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2025/02/28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背景

校园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地方,因为在孩子的时间表中,白天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我们的学生是否真的了解自己的学校呢?我们进行了一项测试——让学生说出校园周围树木的名称。测试结果使人出意料:绝大部分学生平时似乎对花草树木津津乐道,可现在面对学校三十几种花草树木却只能叫出2——3种,多一点的也只能叫出5——6种。针对这种知识与实践脱节的情况,我们决定从认识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入手,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学校。根据六年级学生知识储备不丰富,掌握、处理信息能力弱,但却好奇、乐学的特点,以“校园绿化情况的调查”统计表格为依托,充分考虑相应的季节特征、活动的趣味性、可接受性、参与性及实践性等因素,特设计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能叫出它们的名称。

2.能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并能说出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点。

3.能有目的地、具体地了解几种树木的生活习性、特征及用途。

4.学习制作树叶标本和树叶贴画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请教、合作、收集处理信息、语言表达的能力。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获得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

2.激发学生热爱学校、保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三、活动内容

1.认识学校里和周边的花卉和农作物。

2.收集有关资料。

3.收集树叶,制作树叶标本和树叶贴画。

4.当一次小导游:以“美丽的校园”为题,把自己的学校介绍给大家。

5.结合冬天,当一次“护绿小卫士”。

6.学习写导游词、小短文。

四、时间安排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主,大约用2-3节课。

五、实施进程

(一)认识校园里的花草树木

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请教、查阅资料等方法认识校园里的花草树木。

2.交流调查结果。

3.核实、校对调查结果(以集体为单位,有序地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已认识的花草树木及在调查过程中遗漏或还没认识的花草树木)。

4、能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

5、将调查结果作统计,并学习用表格的方式表达统计结果。

(二)争当“护绿小卫士”

讨论:(1)冬天到了,树木怎样过冬?

(2)为什么冬天要给树木刷石灰水或绑绳子?

(3)如何给树木刷石灰水?

2.学生活动:“护绿小卫士”——给树木刷石灰水。

(1)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用刷子沾石灰水,以1米为界,向下均匀地刷。

(2)根据学校树木的数量,合理安排,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合作进行。

(3)操作时,应提醒学生不要把石灰水弄得到处都是。

(4)活动结束,要求学生把工具洗净,收拾并归位。

3.活动总结:

(1)学生交流汇报本组活动情况。

(2)交流活动中有趣的事。

(3)以本次活动为内容,让学生把活动过程记录下来,题目自定。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为了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让广大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安全、文明、喜庆、健康、有益的假期,开展“参与社会实践,弘扬传统美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二、活动主题

“参与社会实践,弘扬传统美德”

三、活动内容

主题活动一:家务劳动周(一至三年级)

在假期一周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主动关心父母长辈,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争做一个有孝心、善于感恩的好学生。

活动小贴士:每个队员将活动记录(活动时间、参与人员、活动过程、活动感受、活动照片等内容)制作成一张4开大小的手抄小报,一至三年级每班择优上送5张。(一年级的小朋友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

主题活动二:文明礼仪在我心(四至六年级)

在春节期间,学习走亲串友、待人接物的传统习惯及文明礼仪(迎客、送客时的礼貌用语,与长辈、同龄人相处时的文明表现等)并了解本地聚餐时的习俗及文化(就餐时的文明用语,在适当的时候主动给长辈夹菜、端酒敬酒,注意吃饭时的姿态、先后次序及座次等)

活动小贴士:每个队员将活动记录(活动时间、参与人员、活动过程、活动感受、活动照片等内容)制作成一张4开大小的手抄小报,四至六年级每班择优上送5张。

主题活动三:感恩在心间,礼仪自信秀(七、八年级)

活动1:关爱父母,做家庭的小主人,撰写心得感想。

为了让我校学生都能做一个自立自强而且会真心关爱父母的好学生,我校寒假期间组织七八年级全体学生参加“做一周家庭小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家庭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在个体成长中的重要性;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建立家庭交流机制,促进学生与其父母相互间的理解;通过生活实施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好习惯以及自主、自立的能力。活动要求:

1、制作消费记录表。

2、记录每一天的主要任务;

3、撰写一篇心得体会,要求用文稿纸写,字体工整、清晰、字数500字左右。

活动2:“礼仪自信秀”小视频制作比赛。

中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我校近年来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开展特色课程和创意教育,让社交礼仪自然融入日常,并运用到校外体验之中。我校“礼仪自信秀”展现文明之美,顺应时代精神,讴歌工匠礼仪。视频要求:主题“新年问候”,视频主角为学生本人,另外新年前,请同学们把视频分享给自己的亲戚、朋友,以表问候。并把视频于2月30号前发至何老师的邮箱。

四、具体安排及评比总结

1、具体时间安排:

(1)放寒假前进行宣传发动,下发《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布置社会实践工作。

(2)假期中组织实施: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学期开学初进行资料汇总:各班向德育处上交社会实践有关材料及各项活动资料。

2、评比总结安排:

(1)寒假结束后,各班开展“实践归来话收获”班队活动。

(2)学校宣传窗将进行实践成果展览。

(3)开学初开展寒假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五、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

(1)实践过程中注意操作安全和交通安全,不做有违安全的事,不参加有危险的活动。

(2)在活动中自觉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

(3)活动过程中体验社会角色,注意自身形象,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3

一、实践项目:

参观双忠祠、体育馆、苏绵公园

二、实施年级:

一至六年级学生(有身体不适的同学可以不参加)。

三、活动的时间:

3月27日

四、活动地点:

双忠祠、体育馆、苏绵公园

五、活动目标和要求:

1、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和吃苦精神、勇于战胜自我和顽强拼搏的品质、团结友爱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纪律观念和合作意识。

2、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是学生踏青春游的好季节.通过踏青春游活动,让学生亲密接触大自然,欣赏春天美景,拓展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景。

3、通过参观体育馆、苏绵公园等,切身感受灾区从悲壮走向辉煌的历程,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4、教育学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绿化,严禁学生攀摘花草树木,乱丢垃圾,每生自带保洁袋,返回时清理好环境卫生.为强化活动安全管理,增强带队老师、活动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活动过程中,应急措施必须落到实处,以利于及时应变。

六、活动计划:

(一)安全教育:

1、排队行走安全:一切行动听从老师指挥,紧跟队伍,不掉队,在队伍中行走不喧哗,不拥挤,不吃东西。

2、游玩安全:

(1)不玩水,不去小溪边玩耍,不攀爬石头,树木。

(2)不钻草丛、树丛,不做危险游戏。

(3)不触摸电线。

(4)在老师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得随意离开,有事离队要向老师请假并结伴而行。

(二)文明教育:

1、在来回路途中要注意交通文明,不乱穿马路,走人行道和斑马线。

2、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卫生文明:不乱丢废弃物,扔在自己带的塑料袋里,离开休息地,要搞好卫生。

3、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讲脏话,不大声喧哗;如有游客询问要热情地回答。

4、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行为文明:不追跑打闹、不损坏公共财物,在游玩过程中做到文明、安全。

七、活动建议:

1、全班分成6~7个组,每组5~6人、选好小组长1人,负责每一场地清点人数,组织同学野餐和游戏。小组分工:带塑料布、带创可贴等。

2、建议学生讲究节约,带适量的物品,不宜多。动员不带相机等贵重物品。如果带了,请教育好注意保管。

3、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每人自带一个塑料袋,以便装垃圾。

4、活动结束后,对学生强调一定要立即准时回家,不能在路上逗留。

5、建议同学统一穿校服、穿运动鞋。

八、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急措施

如遇一些突发事件,(如:学生摔伤等)发生意外时,要注意的处理原则:

1、就地抢救原则。

2、报警、求援原则。

3、维持秩序、迅速疏散原则。

九、征文

社会实践后四—六年级学生写出作文,每班推选三篇优秀稿件,于4月4日前交学生处。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1.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亲近自然、亲近社会、拓展视野;

2.了解现代的种植产业,了解高科技下的现代栽培技术,认识各种蔬菜、瓜果、花卉;

3.体验劳动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领略家乡的秀美景色。

二、活动地点

清江镇巾字村农业生态园(巴中精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三、参加人员

1.一至四年级全体学生210人;

2.小学部全体教师(包括生活老师)35人;

3.政教处安排1人随队管理,宣招办安排1人负责宣传报道,办公室安排1名校医随队。

四、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19日或20日(8:30—16:00)

六、活动内容

1.参观植物培植棚,认识植物,感受现代科技的伟大神奇。

2.游园,观赏家乡优美的自然风光,欣赏漂亮的人文景观。

3.种花,体验劳动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七、活动要求

老师做到:

1.各班主任,提前讲安全纪律及活动注意事项。

2.所有老师必须坚守岗位,时刻跟随自己所管理的学生,不让他们离开自己的视线,确保学生的安全。

3.生活老师注意学生衣服的增减,预防学生感冒;每生预备一根干毛巾。

4.帮助学生完成活动任务,以达到此次活动的目的。

5.每个年段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业单(A4单面),回校完成后在教室外面展示栏进行展示。

6.各班班主任、跟班老师、生活老师要随拍学生活动的照片,回校后烤贝给班主任存档。

学生做到:

1.二至四年级系上干净的红领巾,穿戴整洁,队干部配戴标志。

2.为了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请听从指挥,按活动规范和流程做,做到文明礼貌、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文明守纪小学生。

3.在种植棚内,认真了解各种栽培方式、栽培设备;认识各种植物,对感兴趣的植物作详细了解、记录,体会科技的神奇。一、二年级学生能画,能说,能写;三、四年级能生动描述,敢于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4.在种花环节,认真按步骤完成,感受种植过程的复杂与不易,体验劳动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5.排队不拥挤,乘车不喧哗、不打闹,瓜果纸皮不乱扔。

6.回校后完成社会实践作业单。

八、安全预案

1.学校与运输公司签署安全用车协议,由政教处负责。

2.班内学生分成三个大组,班主任、跟班老师、生活老师具体负责一个组,组内设组长、文明、卫生、纪律监督委员,每个大组内分三、四个小组,落实好小组长,随班的所有老师随时监督管理,让学生处于自己的视野内,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的言行加强监管;每生准备一个垃圾袋;活动管理协调由教导处主要负责,年段长具体负责。

3.班主任和随班老师及时了解有无特异质学生,相应指导活动;有生病、受伤学生及时送校医处理,如校医不能处理,随即送医院。车辆教导处负责,具体负责人员:马赛、杜亚非。

4.学生排队进行乘车及活动,不能擅自离开队伍。行车过程中不能吃东西,头、手勿伸出窗外。

5.手机、相机类贵重物品由带队老师保管,以保证物品安本。

6.校医备好常用药品应急,如晕车药、创可贴等。

7.班主任选择好合适的就餐地点,一起用餐(盒饭),学生不离队;学生不带零食。

8.所有老师必须保持通讯畅通,如遇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向随队领导汇报,并力所能及作好应急处理。

9.让学生牢记班主任老师电话及随班老师电话,并教会学生走丢后如何应对。

九、活动流程

活动

准备

7:50—8:10

在教室准备,书包,笔,记录本,纸巾,上厕所。

8:10—8:30

前往校门口,有序上车,各班主任在车上清点人数。

8:30—9:10

乘车前往目的地。

9:10—9:30

到达目的地,上厕所,休息,整队,清点人数,确保每位学生下车。

上午

一年级一班

一年级二班

一年级三班

二年级

三年级一班

三年级二班

四年级一班

四年级二班

9:30—10:00

参观大棚

自由活动

游园

游园

10:00—10:30

游园

参观大棚

游园

游园

10:30—11:00

游园

游园

参观大棚

自由活动

11:00—11:30

自由活动

游园

自由活动

参观大棚

午餐

11:30—12:30

午饭,清点人数,按班级,分组领饭。

下午

12:30—12:40

分班讲解种花细节。

12:40—14:00

按照游戏规则种花。

14:00—14:30

展示成果、留影。

14:30—20:00

集合、清点人数、清点物品,准备上车。

20:00—20:40

乘车返校。

20:40—16:00

到校,清点人数,确保每位学生到校,各班整理记录,总结收获。

十、人员车辆安排

车次

车牌

司机

乘坐班级

负责老师

1号车

一年级一班

2号车

一年级二班

3号车

一年级三班

4号车

二年级

5号车

三年级一班

6号车

三年级二班

7号车

四年级一班

8号车

四年级二班

9号车

班级剩下学生及老师

十一、经费预算

合计:19250元(生均92元)

1.车费:250*40=10000元

2.参观门票费:250*20=3750元

3.午餐费:250*20=3750元

4.盆栽培育:25*70=17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