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数学兴趣活动方案

2025/02/22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数学兴趣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数学兴趣活动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手段,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举措,是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各小学必须认真抓好此项工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自身水平,由浅入深的指导学生。通过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来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XX副组长;各校教学领导

组员:各校数学兴趣小组辅导教师

三、组织方式

1、各学校以年级为单位成立小组,学生可自愿报名参加。人员不限,小学校可以跨年级成立,每小组不得少于10人。

2、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辅导教师,定期开展活动。

3、每周至少活动一次。

4、每期活动总结并存档。

5、学校领导小组每月检查各小组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6、学期末学校要总结与表彰,评选出优秀的辅导教师及活动小组。

四、活动要求

1、教师要精选训练内容。可结合奥数及书后思考题安排活动内容。

2、根据各组实际情况,辅导教师要做好活动计划、活动内容,记好活动记录。

3、各小组活动确保五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场地落实、时间落实、辅导落实。

4、各组计划要切实可行、具体(要附兴趣小组活动安排表),不能放任自流,辅导教师必须临场指导。

5、学校领导要及时检查各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活动正常进行。

6、各小组必须切实加强安全教育,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7、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参照依据之一。

五、评价办法

1、学校对每次活动有专人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随时了解学生的反响,对活动的态度以及任务完成情况。

2、制定专用阶段性评价表,上交阶段活动成果(自留底稿以便期末总结):活动专题及教学计划;课时教案;相关资料(如调查报告、活动照片、课件、文字资料等);阶段成果展示和经验总结。

3、教研室不定期抽查各校的活动开展情况,重点看落实情况,采取查阅资料和学生座谈的方式进行检查督促。

4、教研室将适时开展数学竞赛活动,表彰成绩突出的学校、教师和学生,以此促进此项工作更好的开展。

数学兴趣活动方案 篇2

为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力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特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一、兴趣小组活动的目标:

1、激发学生联合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开放学生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等。

3、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最佳的方法来解题。

4、增加了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5、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多种能力,学生进行活动时,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不同想法,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

增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地点

二(1)教室

四、兴趣小组学生名单

二(1)学生名单:

蒋雨辰胡文雅孙雅慧赵欣沈妍张姝逸胡佳乐张倩闫瑞伟张良

二(2)学生名单:

王井宽王瑞王灿施宁王慧杨宇航田路程西成浩

五、兴趣小组活动时间:

每周二:第三节课

辅导教师:

六、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周次内容

第三周对于怎样派车比较合理的讨论

第四周数学游戏“扑克牌”

第五周让学生在操场上辨认方向

第六周数学游戏“难得第一”

第七周数学游戏“填最大数”

第八周测量活动

第十周“你说我算”数学游戏

第十一周数学游戏——神奇的“495”

第十二周口算竞赛

第十三周通过推、拉发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第十四周设计漂亮的图案

第十五周豆牙生长情况统计表

第十六周动手操作:正方形剪一个角后剩几个角?

数学兴趣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各式各样的称,并学会看电子台秤。

2、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3、通过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称物体的过程,进一步感受1千克的实际意义,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通过此次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时间:

10月中旬

三、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四、活动对象:

全体二年级师生(鼓励家长参与)

五、活动准备:(9月22日~10月10日)

(一)年级层面

1、召开二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会议,以年级本学期的主题周活动“缤纷水果秀”为抓手,共同商定活动方案。

2、备课组长统整并确定活动方案和相关活动记录单等。

(二)班级层面

1、各班宣传发动,明确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2、各班学生上网搜索或实地了解各种称,重点认识一种称并准备介绍词。

3、各班学生在绘品课上通过阅读《数学帮帮忙!》、《韩国数学绘本》及《你好,数学》系列中有关“质量”的故事,事先了解有哪些质量单位。(二年级的绘品课都由数学老师上,确保了前期准备的实效。)

4、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对1千克重量的东西的手感,包班老师可以和学生先在本班内进行称书本或者其他1千克东西的练习。

5、每组队员要准备好一定数量的同类水果(如:第一组全部准备苹果),积极参加本次活动,并发动家长,一起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

六、活动要求:

(一)小组赛:(每一轮会依次PPT呈现活动要求)

1、第一轮:每组在3分钟内从果篮中拿出1千克的水果放入暗袋中,由小组所有队员依次掂量确定,组长上交。

2、组长用公称称一称,最准的组获胜,公布获胜组暗袋中的水果数量,并填写在黑板上总表中。

3、第二轮:各组依次轮流(如第一组到第二组,第二组到第三组),再次比赛。

4、称重,评出获胜组,填写水果数量。

5、第三轮:各组再次进行轮流,比赛。

6、称重,评出获胜组,填写水果数量。

7、获胜组分享胜出理由,初步感受个体重量和数量的关系。

8、其余没有拿出1千克的水果,由暂时落后的小组再用分享的方法去拿一拿,再次感受1千克。

(二)个人赛:

1、每组推选出一名参赛人员,在2分钟内拿出1千克不同的水果放入暗袋中。

2、称重,评出最准的一人。

3、其余人员继续第二轮个人赛。

4、评出冠亚季军。

七、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前每组准备好水果篮,并把本组水果全部放入其中,编号的暗袋放桌上。

2、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回顾前面有关称和质量单位的认识,并重点了解本次活动的公称——电子台秤。

3、公布小组赛比赛规则,开始比赛。

4、请获胜组上台,及时对每次比赛进行小结。

八、注意事项:

1、活动要求全体二年级师生人人参与,并发动部分家长参加,感受童心。

2、活动中安静有序,文明比赛。

3、活动中保持卫生,不乱砸水果。

数学兴趣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学会对一定数量的物品进行平均分。

2、积极动脑筋想出均分的方法,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操作卡每人一套。

3、小老鼠分披萨玩具卡每人一份。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想出均分的方法。

活动难点:借助实物操作,将十二平均分成三份、四份。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讲述故事开头部分,数出蚊子的总量。

师:小猪坐在屋里看电视,嗡嗡嗡,嗡嗡嗡(播放蚊子飞来的声音),原来是一群蚊子来捣乱,小猪心想,这得有多少只蚊子呀?

提问:请小朋友们帮小猪数一数,有多少只蚊子。(12只)

小猪说:天哪,有十二只蚊子。这么多的蚊子,叫我怎么对付得了呢?

(二)结合故事内容,借助实物操作,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三份、四份。

1、根据故事内容,直观感知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

师:这时,小羊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呢!(PPT图片上有六只蚊子朝着小羊飞去)幼儿猜想,并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原来小羊一进屋,蚊子马上分成两群,一群围住小羊,一群对付小猪。有六只蚊子正在咬小猪,另外六只在咬小羊。小猪哈哈的笑着说:"我觉得好受一些了。"

小羊说:"可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好受。

2、根据故事内容,尝试将十二平均分成三份。

说着,小羊想走,小猪赶紧拉住他,说:"咱们再找个伙伴来看电视,你肯定会觉得比现在好过。"小羊问:"为什么?"小猪说:"再来个伙伴,蚊子就会分成三群,并且三群蚊子一样多。小羊还是有些不明白……?小猪看见小兔从门外走过,就大声喊:"小兔快来看电视!"提问:小猪说在找个伙伴,蚊子就会分成三群,三群蚊子一样多,小羊不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帮他呢!

幼儿探索操作,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验证记录结果,分享均分的方法,帮助小羊解答疑惑。

果然,蚊子分成三群──一群围住小兔,一群围住小羊,一群围住小猪。小羊数了数咬自己的蚊子,真的只有四只了,数数咬小猪的蚊子是四只,再数数咬小羊的蚊子也是四只,小羊说:"小猪,你真聪明!"提问:小朋友们分对了吗?你们是怎么分的。

小结:先每个小动物一个一只,剩下的蚊子再一个分一只,直到分完为止。

3、根据故事内容,尝试将十二平均分成四份。

小猪哈哈一笑,对小羊、小兔说:"要想比现在更好受,咱们再找个伙伴来,那时候,蚊子会分成四群……"于是,小羊帮着小猪一起朝门外喊:"小猴来看电视呀!快来看呀!"小猴听见喊声,跑来了,他一进门就嚷:"这屋里蚊子怎么这么多呀!"提问:小猴也进屋了,蚊子分成了四群,四群蚊子一样多,有几只蚊子会咬小猴,其他小动物又会被几只蚊子咬。用我们刚刚探索的办法来帮帮忙。

(1)幼儿探索操作,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2)验证记录结果。

小羊忙对小猴说:"别怕,别怕,咬你的蚊子变少了,现在才有3只蚊子咬你了,(小羊轻声的数着,咬小猪的蚊子有3只,咬小兔的有3只,咬自己也是3只)咱们要是再找个伙伴来,咬你的蚊子会更少的"。

这时候,小猴不管他们说什么,啪、啪、啪……像是什么都没听见,还是不住手地打着蚊子。

小羊看看小猴,又看看小猪,心里想:虽然小猪会算,但在蚊子面前,还是小猴让人佩服呀!

提问:小羊为什么觉得小猴更让人佩服呢!

小结:我们要学习小猪的聪明,学会对一定数量的物品进行平均分,积极动脑筋想出均分的方法,也要向小猴学习,懂得遇到麻烦,不仅要动脑筋更需要以实际行动帮助自己和同伴。

(三)小老鼠分披萨

(1)有四只小老鼠来分一块大披萨,披萨总共有十二片,每个小老鼠分得的片数要一样多,那每个小老鼠能分得几片披萨。请小朋友们取下玩具卡玩一玩。

(2)验证小老鼠的披萨有没有分对。

(四)活动延伸

请我们的小朋友回到教室以后把这个有趣的活动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把操作材料投放到益智区,探索不同数量物体的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