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活动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树立节日新风,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始终,引导人们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进爱国情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20xx年6月10日
三、活动内容
(一)"端午民俗代代传"主题活动
广泛开展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过"民俗"端午。深入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结合实际,从科学角度解析吃粽子、挂菖蒲、戴荷包等端午传统习俗,引导人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1、活动要求:重点围绕包粽子比赛、端午民俗文化展、端午诗会、民俗文化讲座、端午道德讲堂等开展民俗传承活动;
2、信息报送要求:要求有文字有图片,每篇报道的图片不少于2张,高清大图。各乡镇(管理处、管委会)至少报送一篇民俗主题活动信息(附图片)。
(二)"快乐端午喜开颜"照片征集活动
1、活动要求:在节日活动开展中,围绕"与幼同乐、与老同乐、与邻同乐、与家同乐"这几个主题拍摄和收集活动照片;
2、图片报送要求:图文并茂,照片内容最好突出面部微笑表情,采用JPEG格式,每幅照片尺寸长边不低于800像素,体积不低于1M;照片要附加一小段简介,如:"某某社区某某与邻居欢度端午"等等,字数不超过30字;
(三)"爱心端午暖人心"志愿服务活动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过"爱心"端午。端午节期间,各乡镇(管理处、管委会)、各单位要大力弘扬尊老爱幼、邻里互助、助人为乐等中华美德,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1、活动要求:积极组织志愿者进社区、进乡村、进养老院、进工 棚等开展送粽子、送礼品等"送温暖"活动,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贫困户、残疾人、困难职工等送去节日祝福;
2、信息报送要求:要求有文字有图片,每篇报道的图片不少于2张,高清大图。各乡镇(管理处、管委会)至少报送一篇端午志愿服务活动报道(附图片)。
"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方案"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方案(四)"快乐成长庆端午"校园主题活动
1、活动要求:县教体局统筹安排县属学校开展好端午节主题班会、爱国主义诗歌朗诵比赛、端午节知识竞赛、在家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香囊等庆祝端午的活动。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确保活动落地。各乡镇(管理处、管委会)、各单位要围绕设计的四大"活动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切实加强领导,突出重点,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安排专
人负责,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二)找准切合点,提升活动效果。要把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坚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把广大群众吸引到活动中来,增强活动影响力。
(三)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可采取张贴公益广告(宣传横幅、标语)、发放资料、组织讲座等宣传形式,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日氛围。活动开展中,要及时、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和宣传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活动方案 篇2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创设才艺展示的平台,经学校研究决定,举办古松学校第四届“学生学科节”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xxx
二、活动项目
1、“美丽作业,美好心情”优秀作业展示: (小学1——5年级)
2、小学数学的“口算比赛”:(小学1——3年级)
3、“撰写我的数学小故事”:(小学4——5年级)
4、英语歌曲表演(一年级)
5、英语单词默写比赛(二年级)
6、英语抄写句子比赛(三年级)
7、英语写作比赛(四年级)
8、英语阅读理解(五年级)
9、校园宣传语的设计比赛:(6——9年级)
10、《生活中的数学》征集活动:(6——9年级)
11、初中手抄报或电子小报设计比赛:(6——9年级)
三、活动目标
1、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优秀学生培养工作为目标,结合本校实际,认真制定各学科活动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学科优秀生培养活动。
2、要在每年期开展相应学科的培训和比赛活动的基础上,选拔出优秀学生参加全区比赛的人员,并加强集中训练,组织报名参加区级层面的学科类竞赛。
四、活动时间:
第八、九周
五、具体活动安排
(一)“美丽作业,美好心情”优秀作业展示:
1、参赛人员:(小学1——5年级)
2、比赛时间:
第八周周五中午之前,各班语文教师从学生作业中挑选优秀作业各5本,
第八周周五下午,在教研活动中进行复评。
3、地点:大会议室
4、负责人:xxx
6、评委:全体小学语文教师
7、奖励:
按年级组别设立:
一年级: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
二、三年级: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4人
四、五年级: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
(二)小学数学口算比赛:
1、参赛人员:1——3年级
2、比赛时间:初赛:各班数学教师组织;
决赛:第九周周四中午12:10——12:25:每班挑选10位同学参加决赛;
3、地点:阶梯教室
4、负责人:xxxx
5、评委:全体小学数学教师
6、奖励:按年级设立:
一年级: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
二、三年级:一等奖:3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6人
(三)“撰写我的数学小故事”评比:
1、参赛人员:小学4——5年级
2、比赛时间:初赛:各班数学教师组织,学生自行叙述一个亲身经历的与应用数学知识有关的小故事,要求情境生动、文理通顺、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展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应用性,字数在200~300之间。每班推荐10篇,参加学校的评比;
决赛:第九周周四前每班推荐10篇,周五中午参加学校的评比;
3、地点:小会议室;
4、负责人:xxx
5、评委:全体小学数学教师
6、奖励:按年级各学科设立: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
(四)英语歌曲表演比赛:
1、参赛组别: 一年级组
2、比赛时间:
初赛:各班按方案在本班内开展比赛活动,各班英语教师组织;
决赛:推荐五组参加决赛;
第九周周一中午12:00——12:50
3、地点:一年级教室
4、负责人:xxx
5、评委:全体小学英语教师
6、奖励:按组别设立: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
(五)英语单词默写比赛:
1、参赛组别: 二年级组
2、比赛时间:
初赛:各班按方案在本班内开展比赛活动,各班英语教师组织;
决赛:每班推荐五人参加决赛;
第九周周三中午12:00——12:30
3、地点:阶梯教室
4、负责人:xxx
5、评委:全体小学英语教师
6、奖励:按组别设立: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
(六)英语抄写句子比赛:
1、参赛组别: 三年级组
2、比赛时间:
初赛:各班按方案在本班内开展比赛活动,各班英语教师组织;
决赛:每班推荐五人参加决赛;
第九周周三中午12:00——12:30
3、地点:阶梯教室
4、负责人:xxx
5、评委:全体小学英语教师
6、奖励:按组别设立: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
(七)英语写作比赛:
1、参赛组别: 四年级组
2、比赛时间:
初赛:各班按方案在本班内开展比赛活动,各班英语教师组织;
决赛:每班推荐六人参加决赛;
第九周周三中午12:00——12:30
3、地点:阶梯教室
4、负责人:xxx
5、评委:全体小学英语教师
6、奖励:按组别设立: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
(八)英语阅读理解:
1、参赛组别:五年级组
2、比赛时间:
初赛:各班按方案在本班内开展比赛活动,各班英语教师组织;
决赛:每班推荐六人参加决赛;
第九周周三中午12:00——12:30
3、地点:阶梯教室
4、负责人:xxx
5、评委:全体小学英语教师
6、奖励:按组别设立: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
(九)校园宣传语的设计比赛:
1、参赛人员:六——九年级
2、比赛时间:
10月22日之前完成宣传语的设计,各年级老师完成宣传语的收集工作,各年级
老师自行进行初评;
第九周周五中午在中会议室各班级选择6份作品进行复评。
3、负责人:xxx
4、评委:全体中学语文教师
5、奖励:一等奖:4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4人
(十)《生活中的数学》征集活动:
1、参赛人员: 6——9年级全体学生
2、比赛时间: 10月31日之前,各年级老师完成宣传语的收集工作,并自行进行
初评;第十周周二中午在中会议室各班级选择6份作品进行复评。
3、地点:中会议室
4、负责人:xxx
5、评委:初中数学教师
6、奖励:按年级各学科设立: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
(十一)初中手抄报或电子小报设计比赛:
1、参赛人员: 6——9年级
2、比赛时间:初赛:各班英语教师组织;
决赛:评选出各年级较好的作品各6份;
第九周周四12:00——12:50 集中评选;
3、地点:小会议室
5、负责人:xxx
6、评委:全体中学英语教师
7、奖励:按年级各学科设立: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
六、颁奖
第十一周利用广播操的时间举行颁奖
七、展示
1、学生优秀作业的展示;
2、学生优秀笔记的展示;
3、优秀作品展示。
活动方案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摩擦,面对同伴的过失,我们会鼓励幼儿原谅他人,却往往发现简单的说教并不能为所有幼儿接受。因为原谅他人的重要意义幼儿很难体会。因此,我设计了礼物这个活动,希望通过故事引发幼儿的共同讨论,让他们通过移情体会别人有过失时的心情,从而学会原谅他人。理解原谅他人在交往中的重要性,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智能。
活动目的:
1.通过看看、讲讲,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原谅他人的过失。
2.发展幼儿的人际智能,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活动准备:
礼物故事书、表情图谱及各种表情卡若干、统计表、录像。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你们收到过礼物吗?什么时候我们能收到礼物呢?(小结:过节日、生日、一些特殊的纪念日,我们都能收到礼物。)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故事书,名字就叫《礼物》。
二、看图讲述引发幼儿讨论
师:(出示第一幅图)这是贝贝,这是小豆子,今天是贝贝的生日,贝贝把爸爸送给他的一份生日礼物带到幼儿园,要和小朋友教师一起分享,是什么礼物呢?
师:小豆子看见了很喜欢,也很想玩,贝贝自己还没玩过,又是新玩具,贝贝该怎么做?(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师:贝贝还是决定把玩具借给小豆子玩,可是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请幼儿观察第二幅图)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了?(鼓励幼儿用语句描述图片上发生的事。)
师:玩具被小豆子不小心弄坏了,现在贝贝和小豆子的心理会怎样呢?(先鼓励幼儿用丰富的词汇描述故事人物的心理,再请幼儿根据心情选择相应的表情脸谱,并鼓励他们用语言说出自己放的贝贝和小豆子的表情。)
师:(请幼儿第三幅图)看看贝贝和小豆子究竟怎么了。(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图片上故事人物的表情。)
师:这是什么火?(大火、生气的火)我们可以用什么好听的词来说?(怒火)这火冒呀冒呀一直到了天上,有个四字成语知道吗?(怒火冲天、火冒三丈)
师:小豆子怎么样了呢?为什么小豆子会害怕?(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豆子的脸色。)
师:贝贝气得火冒三丈,小豆子又急又害怕,该怎么办呢?有什么好办法吗?(用展示幼儿想出的各种各样的办法;请幼儿观看录像里的幼儿想出了什么办法,鼓励幼儿说说他们最喜欢的办法。)
师:就在贝贝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教师悄悄地给了贝贝一封信。信里有什么呢?(打开信封,出示“原谅”两个字)原谅是什么意思呢?谁能告诉大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解释“原谅”一词的意思。)
师:贝贝要原谅小豆子,可贝贝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表现“原谅”呢?(教师就扮演小豆子,鼓励幼儿通过语言或用动作表现原谅他人。)
师:(小结)贝贝学你们的办法笑一笑、抱一抱、握握手、说句“我们不生气”,效果可真灵,贝贝头上的怒火不见了。接着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师:(出示第四幅图)他们俩成了好朋友,贝贝又收到一份更大的礼物,是一匹修好的小斑马,还有好多好多的爱心,谁爱贝贝了?(教师与幼儿一起看爱心:教师爱贝贝、小豆子爱贝贝、爸爸、妈妈爱贝贝、许多小朋友们都爱贝贝。)
师:(小结)原谅多么美好啊!当别人不小心做错了事,我们就该原谅他。
活动反思
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与幼儿的有效互动,为了提高互动的有效性,同一节课我前后尝试了四次教学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语言回应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逐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佳。我发现,幼儿只会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而不像我预期的那样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而我对此进行回应的提问提升性不够、递进不明显,“是不是”“好不好”等单一性提问偏多。另外,活动中完全没有体现对大班孩子的语言要求,如用完整的语言表达等。
第二次试教虽然没有完全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但我突然明白了活动中哪些地方该重点引导幼儿讨论,哪些地方教师应注意引导。因为“礼物”这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移情体验他人的心理,因此,贴表情谱的目的应是帮助幼儿揣摩他人的心理。而我在试教时只是让孩子贴了表情图,却没有引导他们将表情代表的心理活动说深说透。另外,有些孩子描述表情的词汇较单一,有时甚至词不达意,这些都需要教师想办法激发幼儿使用准确而又有变化的词汇。
第三次试教基本达到了移情环节说深说透的目标,难点也有突破。不小心弄坏同伴的玩具该怎么办?每次活动一到这个环节就容易冷场,这次我用了激将的语言:“刚开始想办法比较容易,越到后面就越难,看看哪些小朋友不怕困难,还能想出好办法来。” 既体谅幼儿又富有挑战性的语言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总结四次教学,自己采用的有效回应策略包括:
1.提醒 如一开始问幼儿有没有收到过礼物时,有些幼儿可能因为没有注意收到过的礼物或认为礼物就是指教师图片上展示的包装精美的礼物,就不暇思索地回答“没有”。幼儿的回答让我有点出乎意料,但一想,首先,幼儿没收到礼物的可能性很小;其次,这个问题很必要,能激发幼儿联想到他自己收到礼物时的快乐心情,可以为后面体验礼物被弄坏后的心理做必要的情感铺垫。于是我提醒幼儿说:“生日蛋糕、玩具有没有收到过呢?”这样一提醒,幼儿马上想起来自己是收到过礼物的。
2.鼓励 前几次听到幼儿用“给生气的幼儿一杯水喝”“给生气的幼儿吃颗糖”等方法时,我觉得这些办法太一般,没有给予积极回应,结果课越上就越没劲。后来当幼儿说“喝杯水就不生气”时,我大声肯定了他的说法:“真正的水是能灭火的,喝杯水也许能灭了心理的怒火,是一个好办法。”有的幼儿说“弄坏了同伴的玩具,可以先告诉妈妈,再卖个玩具给他”时,我马上说:“我很欣赏你的办法,我们做错事时通常是不敢向妈妈说的,这位小朋友能主动承认错误,真了不起。而且当我们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时,真的应该求助大人,听听他们的主意。”几次鼓励式回应激发了幼儿的自信心,也调动了更多的幼儿的积极性。其实,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激励,如果教师能使幼儿所说的不起眼的办法提炼变成了不起的想法,幼儿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3.提升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提升幼儿的经验。在这次活动中我使用追问的方法使幼儿进一步思考,促使幼儿自我提升。如当幼儿说“生气了,火,好多好多火”时,我在肯定他们“观察仔细”的同时,追问“这是什么火”,鼓励幼儿用更恰当的词汇来描述,帮助幼儿在说出大火、生气的火、狂火的基础上用怒火这个词来描述。而当幼儿说出一个成语“火冒三丈”时,我又以“还有一个相似的成语知道吗”来追问,激发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继续突破。
4.挑战 第三次教学中打破冷场局面时使用的体谅式语气加激励式语言就是这种策略,当问题更有挑战性时,一些幼儿的思考热情又会被激发出来。
附:故事《礼物》
有个幼儿名叫贝贝,这天贝贝过生日,他把爸爸送给他生日礼物带到学校,要与教师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打开礼物盒一看,是一匹漂亮的玩具小斑马,贝贝真喜欢他的新玩具。朋友小豆子看见了也很想玩,问贝贝借,这可怎么办呢?贝贝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与朋友分享,还是将玩具借给了小豆子玩。
可是,不久,贝贝听到“啪”的一声,转头一看,“不好”,小豆子不小心打破了小斑马,贝贝心理又气又急,脸涨得通红,这可是新玩具,越想越气的贝贝,怒火从他的头上一大团一大团往上冒,一直冒到了天上,看着火冒三丈的贝贝,小豆子吓得脸色苍白。这么大的怒火怎么才能熄灭呢?正在这时教师悄悄的给了贝贝一封信,信中有一枚心形,心形上写着两个字“原谅”,聪明的贝贝马上明白了,教师是让我爱小豆子,要原谅朋友的不小心。贝贝拥抱了又紧张又害怕的小豆子,说也奇怪,他头上的一大团怒火一下子就熄灭了,两个朋友又握手言和了。
正在贝贝高兴的时候,一个更大的礼物在等着他,贝贝打开礼物盒一看,是修好的小斑马和许多的爱心,贝贝知道他得到了一份最珍贵的礼物,那就是教师的爱、爸爸妈妈的爱、小豆子的爱,还有许多朋友们的爱。
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双脚跳、单脚跳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沙包一个、用粉笔在地上画图形。
【活动过程】
一、幼儿把沙包扔进数字“1”里面,再单脚跳进“1”,然后单脚包沙包踢进“2”,依次进行。最后把沙包踢进“9”后,幼儿单脚站在数字“8”里面,弯腰把沙包捡起来。第二名幼儿再开始。
二、跳的过程中如果第一名幼儿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第二轮比赛中直接把沙包扔进“2”,如果还是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直接把沙包扔进“3”。第二名、第三名幼儿进行时也同样。
三、分两组进行比赛,每组3人,最先把沙包扔进“9”的一组为胜。
【活动规则】
1、不能跨字跳,必须按顺序1—2—3?—4—5—6—7—8—9。
2、单脚跳的途中,另一只脚落地了,就算输,罚下场,等候地二轮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