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睡眠管理工作方案

2025/02/17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睡眠管理工作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睡眠管理工作方案 篇1

为认真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11号)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2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xxx市实验中学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二、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三、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学校要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四、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五、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要高度重视做好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网络平台,畅通家长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及时改进相关工作,确保要求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睡眠管理工作方案 篇2

小学生的睡眠时长达到10个小时,才能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家校协作重视孩子的睡眠健康,让孩子有一个良好健康的睡眠环境。

1、加强科学引导。

学校把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卫生大课、教师培训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2、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

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

3、加强时间管理。

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各班不得要求或变相要求学生提早到校。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的学生,各班妥善安置。

4、合理调控学生课后作业总量。

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教师与家长应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策略。

5、减轻课外负担。

引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不拔苗助长,不给学生安排太多的家庭作业和辅导班,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拥有更好的睡眠。

6、保证睡眠质量。

家长要督促孩子按时休息、按时起床,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家长应督促学生按时就寝不熬夜,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睡眠管理工作方案 篇3

为保证我校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方案如下。

一、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

1.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与教师培训。通过《生存智慧》等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科学睡眠的教育指导。并通过全体教师会对教师进行学生科学睡眠宣传培训,提升教师认识。

2.家校协同做好科学睡眠宣传教育工作。学校每学期要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让家长熟知科学睡眠的知识和要求;每学期利用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家长会、家长读书等活动对家长进行较为详细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家长的思想认识,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3.每学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班团队活动等对学生至少进行一次科学睡眠知识教育普及,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

二、明确学生睡眠时长要求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9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午休时间+晚上睡眠时间≥9小时)

三、统筹安排作息时间

1.中学第一节课上课时间为8:00;

2.学校不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早读、早自习等,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家长向班主任提出申请,经学校政教处同意后,发放 “进校证”,可提前进入学校,遵守校规校纪,自主学习。

3.学校教师不能拖堂和提前上课,要保证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鼓励学生走出教室,适度休息,学校教导处和年级主任要加强巡视检查,督促教师严格执行学校的规定。

4.每年5月1日至10月1日期间,学校每天组织学生午休1小时,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四、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

中小学校要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教导处定期制作温馨提示语转发到班级家长群,提示家长和学生晚上10点前不能完成书面家庭作业的,可向教师说明延缓。

五、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

1.指导家长和学生,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

2.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和班会等形式,告知家长和学生,若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并将情况反馈给老师。教师要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或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3.每月对学生参加线上直播类培训和玩游戏等情况进行调查,对于出现线上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晚于21:00,每日22:00到次日8:00还在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学校要及时将了解的情况向经区教育分局反省汇报。

六、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

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加强学生睡眠监测督导,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七、加强学生睡眠情况的调查

1.各班主任每周要了解一次学生的睡眠情况。对睡眠时间不足的学生要及时和家长沟通,了解原因,及时调整和指导教育,确保睡眠时间达到9小时。

2.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政教处主任、分管副校长和学校的联系方式,让有疑问的家长可以及时反映问题,对接到的家长的意见,实行“首问负责制”,必须及时了解情况,制定整改措施,寻找解决的途径,及时回复家长,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睡眠管理工作方案 篇4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陈宝生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对小学生睡眠做出了严格要求,针对小学生睡眠管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椒江区中山小学睡眠管理制度》,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执行“小学生每天达到10小时睡眠时间”。

2、配合家长做好学生的睡眠管理。

二、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及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三、具体措施

(一)认真执行学校作息时间表。

上午:8:20—11:15;

中餐时间:11:15—11:50;

下午:13:30—16:00;

课后服务时间:16:00—17:30。

每天保证学生在校至少一小时的活动时间。

(二)提高对调整学校作息时间重要性的认识,调整作息时间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充分认识调整作息时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执行有关规定。

(三)学校要督促并定期检查各年级各班级“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的规定,严格控制学生的课业负担量,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

学校不随意增加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小学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不擅自提前复习迎考时间和延长学生上课时间,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学校不举办校中校,不设立重点班和实验班,不在节假日补课;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义务教育学段一律不得组织和举办各类学科竞赛。

(四)学校要加强对作息时间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指导,坚决制止违反规定擅自提早开展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行为,对违反规定的班级或教师予以教育,校领导将不定期对此项工作进行检查。

(五)做好学生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

各班要通过讲座、家长会、网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家长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作息时间制度的落实,晚睡时间一般不超过21:30,充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每天保证10个小时睡眠。学校要经常性地抽查家长的执行情况,对于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给予批评教育。

(六)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家庭作业要利用课服时间指导学生完成。

严禁在职教师利用休息时间参与有偿补课,或为偿补课提供服务,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推荐补课机构。家长不要给学生安排太多的家庭作业和辅导班,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拥有更好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