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方案

2025/03/02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方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南昌起义80周年,秋收起义80周年,井冈山农民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中国共青团建团85周年,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和校记者团拟组织“重温红色情怀,播洒无限关爱”大学生志愿服务爱心公益行动。

活动整体构思以爱心公益促老区发展为线索,关注长征沿途地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经历,并以实际行动帮助红色山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传播科普知识,带来文艺表演,送去人文关怀,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发扬志愿者服务精神,用我们的无限爱心,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播洒无限的关爱。同时,队员们通过参观和重温这段红色的记忆,并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和沟通,不断提高自我的认识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活动主题

重温红色情怀,播洒无限关爱

三、活动背景

长征精神是个人吃苦耐牢,积极向上的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整体奋进的一种精神;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时代!为积极响应中央的相关精神,更好的'传承与传播红色文化,同时更好地贯彻实施中共江西省教委、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推进红色资源进校园工作的通知》的文件。作为xx大学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国共青团建团85周年,纪念南昌起义80周年,湘赣边秋收起义80周年,井冈山农民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之际,走进贫困革命老区,瞻望先辈足迹,以真实体验的方式回顾重温这段特殊的历史,真切地感受先辈们的艰苦而伟大的革命历程。同时,通过帮助等,并且以展览、募捐等形式为老区落后的医疗教育事业募集善款,最大限度地唤起社会公众对老区经济现状的`关注与支持。募集的善款用于建立志愿者爱心助困基金,基金将用于资助老区教育医疗事业。

四、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xx年7月

地点:南昌—瑞金—于都—兴国—井冈山—永新

五、媒体计划:

1.网络:

2。平面:

3。电视台:

六、活动内容

1、参观革命遗址,重温红色情怀,纪念碑前宣誓,发扬长征精神。

2、走进红色山区,深入贫困农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志愿服务者服务活动等。

a、走进山区小学:修缮破旧校舍,捐赠慰问物品,义务支教。

b、科普知识小分队发放科普知识传单,并向讲述法律、健康卫生等必备常识。

c、文艺小分队进行文艺演出。

d、向村民发放生活现状调查表,与村民开展座谈会,了解老区人民生活现状。

e、寻找最贫困的老区人民,为志愿者爱心助困基金寻找受资助对象。

f、文字图片记者实地采风,采访报道老区现状,收集资料、素材、为后期宣传做准备。

3、联合当地政府,民政局在被访地市区举行“关注老区现状”展览,以募捐方式为志愿者爱心基金筹资。

4、开学后在校内举办此次活动后期宣传,开展“红色资源进校园——情系老区公益行”展览及报告会。

七、具体安排实施

(一)、前期准备活动:

1、志愿者的招募(负责人:宋凯)

制定队员选拔标准、队员管理条例(见附件),并于6月底进行全校范围内的志愿者招募,可招募一定数量的青年教职工。招募的志愿者于7月10日进行统一的培训,分组。

2、物资准备(负责人:杨瑶)

7月1日号左右,联系交通工具、制作活动所需横幅、海报、服装等。(见资源需要)

3、宣传准备(负责人:杨瑶)

7月10日与各大媒体取得联系

4、资金准备(负责人:宋凯、杨瑶)

7月初确定资金的到位。

5、实地考察(负责人:刘寒波)

7月14日左右现行前往与当地政府民政部门接洽,安排队员食宿。实地考察将要前往的村庄,了解民风民俗,为队员到来做前期准备。

(二)、活动实施:

详细的实施方案见附件1

(三)、后期宣传:在校内举行“红色资源进校园——情系老区公益行”展览、报告会,向全校师生展示此次活动的成果,并宣传此次活动。

基本时间安排表

时间

具体工作安排

负责人

6月底

志愿者招募

宋凯、刘寒波

7月4日

联系厂家印制所需横幅、海报、传单、问卷调查、制作旗帜、服装、帽子。

杨瑶、陈韵芝

7月11日

联系交通工具

杨瑶

7月11日

与各大媒体取得联系,并邀请媒体参加出征仪式

杨瑶

7月11日

召集志愿者开会,培训,分组

宋凯

7月12日

筹备出征仪式

宋凯、杨瑶

7月14日

前期安排人员先行出发

刘寒波

7月16日7:00

出征仪式

宋凯、杨瑶

八、资源需求:

队员装备:统一的服装帽子,药品、食物及水、相机。

活动需求:旗帜、横幅、海报、传单、慰问品、介绍信、问卷调查表。

九、经费预算:

赞助费、学校拨款、队员个人消费自行支付。

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方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为大力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使我院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充分展示我院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个人素质。经学院领导研究,决定于20xx年寒假期间向我院全体学生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内容通知如下:

二、活动主题:

“参与社会实践 弘扬传统美德”

三、活动对象:

14、15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内容:

1.“青春暖流”志愿服务

深入敬老院、福利院、孤儿院、火车站、汽车站等地方,广泛开展义务劳动、助残帮困、环境保护、公益宣传等活动。

2.“跨界”学习行动

鼓励广大学生通过深入企业,开展岗位体验、社会兼职、勤工助学、专业调研、社会调查或创业实践等活动。

3.文化同行溯本源(走进不一样的生活)

①了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开展调查人民生活状态等工作。

②调研民俗民风,结合即将到来的春节,主动进行各地区各民族的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等专题调研。

4.回访母校求创新

主动回访母校、访问校友、访问英雄人物、访问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人和事,从他人的生平事迹中汲取正能量,勉励自身励志成才。

5.追寻红色足迹

利用假期去参观一些历史博物馆、历史遗迹和英雄人物纪念堂馆等红色历史文化,追寻一些伟人的足迹,提高自己的爱国意识。

(注:以上实践活动内容仅供参考,同学们可以在以上内容中选择进行实践活动,也可以自行选择实践内容)

五、报名方式:

1. 各班级负责人将该方案发送到班级群里,鼓励同学积极报名参加,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报名。班级同学自行组建实践小分队,每组5-10人,选定一个组长,将组内所有人员名单以及申报实践活动项目报给班级负责人,负责人将名单交给社会实践部。

2.可以以部门为单位进行报名,同样每个团队要选定一名组长,将团队人员名单以及实践项目交给部门负责人,由部门负责人上交至社会实践部。

六、报名时间:

20xx年12月28日--1月5日

七、活动要求:

1. 每个团队只能申报一个实践项目,每个成员只能参与一个团队,各自确定申报项目。每个团队要选出队长,团队队长要求有一定组织能力,具有较强沟通组织管理等能力。

2.各团队同学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切实做好人身财产的安全保障和所调研的资料的'妥善保管工作。

3.参加实践的同学要做好实践记录,写好每天的活动日志,并在寒假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完成实践报告。

八、材料提交:

1、要求:上交材料包括纸档与电子档。电子档内容包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活动总结,以及活动时拍的照片,做成word形势。纸档:团队成员写的活动日记。各班级团支书于3月10日收齐本班级同学的实践活动材料,电子档发送到社会实践部委员邮箱中,邮箱号码:xxx,纸档送到学办社会实践部。(注明班级姓名)

2、以部门为单位的部门实践团队由部门负责人收集材料,上交至社会实践部。

九、评奖要求:

1.寒假“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表彰在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服务团队。

评选条件: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开展活动,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团体成员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团结奉献的精神。

2.寒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奖”。

评选条件:表彰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勇于实践锻炼,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热心服务,甘于奉献,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广大群众好评的学生。

3.寒假“优秀实践报告”团队

评选条件:上交报告内容完整、新颖,更好的体现实践效果的报告。

(学院将根据上交材料的比例评选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社会实践先进团队”、“优秀社会实践报告”)

十、结束语:

希望14、15级同学可以积极参与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实践能力,为我院社会实践活动作出贡献。

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方案 篇3

一、活动背景:

为大力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使我院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充分展示我院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个人素质。经学院领导研究,决定于20xx年寒假期间向我院全体学生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内容通知如下:

二、活动主题:

“参与社会实践弘扬传统美德”

三、活动对象:

14、15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内容:

1。“青春暖流”志愿服务

深入敬老院、福利院、孤儿院、火车站、汽车站等地方,广泛开展义务劳动、助残帮困、环境保护、公益宣传等活动。

2。“跨界”学习行动

鼓励广大学生通过深入企业,开展岗位体验、社会兼职、勤工助学、专业调研、社会调查或创业实践等活动。

3。文化同行溯本源(走进不一样的生活)

①了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开展调查人民生活状态等工作。

②调研民俗民风,结合即将到来的春节,主动进行各地区各民族的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等专题调研。

4。回访母校求创新

主动回访母校、访问校友、访问英雄人物、访问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人和事,从他人的生平事迹中汲取正能量,勉励自身励志成才。

5。追寻红色足迹

利用假期去参观一些历史博物馆、历史遗迹和英雄人物纪念堂馆等红色历史文化,追寻一些伟人的足迹,提高自己的爱国意识。

(注:以上实践活动内容仅供参考,同学们可以在以上内容中选择进行实践活动,也可以自行选择实践内容)

五、报名方式:

1。各班级负责人将该方案发送到班级群里,鼓励同学积极报名参加,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报名。班级同学自行组建实践小分队,每组5—10人,选定一个组长,将组内所有人员名单以及申报实践活动项目报给班级负责人,负责人将名单交给社会实践部。

2。可以以部门为单位进行报名,同样每个团队要选定一名组长,将团队人员名单以及实践项目交给部门负责人,由部门负责人上交至社会实践部。

六、报名时间:

20xx年12月28日——1月5日

七、活动要求:

1。每个团队只能申报一个实践项目,每个成员只能参与一个团队,各自确定申报项目。每个团队要选出队长,团队队长要求有一定组织能力,具有较强沟通组织管理等能力。

2。各团队同学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切实做好人身财产的安全保障和所调研的资料的妥善保管工作。

3。参加实践的同学要做好实践记录,写好每天的活动日志,并在寒假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完成实践报告。

八、材料提交:

1、要求:上交材料包括纸档与电子档。电子档内容包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活动总结,以及活动时拍的照片,做成word形势。纸档:团队成员写的活动日记。各班级团支书于3月10日收齐本班级同学的实践活动材料,电子档发送到社会实践部委员邮箱中,邮箱号码:xxx,纸档送到学办社会实践部。(注明班级姓名)

2、以部门为单位的`部门实践团队由部门负责人收集材料,上交至社会实践部。

九、评奖要求:

1。寒假“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表彰在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服务团队。

评选条件: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开展活动,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团体成员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团结奉献的精神。

2。寒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奖”。

评选条件:表彰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勇于实践锻炼,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热心服务,甘于奉献,在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广大群众好评的学生。

3。寒假“优秀实践报告”团队

评选条件:上交报告内容完整、新颖,更好的体现实践效果的报告。

(学院将根据上交材料的比例评选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社会实践先进团队”、“优秀社会实践报告”)

十、结束语:

希望14、15级同学可以积极参与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实践能力,为我院社会实践活动作出贡献。

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方案 篇4

为了丰富学生假期生活,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暑期生活的有益补充。为此,团委决定开展暑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动意义

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改变学习方式,开发学习资源,拓展发展空间。

二、活动主题

社会问题我关注,创文明县城我行动。

三、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

全校各班级以小组合作或个人独立活动为基本模式。一般由5~10人组成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自己推选组长,自行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为指导老师。研究过程中,活动小组成员有分有合,随时联系,相互协作。

具体过程参考如下:

1、编组、选题或创题;

2、聘请指导教师;

3、制定活动方案;

4、小组研究设计具体操作(设计访谈表格、问卷;制定参观、观察、活动计划;准备其他一些活动工具等如:相机);

5、实践活动(观察、访谈、问卷等);

6、收集、整理、分析活动资料;

7、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四、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

1、参加实践生产活动,农村学生可参加农业生产活动。

2、参观、访谈、观察(革命遗址、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高校名校、工厂……),可以利用网络等手段,对一定的人群进行研究和调查。

3、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创主题,但应符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参考性)

1)、八渡河白色污染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2)、禁塑令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3)、关于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

4)、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5)、县城交通安全问题研究;

6)、市民交通意识及对策;

7)、城镇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

8)、“寻访略阳历史,感受古城文明”实践调查;

9)、略阳县旅游资源状况调查及分析;

10)、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1)、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中学生行为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3)、学生沉迷网络现状及其分析;

14)、学生携带手机成因及其分析;

18)、当今大学生就业发展方向的调查和研究;

16)、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成因及其思考;

17)、“十天”高速给略阳带来的新机遇调查和研究;

18)、学生安全意识调查及其研究;

19)、城镇居民紧急情况自护、自救能力的调查和研究;

20)、我县教育现状分析及其研究;

21)、我县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22)、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23)、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24)、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

25)、城乡教育发展困境问题调查研究;

26)、青少年犯罪现象及其研究;

27)、家庭教育与学生素质的关系及其思考;

28)、自然灾害的预防及其思考;

29)、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及其思考;

30)、假期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思考。

4、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等。

五、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安排

1、7月12日各班同学以班级为单位,本着就近原则,5~10人组成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每班不少于5组),推选出组长,自主选题或创题,(学生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自主活动,独立选题或创题。)聘请1~2名指导教师(学校教师或家长),初步制定《小组或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填写《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申报表》,并请在7月13日以前以班级为单位将《小组或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申报表》送交团委,此项工作具体由班长负责。

2、20xx年7月14日~8月25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8月18日,请各班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组长编辑短信简要汇报本组活动开展情况,请注明班级、组长和研究题目。联系人:景刚老师,联系电话:13892661144。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将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前期开展情况的通讯报道(500字左右)、活动照片等资料上传到邮箱lyrczxtw@163、com,(略阳荣程中学团委,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此项工作具体由各实践小组组长负责。

3、20xx年8月31日前各班向团委提交下列社会实践总结材料:(严禁抄袭,如若发现,将取消评比资格,并通报批评)。

(1)20xx年暑假学生社会综合实践表(一个小组一份);

(2)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小组一份、鼓励用电子文稿上交、字数不少于1800字,组长负责);

(3)活动照片(最好是数码照片,注意拍摄在实践目的地的留影照片)、等资料(电子数据上传lyrczxtw@163、com,以附件形式发送,注明班级和姓名)。

(4)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以班级为单位书写,班长负责,最好是电子文稿)

请各班级将上述资料统一上传到邮箱lyxxx@163、com(请用附件的形式上传,并注明班级和组长姓名)。

4、20xx年9月初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具体时间待定)

(1)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3)评选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

(4)优秀论文汇编成册,并在校园网、团委博客上交流。

六、注意事项和要求

1、所有班级务必高度重视,周密安排暑期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注意安全,务求实效。把暑期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作为增长个人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网络已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

5、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6、在组织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周密安排,设计周到,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外出时必须给家人说明地点、返回时间、参与学生、活动目的等,并保持和家长的密切联系。

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方案 篇5

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16——20xx年12月20日(具体时间视天气情况而定)

活动地点:

奉化加贝超市(大成路)

活动总负责人:

周培芳

活动摄影:

各班主任

活动对象:

全体大班段幼儿

活动目标:

1、学习独立购物,提高合理消费能力,积累初步的理财经验。

2、看懂货物价格,理解货物符号的表示方法。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通过为身边的亲人购买礼物,激发孩子的感恩之情。

活动重点:

1、学习为身边的亲人购买礼物,懂得感恩之情;

2、物品的标价方式。

活动准备:

1、事先踩点、确定路线,与超市工作人员做好沟通,确保活动的安全性。

2、园部发家园通告知家长相关事宜:给孩子穿园服、每位孩子准备20元人民币。

3、每班事先联系5位家长协助此次活动。

4、活动在上午时段进行,幼儿用完早点,9:20准时等候出发,10:30回园用中餐休息。

按照:大四班周一开展活动、大一班周二开展活动、大二班周三开展活动、大三班周四开展活动、大五班周五开展活动。

5、谈话,交代购物地点——购物过程——注意事项。

6、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出示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中国人使用的`钱币叫人民币,知道其正确面值(钱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处。

活动过程:

1、介绍超市场景、商品和价格(标价签)。提出购物要求:每人20元钱,在超市买商品。一位教师或家长负责带领5名幼儿进行购物,最后集中在收银台进行结账。

2、回园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购物过程,计算自己花去多少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剩余吗?打算送给谁?

3、将自己所购物品统一放于书包柜内,与家人一起共同分享。

备注:各班请五位家长参与此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