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环境保护宣传方案

2025/03/09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环境保护宣传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环境保护宣传方案 篇1

为有效解决全镇农村区域环境“脏乱差”突出问题,提升镇域城乡环境整体水平,现就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成都市农村环境治理专项工作方案》厘清思路、明确目标,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强力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容貌秩序管控、水域环境治理和环境污染防控等重点工作,逐步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提高环境承载力,有计划地塑造特色风貌,提升环境品味,发展定位相适应的优美农村环境。

二、工作重点

(一)强化环境卫生管理

加强农村环卫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农村环境卫生作业标准,把场镇的环境卫生作业及管理制度向农村延伸,逐步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不落地收运制度。完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推广“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模式,确保高效运行。

牵头(责任)部门:城管办;实施主体:各村(社区)。

(二)强化容貌秩序管控

集中整治摊位乱摆、广告乱贴、牌子乱挂、物料乱堆、乱牵乱挂、乱挖掘场镇道路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乱吐、乱扔、乱倒行为的劝导和处罚力度,清理拆除道路两侧违法广告。全面清查棚子乱搭、油烟乱排、噪音扰民及工地“乱象”等问题,逐步拆除各类违章建(构)筑物。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监督市场计量行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大力整治车辆乱停乱放,纠正行人和非机动车横穿马路、跨越双实线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整治驾乘人员“乱抛撒、乱丢弃”等不文明现象。

牵头部门:镇城管办;责任单位:镇农办、企办;实施主体:各村(社区)、城管中队。

(三)强化公共设施管护

加快提升农村地区道路质量,及时治理道路、桥梁、井盖病害,及时修复道路不完整交通标线、标牌。清理整治破损路灯、路名牌、报刊亭、配电箱、垃圾箱等街面公共设施,完善交通场站遮雨(阳)棚、站点显示牌等服务设施。完善电力、通讯设施,开展电力设施(线路)和通信线缆、机柜、基站破损脏污等“烂象”治理,逐步解决农村地区电力通道和通信线路设置混乱随意的问题。

牵头部门:镇城管办;责任单位:镇村镇办、城管中队;实施主体:各村(社区)。

(四)强化风貌景观打造

加强城镇建设规划,体现本土文化和文脉传承开展场镇风貌打造,丰富建筑形态、风格样式,避免风貌雷同。加大道路两侧建筑风貌整治力度,改造拆除破旧建(构)筑物,提升重要交通节点环境质量。加大园林绿化生态建设力度,突出抓好农村重要道路两侧及场镇道路节点、广场等重要区域的绿化风貌整治和景观提升。

牵头部门:镇城管办;责任单位:镇城管办;实施主体:

各村(社区)。

(五)强化水域环境治理

全面清运河道及两岸垃圾、淤泥,清理关闭河道内违禁养殖,提升农村水域环境质量。治理农村河流沟渠污染,强化生态渠系维护改造,加强场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配套管网和污水收集系统建设,逐步解决农村河流沟渠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牵头部门:镇农办;责任单位:镇农办;实施主体:各村(社区)。

(六)强化环境污染防控

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抓好农村户用沼气池和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清理关闭违规养殖场,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强化土壤环境保护,全面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加强对农村地区生产废水、废气、废渣和噪音等污染的监测监察,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

牵头部门:农办办;责任单位:镇企办、农办;实施主体:各村(社区)。

(七)强化文明素质提升

突出农村群众在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以“七进”、“除陋习、树新风”等活动为载体,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发动广大农村群众从改善自家房屋内外、庭院前后环境卫生状况做起,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工作,在参与中转变旧观念、旧习俗,改变旧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

牵头部门:镇党办;责任单位:镇党办;实施主体:各村(社区)。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实施阶段(2014年)。各部门对照本方案和《成都市农村区域场镇(村庄)环境综合治理指导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规范,根据属地情况和部门职能职责,制定本地本部门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保障措施等。2014年度,突出抓好环境卫生管理、市容秩序管控、公共设施管护、风貌景观打造、水域环境治理、环境污染防控、文明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集中整治农村区域环境“脏乱差”问题,逐步提升农村区域环境水平。

(二)持续深化阶段(2015-2016年)。各部门按照各自实施方案,持续抓好环境卫生管理、市容秩序管控、公共设施管护、风貌景观打造、水域环境治理、环境污染防控、文明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基本消除农村区域环境“脏乱差”现象,全面提升农村区域环境面貌。

(三)巩固提升阶段(2017年)。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深化治理,查缺补漏,巩固提升,并组织考核验收。考核验收程序为:各村(社区)向镇申请验收;九尺镇开展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市治理办备案;市治理办会同市级相关部门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将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考核和“以奖代补”资金挂钩。同时,各级各有关部门强化问题整改,完善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治理员要具体抓,要将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同其他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全力推进,确保短期内取得实效。

(二)严格督促检查。镇城管办要将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纳入年终目标考核,按年度组织专项督查,严格考评问责。各部门要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定期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及时发现解决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实行“问题管理”和责任倒查机制,对工作推进有力有效的,应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行动迟缓、工作飘浮、效率低下、不认真履职的单位和部门,应严肃追究责任。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村(社区)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宣传,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及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兴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认真排查并大胆曝光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氛围。

(四)保障经费投入。各村(社区)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资金投入。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经费作保障,并根据工作进度,按期进行拨付,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资金和治理工作经费落实到位,保证农村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力有效开展。

环境保护宣传方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现如今,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社会人们关注的焦点。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已使超常发展,消费巨增的人类面临着生存挑战,按传统生产方式和人类无节制的消费方式,地球提供给人类的资源能维持多久?环保应该是全民总动员的,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从小事做起,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带动身边的人、完美我们的世界。怎样使军训服有更好地归宿而不是成为“半月抛”、怎样将宿舍中的塑料瓶玻璃瓶及废纸箱更好的利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活动宗旨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通过一系列可行性强,理念新颖的公益活动,将一种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引入大学生乃至所有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全方面生活,按蝴蝶效应法则,以个人-高校-社区-社会的模式,从微小的行动做起,从自己做起,同时影响周围,从而“翼”起改变整个社会。

四、举办单位

五、活动地点

教室

六、活动时间

待定

七、活动成员:

评委:由学院书记、辅导员等人组成

参赛者:由学院学生自主参加

模特:院文艺团礼宾队成员

八、活动流程:(本活动由三部分活动组成,各活动间无关联)

P 活动前期

1、人员准备:

① 由学生会成员邀请书记、辅导员等人出席担任评委

② 有意愿参赛的学生于报名截止日期前到院学生会或班委处报名,作品数目不限,且可以小组的形式报名参赛(5人之内)。

2、宣传方式

① 由各班班委告知每班同学,并且在宿舍前设立展牌

② 活动报名阶段设点接受学生咨询,介绍此次活动的相关事宜

P 活动阶段:

【莫让军训服成为“半月抛”】

1、作品要求:原材料必须选用军训服,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发挥,成品无任何限制,美观有创意即可。

2、活动期间:

① 主持人简述活动背景、目的及活动流程并向参赛选手致以祝福。

② 展示作品(3分钟):参赛选手按照抽签顺序上场,由模特向评委们展作品,参赛选手进行演说自己的设计理念。(可使用多媒体协助)

③ 自由交流(2分钟):选手与评委之间进行自由交流

④ 进行颁奖仪式。

⑤ 主持人对在场人员表示感谢,宣布活动结束。

【感“碳”号工艺品设计】

1、作品要求:原料不限,可为废旧纸张、塑料瓶、旧衣服等,经过奇思妙想的加工,成品必须为实用性强的物品。

2、活动期间:(同 莫让军训服 成为“半月抛”一致)

【绿色装修—宿舍装扮活动】

1、作品要求:利用宿舍内的废旧物品进行对宿舍的装饰,达到美化宿舍的效果。

2、活动期间:

注:活动前期,由学生会成员带领评委参观参赛宿舍。

① 主持人简述活动背景、目的及活动流程并向参赛选手致以祝福。

② 展示作品(5分钟):参赛选手按照抽签顺序上场,借助多媒体将美化后的宿舍的通过照片的形式展示给评委,并讲述设计布置宿舍的理念与故事。

③ 进行颁奖仪式。

④ 主持人对在场人员表示感谢,宣布活动结束。

九、评分规则

十、奖项设置

十一、后续安排

十二、工作安排: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会场秩序及活动的顺利进行。

为了保证各社团活动能够公平公正的举行,请社团在递交策划同时附加一份该活动与赞助活动单位的协议书。

环境保护宣传方案 篇3

为切实保护我村林业生态环境,结合我村林业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为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环境保护执法监管共同责任,切实提高全村环境质量,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村委、村政府的统一部署,摸清我村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隐患,强化监督,落实行业环境安全责任,不断整改消除隐患,完善风险防范设施,有效遏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保障我村生态环境安全。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村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取得实效,村林业局成立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三、职责分工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要领导对各自部门工作职责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1、办公室:负责生态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报道;重大环境安全事故信息的接收、报送;重大环境安全事项的综合协调和监督;应急救援物资的协调等。负责局机关院内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2、森林公安局:负责林业维稳信息的接收、报送;牵头负责环境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林产站:负责林业局直属国有林场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指导全市国有林场、苗圃及林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4、执法队:负责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指导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5、林政法规股:负责生态环境保护上访事件的接待和处理。

6、营林股:负责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内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指导全村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7、防火办:负责全村森林防火工作的监督管理。

8、林调队:负责按照上级要求审批木材加工建设项目。

9、森保站:负责全村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的'监督管理。

10、计财股:负责村林业局生态环境保护经费的安排。

11、监察室:负责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失职、渎职等行为。

12、生态公益林站:负责监督生态公益林的监督管理。

13、项目办:负责监督重点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

14、退耕办:负责监督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

四、主要措施

1、协助环保部门对林业行业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排查,严防发生各类环境安全事故,保障公众健康、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配合环保部门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培训,指导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或应急措施,完善环境污染事故管理制度。

2、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灾害防御应对体系建设,深入扎实开展灾害防御实战演练。充公利用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开展林业救灾演练,提高防控和救援能力。强化应急值守工作,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

3、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法制、体制、机制建设、基层基础工作、日常监督执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林业行业环保意识。

4、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的各项应急制度等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风险源数据库和环境应急预案管理,以防止环境污染事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确保我村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安全。

环境保护宣传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通过环保活动,帮助全体学生树立和巩固绿色环保意识,进一步优化、美化我们的校园环境,进一步督促自己的环保行为,并且通过学生带动家庭、社区,争创环保教室、绿色校园,绿色家庭。

二、活动主题:

传播绿色文明,参与环保行动。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安排:

(一)发动宣传阶段。

1、师生共同设计绿色环保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2、结合“绿色中国迎奥运”活动组织全校环绕校园长跑。时间:11月7日体育课。

边跑边整齐地喊口号,口号以“迎接奥运”和“环保”为主题。

(二)开展系列活动。

1、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要求班主任利用班会课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讲解,在卫生角设置可回收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桶,并在垃圾桶旁张贴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方便学生在扔垃圾前看一看,清清楚楚、准确无误地分类扔垃圾。政教处将在每个星期派学生干部检查垃圾的分类情况,对表现好的班级马上进行表扬。

2、创建班级“绿色角”。

3、举行环保知识讲座,在教育教学中,增加环保的教育活动,要求每周必须有不少于10分钟的`环保知识教育,其它科目的教学,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适当地添加环保知识,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所教科目,设计一节渗透了环保教育的教案,于11月15日下午放学前把教学设计上交政教处。

4、成立“护绿”环保小组。水管员一名,负责对班级学生在洗手、洗饭盒等用水时进行监督,杜绝浪费现象。纸管员一名,负责监督班级学生一张纸两面用,不乱撕作业本,不用白纸叠飞机等,每星期抽查一次学生的作业本,一查页数,二查纸是否两面用。电管员一名,负责及时开关灯。环保小组成员每天把监督检查情况汇报给班主任,班主任再对有浪费现象的学生进行教育。

5、在积极开展好校园绿色活动的同时,引导学生小手牵大手。美术老师指导每个学生设计一张“护绿”公益广告,张贴在自己的家门口,向家人朋友宣传环保;班主任和科学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种一盆植物,为家庭增添一份绿意,并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撰写“生长日记”,各班的语文老师负责检查日记的完成情况。

(三)评比总结阶段:

11月15日利用班队课评选“环保之星”(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