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节日文章

2023/11/27经典文章

微文呈现整理的节日文章(精选9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节日文章 篇1

时光任苒,朋友已经老大不小了。我们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漫不经心地提到她和她的丈夫正考虑要小孩。“我们正在做一项调查,”她半开玩笑地说。“你觉得我应该要个小孩吗?”

“他将改变你的生活。”我小心翼翼地说道,尽量使语气保持客观。“这我知道。”她答道,“周末睡不成懒觉,再也不能随心所欲休假了……”

但我说的绝非这些。我注视着朋友,试图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我想让她知道她永远不可能在分娩课上学到的东西。我想让她知道:分娩的有形伤疤可以愈合,但是做母亲的情感伤痕却永远如新,她会因此变得十分脆弱。

我想告诫她:做了母亲后,每当她看报纸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如果那件事情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将会怎样啊!”每一次飞机失事、每一场住宅火灾都会让她提心吊胆。看到那些忍饥挨饿的孩子们的照片时,她会思索: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饿死更惨的事情呢?我打量着她精修细剪的指甲和时尚前卫的衣服,心里想到:不管她打扮多么考究,做了母亲后,她会变得像护崽的母熊那样原始而不修边幅。

我觉得自己应该提醒她,不管她在工作上投入了多少年,一旦做了母亲,工作就会脱离常规。她自然可以安排他人照顾孩子,但说不定哪天她要去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商务会议,却忍不住想起宝宝身上散发的甜甜乳香。她不得不拼命克制自己,才不致于为了看看孩子是否安然无羔而中途回家。

我想告诉朋友,有了孩子后,她将再也不能按照惯例做出决定。在餐馆,5岁的儿子想进男厕而不愿进女厕将成为摆在她眼前的一大难题:她将在两个选择之间权衡一番:尊重孩子的独立和性别意识,还是让他进男厕所冒险被潜在的儿童性骚扰者侵害?任凭她在办公室多么果断,作为母亲,她仍经常事后后悔自己当时的决定。

注视着我的这位漂亮的朋友,我想让她明确地知道,她最终会恢复到怀孕前的体重,但是她对自己的感觉已然不同。她现在视为如此重要的生命将随着孩子的诞生而变得不那么宝贵。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她时刻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但她也开始希望多活一些年头,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是为了看着孩子们美梦成真。

我想向朋友形容自己看到孩子学会击球时的喜悦之情。我想让她留意宝宝第一次触摸狗的绒毛时的捧腹大笑。我想让她品尝快乐,尽管这快乐真实得令人心痛。

朋友的表情让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是热泪盈眶。“你永远不会后悔,”我最后说。然后紧紧地握住朋友的手,为她、为自己、也为每一位艰难跋涉、准备响应母亲职业神圣的召唤的平凡女性献上自己的祈祷。

节日文章 篇2

六一儿童节终于来了,每当六一节的时候,学校就会举办演出,给我们看。

一来到学校,老师就说:“快准备好,我们要去看表演”。我们议论纷纷,会是怎么样的节目,真令人期待啊!说着,我们便排好队伍,准备出发了,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一来到操场,“哇,好隆重啊!”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给我们带来了惊喜。

我们找了个地方便坐了下来,第一个节目开始了,舞台上工作人员准备好道具,演员们一个一个有次序的上来了,声音也在这时响了起来,鼓手们也敲起鼓来,这气场好有真服力,这个节目深深的把吸引住了,我还在认真的看着,表演就结束了。期待其他的节目了,过了一会儿,我看见父母和孩子一同在台上表演亲子节目,那场面温馨和幸福。伴随着父母和亲子的活动,迎来了舞蹈,音乐很有节奏的响起,走来了一年级的小妹妹们,她们随着节奏跳起了爵士舞,头上戴着小帽子,穿着裙子,看起来可爱极了,动作也特别的整齐,我觉得要整齐是很不容易的,必须要每天练,才会有这种效果。音乐结束她们把帽子摘下来,鞠了个绅士躬。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表演就要结束了,真有点不甘心啊,所有的演员都上了台,最后播放了我们学校的校歌!

我期待下次的六一儿童节。

节日文章 篇3

清明雨,汇成一条思念的河。清明时节,心里总是慌慌的、凄凄的、寂寂的,一种惶恐怅惘的忧伤。

不知什么时候起,天空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浸湿了我的眼眶,浸透了我的衣衫,一滴滴雨水,穿过我寒战的躯体,汇集在我的心房,波涛汹涌,洋洋洒洒,汇成了一条思念的河。把我带到了生离死别的现场,那一幕幕一桩桩的往事,像风铃般,在我耳畔回响。难忘,铭记的殇。

微寒薄凉的北风从我耳旁掠过,呼啸摇曳,像是在呜咽,像是在咏唱:清明时节桃李笑,野地荒冢话凄凉。乌啼鹊噪昏乔木,阴阳两隔谁断肠。一声声哀嚎,一声声低泣,仿佛来自苍穹,仿佛在耳边回响。

我遥望天籁,夜幕,笼罩了一片有生机的气象,黑丝绒般的夜空中悬挂着颗颗闪烁的'星星,像是一滴滴晶莹的泪滴,颗颗璀璨,滴滴欲坠下。像是在诉说一个个遥远哀婉的故事,声泪俱下,痛不可抑。

我仿佛看见千里之外,荒凉的枯山峻岭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笼罩了万家冢院,荆棘杂草凄迷在肃穆的墓碑旁,断魂哭泣的人们,跪倒在祖先旁,燃起一炷香,点燃心中无限的哀思和惆怅,许上一个个心愿,让天地永存,让死者安息,让活着的人们,背起行囊,不辜负前人的重望。

母亲,女儿不孝,到不了您的身旁,就在这十字路口,能够通往天堂的方向,点燃心中的思念,把我心里滚滚的思念之水向您流淌。

风潇潇,飘荡着浓浓哀思,雨绵绵,淋漓着靡靡悲情,我划亮手中的火柴,幽兰的火苗,迅速在寄托中蔓延,冥币飞舞,火焰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是我心中滴落的泪滴,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房。

祭拜的香火在半空中袅袅升起,直达我遥望的方向,母亲,您在天堂,还好吗是不是一样在把我们牵挂,母亲,在凄寒霜冻的夜里,别忘了把棉衣穿上,母亲,有爸爸的陪伴,您们的家园,是不是阳光明媚,灿烂辉煌。

母亲,我思念您,我把思念的苦水,汇成了涓涓的河流,在夜色里发光,我把思念的甜蜜,酿成醇厚的米酒,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我把思念的旋律,谱写成一首歌谣,在寂静的深夜为您歌唱。

月光下,清明的细雨,像是串成窜的珍珠,纷至杳来,远远望去,像是密密麻麻的银线,在天际闪耀,犹如积蓄在我心头,无限的想往。剪不断,丝丝缠绕,悱恻心田。

雨缠绵,风哀泣,任凭狂风暴雨,母亲,我也跪拜在您幽魂的面前,任眼泪滂沱流成河,依然向您诉说着我无尽的缅怀和思念。看着冥币一点点化为灰烬,我不忍离去,不忍离开您的身旁。

节日文章 篇4

雪花,在天空中胡乱地飘扬着,逆道旁吹来的东北风撩乱了发梢。带来的阵阵凉意,向人们倾诉着冬之韵。

还记起那一年,除夕夜时吃的年夜饭,是在外婆家吃的。

那时候,外婆家本来有养着两只鹅,但就在除夕的前一天上午,卫生局的人来检查,不让外婆养着了。外婆只好含着泪,把她那两只鹅杀了,当年夜饭吃了。那次除夕,我们桌上最丰富的一道菜,就非这鹅肉莫属了。鹅肉是炖汤吃的,热气腾腾的,吃了可以暖身子。但我们家人多,很热闹,却每人也只能只几口,半饱也不到。这鲜嫩的鹅肉,外婆说要刚出炉就吃才有效。于是我们每人争先恐后地尝着,虽然都没吃多少,却都满嘴流油,称外婆的手艺好。外婆听了,眉开眼笑,直说心里乐着呢,而我们,尝着这美味的鹅肉,心中也直乐着,通过一股幸福的暖流。

又是冬季的一个节日,记得是十二月,冬至。

每年的冬至,我们家都有一个习俗——吃汤圆。

那一年的冬至,我们也有吃汤圆,却是令人最难忘的一个冬至。

我们是在自己家过的冬至的。请了姨妈和妹妹一起来。这一次,汤圆有点儿与众不同,是母亲亲自去楼下院里采了满一盆桂花来,洗了净,洒在每碗汤圆上的。那一朵朵“水中花”飘浮在上面,甚是好看,简直可以用“花自飘零水自流”来言语。这晚,吃的是麻心汤圆,汤圆口口大小,轻轻咬下一口,一股桂花麻心汤圆的特有滋味飘散出来,甜甜的。其中弥漫着一种无法言语的纯,一种更无法想象的净。我们一家欢声笑语地吃着汤圆,有说有笑地。一不小心噎住了一个,却直乐。

不论怎样,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节日文章 篇5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

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于是认定是个吉日。以后,每年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习俗。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扫酒业神等。在流传至今后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在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据《续齐谐记》记述: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源于汉代的道学。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阳又表示钢,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视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为了“解厄”,重阳习俗由此而来。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

虽然关于重阳节的说法多种多样,但流传至今的重阳节的习俗也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节日文章 篇6

端午,家里又称五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我的生日的前一天。也是一个蝉声如织的季节,炎热的天气炙烤着大地,令人难耐。话说端午是为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投汩罗江自尽殉国。而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乡里乡亲制作各式各样不同风味的粽子,有三角形、长方形、正四角形,咸、甜、辣等,让人垂涎欲滴。

思及此,倍增了一份思乡之情,爸爸那令人拍板叫好的厨艺、想念妈妈准备的唠叨、思念家乡风土人情的味道,在种种情感的推动下,我跟公司申请了下月五天的连休假日(15、16、17、18、19)。准备回家探望双亲,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与享受。在这快节凑的现代社会,不是人人都可以有一场说走就走的双程。想想,我是今年二月初才离家,距今也不过才4个月之久,但不知为何,越长大越发的懂得珍惜亲情、把握当下。

人一天有二十四小时,除工作、吃喝拉撒睡外,所剩下的时间寥寥无几,陪伴父母的时间就更稀少了。哪怕一个电话、一条关心的短信、一句轻声的问候,都足以让父母感动欢颜。父母就是这么简单得容易满足,他们没有别的奢求只愿子女安好,便是晴天。

曾不知在哪看到过这么一句话:成功的人都是与家人笑到最后的人。道出了一个怎样的哲理啊,事业成功的背后是来自于家庭稳定和谐、其乐融融。想说,只有懂得品味生活的人,才能领略鲜花的芬芳。父母的爱,就如晚风中的精灵舞动,摇曳生姿。感恩有你们,这是上天的旨意、上天的恩赐、上帝的眷顾,感恩爸妈,有您们,我很幸福!

公司因端午将至,给不同工龄的员工分发礼品,我收到的是整箱二十四件的蒙牛优酸乳和五香咸肉粽。以酸奶为基调,半年的加发金龙鱼牌的食用调和油,一年的就是净含量大10kg的孟乍隆泰国茉莉香米。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而且人本就是以群居为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首先感谢公司的这一举措,让人有与民同乐的感觉、人性化管理得意味,这不失为公司企业文化中的一个亮点。那员工心灵的归属何在?企业文化的形成是公司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树立的,我个人觉得应以人为本做核心,就像老话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水可载舟亦能覆舟……

再看看今年的新闻报道、小道消息,以及社会流行趋势,用人单位流动性高,导致用人紧缺现象滋生不止,而人员流动性强又会限制公司的发展,长远以往损害公司的经济效益。当然,现在也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在畅谈企业文化的若何如何,我一介俗子就不多说,以免大众的遭受唾沫横飞。

节日文章 篇7

爷爷说:”大人望插田,小孩盼过年。“2018年春节终于到来了。年前两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家润多超市购买年货。超市里的生意很红火,人很多,一个个顾客推着手推车,车里的年货堆得满满的,排成了长龙准备交款。

春节这天,天气晴朗,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我也不例外,早早起来约好几个朋友到外面玩。回到家后只见我家大门的中间贴了一张好大的福字,两边一副对联:春风得意年年好,前程似锦步步高。

下午六点钟我们全家到外婆家吃年夜团圆饭,外婆的厨艺真好,什么”全家福“、”年年有余(鱼)“、”万紫千红“还有我最喜欢吃的蒸蛋,共有十八道菜,好大的一个圆桌都快摆不下了。吃饭前,家家户户放鞭炮,鞭炮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爷爷也点燃了一挂万字鞭,响声震耳欲聋,好是热闹。

八时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直播开始了。节目丰富多彩,其中有我们湖南本土笑星大兵的相声,我最喜爱的节目还是几位老奶奶和一群小朋友表演的机械动作的皮影式舞蹈。年纪最大的84岁,最小的只有4岁,演得真棒!

年夜饭上我收到长辈们给我的压岁钱,鼓励我好好读书,新年要有新进步。年夜过后,街上的人还很多,我拉爸爸跟我一起去买了一大堆烟花、焰火、彩珠筒、冲天炮,噼呖叭啦,嘭!开心极了,真想天天过年。

节日文章 篇8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是一个团团圆圆的日子,在这个团团圆圆的日子里。我和家人一起吃汤圆、一起逐鼠、一起做紫姑、一起猜灯谜。

大家都聚在一起吃汤圆,脸上露出了洋溢的笑容。嘴里不停地吃着汤圆,非常高兴!

吃饱喝足以后,我们一大家子人开着车边走边看,夜空中美丽的烟花,心里乐呵呵的。不光是我们乐呵呵的,就连马路旁边的陌生人也笑嘻嘻的。

吃完了也看完了之后呢,我们就开始猜灯谜了。我首先考的是我的妹妹,我说:“头顶两只角,身背一只镬。只怕晒太阳,不怕大雨落。”我妹妹说:“是不是打一动物名?”我点头说是。她脱口而出:“蜗牛。”我一下子愣住了,没想到他竟然这么聪明。就这样以此类推,我考完了每一个我的家人。只有一两个人答不上来,早知如此,我就给他们出最难的了。

该做的都做了,可是,就是觉得还有什么没做。我想起来了,是放飞孔明灯,我们一大家子人一家买了一个孔明灯。我们把火点燃,心里许了一个愿望,然后让孔明灯带着我们的愿望飞翔辽阔天空。我许的愿望是:希望全国人民元宵节快乐!

这真是一个又快乐又难忘的元宵节!

节日文章 篇9

祝我父亲节快乐!

我没有傻。因为我一直没有想过,没有注意过我的角色经常转换。一直以为许多年来,本不该我做的事却一直由我来做。一直在许多时候觉得自己很委屈。直到今天,我才知道答案,那就是我是吃河水长大,管得太宽了。所以,我放弃了晚上的跳舞,把这一刻的感想写下来。舞伴说:“你干嘛呀?明天没日子了?”我说:明天太阳还会升起,但,明天不是父亲节。

在父母膝前的日子,我是女儿,真正的女儿,做着女孩子的事。但是嫁为人妻,我却经常迷失自己,不断地、不知不觉地做着我份外的事。那么投入,那么仗义,那么成功。

婚后的十多年里,生活一度拮据,好像只有我知道要过日子,我从娘家想法来解决当时的窘迫,那时候,我还是个女人,一个有了困难去妈妈面前诉苦求援的女儿。

丈夫出了事故,停职停薪近一年,我在支撑着家,最困难的时候,五元钱卖掉妈妈给我的两块银元,维持了四口人一个月的生活,说出来人家都认为是天方夜谭。当然,那时一斤米的价格是一毛二分钱。

老公病重,我一趟趟地往单位找人报销药费,一次次因为单位没钱空手而回,求亲告友借钱,因为只有我能去了,孩子们都小,我看惯了人家的冷脸,我向讨债的赔笑脸,为了死马当作活马医,在做最后的挣扎。

这辈子,我领手盖了六次房子。第一次,我和男人一样抬墙基石,搬砖卸瓦。还要四处筹措资金,然后一点一点地还账,还了许多年。最后一次盖房,是我动了大手术后两个月,房子盖了十个月,大到木料钢筋,小到一颗钉子,是我亲自去买。几乎没人与我分担,每天夜里,躺在床上,我会感到疲乏、委屈,但是第二天又会精神抖擞地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朋友们一致评价我能干,有的调侃我:谁让你象男人婆那样能干?我不知道是因为我能干,才让本来应该做着这些的人懒了下去,还是没人出头逼的自己将担子挑起来。

大伯子在部队,家里准备盖房子不能回来,寄回钱,让我备料;小叔子要成亲,公公交钱给我,让我准备三十桌的酒菜和新房要用的一切。我不知道我在他们眼里究竟是什么角色,我只会将接下来的每件事做得完满。

有的女人样样靠人家安排,没了丈夫象塌了天,我没有这个感觉,因为他在时,样样是我干,他不在,依然是我。但是,我的内心一直希望有人帮我一把,哪怕是让我换换肩。我也想只做属于女人的活儿,我也想小鸟依人地享受爱人给我的一切。

外面的人说我能干,我多了许多可干可不干的事;儿女因为我的能干而习以为常,有了事情找妈妈不找爸爸。

所以,我吃够了作为女人的苦,所以,我下辈子不愿再做象我一样的女人。

傻傻地几十年过去了,习惯不讲价钱地接过担子,既然没处叫苦,干脆以苦为乐。

今晚,一个好友送我一束花(假的,看得见摸不着),祝我节日快乐,我以为他傻了,我说:等下辈子吧。

他说:虽然今天是父亲节,我还是要祝你节日快乐,我知道你既是一位母亲,更多的扮演父亲的角色,今天特殊的日子,我送一束鲜花给你,你辛苦了。

我很感动,因为竟有人体会到我的甘苦,知道我的心酸无奈。我说:那倒是,这么多年,我都忘记自己的性别了。

“所以你要好好歇一歇,今天想很久,你真不容易的。”

我抢过了许多属于男人干的活,所以,我当之无愧地决定在这个父亲节,给自己一个节日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