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散文
微文呈现整理的中学生散文(精选8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中学生散文 篇1
一早起来,我就和妈妈到超市去买汤圆。超市的冰柜前人头攒动,大家都争着挑选自己中意的汤圆。汤圆有好多品牌:龙凤、三全、湾仔码头它们被整齐地码在冰柜里,用一个个盒子装着,每盒装10个,或12个,有好多种不同的口味:鲜肉的、黑芝麻的`、豆沙的、还有绿茶的呢!它们就像一颗颗白色的小石头,硬邦邦、圆溜溜的。
我和妈妈挑了半天,才选了两盒混合口味装得汤圆,这样,大家可以各取所需。我们去收银台付钱,才发现付钱的人好多呀,都排起长队了!大多数人手里都拿着好几盒汤圆。
回到家,我看到妈妈盛了满满一锅水,放到炉子上。等水烧开,把汤圆放了进去。一个个小小的汤圆,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顺势溜进锅里,在锅里翻腾着。煮开后,妈妈加了两次凉水。不一会儿,一个个汤圆都浮上了水面。妈妈说:“汤圆好了!”她把汤圆盛进碗里,分给我和妹妹吃。
我们边吃着美味的汤圆,边听妈妈介绍汤圆和元宵节的来历。妈妈告诉我们,不是每个国家都有汤圆吃,她的一个日本朋友不知道怎么吃汤圆,就生着吃,闹出了笑话。
啊!身为一个中国人,我是多么幸福,有那么多传统节日,还有这么多好吃的呀!
中学生散文 篇2
梦想,周而复始,梦想,锲而不舍。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承着一个长长梦,几经辗转,几经沉浮。时至今日,汇聚成了一个梦,中国梦。
当战争击破“天朝上国”迷梦,当西方文明剧烈冲击“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心理,当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
170多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就执着于这个梦,为民族复兴上下求索。而今,在实现这个梦想的新的历史征程上,习**深情阐述“中国梦”, 他引用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姚明在退役发布会上感言:“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是啊, “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 当“中国梦”没有绽放,个人的梦又如何开花?从根本上说,我们每个人梦想生长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梦”。我们每个人梦想的成长,都有“中国梦”的成长相伴。有了“中国梦”的茁壮,我们才有了做自己的梦的自由。
与此同时。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我们每个人未必像姚明那样尽情绽放了梦想,但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我们都在抱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丰满是给有准备的人,骨感是留给没有进取的人。当你在课堂呼呼大睡,作业东拼西凑,上课迟到早退,你拿什么区丰满你的理想。梦想不是说说而已,我有一个大大的梦想。但这个大大梦想要从现在小小的努力开始,自习早到10分钟,每天多记几个单词,课堂上多坚持专注几分钟。同样,梦想贵在坚持。如此,当梦想绽放的那一刻,想骨感都骨感不了。
此时此刻。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大声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
中学生散文 篇3
樱花凋零,是为等待下一季的花开,还是树无法挽留它?昭华渐退,曾今的美好被岁月的墨香浸染。还来不及说再见,转瞬就经历了离别。翻开泛黄的扉页,思念如潮水般涌来,那些被岁月遗忘的章节,温润如初。纵然人生聚散无常,唯有美好的记忆永驻我心。
——题记
午后,我坐在家门前的樱树下,放起了范玮琪的“那些花儿”,情不自禁的想起中学时的每一个日子,那些快乐时光,短暂却很美好。在别人眼中,我们是闺蜜,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们从来都是形影不离,一起学习,一起上下学,一起玩耍,就连喜欢的明星也是同一个。樱树下,我们谈天说地,我们心心相印。时光总是无情的,毕业典礼时,我没有哭,因为人生总会经历无数次的离别,经历了离别才懂得珍惜。
回忆往昔,你会因为自己喜欢的明星被人咒骂而愤愤不平;会因为看言情小说而泪流满面;还会因为他人的幽默语言而哈哈大笑。后来我才知道,不知不觉间,我的'心扉已向你敞开,我的青春,因你的存在,而丰富多彩;即使你离开了,即使你已经忘记了我,可是有那些美好的回忆,至今想起依然觉得甜蜜。
不知何时,太阳透过樱树的间隙照在了我的身上,仿佛又回到了曾经,镌刻在心底的暖意,如一朵淡雅的兰,散发着清幽的芳香,悠远绵长。
你的一言一语,你的一姿一态,我都会把它纳入记忆之海,永驻我心。青春原来是那么的幸福,原来我不是孤孤单单一个人,原来你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樱花纷飞,花落成冢。时光埋葬了逝去的青春,却带不走美好的回忆。你的离去,我无法挽留。但是我并没有难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中学生散文 篇4
落日的马头墙,残阳把它拉的很长很长,仿佛如我对你的眷念般,你不会陪我走过一世春秋,但一路有你,便足矣!
你说说,两百多个国家里,我一眼相中了你——中国;多元素的传统文化,我一发的爱上了你,这难道不是上天刻意的安排吗?
小小的我,坐在小小的板凳上,托着腮,看着电视中正吟诗作赋的大姐姐,心生向往,只见她美得令人心碎,亲启红唇:“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自嘲;“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控诉流于我耳畔。哦,我竟固执的认为这个大姐姐是来自江南的啊,于是小小的我,对江南这个陌生的地方产生了想要去看看的欲望。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我怀揣着内心的梦,背着小书包,来到了这个令我魂牵梦想的江南水乡。穿行在灰砖白墙之间,踩着青色石板,闻着江南特别的幽香,徜徉在小桥流水之间,颇有归隐之意。顺着小巷,一直走,一直走,摸着这已有几百年年份的石墙,它经受住了岁月对它的考验,仍屹立在这里。紧紧地贴在它的身上,聆听着它的心跳声,听着它内心的潮起潮落,澎湃!激情!消寂!站在白石桥上,眺望着远方,迷蒙的天空,如梦如幻似烟似雾的雨丝,飘撒在湖中,荡起点点涟漪,惊醒了正在湖中睡觉的浮虫。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撑着一把油纸伞别有一番味道。小巷的墙并不高,若是长得比较高的孩子轻轻一跳就可以看到对面的风景了。墙上面长着深深浅浅的苔藓,远远望去,如一块绿盈盈的翡翠,墙角长着不知名的花草,走到小巷尽头,似乎已经没有路了,推开一扇门,庭院正中搭建着舞台,女子穿着华丽的衣裳,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嘴里咿咿呀呀的唱着,那唱腔悠远绵长,仿佛一端就勾着历史过往。巷陌深深,总有转折之处,一个转身,眼前已是大片繁华。流行音乐,市井之声响彻耳畔;大幅广告,彩灯霓虹充斥眼前。回首小巷,静谧,深远,犹如一个黑洞,只有走进去的人才知道,那里面是豁然开朗的桃花源。
幸好有你,多情的江南,历史的江南,文化的江南。我爱你的那种清雅,爱你的那份诗意,爱你的那抹古韵。
一路有你,此生足矣!
中学生散文 篇5
水仙花,顾名思义`水中之花仙子',既然为花仙子,必是有许灵性的。
轻轻地,敛声屏气地,如圣徒朝拜般静静地靠近些,再靠近些,便会融到这纯净中去了。
那白色的花朵,她的是桃花源中传出的问候,是孩童心中的纯真,是清晨的第一缕曙光所调和成的,同雪意般的至纯,至净。而这番禅意,非得在静谧的春夜中方能感受。
水仙花是诗人心中的圣花。他们之欣赏水仙花,就如同在欣赏一位绝代佳人,并为这些佳人留下了不朽的诗作水仙花代表了诗人那灵魂纯洁的象征。水仙花是春天的精品可爱之作。其实,她是同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因此李白的诗作也可略微改变一下用以形容水仙—“清水出仙子,天然去雕饰。”水仙也算的上另一位花中君子了—最可人的君子!水仙花还是清香的献礼。她在美丽的春天的衬托下盛放,花朵之色带以人们心灵纯真的感受;花朵之香带以人们清新淡雅而脱俗的享受。她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礼物—本色之美。
我是欢喜这些可爱的仙子的,奥地利人民也十分喜爱水仙,由内而外感发,特别为她准备一个节日—“水仙节”。如今已演变为奥地利国内最大型的鲜花节,足见他们对水仙情有独钟。我是无法在中国筹办一个“水仙节”的,我的表现也就不那么大幅了。我是很乐意在春天的早晨与水仙来一场约会的,但去赴约时总会有些羞涩,有些欣喜—我实在是喜欢她们啊!待看到水仙后,定要与她们来一场心灵的交流。心便一下子释怀了许多,像完成了一件大事。然后可以轻松愉悦地迎接新的一天。
有时,我甚至会在梦中看到,看到巴德奥斯地区那漫山遍野布满水仙花的美景,仙子们在春风中舞动身姿,花香阵阵,随风飘散到远方……
噢!那在风中摇曳着的,是花中仙子,是圣洁之女的化身,是人性的光辉的产物。她和着春风细语,我用心侧耳聆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一颗至纯,至净的心……”
中学生散文 篇6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故乡;虽然,也曾几度回过故乡,但每当熟睡入梦的时候,就会梦到亲娘。那深情的呼唤,那期盼的目光,总是让我牵心挂肠。
想起故乡,就想起了老家那熟悉的沂蒙小调儿,屋前的老枣树仿佛就在眼前,那圆润的大红枣还在风中摇荡。石磨旁,娘的腰间系着一条蓝花围裙,坐在灶前,用她一双灵巧的手,在滚热的铁鏊上烙着大煎饼。热雾里,娘的汗水已湿透了羊肚毛巾,灶口的火,映红了娘那秀丽的脸庞。夜深了,娘还没睡,油灯下,娘还纳着厚厚的千层底儿,在“嗤嗤”的声音中,娘磨糙了一双巧手,飞针走线里浸润着娘的寸寸柔肠。天已放亮,那把老茶壶早已没了声息,那碗淡茶也早已放凉,可娘的剪影却还深深地印在窗户纸上......
想起亲娘,就想那年我当兵走的时候,娘把我送到了村口的小桥上,晨曦里,我看到,在娘爬上细纹的眼角上闪着点点泪光。“娘~回吧,回去吧!娘~”娘不说话,只是默默地,默默地从兰花围裙下摸出一个小口袋,紧紧的抓住我的手:“儿啊,带上吧” 此时,我不忍再看到娘那流泪的脸,我好想抱着娘,好想说:“我会想你,我的亲娘。”然而,那一刻,我却“扑嗵”跪下了,跪在娘的脚下,跪在生我养我的黄土地上......走出很远,回头再看时,娘的身影在飘飘槐花里依然张望......
听着一首思乡曲,哼着熟悉的`沂蒙小调,我又想起了娘,将娘给我的小口袋紧紧贴在怀里,就象贴在娘的心上,袋子里的红枣就是娘的心,袋子里的黄土就是我的故乡。看着娘的照片,还是那么慈祥,望着娘那张皱褶的笑脸,我泪流淌。其实,娘知道我这里什么都不缺,可每年还是照例寄来白梨、红枣、糕糖。而娘,却把我寄给她的衣服深锁在箱子里,想儿时,就在深夜里偷偷地把衣服披上,但是,却掩藏不住,那昏花的老眼早已泪成两行......娘的信,总是那几行字:“俺好着呢,别挂念俺,你有事。。。就忙,别着慌。”可我知道,家里来客时,你总看成是我的模样。而我的信,却总是让娘失望,惹的娘,一趟,一趟,去村口的小桥上张望。
我时时想念故乡,想念故乡的云,想念故乡的风,想念故乡的山,想念故乡的水,想念故乡石碾子那隆隆声响。
我时时想念亲娘,你是否又拄着那根枣木拐杖,在村口把我张望?你是否剪了大红福字,在窗口把我默想,娘,回去吧。回去吧,我的亲娘!我会千百次趟过你的心河,我会一辈子把你在心中唱响!
中学生散文 篇7
我是一个很怕狗的人,一般见到狗都会绕着走,因为小时候差点被狗咬过,所以对这种动物很是畏惧。
那天和妈妈刚从家里出来就看见一个的棕色的狗正在追着一个在垃圾桶里掏垃圾的人的小腿咬,那只小狗是这片最讨人厌的狗,身高不过20厘米,却凶悍的很,路上过个人它就叫还追着跑,但它的主人却很少拴着它,今天它主人看着他的狗在那咬人慢慢悠悠的走过来,一看那个掏垃圾桶的人就是外地来的'而且很穷就一种鄙夷的眼神,被狗咬的人说你家的狗也不栓着点,都咬着我了,她说话带着浓重的外地口音,那主人却凶巴巴的说:“我们家的狗那里哪里咬着你了,只是碰照着你的裤腿而已,大惊小怪,想讹人啊?”那个可怜被咬的人刚想辩解,不料那个主人的女儿却一脸讽刺地嚷道:“先学会说中国话再说吧!”说着他们和那只狗大摇大摆的回家了,而那个可怜的人掀开裤腿,小腿已经被咬破了皮,小声的在哪里嘟囔。可怜的望着我们。
我真的很气愤,哪有那么不讲理的人啊?欺负人家是外地的,自己是北京人就了不起了吗?这样的素质那里对得起北京人?让人很看不起,我也是外地人,北京的外地人很多的,如果没有他们在底层默默的付出,北京哪有现在这么美丽?没错!我觉得我们是平等的,我们应该是尊重别人,不是吗?
中学生散文 篇8
我对她的第一感知是那双手。我记不得那时我几岁,但我知道我的身体和灵魂与她的双手联系在一起。那双手是我母亲的,她是一个盲人。
我记得,有一回,我伏在餐桌上画一幅画。“妈妈,看,我的画。”我画完后,欢叫道。“哦,太好了。”妈妈答道,继续忙她手头上的活儿。“不,我要你用手‘看’我的画嘛。”我固执地说。她走到我身边,我拉着她的手触摸画的每一部分。她赞美画时发出的惊呼至今仍在我的耳边回响。
我从来没有觉得她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手摸我的脸,摸我想让她看的东西有什么奇怪的。虽然我知道没有人用手“看”东西。
我记得她给我梳头的方式。她先用左手的拇指按在我的眉心上,用食指搭住我的头顶,然后右手握住梳子梳我的头发;她总是把我的头发梳得很整齐;我嬉戏时,跌了跟头,弄破了膝盖,哭着跑回家。她用双手轻柔地洗净我的伤口,然后灵巧地进行包扎。
我曾经低估过她的能力,一天,我看到餐桌上有一盘刚出炉的甜饼。我偷偷拿起一个,我想,只要不用手摸,她是不会知道我在干什么的。可是,我没有意识到,她可以听到我嚼甜饼的声音。当我从她身边走过时,她拽住了我的胳臂。“下次,想吃就跟我说,”她说,“你可以吃掉所有的甜饼,但要告诉我一声。”
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但是我们都不知道,母亲是如何掌握我们的一举一动的。一天,哥哥带回了一条流浪狗,悄悄地把它弄到了楼上的卧室。不一会儿,母亲就上了楼,走进卧室说,狗窝可以安在院子里,但绝不能安在卧室里。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她究竟是怎么发现的。
还有一回,我一个人在起居室一面做作业一面看电视,她走进来说:“刘雯,不要边看电视边做作业!”我赶紧关掉电视,继续做作业。我始终搞不明白,她怎么知道看电视的是我,而不是我的哥哥、姐姐或弟弟。后来我问过她这个问题。“孩子,”她抚摸着我的头说:“即使你不说话,你还要呼吸呀,我听出来的。”
那年我17岁了,我站在镜子前一面打扮,一面问母亲:“妈妈,你知道我是什么样子吗?”
母亲答道,“我当然知道,从你出生后护士将你放在我怀里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了你的模样。我抚摸了你细柔的头发,抚摸了你身体的每一部分。我知道你很敏感,因为我听到你对别人的评价很在意。我知道你很有个性,因为你敢于站出来坚持自己的看法。我知道你很善良,因为你爱你的父母。我知道你很有家庭观念,因为你总是帮着哥哥、姐姐和弟弟说话。我知道你很有爱心,因为你从来没有为有我这样一个盲人母亲而流露出自卑。所以,孩子,我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在我看来,你非常漂亮。”
10年过去了,我也成了一个母亲。当护士将我的儿子放在我的怀里时,我和我母亲当年一样能够看见自己的孩子。不同的是,我用的是眼睛。我急切地要求关掉所有的灯,想用我的手触摸孩子,用我的嗅觉和听觉来感知他,或者说—感知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