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外墙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外墙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篇1
一、工程概况
1. 项目概述:明确工程名称、地点、建筑面积、结构类型等基本信息。
2. 搭设目的:外墙脚手架主要用于保证施工过程中的高处作业安全,为施工人员提供工作平台和通道。
二、脚手架选型
1. 类型选择: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钢管扣件式落地脚手架作为外墙脚手架。这种脚手架具有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搭设灵活等优点。
2. 材料规格:
钢管:一般采用外径48mm、壁厚3.0mm或3.5mm的高频焊接钢管,符合GB700《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的技术要求。
扣件:采用符合GB15831《钢管脚手架扣件》规定的扣件,包括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
其他材料:如脚手板、安全网、镀锌铁丝、安全带等,均需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三、搭设方法
1. 施工准备: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检查验收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材料,确保质量合格。
2. 地基与基础:
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和场地土质情况,进行地基处理。一般采用原土整平夯实后填碎石垫层,再浇筑C20混凝土垫层。
设置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基础引起沉降。
3. 搭设顺序:
一般按照立杆→小横杆→大横杆→格栅→斜杆→脚手片→栏杆→设置连墙点→挂安全网的顺序进行搭设。
搭设过程中,应逐排、逐跨和逐步进行,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搭设要求:
立杆:严禁将外径不同的钢管混合使用;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长度不小于3跨;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横向水平杆:主节点处必须设置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以增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四、安全措施
1. 安全防护:
脚手架外侧自第二步起设置1.2米高的'防护栏杆和180mm至300mm高的挡脚板。
操作人员上下架子必须有安全可靠的爬梯或坡道。
2. 安全网设置:
脚手架外侧应连续设置密目式阻燃安全网,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3.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扣件紧固、杆件无变形、安全网无破损等。
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应暂停施工并加强检查和维护。
五、注意事项
1. 遵守规范: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
2. 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材料堆放整齐、施工秩序井然。
3.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外墙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篇2
一、工程概况
在制定外墙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前,需明确工程性质、建筑面积、结构类型等基本信息。例如,某工程可能涉及多层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厂房,建筑面积数千平方米。
二、搭设方案选择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脚手架搭设方案。外墙脚手架通常采用钢管扣件式落地脚手架,因其结构稳定、搭设灵活、承载能力强而广泛应用。
三、搭设参数
1. 钢管规格:一般采用外径48mm、壁厚3.0mm或3.5mm的高频焊接钢管,符合GB700《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的技术要求。
2. 扣件类型:使用符合GB15831《钢管脚手架扣件》规定的扣件,包括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
3. 立杆间距:横向和纵向间距根据工程需要确定,一般横向间距为1.05m至1.5m,纵向间距为1.5m至1.8m。
4. 步距:大横杆步距通常为1.8m,底层步距可适当调整,如按1.6m设置。
5. 脚手板铺设:根据施工需要铺设一层或多层脚手板,确保施工面平整稳固。
四、施工准备
1. 材料检查: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无裂纹、变形、锈蚀等质量问题。
2. 技术交底:向脚手架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搭设要求和注意事项。
3. 基础处理: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和场地土质情况,进行地基与基础处理,确保脚手架基础稳固。
五、搭设步骤
1. 放线定位:根据施工图纸和脚手架搭设要求,进行放线定位。
2. 铺设垫板:在定位线上铺设垫板,确保垫板平稳不悬空。
3. 搭设立杆:按照立杆间距要求搭设立杆,注意立杆垂直度和稳定性。
4. 搭设横、纵向水平杆:在立杆上搭设横、纵向水平杆,形成基本构架单元。
5. 设置连墙件:按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确保脚手架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
6. 铺设脚手板:在水平杆上铺设脚手板,确保施工面平整稳固。
7. 设置安全网:在脚手架外侧设置密目式阻燃安全网,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六、安全注意事项
1. 搭设过程中:应确保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等个人防护用品;严禁酒后作业和疲劳作业;搭设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脚手架的.连接件是否松动、变形或损坏;严禁超载使用脚手架;遇有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使用脚手架并采取加固措施。
3. 拆除过程中:应制定详细的拆除方案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拆除时应遵循从上到下、先搭后拆的原则;拆除的钢管、扣件等材料应分类堆放整齐并及时清理出场。
七、总结
外墙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是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遵循安全规范和技术要求、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监督等措施,可以确保外墙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外墙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篇3
根据业主提出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及工期、质量等要求,外墙脚手架采用全封闭式钢管脚手架。
一、材质要求
1、采用外径为48mm、壁厚为3.5mm的无缝钢管,立杆和大横杆的'长度为4-6m,小横杆为1.2-1.3m,对有严重锈蚀、弯曲、压弯、压扁(损伤和有裂缝者)严禁使用。
2、直角、回转、对接均采用铸铁扣件,对有脆裂、变形、滑落等现象的扣件应进行筛选,扣件螺栓刷上机油。
3、搭设前对所有需用的钢管、扣件由材设部门进行筛选,进行检查,严格实物验收,施工现场方可使用。
4、竹篱笆宜横向密编,纵片不少于5道,每道应用双片,横向应一正一反,且周边应用两根竹片对面夹紧,并打眼穿铁丝扎牢,竹片宽度不得小于30mm,厚度不得小于8mm,不能用腐朽的毛竹制成。
5、密目网、小挑网应有准用证和合格证。
二、搭设方案
1、采用双排立杆搭设,离墙0.25m,立杆间距纵向1.80m,横向1.05m,步架高1.8m.
2、搭设最大高度为22.0m.
3、搭设程序:
地基处理、弹线、摆垫铁→竖立杆、设扫地杆→搭设水平杆→接立杆、附墙壁设置、铺脚手板→搭设栏杆→挂小挑网、安全网。
三、脚手架的基本要求
1、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保证在施工期间所规定的荷载或在气候条件的影响下不变形、不摇晃、不倾斜,能够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构造简单,搭设、拆除、搬运方便,使用安全。
3、外架的宽度、高度、离墙距离能满足工人操作、材料的设置和运输的需要,一切按有关外墙脚手架的操作程序进行。
4、要有足够的面积满足堆料、运输、操作和行走的要求。
5、要因地制宜、量材施用尽量节约用量。
外墙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篇4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西乡镇工业区内,风影秀丽,环保优美。分别由一栋一层板材加工厂、一栋二层办公楼、一栋四层宿舍以及设备基础组成。外墙脚手架是施工安全中的主要部分,是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是关系到本工程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所以,外墙脚手架的搭设工作要作为重点来抓。要有专人负责,组织有经验、通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施工。在安全的防范工作必需要高度重视,树立一种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为安全生产创造先决条件。
二、 工程特点
2.1.1 外墙结构
外墙前面一层缩入6.5m,后面挑出2.2m,外墙边基本成为矩形状。挑出部分直接从地面搭起,缩入部分从二层楼面搭起。
2.1.2 环境关系
本工程建于新建的工业区内,周围的建筑物都正在施工。要树立我公司的良好的施工形象,发扬本公司的优良传统。更要把安全的防范工作作为重点来抓,脚手架是主要部分,采用安全网和脚手板的围护来达到安全预防目的。认真执行国家的安全规范,要贯彻“安全第一,以防为止”的方针,还广大市民既安全又宁静的优美环境。
2.1.3 外脚手架构造
本工程的楼层不高,前面二层以上虽然是从楼板面开始,但上三层脚手架的重量不大。在脚手架根部加垫2000×200×60厚的木板,作为分散楼板的集中受压。后面直接从地面按落地式脚手架的`搭设方法即可。
三、脚手架设计
3.1.1 材料的选择
(1) 架体材料全部采用48厚3.5优质无缝钢管和钢管扣件。
(2) 外围维护采用经深圳市安全检查站审批的安全网。
(3) 作业层跷板采用6钢筋网片。
3.1.2 搭设方法
1、工艺流程
落地式脚手架:放线→地基平整夯实→外侧设浅排水沟→铺设垫板→放置纵向扫地杆→逐根竖立立杆→(与扫地杆扣牢)→安装横向扫地杆(与立杆及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牢)→安装第一步小横杆(立杆与大横杆每个交点处均要设置小横杆)→第二步大横杆→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抛撑(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牢,在搭设两道连墙杆后拆除)→第三、第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设置连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满铺脚手板和挡脚板→搭设护身栏杆(材料同架子)→挂密目式安全网。
2、 主要施工方法
a. 外脚手架搭设
根据现场场地情况,建筑物高度和结构特点,采用双排扣件式钢管满搭设外脚手架。脚步手架外边满挂密眼难燃安全网,搭设时要跟随主体而上,而且要超过作业层高度一层。本工程的总高度17.2m.,前面部分要在二层楼面开始架设,此部分只有10.7m,在楼板上加垫板后采用落地式脚手架的搭设方法即可。
a.1 落地式脚手架搭设的具体方法
脚手架基础平整夯实,修造排水沟。铺设脚步手架垫木,垫木板选用长2~2.5m、宽不小于200mm、厚不小于60mm的木板,垂直于墙面放置,并可用长4.0m、宽200mm和厚60mm的木板平行于墙面放置。垫木板下必需平整夯实,密实度不少于95%。
排设立杆和大小横杆,而且竖向立杆要长短交错。用扣件将立杆、大小横杆连接,装配临时斜撑。立杆应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以保证搭接接头错开,相邻接头错开高度应>500mm,立杆在转角部位必须到位,距地面不大于200mm距离内设扫地杆,架体里外立杆间距1000mm,立杆纵距1500mm,大横杆步距1800mm,横杆与立杆用扣件连接,从脚手架两端和转角处设置剪刀撑,中间每隔12m~15m设一道,且每片架不少于三道,剪刀撑宽度为3~5倍立杆纵距,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范围,最下面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宜大于500mm。剪刀撑的设置应自下而上连续设置。
1)、立杆横距为1000mm,纵距为1500 mm,内立杆距墙柱面不宜大于300 mm,相邻立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内,立杆接头必须用对接扣件连接,与相邻的大横杆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与横杆必需用直角扣紧,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
2)、大横杆步距为1800 mm,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邻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内外两相邻横杆的接头不应在同跨中,相邻步架的大横杆应错开布置在立杆的里侧和外侧,以减少立杆偏心受载情况,接头宜采用对接扣件相接。
3)、小横杆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之上,并用直角扣件两端固定扣紧。在相邻立杆之间,根据需要加设1根或2根小横杆,靠墙一端至墙面距离应为200~300 mm。每隔高度不大于4 m、水平距离不大于7 m设一根与建筑物内的预埋钢管连接(用扣件拧紧)作为连墙杆。
4)、剪刀撑在两端和转角处设置,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度至60度范围,两端转角处以及每6~7根立杆需设剪刀撑,剪刀撑搭接长度不小于400 mm,并用两只旋转扣件扣牢。
5)、防护栏在外立杆主杆中增加一根钢管,水平方向在横杆步距中增加两根钢管交错相连,采用扣件扣牢。
6)、脚手板采用直径不小于6的钢筋网片焊制而成,规格在1000×800 mm为宜,钢筋网片焊接处不得有脱焊现象,钢筋网片与水平杆捆绑沿长方向用18镀锌铁丝绑扎,每边不少于3扣。首层隔离层和施工操作层必需满铺脚手板,做到严密牢固、铺平、铺稳、铺实。每隔4步架要满铺一层脚手板,第一层的墙边空隙均要满铺,预防物品坠落伤人。
7)、安全网要使用深圳市安检站认证的密目安全网品种,在外脚手架外侧立面紧随架体搭设满挂。采用18镀锌铁丝封闭式绑扎在钢管上,每隔10 m必须用安全网水平封闭一层。
8)、斜道在二层楼面上开始按“之”字型搭设。斜道附于外脚手架旁,供人员上下之用。在斜道拐角处设置平台,斜道宽度为1000 mm坡度为1∶3(高∶长),斜道拐角平台面积应不小于6 m2,宽度不小于1500 mm。斜道两侧及拐弯平台外围,应设不低于1.2 m防护栏杆及不低于0.2 m的挡脚板,人行斜道的脚手板上应钉木防滑条,厚为20~30 mm,间距为300 mm,斜道的搭设方法与主体架的搭设材料和方法相同。
9)、卸料平台作为转运材料之用,从主体架悬挑式结构,平台与楼板平齐,并在垂直方向错开设置。用钢管从架体伸出1500 mm左右,每500 mm一根。长5~6 m、宽1.5 m,周围设1.2 m高的栏杆。下用钢管每1000 mm一道与平台成60度角作为斜撑,上两端也用钢管与平台不小于60度角作拉杆,平台的钢管要与建筑物拉结成一体。在平台上要挂“限定荷载标识牌”,底用钢筋网片满铺,周围用安全网满挂。
四、脚手架的技术要求
4.1 架子用钢管、扣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扣件必须拧紧。
4.2 用14园钢的花篮螺丝做拉杆,所拉位置必须在水平挑杆外节点上,拉结必须牢固可靠。
4.3 架子与建筑物加连墙杆,层层拉结,并设置全覆盖纵向垂直剪力撑。
4.4如因条件限制,架子周围未连续封闭,应设置横向垂直支撑,端部用连墙杆加强。
4.5 每四层设置一道撑拉杆,拐角处用16根斜撑进行可靠连接。
4.6 其他细部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可靠处理。
五、架子使用与维护
5.1 施工中应保证架体始终超过最高作业层1.8m以上。
5.2 架子上严禁集中堆放建筑材料和多人集中一处,施工荷载应控制在270kg/m2以内,每段架体只限两个操作层作业,且操作层必须满铺钢筋网片,并用夹板作全封闭。
5.3 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和拆除应符合有关规范、规程、规定、安全防范措施等。
5.4架子必须坚持先验收后使用的制度,验收由公司质安部主持并会同现场有关人员共同进行,并做好验收记录。
5.5 外脚手架和外侧立面的安全网必须有专人随时检查,发现脱落或不安全的地方及时修补。
5.6 当外架高出周围建筑物时,将拉杆、预埋吊环与楼板筋焊接,楼板筋又与大楼竖向引下线焊接连通一体,形成防雷系统。
5.7 外架使用过程中应经常对架体构配件及避雷系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8 台风警报期间,应对架体检查及加固,并清除架子上的材料等物,台风之后要立即对架子进行系统全面检查,清除隐患后方可使用。
5.9 架子的连墙杆不得随意切除,确有需要必须通过技术人员同意并采取措施后方能切除。
六、脚手架拆除
6.1 根据工程进度合理安排架子的拆除时间和顺序。
6.2 架子拆除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拆除顺序、拆除范围、时间、材料传递、堆放和运输等。
6.3 架子拆除时间应设警戒区和警戒线,并临时封闭或切断下部通道和场地,设专人巡视,严禁任何人员在作业区内行走。
6.4 拆除的架子材料应集中堆放并及时运走。
七、脚手架验收
脚手架应由持证架子工严格按规程搭设,搭设前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材质应经检验并符合要求,严禁钢木混用。由公司的安全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脚手架应分部、分段,按施工进度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八、脚手架安全
外墙施工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和外爬架,外侧采用全封闭密目式安全挂网;脚手架应按施工实际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进行设计和计算。应在安全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监督下由熟练工人负责搭设;未经过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和无上岗证人员不能上岗。脚手架的检查分段分层验收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使用中要严格控制架子上的荷载,尽量使之均匀分布,以免局部超载或整体超载;使用时还应特别注意保持架子原样。有的结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