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总结范文 > 正文

摄影的工作总结

2025/03/01总结范文

微文呈现整理的摄影的工作总结(精选8篇),汇集精品范文供参考,请您欣赏。

摄影的工作总结 篇1

作为一个新兴社团,在短短几年中,始终将活动做的最好。为了培养大家的摄影兴趣,提高大家的摄影水平,我们充分利用好每一次活动的机会,为社员普及摄影的知识技巧,并经常组织实践采风活动,让大家在学习中进步,到实践中成长。

我们互相交流,互相成长,降低了摄影的门槛。同时,摄影协会同学校的各种学生社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及联系,参与并协助举办了多次校级摄影相关工作中。在学校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摄影协会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义务的承担学校活动比赛的摄影工作。举办摄影展活动,提高社团的品味,丰富了学校的社团文化,获得了来自各方的好评。

我们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始终坚持不变的宗旨,发现美丽,捕捉精彩…

摄影活动:

1.采风活动:

摄影协会采风活动,在老成员的带领下,到观山湖公园和石林公园开展了采风活动。活动过程中,老成员全程为大家进行了热心的技术和艺术指导,会员们创作热情非常高。采风过程新老成员得到更多相互认识和了解。采风回来后,协会又组织了会员作品交流。摄影协会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群众团体,大家聚集到一起相互交流,大家不以资历和学历、不以金钱、不以器材来衡量摄影,共同崇尚纯真的艺术追求,在老成员的鼓励和指导下,会员们都有相当程度的长进。提高了大家的摄影水平。

2.社团文化交流活动:

通过本届学生社团文化节,为我们以后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提供了宝贵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规范学生社团活动的申报、审批手续,完善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制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团活动的宣传力度,争取学院各级组织的广泛支持,号召广大学生共同参与,扩大活动影响面,不断巩固活动成果;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学院社团联合会对各院级和系级学生社团的指导、监督、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力度,并加强与各级学生会组织的联系,形成定期交流、共同协作、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我们要重点扶持开展活动效果好、组织形式规范的学生社团,大力发展人文科研类社团,突出专业特色和职教特色,逐步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学生社团文化品牌,切实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本届社团文化节圆满地完成了预期的计划活动,丰富了广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文化,促进了学生社团健康发展,为促进学生成长和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3.校园迎新杯篮球赛:

校园迎新杯篮球赛于?开赛。本次比赛是给大一的新同学塑造一个活跃的生活氛围,举办“迎新杯”篮球赛,目的是以比赛为载体来增强班级内部以及班级之间同学的联系,系这个大家庭更加融洽、温馨也体现了各班的团结精神,在比赛中每个同学都可以尽力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现自我。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高涨的热情,在频繁的比赛和紧张的学习当中,各篮球运动员表现了惊人的意志以及团队精神,能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赛出成绩。为了促进校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锦上添花,摄影社团参加拍摄工作。

4.画展:

本次活动得到了院系部领导及系辅导员的支持,同时同学们也积极参与.影展当天院部领导莅临现场对影展做出总结:影展中虽存在一些不足,但总体上还是非常成功的对我们的工作作出了肯定,最后鼓励大家在以后工作努力工作.当天也有许多同学来到现场参观并参与评比.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相互交流经验,并从中学到一些摄影知识,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

摄影的工作总结 篇2

转眼间一学年已经接近尾声了,感受颇多新的一年又过去了,我们社团部也度过了它的第16个年头。回想起这段在摄影社团的工作,我感受颇多。先是协助会长招入新的会员,然后接着招入新的干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公开招聘新的干事和副会长,为这届摄影协会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社团的规章制度。社团部每周召开例会,布置各种任务,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每次组织活动,都保证活动中全体成员全程参与,努力为新干事提供良好的锻炼和增长知识的机会。关于协会的运行:

为了满足广大同学对摄影的热爱,增加同学们对摄影的了解,更好的使一些热爱摄影的人在一起探讨,在会长的带领下,摄影协会每周组织活动,定期举办摄影知识讲座,摄影知识讲座不仅本协会会员积极参与,也吸引了非本协会。每周的活动会长都会给同学们看一些关于摄影技巧的光碟,了解中外摄影风格,著名作品,在聊天中互相补充摄影知识,另外,摄影协会还会给同学们介绍一些PS使用方法以及技巧,使同学们在学习摄影时候有更好的效果和效率。摄影协会也会定期交画稿,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每一张相片的不足之处和优点,以使每个人的画功都有所提高。摄影展期间同学们会积极拿出自己的作品参展。摄影协会不仅使热爱漫画的同学走到一起,也增加了同学们对摄影的认识提高了同学们摄影技术的水平,增强了校园文化氛围,提了自身素质。本协会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培养全面人才。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了更方便的平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当然我们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每次会员活动都不够积极,经常无故的请假缺席,会长和我都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弥补,每次社团举行的例行会议太过于少了。活动展开的时间都比较长,不愿听取会员们的意见,这些都是我们工作的不足的地方。

我坚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突破过去的包袱,掌握新的环境重新确定新的有能力、负责任的领导班子,为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面对新的课题,迎接新的挑战,才能不断的超越自我,再创新机!

摄影的工作总结 篇3

在老生区全体辅导员老师、社区学生工作助.的努力下,经过策划、宣传、征稿、评选、展览等一系列紧张繁忙的工作,面向全校的摄影比赛历时两个月,终于在6月8号圆满地落下了帷幕。回首组织比赛的个过程,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一、策划启动,踌躇满志

本次活动的总指挥于晓锋老师在开学初就发动我们征.本学期社区活动的项目,并承诺一定给与大力支持。经过大家的讨论,最终决定由我、曹胜利、许森荣三人分工合作,负责“魅力校园精彩瞬间——大学生摄影大赛”的工作。

4月中旬,本人起草了本次大赛的策划书,包括大赛的稿件征.宣传海报内容、分工合作内容及经费预算。决定在4月底进行全校性的广泛宣传;5月8号之前收.稿件;由我负责作品收.、联系作者、邀请评委及.个活动的统筹策划等工作;曹胜利负责展览的准备工作;许森荣负责奖品的购买等工作。大家踌躇满志,对此次活动的期望颇高。

二、全校宣传,影响广泛

4月16号,在准备好此次大赛的宣传海报基础上,宣传工作启动。本人发动海桐的勤工俭学同学帮忙,在学校的每栋宿舍楼下张贴A3的海报,而且在西南、荔山门口的宣传栏张贴了两张较醒目的海报。从后门的稿件征.过程来看,宣传的效果是很的。而且不少同学就作品收.的规格、数量等问题与我取得联系,比如光是此类邮件,我们就收到不下10封,询问参赛的有关事宜,可见此次活动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三、稿件征.,响应热烈

20xx年5月8日,是我们收.作品的截止日期,共收到31名作者的作品160余件。之后陆续还有作品寄来,但是出于公平考虑,我们拒绝了这些作品参赛的要求,并向有关作者说明情况的。最后我们评出的一二三等奖的作品包括6名作者的16幅作品,说明获奖比例较低,更说明此次比赛的作品征.工作开展得较好,广泛而充分地收.到了作品。我负责稿件的收.和..工作,其中因为作者的作品不符合规格、缺少作品简介、缺少作者简介、关于评奖的答疑等问题要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与31位作者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联系,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得到的也是充分的锻炼和劳动的快乐。虽然辛苦,但是值得!

四、邀请评委,公平公开

此次比赛的评委成员广泛,我们邀请了摄影协会、美术专业、设计专业的5名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人员组成。他们对我们收.到的高质量的作品啧啧称赞,认为虽然不少作者的专业与摄影相差甚远,但是表现出极高的创造性。我想,这就是我们组织此次比赛的目的,同学们能够得到锻炼,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在评委组织评奖的时候,我们还组织评委对较有争议的作品进行讨论,以求获得更公平的.结果。

五、展览活动,瑕不掩瑜

我们的展览在5月23号开始在老生区各楼斋楼下巡回展出,平均每栋楼斋展出2天。虽然因为展览场地有限、展览的器材不足(只有KT板),但是因为作品的质量很高,吸引了大批同学的驻足欣赏。据我们所知,不少参赛的选手都是带着自己的亲友团“追着”展览地点跑的,不只参观一次,甚至两次、三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展览前言是由刘文军起草,由冯磊进行设计的,很有专业水平,可以说是此次活动社区工作助.之间最完美的一次分工合作。

六、反思

通过此次大型的活动,不论是辅导员,还是社区学生助.,都能够从中学到很多,体会很深。

1、合作。没有合作,人很难在这个社会生存,更不可能取得成绩。摄影比赛的个过程都贯穿合作:本人的体组织策划、曹胜利的展览准备、许森荣购买奖品、冯磊的拔刀相助等等,都让我们社区学生工作助.相互体验、相互了解,加强了我们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2 、细致。在开展此次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每一个问题的出现,都让我们感觉到是由于上一阶段的工作缺乏细致。所以,每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就会多一份留心,让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

3、信心。虽然.个过程很辛苦,但是当.个活动圆满落幕的时候,却还怀念其中的过程。这是因为我们对开展活动有了经验,有了自信。我们期待下一个更有意义、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摄影的工作总结 篇4

对于摄影,我虽然不陌生,但不擅长,只是熟悉而已。我还算比较喜欢摄影,因为我明白随着相机快门的按下,时间被“定格”下来,作为“此时此刻”的记录是不可重复的,成为永远把美好的记忆留下的特殊方式。

以前对摄影了解的很少,仅仅觉得就是简单的拍照而已,随着照相机的自动功能越来越强大,一直以为只要一按下快门,可以随便拍出一张照片,就是摄影的全部内容了。最近有幸参加了北京铁道报社举办的新闻摄影培训班,短短的三天培训时间,理论讲座、实践拍摄与老师点评,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受益匪浅。培训课程由报社记者部主任武亚卫与副主任吴可新精心安排,《民族画报》编委、采编部主任、高级记者腾俊老师,以及北京铁路局摄影讲习团的七名摄影“大咖”主讲,学过才知道,才发现,才领悟到新闻摄影中竟然隐藏了很多很多“秘密”。

在培训课上,每一位老师用自己摄影作品作教材,生动地向我们讲述作品选题、元素、构图、光线,以及作品背后的故事,让我懂得了摄影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需要构图、光圈、景深、快门等不同参数的完美配合,对于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需求,所以不能总是寄希望于照相机的自动功能,而且多数时候自动功能拍出的照片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需要运用一些拍摄技巧。张家口车务段的刘建中老师讲述,对于大型会议场所,需要小光圈、大景深的调配,从而来保证照片远景是清晰的,拍摄领导照片时一定要选准中心人物,不可喧宾夺主,做到构图清、对焦准、从而保证不错过每个细节,能不用闪光灯最好不用;北京供电大修段的张宝仓老师给我们生动地讲述了框架式构图、对称构图、均衡构图等多种拍摄构图技巧,重点提示了要想作品有动感要善于选用斜线构图,快门速度要大,才能保证图像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天津工务段的无人机航拍“大咖”冯凯,讲述了无人机应用技术,拍摄静物要选用大光圈长焦距,拍摄风景要选用小光圈………

新闻摄影,从表面看,快门“喀嚓”一下,看似很简单、很潇洒。实际上,饱含了功夫、学问、感情………杨利民老师的要用心用力做事,要有敏锐的新闻意识;席冬生老师的执着毅力,要有新闻“第三只眼”;徐刚老师的身边总有拍不完的体裁;翟现亭老师6年来坚持对准一线拍摄的“我眼中的春运故事”让我明白,无论做什么事,要坚持下去,做下来。从每一位老师的言语中,我深刻体会到:不论拍摄什么题材,首先要学会观察,要喜欢和尊重你的拍摄对象,使你的整个身心能与拍摄题材进行感情交融,做到“用心用情”拍摄,用更多的精力去把握你要拍摄的景物内涵和内在生命力,通过镜头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才是摄影的灵魂所在。

在摄影理论培训与拍摄实践过程中,老师说得更多的.是“要大胆拍,要多拍多看”。无论是拍摄静态景物还是动态景物要先确定一个专题,围绕专题选定若干个场景,每个场景先围着它转几圈,细细琢磨一番,找出不同角度,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方案,然后要毫不吝惜地猛拍一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连拍,抓取一些精彩瞬间,最后再去劣存优,往往会令你收到意想不到效果。当然,闲暇之余要尽量多看一些好的作品,多去分析、多请教,从中获取一些拍摄启发。

与其它工作一样,摄影也要学会创新,让自己拍出的照片给人眼前一“亮”,引进共鸣的感觉,在点评照片中,翟现亭老师对着学员拍摄的一张照片评价道:“景色选得不错,但线条过于横平竖直,太刻板,要学会用对角线、S图、几何图形,那样就不会太死板。”

对于我这个摄影“门外汉”来说,这次培训虽然时间短,但令我记忆深刻,让我对摄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全新的了解,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努力培养自己观察能力,用镜头捕捉身边美好的人与物,以此来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摄影的工作总结 篇5

通过一周的室内实习任务,最大的感触就是从新认识了摄影测量和遥感这门比较抽象的学课,以前在课堂上总觉得这是一门非常难懂也非常难学的课程,可是就在这周的室内收集资料实习的过程中我的想法突然改变了,其实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学科并没有所想的那么难懂和难学,只要我们愿意去学、去发现这门学科的奥秘我们还是非常容易掌握和理解的。开始接触是觉得它是我们所有学科中最抽象的,可是当我们把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这次室内搜集资料的实习结合起来对比和深入研究后,才真正的发现这是一门多么有内涵和适应新时代的必要科目,很多情况下,对于大面积的测图我们都少不了对它的应用,同时在将来摄影测量和遥感也很有可能会取代我们所有传统的测图方法,真正的把它完全的应用到我们的所有调查土地资料中,以见证它的最有效的作用。

由于我们学校大量缺少摄影测量和遥感这门学科的仪器和工具,所以学校把这次实习任务主要定为网上搜集有关这门学科的资料及书本上理论知识相结合系统的学习。虽然这方面的设备大量的缺乏,可是仍然没有撮箕到我们学习的良好心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是以自己的最大热情完全的投入到此次实习中。通过这次实习我们的收获很大,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得到了很多意外的收获,获益匪浅!不仅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了通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从实践中检验了它的真理,了解了它的适应范围之广和作用之大,为我们以后从事工作而需要它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摄影的工作总结 篇6

为了活跃校园气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让新同学更加深入地了解校园文化,进一步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展现我院的学生生活风貌,我部于10月26号到11月3期间号举办了摄影大赛活动。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记者站共同努力及其它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这次摄影大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前期准备:我们以短信和电话的方式通知各班的宣传委员领取活动方案并由他们负责在班里介绍本次活动的宗旨、时间、要求等细节及收集同学们的作品在规定时间上交。与此同时,我们向学院申请并在紫荆校道拉出宣传横幅。其次,我们利用由众顺文印服务部筹得的费用对摄影展板进行了装扮。

二、活动期间:我们对上交的111份作品进行统一收集并整理,同时有幸邀请了摄影协会会长候选人邓漫青,摄影协会暗房部长李秀梅和前任记者站摄影部部长安棉城作为我们的专业评分小组。此次作品各具特色,淋漓尽致展现了校园生活的魅力,紧扣大赛主题,具有较高的水品,经评分小组评分后,我们依照规定将分数排名前18的作品进入了决赛。紧接着,我们将会对18份优秀作品进行大众评分环节。我们会将18优秀份作品在活动中心前展示给大众并接受投票。投票当天,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学生前往欣赏并投票,场面相当热闹,最终大众投票环节顺利完成。接下来,活动进入了最后的环节确定获奖名单。作品的'最终结果我们将按评委分数(占70%)和大众投票(占30%)决定名次。经过统计后,最终评出了9份获奖名单,获奖情况如下:

一等奖:阮琼婷二等奖:陈婷婷、洪俊

三等奖:黄哲玲、陈大为、卢思婷

最佳人气奖:阮琼婷

最佳创作奖:孔文亮

最佳风格特色奖:郑泽伟

回顾这次的摄影大赛活动,我们在各项工作中还存在缺陷和不足,特别在准备时间方面没估算充足,以致于工作程序上略显紧凑,幸好各方领导和师兄师姐的经验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满的举办了这次的摄影大赛活动。我们会吸取这次活动带来的宝贵经验,相信以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更上一台阶。

摄影的工作总结 篇7

摄影常用名词解释

焦距(Focallength):从镜头的中心点到胶片平面(其它感光材料)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焦距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一般会标在镜头前面,例如我们最常用的是27-30mm、50mm(也是我们所说的”标准镜头”,指对于35mm的胶片)、70mm等(长焦镜头)。

光圈(Aperture):控制镜头通光量大小的装置。开大一档光圈,进入相机的光量就会增加一倍,缩小一档光圈光量将减半。光圈大小用F值来表示,序列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f值越小,光圈越大)。拓展阅读:光圈的应用

快门(Shutter):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一般可分为镜间快门和点焦平面快门。

快门速度(Shutterspeed):快门开启的时间。它是指光线扫过胶片(CCD)的时间(曝光时间)。例如,“1/30”是指曝光时间为1/30秒。1/60秒的快门是1/30秒快门速度的两倍。其余以此类推。

景深(Depthoffield):影像相对清晰的范围。景深的长短取决于三个因素:焦距、摄距和光圈大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长;

(2)摄距越长,景深越长;

(3)光圈越大,景深越小。拓展阅读:什么是景深

景深预览(Depthoffieldpreview):为了看到实际的景深,有的相机提供了景深预览按钮,按下按钮,把光圈收缩到选定的大小,看到场景就和拍摄后胶片(记忆卡)纪录的场景一样。

感光度(ISO):表示感光材料感光的快慢程度。单位用“度”或“定”来表示,如“ISO100/21”表示感光度为100度/21定的胶卷。感光度越高,胶片越灵敏(就是在同样的拍摄环境下正常拍摄同一张照片所需要的光线越少,其表现为能用更高的快门或更小的光圈)。

色温(Colortemperature):各种不同的光所含的不同色素称为“色温”。单位为“K”。我们通常所用的日光型彩色负片所能适应的色温为5400K-5600K;灯光型A型、B型所能适应的色温分别为3400K和3200K。所以,我们要根据拍摄对象、环境来选择不同类型的胶卷,(除非用滤色镜校正色温)。

白平衡(Whitebalance):由于不同的光照条件的光谱特性不同,拍出的照片常常会色温不一样,例如,在日光灯下会偏蓝、在白炽灯下会偏黄等。为了消除或减轻这种色偏,数码相机可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调节色彩设置,使照片颜色尽量不失真。因为这种调节常常以白色为基准,故称白平衡。

曝光(Exposure):光到达胶片表面使胶片感光的过程。需注意的是,我们说的曝光是指胶片感光,这是我们要得到照片所必需经过的一个过程。它常取决于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因此又有曝光组合一词。比如,用测光表测得快门为1/30秒时,光圈应用5.6,这样,F5.6、1/30秒就是一个曝光组合。

曝光补偿(ExposureCompensation):用于调节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

“Stop”:网上没有对应的中文词,英文全称是Theunitofexposure。它只是一个衡量亮度的单位,但前提是必须有参照物。你不能说某个物体是3个Stop的亮度,但你可以说物体A比物体B亮3个Stop。但是翻成曝光的单位也不完全符合它的本意。它是一个单位的亮度变化。但前提是必须有参照物。使用这种方法是因为没有标准的界限来限定明亮和黑暗。一块黑石头在很亮的地方看上去会比在暗处的灰色石头要亮。

模糊:画面不清晰。可能是由失焦,相机晃动等原因造成。

像素(pixel):简单来说就是CCD/CMOS上光电感应元件的数量,一个感光元件经过感光,光电信号转换,A/D转换等步骤以后,在输出的照片上就形成一个点,我们如果把影像放大数倍,会发现这些连续色调其实是由许多色彩相近的小方点所组成,这些小方点就是构成影像的最小单位“像素”。像素分为CCD像素和有效像素,现在市场上的数码相机标示的大部分是CCD的像素而不是有效像素。

分辨率(ppi/dpi):指的是单位长度中,所表达或撷取的像素数目。和像素一样,分辨率也分为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影像分辨率,我们通常说的数码相机输出照片最大分辨率,指的就是影像分辨率,单位是ppi(PixelperInch)。

红眼(Redeye):数码相机在闪光灯模式下拍摄人像时,在照片上人眼的瞳孔呈现红色斑点的现象。在较暗的环境中,人眼的瞳孔会放大,此时强烈的闪光灯光线会通过人的眼底反射入镜头,眼底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血管是红色的,所以就形成了红色的光斑。防红眼是闪光灯的一种功能,是在正式闪光之前预闪一次,使人眼的瞳孔缩小,从而减轻红眼现象。

CCD:译为“电子耦合组件”(ChargedCoupledDevice),它就像传统相机的底片一样。CCD像素数目越多、单一像素尺寸越大,收集到的图像就会越清晰。因此,尽管CCD数目并不是决定图像品质的唯一重点,我们仍然可以把它当成相机等级的重要判准之一。

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功能相当于CCD。

AE锁:是自动曝光(AutomaticExposure)控制装置的缩写,AE锁就是锁定于某一AE设置,用于自动曝光时人为控制曝光量,保证主体曝光正常。

使用AE锁有几点需要注意:

手动方式或自拍时不能使用自动曝光(AE)锁。

按下自动曝光(AE)锁之后不要再调节光圈大小。

用闪光灯摄影时不要使用(AE)锁。

SM闪存卡:即SmartMedia,智能媒体卡,一种存储媒介。SM卡采用了SSFDG/Flash内存卡,具有超小超薄超轻等特性,体积37(长)×45(宽)×0.76(厚)毫米,重量是1.8g,功耗低,容易升级,SM转换卡也有PCMCIA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数据传送。

光学变焦(OpticalZoom):远距离拍摄时放大物体,因为取决于镜头的焦距,所以成像不影响画面清晰度。与数字变焦相反。

数字变焦(DigitalZoom):只能将原先的图像尺寸裁小,让图像在LCD屏幕上变得比较大,但并不会有助于使细节更清晰。

单反相机(SLR):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这种结构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

噪点(Noise):数字图像中的“颗粒”,产生的原因往往是高ISO设置、长时间曝光、或在电脑上对曝光严重不足的图像进行过度的提高亮度处理。

Mega:英文中“百万”的前缀,如,百万像素(MP)。

饱和度(Saturation):表示色彩鲜艳程度。

镜头光斑(Lensflares):杂乱的光线会聚到屏上形成模糊不清的像叫光斑。

摄影常见问题

什么是“景深”?

A:对焦后在焦点前后能够清晰成像的范围叫做“景深”。

如果收缩镜头光圈(增大F值),对焦后清晰成像的范围就大,照片就不容易虚化,这种状态叫做“大景深”。反之,如果开放镜头光圈(减少F值),对焦范围就狭窄,背景就容易出现虚化,这种状态叫做“浅景深”。因为景深对于拍摄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拍摄时一定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景深根据镜头焦距及相机与被摄体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广角镜头的景深大,长焦镜头的景深浅。而且,相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越远,景深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就越浅。

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哪个效果更好?

A:一般来说,镜头防抖和机身防抖的补正效果是相同的。

防抖组件装载在机身内时,补正作业的位置位于光学系统的后端。而装载在镜头内时,则位于光学系统的中央。虽然位置略有差异,但对于防抖来说,更重要的是进行补正作业时的调整方法,所以尽管位置不同,效果差异不大。

但是,从使用的方便性来说,镜内搭载的“镜头防抖”更有优势。这是因为在取景器取景时,可从取景器内实时观察到补正效果,可以对被摄体进行仔细观察后等待拍摄时机。这种优势尤其在焦距超过400毫米的超长焦摄影及拍摄高速运动的动物或赛车时表现明显。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装载在机身内的“机身防抖”对任何镜头均有效,可以使所有镜头具有防抖效果,可以说既方便性价比又高。

测光模式怎么选?

A:相机的测光模式一般分为三种,即矩阵测光、中央重点测光以及点测光。

矩阵测光:是把拍摄区域分割成多个区域,分别计算各个区域的曝光值,再经由相机处理运算,得最适合的曝光值。这种测光手段自动程度最高,适合绝大多数场景使用。

中央重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就是以画面中央一小块区域的测光结果为主要基准,再部分考虑画面其他的部分的曝光值平均计算。中央重点测光的运用要领本模式提供进阶的拍摄者使用。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模式,适合纪实摄影,如在顺光中的街头小景、角落的静物等。

点测光:是对画面中心或拍摄者选择的对焦点周围很小一块区域进行测光的一种方式。点测光主要适用于逆光拍摄或者是现场光线极复杂的时候。

打开闪光灯后还是有抖动,这时该怎么办?

A:在使用数码单反相机的“P”模式或“A”模式进行拍摄时,有时即使使用了闪光灯,还是会出现抖动。这通常是由于相机自动启动了“慢速同步”拍摄模式。

慢速同步拍摄和场景模式中的“夜景人像”模式几乎相同,都是利用闪光灯的闪光照到前方的被摄体,并通过慢速快门让闪光灯有效范围之外的区域避免曝光不足的技术。

这种情况下要避免抖动并不困难。我们只要将拍摄模式设置为“M”或“S”,使快门速度提高,就能够拍摄出不抖的照片。但是,如果提高快门速度,闪光灯的有效范围之外的背景部分容易因曝光不足而发暗。

想以自己希望的亮度进行拍摄时,应该怎么设置曝光补偿?

A:如果完全由相机来控制曝光的话,它会将较白的物体拍得暗一些,较黑的物体拍得亮一些,有时拍出的照片会与肉眼看到的不同。而且,有时我们也会希望画面比肉眼看到的更暗(或更亮),这时就需要曝光补偿。

在想要暗一些时使用负补偿,想要亮一些时使用正补偿。只利用取景器来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曝光补偿需要相当的摄影经验,所以在经验不够丰富时要通过液晶显示屏来确认画面的亮度。如果亮度与自己的希望不符,就需要利用曝光补偿进行调整。

此外,还可以利用相机的实时取景功能进行曝光效果预览,这样就能够在拍摄之前确认亮度,非常方便。此外,无论是在拍摄后查看照片还是曝光效果预览,都要根据拍摄现场的亮度来调整液晶显示屏的亮度,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时即使用闪光灯,人物也很暗,有什么办法能让人物更亮一些呢?

A:出现这种状况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相机和人物之间的距离太远,超出了闪光灯的有效闪光范围。此时可以尝试拉近相机和人物之间的距离,提高ISO感光度,开大光圈(调小F值的数字),使用闪光量更大的外置闪光灯等方法。

但是,有时相机和人物之间的距离很近,人物还是发暗,此时需要检查人物前方是否有别的物体,人物周围是否是白色的墙壁或桌布等。相机会根据前方的物体反射回的光线来调整通光量,故如果人物和相机之间有其他物体,那么这些物体就会干扰相机的测光。

而且,如果人物周围白色物体过多,那么相机就会判断被摄体的'亮度很高,于是就减少闪光灯的闪光量,人物就会发暗,曝光不足。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对曝光或闪光灯的闪光量做正补偿。

怎样才能把水族馆里的鱼拍的很漂亮?

A:在水族馆里拍摄鱼类时要隔着玻璃,由于玻璃会反光,周围的景色也会投影在玻璃上。特别是水箱中光线较暗、周围比较明亮的时候,玻璃会像镜子一样反光。在这种条件下,如果镜头不紧贴住玻璃,由于玻璃上的投影,水槽中的画面就会显得不够鲜明。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现象,拍摄时镜头的前端要与玻璃表面垂直紧贴。如果镜头与玻璃表面不成直角,就容易拍摄到投影。因为水箱中光线较暗,鱼的游动速度也很快,所以要将ISO感光度提高。另外,在很难自动对焦时,要使用手动对焦(MF)模式手动进行对焦。有些水族馆禁止在拍摄时使用闪光灯。即使并未禁止,由于玻璃会反射光线,还是不使用闪光灯为好。

在拍摄风景时,焦点在哪儿最好?

A:对焦的基本要领就是将焦点对准被摄体。即使是拍摄大范围的风景,风景之中也一定会有自己最为关注的部分。如果不把焦点对准那个部分,就无法传递出自己的意图,观众就会不明白照片到底想要表达些什么。

在拍摄时,建议拍摄者将对焦点设置为“中央”,并使想要拍摄的物体位于取景器的中心,然后进行对焦,在半按快门的状态下对构图进行再次调整。而且,拍摄者还可以先确定构图,再选择位于想要对焦的位置的对焦点。

摄影的工作总结 篇8

春之娇娆,阳光明媚,人们都喜欢到大自然中沐浴阳光,捕捉春的气息,今天正是我们摄迷们大显身手的机会——总院20xx第十二届摄影比赛拉开序幕。

记得第一次出去外拍,面对贵州苗寨美丽的风景和地域风情,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手中的相机不停地按快门直至没电为止。晚上回到旅馆带着欣喜的心情回放白天所拍的照片,看完所有片子之后他带给我的不是兴奋而是愁畅,不是照片脱焦就是构图杂乱无章,在者就是主题不够明确等等问题百出,所拍的几百张照片几乎不能选出一张自已认为满意的作品,千里迢迢背着大包小包的行囊到这里创作忙碌了整整一天缺一无所获,内心十分懊恼也十分遗憾……

第一次外拍的失败让我吸取了不少经验和教训,这才真正的体会到摄影并不是当初所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摄影需要大脑和手指的协调,眼睛和心灵的默契。摄影更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与其它的众多门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绘画,书法,文学,音乐等。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单纯的只从摄影上入手,一定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一种多生活深层次的洞查能力和对周边事物的理解能力。就是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和敏锐的观察力。生活是五彩斑斓的,生活中的人,尤其是爱好摄影的人,就更应该时时处处做一个生活有心人,积累生活,突破生活。

如果说我学摄影之前只会按快门的话,那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研究使我真正的体会到摄影是一个美学的整合体,原来我的大部分休息时间是用在了朋友,战友聚会,看电视,睡觉上。自从拿起相机玩起了摄影之后,他也就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成了我生活中的另一个伴侣,形影不离。节假日以及休闲的时间书城成了我最好的去处,在那个知识的海洋中翻阅大量的摄影资料和相关的理论书籍,如《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下册,《中国摄影》《大众摄影》《摄影之友》《世界艺术史》上下册《中国摄影报》等等,在这些书籍中我感悟到了一些艺术的真谛吸取了很多的`营养,才真正意义上懂得了要想拍好一张照片不是光靠按动快门和使用什么器材所能完成的,他靠的是你对作品的理解,也就是说你想要表达什么,或是你要告诉读者什么,这些不但需要经验更需要你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融各种元素与一张照片在让快门释放的一瞬间定格永恒。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一些天时地利的幸运成份。

如果真的要做一个好的摄影者,一个字——累!“痛并快乐着”这句话我在摄影的过程中得到了真正的体验。

多学多看多拍,时间长了,一定能拍出好的作品。透过镜头用心看,世界如此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