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方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尝试在车身下面剪出车轮并使车身和车轮不分家。
活动准备:
教师剪的剪纸范例(供幼儿欣赏用) 、彩色纸、胶棒、废旧纸筐、玩具车、各种车的图片、 大班幼儿的作品
活动过程:
1、出示车的图片让幼儿讲一讲图片上都有什么车。这些车的名称、是什么颜色的,都有什么功能和用途。
2、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玩具车介绍车的名称、颜色、外形特征、功能和用途。
3、教师出示上一次剪纸活动的`作品,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剪的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
4、欣赏教师的剪纸作品和大班哥哥姐姐的剪纸作品。
5、幼儿分组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车,为什么?
6、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车参加“剪车”游戏。
7、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幼儿遇到的问题。
8、剪完车后幼儿说一说自己剪的是什么车、有什么功能,用途、车的颜色、车的外形特征。
9、教师放录音全体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表演有《开车舞》。
10、 教师帮助幼儿把作品贴在主题墙上。
活动延伸:
把玩具车放入美工区供幼儿欣赏和进一步认识车的功能、外形特征及用途,便于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间,小朋友和教师之间更好的交流。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方案 篇2
推进幼儿园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打造一支理念新、能力强、业务精的教师队伍。结合本期市区开展的语言领域的教学展评,在前期教材教法培训的基础上,现组织开展全园教师开展语言领域优秀活动方案设计评比活动,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xxx年xx月26日—28日
二、活动地点:
幼儿园办公室
三、活动对象:
全园教师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参与活动,共12组,24人参加。
四、活动要求:
1.活动内容:每组教师以大班语言活动《我给好朋友写封信》为题设计一个集中教育活动,活动为一课时。
2.活动形式:每组教师应在分析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以《指南》精神为指导,在互相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共同设计出教学活动方案,并于xx月27日前交到胡晓丽主任处。
3.教案设计格式: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材分析是指对教材的内容和教育价值做简要分析,并结合本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说明此教案设计的意图。活动目标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需要符合教材内涵,突出学科特点。具体、可操作性。重点、难点定位准确。活动过程要叙述详细、流程清晰;提问恰当。
4.评比要求
(1)要体现正确的教育理念,要符合《纲要》精神。
(2)要以幼儿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关注和尊重幼儿。
(3)格式规范,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4)活动过程力求简单、真实、自然,体现出常态性和可操作性。
5.评比方式
我们将于xx月28日将教师所设计的活动方案挂在幼儿园网站上,组织教师进行评比,将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在教师所创设的故事情境中,能够根据乐曲的不同节奏,进行相应的动作表现和游戏。
2、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动作,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能够积极的参加游戏活动,体验艺术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事先欣赏教师改编的故事“巨人的花园”
2、简单的场景布置:栅栏(小椅子)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围坐在教师身边,教师以语言创造情境,将幼儿引入故事“巨人的花园”
1、我们是一群爱听音乐的小精灵,一听到音乐我们就会快乐的跳舞。
2、音乐起,幼儿自由表演动作,教师边观察了解幼儿的舞蹈能力,边跟随音乐的变化做不同的动作,给幼儿以暗示。
(二)幼儿跟随教师向巨人的花园出发,途中,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模仿教师做动作的愿望与兴趣,使幼儿在动作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音乐的不同。
1、今天,我们一起到巨人的花园里去玩吧,那里有最美的音乐和最美丽的花。路很远,还会经过一些有趣的`地方,你们可要跟上,千万别迷路了。(间接提出要求:要跟在教师身边。并为后面有语言创设情境作好铺垫)
2、情境一:爬山。缓慢的音乐――上山。欢快的音乐――下山。
情境二:过小河。缓慢的音乐――趟水。欢快的音乐――将水甩干。
(三)进入巨人的花园,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引导幼儿听音乐进行游戏。
1、听音乐,辨别不同的音乐:欢快――精灵的游戏。缓慢――巨人出现。
2、交待游戏规则:我们进入花园后,如果听到巨人的声音,就要立刻躲到花丛中,变成花园里一朵小花,这样它就不会发现我们了。游戏开展两遍后结束。
3、游戏若干遍后结束。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动物的特征
2.激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课件-动画片:可爱的小动物
2. 课件-幻灯片:家养动物的影子
3. 课件-幻灯片:两只脚动物,四只脚动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动画片:可爱的小动物,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动画片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都是谁。
二、展开
1.动画片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小动物,又有小动物要来了,你们猜猜它们是谁?
(1)第一个小动物呢,它尖尖的嘴巴很怕猫,小朋友猜猜它是谁?
(让幼儿猜猜后,出示小老鼠,鼓励幼儿猜对了)
(2)又来了一只小动物
它没有手也没有脚,靠着尾巴在河里游小朋友猜猜它是谁?
(幼儿猜出后,出示小鱼)
(3)鼻子长的像钩子,耳朵大的像扇子,腿儿粗的像柱子,尾巴细的像辫子
(大象)
(4)宝宝装在袋子里跑(袋鼠)
(5)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尾巴短短的。(兔子)
2. 课件:家养动物的影子
根据动物影子猜动物
(1)你知道这是谁的影子吗?
让幼儿先看动物的影子,讨论后发现是哪种动物。
(2)通过影子和动物的比较,让幼儿进一步了熟悉和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
3. 课件:两只脚动物,四只脚动物
小朋友真棒,小动物都被你们找出来了,那我们在来看一看,这些小动物那些有四只脚,哪些有两只脚,哪些身上有漂亮的羽毛。
三、结束
小朋友和小动物玩的开心吗?让我们一起来唱歌给动物宝宝听吧。
幼儿演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喜欢听儿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2、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猴子手偶、每人一份吹泡泡的玩具材料、过渡音乐、轻音乐。
2、精神准备:为幼儿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进行互动,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用不同的表情、声音、动作等激发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
教师握手偶,以小猴子的身份引导幼儿先来进行吹泡泡的游戏。并提出问题:泡泡像什么?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欣赏儿歌
1.幼儿听过渡音乐放好玩具后坐下,结合刚才的游戏体验欣赏教师朗诵儿歌。教师朗诵时屋子四周飘散着泡泡,播放轻音乐,生动、形象地配合肢体语言吸引幼儿认真倾听。
2.引导幼儿回忆:儿歌中都提到泡泡像什么?(西瓜、太阳、眼睛、气球…)并惊喜地说出:其实儿歌内容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出来的,老师只是帮大家整理成儿歌。表扬小朋友仔细观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3.再次欣赏儿歌。当教师朗诵完儿歌的最后一句“小朋友想一想,泡泡还像什么呢?”时,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并对幼儿的想象充分肯定。
三、活动总结
教师同样以小猴子的口吻对注意倾听及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请他们和小猴子拥抱;对有些胆小的幼儿提出希望,请他们握握小猴子手。
四、活动延伸: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有感情的朗诵,表达出自己对所想象事物的不同情感。
2、进行绘画活动,幼儿边说边画,练习画圆。
3、根据幼儿的兴趣续编儿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