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

2025/03/10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 篇1

一、项目区概况

1、地理条件

江苏省东辛农场有限公司位于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一带一路”交汇点——连云港市南郊,东眺黄海,北依云台山。

2、气候条件

连云港市东辛农场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该地区属暖温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处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为暖温带南缘与亚热带北缘之间的过渡地带,春季气温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均气温13.2-14.5℃,最高月平均温度27.0C,最低月平均温度0.2℃,极端最高温40℃,极端最低温-18.1℃。无霜期223天,初霜期平均在11月1日,终霜期平均在4月5日。平均年日照110天,年平均无霜期216天。年均降水量980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份,冬季最大积雪厚度18厘米。盛行偏东风,年平均风速为3.1~3.6米/秒,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主要灾害是旱涝,其次还有干热风、连阴雨、冰雹、霜冻、龙卷风、台风等,通过近几年来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建设,较大幅度降低了自然灾害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3、社会经济条件

以生产、生活服务为主体,农场建有农资经营、农业技术、农机服务、金融、电信、医疗、交通等行业的多家三产企业。发展房地产业,重点打造金色家园商住区和温馨家园安置区,建成商品房1116套、保障房1026套,房地产业一年为农场创利超千万元。加快建筑及电力安装业务发展,推动资质提档升级,走出去承接各类安装业务,年合计工程创利超千万元。

农场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全场职工均参加“五险一金”,定期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成立互助基金会,并设有最低生活保障金、救济金、抚恤金、解困金、慰问金、助学金等,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全力以赴做好精准帮扶工作,20xx年对227户困难户进行了建档立卡,通过资源、就业、助学、社会兜底等帮扶举措,已帮助133户实现脱贫,脱贫率59%。今年经过重新排查,省市建档立卡精准帮扶困难户60户139人,农场内部确定困难户64户165人,并建立健全公益岗位、生活救助金、住房安居、互助基金、金秋助学、就业扶持、领导责任包干、结对挂钩责任帮扶机制,确保困难户“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学、不愁住”,争取年底全部实现脱贫。

农场城镇已形成“一镇九星”格局,即一个中心镇,九个卫星居住区。中心镇占地401公顷,城镇内分布20个生活小区,常住人口近3万人。城区道路四通八达,主、支干道为“四横六纵”走向,道路总长13公里。城镇亮化、绿化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整洁,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绿化覆盖率32%,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建有东辛公园、河滨公园、文化广场、东辛文苑等活动场所近8万平方米,可满足居民休闲娱乐需求。

4、林业情况

在农田林网建设上,目前已基本建成高标准、网格化、布局合理的国家一级林网和绿色通道体系,为农业丰产丰收构筑起绿色屏障。近年来,为加快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坚持以市场化和产业化为方向,改革林业经营管理机制,推进林业行政化管理向实体化经营转变。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坚持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原则,田间林、四旁林以职工承包、五五分成为主,大面积河堆马道、条件较好的田间林地以繁育经济苗木,实行公司化经营为主。加快林木种植结构调整,以绿化与珍贵化、彩色化和效益化相统一为目标,结合田间造林和城镇绿化需要,发展优质苗木基地超过3000亩,今后可在满足城镇绿化需要的同时,实现外销创收。

二、项目内容

1、造林目标:人工造林61.88公顷,林网补植2.33公顷

基干林带主林带副林带辅助林带新造(公顷)44.8916.99补植(公顷)1.261.07

2、实施范围和具体地点

连云港市东辛农场西陬分场

3、树种选择与配置: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高标准农田林网有基干林带、主林带,副林带,辅助林带。基干林带造林树种选择生长适度快、性状表现优良的.乡土树种、品种,如薄壳山核桃、苦楝等品种;主林带设置在农渠(小沟)上,造林树种主要为杨树、红叶石楠;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配置在斗渠(中沟)上或道路两侧,造林树种主要为杨树;辅助林带在田间小路或灌溉渠上选择生长适度快主要树种为杨树。

4、混交模式:定植点采用长方形配置,采用带状、块状和行间混交;

5、造林密度:造林密度因树种和立地条件而异,主要为3米×4米、1.5米×1.5米、4米×4米。造林苗木选择一级壮苗,栽植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实施大塘、大水、大肥等造林技术。

6、幼林抚育与管理:幼林抚育与管理主要措施:

(1)除草、松土;第1-2年,每年2-3次;第3-4年,每年1-2次;

(2)灌溉:当年载后,及时浇水,确保存活,如遇干旱,及时进行浇水;

(3)施肥:结合幼林松土时开沟施肥,每亩每年5-15近速效肥;

(4)幼林管护:主要是适当修枝,防止人畜破坏。

7、需求品种:主要有杨树、红叶石楠、薄壳山核桃、苦楝等品种。

8、苗木规格:杨树裸根苗,其余采用带土球苗。

树种杨树红叶石楠苦楝薄壳山核桃榉树高度(m)胸径(地径)(cm)3.044-53-44-5

9、苗木数量:根据绿化工程造林任务量,造林进度安排以及造林技术设计的有关指标,设计种苗需要量约为4.6万株,本工程共需薄壳山核桃约0.7万株,榉树约0.1万株,苦楝约2.1万株,杨树约0.8万株,红叶石楠约0.9万株。

10、苗木来源:东辛农场从周边苗圃调购,确保苗木质量。

三、项目投资及实施时间

项目建设计划投资206万元。其中使用20xx年省财政林业发展专项资金206万元。项目投资预算206万元,其中种苗费108.5万,整地19万,栽植补植29万,抚育24.5万,其他25万。

项目建设计划期限1年。自20xx年2月-20xx年12月止。

四、项目保障措施

1、森林病虫害防治

(1)设立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站,设立病虫害测报点,明确专人负责,配置电脑及相关测报设备。

(2)防治措施,主要林木病虫害有美国白蛾、杨舟蛾、草履蚧等各类病虫害。采取谁经营、谁受益、谁防治的原则,大树注干,小树喷药。主要害虫监测覆盖率97%以上,发生率3.6以下;防治率100%;防治效果9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100%。

2、连云港市东辛农场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协调、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劳力安排、苗木调动等工作。

3、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监理制,加强工作建设的监督检查和项目竣工验收,确保按设计施工,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

4、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建立健全内部制约措施,实行专户存储、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严防挤占挪用,做到制度完善、管理严格。

五、项目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建设农田林网,充分发挥农田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功能;在改善生态环境面貌和提高环境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有效减轻台风、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在保障农牧业丰产丰收,促进农业增效、农业增收。

2、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增收,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经济效益:可以使活立木蓄积量增加,加快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为农业丰产丰收构筑起绿色屏障,保障农业生产

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 篇2

为切实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确保我乡基本农田面积稳定,为全乡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经严店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关于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精神,我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通过划区定界,建立标准化基本农田保护区,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监管体系,以建设促保护,探索长效机制,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全面提升我乡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和建设水平。通过建制度抓落实,在乡、村、组、户四级联动下,通过保护区划定,使保护区逐步实现“基本农田标准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以点带面促进全乡基本农田的保护工作规范化,自觉化。

二、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为了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解决保护基本农田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的长效措施,确保基本农田“五不准”制度的贯彻落实,坚决杜绝非法占用、破坏基本农田行为的发生,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乡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其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基本农田保护相关工作的实施,办公室设在严店国土建设管理所,吴光元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划区定界明确任务

根据我乡实际,全乡以村为单位划为15个基本农田保护区,埋设固定标牌,同时划定具体界限,标明面积,土地用途,以及保护区具体责任人、监管人等。乡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签定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各保护区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网络体系,具体落实到村、组、农户,保护责任落实到具体田块承包人,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主要承担以下具体任务:

(一)开展基本农田整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安排土地整理项目,加大投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基本农田的粮食生产能力。

(二)规范加强基本农田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完善基本农田基础数据和档案标志,加快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逐步建立和实施基本农田保护信息管理和动态监测系统。

(三)完善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规章制度。研究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的'监管体系,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四)探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长效机制。重点探索责任权利相结合的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和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的集中投入机制。

四、基本农田建设要求

(一)基本农田标准化

保护区基本农田经过土地整理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土地集中连片。在开展土地整理的基本农田项目区内做到无零星分散建筑物、无废弃地、无闲散地。

2、田块平整、规则。基本农田要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坡地基本实现梯田化,达到“保水、保肥、保土”要求。

3、水利设施配套。基本农田排灌水设施建设要符合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的要求,坡地要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旱地要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4、田间道路通达。田间道路布局合理,适应耕作和田间管理要求,同时适应机械化耕作需要。

5、防护林网配套。主干路、沟、渠两旁要按照项目规划设计要求营造农田防护林。

(二)基础工作规范化

1、档案资料完整齐全。基本农田保护图件应做到清晰,具有统一标定的区、片、块位置和编号,反映基本农田现状,图表册等有关资料要整理归档,永久保存并做到逐级备案。

2、数据资料及时更新。规范完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台账,建立基本农田变更统计制度,落实动态监测措施,及时更新基础数据;基本农田变化情况要及时反映到基本农田登记表并落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做到图表册与现状一致。

3、保护标志统一规范。基本农田保护标志要经济适用、整洁持久,主要设置在交通沿线和城镇、村庄周边;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统一编号、登记,标志内容要明确保护范围、面积、要求及责任单位等。

(三)保护责任社会化

1、完善责任体系。完善乡、村、组各级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动态监管制度,形成执法监察网络;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利用好土地日,采用宣传车巡回宣传基本农田保护法律法规知识,使群众家喻户晓自觉遵守;开展动态巡查,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

2、明确保护责任。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范围、期限、责任人应当明确,并与实际一致,土地使用证或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应注有保护面积和责任人。

(四)监督管理信息化

以基本农田基础资料和土地变更调查为基础,逐步建立基本农田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运行可靠,信息采集、处理、上报、反馈及时有效,准确反映基本农田现状和利用变化情况,可为基本农田审核、补划、执法监察、统计分析等提供依据。

五、保障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每年由政府拨付一定的资金,对受自然灾害破坏的基本农田,进行及时整理,维护。

2、定期巡查。结合“四个工程”定期巡查制止破坏和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行为,并大力宣传保护基本农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的重要意义。

3、通过项目建设增加耕地面积。根据本乡村实际,及时申报可复垦整理的旧村郢,通过增减挂项目增加新增耕地面积,通过土地整理后,补划为基本农田,增加了基本农田面积。

4、加强监督检查。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是长期性工作,不可虎头蛇尾,要加强监督定期检查形成长效机制。保证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有序开展,有力保障。

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围绕“一统三分”一城两带”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抢抓中央、省委1号文件及中央、省水利工作会议政策机遇,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坚持防汛抗旱除涝并重、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建设管理改革齐抓的原则,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当家塘堰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水土流失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力争新增、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5.86万亩,本年度计划开工完建各类水利工程1196处(不包含“三万”活动塘堰整治项目)累计完成土石方1411万立方米。建设高标准农田6.03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8.2万人,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77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0平方公里。通过水利工程措施,逐步改变长期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

三、建设重点

突出六大建设重点。本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一是塘堰渠系工程。通过“三万”活动推动、各级财政驱动、整合资金联动、社会力量互动、农民群众主动等五项措施。大规模整治田间渠系330公里,全力推进当家塘堰清淤扩挖2.7万口。

二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折不扣完成18.2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着力探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确保所建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加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开展饮用水水源地防护与综合整治工程建设,采取隔离防护、污染整治等措施,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三是灌区及小农水工程。抓好城区长坪、丹江口市江北等万亩灌区。群众满意、长期受益的原则确定产权归属,积极探索建后管护长效运行机制。

四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恢复防洪库容,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完成12座小(一)型水库工程主体加固任务,积极开展了列入12年除险加固计划的65座小(二)型水库项目初步设计及审查批复工作。

五是水土保持工程。以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防治工程、坡耕地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治理工程为抓手。确保治理效益,促进治理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80平方公里,投资9630万元。

六是河道治理工程。将防洪治理作为首要目标。体现“河畅、水清、岸绿、坡稳、景美、便民”治理理念。启动城区泗河流域马家河下游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郧县叶大乡余河治理工程项目,抓紧实施丹江口市浪河盐池河镇河段治理工程、竹山县洪坪河流域治理工程、竹溪县竹溪河水坪段防洪工程、城区张湾河中下游治理工程,治理河道长度28.5公里,完成投资26880万元。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一统三分”一城两带”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推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的行政领导责任制,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作为行政责任人和部门负责人政绩考核的一项硬指标,从严检查考核。

(二)密切部门合作。一是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与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共享。二是要整合项目资源。各地涉农项目,按照“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原则,捆绑项目,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倾斜。三是整合资金。整合南水北调生态建设、退耕还林、支农资金、扶贫开发、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板块基地建设等多种可用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资金整合放大效应。

(三)强化建设管理。要进一步规范项目法人组建程序。认真执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加强合同管理。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规定,全面落实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措施,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意识与要求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

(四)加大建设投入。一是抢抓国家加大对水利建设投入的`机遇。逐年增长,主要用于国家项目的配套资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补贴以及目标考核奖励。三是引导社会资金、受益农民投资投劳农田水利建设。

(五)加强宣传督办。各地要利用新闻媒体等舆论工具。积极宣传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与建设管理的典型经验,努力营造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氛围。要加大检查督办力度,始终把重点督导、巡回督导、驻点督导、跟踪督导、舆论督导等多种检查督办方式有机贯穿到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把督办检查落实到工程、落实到田间。

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 篇4

为确保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第四期乡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顺利推进,根据县政府安排部署,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明确环湖项目工程任务

1.项目前期任务:拆除项目区有碍项目实施的房屋,完成沟渠及道路旁需要动土区的树木砍伐、零散坟墓的迁移等拆迁扫障任务。

2.项目施工任务: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其他配套工程。

二、实施环湖项目工作安排

1.项目宣传发动工作安排

(1)会议宣传。乡政府召开全乡建制干部大会宣传发动,各村召开广播会、村组干部会、党员会、户主会广泛宣传。

(2)社会宣传。制作大型宣传标志牌、宣传横幅和张贴宣传标语进行宣传,制作项目区房屋拆迁、坟墓迁移等影响施工的'林木砍伐公告及土地使用权属公告张贴于群众主要集中居住区。

(3)车辆宣传。安排巡回宣传车在全乡巡回宣传。

2.项目拆迁扫障工作安排

(1)摸底核对房屋拆迁、坟墓迁移、林木砍伐等底子。

(2)签订好乡政府与村委会责任状、村委会与农户关于房屋拆迁、坟墓迁移、林木砍伐等协议书。

(3)动员相关群众按期(9月10日前)完成房屋拆迁、坟墓迁移、林木砍伐、青苗毁损等扫障工作。

(4)8月底召开全乡拆迁扫障工作现场会。

3.项目施工工作安排

(1)10月16日召开开工动员大会。

(2)施工期间,各村全力做好工程质量监督和项目协调工作。

三、加强环湖项目工作领导

1.成立乡环湖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全乡项目协调工作,下设五个工作班子:一是拆迁扫障工作班子,由牵头,全体乡村干部参加;二是矛盾化解工作班子,由牵头,全体包村干部、各村村干部参加;三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班子,由牵头,水利站工作人员和各村选派的工程质量监督员参加;四是项目到乡村的资金监督管理发放工作班子,由陈林牵头,财政所、经管站工作人员参加;五是项目区社会秩序维持工作班子,由邹云军牵头,派出所、司法所及各村村干部参加。

2.明确各村、相关单位、人员职责:

(1)村级:各村支部书记为本村项目区协调工作第一责任人,全体村组干部参加,抓好拆迁扫障协调工作和施工中的矛盾化解工作;各村要选派一名责任心强,即懂农田水利工程业务,又德高望重、群众信得过的人员负责工程质量监督。

(2)林管站:对项目区林木砍伐指标尽快办理,重点配合相关村完成四条主沟渠(云毕渠;甘家3组至保赋渠;和平高桥至出草坡机埠渠;合兴六合口至甲堤口机埠渠)的林木砍伐任务。

(3)水利站:及时对农田水利建设提供建议,协助乡环湖项目领导小组抓好协调和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重点抓好四条主沟渠施工过程中监督工作。

(4)派出所:维持好项目区的社会秩序,严厉打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强揽工程、强买强卖工程材料、寻衅滋事、打架捣乱等违法犯罪活动。

(5)司法所:协助乡村制定、签订好相关协议,及时调处化解矛盾纠纷。

(6)财政所:协助乡长抓好到村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发放工作。

(7)机关干部:协助所包村做好拆迁扫障、补偿资金发放、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良好施工环境。

3.实行联片包村责任制:我乡环湖项目协调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联片包村责任制,全乡15个村分为三个片:第一片,负责;第二片,负责;负责。所有包村干部全程参与,配合村级抓好项目协调工作。

四、强化环湖项目协调工作考核结账

为充分调动各村、相关单位和干部工作积极性,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乡政府将对各村、相关单位和个人工作情况严格考核,根据考核情况给予工作协调费补助。

1.对村级考核:原则上每个村安排10000元环湖项目工作协调费,各村完成协调工作情况与协调费挂钩,实行百分制考核,每扣1分在10000元工作协调费中扣500元,扣完为止。对于因工作不力,拆迁扫障不彻底,导致项目无法正常施工的,该项目资金调整到其他村组,造成的一切后果村级自行承担。同时,将各村在环洞庭湖项目实施过程中协调工作情况纳入村级年终岗评考核。

2.对村级质量监督员考核:村级选派的工程质量监督员纳入项目工程指挥部统一管理,由乡政府、项目指挥部对其进行工作业绩考核,按月度绩效发放补助工资。

3.对机关干部考核:所有机关干部除做好自身分管工作、业务工作外,必须全程、全力参与环湖项目协调工作,乡政府给每名干部安排1000元作为该项工作协调费补助,对包村干部配合村级完成此项工作情况进行百分制考核,村级协调工作每扣1分在1000元工作协调费中扣100元,扣完为止。

4.对相关站所考核:林管站、水利站、派出所,按各自职责落实好相关工作,落实情况与工作协调费补助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