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案

2025/03/10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案 篇1

一、编制说明

本培训计划依据《汽车维修漆工》职业标准编制,适用于汽车维修漆工(四级)职业技能培训。

各培训机构可根据本培训计划及培训实际情况,在不少于总课时的前提下编写具体实施的计划大纲和课程安排表。同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时间和课外实训练习时间。推荐教材仅供参考,各培训机构可根据培训实际情况选择。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级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使学员熟悉汽车维修漆工相关电工、有机化学、涂装工艺常识,熟练使用喷涂设备、喷涂方法与涂料检测方法。

三、培训建议课时

本职业等级的建议培训课时:300课时。各培训机构可以在不低于建议课时的前提下,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做适当的调整。

四、培训要求与培训内容

模块1、电工基础

1、培训基本要求

通过本级别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掌握直流电的基本概念及电路的常用连接方式;

(2)熟悉交流电产生和使用方法;

(3)掌握用电的各种安全措施。

2、培训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直流电路

1.2交流电路

1.3安全用电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培训方式采用课堂授课的形式。

模块2、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1、培训基本要求

通过本级别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熟悉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2)区分开链化合物和闭链化合物;

(3)掌握芳香烃性质,了解链烃的各种衍生物;

(4)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和合成方法。

2、培训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有机化合物

1.2链烃

1.3链烃绗生物的化学性质

1.4环烃及其绗生物

1.5高分子化合物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培训方式采用课堂授课的形式。

模块3、汽车涂料认知

1、培训基本要求

通过本级别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熟悉涂料的组成;

(2)识别常用汽车涂料品种,安全使用涂料。

2、培训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涂料组成

1.2树脂颜料的分类与特点

1.3溶剂的种类与功能

1.4汽车修补涂料的`种类与特征

1.5修补涂料的种类和安全环保

3、培训方式建设

(1)理论教学:培训方式采用课堂授课的形式。

模块4、喷涂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1、培训基本要求

通过本级别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熟悉和了解涂装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熟悉和了解喷涂设备和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培训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烘烤设备的分类及原理

1.2空气喷枪分类及原理、常见故障的排除

1.3空气压缩机分类及维护、空气分配系统

1.4打磨设备

(2)技能实训内容

2.1喷烘房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2.2喷涂与打磨设备工具的使用和维护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理论知识采用课堂讲授法。

(2)技能实训:本模块建议可开展喷烘房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打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实训项目。每位教师带10名学员。

模块5、涂装工艺及检测技术

1、培训基本要求

通过本级别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

(1)不同底材的涂装方法;

(2)各种不同涂料的施工工艺;

(3)汽车整车喷涂、板块修补、局部修补的方法和技巧;

(4)汽车颜色的特点和调色方法;

(5)涂层质量检测方法;

(6)涂膜病态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2、培训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金属底材涂装

1.2非金属底材涂装

1.3喷涂技巧

1.4调色基础

1.5车身图案和原厂涂装工艺

1.6涂膜病态及检测

(2)技能实训内容

2.1喷涂技巧

2.2调色方法

2.3图案制作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采用讲授法。

(2)技能实训:本模块建议可开展各种涂料局部修补的喷涂方法和技巧、各种颜色的调配方法和技巧、各种字样刻制与各种彩条图案的制作与喷涂等实训项目。每位教师带10名学员。

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案 篇2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独立维修中高档轿车;能够独立处理维修过程中的一般性技术问题;能够独立诊断排除轿车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性故障。熟悉本作业区管理和维修作业程序。

二、培养对象:

社会汽车维修工、汽车相关专业学生

三、学制

(1)理论培训周:10天(60学时)

(2)实践培训周:10天(60学时)

四、要求:

1、职业道德方面:

拥护党的领导,遵守集团公司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职业心理。尤其要热爱汽车维修事业,善于钻研技术,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2、职业能力方面:

(1)能正确熟练使用工、夹、量具,熟练操作常用的车辆维修设备及检测仪器仪表。

(2)熟练掌握轿车的维修技能。

(3)正确诊断排除一般性机械故障和液压系统故障。

(4)具有较强的奉献意识。

五、培训原则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和理论培训教师及师傅的主导作用,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结合,适应岗位要求和储运部整体发展需求,确保达到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中级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要求。

六、课程设置与培训要求

1、课程设置:

(1)汽车新技术

(2)汽车构造及修理

(3)机械基础

(4)电工电子

(5)汽车检测

2、培训要求:

掌握汽车维修中技术;处理维修过程中的一般性技术问题。掌握汽车修理质量对整车性能的影响;汽车零件、连接件、配合件的装配。

掌握各种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相关参数和传感器的诊断方法,诊断排除故障的方法。

掌握汽车修理技术报告、合理化建议的特点、结构、格式。

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案 篇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私家车数量正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汽车维修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汽车维修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正确定位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构建培养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社会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

1.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当前社会对汽车的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同时也在追求更高的操纵性和舒适性。因此,现代汽车正逐渐朝着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化的方向发展,融合了汽车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在现代汽车维修中,前提条件是视情修理、强制维护、定期检测,服务准则是采用快速、高效的维修方式。汽车维修的基本要素已经扩展为工艺规范、维修技术、维修信息、检测维修仪器设备等。

2.对汽车维修人才的要求。维修汽车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汽车维修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维修人员应当熟悉汽车的原理和结构,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熟练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液压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等,对于相应的汽车故障问题,应当能够快速查阅网络资料或维修手册。此外,还应当具有充足的实践经验。熟练应用现代化检测仪器,快速地诊断和处理汽车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还要懂得各种汽车零部件的装卸,对汽车的保养及美容有一定的了解。

二、当前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

1.汽车维修人才的现状

(1)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很多汽车维修人才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培养出来的,很少接受过系统、正规的教育。在行业当中,专家群的知识过于陈旧,需要更新。另外,也没有形成新的专家群,相关的技术专家面临着断档的问题。汽车维修人员之间技术能力具有较大差异,普遍缺乏较高的专业素质。

(2)技术型人才紧缺。在很多汽车技术发达的国家当中,汽车产业已成为其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而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因此在相关的汽车维修行业当中,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人才。然而,我国当前技术型人才较为紧缺,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汽车维修人才需求。

2.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校企信息不对称。我国当前很少有汽车企业愿意参与和支持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而学生在学校中,大多只能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却十分欠缺,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也缺乏先进的理念和前沿的技术。由于校企信息不对称,使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学生就业十分盲目。

(2)人才实用性不强。现代汽车维修所需要的人才不能只具有理论知识,也不能只具有实践能力,而必须将二者进行良好地融合,才能够更好地维修汽车。但是,我国当前的汽车维修人才要么是理论知识扎实而缺乏实践经验,要么就是实践经验丰富而缺乏理论知识,导致汽车维修人才的实用性普遍不强。

三、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与培养方案构建

1.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能单纯地以学历判断人才,而是要看社会的实际需求。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发展,转变了社会的用人观念和教育理念,使竞争环境更加公平,从而顺利地推动了知识战略和人才战略。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定位,应当是技术型和技术管理型,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2.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模式

(1)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当中,应当加强对应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方面的知识和内容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最前沿的技术应用和相关的研究成果,从而培养和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一体化教学能够有效促使学生融合理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朝着实用型汽车维修人才的方向发展。

(2)校企订单式联合培养模式。在很多欧美发达国家,经过长时间的不断研究和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校企合作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拥有充分的条件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理论知识,从而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需要汽车维修人才具有更高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够完成现代化汽车的维修。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准确地对汽车维修人才进行定位,同时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培养出更多实用型汽车维修人才。

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方案 篇4

我国的汽车数量比较庞大,汽车目前仍然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而汽车在购买之后,需要进行养护和维修,因此这些行业也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机会。汽车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结构,体现的是汽车技术的成熟化和发展状态,而带来的却是更加复杂的维修技术和难度,对于维修人员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汽车维修行业具有比较大的压力和挑战,汽车维修业目前正需要进行系统化的管理,通过对质量管理和服务质量提升来建立品牌形象,提升竞争实力。

1.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1)有些技术规范与落后,涉及的维修质量管理标准不能够完全的覆盖,导致管理力度不足,维修质量较差。

(2)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体系存在漏洞,行业存在不健全的问题。国家在对维管费取消之后,维管人员数量比较少,很多都是兼职,因此其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具有很大提升空间,他们对于汽车维修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高专业性具有不适应性。

(3)维修质量管理意识不足。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发展比较快,因为汽车数量基础大,而很多的额投资者都是个体以及受到利益驱使所致,因此质量管理并没有得到重视,普遍的管理意识都比较弱,且没有进行长期规划,环境比较混乱。

2.影响汽车质量因素

(1)人:维修者。维修人员的技术、身体情况、思想情况等等都是影响汽车维修质量的重要因素。

(2)设备:维修使用的健侧工具以及专业器具。使用检测设备的精确度以及维护管理的型号匹配问题。

(3)方法:维修时使用的正确、科学的方法,合理和科学史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时的操作依据,不能够随意的操作。

(4)材料:指汽车备件、油料及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形状等能否满足维修需要。材料按正规渠道采购或依据汽车生产厂家要求使用,合符ISO900为宜;不论是现购的,还是库存的,或是修复的材料,装配前都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禁止使用次品。

3.相关措施

3.1提高汽车维修员工的维修技能

汽车维修市场的竞争最终是从业人员的竞争,维修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是汽车维修技术进步与否,维修业户能否生存的先决性因素。维修人员要想在维修领域中站住脚,就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先进汽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维修技能,同时还要能熟练地运用汽车维修的各种检测诊断设备及各种专用仪器,排除车辆的各种故障,解决维修技术问题,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最好的质量服务于客户。人们经常说,产品是否合格是由技术工作是否合格所决定的,而产品是否真的合格又是通过精确的测量设备来反映的。

3.2提升信息化建设速度

信息资源在我国的.汽车维修领域的应用还是比较不足,而信息产业的发展却是如火如荼,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果不对汽车维修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提速,那么很容易被这一浪潮所淹没。

3.3在企业内部树立牢固的质量管理意识

在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中,只有严格进行质量管理,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国内汽车维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局面,而加强质量管理则是企业的基本“生命线”。在汽车维修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企业管理者必须逐步强化自身的质量管理意识,并且在企业定期组织的会议、培训、岗位教育中加强对于质量管理重要性的宣导,从而增强垒员的质量管理意识,积极参与到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中。

汽车维修企业都应该形成统一规范的汽车内部维修质量管理制度,并向顾客透明化,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严格地执行。维修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必须贯穿于维修的每一个环节。必须将定置管理、看板管理、工艺流程、质量监控、工具及物料管理等方面按要求融入到日常经营活动中,使之成为维修站的行为习惯,这样维修的质量就会自然提高,这样顾客才能感受到维修井井有条、工作有节奏,心中自然放心。

3.4正确的使用维系设备以及严格执行规范管理

第一,维修人员对于设备的使用方法应该要熟悉。像是诊断仪、扫描仪、示波器、发动机分析仪等等设备,这些设备本身就是电子科技产品,其具有比较高的科技含量,尽管操作简化,但是仍然需要对其进行熟练,才能够正确使用。

第二,定期的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监测设备的精准度会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而出现误差,因此时刻的让设备保持在高精度下工作,才是获得比较高的检测结果的基础,这样能够缩短检测时间,提升检测精度,不会影响维修工期。

总之,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而建立良好的汽车维修质量形象对于企业维修企业来说是其生存的基础,通过对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各要素进行管理和控制,提升各环节的质量,对于企业的维修质量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维修厂不能够单纯的以利润作为目标,而是要将质量作为其发展目标,这样企业才能够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