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消毒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预防性消毒方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预防性消毒方案 篇1
(一)消毒通风重点场所:
教学楼、宿舍、行政楼、事务中心、图书馆以及其他各楼宇。
(二)消毒通风周期:
公共区域每天开展通风消毒工作,其他区域以复学前每5天消毒、封闭、开门窗通风为一个周期,学生返校复学后每7天一个周期,确保环境卫生全方位覆盖,不留死角。
(三)消毒具体要求
1.消毒范围:室内地面、阳台、卫生间及各个卫生死角。(如果同学有其它的消毒要求,可以通知工作人员,消毒时多加注意。)
2.所有参加消毒的工作人员,都要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顺利完成消毒工作。
3.消毒水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稀释,消毒时进出宿舍必须两人以上,消毒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消毒时要爱护同学们的物品,消毒要仔细认真,喷洒到位。
4.工作人员消毒前,应确保所有门窗是关闭的,使消毒水作用发挥到最大,消毒后,可能会有残留消毒水的气味48小时后开窗通风。
(四)消毒通风管理的具体要求
1.每栋宿舍楼由楼长负责,每次消毒都要有详细记录并签字。
2.楼宇管理中心对每次消毒后的楼栋进行检查验收,并将检查结果公布存档。
预防性消毒方案 篇2
适用于农贸市场、海鲜市场、大型超市、食品加工中心、餐饮场所、学校、医疗机构等场所
工作人员个人卫生防护:
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要加强个人防护,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处于高风险时可选择N95以上级别防护口罩、手套(手套必须及时更换,防止交叉污染)。工作期间加强手卫生,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咳嗽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挡;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后,弃置于有盖的垃圾桶内。
从业人员要每日测量体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立即向单位报告,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医院发热门诊进行就诊,主动向医生说明自己相关职业暴露史,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空气消毒:
推荐使用:
对农贸市场、海鲜市场、超市和加工、食用冰鲜海产品的餐馆的空气可使用喷淋设备或使用CELA消毒剂搭配高压喷雾机进行空气消毒。
使用方法:
1、每隔半小时喷淋消毒1次,每次消毒时间1~2min。
2、每隔2小时用高压喷雾机对整个市场空间空气消毒一次,每次消毒时间5~10min。
食物类消毒:
CELA非电解微酸性次氯酸水可加热到80度或者冷冻成冰块使用,杀菌消臭的效率不会减弱。
使用方法:
服务人员在出售蔬菜、水果、肉类食物时做好密闭包装,对海鲜、蔬菜等产品购买后必须煮熟后食用。对海鲜必须消毒的使用CELA消毒剂进行均匀喷洒,作用10min。对蔬菜、水果先进行清洗后使用CELA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去农残,作用10min,无需冲洗可直接食用。
餐饮单位要规范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不同类型的`食品原料要分开储存、分开加工,烹饪过程要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
物表、食品加工工具和设备消毒:
使用方法:
每次进货前对运输车辆、盛装容器、菜篮、水果篮、切肉案板等蔬菜、水果、肉食类的运输、盛装、切割、移动工具或设备使用CELA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作用10min,免冲洗。同时加强对物流运输车辆、存储库房、物品环境和包装的消毒频次。
卸货后再一次对运输车辆、盛装容器等使用CELA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作用10min,免冲洗。
每日开业和停止营业时要对切肉案板、储存器具等蔬菜、水果、肉食类的盛装、切割、移动工具表面使用CELA消毒剂进行喷擦擦拭,作用10min,免冲洗。
地面、座椅、厕所便器等,使用CELA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作用10min。
预防性消毒方案 篇3
为保证食品卫生,保障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给就餐者提供一个清洁、卫生、舒适的就餐环境,特制定食堂卫生消毒管理方案如下:
一、食堂必须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在无人条件下,可采用移动式循环风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二、餐厅及厨房内保持空气清新无异味、地面、门窗、墙面、排风扇、照明灯具、吊扇洁净,无灰尘及蜘蛛网。
室内无蝇、无鼠、泔水桶洁净并加盖。
三、桌椅、物品、设备洁净、无污垢及油腻、定位放置。
四、生熟食品及刀、案、容器分开,放入冰箱的熟食品盖好,无交叉污染。
五、各种蔬菜等食品必须清洗干净,先洗后切,防止食物营养成分流失,餐具每天必须进行高温灭菌消毒。
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1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六、食堂工作人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四勤”:勤洗澡、勤换衣服、勤理发、勤剪指甲。
工作时衣帽整洁,定期健康查体,无传染性疾病,不穿工作服上厕所。
七、食堂工作人员分发食品前要洗手,一律使用食品夹,开饭时要戴口罩,上班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面对食品咳嗽、打喷嚏。
八、不供应变质、不洁食品。
无食物中毒发生。
九、经常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抹布、墩布洗净、定位悬挂,无异味。
十、环境及物体表面可用500mg/L的含氯(溴)消毒剂进行喷洒、浸泡和擦拭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地面消毒用量为100~300ml/m2,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
预防性消毒方案 篇4
消毒是预防和扑灭畜、禽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养殖场合理使用消毒药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消毒药
理想的消毒药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有较强的消毒能力
所选用的消毒药应具有强大的杀菌和杀病毒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杀灭入侵的病原。
②有广谱杀菌能力
广谱消毒药对多种病原都具有控制和杀灭作用,一方面可以控制多种疫病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
③不损害被消毒物品,不会在畜禽及其产品中残留。
④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经济效益是养殖场最关心的问题,而消毒药又是每个养殖场的固定开支之一,因此,所选用的消毒药应低廉易得。
⑤在消毒环境中比较稳定,不易失去作用。
⑥还要根据疫病流行特点、畜禽品种和日龄等,有针对性地选用。
⑦选用时要查看其有效成分,因为有些消毒药虽商品名不同,但有效成分是相同的。
⑧常用的消毒药有氢氧化钠、碘伏、高锰酸钾、甲醛、过氧乙酸、次氯酸钠、漂白粉、石灰乳、苯酚、爱迪伏、新洁尔灭、来苏儿等。
(2)按要求配制消毒药
消毒药配制时要特别注意配伍,漂白粉不能与硼酸、盐酸配伍;新洁尔灭不能与碘、碘化钾、过氧化物配伍等;配制消毒药应选用含杂质少的深井水或自来水;一般的消毒药用水稀释后稳定性会变差,所以要现用现配;配制消毒液并非浓度越高越好,要针对不同的杀菌谱选药,按使用说明正确配制。
(3)注意以下事项
①消毒药要求保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环境下,否则会造成消毒药的吸潮、分解、失效。
②养殖场应多备几种消毒剂,定期交替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③购买和使用消毒药要注意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④消毒药不能随意混合使用,防止相颉颃的两种成分发生反应,削弱甚至抵消消毒作用。
⑤将需要消毒的环境或物品清理干净,去掉灰尘和覆盖物,有利于消毒剂发挥作用。
⑥消毒池内的消毒药应定期调换,以确保有效的消毒效果。
⑦免疫前后1日和当日不喷洒消毒药,前后2~3日和当天不得饮用含消毒药的水,否则,会影响免疫的效果。
⑧及时选用和更换最佳的消毒新产品,以达最佳消毒效果。
预防性消毒方案 篇5
1.目的
明确车间清洗消毒规范,避免产品的交叉污染,确保产品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生产科车间人员、工器具、设备、地面、墙面、空气的清洗消毒。
3.定义
3.1清洗:
使用清洁液或清水,通过擦拭或冲洗的方式除去污渍的过程。
3.2消毒:
使用一定浓度的消毒液,通过浸泡或擦拭的方式以达到减少微生物的过程。
4.职责
4.1生产科
负责维护清洗、消毒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并做好日常清洁工作;
负责清洁液、消毒液的日常补充、更换工作,并做好相关的.补充、更换记录;负责对车间进出人员、工器具、设备、地面、墙面、空气的清洗消毒及记录。
4.2品控科
负责对车间进出人员、工器具、设备、地面、墙面、空气的清洗消毒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并对清洗消毒效果进行评估;
负责定期巡视车间清洗、消毒等基础设施,并及时通报要求整改。
5.程序
5.1人员手部清洗消毒规范
人员手部清洗消毒方式1:1洗手液+消毒水
5.1.1人员手部清洗:
用清水将手部润湿,取一次按下洗手液储存罐的盖子后的流出量,对手部正面、背面、指缝等部位进行揉搓,指甲处可使用指甲刷搓洗。
5.1.2人员手部清洗时间:
时间为15—20秒,按照洗手六步法洗手。
5.1.3人员手部清洗频率:
包装区域人员每2小时清洗一次,其他区域人员进出车间时清洗一次。
5.1.4消毒液的配制:
消毒液的有效浓度为200ppm。
5.1.5人员手部消毒:
将双手手腕以下放入消毒液中。
5.1.6人员手部消毒时间:
浸泡15秒。
5.1.7消毒水更换频率:
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浓度不达标时,或消毒水较脏时现场配置。
5.2人员鞋靴清洗消毒规范
5.2.1人员工作鞋清洗频率:
以工作鞋表面无明显污渍为标准
5.2.2消毒池消毒液配制:
消毒液的有效浓度为300ppm。
5.2.3人员工作鞋消毒:
双脚踏入消毒水池,消毒水的高度要超过鞋底。
5.2.4人员工作鞋消毒时间:
双脚在消毒水池内停留不少于3秒。
5.2.5人员工作鞋消毒频率:
每次进入车间时。
5.2.6消毒水更换频率:
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消毒水污浊时现场配置。
5.3工器具清洗消毒规范
5.3.1清洗液的配制:
使用75℃以上的热水,按5%的浓度配制洗洁精清洗后直接使用清水冲洗干净。
5.3.2工器具清洗时间:
以除去工器具表面油渍、污渍为标准。
5.3.3工器具清洗频率:
按批量生产单位进行清洗,或工器具较脏时。
5.3.4消毒液的配制:
消毒液的有效浓度为200ppm。
5.3.5工器具消毒:
采用浸泡或擦拭的方式,对工器具表面进行消毒。
5.3.6工器具消毒频率:
包装区域生产使用前后,或生产中受污染后。其他区域每天生产完后进行。
5.3.7消毒水更换频率:
包装区域每4小时更换一次,或浓度不达标时,或消毒水较脏时。其他区域每天更换一次。
5.4设备清洗消毒规范
5.4.1清洗液的配制:
使用75℃以上的热水,按1%的浓度配制洗洁精清洗后直接使用清水冲洗干净。
5.4.2设备清洗:
按由上至下,由表及里的原则进行擦拭或冲洗。
5.4.3设备清洗时间:
以除去设备表面油渍、污渍为标准。
5.4.4设备清洗频率:
按批量生产单位进行清洗,或设备表面较脏时。
5.4.5消毒液的配制:
消毒液的有效浓度为200ppm。
5.4.6设备消毒:
采用擦拭、喷淋的方式,对设备表面进行消毒。
5.4.7设备消毒时间:
擦拭、喷淋后的自然干燥时间
5.4.8设备消毒频率:
车间生产结束后,或生产中设备表面受污染后。
5.5车间地面清洗消毒规范
5.5.1清洗液的配制:
使用75℃以上的热水,按5%的浓度配制洗洁精清洗后直接使用清水冲洗干净。
5.5.2地面清洗时间:
以除去车间地面油渍、污渍为标准。
5.5.3消毒液的配制:
消毒液的有效浓度为200ppm。
5.5.4地面消毒:
采用擦拭、喷淋的方式,对地面进行消毒。
5.5.5地面消毒时间:
擦拭、喷淋后的自然干燥时间
5.5.6地面消毒频率:
车间生产结束后,或生产中地面受污染后。
5.6车间墙面清洗消毒规范
5.6.1清洗液的配制:
使用75℃以上的热水,按5%的浓度配制洗洁精清洗后直接使用清水冲洗干净。
5.6.2墙面清洗时间:
以除去车间墙面油渍、污渍为标准。
5.6.3墙面清洗频率:
车间生产结束后,或墙面较脏时。
5.6.4消毒液的配制:
消毒液的有效浓度为200ppm。
5.6.5墙面消毒:
采用擦拭、喷淋的方式,对墙面进行消毒。
5.6.6墙面消毒时间:
擦拭、喷淋后的自然干燥时间
5.6.7墙面消毒频率:
完成清洗后。
5.7车间空气消毒规范
5.7.1紫外线灯杀菌。
5.7.2空气消毒时间:
每日生产结束后开启紫外线灯杀毒3小时。
5.7.3空气消毒频率:
每日车间生产结束后。
5.8清洗消毒记录、监督、效果评估
5.8.1生产科对日常清洗消毒过程进行记录。
5.8.2品控科对日常清洗消毒过程进行监督、确认。
5.8.3品控科定期对车间清洗消毒效果进行评估验证,提供改善依据。
6.附表
6.1 《清洗消毒记录表》
6.2车间清洗消毒规范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