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的策划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书会的策划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书会的策划方案 篇1
一、成立目的
1、通过朗诵、朗读,锻炼员工的普通话和胆量;
2、通过轮流主持,发现和培养1-2个主持人;
3、通过学习和分享,让员工从思想上改变并从行动上开始实施;
4、丰富公司文化活动,渗透公司企业文化。
二、时间和要求
1、每周一次,一次1-2章,每次时间控制在1个半小时。暂定每周一下午1点-2点半;
2、要求公司全体人员参加(邀请董事会、监事会、中高层管理人员)。
3、所有人员的朗诵和分享必须全程用普通话。
三、活动的流程
1、主持人向大家问好;
2、分享上次读书后的付诸于行动的案例;
2、主持人介绍本次读书会的内容;
3、从主持人开始每人一次读一段;
4、每人读后感分享(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分享),一人2-3分钟左右,主持人对分享做相应的记录,会后发布到公司公告栏及群公告栏;
5、主持人对分享做梳理,并对分享内容进行讨论和结束语。
6、每本书读完之后需有一个总结分享会。
四、主持人工作内容
1、每月由行政部制定主持人轮流表,并公布在公司公告栏及群公告栏。
2、主持人在会前一天需对上次读书会内容和本次读书会内容进行复习和预习。
3、主持人需提前5分钟达到会场,并做好准备工作。
4、会中主持人记录整理每个人的分享。
5、会后整理会场并在第二个工作内日将整理的文字公布。
五、活动涉及费用
1、书本费(前期需每本书预备10本)
2、组织演讲比赛或征文比赛
3、参加公众活动
4、邀请专业老师分享和授课
读书会的策划方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深沉含蓄。每个父亲表达爱的方式或许不太一样,但一样的是对孩子的爱。有一位父亲因为工作太忙,选择用写信的方式和自己青春期的女儿交流。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在孩子困惑迷茫时,希望爸爸的16封信能如16个锦囊一般,给予孩子勇气和启发。来自爸爸的16封信,是一位儿童文学大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父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孩子分享为人处世的智慧。成长的烦恼和爸爸聊一聊,让爸爸成为你最好的导师和朋友。
二、活动对象
小学到初中亲子家庭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
20xx年6月21日晚19:00-21:00(父亲节,周日)地点:大梦书屋(XX区梦山路27号)
四、主办、承办机构主办单位:
XX少年儿童出版社、XX教育出版社
承办单位:海峡儿童阅读研究中心、海峡悦读学堂、大梦书屋
五、参与对象:
1、 拟出席嘉宾:杨XX等人
2、部分嘉宾介绍:杨XX:著名少儿出版人、第六代儿童文学评论家,XX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著有《从高向低攀登》等书籍。郭XX: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XX蒲公英故事家族发起人,海峡儿童阅读研究中心创建人之一。教书育人,以阅读的姿态引领了一批批的儿童阅读爱好者致力于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的建设,改善着城市和农村的阅读生态环境。
郑XX:XX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长期从事儿童文学教学与研究,任省“儿童文学精品课程”课题组负责人。常年在省少儿图书馆、新华书店、小学、幼儿园从事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积极推动我省儿童阅读事业的发展,为家长、教师提供儿童阅读、写作的专业指导。
晓XX:知名少儿电台主持人,《晚安宝贝》栏目主持人,主任播音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持XX人民广播电台901左海之声少儿广播节目《晚安宝贝》多年,现已出版《快乐学写作》、《抚摸岁月》等cD光盘。
何XX:XX省语文学会小学专委会秘书长、常务理事,XX省作协成员,XX地区“游戏作文”“百字作文”创始人和倡导者,近年来提出“写作教学进行时”这一全新作文教学主张。撰写文章一千余篇发表于《人民教育》《语文教学通讯》等各级期刊中,已出版《一课都不能少——何捷老师的奇趣语文课》《一线立场——快乐教学锦囊80篇》等近二十部个人专著、专辑。
雷XX:XX教育研究院教研员,XX小学语文“林莘名师工作室”成员。常年开展各种班级读书会,并积极参与儿童阅读推广活动。
郭XX:XX实验小学高级教师,长期致力于推广儿童阅读的实践与研究,有一定的积累和经验。曾被评为XX市优秀班主任、校园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师。
六、活动流程(90分钟):
1.主持人开场,介绍本场读书会的主题和出席的嘉宾。(2分钟)
2.嘉宾主持开场,播放林良的视频(5分钟)。
3.晓XX老师介绍《爸爸的十六封信》的由来“为什么会有这16封信”并分享《爸爸的十六封信》(25分钟)
4.嘉宾分享亲子沟通的有效方式。(25分钟)
5.互动环节(30分钟)来自爸爸的一封信:亲子共读《爸爸的十六封信》(请几组亲子家庭来共读)给爸爸的一封信:在贺卡上写上给爸爸的话,请一些孩子来念一念写给爸爸的话。请大家送上贺卡,再给爸爸一个大大的拥抱。
6.主持人结尾,布置任务,请在场的爸爸们回去给孩子写一封信,这些信待孩子长大成人也许就将成为最珍贵的回忆和礼物。
读书会的策划方案 篇3
活动目的
通过读书会的活动形式,培养热爱学习,不断学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企业文化氛围。促使员工在阅读中进一步完善充实自己,同时总结前期工作中的一些失误和不足。引导全体员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正确的精神面貌,提高员工团队作风建设,形成企业主人翁意识,从而提升全体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共建企业精神家园,进而共同携手创建企业更好的明天!
活动主题
“求知探索、交流共享、成长提升”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话自己、对话作者、对话他人,在思考中进步,在坚持中沉淀,一步步见证蜕变的自己,一点点感悟阅读的智慧,一起携手打造文化“XX”。
活动方案
【方案一】
自选书籍、定期公开分享阅读成果:
员工自己选择书籍,每月(每两周)的X天下午,在X室进行集中分享。每位员工阅读完毕后将自己的心得感悟以PPT的形式直观展现,配以员工声情并茂的演讲,带领其他员工快速学习书中精华。每次展示结束后,由大家投票选出本次展示作品中最想读的书籍以及最佳分享者,可给予一定奖励。
【方案二】
投稿
指定必读书目,员工定期就所指定的书目进行投稿,形式内容不限,可以是包括生活感悟、工作体会等等,由专门小组选出经典稿件在公司期刊上刊登或以其他形式共享给全体员工。
【方案三】
小组协作
按照部门及人数进行分组,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共同观看视频或者共同阅读某书籍的方式,定期探讨、交流,随后可延伸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思想交流活动,以此总结反思近期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读书会的策划方案 篇4
一、基本事项:
时间:每周周五晚7:00——9:30(单周) 7:30——10:00(双周)
地点:01B502
联系方式:飞信(不公布)
读书会QQ群号:612x427(一群) 793x772(二群)
二、流程宗旨:
1.转变读书会原有老师主讲的授课模式。新模式以读书会每个成员为主体、老师辅助延伸的讨论模式
2.合理分配时间,保证每个参与者拥有发言的权利和充分表述的时间,同时创造良好的发言环境和秩序,保证每个参与者拥有合理的时间思考、组织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
三、主持人:
选定:每周五第三轮活动结束时,鼓励大家自荐为下周主持人;在没有人自荐的情况下由读书会负责人权衡活动顺利进行和锻炼新人目的,酬情指定
要求:
1、讲普通话,口齿流利,吐字清晰,熟悉本周所要讨论读书的范围,对讨论
内容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2、熟悉活动流程,适当时候提醒发言者注意发言时间;维持活动秩序,确保发言人发言不受影响,比如插话、打断
3、主持人需要按照固定流程、话语格式主持活动,容许适量改变。
4、双周活动结束时收集并记录本次活动遗留下来的问题,保存到下周活动前交给老师解答
主持人自由发言时间;第一轮大家发言过后主持人上台发表观点;第二轮主持人在每个讨论环节征求全体意见时可以发言;如果有人对主持人第一轮发表的观点进行补充、修正,双方可以进行一个环节的.讨论。
四、活动流程:
1、单周时间:首先由老师解答双周读书会讨论遗留下来的问题之后主持人主持活动;双周时间:由主持人陈述讨论的范围、注意事项并开始第一轮发言。
2、第一轮主持人上台发表意见结束即第一轮发言结束。第二轮讨论举手发言讨论,自由争取。(特别是读书会新成员,如果第一轮发言没有很好准备,本轮在听了大家发言后可以积极举手表达自己的见解。)
3、讨论环节::
1、如果B对A在第一轮发言中的某个观点持不同见解,请举手向主持人申请发言。
2、A发言过后,由主持人询问A同学是否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表述、补充或者修正。
3、需要的话,请在三分钟内向主持人表达清楚,并如前继续下去;没有的话,宣布没有。
4、A、B同学讨论结束后,有不同观点的同学举手示意进行补充、修正,之后老师进行问题的延伸,之后每位同学可以就这个问题向老师请教。(其他各种情况听从主持人安排)
4、第三轮:单周请老师解答讨论后依然存在的疑问,双周由主持人统一记录问题;主持人鼓励读书会成员自荐为下周主持人;读书会成员讨论划定下周读书会讨论范围,原则上和老师进度保持一致。
五、发言注意事项:
第一轮发言注意事项:
1、按照坐序从第一排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依次上台发言。自行决定是否带发言稿,表达形式不限,一切以清晰表达观点为最终目的。
2、普通话,咬字清晰,语速适中,报出姓名、系别,时间控制在3—5分钟。
3、发言人发言过程中不得中途打断。如果你对A同学的观点持不同见解,认为需要补充、修正,请记下A同学的名字、观点,利用第一轮和第二轮的时间间隙,寻找素材,认真思考,组织语言,为第二轮讨论做准备。
第二轮讨论注意事项:
1、普通话,咬字清晰,语速适中,时间控制3分钟以内。发言人发言过程中不得中途打断。
2、表达形式不限,一切以清晰表达观点为目的。
六、老师参与形式:
单周活动开始时,老师解答完双周遗留的问题;
第一轮发言时,某位同学发言结束后可以进行适当补充延伸;
第二轮发言时,当主持人询问全体意见时,具有第一优先发言权;
第三轮时解答读书会成员讨论遗留的问题,并作活动总体上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