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生管理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中学学生管理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中学学生管理方案 篇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抓好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并优化学生手机管理,探索科学有效的手机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制定校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一、增强手机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致使中小学生越来越普遍使用手机进行资讯查阅、资料查询、人际交往和自我表达,手机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学生与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沟通联系。但由于手机的娱乐功能和交际功能越来越丰富,以及中学生心智还不成熟,部分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过度使用手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交友聊天,导致学习不专心、视力下降以及亲子关系紧张,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更好地使用手机,已成为学校和家长必须面对的议题。2021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主要目的是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求学校将学生手机的使用纳入日常管理。
二、过度使用手机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危害
1.危害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降低自身知识度的同时,心理及思维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2.危害学生身心健康。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影响学生的视神经及记忆力。手机内存在不良信息,对心智不够成熟的中学生带来严重的身心危害。中学生心理抵御能力不强,容易出现早恋、孤僻、免疫功能失调、睡眠降低等身心问题。
3.危害中学生日常学习。现阶段的中学生对手机具有极大的依赖性,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想通过手机查答案,使得学生懒得思考,渐渐不会思考。
三、手机管理方案
(一)五个明确
1.明确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学校,如有特殊紧急情况家长可以与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联系,学生可通过电子班牌与家长联系。
2.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3.明确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有监督管理的职责。学生离校后需上网查阅学习资料,经家长同意后才可使用。
4.明确学生确有需要将手机带入校园的,必须由家长提出书面申请,手机带入校园后,必须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5.明确学生如若未按规定私自携带手机进入校园,造成手机遗失等任何问题均由家长及学生本人负责。
(二)教育引导
1.学校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组织专题辅导,让学生敞开心扉谈手机、擦亮眼睛看手机,进而达到科学合理用手机的目的。重点是从心理层面对学生进行疏导,引导学生摆脱对手机的依赖,进而专注于学业。
2.家长职责。家庭是学生发育、成长、生存的首要基地,家长应当言传身教,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3.拓展社会资源,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姿,为学生远离手机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在校园里倡导禁止使用手机,共创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在生活中理智、正确、合理地使用手机!
四、措施方法
1.学校安装了家校联系电话(电话号码:xxxxxxxx)并将此号码告知全体师生及家长,解决了学生上学后有事不方便联系家长的困难
2.学校每班安装电子班牌,此班牌具有通话功能,班主任、学生、家长可以通过班牌相互联系,解决了学生上学后有事不方便联系家长的困难。
3.原则上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并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中学学生管理方案 篇2
学生自主教育管理实施方案提要:本学期学生会主要深入学校三项检查:宿舍、交通岗、校园各项纪律秩序,其他工作待逐步充实,各项检查标准同值周班检查要求一致。学生会除如下各部负责的常规工作以外学生自主教育管理实施方案(试行)
一、实施目的: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本学期推行在校团委、德育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教育管理,以实现学生“自信、自律、自主、自强”为目的,打造德育品牌,形成德育管理特色和良好的校园文化,创建文明和谐校园,特制定此方案。
二、机构设置:
1、工作指导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组员:z 全体班主任 校学生会主席
2、学校构建以学生会为主的学生自主教育管理体系,团委、学生会下设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另外,下设三个年级自管会一个宿舍自管会,各班级以班委会、团支部为基础成立班级自管会,开展学生自主教育管理工作。
(1)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由学生会负责组织,德育处、团委具体指导,在校党总支、行政的支持下实施。
(2)年级自管会由各班班长、团支书负责,在年级德育干事的指导和各班主任的支持下实施。
(3)宿舍自管会,由各寝室长组成,负责各寝室纪律和卫生,在宿舍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实施。
(4)班级自管会由班委会、团支部组织,实行值日或值周班制度,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实施。
三、实施过程和操作内容:
(一)学生自主教育管理委员会严格实行值周检查制度,实行“问责制”管理。
由学生会主席负责,分六个固定组和一个抽查组进行值周,固定组在组长带领下负责对下属年级自管会、值周班、宿舍自管会、班级自管会一周的工作情况进行巡查、管理。机动组由学生会主席带队不定期在全校进行巡查、管理。学生会每组组长将周检查记录于周六上午上交团委,值周计划和总结于下一周周五前上交团委即可,团委、学生会主席、检查组长(部长)计算汇总检查结果后上交各学生年级自管会。
(二)以年级自管会建设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学生自主化管理。
在三个年级成立年级自主教育管理委员会,统一归属于学校学生会管理。年级自管会主要由班干对本班负责,要将各班级的各种问题及时上报班主任并予以解决。 各年级自管会(各年级自管会值周班学生)值日职责详细见值周班管理细则。
(三)班级自管会由团支部、班委会组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依据下列意见制定本班级学生自主教育管理方案。
1、各班要根据本班实际,结合学校规定制订符合班情的班级管理办法。
班级管理办法应包括本班的规章、制度、计划、实施方案等,班级管理办法的制订必须遵循“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原则。必须由全班学生商量讨论制订并表决通过并能随着班级的发展而有修订措施。
2、建立健全团支部、班委会。
团支部设书记1人,组织委员1人,宣传委员1人。 班委会设班长1人,副班长1人,学习、生活、纪律、体育、文艺委员各1人。班委会成员由班长、副班长、学习、生活、纪律、体育、文娱委员和团支部成员组成,科代表、小组长可以列席班委会议。班委会是班级事务的执行者、执行班级大会的决议和班主任布置的任务。班委会通过民主集中制原则选举产生,且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任期目标及任期,班主任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工作方法培训。
3、各班要设值周班长或值日班长。
值周班长每周1人,协助班长搞好当周工作;值日班长每天1人,协助班长搞好当日工作。班主任要针对本班实际明确值周班长或值日班长职责,做好记录,做好评价。
4、设立科代表、小组长。科代表除收发作业、搜集教情、学情信息外,还应协助科任教师负责本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学科知识竞赛,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帮助后进生解答疑难问题。小组长主要负责本小组的事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针对不同的问题制定问题解决流程:
学习:不交作业-----学科代表------学习委员(统计督促)-----班长-----班主任
纪律:迟到--------班长-------班主任 旷课--------班长-------班主任 请假--------班主任
卫生:不值日、值日迟到、值日不彻底-------生活委员------班长-------班主任
文艺:文艺活动-----文艺委员-------副班长-----班长------班主任
体育:列队、做操、体育活动-----体育委员------副班长-----班长及班主任
6、各班要对违纪的学生制定相应合理的处罚制度。
7、监督流程:自我监督——同桌监督——小组监督——班干部监督—班主任监督。
四、评价机制:
1、分工协作,加强领导。由组长校长z 副校长z全面负责,副组长德育处主任z、副主任z、z、 团委书记z校学生会主席分工负责,各年级德育干事负责各年级学生工作,具体工作以年级和班级为单位负责实施。
2、指导小组不定期深入到班级检查学生常规行为。
3、在学生干部监督管理过程中,如遇到不接受管理的同学,有权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较严重者,工作指导领导小组,给予校纪处分通报
更多精品来源自 财务
学生自主教育管理实施方案提要:本学期学生会主要深入学校三项检查:宿舍、交通岗、校园各项纪律秩序,其他工作待逐步充实,各项检查标准同值周班检查要求一致。学生会除如下各部负责的常规工作以外
更多精品大家对寝室管理方面的意见,协助舍务老师开展好安全、卫生、管理等各项工作,开展好“文明宿舍”的评比活动;生活部要定期召开各班生活委员会议收集、听取大家对寝室管理方面的意见。协助德育处、总务处、团委分配好校园劳动、志愿者公益劳动等任务并监督检查劳动的质量和数量。统筹划分安排好突击性和临时性的劳动、卫生任务,包括卫生死角的清除、校园的平整、拔草、花草树木的维护保养等。
间操教室卫生检查,早、中、晚抽查。午休纪律(大声喧哗、听音乐等影响休息的、就寝人数、走廊秩序和卫生、吸烟、打扑克、下象棋等不文明行为),午休时间12:40-14:00分。
宣传部工作安排
工作职责为:及时宣传时事新闻、校内新闻,报道校园文化生活,抓好广播站、大邑中学网站、文学社、办好校报,指导、检查各班墙报等工作。组织、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校园文化节,定期开展演讲比赛、文艺汇演、联欢晚会等,丰富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陶冶同学们的情操。
主席、副主席工作安排
学生会主席负责主持学生会日常工作,副主席协助主席工作:
1、负责组织、监督和检查各部工作情况,协调各部关系,及时解决各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定期召开学生会干部会议,安排、布置各部工作;
3、安排学生会成员的工作,监督和检查学生会成员一周工作情况的统计、总结、评比;
4、及时向主管校长及团委、德育处汇报学生会工作情况,传达学校指示精神;
5、召开各班主要干部会议,了解学生意见、要求和思想动向;
6、在德育处、团委的领导下抓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
六、学生会值周检查分工表
校学生会主席抽查、主席与各组组长统计周检查情况,画线第一人为每组负责人。每组组长负责安排交通岗具体检查人员,周一至周六每天两人,时间为11:45—12:00
第一组:(2、8、14、20周)
第二组:(3、9、15周)
第三组:(4、10、16周)
第四组:(5、11、17周)
第五组:(6、12、18周)
第六组:(7、13、19周)
注:
1、学生会每周检查组组长负责书写组值周计划和总结;监督本组做好周检查详细记录,每人每周检查都要书写值周总结。
2、学生会主席、各组组长(各部长)检查学生会值日人员工作是否到岗到位,计算核对检查结果(具体分值计算),做好值班记录,以便于学生会所有值日人员的考核。
3、学生会主席和各组组长(各部长)必须督促所有值日人员公平公正完成分配任务,及时提醒和纠正所有值日人员的工作。若遇问题应及时向团委、德育处求助和汇报,不得延误。
4、学生会主席和各组组长(各部长)负责团委(学生会)办公室的清理卫生工作。
5、团委(学生会)办公室的钥匙由学生会主席掌管,未经团委批准不得私自配制或转借他人、配制、使用。
中学学生管理方案 篇3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 11号)文件要求,科学合理安排中学学生上学时间,保证中学生充足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年级组长、班主任
一、作息时间安排
1.学校要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早晨中学生上课时间不早于8:00。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延长学生在校上课学习时间。
2.严禁节假日上课或有偿补课。任何老师不得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不得要求学生参加任何形式的补习班、辅导班,加重学生负担。强化家校合作,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保障学生睡眠时间。
3.家长应督促孩子按时就寝不熬夜,中午适当午休,养成良好的作息睡眠习惯。晚上休息时间小学生不晚于21:20,初中生不晚于22:00,高中生不晚于23:00。学校和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个小时。
二、早到学生管理及活动安排
1、作息时间实行以后,要求学生无特殊情况不允许提前到校。
2、因天气影响、学校活动等特殊因素允许学生提前进入校园时,必须通知值周教师和班主任提前到岗,避免因无人管护出现安全事故。
3、对于因伤病残障等原因行动不便的学生,允许在家长的陪护下适当提前进入校园,但家长必须与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做好交接方可离开,确保学生在校有人管护。
4、对早到学生在校内活动的管护,必须做到无时无刻,无处不在,“零空隙”。
三、健全工作制度,保障学生睡眠
1、学校根据学生作息时间的安排,建立家长接送制度,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教师值周制度、学生一日常规检查制度等管理制度。
2、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中进一步明确了学校领导班子、班主任、科任教师、后勤服务人员、门卫保安等在校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学校管理无盲区,保障学生到校有事做,做事有指导,全程有管护。
3、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管理,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合理调控各学科书面作业的总量。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让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对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的帮助、辅导,也可适当减少作业量。
4、教师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上课状态,发现睡眠不足的,应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劳逸结合,指导家长营造舒适的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四、预估问题及解决措施
学校作息时间的安排得到了学校制度上的保障,工作安排上的调整,但是仍有部分家长质疑作息时间的可行性及对家长的作息影响。主要是学校作息时间会与一部分家长的工作时间冲突,给家长接送学生带来不便。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在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分别安排了晨读和练字活动,有特殊情况的部分学生可以在这一时段到校,这样契合大多数家长的上班时间,并且做到了学生到校有弹性。
调整我校学生作息时间,根据季节气候推迟学生上课时间,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健康成长规律的重要改革举措。推迟上学可以确保学生充足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保证学生精力充沛,提高学习效率;缓解“上学早,放学早,接送难”的矛盾。我校将认真执行这一能够提高教育服务能力的民生之举。
中学学生管理方案 篇4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在阅读中积淀底蕴,获得滋养。现结合学校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为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文化素养,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我校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让师生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对话,与博览同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淀文学底蕴,提高文学修养,使学生爱上阅读。
二、管理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韩永礼
副组长:刘兴成
成员:语文学科组全体成员
三、营造读书氛围
1.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各班充分利用好黑板报,适当布置些有关读书的名言、方法等,“新书介绍”“优秀读后感”等板块营造读书氛围,也可以在教室内布置与读书相关的文化氛围。
2.为每个班级建立图书角,设立图书管理员,制定借阅制度。图书角的图书可以定期向学校图书室借阅部分图书,也可以由学生捐赠部分图书,由图书管理员管理。
3.设立读书节。学校将每年4月份设立为学校读书节,在读书节期间组织师生开展阅读活动。
4、班主任、语文教师向学生推荐好书(参考书目:教育部中小学生推荐书目)。
5.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1)每学期开学组织开展全校学生开学读书分享活动,
(2)利用学校行政例会,每周由一名学校行政人员向大家分享阅读优秀图书的精髓。
(3)每周学科教研活动由学科组教师轮流分享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学习体会。
6.凡进校园图书必须经过审核后,才能进入图书馆、图书角或推荐给学生。
四、主要读书活动
1.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语文教师组织学生背诵经典古诗文,以传承优秀经典文化。
2.开展经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活动。由语文教师根据必读书目,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一至两本经典名著,开设经典名著阅读课,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中提升文学素养。在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读两本经典名著,并做好读书卡、读书心得。开学后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3.设计好读书节活动。每年4月是学校读书节,由教务处牵头,语文组组织开展系列读书活动,由要求全体师生参与,提高参与率。组织读书分享、演讲比赛、古诗词大赛等活动。
4.开展名著阅读线下阅读,线上答题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在线下阅读图书,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线上答题系统,开展答题活动,以检测学生阅读效果,通过考核督促学生认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5.开展好行政读书分享活动。坚持开展每周一次读书分享活动,要求读一本学术水平高的著作,对管理和教育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五、读书活动的管理与激励
1.各班级成立读书活动管理小组,负责组织管理班级开展的各项读书活动。学校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给予班级读书活动检查评价。
2.严格读物管理。向学生推荐的读物,必须经由语文教研组精选,然后报教务处备案审定后实施。任何人不得擅自向学生推荐读物,向学生推荐的读物由学生自愿购买。
3.评选书香班级,对班级读书氛围建设好、读书活动开展得好的班级每月将结合考核给予加分。期末评选优秀读书班级和优秀指导老师,给予表彰。
4.每月开展“阅读之星”评选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评选出一定数量的阅读之星,并在全校学生大会上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