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方案

2025/02/14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

2、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

3、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一些反映自己家乡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等的录象、录音资料。

2、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

教学过程

1、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在我们的家乡,流传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音乐、戏剧、舞蹈以及风格不同的传统手工艺品等,它们是我们家乡人的性格、思想和情感的体现,反映了具有家乡特色的风俗习惯、劳动和生活状况。

2、欣赏。(1)放几段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或歌曲,请大家欣赏。要求学生边听边辨析,从中说出哪段是自己家乡的音乐,哪些是其他地方的音乐,并说出省(自治区)名。在整个欣赏活动中,教师可做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体会乡音乡情是家乡人性格、思想和情感的真实反映。(2)展示几件家乡的传统手工艺,请学生欣赏。要求他们说出他们的名称、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教师提问:“大家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手工艺品,想不想试者自己动手做一个呢?

3、手工制作。选一件简单且易于制作的家乡传统的特色手工艺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仿制这件手工艺品。制作时,教师可通过示范,讲明制作的方法、要求及注意的事项,然后对各小组分别进行具体指导。

4、展示。学生的作品完成后,把它们挂起来或放在平台上供大家欣赏、评判,并授予作得最好的学生“巧手小学生”的称号,以示鼓励。

5、小结。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主题思想,让学生认识到乡音乡情最能表现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最能反映家乡人的风俗习惯、劳动与生活情况。

家庭作业

把自己的作品拿给爸爸、妈妈看。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方案 篇2

预设目标:

1、知道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并感受过年的欢乐。

2、学会文明拜年及招待客人的一些礼仪,做个文明小客人,热情小主人。

3、学会感恩,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长辈、老师、同学等的祝福。

准备活动:

1、收集有关新年的歌曲,年画、儿歌、对联、窗花等装饰物。

2、了解当地过年的风俗习惯,收集有关过年的民间故事。

3、亲手做一张祝福卡。

活动流程:

一、导入、营造氛围

师:小朋友们,前几天我们刚过了一个节日,你知道是什么吗?对了,元旦是我们常说的公历的新年,我们国家还有一个更隆重的农历新年,那就是春节,你们知道今年的春节是哪一天吗?

春节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年,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把家里装扮得漂漂亮亮的,现在也让我们在热闹的音乐声中,把这里打扮打扮,好吗?

(音乐起)(布置好的小朋友可以先四处参观一下)

二、话过年

1、介绍布置

师:在小朋友的巧手布置下,我们的教室已经变得喜气洋洋的了,听鞭炮声响起来啦,让我们大声地欢呼一下“过年啦!”(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欢天喜地过大年。

刚才你们都在教室里挂了些什么?贴了些什么呀?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春联、窗花、结、年画等……(请一个学生上台介绍)

2、“年”的故事

师:那你们知道春节为什么要挂灯笼、贴红联、放鞭炮吗?(引出传说)

其实在这儿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过年的故事。(课件播放故事)

听完提问:传说中“年”是什么?挂红灯、放鞭炮是为了……(把怪兽“年”吓跑),但这仅仅是一个传说,现在张贴这些更多地是为了表示喜庆,表达人们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3、师:过年啦,人们除了挂灯笼、贴红联之外,还会做些什么呀?

(吃年夜饭、看春晚、穿新衣、走亲访友…………)

三、演拜年

1、听门铃声响起来啦,你们瞧,谁来了?

爷爷奶奶带着小妹妹到啦,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当好小主人呢?(打招呼、请进、请坐、请喝茶、请吃东西)

穿插(应该怎样拜年呢?)

2、现

我就来扮一扮你的奶奶,过年到你家来啦,哪个小朋友愿意招待我一下呀?(师生配合演)

大家来评一评,他演得好不好?哪里不好?

现在奶奶再带上小妹妹,谁来招待我们呢?

你们想演吗?找你的好朋友去演一演怎么招待小妹妹吧。

找一对演得好的学生示范演。

3、吃年夜饭啦,看妈妈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好菜,看看都有些什么?(简单地介绍一下表示的含义)

4、瞧,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开开心心地吃起来啦,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妹妹坐在桌子那边,我们就坐在桌子的这边。想想吃饭时,你该对爷爷奶奶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呢?(最好加上动作)

祝福爸爸妈妈什么呢?

还有小妹妹呢!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请你选择在座的一位,亲亲热热地对他献上祝福的话吧!)

四、谈收获、感恩

1、吃过年夜饭,让我们轻松轻松,做个有趣的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击鼓传花”

(出示“击鼓传花”),宣布游戏规则:鼓声响起时开始按顺序传花,鼓声停看花在谁手上,就能获得一件小礼物。礼物在哪儿呢?看在新年树上挂着呢。

呀,礼物中还有一个小秘密呢!

题目:

@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唱一首新年的歌。

@请面朝后面的老师向他们说一句祝福的话。

@说说你一年来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本领?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会哪些本领)

2、那么这些成绩的取得,我们该感谢哪些人的帮助呢?怎么感谢?

老师父母同学

3、写祝福卡(音乐起)

今天我们在一起欢天喜地过大年,心里都装满了对亲人、对朋友的深深的感谢和浓浓的祝福,让我们把这份感谢和祝福写在祝福卡上,送给你的父母,你的老师或者你的朋友吧!

4、读祝福卡、送祝福卡。

五、结束:

小朋友,新年代表着新的目标,新的希望,新的成功。现在,就让我们满载着新年的祝福,大声地说出我们的祝愿,祝愿大家……(新年好)(点击课件,出示“新年好”,出现新年好的歌曲)

让我们在〈新年好〉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吧。(起立,齐唱歌曲)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2~13页。

教学准备

教材展示的是萝卜的种植和收获,但教师应对本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或蔬菜)从种植到收获的生产过程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本地区各农时相应的农业劳动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以便使教学与本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一致。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种萝卜的吧。”

2.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通过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

第一幅图画是播种。在烈日下,按照一定的间距,爷爷用镐刨坑,虎子在弯腰把萝卜种子点在坑内,并把坑用土覆盖好。

第二幅图画是间苗。因为播种的时候,每一个穴位里都要撒几粒种子,种子发芽以后,每个穴位里都会长出一撮萝卜苗,但是不能够任其生长,因为那样萝卜就长不大。所以要拔掉幼弱的萝卜苗,只保留一棵最健壮、长得最大的幼苗,这叫做间苗。

第三幅图画是除草。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杂草也会随着长起来,并且和农作物争夺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尽管天气非常炎热,虎子和爷爷仍然必须在烈日下给萝卜松土和除草。

第四幅图画是给正在生长的萝卜培土。萝卜只有在疏松的土壤里才能够越长越大,因此在萝卜的生长过程中,要给萝卜周围培土。

第五幅图画是灌溉。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命脉,所以爷爷要注意给萝卜灌溉,保证萝卜生长所需要的足够水分。

第六幅图画是收获。收获的时候是用镐把土刨松,这样把萝卜拔出来的。

第七幅图画是在获得了好收成以后,虎子和爷爷有了收入,精打细算地把收入用于日常生活。

3.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明确,看到田野上丰厚的收获,自己一年的辛劳得到了回报,这么多的收成自己家是用不完的,所以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将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由于萝卜新鲜而且质量好,所以在市场上很好卖,很快就把收成换成了收入,今后一年的生活就有了保证,因此农民的心情都是非常喜悦的。

4.阅读教科书中“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账目”。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明确,在账目中,虎子家购买了象棋、球鞋、老花镜、食用油、电灯泡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东西都是自家不能够生产的,但又是生活中非常需要的。所以,用卖萝卜的收入买回这些用品,用于日常生活。剩余的钱存到了信用社。

对照虎子家的劳动收入方式,讨论:和自己家的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自己的父母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的?

5.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成果,并概括出农民在土地上生产食物是十分辛劳的,农民们通过他们的劳动得到收成,用于维持他们的生活。

给教师的建议

教师要对本课题出示的范例―――萝卜的生产过程有科学的了解。

家庭作业

建议在家长的支持和指导下,学生选择合适的时节,在自家院落(城市里住楼房的学生可以利用阳台)的一小块地上(城市里住楼房的学生可以利用花盆)种植少量的青菜、菠菜、辣椒等好种易活的蔬菜,体验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感受劳动的愉悦。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和科学课(自然课)老师合作,组织学生在学校中开展体验种植活动。

建议

1.观察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兴趣,学生崇尚自然,尊重劳动的态度。

2.对农村的学生,观察他们是否从“萝卜的故事”联系到自己家农业劳动的体验,以及对收获的态度;对城市的学生,观察他们是否从“萝卜的故事”中读懂了农业劳动的艰辛,观察他们对农民生活的关注态度。

本页的五幅插图比较完整地展现了萝卜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播下种子。嫩芽出土了,虎子多么喜悦!铲除杂草。辛勤培土。

学地给萝卜“喝水”。收获的时节。计算收入和支出。收入和支出。农业劳动中收成换为收入的经过,以及与此相伴的喜悦心情。(参照教材第4、5页)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情感与态度:树立对班集体的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愿意为争创优秀班集体而努力。

知识与技能:知道学校从哪些方面优秀班集体,反思集体生活,对自己班集体的状况有正确的定位。

行为与习惯:认识到每个人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集体的荣誉需要每个同学用实际行动来争取。

活动准备:

1.课前小记者采访大队辅导员、班级任课老师,并做好记录。

2.用摄像机拍摄小记者采访时的情形,拍摄班集体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些场面。

3.个别有才艺特长的学生准备自己的才艺。

4.教师准备一道选择题,学生准备纸、笔等。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定下班级奋斗目标,明确优秀班级标准

1、师:老师这里有一道选择题,请大家看。

(1)实物展台出示:

①二(2)班要成为全校老师、同学心目中最优秀的班集体。

②二(2)班给学校老师、同学留下的印象一般、不深刻。

③一提起二(2)班,老师、同学马上皱眉头。

(2)生选择并说出理由

(3)教师在黑板上贴上这个共同的选择。让生齐读。

2、提问:在同学们心目中,什么样的班集体才是最优秀的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守纪律、爱学习、爱劳动、争荣誉……

3、过渡:这些都是同学们的看法,我们学校又是从哪些方面优秀班集体的呢?想知道吗?下面,请我们班的小记者将自己采访的情况告诉大家。

小记者汇报采访情况,并出示自己的学校低年级优秀班集体的标准。

争创优秀班集体要做到

爱学校爱班级爱学习守纪律

讲文明有礼貌讲卫生爱劳动

干部带头团结友爱争创荣誉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师:谢谢小记者。现在大家可以把我们自己的看法和学校的要求对照一下,其实这上面的好多内容,同学们都提到了。同学们的看法和学校差不多,真了不起!

二、反思检查自身的优点与不足,给班集体正确定位

1.我们的优点。

(1)个人反思: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学生读黑板上贴出的班级奋斗目标。

大家可以对照学校的要求,想想学校要求的哪些点我们二(2)班已经做得比较好了?

大家可以闭上眼睛仔细想想,如果能想起班上哪些、哪些事做得好就更棒了!

(2)小组交流。

师:想好了吗?有的同学也许一时还不能全部想起来,那我们先在小组内和同学说说,相互提醒一下,尽量能想起具体人、具体的事。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

(3)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说我们班哪些方面做得好?我们自己或同学哪些地方、哪些做的得好?被表扬的同学请站起来。

教师引导学生对应学校的要求说一说,并引导学生为做得好的同学鼓掌,有特长并为班级争光的同学可以将自己的才华展示一下。

师:大家想知道老师们是怎么二(2)班的吗?教师播放小记者采访班级任课教师对该班的录像及播放该班学生学习活动时的一些场面,学生观看。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谈了那么多,又听了各科老师对你们的,还通过录像看到了平时学习活动的场面。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借机板书,揭示主题:我们班真棒。

师:愿意一起来大声地、高兴地读读吗?

师:如果以100分作为满分的话,你们觉得可以给我们班打多少分?

教师根据大部分学生的意见,给班级打分:99.5分。

2.我们的不足。

师:为什么大家给班级打99.5分,而不直接给100分呢?

把你发现的不足告诉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以后怎么改正。

学生自由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问:我们的优点不是很多,可小毛病实在太多了,怕改不过来,我一个人的表现会不会影响到整个集体呢?同学们,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学生回答。

是啊,每个人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集体的荣誉需要我们班每个同学用实际行动来争取。

三、积极争创优秀班级,制定班级奋斗计划

1、同学们,学校期末又要评文明班集体了,大家可以再想想,在这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班还需要怎么做,我们自己还可以为集体做些什么。我们把它们写下来好吗?请拿出笔和纸,想一想,想到几点就写几点。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

下课后,大家再仔细想想,把你写好的建议交给我。下节课,大家再把建议汇集起来,共同商量讨论,制定出完整的班级奋斗计划,贴在教室墙上。全班照着计划共同奋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