冻指挥部和应急小分队。
1、指挥部人员组成
政委:唐承武
总指挥:徐远帆
副总指挥:袁芳超邹玲华蒋晓红
成员:张凯斌黄巍夏济天周鹏升
施磊陈雪媛朱鑫建蒋国威
陈汝元王军贺剑峰朱灿华
曹桂超曹文波严小卫陈育
林志强赵慧及各社区书记、主任
2、应急分队人员组成
队长:陈育
副队长:林志强薛朋朱华宁王运动
队员:民兵10人执法队员12人协管员63人
保洁员80人街道干部71人
3、物资准备
铁锹100把、小型撒布机1台、装载机10台(租赁)、运雪渣土车10台(租赁)、大扫把150把、推雪板170块、麻袋300个、雨衣100套、洒水车1台(租赁)。如遇连续暴雪,路面积雪多,将从工地另行调剂车辆。
办公室设在城建城管中心,陈育任办公室主任,林志强任联络员,值班电话(兼传真):85363083。
二、保障范围
全面落实辖区内主次干道(红山路、红山南路、经五路、恒嘉路、营苑南路、营苑北路、月苑南路、华飞路、华跃路、月香路、汇贤路、聚贤路、广贤路、北苑东路、北苑西路)等重点路段、街巷、立交桥(经五立交)、常发广场的扫雪任务,确保街巷、居民小区、农贸市场的扫雪任务完成,确保无房屋被积雪压倒及伤人事故发生。驻区各单位(施工各工地)必须指定一名领导负责扫雪工作,20人以上单位都要相应成立清扫积雪领导小组,按照上级的有关精神要求积极做好清扫积雪的各项准备工作,重点做好扫雪物资准备和人员分工,熟悉本单位扫雪范围,节假日照此方案执行。
三、组织原则
全街道扫雪防冻工作按照条块联动、条抓块保、以块为主的原则,以各社区、辖区相关单位为责任单位,全面负责辖区内各项扫雪防冻和抢险救灾的组织实施。要结合冬季的气候特点,认真把扫雪防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部署安排,各社区、相关单位要建立相应工作网络和组织运行机制,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坚持全面动员,深入发动,广泛宣传,切实把扫雪防冻中的各项保障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四、等级划分
Ⅰ级,暴雪,(红色预警)。12小时降水量达到6.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水量达到10.0毫米以上。
Ⅱ级,大雪,(橙色预警)。12小时降水量达到3.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水量达到6.0毫米以下。
Ⅲ级,中雪,(黄色预警)。12小时降水量达到1.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水量达到3.0毫米以下。
五、预警响应
当接到雪情预警信息后,街道扫雪防冻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按职责分工快速响应,积极部署,做好扫雪防冻的各项准备工作。
接到降雪或异常气象通报时,各社区、相关成员单位立即组织本应急工作人员到达各自工作岗位,备齐专业除雪作业所需车辆、工具和物资,特别是遇有夜间、节假日降雪预报时,要留有充足人员和后备力量,随时准备实施应急响应。接到应急指令后,应尽快启动本部门应急预案。
Ⅲ级,中雪,黄色预警
1.扫雪防冻牵头单位领导带班、人员到岗,24小时值班,确保通信畅通。
2.各单位扫雪防冻人员、装备、车辆全部到位。
3.做好市政各项应急保障准备工作。
4.加强社会宣传,及时发布扫雪防冻工作动态。
5.街道扫雪防冻指挥部调集足够的化雪用盐。
Ⅱ级,大雪,(橙色预警)
在黄色雪情预警响应的基础上,街道扫雪防冻指挥部协调各方面力量投入扫雪防冻。保障雨雪天道路通行条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资料的供应。
Ⅰ级,暴雪,(红色预警)
在橙色雪情预警响应的基础上,由街道扫雪防冻指挥部按照方案,调动一切资源,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力度和力量投入,全力应对灾害。
六、应急响应
Ⅲ级,中雪
1.街道扫雪防冻指挥部启动扫雪防冻工作预案,作业单位上路清扫积雪。
2.各社区、辖区相关单位按责任区划分清除积雪,保持道路畅通。
3.沿街单位、店家,按“门前三包”责任区管理要求,负责门前人行道积雪的清除,易滑路段要采取防滑措施。
4.动员辖区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扫雪防冻工作,做到自扫门前雪。
Ⅱ级,大雪
1.在应对Ⅲ级中雪的基础上,进一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扫雪除冰工作。
2.启动民兵、预备役部队和部分部队应急队伍,重点支援高架、立交、车站等重要节点和道路扫雪除冰工作。
Ⅰ级,暴雪
1.在应对Ⅱ级大雪的基础上,全面落实民兵、预备役部队支援扫雪应急预案,将兵力、机械对口支援各重要节点、道路。
2.发生灾害后,积极开展抢险救灾行动。
七、除雪作业要求
1.街道扫雪保障应急指挥部坚持安排专人收听天气预报,随时了解天气变化,遇有降雪预报时,提前将作业车辆进入各待命作业位置,确保在短时间内迅速开展作业。
2.各扫雪作业单位进行扫雪作业时要按照“先立交、后道路”,“先重点、后一般”和“先打开一条路,再向两边扩展”的顺序作业。
3.中雪降雪过程中,高架、立交、桥梁、坡道、匝道、进出城通道等易结冰地段,每2小时实施一次撒盐化雪,大雪以上每1小时实施一次撒盐化雪,防止积雪成冰。同时,采取机械化清雪,人工扫雪等措施,确保主干道、内环快速通道及各高速公路连接线、进出城通道单向至少1股道路的畅通。
4.大雪以上降雪结束24小时内,主次干道至少保持2股道路的畅通。
5.大雪以上降雪结束48小时内,辖区积雪清除完毕,交通恢复正常。
八、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扫雪防冻工作。扫雪防冻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活、出行,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关系到城市的运行安全和正常秩序,各社区、辖区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扫雪防冻工作,健全值班制度,保证通信联络畅通,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把冰雪可能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精心组织,切实落实扫雪责任制。要落实沿街单位的责任区制度,明确责任路段和责任人。与沿街单位、店家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特别是新建改造的道路要重点抓好责任落实,做到扫雪无“盲区”。动员沿街单位、店家提前准备好扫雪工具,一般小店要准备1套(1把大扫把、1把铁锹)工具,20人以上的单位、店家要准备10套以上扫雪工具。同时,要对扫雪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要求沿街单位和店家按照“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要求,以雪为令,及时清除责任区内的积雪。对拒不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或只签订责任书但未履行扫雪责任的单位和经营户,由街道城管中队按照《江苏省市容环境责任制》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对经营性单位,由工商部门责令停业整顿。各相关单位要落实扫雪工具、机械和运输车辆,组建骨干队伍和突击队,要购置满足本单位救灾需要的扫雪器械,储备适量工业盐。
(三)强化指挥,确保扫雪工作万无一失。各社区、辖区相关单位要在街道扫雪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组织有力,行动迅速,成效显著,对重点部位和路段,一定要重点保障,确保万无一失。尤其是元旦、春节等长假,又适逢中小学、高校放假和春运高峰,要坚持节假日值班制度,要保证有一定的扫雪力量,确保节假日扫雪工作组织到位。
(四)加强督查,严格落实奖惩制度。扫雪期间,街道扫雪防冻指挥部将组织检查。对组织不力,行动迟缓,造成严重后果及恶劣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将追究主要领导或责任人的责任,并在全街道范围通报;对因责任原因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的,按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物业扫雪方案 篇5
为做好我镇冬季除雪工作,及时恢复雪后道路交通和环境卫生秩序,保证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和生产生活正常运转,结合全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及工作目标
以镇党委、镇政府保障民生一系列工作要求为指导,全面提高冬季除雪工作的政治站位,把保障民生就是保基本保稳定作为工作的重点,认真落实冬季除雪工作的各项要求,按照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属地管理、各负其责、全民参与的原则。以雪为令,闻雪而动,清雪为主,融雪为辅;先清主干道、桥涵,后清次干道,清车行道兼顾人行道。采取专业队伍和全民参与相结合,机械除雪和人力除雪相结合,保证除雪工作组织分工有序,行动开展迅速,作业科学有效,任务完成及时,实现雪后环境面貌恢复迅速,全区生产生活正常运行。
二、组织机构及成员单位
尤古庄镇清雪指挥部是全镇除雪工作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全镇除雪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负责除雪相关工作。机构组成如下: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单位:
镇清雪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市容所,负责全镇除雪工作的组织、协调、推动。办公室主任由镇政府副镇长祁士宾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市容所主任孙厚通兼任。
雪情一旦发生,镇清雪指挥部指挥机构所有人员必须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做好降雪对道路影响等情况的收集分析,召开紧急会商会议,确定应对措施,启动除雪工作预案,随时向全镇发布有关指令。各部门、各单位、各村要按照责任分工和标准要求,迅速展开除雪工作,周密组织除雪作业,有效推进除雪进度,确保在指定时间完成各项除雪工作。
三、工作职责分工
(一)镇清雪指挥部负责组织本辖区除雪工作,划分各村庄、镇乡所属企业事业单位、驻镇乡单位、沿街商家除雪责任范围,落实《门前清雪责任书》的签订工作;监督除雪工具落实到位;督促、检查除雪工作完成情况;完成区清雪指挥部下达的其它除雪任务。
(二)镇清雪指挥部成员单位责任分工
镇政府办公室负责政府机关院内除雪工作组织、作业质量及完成情况。
市容所负责做好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推动城区除雪工作,指导各村除雪工作;负责本镇范围内的除雪工作。
教委负责组织发动全区各学校积极开展校园内外的除雪工作;负责对各学校的除雪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师生出行安全。
镇乡所属企业事业单位负责组织、发动、督查本单位职工对自己辖区内道路、门前“三包”责任地段的除雪工作。
各驻乡单位负责组织、发动、督查本单位职工和住户对自己辖区内道路、门前“三包”责任地段的除雪工作。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负责组织、发动、督查本村内街道及进村道路、村民门前“三包”责任地段的除雪工作。
宣传部门负责及时播发区领导对除雪工作的指示和区清雪指挥部对除雪工作的要求,及时宣传报道除雪进展情况,引导、动员社会单位和人民群众积极主动清除门前责任区积雪和社区里巷积雪。
四、除雪作业要求
(一)科学作业,精准除雪。使用融雪剂作业的,应根据实时气温和降雪量,做到科学配比、精准喷洒,喷洒含氯元素的融雪剂时要在距绿地边线1米以外进行操作,严禁过量和超范围使用,严禁在人行便道及胡同里巷使用;使用撒布机撒布作业的,应做到均匀、适量、有效。严禁将积雪抛入道路,采取车轮碾压的方式进行融雪作业。
(二)组织有序,思路清晰。按照《天津市道路除雪工作导则》,采取“先主干,后支路”“先打开一条路,再向两边扩展”的顺序进行除雪作业,并根据不同降雪时段做好除雪工作安排。夜间下雪要保证早高峰畅通,白天下雪保证主干道路和重点地区道路交通畅通。做到小雪24小时、中雪48小时、大雪72小时清理完毕,并恢复市容环境面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成员单位和各村要高度重视除雪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健全完善清雪预案,落实除雪工作任务和责任,切实抓好除雪工作,做到任务到单位、责任到个人。
(二)保障通讯畅通。一是充分利用微信尤古庄镇村工作群,准确高效开展工作,确保联络畅通。二是加强信息反馈。发生雪情时,镇清雪指挥部下达除雪指令后,各单位、各村要在每天下午3时前,通过微信群或电话上报除雪工作动态信息,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