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冬日送温暖方案

2025/02/01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冬日送温暖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冬日送温暖方案 篇1

引言:大爱无言,真情无疆。爱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身处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爱是一片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一、活动名称:

“携手你我、传递关爱” 送温暖活动。

二、活动目的:

1.为荆楚理工学子提供一个人际交流、奉献爱心、传递关爱的平台,增强其精神文化素养。

2.为本社团成员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锻炼自我能力的舞台,增加社内成员的凝聚力,丰富其大学生活。

3.与荆门民政部门、“红十字会”、慈善机构建立长期友好协作关系。

三、活动主题:

为继承中华民族仁爱的传统美德,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唤起荆楚理工学子的博爱之心,缓解爱心超市积压物品过多的局面。

四、活动内容:

1.师范学院团委及荆楚理工学院团委以介绍信的形式将本社团介绍到荆门市民政部门及红十字协会、荆门市慈善机构。

2.由本社团主要负责人与荆门市民政部门及红十字协会、荆门市慈善机构洽谈,建立由爱心超市出物资上述部门出财力及联系扶助地点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3.近期在民政部门、红十字、慈善机构的协助下策划举办一次向贫困地区捐赠衣服等其他物品的爱心活动。

五、活动单位:

主办单位;荆楚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学工处

承办单位:小学生作文网、荆楚理工学院师范学院“映山红”大学生爱心互助社(爱心超市)。

六、活动地点:

观涧4爱心超市。

七、活动时间:待定

冬日送温暖方案 篇2

为切实做好今冬明春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维护流浪乞讨一的基本生存权益,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的通知》(民电〔2017〕17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贯彻“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依法依规做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顺利过冬,提高救助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维护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基本权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城市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按照属地管理与分块救助的原则,整合资源,科学调配救助管理力量,加强县乡(镇)联动,协调部门互动,开展街头巡查和流动救助,使我县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有效地救助,确保不冻死、冻伤一名流浪乞讨人员。

三、时间及范围

专项救助行动从即日起至20xx年4月结束,工作范围是我县行政区范围,重点是繁华街区、桥梁涵洞、地下通道、废弃房屋、长途汽车站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民政局成立“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张淮

副组长:王卫华、周礼、刘心捷。

成员:社会救助局、社会事务科、局办公室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各乡镇民政事务所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庞胜利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加强街面巡查和主动救助力度,扩大救助范围。县救助站要组织协调公安、行政执法、卫计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合巡查机制,以繁华街区、桥梁涵洞、地下通道、废弃房屋、长途汽车站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为重点,加大街头巡查和救助力度,发现一例,救助一例;县救助站根据冬季及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对街面上的流浪、乞讨人员和有特殊困难需要救助的人员均要劝导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再甄别协调接送返乡或安置。各乡镇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辖区内的易流浪乞讨人员、流浪乞讨返乡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建立救助档案,切实落实日常巡查制度,特别在降温降雪寒冷天气要加强夜间排查登记并做好记录和分类处置工作。

(三)强化基层消防基础工作。县救助站要严格按照民政部要求,切实加强规范化建设,完善电话接听、救助接待、甄别查询、安全检查、值班巡视、跨省接送等环节的工作流程、处置程序和工作标准,严格按照要求,把每一环节做细、做好,依法依规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四)做好救助政策宣传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各乡镇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救助管理政策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的重大意义,引导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自发自愿作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中。同时,各乡镇要积极发挥村(社区)对群众宣传教育的功能,如遇到流浪乞讨现象及时拨打救助热线电话,方便救助工作及时救助,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帮助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分管领导要指导县救助站落实好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值班,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保证通讯畅通,切实做好各项救助接待服务。遇到重大冰雪等恶劣天气或紧急救助事项,要立即启动救助应急预案,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按突发事件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上报县局。

(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县救助站要进一步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好救助管理工作风险隐患排查,堵塞工作风险隐患漏洞;重点做好防火、防盗、放食物中毒、防传染病感染等环节。

各乡镇、县救助站要及时对“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进行总结并形成文字材料于20xx年4月19日前上报局办公室。

冬日送温暖方案 篇3

为维护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存权益,帮助其顺利过冬,进一步做细做实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根据民政部20xx年10月24日下发的《关于做好“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目标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国家、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关于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的要求,完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责任制,深入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准确掌握本地流浪、乞讨人员的底数和基本情况,积极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营造我市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15日至20xx年4月15日。

三、组织机构

为切实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人员的生存权益,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牙克石市“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领导小组。

组长:迟君德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办公室主任:韩东美(兼),工作人员:王保(牙克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主任),联系电话:13947027516,牙克石市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24小时求助电话:

四、具体措施

(一)高度重视寒冬救助工作

各镇(便民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要把“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做好我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返回户籍所在地的接收安置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安置。确有困难的要先接收安置,并根据相关政策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纳入“三无”、“五保”、“低保”及实施医疗救助等基本生活保障相关事宜,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要总结历年来“寒冬送温暖”工作经验,真正把保障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的困难群众的生活和安全当做大事、要事来抓。民政救助管理部门要以许帅同志精神为引领,真正做到“视救助对象为亲人”,充分发挥救助管理机构“兜底线,救急难”的作用,确保不发生因工作不当而造成冲击社会伦理底线的事件。

(二)协调发挥部门联动机制作用

“寒冬送温暖”事关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权利保护和社会稳定,涉及多个部门,各镇(便民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各部门、各层级具体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做好这一工作,特别是主动加强与公安、城管、卫生、交通、铁路车站等部门等部门协作,细化部门职责和协作程序,联合组织人员开展巡查,协调110指挥中心、24小时求助热线等,落实发现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置措施。

(三)抓实做细重点工作环节

各镇(便民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要认真细致布置开展本辖区的巡查工作,加大重点区域巡查力度,在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可能露宿的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桥梁涵洞等地开展地毯式摸排,提高巡查频率,扩大巡查范围,确保重要地段无一遗漏,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个性化救助。市救助管理站要切实规范工作流程,严格落实“六必须、六不得”的要求,把每一个环节做细做实,特别是在安全检查、站外托养、机构管理等容易出现纰漏的环节,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排查隐患,堵塞漏洞,为流浪、乞讨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临时庇寒场所。对不愿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御寒物品和告知详细的求助方式,后续定期进行跟踪劝导,并留存好相关救助信息和资料。要在寒冬来临之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提前购置物资、部署人员、调度车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积极做好和公安、卫生等部门单位的衔接和配合。

(四)强化救助管理机构建设,切实提高救助管理效能

各镇(便民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一要依法开展救助工作,坚持自愿救助、无偿救助、教育预防的原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要及时予以救助,对危重病人要先救治再救助,对不属于救助对象的做好政策解释和说服工作,及时做好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二要保障中央、自治区及呼伦贝尔市拨付的救助资金及时到位,积极改善救助工作设施和服务条件,切实保障救助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三要加强救助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维护好救助管理工作正常工作秩序,要对救助机构进行安全隐患全面排查,确保安全防护等设施设备运转正常。救助管理机构一线工作人员任务重、风险大,在履职尽责的同时,要提高自身安全防护意识,确保自身与求助者的.合法权益与人身安全。四要落实24小时值班制、岗位责任制、跟踪检查制,认真做好内部管理服务及外部沟通协调工作。

(五)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各镇(便民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要注重创新工作方式,指导社会力量参与发现报告、引导求助、志愿服务等工作。注重调动民间信息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交出租司机、夜间安保人员等热心群众积极性,主动提供救助线索。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了解民情、反应迅速的特点,及时提供救助线索。救助管理机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参与日常街面巡查和站内救助服务。

(六)强化宣传引导

要注重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公众平台,宣传救助管理政策,公布求助渠道、方法和电话。可以通过在重要时段播放公益广告、在重点区域向社区居民发放求助宣传卡等方式,扩大救助政策社会知晓度,引导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和群众及时拨打求助热线,同时利用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和全国救助寻亲网等寻亲信息发布渠道,尽快帮助受助人员寻亲返乡。对突发事件和重大舆情要及时应对,主动引导社会舆论。专项工作过程中或结束后,可以采取新闻发布、邀请采访等多种形式,介绍“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进展、成效和工作难点,宣传救助战线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树立工作良好形象。

(七)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报送救助信息

市政府对各镇(便民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的救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对各镇(便民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救助措施不得力、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各单位要于20xx年4月15日前将“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工作总结报送至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牙克石市民政局三楼救助管理站求助中心,联系人:王保。

冬日送温暖方案 篇4

一、 主题

冬日的温暖

二、 前言

当冬日的寒气逼近淮南,倏忽间我们才意识到,又是一年的冬季。冬季总是这样的寒冷,冷得让人放缓了呼吸的节拍,冷得让人迟钝了动作的频率,冷得连我们的心跳都减慢。在这一季寒冷的冬日,什么才能让我们重拾昨日的温暖?

加入我们吧,让我们一同拥抱冬日的温暖。气球虽小,承载的确是我们一份真挚的情感;烛光虽弱,照亮的确是我们一腔律动的心房。手捧每一缕细微的感动,我们期待能在这湿冷的冬夜里凝结出最动人的温暖。

三、活动主办单位与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四、参加对象

自愿志愿者

五、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xx

地点:

时间:xxxxx

六、活动形式及流程

一、气球暖人心

1、收集纸条

xx之前收集全校同学写有温暖话语的纸条,并卷成纸卷,拴于气球上。同时,xxxx在一食堂广场设点集体收集纸条。

2、分发气球

每天下午由我们社团的社员将今天的气球送到接收人手中,并表达祝福。

3、签名活动

所有同学在横幅上签名,同时社团负责人宣布活动结束,感谢社员们的积极参加。

4、送出祝福

将除去成本的所有收益捐献给红十字会

七、人员安排

八、宣传方式

a、在各个行政班级进行宣传

b、在食堂或者体育场张贴大海报

九、资金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