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博物馆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博物馆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篇1
XX简牍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一座集简牍、保护、整理、研究和陈列展示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专题博物馆,也是长沙一个重要的文化景点和对外开放窗口。为全面认识人类发展史及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字与书写材料,我中心党决定组织广党员参观长沙市简牍博物馆。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8月26日上午10:00-12:00。
二、参加人员:
1、20XX年8月26日顺天支部会到会预备党员;
2、其他自愿报名参加的党员。
三、报名方式:
1、当天参会党员会后现场报名;
2、有意参加活动的其他党员可在本支部QQ群内报名,并留下联系方式。或与我中心流动党员管理服务部工作人员谭新辉联系,联系电话:84451182。
报名截止时间:20XX年8月24日上午12:00。
四、活动形式:
馆内参观学习。
五、活动流程:
1、8:00开始预备党员签到、收取转正汇报材料;
2、8:45召开支部会;
3、10:00参与活动的党员在我中心服务厅集合,由中心工作人员带队前往市简牍博物馆;
4、10:15到馆后在门广场集合留影,合影后跟随接待人员进入馆内开始参观、学习;
5、11:30参观完后即在馆外解散,党员们可自行继续参观。如自行进馆参观需带本人身份证。
六、注意事项:
1、根据当天实际参加预备党员转正会议的`党员人数,活动时间会有小幅度调整。
2、自愿参加活动的党员请于活动当天9:45前到达我中心服务厅签到。(地址: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80号顺天财富中心10楼)
3、所有入馆参观人员及携带物品必须通过安检后方可进馆,较重的物品可在服务台寄存,贵重物品随身保管。
4、在参观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博物馆内相关规定,维护馆内环境卫生,请不要声喧哗、吃零食,不乱扔垃圾、乱摸文物,按工作人员要求浏览。
5、全展厅严禁使用闪光灯拍照。为确保文物安全,请听从馆内工作人员指挥,如果不能照相请家严格遵守。
博物馆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随着年末的临近,元旦、春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也将接踵而至。为了营造更加浓郁、喜庆、祥和的节日文化氛围,充分展示晋中传统民间民俗文化的魅力和深厚的民间民俗文化底蕴,丰富榆次老城旅游内容,榆次老城推出一系列的`节日活动,营造节日氛围,使游客在榆次老城享受独具特色的节日生活,度过蕴和祥瑞、欢乐、开心的新春。
二、活动时间
1月1日――1月3日
三、活动内容
(一)、首届榆次老城春节文化庙会国际美食节
1、时间:20xx年1月23日――20xx年2月8日
2、地点:榆次老城城隍庙广场
3、内容:品百家美食。国内外名优风味美食展位50余个,重点推出全国各地名优特色风味小吃及外国特色美食品种。
(二)、首届榆次老城冰雕(雪雕)展
1、时间:20xx年1月23日――20xx年2月6日
2、地点:榆次老城文庙、凤鸣书院
3、内容:冰雕展示、雪雕展示、民俗绝活、趣味童玩
(三)、晋中社火展演
1、时间:20xx年1月1日――20xx年1月3日
20xx年1月23日――20xx年2月29日
20xx年2月5日――20xx年2月7日
2、地点:东门广场及街道
3、内容:猪八戒背媳妇、二鬼摔跤、媒婆进城、懒汉推车、媳妇骑毛驴、抬花轿、秧歌队、旱船、霸王鞭等小型晋中社火表演。
(四)、传统情景剧表演
1、时间:20xx年1月1日――20xx年1月3日
20xx年1月23日――20xx年2月29日
20xx年2月5日――20xx年2月7日
11:00――11:30,民俗剧“县太爷升堂”
13:30――14:00,民俗剧“县太爷升堂”
14:30――15:00,民俗剧“城隍爷出巡”
2、地点:县衙大堂及街道
3、内容:游客及市民可参与到剧目当中,扮演剧中人物。
参与的游客不但能在参与中释放天性展现自我,而且还能获得景区
(五)城隍庙、文庙祈福活动
1、时间:20xx年2月5日――20xx年2月7日
2、地点:城隍庙、文庙
3、内容:晨钟暮鼓;挂祥铃、祥灯;祈福、祈财、祈学、祈平安
博物馆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篇3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xx〕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xx〕18号)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县决定于xx年4月中旬至6月底期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广泛、深入、细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流传地域、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抢救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特别是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
三、组织领导
为推进我县“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经研究,决定成立以县文化局局长王应战为组长,副局长董文为副组长的修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
四、普查范围
凡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属普查范围。(具体内容见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简易操作手册)
五、普查原则
(一)全面性
普查应包括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类别,不应有任何遗漏,要注重吸纳以往调查成果,对已调查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进行认真复查和核对。要兼顾城镇和乡村,调查对象要兼顾不同的人群,调查地区所蕴藏和传承的各种传统民间文化载体,均需进行调查。要按照传统民间文化本来的生存状况去调查和采录,不能在调查之前就先设定框框,主观先验地舍弃某些方面,从而改变它本来的生存面貌。
(二)代表性
在全面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的基础上,要力求抓住民间文化现象中具有主流的,或主要的形式、作品、类型、民俗现象,注重去粗取精,选出在当地群体社会中有较大影响的代表项目,重点深入调查。
(三)真实性
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原貌,真实地、不加修饰地、不加歪曲地记录,确保普查内容和成果真实可靠,杜绝提供虚假材料。
六、普查方法
(一)组织人员和开展培训(20xx年4月16日,将开办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修武培训班,我县8个乡镇及小营工贸区的各村都将抽派普查人员赴县进行集中培训)
(二)进行田野实地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必须以实地调查为主,普查人员要到现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真正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种类”地调查。要悉心拜民间传承人为师,完整采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相关的数据。要认真填写普查登记表,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调查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要撒大网、细摸查、定准位。撒大网就是要广泛发动群众,搜集所有的项目信息。仔细摸查就是在抓好面上普查的同时,可重点走访,确定调查范围,进行田野访问作业。定准位就是要注重调查资源蕴藏较为丰厚的乡镇、村落;注重选择那些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较有才华和独创性的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问答、表演、展示,如故事家、歌手、民间艺人等;特别要抓住当地的民俗节庆(如节令、庙会等)活动,不失时机地进行现场采访。
(四)用多种手段采录
调查采访者要以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和技术记录民间传承人和相关人员的讲述和表演等。要注意搜寻民间传抄的唱本、歌本、长诗、鼓词、皮影脚本、宝卷(宣卷)、经书、图画册等手抄本,以及各种文献资料和相关实物。
七、时间安排
(一)全县发动(20xx年4月13日-4月20日)
根据文化部、省文化厅、市文化局相关部署及我县实际,普查时间安排如下:
1、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对“普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组织人员开展培训。
2、建立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机构,制定“普查工作”方案,建立普查队伍,落实相关经费,着手有关准备工作。
(二)实施普查(20xx年4月21日-6月1日)
1、4月21日——5月10日为全面普查,摸清线索
我县在先行培训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一次各乡镇有关单位碰头会,通报“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检查和指导乡镇“普查工作”,对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推广,对工作滞后和进程缓慢的单位及时通报。
2、5月10日——5月底前为重点调查,做好登录
各乡镇、有关单位每五天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一次普查进度。凡是普查后报告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乡镇,要上报有主要领导签字的'书面报告。(各村普查人员要定期将普查线索整理上报至乡镇,6月1日前以乡镇为单位将本乡镇普查情况汇总上报县普查办公室)
(三)6月1日——6月10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汇总阶段
“普查工作”基本完成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分级汇集“普查工作”成果,对普查到的线索进行分类筛选,指导各乡、镇填写相关表格。要统一对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录音、录像,形成完整的项目资料,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做好“普查工作”总结。普查办公室要严格对照上级要求,逐条严格把关,争取以扎实的工作迎接市非保中心的检查验收。
(四)6月10日——6月30日迎接市非保中心验收
市非遗普查办于6月10日至20日将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的,于6月20日至25日进行查漏补缺,及时整改,6月底前此项工作将全部结束,迎接省厅检查验收。
八、普查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乡镇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提到当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组织领导、有专人负责、有经费保障”,并制定本乡镇的普查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二)保障经费。县政府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专项资金,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电脑、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等必需的普查设备,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三)落实责任。本次普查工作采取县级负责制,以县为主,抓好培训,全面实施。为确保普查工作圆满完成,本次普查工作将纳入年底各有关单位的目标考核。
(四)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政府将给予表彰。
博物馆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主题
红色荣耀之旅
二、活动背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践行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观”、“三热爱”,紧紧围绕青年组织的根本任务,广泛开展适合青联委员、教师和学生干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参观革命纪念博物馆,扎实推进青年精神文明建设,增强爱国热情,推动青年联合会事业的新发展。
三、活动目的
加强对学生思想建设的力度,提高爱国主义精神。活动以参观任县革命纪念博物馆为切入点,融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宗旨,展现当代大学生思想上要求先进,行为上主动积极的特点,学习和弘扬英雄们的精神。
四、活动时间、地点、对象
时间:20xx.3.10地点:冀南仁县革命纪念博物馆
对象:xx大学青联委员、教师、学生干部
五、活动流程
1、准备工作:
1)相关负责人提前熟悉路线,活动负责人通知参观的青联委员、教师及学生干部,确定人数,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宣传工作。
2)本次活动负责人与任县革命纪念博物馆负责人进行联系,商讨参观事宜。确定联系参观过程中的讲解人。
3)提前准备活动当天物品,做好资金预算与物品登记工作。
2、活动当天:
1)上午8:00集合,清点人数,负责人进行简单培训主要包括注意事项。之后从学校出发坐车前往冀南仁县革命纪念博物馆,在车上进行党的历史简单介绍。
2)达到地点,由讲解员带领参观革命纪念博物馆,了解烈士事迹,学习烈士的爱国奉献精神;观看红色电影,重温党的历史,交流感悟体会;全体人员进行爱国主义宣誓,加强爱国主义热情;建立河北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达到长期交流合作的目的,努力提高河北大学学生的爱国精神。
3)双方合影留念;乘车返校。
3、活动之后:
1)进行活动总结,参观人员交流活动感受。
2)新闻稿及活动照片及时上传到网站,做好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