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冬季防火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学校冬季防火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学校冬季防火方案 篇1
为贯彻国家、省、市、及县教育局有关加强冬季防火文件精神。预防和遏制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我校今冬明春消防安全。按照《xx县教育系统20xx年冬季防火工作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今冬明春防火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有关防火安全精神为指导,以“责任重于泰山”为理念,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以消除隐患,确保安全为重点,以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为内容,切实加强消防基础建设,加大整改火灾隐患力度,确保我校的消防安全。
二、工作任务
冬季防火期从即日起至20xx年3月15日结束,共分为三个阶段。
1、工作部署阶段
学校要按照县教育局冬季安全防火工作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冬防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2、落实检查阶段
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我校至少组织2次以上全面检查,每半月开展一次自检自查。
3、总结阶段
学校要总结冬防工作的经验和不足,确保我校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在思想上提高对做好消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立足防范,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加强对冬防工作的领导。领导班子要召开专门会议,并且要及时做好记录,明确火灾隐患重点,强化冬防工作的组织领导。
2、周密部署,明确责任。认真组织开展冬季防火安全工作。同各位班主任签定安全责任书,组织各班开展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并且出一期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校报和手抄报。
3、冬防期间,学校领导要亲自带队检查,检查要全面,不留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要落实责任人,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要重点对要害部位的防火安全进行检查和防范,确保安全。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的电源、火源进行一次普遍的安全检查,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齐下配齐配足配好消防器材和必要的设备,加强安全工作基础设施建设。
4、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安全负责人和岗位消防安全负责人各制定安全制度,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检查、火灾隐患整改以及用火、用电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安排好值周领导和值周教师做好检查、做好记录。值周领导和值周教师要保证每天最后一个离校,确认各班用电仪器关闭、门窗关好、学生安全离校后方可下班。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这次冬季安全防火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冬季安全防火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学校冬季防火方案 篇2
为了贯彻执行潞城市教育局的冬季防火的文件精神,充分做好我校冬季防火教育工作,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我校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责任重于泰山”为理念,以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安全为重点,严格按照防火安全责任制的内容执行冬季防火安全工作,切实加强消防基础建设,加大整改火灾隐患力度,为学校创设良好的平安稳定的教学环境。
二、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消防责任制,不断加强学校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有效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我校安全稳定。
三、组织机构
成立冬季防火领导小组。
组长:刘海波(校长)
副组长:张小燕(副校长)
王海波(负责政教工作)
成员:各班班主任。
四、工作步骤
学校依据教育局冬防时间确定我校今年的冬防时间。从20xx年xx月1日开始至20xx年2月29日止,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传达部署阶段(20xx年xx月10日至xx月20日)。学校成立冬季防火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学校长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任组员的领导机构。研究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冬季防火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
(二)检查落实阶段(20xx年xx月21日至20xx年2月28日)。学校要围绕冬季防火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值班值宿工作,水电气的安全管理工作,消防设施管理工作。
具体做法:
第一步:面向全体教职员工部署冬季防火工作任务和防火工作管理要求。
第二步:对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明确责任和学校冬季防火工作要求,加强夜间巡视,看好门窗及学校的水电气的防火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根除火灾隐患。
第三步:学校冬季领导小组要定期排查。重点要清理清查违禁的火源、电源电器设备,严禁使用各类用火用电设备,排查老化电路,保障防火通道的畅通。尤其在冬防,要做到半月一查,做好记录和整改整治工作,严防冬季发生火灾。
第四步:学校预定一周一总结,在冬季防火工作中做的好的班级和个人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不遵守学校的规定的个人和班级要给与批评教育,对违规使用电器的个人或者班级要没收其电器,对屡教不改的人员要在全体教职员工大会上点名批评教育。
第五步:利用课间定期开展疏散演练工作,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五、工作任务
1、从现在始,学校要按照教育局冬防工作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冬防安全工作方案,一定要把冬防安全工作放在重点,制定东岭小学冬防工作实施方案。
2、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签订冬防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3、积极开展冬防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等等消防安全常识,增强学生的消防意识。
4、冬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进行冬防工作大排查活动,不留死角,切实根除火灾安全隐患。
5、冬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至少每半月开展一次自检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要定期举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学生的逃生技能,要把保障学生的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在思想上提高对做好冬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立足防范,落实责任,突出重点,加强对冬防工作的领导。领导班子要召开专门会议,并且要及时做好记录,明确火灾隐患重点,强化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2、周密部署,明确责任。认真组织开展冬季消防安全工作。同各位班主任和各室负责人签定安全责任书,绘制了成家川寄宿制小学疏散演练图,组织各班开展以冬季防火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并且出一期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手抄报。
3、冬防期间,学校领导要亲自带队检查,检查要全面,不留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要落实责任人,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要重点对要害部位的防火安全进行检查和防范,确保安全。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等“四室”及食堂的电源、火源进行一次普遍的安全检查,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齐下,配齐配足配好消防器材和必要的设备,加强安全工作基础设施建设。一些要害部位设立专兼职的防火安全员,负责日常的防火安全工作。
4、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安全负责人和岗位消防安全负责人各制定安全制度,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检查、火灾隐患整改以及用火、用电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安排好值周领导和值周教师做好检查、做好记录。确认各班用电源关闭、门窗关好、学生安全离校。
学校冬季防火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各处室的作用,大力开展的防火安全检查,狠抓火灾隐患的整改落实,提高我校抵御火灾的能力,切实保护全校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为我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创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工作任务
1、抓好各科室、各班级及校舍食堂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各科室、各班级及食堂宿舍要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本责任区域内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明确各科室、各班级在消防安全工作上的职责分工,并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职责。
2、开展全校性消防安全大检查,切实消除火灾隐患。
各科室、各班级要组织本单位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改活动,建立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改、法律责任自任的消防工作新机制。每学期组织一次消防安全检查,重点部位要坚持每月检查、巡查,并建立周查记录。
3、加强学校消防建设,提高抵御火灾的能力。
4、加强执勤备战,做好灭火和抢险救援的各项准备。
学校要针对冬春火灾的特点,加强对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增强教职工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使师生员工了解本岗位的防火措施,做到会报警,会使用灭火材料扑救初期火灾,会自救逃生,会组织人员疏散。
三、具体措施及时间安排
9月组织七年级新生进行了宿舍内防火逃生应急演练并对全校师生进行了教学楼防火逃生应急演练。
10月利用安全教育课及学生大会进行消防知识教育。
11月各教学班组织消防安全主题班会;各单位根据所学知识自查消防隐患。
12月针对教育局文件精神要求进行了进一步地落实责任,细分工作岗位。
1月2月坚持月查、周查制度各责任区。
四、工作要求
1、校长为学校消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科室主任、各班班主任为消防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高度认识秋冬两季消防工作的严峻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领导,全力以赴做好本学期的消防工作,做到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工协作、责任到人。
2、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责任区的消防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消防工作情况,要作为各责任区责任人年底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底要对的防火工作站情况进行检查,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对不重视、工作不落实导致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3、学校各科室、班级,要在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和部署下,按照工作部署积极做好本责任区的消防安全检查工作,与合作单位要做到积极协助,密切配合,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确保消防工作落到实处。
4、各责任区责任人要坚持每周自查制度。在开展防火检查时,要做到检查一处、登记一处,各责任人应将消防工作情况,每月底进行一次阶段性的总结,并及时将总结情况书面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要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消防安全大检查。并要将各责任人周查和全校性检查的情况及时通报和整改。
学校冬季防火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民政部公布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xx-20xx年)》的精神,在区慈善总会和慈善组织的指导下,在“积淀文化,让师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立足“传统文化(国学)教育”办学特色,制定慈善教育计划,在全校师生家长中培育慈善理念,弘扬慈善行为,推动青少年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建立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营造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慈善文化氛围,增强全校师生家长的社会责任感。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秘书长:
组员:
三、推进原则
1.教育提升原则。通过慈善教育讲座,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慈善观念。将教育化为师生及家长喜欢的活动,让参与者在看书、听故事、做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中感受爱、表达爱,激发爱的情感,提升爱的能力。
2.课程体验原则。通过《慈善教育》读本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仁爱、慈善之根。
3.实践体验原则。以活动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根据参与者的兴趣特点及心理情感,选择他们喜欢的作品,设计他们喜欢的活动,让参与者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与启发。
4.体现传统文化特色原则。根据我校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慈善资源,让慈善文化有计划、有步骤地渗入到学校的教育内容之中,在青少年心中播种“爱心”的种子,灌输“仁爱”的理念,培育“向善”的心灵,树立关怀意识、公益意识和责任意识。开创出教育资源为慈善服务、慈善资源为教育服务的“双赢”新局面。
四、推进策略
学校把慈善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培养,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渗透的重要内容,在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学校决定在教职工大会上学习《人人参与慈善,让仁爱根植于心》,在学生集会上宣传慈善文化,让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慈善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与我校传统文化(国学)教育特色相结合,通过校级宣传发动、班级主题活动、家庭社区活动、“我当校长小助理”个人德育实践,积极营造人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校园慈善环境。
(一)慈善文化与学生思想品德课相融合
学校要求思想品德课要充分发挥慈善文化的育人功能,抓好课堂教育体验,各中队辅导员在授课内容中增加慈善理念、慈善行为、典型人物和事迹等内容,发展思想品德课促进人际和谐的功能,促使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使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能更加密切。让学生在掌握思品课本知识的同时,接受慈善文化的熏陶,弥补自身道德认知的缺陷,纠正平时行为中的错位,使自己健康成长,也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慈善事业是一种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互助互爱的事业。
(二)慈善文化与主题班会相融合
慈善文化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班会课上学习慈善文化,也是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各中队辅导员要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通过学习慈善文化,会让全班学生明白,平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作为一名小学生应有的责任是什么。以开展故事会、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形式开展慈善文化传播教育。
(三)慈善文化与主题活动相融合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要开展全校性的丰富多彩的慈善主题活动,如黑板报、手抄报、墙报、作文、绘画等竞赛活动并通过音频、视频、广播、网络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文化氛围。
(四)慈善文化与社区实践活动相融合
学校学校德育处要在宣传诚信友爱、互帮互助的公益理念中,提升全校师生的.慈善意识;要在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上,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关心、主动参与慈善事业。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爱心帮扶实践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学会知恩、感恩,懂得报恩,施恩,培养学生爱的情感和品质。
(五)慈善文化与家庭教育相融合
学校家长学校分校要在家长学校活动、学校开放日、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中向学生家长宣传慈善文化理念,提高家长的.慈善意识,号召家长积极参加慈善募捐、公益活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熏陶自己的孩子。每个学生也要争当传播慈善文化的小使者,通过小手拉大手,把慈善文化向家庭、社区延伸。
(六)慈善文化与星级少年评选相融合
学校要把慈善文化的教学列入学校的总体计划中,要制定适合本校师生参加慈善活动的激励机制,运用学校星级少年评选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慈善意识的形成,建立“一日一善”储蓄卡,对在校内外开展的各种慈善公益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师生进行表彰奖励,使学校对师生的慈善行为有个公正的评价。
(七)慈善文化与学校“八德”教育特色相融合
结合我校“八德”教育各项活动,学生在每天道德作业中要有感恩、孝敬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仁爱、慈善之心。
(八)慈善文化与开放式配方课程相融合
把慈善文化进校园,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繁荣慈善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发或购买《慈善读本》,探索青少年慈善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以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校园中弘扬社会主义的慈善文化。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慈善读本》拟订每册6-7个活动单元,每个活动单元有2-4个活动课。低年级版重在感染和熏陶,有爱心序曲和爱心歌曲、爱心图片、爱心故事、爱心童话、爱心剧场、爱心行动等单元。高年级版重在感知、了解和体验,在单元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慈善与责任、爱与尊重、助人与分享、爱与力量等富有社会价值的慈善主题。
总之,通过积极开展慈善教学,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而推动我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我校要以倡导爱心责任为使命,开发《慈善读本》校本教材,积极培育慈善文化,让慈善之花在上屋小学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