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总结
微文呈现整理的榜样的总结(精选9篇),汇集精品范文供参考,请您欣赏。
榜样的总结 篇1
榜样,顾名思义即激励大家学习的能起表率作用的人。从古至今,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榜样人物,革命年代涌现出的刘胡兰、董存瑞等不畏牺牲,为了革命事业奉献出生命的烈士;和平年代涌现出的支月英、李万君等兢兢业业战斗在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的普通人。无论什么年代,都有不同年代的榜样,也正是这榜样的精神成为人们前行的指明灯,指引人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近日,特别节目《榜样》在中央电视台播出。通过讲述不同领域的先进典型人物在自己岗位上坚守信仰,无私奉献的事迹,让我们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这些典型事迹鲜活地解答了什么是共产党员、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优秀共产党员有什么样的特质等。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认为应该具有四个特质:一是有坚定信仰,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有远大的指向、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献身精神;二是有担当,面对群众所反映的难题,不畏难,要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家的事去解决;三是有责任心,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把他们的每一件事放在心上;四是有服务群众的真心,对待群众的事始终保持一颗热心,不忘初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有标杆作用,为人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我们应该向榜样学习,学习那种精神,并传承下去。
榜样的总结 篇2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定义了知识的作用:知识让人开阔眼界,升华境界,助推一种道德的美的价值取向的形成。中国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说明了教师这一职业,传授知识,根植道德的作用。
古往今来,许多名师正是传道授业的完美结合,流芳百世。他们的教育故事,树人精神,成为楷模,写进诗书,刻进历史。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建树颇丰的栋梁之材,也成为了后世教书育人的典范。于是,文明向前,知识不断更新,人类前行的脚步更加矫健。于是,就有了对老师这一职业的价值评价和美的呼唤: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灵魂是不朽的,它永生在人们的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的形成,是知识的堆砌,是知识的正本清源和不断升华。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如泥瓦匠。专心致致,匠心独具,知识之基就牢,知识之墙就美,反之,就会百孔千疮,南辕北辙。这个过程,既是寂寞的,也是清贫的,还是艰苦的。然而,老师的职业与泥瓦匠又有区别,有的教师和泥瓦匠一样,被人称为“教书匠”,往往只是满足于简单性重复和机械性“教”人,而忽视了更为重要“育” 人。而相反地,教育家们,不光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视立德树人,给学生传播新的、积极向上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为走心,因为立德,所以广为人接受和崇敬,所以才能成为教育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成为教育家,但能既“教书”又“育人”的老师,也必然会受到学生和社会的崇敬和褒扬。
曾经有一部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主人公瓦尔娃拉献身教育事业的故事,感人致深。正是她的努力,使一个偏僻的山村,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正是她的努力,使一代又一代的孩子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和升华,成为祖国各条战线建设才俊。瓦尔娃拉用自己平凡朴实的故事,塑造了一种特殊的教师人格力量,那就是师魂。它随着电影《乡村女教师》在世界各地的上演而不朽。鼓舞着许多的人,选择老师的职业,鼓舞着许多的人,到艰苦的地方扎根,将知识的种子,文明的种子,播在充满希望的土壤上。
在江西这片热土上,有许多像《乡村女教师》中瓦尔娃拉一样的.老师,耐得住清贫,坚守在三尺讲台上。高安大城镇中心小学的年轻教师陈腊英,正当她花样年华,事业进取,一场肾病危及生命——可为了工作、为了她深深热爱的讲台和孩子们,一次次晕倒在讲台;被学校强制性停课去住院治疗,她住院又要求出院,带病坚持上课持续近四年之久!铜鼓县阳光益智康复中心主任刘宜芬,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本是县里重点培养的村干部,自己还有一个乐队,一年收入五万多元,但是,为了那些智障儿童,她辞去村干部,办起了康复中心,成为了30多个智障孩子的妈妈。这样的优秀老师还有许多许多。
但是,红尘滚滚,物欲横流,也有一些不甘清贫、心里浮躁的人,在老师这个岗位上,要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有的满腹牢骚怪话,不能为人师表传递正能量,误人子弟,有的选择离开,去追求自己所谓的生活和价值。不同的追求,形成不同的师德,不同的师德凝结成不一样的师魂。在教育这个特殊的舞台上,老师传播着知识,同时还传播着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值得高兴的是,江西省教育厅正在开展的“首届感动江西十大教育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许许多多安贫乐教,扎根在教育战线默默奉献的一线教师,将以他们鲜活的事迹与形象,由幕后走上前台,更重的是通过他们,“师魂”这两个字将走进人们的心里。她们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成为榜样的力量,铸就新时代的师魂。江西省教育厅通过这一活动,对这些教师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的弘扬、表彰、宣传,必将和电影《乡村女教师》中的主人公瓦尔娃拉一样,鼓舞着更多的人,选择从事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必将鼓舞着更多的教师把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与理想。白发皓首,不改初心,为人师表,无怨无悔。
榜样的总结 篇3
10月27日,我收看了《榜样》专题教育片,感到深深地震撼,长久地受益。《榜样》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的事迹,来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线,弘扬他们的精神力量感召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榜样》中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故事,都彰显着党员的力量,展示着党员的魅力,传递着党员的正能量,让人深深地感动、折服,并受到精神的洗礼。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沈浩等,一批批楷模,一批批丰碑,无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榜样》中囊括今年七一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事迹,都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书写了大大的中国共产党员,不愧于党,不愧于人民,不愧于祖国。以《榜样》为示范,让《榜样》转化为精神,引领精神,必将激发广大共产党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榜样是精神,更是力量,是一股催人奋进的力量。罗官章、支月英等人的平凡事迹,让我感动。他们质朴的叙述,让我深受鼓舞和激励。他们都是真实的人物,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不是高山不可仰止的神话,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值得让我们为之醒悟和反思。和他们相比我们做的远远不够,我们要努力、要奋进!
看《榜样》、学榜样,就要向榜样看齐,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做身边人的好榜样。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向榜样学习,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职尽责、扎实工作,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彰显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和本色。
榜样的总结 篇4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需要选树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整个干部队伍。要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发挥好榜样的作用。
有“的”,就是选准榜样人物。无论历史还是现实,各条战线的.优秀人物可谓层出不穷。因此,选谁做榜样,应当统筹考虑。标杆人物立得实、富有感染力,榜样才会得到更广泛体认。哪些榜样人物对党员干部最有感召力?一是如雷锋、焦裕禄等英雄模范,他们广受爱戴与敬仰;二是身边的先进典型,因可亲可信、真实生动,易被学习效仿。
放“矢”,就是采取有效方法。激发榜样力量,首先领导要带头。正人必先正己,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学榜样,不用苦口婆心、唇焦舌燥,自然上行下效、层层传导。此外,还应用好载体,以表彰、通报、奖励等方式鼓励先进,用明察暗访、警示教育、通报批评等方式鞭挞后进,引导大家“择善而从”。多措并举优化环境,必能形成学习榜样的良好氛围。
然而在现实中,宣传先进人物,常常告诉大家“是什么”“为什么”,却很少细化为“怎么样”“怎么办”。其实,只有紧密结合实际,发掘先进人物身上的既普通又闪光之处,才会让先进典型可学易学,避免遥不可及、高不可攀。要自觉把榜样作为镜子,把群众利益作为标尺,照一照自身能力短板,量一量利弊得失与修养境。
榜样的总结 篇5
榜样是什么?榜样是船,让我扬起希望的帆,带我驶向胜利的彼岸;榜样是灯,照亮人生的道路,驱走黑暗的彷徨;榜样是指南针,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让我不再迷茫。
杜馨怡就是我身边的榜样,她有着一头利落的短发,一双大而水灵的眼睛,笑起来甜甜的。她是我的好朋友,更是大家的.好团支书。
时光在笔下停止,慢慢后退,定格在初二刚刚开学的一幕:
“谁想第二批入团,把名写在一张小纸条上给我!”她声音急切得很。仅仅一个上午,她就收到了十几张小纸条。要说同学们也真是给面子,每个人真是把名字写在张细长细长的纸条上。这样她就要加倍留心地收着,一个不小心就会把谁充满希望的心愿弄丢。只见她一张张打开,展平,认真看过后,再一条摞在一条上,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放在桌斗儿的一角。
然后把纸条上的名字写在张数学作业纸上,利用课间让第一批团员投票。说得轻巧,可是做起来哪里那么容易啊。杜馨怡几乎每节课间都跑去找团员投票,规则讲了一遍不懂,就讲第二遍。这样一句话在八个团员中至少讲了十几遍。
看着她忙来忙去,我都替她腿疼。本以为投完票就OK了,谁知她还要统计再次让候选人和团员投票……就这样我以为简简单单的一件小事她用了三天才完成圆满。
在第二批团员的团歌里我看见她欣慰的笑容。也许团歌的声音太大了,让时间后退得缓慢。我看见了她在运动会时画班牌投稿,在换黑板报时找资料,在团委办公室为团员盖团章……
虽然她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都是身边点滴小事,但是每件都是为班级无悔付出,每件都是为班级荣誉着想。
她是我的榜样,我的船,我的灯,我的指南针。
榜样的总结 篇6
张小娟是张北县二泉井乡西大淖行政村人,她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小娟与身有残疾的父亲、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今夏,她刚从张北县一中毕业,以626分的成绩考取大连理工大学。
7月25日一大早,简单的早饭后,父亲到山上放牛,张小娟在家打扫卫生、给家禽喂食、扫院子……汗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她却感觉不到。
临近中午,张小娟摘了两个西葫芦和西红柿,钻进低矮的.厨房里,张罗起午饭来。素炒西葫芦、白菜炖豆腐,张小娟在奶奶的指导下学会了这些家常便饭,炖肉则只有在过年时才会做。进入伏天,即使在坝上地区,家里也闷热地透不过气,她不禁担心起父亲来。烈日下,爸爸牵着两头牛缓缓走来,影子缩成了一个圆圈,却是她眼中最伟岸的身影。
父亲在张小娟还未出生时因车祸落下了残疾,但父亲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这个家。他不忍张小娟成为留守儿童,选择在村里种地供养着一大家人。20亩旱地,只能种植莜麦、小麦等产量低的农作物,一年到头,除去化肥等成本,一亩地纯收入只有70元钱。张小娟考上张北县城的初中后,父亲借钱养了两头牛,靠卖牛犊和牛奶供小娟读书。
父亲的付出,张小娟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傍晚,父亲忙着挤牛奶,又挨家挨户送奶,回来后,清洗挤奶用具,给两头牛喂草料和水。忙完这一切,父亲才坐下来,大口地往嘴里扒拉饭,他饿极了。张小娟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学习,摆脱穷困的命运,回报父恩。
“我很感谢父亲含辛茹苦地将我养大,家庭和出身是不能选择的,贫穷让我学会了坚强和自立。我能做的就是靠自己的努力,让爸爸和爷爷奶奶过上好日子,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小娟说。
榜样的总结 篇7
看了身边的榜样这本书,我深有感触:劳模们工作普普通通,言行平平常常,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好一件件平凡的事,而这才是真正的不平凡。他们事迹中体现的有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就是一面旗,一把尺,使我们学有方向,比有目标。
安陆东城支局综柜王景的先进事迹,让我不仅联想到自己做为一名综柜,在自己实际工作当中,是不是也能做到像她一样对待工作,真正做到诚信服务、用户至上,爱岗敬业、工作争一流,真情投入、迎难而上。王景是这样说的,“人与人之间,难能可贵的是真诚,只有真心相待,才会有信任”。王景用自己的诚心换来了客户对她的信任,也就是赢得了客户对邮政企业的信任。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真正将这些劳模精运用到工作当中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专业水平,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让用户真正感受到我们服务质量的好和差,同时,用户的需求在与时俱进,理所当然,我们的服务也得紧紧跟上。因此,我们一定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和优质服务。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好。
榜样的总结 篇8
经过收看《榜样》,我深深体会到榜样的精神力量,坚定了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的决心,并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干事信念。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当做到以下五点:
一要坚定梦想信念,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要像榜样那样坚定梦想信念,扎根基层、忠于职守,视事业如生命、把自我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促发展。
二要以感恩之心对待群众,树立宽广博爱的胸怀。坚持把党务工作当作自我毕生追求的事业,不敷衍不应付,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个人修养,进取转变工作职能,切实做到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为党的事业忠于职守、勤勉尽责,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要不忘初心,心系群众,造福于民。始终把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用心系群众的真情实感和实际行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四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要像榜样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五要养成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能站在更高的利益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职责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修炼榜样那样不张扬,默默奉献的个人品质,发扬“老黄牛”精神,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
榜样的总结 篇9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牡丹江市,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
参加工作以来,她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永动机,用初心和信仰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一辈子对党忠诚、一辈子为民奉献、一辈子坚韧执着、一辈子于己克俭的大爱情怀,无怨无悔、无私无我地在平凡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燃烧着自己,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兴滇人才奖”等40余项荣誉称号。
张桂梅同志把全部身心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她坚持用红色文化引领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铭记党恩、回报社会。她坚持每周开展1次理论学习、重温1次入党誓词的组织生活,发挥党员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她常年坚持家访,行程11万多公里,覆盖学生1300多名,为学校留住了学生,为学生留住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吃穿用非常简朴,对自己近乎“抠门”,却把工资、奖金捐出来,用在教学和学生身上。她以坚韧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