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活动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中秋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中秋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和主旨是“团圆”,中秋节主题活动方案。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在中秋来临之际激发学生熟知经典、吟诵经典、热爱经典、亲近经典,大队部在中秋节前后,组织开展“月圆国圆,传承经典”主题活动。
二、活动主题:
月圆国圆,传承经典
三、活动时间:
9月21日——10月10日
四、活动内容:
(一)中秋读月
1、(9月24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给学生讲述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并且倡议每位同学节日期间做到“家圆”——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人圆”——给在无法团聚的远方的亲人发一条节日祝福短信;“国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早日统一立下壮志。
2、(9月24日——9月28日)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诗歌、书籍,晨会课各班开展有关的活动。
(二)中秋忆月
1、(9月24日——9月28日)各中队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展示在教室布置及“特色板块”中;
2、(9月24日——9月28日)各中队完善班内或黑板报“心愿”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节日祝福写在“心”上。
3、(9月28日)各中队举行一次中秋诗会,主题为“传承经典诵中秋”。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中秋赏月:
1、开展一次“弘扬美德圆中秋”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一、二年级)
2、开展“快乐体验暖中秋”志愿者活动,学生利用中秋节小长假给长辈送月饼,送温暖,并写下体验。(三、四年级)
3、“月儿圆圆画中秋”:五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中秋”为主题节日小报;六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节日小报。(每个中队上交5份)。
中秋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不断提升社区文化水平和村民环境意识、文明程度,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时间:
20xx年9月22日下午2:30
三、地点:
xx社区幸福广场
四、原则:
坚持“社区主办,社会联办,文明健康,喜庆祥和,贴近群众,丰富内容,提升品位,形成特色”的原则。
五、形式:
结合成都文化部门组织的乡镇文艺巡演,结合我镇文艺队排练节目进行共同演出,同时结合乡镇就业服务,做好富士康招聘宣传工作。
六、主办单位:
临济镇人民政府
七、承办单位:
临济文化站
八、参加人员:
临济镇政府部分工作人员及各村(社区)“四职干部”
九、邀请媒体:
邛崃电视台、今日邛崃报
十、活动议程:
1、临济镇领导对讲话
2、广场文艺演出。
3、富士康招聘进行宣传
十、相关部门职责
(一)临济镇党政办
宣传横幅制作、音响
负责主席台的.安排布置
(二)临济镇文艺队
负责节目编排、演出
(三)临济镇黄庙社区
负责黄庙社区广场卫生
(四)临济镇派出所
负责活动区域的安全
(五)临济镇文化站
负责活动期间工作组织协调,保证活动顺畅
中秋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节的思乡之情和祝福团圆的美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国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时间:
9月5日--9月8日
三、活动内容:
1、中秋月圆知多少。让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美食等知识、图片等,交流、讨论、展示中走近中秋文化。
2、赏月品月话月饼。中秋月圆夜,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品月饼,三代人从品种、味道、价格、包装等方面话一话、比一比各自童年的月饼。
3、佳节感恩送祝福。(一年级)中秋节自制一张精美的.爱心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自己最亲近的人,传达感恩祝福之情。
4、追根溯源话中秋。(二、三年级)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制作一张中秋节小报(A4)。
5、共建绿色家园。(四、五、六年级)月饼盒的过度包装浪费了宝贵的木材、纸张和金属材料,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善用资源,倡议队员们巧用月饼盒,开展变废为宝小制作。
中秋活动方案 篇4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节日丰富,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化的有利时机,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化是精神明建设重要任务。在中秋、重阳、国庆也即将到之际,深入开展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群众性精神明建设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传统化、提升市民明素质,特制定本安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化。紧密依托社区市民学校、化活动室,充分发挥社区艺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唱响“我们的节日”这一主题,组织社区居民以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推动社区化活动室建设,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二、活动内容
1、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庆佳节系列活动。组织单位工作人员和社区群众开展中秋赏月晚会、中秋颂诗会、重阳登高、重阳敬老等活动,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化。
2、组织开展庆祝建国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居民以艺汇演、摄影大赛、外出观光看xx变化、参观博物馆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居民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三、实施步骤
此项活动历时一个月,从9月中旬开始至10月中旬结束。
1、策划启动阶段(9月中旬)
各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要根据社区不同特点,精心策划有主题、有内涵、有化、有特色,形式新颖别致的活动方案。9月20日之前,将在社区开展“喜迎国庆、欢度中秋”系列活动方案报至市中心。
2、安排实施阶段(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按照实施方案,在各社区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并在中秋、国庆期间形成活动高潮。活动结束后各单位将在街道开展活动的信息附照片报至市中心。
3、评比表彰阶段(择期)
10月底,市法律援助中心组织对在系列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和宣传。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精神明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开展活动,形成浓厚氛围。要通过开展活动提高社区化活动水平,推动社区化活动室建设。
2、创新思路、多种形式。各中心要积极开拓思路、创新发展精神明建设的新模式,力求用更多、更新、更生动、更富有成效的形式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精神明建设中,努力扩大精神明建设工作的影响力,努力提升城区明程度。
3、加大宣传、相互借鉴。各单位要及时总结此次活动的情况,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活动效果,积极营造和谐氛围,明办也将从网络将各街道的方案和活动信息予以转发,使中心相互借鉴经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