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小学课间活动学生安全管理方案

2025/02/08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课间活动学生安全管理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课间活动学生安全管理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大课间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大课间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我校体育特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

二、活动目标:

1.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优化课间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突出主体意识、开放意识,让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乐于参加,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释放学生心理空间,力争展现学生勃发的朝气和昂扬的精神风貌。

3.全面普及并提高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中“2+1”项目的技能。

三、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提高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创新型原则。根据我校场地小的特点, 我校实施以跳绳活动为主体的大课间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创编花式跳绳

四、活动对象: 全体师生

五、活动时间: 上午间操 ( 9:50 ――10: 00 ) 注:以广播操和自编操为主

下午大课间(14:45――15:15)注:以组织多种跳绳活动为主

六、 活动方式 :高年组与低年组上下午周轮换方式进行

七 、活动的组织领导小组:

组 长: 陶校长

副组长: 王夫 马平

组 员: 张严政 迟林林 周科 高琰 李惠 郭林 黄国君 李欣

大课间评分:

大队部、德育处

八、活动内容:

上午: 1、广播操――七彩阳光

2、班操――统一音乐(选择) 绳操

3、队列

负责人:张严政 迟林林 周科

小学课间活动学生安全管理方案 篇2

1、广播操――七彩阳光

2、班 操――统一音乐(选择) 绳操

3、跳长绳活动

A 、增加单摇的花样编排

B、增加长绳的一项活动

C、跳绳活动游戏

4、放松活动

5、队列

负责人:高琰 李惠 郭林

下午(活动课)

1、各年组选择一项适合本年龄特点的体育活动比如:跳短绳、踢毽子、跳长绳 、 跳皮筋 、 皮球、综合游戏等。

2、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掌握1――2项体育技能

3、由本年组体育教师负责指导活动方案

4、可以由各班班主任老师编排适合本班的综合游戏活动,体育教师负责指导

一年组:迟琳林 二年组:李惠 三年组:张严政 四年组:周科

本溪市实验小学间操评比规则

评比办法 : 以年级为单位评比,每两周评比一次要求全班参加,可以在间操时间留两名值日生,如有伤病或其它情况除外。基础分100,老师按实际情况扣分后为班级总分并由分数多少排名先后。

评比原则: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密组织、规范程序、本着对各班认真负责的态度,评比教师进行每周轮换,确保学校大课间健康有序的进行。

扣分细则:

1、广播操:要求动作规范整齐。

动作有错误 、 相反动作 、 讲话 、 乱动者扣1分/人。有主观不认真 、 动作松懈 、 打闹扣2分/人,全班整体效果不好由教师视情节扣2--5分。

2、队列分集合和回教室走步。

① 、集合 :要求集合号响起做到快 静、齐有其中一项不好扣2分/次。

② 、队列: 要求挺胸抬头 、 步伐一致 、 排面整齐 、 行进中有步伐错误 、 排面不齐 、 说话者扣1分/人,转弯的时候是否有棱角2――5分,整体不齐或效果不好扣2分/次。

管理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采用黑板报、校园广播 、制作宣传栏等 形式,大力宣传大课间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和增强体质,开阔心胸的作用,使师生达到共识:大课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健康和谐的向前发展。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领导督导制、体育组负责制、教师量化管理制、课间操评比制) ,每班大课间活动时配一个副班主任进行活动指导。

( 三)重视全面,安全监督

为了使大课间活动顺利的进行,我校切实加强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即要求全校师生在活动中要做到“三个必须”:活动前必须对学生集中进行安全教育;必须制定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必须有完善的教师安全监督制度。在活动中学生如果有特殊要求的必须及时与值日教师交流,并征求值日教师的.同意。通过全面的安全管理使学生能开心的活动,放心的游戏,真正体验校园生活的乐趣。

小学课间活动学生安全管理方案 篇3

为了规范学生大课间活动行为习惯,形成文明有序的入场秩序,展示学生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特开展大课间活动跑步入场展示活动。

展示时间:

20xx年4月26日(周四)课间操时间

展示对象:

全体学生

评价方式:

百分制,总分的20%纳入运动会班级成绩。

评价标准:

1、按时下课,教室内整好队伍,队伍安静有序较快速度下楼,不抢先,不拖拉,按规定路线下楼。(20分)不好的`每人次扣0、5分。

2、班主任、护导老师在班里整队,按照要求带领学生按照规定路线出跑步楼门。

3、跑步过程中学生队伍安静,两两对齐,双手端放于腰间,抬头挺胸,精神抖擞。转弯处拐直角,无拖拉、喧闹现象,按照规定路线到大操场指定位置。

4、到达操场后能够规范踏步走等待后来班级入场,要求步伐一致,动作整齐到位,口令或音乐止方能停下。

5、队伍散开时安静快速,按照口令进行队列队形变化,整齐度高,无乱动现象。

小学课间活动学生安全管理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以“快乐体育、健康第一”为办学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作为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

二、目标和原则

目标: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能自觉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条件及学校特色,尽力提高活动有效性,发挥其育人效益。

4.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大课间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全面性原则。大课间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尽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指导,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操作、自主锻炼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以校内活动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活动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实施方法与目标

1、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后及下午第三节课后进行(A当日无体育课班级上午在操场进行,其余班级可选择进班级进行室内游戏活动;B上午在室内活动的班级到室外进行室外大课间活动,其余班级在室内进行室内活动)。采用背诵古诗词+分组活动的形式,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分组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由体育组安排,进行活泼多样的活动及游戏。

2、学校根据教育部以实施“阳光体育活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要求,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满足全体学生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3、学校制定好本校学生大课间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立各年级特色,努力形成品牌,更上一个台阶。每日上午一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指导教师“五落实”。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4、制定班级大课间活动制度,坚持每学期年举办一次全校体育运动会,不定期组织各类单项活动。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要覆盖全体学生,全校学生体育达标抽测合格率达98%以上,优秀率达30%以上。

5、学校大力改善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提高全体教师的活动组织和指导水平,并落实相应的经费,确保学校文体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积极整合和充分挖掘本地校外体育活动资源,定期开展活动,推动我校大课间活动形成规模、提高水平。

6、建立活动考核奖惩制度。学校每天由蹲点行政负责对所辖班级进行考核,一周一汇总,一月一评比,在每天考核中,班主任未能及时到场,每次各扣2分,未能按计划进行活动,每次扣班级管理2分,在活动过程中,由于班主任玩忽职守,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取消期末素质教育先进班评比资格,同时取消该班所在年级组的素质教育先进年级组评比资格。

7、体育老师要按分工做好巡回指导督查工作。

8、组织机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领导和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学生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充分认识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四、大课间组织机构

组长:xx

副组长:xx(总负责)

组员:全体正副班主任

活动组织:各班正副班主任

技术指导:全体体育教师

器材发收:体育组

五、活动要求

1、强调全员参与,组织学生活动的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2、雨天的大课间一般都安排在室内进行,轮到室外的班级也必须在室内进行棋类活动或者然后开展室内体育类游戏(项目见方案中推荐的,自由选择,也可自创)。

3、班主任为班级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是负责班级学生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与安全教育责任者,副班主任教师为班级学生课外活动的协助者。

4、每位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各种活动的规则要求,听从指挥和安排,并按时参加活动。

5、活动场地及器材管理,由总务处统一安排,实行器材由小组管理责任制。

6、每个班级应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安全责任事故为零。活动前组织学生对活动的规则学习了解,要认真进行安排并认真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7、有生理缺陷的学生不能参加相应的活动,教师应做好劝导工作。

8、活动制定好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活动中师生生命安全。

9 、组织游戏时学生不得跑入其他班级的场地。

10、体育组将根据大课间活动的内容,针对学生的练习活动内容,结合学校冬季三项比赛增加一次校内的体育活动吉尼斯挑战比赛,如拍皮球比赛、跳绳比赛、颠球乒乓球比赛、转呼啦圈比赛等。以此激励学生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

11、活动时间:周一到周五的每天上午09:05--09:30为大课间活动。

12、实施时间:20xx年3月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