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学校预防艾滋宣传方案

2025/02/10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学校预防艾滋宣传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学校预防艾滋宣传方案 篇1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师生预防艾滋病意识,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和谐稳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秉承“没病少感染,感染少传播,得病少死亡”的艾滋病防控理念,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学校师生预防艾滋病意识,从源头上杜绝艾滋病传播,切实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奋力推进健康南宁建设。

二、工作目标要求

(一)工作目标。

1、建立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机构,健全完善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制度,提高校内相关部门及学生社团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能力,将预防艾滋病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落实专题教育课时要求。

2、新生预防艾滋病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学生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5%。

(二)工作要求。

1、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科学和健康的行为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培养青少年学生自尊自爱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2、开展普及教育与针对性干预服务活动,探索针对全体学生的预防艾滋病普及教育与针对有特殊需求学生的干预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提升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对艾滋病流行的关注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及应对能力,自觉改变危险行为,遏制艾滋病在青年学生人群中的传播。

3、建立各级卫生计生、教育部门与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协调配合机制,促进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常态化。

三、教育部门及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职责

(一)教育行政部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同级防艾办协调下,会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辖区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按属地管理原则,负责制定辖区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艾滋病宣传教育和性教育工作方案,定期协调与督促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

(二)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各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成立艾滋病防控工作机构,制定学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计划以及学校各有关部门工作职责,指定专人负责本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落实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课时要求,为学生提供预防艾滋病和性健康内容的.课程教育;做好“12·1”艾滋病主题宣传教育及日常宣传教育活动;配合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学校开展青年学生艾滋病国家哨点监测工作。

四、工作内容及运行机制

(一)配合推进青年学生艾滋病国家哨点监测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辖区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于每年4-6月在学校开展青年学生艾滋病国家哨点监测工作,并完成相关指标任务。

(二)加大学校艾滋病宣传教育力度。

各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在辖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技术支持下,由各学校具体实施。

1、落实艾滋病宣传教育课时要求。落实初中阶段6课时,高中阶段4课时,职业学校4-6课时要求,并确保开展艾滋病专题讲座不少于1课时。在新生入学时要发放预防艾滋病教育处方,在新生入学教育开展不少于1课时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提高覆盖率。

2、优化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通过专题讲座、选修课、网络教育等,全面普及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各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大型的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3、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采取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专题讲座等符合学生特点的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宣传栏、校园广播、公共卫生间等传统宣传教育平台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学生对感染艾滋病危险性的认识。

4、创新教育形式。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向学生动态推送艾滋病感染途径、感染风险、预防策略、HIV检测和咨询服务等信息,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引导有危险行为的学生主动寻求HIV咨询和检测服务。培育青年志愿者队伍和学生社团,鼓励其参与校内外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5、加强防艾师资培训。各学校要重视预防艾滋病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学校校医、班主任等艾滋病防控工作人员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活动。

(三)加强学校重点人群干预服务工作。

1、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学校重点人群艾滋病咨询检测点。各学校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建议设立艾滋病免费咨询检测点,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预防艾滋病相关人员进行咨询检测相关业务培训,向学校师生提供艾滋病检测前、后咨询,提高师生艾滋病检测意识。

2、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学校艾滋病重点人群干预。各学校应主动配合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利用校内心理咨询中心或社团开展重点人群调研,摸清本校学生的状况和需求。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志愿者深入艾滋病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介绍艾滋病检测服务信息,鼓励定期检测。

3、建立便捷的安全套供应网络。各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结合校园实际,配合和支持设置安全套销售点和安全套发售装置。

4、支持学校男同志愿者开展同伴动员检测活动。各学校应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挑选能力强、有自愿精神的校内男同学生进行培训,支持其动员同伴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艾滋病检测,扩大学生重点人群检测面。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工作责任。各学校要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教务、学生工作、宣传、团委、卫生(保健)室等部门参与的艾滋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学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由团委、学生工作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开展,落实教学课时由教务部门负责,卫生(保健)室、宣传部门要密切配合,提供技术支持。

(二)强化组织协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学校要将艾滋病防控工作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工作计划,制定学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和措施,落实预防艾滋病工作人员和经费,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三)加强督导检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卫生计生等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辖区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对未按要求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学校预防艾滋宣传方案 篇2

为切实加强我校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国务院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要求,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高度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着眼于国家民族的未来,从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高度,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学校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上,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明确工作目标和行动措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以强有力的宣传方式和科学的`内容,促进学生建立起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关爱健康,关爱生命,营造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指导原则

1、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为主,加强健康教育。

2、坚持常抓不懈地做好宣传教育,使学生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3、认真把握艾滋病防治宣传普及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三、工作目标

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倡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倡导相互关爱的道德风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深入持久地开展健康教育。使我校教师对预防艾滋病常识教育知晓率达100%,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95%以上。

四、措施及要求

1、学校将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纳入教学工作计划中

学校把艾滋病预防知识纳入教学工作计划中。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每学期6课时(学生主要利用班会进行,教师通过例会进行),做到有计划有教案,开课率达到100%。注重教学质量和效果,并开展问卷调查和试卷测试及写作形式不断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2、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和预防艾滋病作文评选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宣传,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

3、预防艾滋病教育和其他教育相结合

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多种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发挥综合效应。

4、提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专人分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积极主动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学校预防艾滋宣传方案 篇3

一、活动宗旨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及《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以保障学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为根本目标,围绕今年宣传主题,通过多种途径、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员工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掌握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和关键技能,进一步普及艾滋病防控知识,推动我省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各项措施全面落实。

二、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20XX年12月1日前后。

2、活动主题:“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为“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3、活动内容:

(1)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要注重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专题教育和专题讲座向学生传授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技能。活动期内,以课时保障(初中学段6课时、高中学段4课时的.时间和高等学校每学年不少于1课时的时间)和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为重点,检查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或专题讲座落实情况。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橱窗、板报等传统媒体及网络微博、微信及手机短信、室内外电子屏幕等新型媒体,通过公益广告、专题节目、专家讲座、广场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艾滋病防控知识和国家防控艾滋病相关政策。

(2)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组织、学生公益类社团的作用,运用同伴教育或防艾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在校园内外开展防控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宣传艾滋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的危害,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进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

(3)省级层面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专项调研及优秀和宣传周活动组织实施方案选评。具体组织实施任务由省教育厅委托省高校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承担。

(4)积极参加当地政府防艾办组织的宣传教育活动,协助配合相关公益组织做好在教育系统开展的宣传活动。

三、相关要求

1、宣传周活动形式与内容设计,应紧密联系当前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趋势与特点,按照教育部对于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结合各年龄阶段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重点内容以及身心发育特点,注重实效,注重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广泛性。要让学生全面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树立科学、健康的性观念,引导学生遵守性道德,洁身自好,拒绝婚前性行为和非法同居。要教育学生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消除对艾滋病人的歧视,不断提高防艾工作质量和效果。

2、各地各学校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主管领导牵头,细化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并有效发挥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在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专家作用,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保障预防艾滋病宣传周活动顺利开展。

3、省级层面专项调研、优秀和活动方案评选工作主要面向普通高校,有条件的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可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择优原则推荐参加优秀和活动方案评选。要通过实地调研和优秀方案评选发现典型,总结经验,丰富我省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教学资源,同时查找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加强专业指导。专项调研可结合全省年度学校卫生工作联合检查一道实施,也可单独选点择时进行。专项调研具体时间、地点和优秀、方案评选组织实施方式由高校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根据完成受托任务实际需要确定。各地各高等学校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经评选产生的优秀、优秀活动方案,由省高校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以适当的方式通报表彰,并将上载到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管理平台作为示范性教育教学资源在全省教育系统共享。

活动结束后,各地各高校应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包括活动开展情况、取得的宣传效果和经验以及活动报道,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等,形成书面材料于12月15日前发邮件至省教育厅体卫艺处。

学校预防艾滋宣传方案 篇4

一、学校领导重视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我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制定了防治艾滋病工作方案和计划,成立了遏制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小组,校领导亲自挂帅,明确职责,协调各方面力量,狠抓落实,做到领导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扎扎实实地开展艾滋病预防工作,活动真正做到了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

二、内容及方法

1、开展全校师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2、举办预防艾滋病板报展览活动;

三、主要工作

1、为了有目的、有教育意义、科学地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按照上级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全校6个教学班,教务处统一安排课程,先由健康教育教师对班主任进行培训,然后讲明班主任本学年需要完成健康教育的部分。每周安排0、5课时为健康教育课。

2、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共进行2次有关知识讲座,内容包括:

(1)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对人类危害的普遍性、长期性及毁灭性。

(2)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与HIV感染者区别;艾滋病临床表现;艾滋病毒的体外消毒方法。

(3)艾滋病预防原则:洁身自爱、拒绝毒品,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4)同情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告知同学们目前全人类的`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我们要关心他们,如果歧视,只会加速艾滋病的传播。

3、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利用广播、板报、展览、讲座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为学生们提供青春期性教育和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一些学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如何倾听,促进同学们交流过程,尊重别人,学会如何与人亲密相处,学会如何拒绝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诱惑,提高自尊,将其学到知识融入预防艾滋病中去。为了使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学校组织放映有关录像、片子有《艾滋病基本知识》等。

总之,开展以学校健康教育为中心的`全民宣教,是预防艾滋病在我国蔓延的最有效手段,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方法。通过活动,教师和学生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知道了对待HIV感染者、艾滋病人不应歧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今后,我校将在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艾滋病预防工作的长效机制,继续努力探索和实践,力争为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