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故乡文章

2023/11/29经典文章

微文呈现整理的故乡文章(精选10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故乡文章 篇1

许多年未曾看头上的月亮了,明知道人间城市与乡村,天上月只有一个。可是,愚昧的我,身在外地,栖居他乡陌生之感,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不默契,总是让我这只在他人屋檐下的候鸟,看不见月,也时常感受不到太阳的光晕。我总是觉得自己是在暗夜里,逆水行舟中孤独地吟唱。

写到这里,想了一下故乡的月儿,泪水一下子就滚落下来了,在我猝不及防地,打湿了眼前的本子。

记忆中,故乡的那轮月,总是忧伤地,孤独地挂在乡村幽暗的天空,然而,当一颗少女的心灵打开满腹芳菲,对朦月轻抒一首诗词时,月瞬即就晴朗起来,几颗星星也突然现身,欢快地眨起了小眼睛。一缕风,轻骑快马驶过疆场般地推送出一朵白云,白云抽出长长的云带,载来无数颗星星布满天庭。月悠然而开心的笑了。这些,皆因我的几句诗词和一遍遍反复吟哦唐朝李太白月下独酌诗意驰骋和想象,招呼明月与我作伴,赞赏月的冰清玉洁、超尘拔俗的节*所成。

由月,想到人。如月的人便是我的母亲。由母亲想到了父亲。常言说,父爱如山,泰山之重,抗起了一群儿女情。然而,那时候生活贫困,医学并不发达,我的父亲生病因无适当的药物可医离世尚早,他全权交由我如月的母亲苦难地承担起这群儿女的生命重责,这样,我就想起我的一群哥哥姐姐弟弟;由我的哥哥姐姐弟弟,想起童年的玩伴,少年的挚友,左邻右舍,乡里乡亲的叔叔伯伯们一幅多么美好的亲人盛情图腾啊!然而,我今天的这篇文章里,写的不是亲情而是月色和故乡情。这个故乡情的情字是在一种超乎自然之上是非实物的景色描述。

也许,人的一生,最淡定下来的时候,就是月夜里虔诚心境的独思了。白天忙碌与吵杂喧闹中,谁又能灵与肉统一根茎,用心劳神地斟酌思考一些事物呢?

三月看桃花,四月观梨花,五月赏石榴......,八月桂花九月菊......这花与花之间,你是一心不可二用地才能打探出他们开花的秘密。就如冬寒,梅枝俏;就如夏炎,荷之滟,思再三,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花的灵魂与花的馨香之核心。

世上,万事凡俗或高雅,最能体现出其本质时刻,不是站在丽阳下,垂手可得到的。人生,我最深有体会的时侯,那便是在夜下,用一颗远离尘世拒绝凡尘喧嚣热闹好去处的心,守住一池中的一藕荷,借助嫦娥展开的银灯,我仔细地用我的明眸,偷偷地摄取花骨朵绽放华韵的翅膀,观看她一片一片地伸展。

月亮,你看见么?看见女孩的心事么?月亮,你看见么?看见夜里花开花凋的过程与承载着的几多思与使命么?月儿不说话,有时借助风让云掩了一下脸,默默地告诉我,它说:小才女,其实呢,你不知,花开的声音时常也会碰痛了草藤呢?我不知道草与藤萝是嫉妒花,还是太自卑了,我只是看到,月的沉静性格深深地点染着我的内心;月的轻轻移动,深怕搅扰了人世间的一帘幽梦,多么如我隐隐地蕴蓄满怀温情和邃远的理想之境域哦。月的天空是离不开星星的陪伴,同时,这些精怪的小东西,又潜移默化地帮我成就了天真和调皮的性格。星星的语言在于眼睛的表现,我就也学会了星星经常省略了语言,用目光说话。

难忘故乡月,铸就了一个女孩性格。难忘故乡情,风是慰藉的,水是柔和的。说起水,也就想起村前河;也就联想起窗外雨幕,庭院小园中,葵花如太阳金黄的笑脸,它风中摇摆,雨中晃动,千摇万晃就是不惧狂风骤雨的袭击,站立得笔直。

这篇散文,故乡的情,我不写人与人之间的过往,也许一个爱诗的女孩成长经历中,她更看重的是岁月更叠刻印脑海里的景色吧?尤其是,这故乡的明月。由月不能不牵扯到夜;这夜是月的寝宫呢。

谁人抱月归?寻了千年,不见有来者。八千里路云和月,我突然明白了,心向所归,世相就必存在。也就是说,你的心在哪里,你所欣赏的景象就在哪里。游子千万里,岁岁年年,在外的游魂,百岁后,都是盼归故里的人。而我,恐怕不是这样的人儿呢。

今天,执笔写下这篇故乡明月,故乡情,也全当是忆旧当中,因为过去的事情是思念人儿的难忘。人也好,物也罢,刻印脑海里的,就是值得写一写,翻一翻,回味回味的。

我想,几年后,我再重度今宵夜与月,那份感慨与回顾决不亚于这篇散文的重度,甚至会超越这篇回味少小与青春时家乡月与情的那份重量的。因为,人的成长,感悟,经历与阅历,更是给以后的回忆打好了更加牢固的奠基。毕竟,我在这个城市里已经生活了将近二十年,青春,爱情,孩子的成长,夫妻关系合与离,朋友,老师,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与事,早已装满我记忆的宝库,如酒沉香,愈发久远地淡漠了怨恨,深深锁住了恩情,多年后,竟然也会是我故乡的月,故乡的情难以忘却的人生之岁月呢。

故乡文章 篇2

故乡的天空很蓝,蓝到找不出一点瑕疵,偶尔会飘过几朵白云,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天鹅湖。

故乡的天空上,有我的梦。

小时候,我经常躺在屋顶上看星星,幻想有一天能够飞上天去。不懂什么北极星、牛郎织女星,只是会好奇,如果每一颗星星都有一个名字,那得取多少名字啊!后来懂得北极星之后,小小的心理依然充满了疑惑,北极星为什么一直在北方呢?如果爸爸知道了,他一定会笑笑:“这还要靠你去找答案呢!”。夏日的时候,我有时看星星入了迷,经常在屋顶上睡着了’梦里面依旧是神秘的星空,还有一张宽厚的大掌,像爸爸的手,很温暖。

故乡的天空下,有我的童年。

等入了学,玩性还是不改,经常跑到大海边玩耍。海很阔,和天的颜色一模一样,于是常常产生一种错觉,好像天和海都连在一起。海平线很直,无聊的时候,我会用手指去描,一不小心描偏了,那就稍微正一下,继续描,知道不无聊为止。

故乡的天空,编织出了我的希望。

现在,我也已经快毕业了。再过一年,我就要离开故乡的天空了,爷爷说这是为故乡争光,我看着故乡的天空,一种复杂的心情涌上心头,不知道外面,有没有想故乡一样蓝的天空呢?

故乡的天空很蓝,偶尔有几朵白云飘过……

故乡文章 篇3

故乡的冬天,有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有冰冻三尺、北风呼啸------

在我所见过的所有冬天里,只有故乡的冬天最美!

在故乡,冬天的夜里,当你正要进入梦乡的时候;当你睡意正浓的时候;当你正在梦中畅游的时候------风吹落了老树上最后一片叶子,唯有青松正与大地一同迎接着雪花的妆扮。接着,雪花纷纷扬扬的飘落了、飘落了------似仙女的轻纱渐渐飘落在屋脊上、树梢上、广阔无垠的大地上、已结了薄冰的湖面上------一切都覆盖着一层洁白无暇的雪屑,在夜光中晶莹闪烁。

这时,你忽的醒来了,冬日里的清晨,天色还没来得及蒙蒙亮,你睡眼惺忪的回忆着睡梦中的美景,你无限轻松的回忆着,漫天的星斗尚且还未来得及褪去,此时的雪景是那么的美,美的虚无飘渺、洁白泛着青色,你可以尽情的欣赏,不必担心会刺伤眼睛,你缓缓地走出了房间,走进了庭院,徜徉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噢!田野里、高山上激流、小溪------梦中的景象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这是在画里吗?还是在梦中?

不,这怎么会是在梦里?梦中怎会有如此美丽的雪景呢?

雪花一刻不停的飘落着、一刻不停地飘落下来,掩盖了世间万物、即使是肮脏的泥潭也变得纯洁美丽。

故乡的冬天真美!

故乡文章 篇4

百花盛开的春天固然美丽,骄阳似火的夏天固然热情,雪花飞舞的冬天固然可爱,相比之下,我最喜欢乡村那果实累累的秋天。

麦子成熟了。微风轻轻一吹,它们翩翩起舞,一起一伏的,像海浪,又像金色的飘带。麦田旁是一棵早已脱去夏衣,换上了秋装的枫树,仔细瞧那枫树,就像小朋友胖乎乎的小手,还不停地拍呀拍,你看,手掌都拍红了。

勤劳的果农带着丰收的喜悦,忙着在葡萄,一个个葡萄像一串串珍珠,果农小心地剪着,生怕“珍珠”碎了,只听见“咔嚓”一声,葡萄欢欢喜喜地跳到箩筐,两名少先队员兴奋地抬走了,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啊!我爱秋天。因为秋天比春天、夏天、冬天更能给人们希望。 10月,从第一片树叶开始落地开始,家乡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像洗过蓝宝石一样,它把我的视线紧紧吸引,让我久久不忍移开。蓝天中有几朵白云在漂浮,有时像一只胆小的老鼠,正在贼头贼脑地找寻着食物;有时像一匹安详的老马,站在草原上静立不动;有时又像一头威武的

老虎,仿佛在巡视着森林的百兽,真是变幻多端。

天空下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林中鸟儿发出了鸣叫声,像是在唱着欢乐的歌。树下长满了不知名的花,这儿一朵,那儿一朵,像夜晚天上的星星一样多。

树林的前面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带,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像是在捉迷藏。

小河的旁边是一大片田野。田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金黄的稻子在秋风中摇来摇去,好像在跳着集体舞。挺拔的玉米抚摸着金黄的胡须,像一位位老人在乐呵呵地谈笑着。

家乡的秋天真美啊!

故乡文章 篇5

古老的村庄,夕阳下的古树。

炊烟袅袅的灶头,辛勤耕作的爹娘。

一个小村,一湾溪水,一缕炊烟,一个人,一辈子。

站在村头对面的城市尽头,擦去眼角的泪水,挥手告别昨日的眷恋。

最后的战役,吹响离别的号角。才发现,一切恍如隔世。

不忍割舍,土香土色的情结。

那回忆,如烟、如雾、如梦、如幻。

前方缓缓移动的身影,逐渐被村庄的雨水洗涤。

忘记那天扛在肩头的行李,是如何从身上卸下。

故乡啊故乡,我就在这座城市,抬头瞻仰你的容颜,久久未能低颔。

(凝眸彼岸,掬一捧思念,含泪...)

故乡文章 篇6

桃花依旧笑,桃花的村落却在春风冬雪中发生着变化。人面依旧在,人的容貌却承受不起岁月的变迁。二零一一,回到村落,蓦然发现物非人亦非。村庄里捉螃蟹的小溪,摸鱼的池塘,奔跑的田野,充满老人谜语的火炉,藏着说不完的的教诲和故事梧桐树,所有这些,现在都找不回曾经的影子,凸显的只是荒凉。年少时的老人,很多已经入土为安,久久不见的邻居,只有我喊出声才能辨出我是我和妹妹中的某一个。

这个承载着我的童年,承载着我的无忧无虑的梦幻王国,依旧是我在远方的牵挂。物非吧,人非吧,这片我深爱的土地,物非吧,人非吧,我依旧深爱着这片土地。时常会梦到我奔走在家乡满是稻草的田埂上,在丘陵的田野中跳跃。村庄的一切都印在脑海中,我的好朋友从我平常的碎碎念中便了解了我这个儿时的乐园。

7字型的村落--共和村,特别的小,小到一个村通讯基本可以靠喊的。村里有一条小溪,深不及膝盖,宽不及一米,据说水是来自一口深井,永远都不会干涸,而且水是可以喝的,儿时还有村民在大清早的时候便挑水回家做喝水。大半的村民在这条小溪中洗衣服,洗菜,小孩便在里面游泳,抓螃蟹,抓鱼。很小的时候,大清早一起床我便会和妹妹挑着家里人的衣服来到河边,那时沿着小溪边便会有老人,妇女,小孩都在洗衣服,说着村里的大小新鲜事。在夏天的下午,小孩便会挤满这条不大的河流学狗刨泳,俗话说踩着石头打泡秋。小溪虽小,却一直未见其干涸过,大雨时节也未见其涨特大的水。河里可以摸鱼,可以捉螃蟹,河岸的草丛可以捉萤火虫……

村里有两个相邻的池塘,一到夏天这里便成了的澡堂。农忙时节,田野里忙了一天的男女老少们,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就全部泡进了这两个满是泥巴的澡堂。除了农忙时节,这里是小孩的天堂,经常两三点便抱着救生圈在池塘的不远处等待太阳的下山,直到泡到夜深,每个毛孔里都是泥巴,甚至头发上还留着打泥巴仗时剩下的泥巴便回到了家中。

村里还有一头还是在父辈分给几户人家的一头大水牛,据说是“人观牛”,通人性,所以可以活很久,到它死,一共活了22年。儿时,牵着这头特殊的老水牛,放遍村落的田野,成了小牧童的我们在田野间尽情的嬉戏,,骑到牛背上回家。每到晚上村里的男女老少便会在外面乘凉,满天的星星下老人会给我说着“很久很久以前的……”的古老的故事,给我们猜留存了很久很久的谜语,老人们像一个宝盒,永远有说不完的故事,猜不完的谜语。

二零一零,关闭回忆的罅隙,通往小溪的道路长满了稻草,冷清的河流孤寂的长流,河流不急不缓的流着,冷清的河岸,只有越来越深的野草诉说着它的变迁。池塘依旧相傍路两旁,只是夏天的傍晚已经很安静,大水牛早已死去。童年的村庄有田野,有河流和小屁孩之间的追逐。现在的村庄,看起来是如此的物非了。一栋栋红砖,白墙的屋替代了曾经相连土砖瓦墙。年岁的增长,逐渐融化掉了这层美丽的村落的外衣。村里没有村长,因为几百人的不和气;村里的马路还没修好,因为大家不肯交钱;村里一个在镇上有一点权的老婆当上了支书,因为一个村民不满她们的表面工作骂了几句,便让儿子叫上一帮人直接上别人家殴打。看到的是安静的村落里,翻滚着人心的暗涌,有自私,有权欲,有暴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古人的智慧,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得以体会,不得不敬佩得五体投地。在感叹物非的时候,人亦非了,人飘飘乎想的时候,会感觉是自己多愁善感了。

正因为我的成长,漂泊在外,却是对家人无尽的想念。不再像儿时想念家里的辣椒,想念家里的电视,想念家里的香瓜。现在的想念是如此的纯粹,想家人,想爷爷奶奶,想爸爸妈妈,想多陪陪爷爷奶奶,想看到爸爸妈妈的温暖。我想妈妈只希望她的女儿能在外翱翔,而我却是如此的想家,它便是我的束缚,我想回家。漂泊在外,梦里梦外全是家中的情景,不喜欢这边的饮食,不喜欢这边的天气,不喜欢……本来这边一切都好,只是想家的时候,一切都是不如意的。流着泪笑着说我过得很好,常常想当我老去可以只陪在父母身边的时候他们还在吗?老到我们都只需要围坐的火炉旁,讨论着村里村外事,回忆曾经的过往,听父母亲的故事,亲情到底是一种多么深厚的感情呢。我的青春谁做主,奋斗赚钱的主题词,满世界的飘,我们注定只能挂念的吧。

故乡文章 篇7

我的家乡有一条京杭大运河,自从隋炀帝开凿这条大运河以来,浇灌了两岸万顷良田,养育了两岸勤劳智慧的民众。

每每回到故里,回到运河岸边,一种震撼心魄的亲情在胸中翻腾,运河岸边我的童年、我的童趣、我的童梦犹在眼前。故乡那舒缓的运河,犹如饱蘸着浓墨的画笔,蜿蜒停顿在地表中途,画就了美景,画就了历史,就像动听的歌谣越飘越远。

我从小生长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长在这奔腾的运河岸边。如今虽已断流,巍峨的河堤、宽阔的河床依然不减当年的风采。伫立在河堤之上,遥想当年,那哗哗的缓缓北上的河水,承载了多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喟叹,担负起多少“濯足清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的感慨,那千帆竟发,百舸争流的壮阔美景犹在眼前。不是吗?生命之舟曾载着从不言愁的我,匆匆起程,别离家乡,去追寻生命的内涵。我故乡的运河,洗涤了我曾经迷茫的心灵,铸就了我坚强的品格意志。

踏上运河大堤,在那春日翠绿如毯的小草上漫步,青青小草亲切地吻着我,给我的沉重以轻轻的抚慰。给我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傲气,给我以“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的宁静,给我以“渺小里流淌着深沉的爱流,纤弱里蕴藏着内质的强悍”的豪放。河堤上每一株小草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捧黄土和一缕轻风。故乡的运河滋润的小草,启示我要有在阵阵朔风肆虐时不卑不亢,傲然挺立的坚强。

踏上运河大堤,运河两岸万顷良田里节节拔高的小麦,令我思绪翩翩,让我感动欲泣。青春易逝,青春难再。凭借着这大自然的灵性,给我省思自我的契机,给我明净的智慧,不至使我堕落。我深悟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深刻,懂得了“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忠告。

踏上运河大堤,是一道永远美丽的风景,在我的眸子里永远是清新,永远是灵秀,永远是俊美。故乡的运河,用动听的歌喉,向我弹唱着真诚,用潇洒的身姿,向我展示着俊美,用迷人的微笑,向我挥洒着善意。我愿意向故乡的运河敞开心扉,故乡会接纳我的忧愁和哀伤。

哦!故乡的运河,每每星光四溢的子夜,烛光映照着我独思的身影,就把我定格成一幅美丽的风景。我会用心声唱起动听的青春不老的歌谣,我会用双脚踏出铿锵的青春不败的诗行。我怀念故乡的运河,我会以赤子的真;以游子的爱,怀念故乡的运河,感谢故乡的运河。

故乡文章 篇8

故乡的哭嫁散文

“娘啊娘,鸡叫了哩,天亮了哩,掐【吃】碗浪【冷】饭,嫁靠【去】了哩,我的娘!......” “嫁娘,嫁娘,你冒哭哩,转过弯弯蛮就到屋哩,我了了,锅子蛮煮的红米饭哩,顶罐蛮炖的红腊肉哩,我了了......”岁月悠悠,许多的记忆在流年中早已模糊不清,却还依稀记得家乡的这一段哭嫁歌。 家乡大部分居民都是土家族,而土家族哭嫁的习俗由来已久,据说以前不哭的新娘是不准嫁出去的。也不知道这个习俗传于何时,家乡的女人们好像生来就有这种哭嫁的本能。早些年但凡在村子里听到年轻婆娘和老女人的哭声,或者中间停顿时的一些哄笑,那就不必惊讶,肯定是这家的妹崽将要出嫁了。

家乡的哭嫁歌以歌代哭,用土话唱来,煞是好听,旋律一样,但哭词没有规定,全凭新娘和陪哭者临时发挥,也可以说哭嫁歌的作词人都是每一个待嫁的新娘和陪哭的亲朋好友。 当接到男方通报结婚日子的前七天或者半月,新娘子就不再轻易出门露脸了,如婚礼遇在冬天,火塘上围一圆桌,倒上几杯茶水,邀亲邻姊妹依次坐下,哭起嫁歌来。一般都是新娘居中,唤作包席,又女为安席,左女为收席。先由新娘起哭,安席接腔,依次哭去,不管白天黑夜。哭有规矩,母女哭,姑侄哭,姊妹哭,舅甥哭,姑嫂哭,还有骂媒婆的...... 哭的内容既丰富又复杂,新娘的哭包含了对爹娘养育之恩的感谢,对母女之情的回忆,对嫁去之后想念父母牵挂父母担忧父母的心情,托兄嫂或者下面的弟妹照顾年迈的双亲。

新娘是见谁哭谁,某个婶娘啊,我何年何月吃过你熏的腊肉;某个姐妹呀,何年何月,我们一起去赶过场;某个姨姨呀,你曾经为我绣了双鞋垫,我就要嫁出门了,以后恐怕没有机会经常在一切了,也不知这一走,何时再能相见?我好伤心呀!哭到动情处,大放悲声,听者也止不住泪水涟涟。哭得越好,越发显得这个新娘聪明贤淑,哭得越动情,越发显得这个新娘会为人处事。哭的双眼浮肿,直到声音嘶哑,到了临行前那个晚上,哭嫁就到了高潮,新娘的一些小姐们会围拢来一起陪着新娘狂哭,有临别之前的不舍,有回忆往日的情分,有对以后的期盼,有新娘子嫁走了的叮咛,哭声委婉凄楚,悲情当中不时又夹带着一些嬉笑和哄闹,这种哭嫁的习俗悲中带喜,泪中带笑,在神秘的湘西村寨里形成一种独特的本土文化。 天刚麻麻亮,迎亲的队伍将要启程,即将要和亲朋好友分别了,此刻的新娘更是悲从中来,泪如雨下,拉住娘的手,不愿放开,未曾开口,已是热泪直流。 “娘啊娘,崽要走了哩,再帮娘啊梳把头。

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 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妹仔熬白了头。 燕子齐毛离窝去,我的娘啊,衔泥何时得回头?” 娘这时也是老泪纵横,将自己的妹仔的头抱在怀里,哭唱道: “锣鼓花轿催女走,满肚话儿冒说够, 世上三年送一闺,为何不问五更头? 唉, 儿去今要去娘难留,往后的日子你重开头, 到了婆家要勤劳,莫做懒女任人笑。 夫妻日子莫吵闹,孝顺公婆度春秋。” 哭嫁歌在锣鼓唢呐鞭炮声中格外悠悠凄婉,让人听了忍不住受之感染而潸然泪下。新娘子在哭声中一步三回头的上了花轿,随着迎亲队伍渐行渐远,这一头的娘亲,久久站在村口,晨风中飘荡着一缕白发,痴痴凝视着远去的花轿,眼神中带着些许欣慰,些许不舍,些许牵挂,悲伤与喜悦交汇在一起,融进这一幅凄美的风景里。 随着时光远去,现代文明高速推进,不知道远在湘西的故乡,是否还保持着这种哭嫁的习俗?有的人说现在婚嫁早已不兴这个了,有的人说一些边远的村寨里依然流传着哭嫁的习俗。或有或无都罢了,留下的只是记忆深处里这份回忆的美好,聆听这些耳边回唱着的哭嫁歌,是一种久远了的亲切,是一缕挥不去的乡愁。

故乡文章 篇9

走在故乡山间的小路上,已是初秋时分,小小的野菊花漫山遍野的开着,山谷空旷而幽静。路越往上就越是难走,终于登上了故乡的山顶。眺望远方,群山蜿蜒,那优美的曲线起起伏伏无穷无尽。山那边会是什么样子?山那边的莲还在吗?我不知道,也没有人知道了。

应该说莲造就了我心底一种复杂的情感,情爱、母爱、友爱、至今我都说不清楚。但莲在我心里永远会是一个温暖的引子,一个我永远铭记于心的温柔的名字。孤独地站在故乡的山顶,浮云掠过,山风呼啸着在耳旁吹着,伫立良久。

关于莲的记忆更多的是在儿时,故乡是在农村,南面靠山,北面就是一片平原,母亲是在家里生的我,没去乡里的医院。在我出生的第一天,莲就看到了我,那个时候她四岁。直到后来大些我才知道,莲是一墙之隔邻居的女儿,祖上我们两家还有一点远亲的关系,所以论起辈份,母亲都得叫她姑姑。

老宅的大门下有一道又高又厚的门槛儿,记忆里几乎和我儿时的目光一般高。已经记不清是我在几岁的时候开始跟在莲身后形影不离。也许就是当我幼小的腿脚能迈过那道厚重的门槛儿时,我便迈进了莲的世界,迈进了散发着淡淡野菊般的童年时光。

那个时候,父亲远在西安的部队,母亲是要到农田劳作的,老宅的院子里有一棵老杏树,很多时候母亲是不能带我去农田,不得已便用一根粗布绳子把我绑在树下,而我是个顽皮的孩子,时间一长感觉孤单便会放声大哭。农村里的院墙都是矮矮的土坯筑成。莲已经长大些了,她小小的身躯已经能小心的攀过墙头,见我受委屈,她眼睛也红红的。莲为我解开了身上短短的绳子,却系上了我一生长长的牵挂。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儿时并没有李白诗中的竹马骑着到处玩,梧桐花儿开的时候,满村都飘逸着一种特别的清香,莲会用麻线为我编织一个漂亮的梧桐花环,小小的我便戴在脖子上满村的炫耀着。那时和莲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故乡的山,后来我查过一些资料,故乡的山是泰山的余脉,名叫小长白山,那片山虽然不高,却绵延百里辽阔无边。山上的东西对我们来说简直就象是一个宝藏,小枣、野果、小溪、野菜,甚至一朵小小的野菊;一只会鸣叫的蛐蛐都会带给我们无尽的欢笑。每次过那条山溪的时候,莲都是小心翼翼的背我过去,伏在她的背上我心里惬意无比,至今想来内心深处都会有暖流涌过。天天缠在莲的身边,莲从来也不烦我,玩的疯了甚至夜里我都赖在人家家里不走,每每都是母亲连哄带劝提溜着我的耳朵带我回家。

应该是在我九岁的时候,父亲回来了,最初看到他因为生疏我心里害怕的很,不敢靠他太近。父亲在部队早已提干了,已经允许带家属同住,这次回来是要接母亲和我去西安。年幼的我也不知西安在哪里?西安有多远?但我明白这是要让我离开莲,当时心里一万个不想去,真的是有一种空空如也万劫不复的悲哀。后来父亲和母亲找了我一个下午为此耽误了行程。傍晚的时候,在一棵儿时捉迷藏的老槐下,莲找到了我。那时我的个头几乎和她一般高了,她扎着两条麻花小辫竟是那样美丽,我们拉着手都哭了,是真的!也说过长大了一定会回来要娶你的话。尽管我那时根本不懂什么是爱,尽管稚嫩的有点可笑,可那是发自一位九岁孩子纯洁的心中。

在西安的日子里,不久我就有了另一帮小伙伴,关于莲的记忆就此停留。停留却不等于遗忘,脑海中,莲始终淡淡的存在着。

十七岁的时候,父亲转业回来了,家在县城,距故乡三十里的路。回到故乡的那一刻,满心期待着要看看莲变成什么样子。但却没有看到莲。奶奶告诉我说她半年前就嫁人了,嫁到山那边的一个大户人家里,人家聘礼给了多少多少……奶奶缓缓说着,我就那么微笑的听着。

再次看到莲,是不久后一个夏天的晚上。正值暑假,我在乡下。那时夏日的傍晚,村里的人们都爱在饭后于各家门口摇扇纳凉。嫌用扇子费事,我回到屋里拉开电灯,打开吊扇,慵懒地半倚在躺椅上,那时正演着刘松仁和米雪主演的港台剧,我投入地看着,以至于莲来的时候都没有发觉。当目光看到她的瞬间,我象是从躺椅上弹起来似的看着她,莲斜倚在门边,高了些,瘦了些,一身淡色的连衣裙,一条粗粗的长辫搭于胸前,纤巧素净的一种美。

她就那么静静的看着我,我也静静的看着她。“回来了!”莲许久微微笑着说了一句。“嗯,我回来了。”望着她,我淡淡地回答着。仿佛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仿佛这些年根本就不曾远离。

那晚是十五,故乡的明月挂在夜空中,明亮而宁静。门口不远是奶奶种的我最喜欢的茉莉花,月下一簇簇的茉莉开的正浓,散发着淡雅的香……

其实那次见面和莲的话语也不多,终究没有去问她为什么这么早就嫁人了。或许年少的矜持;或许问也没用已经嫁了;或许这不是我该问的;或许我已经把儿时的话都忘记了;或许,我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天空。

十七岁的雨季里我也开始恋爱了,那时我情书就已写的不错,喜欢我的女孩子也不少,莲在我心里就像一盏夜色中的渔火,若有若无,也分不清是远还是近。几年后,我又随父亲的工作调动来到市里,距故乡更远了,平日无事便极少回去,即便回去也没有遇见过莲,也不知她生活的怎样,是否过的幸福美满,心里隐隐地挂念着。这些年中,当或甜美或沧桑的每一段感情在我心间流过的时候,总不免会想起莲,心里就温柔的怀念起儿时的那个梧桐花环;怀念起那个负我趟过山溪孱弱的背;还有十七岁那个夜晚月色下盛开的茉莉花。

二个月前,堂妹出嫁。我们一大家子又回了故乡。猜测着莲可能也会来送我堂妹过门,可还是没有看到莲。那天来人很多,场面乱哄哄的。我不时的逗着堂妹开心找她的乐子,却无意的听二婶和几位村里的中年妇女悄悄议论起了莲,也就知道了一些关于莲的事情。

岁月有时真的就象锋利的刀片,一点点剥开现实的残酷。当年莲的家境在村里是很清贫的,身后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当初要她嫁到山那边时,莲的父母更多的是看重了对方的彩礼,莲不愿意嫁,为此也离家出走过,最后是莲的母亲给她跪下了,这是莲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的一跪!莲也是真的嫁错了人,男人是个酒鬼,喝多了就对莲动手,说她心里有别的男人。一年前,莲的男人酒后落水淹死了……

在他们的闲言碎语里,我仿佛看到一把冰冷无情的刀子在摧残着我心中那美丽的莲,心如刀割般地痛着,再也没了兴致去陪客人们说笑,黯然地躲到了一边。

忙活完堂妹的婚礼,让父母先回去了,我想在生我的故乡住几天。后来才得知在这次回来的前两天,莲也回来过,她是向父母道别的,莲改嫁了,是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也许我永远都不会再见到她了,永远、永远会有多远,我默默的想着,心情雪崩般地塌落。

我去看了看老宅,那儿早已不住人了,缓缓打开那扇已经有些年头吱吱作响的宅门,院落里的景象荒凉凌乱,只有那棵老杏树几乎没变,那堵矮矮的墙头已经塌陷了,莲的宅院里,也空荡荡的,寥落的很,除了偶尔有几片树叶落下就只有几只小小的麻雀不停的飞起又落下的觅食。在那儿坐了一下午,一盒烟都抽尽了。

第二天一早,天色刚刚朦朦的发亮,我便走在了故乡山间的小路上。初秋的野菊花开遍了山野,一路走便一路的采摘着,依稀还能觅到儿时的路,手中已经采集了满满的一束,望着这些质朴的山花,我泪眼朦胧,它们曾经开遍我整个童年的芬芳记忆啊!

来到溪边,山溪依旧轻柔地流淌着,像是在诉说着什么,仿佛山间依稀传来儿时的声音。坐在一块溪石上,一朵、二朵、三朵……我轻缓放逐着手中的野菊,默默的望着它们飘远、飘远……

故乡文章 篇10

也许是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了农村老家,进城生活,我们这个时代,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关注、谈论乡愁。

也许吵闹的城市缺少人情温暖,人需要一片寄情的山水,在闲暇的时光中,故乡隐约的召唤牵动灵魂,化作乡愁入梦。

乡愁是一种思念。但思念是针对性的情感,无论思念亲人、情人或者朋友,都是身在远方对另一个人的温暖回忆,思念得受不了,打通电话,思念也就随之而去。但乡愁不是。

在乡愁的弥漫中,你可以给亲人打一个电话,但却不能给村庄、河流打电话。即使你回去一趟,在家乡小驻几日,让乡愁暂时消失,但也许刚刚坐上返程的汽车,一种模糊的情感又会慢慢升起,

与思念相比,乡愁显得广阔而又模糊,抽象而又具体,就像月笼雾江,空阔苍苍,久伫江边,一任寒露湿衣,却无法满足对乡愁的释放。

人生总是伴随着愁。不顺心、办不了、过不去,愁;烦恼、失望、悲凉,愁。愁是凉了的情,揪住的心,愁是漆黑的夜,荒芜的路。不管愁何,只要被愁赶上,立马晴转阴雨。而,唯独乡愁,犹如霞光晚照,在淡淡的伤感中流淌着温暖的彩色。乡愁可能是人世间最美的愁了。

在外工作的城里人,总会与乡愁不期而遇,让思念伴随着一丝柔美的落寞;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与乡愁相伴,想家的热泪,温润了心灵的开阔。我不禁疑惑,古代人背乡离井成为游子,可能是戍守边疆,也许回家时成为了马背上的枯骨;也可能是为了生存的逃离,再也没有回家的指望,乡愁就成了他们生命中绕不开的主题。在漫长的历史中,战乱、动荡、天灾往往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形态,乡愁也就成了那个时代的普遍情感,也难怪在中国的文化史中,乡愁始终是庞大的文学命题,留下了数不清的乡愁文字。不管是“低头思故乡”的李白,或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张继,不管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王维,或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贺知章,都在站在异乡的大地上,远望苍茫,发出最为动人的乡愁呼唤。

人都是恋家的,老家是生命的老根。然而有史以来,迁徙却是人类发展的常态,背离老家,又安新家,趋利避害,开辟新的美丽家园,正是社会发展繁荣的强大动力。也许很多人会认为,人在异乡为异客,难免遭受冷漠的侵袭,失意的怀旧,如果在异乡顺水行舟,找到了家感觉,可能就没有乡愁了。然而,即使在大唐盛世,仍然乡愁如雨,天上月亮唯故乡独明;在今天奔小康的宽阔道路上,大多人并非是无奈的出走,悲情的离别,而是漫漫长路上的圆梦,但一旦远离家乡,乡愁也就来了,而很多人已经在城市住了几十年,成为道地的城里人,过着富裕的日子,但乡愁仍然挥之不去。更让人想不通的是,也就是这十来年,在生活的快速发展变化中,人们的小日子越来越红火美好,乡味却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乡游成了有情的旅游,乡愁气氛越来越浓。乡愁正在成为一种大众的世纪情绪。

看来,只要离开家乡,就要与乡愁相伴,乡愁是离家出走必然产生的情感,家有多远,乡愁就有多浓。乡愁是永恒的。奇怪的是却没有“城愁”这个词。一个人在城里不管住了多少年,离开这个城市后,也可能产生怀念,但却仍然上升不到乡愁的高度。也许,城市与乡村就是两个不同地方,拥挤、冷漠、虚假的城市难以承载情感,安放灵魂,一栋火柴盒一样的楼房,或许就不值得怀念。

乡村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而这个家园人一住就是五千多年,差不多养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历史,直到现在,全世界的大部分人仍在乡村生活着。

五千年的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乡村亘古不变;五千年的深情守望,足见这就是人类的梦想家园!

乡村不但为人提供了生存的家园,更为重要的是,为人提供了真实情感的安实依托,唯有在乡村生活,即使贫穷得揭不开锅,但情感仍在漫延,灵魂仍在飞翔,人格是完整的。

乡愁产生于距离,距离扩大了想象空间与神秘美感,但乡愁的实质却来自乡村与心灵的契合。

乡愁是对乡村整体生态的缅怀。从人到物,再到近水远山,云霞星空,那里有一个完整的自己;

乡愁是一个个无序闪动的温暖画面。那些音容笑貌,老树池塘,凡是能在不经意间闯入心的镜头,都是心灵成长的节点;

乡愁是生命成长的重要参照。那个日出山脊,月落树梢的地方恒久不变,让人感到自己在空间中的位置是那样安稳。回家时经过的老树、石头、坡头、灯光都在情感中重复为心理标记,让路在心灵中延伸;

乡愁是一种舒服的在家感觉。那里的围墙围出了一个个小家庭,却围不住邻居的往来,红白喜事就是全村的悲喜,村庄连着田地,田地连着山野,山野连着云天,那是能时刻感觉到的云水家园,也只有这样的家园才叫家园……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城市一直在膨胀,人们在欲望的膨胀中差不多骚动了二三十年,在兴奋、新鲜中翻飞,却全然忽视了乡村的存在。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城市,梦想在欲望的一次次满足中又一次次跌落,当无奈地回首远望,才发现在民俗与传统的失落中,在年轻人、能人的流失中,在对土地田园的冷漠中,乡村成了一个空壳,家园差不多丢失了。才发现拥挤冷漠的城市大多是一个挣钱的地方,而不像家园,乡村虽然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却更适合居住。

乡村是家园,却挣不到钱,城市能挣到钱,却不像家园。也许这就是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