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医院环境消杀工作方案

2025/03/10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医院环境消杀工作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医院环境消杀工作方案 篇1

为了认真做好卫生保障工作,努力创造干净、文明、卫生的良好市容环境,现就我院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成立专班

责任人:

分管领导:

成员:

二、工作任务

(一)院内环境卫生

1、积极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行为。

禁止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垃圾。

2、抓好清扫保洁工作,做到无垃圾、无杂物、无污水、无渣土。

3、规范卫生管理,严格控制乱倒垃圾、乱倒污水现象,消除积存暴露垃圾。

4、加强公厕的管理和保洁,确保设施完好、整洁卫生、正常使用。

5、完善基础环卫设施的维护,及时维护、保养、补充,确保运行状态良好。

6、做到院内车辆停放有序

7、沿街店铺不出店经营,确保门前整洁卫生。

8、公用电话、报栏、座椅等公共设施完好、整洁卫生,确保正常使用。

9、彻底清理乱张贴、乱涂写现象。

10、公共场所广告、招牌内容健康,有禁烟标志。

11、按规定标准配备卫生设施,严格清洗消毒,各项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二)责任路段:院门口至鸿发时尚酒店

1、到店到户宣传环境卫生整治政策。

2、督促责任区内清洁卫生,无暴露垃圾,无乱设摊点,无乱贴乱画。

3、协助清理沿街店铺出门经营,确保门前整洁卫生。

4、协助整治乱停乱放、拆除违章建筑。

医院环境消杀工作方案 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传染病防治执法检查力度,依法纠正、查处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法做好传染病防治和医院感染监督工作,切实履行传染病防治监督职责,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促进传染病防治及医院感染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监督检测依据

采样检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消卫生标准gb15982、1995)

三、监督监测对象

(一)区级发证和管辖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监督监测内容和范围

(一)医疗机构

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医疗废物处置、艾滋病防治、消毒剂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微生物培养)。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传染病疫情监测、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疫情调查处理、医疗废物处置等情况。

五、工作要求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级发证和管辖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医院感染监督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各部门加强配合,各负其责,突出重点,严格按本实施方案的要求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一)区卫生监督所职责

负责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制定样品抽样的范围、数量、顺序、检验项目等工作,印制和填写相关表格和单据。

(二)区疾控中心职责

负责完成现场采样监测培养并按时出具结果报告。

(三)监测样品抽检范围和数量

1、治疗室、手术室、产室、婴儿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内窥镜室等科室为监测的重点部位,采样内容为空气、工作台面、无菌物品、消毒液、医护人员手表面。

2、二级规模以上医院根据科室设置采样20—30份,乡卫生院、门诊部以及同等规模的医疗机构采样5---10份,其它诊所采样2---5份。

六、时间安排

6月~9月。

医院环境消杀工作方案 篇3

清洁工作是重中之重,也是管理公司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医院不同与一般住宅、写字楼,清洁也不再是扫扫擦擦那么简单,要消毒,要注意交叉感染。对保洁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并须注重学习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等知识、勤好物业根据医院这一特点,制度以下保洁方案:

一、服务原则

1、清洁与保养相结合

2、及时性与隐秘性相结合

3、分工协助与多重保障相结合

4、计划性与改良性、应急性相结合

二、服务目标

1、卫生清洁率达到100%

2、卫生保洁率达到99%

3、垃圾做到日日清,处理过程环保化

三、服务内容

1、医院内公共场所、卫生间及栏杆设施的清洁维护,保持该部位干净、明亮,地面无灰尘、

2、电梯门、轿厢、玻璃、门窗等部位的清洁维护。

3、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桶摆放整齐、外观干净。

4、医院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及垃圾中转站的管理。

5、通信机房内环境定期维护工作、

6、医院外墙清洗和绿化地带的清洁、维护。

7、医院内不锈钢设施专业护理、抛光、上不锈钢油。

医院环境消杀工作方案 篇4

一、目的

保证环境物表清洁整齐,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二、适用范围

全院各科室、保洁员

三、依据

[1]卫计委:《医疗机构环境去面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2017

[2]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

四、内容

为贯彻执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环境表面与消毒管理规范》,防范医院感染的发生,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制定医院环境和常用物品的清洁消毒制度如下:

(一)空气:

1、开窗通风: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次30分钟,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2、紫外线消毒:各治疗操作及特殊科室需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照射时间每日1次,时间为1小时,有记录。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

3、空气消毒机:在动态的环境中使用,根据使用说明开机,有消毒运行记录,定期对滤网清洁(1月—3月)。

(二)墙面与门窗:

1、每日定期清水擦拭,保持无尘与清洁。遇有污染随时擦拭。

2、门把手每日消毒。

3、抹布每次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洗净悬挂晾干。

(三)地面:

1、所有地面每天用清水擦拭1—2適,每个拖布清洁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

2、不同区域分开使用拖布,有标识,每次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洗净悬挂晾干。

3、每日清洁消毒应按顺序进行:先病房、走廊、最后是洗手间即污染区。

4、如地面被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污染时,应先用可吸附的卫生纸将其清除,立即使用2000mg/L含氣消毒剂喷洒擦拭。按照血液、体液溅酒流程进行处理。

(四)医疗及办公、生活用品

1、使用中的`医疗器械如监护仪、心电图机、听诊器、血压计及电脑、电话等:

(1)每日用清洁布巾或一次性消毒湿巾擦拭。听诊器每次使用后随时擦拭消毒。

(2)每天对频繁接触的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电话按键、鼠标等,用一次性消毒湿巾擦拭或75%酒精擦拭1—2次,有污染随时擦拭。

(3)用后抹布用500mg/L含氣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洗净悬挂晾千。

2、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等物体表面:

(1)每日用清洁布巾或一次性消毒巾擦拭2次。上、下午各一次。

(2)用后抹布用500mg/L含氣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再洗净悬挂晾干。

3、病历夹、病历车:

(1)每周用清洁布巾擦拭1適或一次性消毒巾或者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2)病历夹不应带入病房放在病床上。

4、体温表、测温仪:

(1)体温表:流动水清先清洗擦干:75%酒精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用水冲净擦开后使用。

(2)测温仪:每日用75%酒精或一次性消毒湿巾擦拭1次。

5、床单元(床、床头柜、椅、输液轨道、床头治疗带。呼叫器等)

(1)一床一巾一废弃,每日用一次性布巾擦拭1遍。

(2)一桌一巾一换,擦拭布巾用后清洗干净,在500mg/L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再洗净悬挂晾干用。

(3)病人出院后,对床单元应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终末消毒。

6、推车、轮椅等运输工具:

(1)每日清水擦拭。

(2)必要时用500mg/L含氣消毒剂擦拭。

(五)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其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麻醉科、洁净手术室、医学检验科等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2次,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物体表面和地面消毒分别采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六)清洁用品的消毒

1、擦拭布巾: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2、拖地地巾或拖把: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3、注意事项:布巾、地巾应分区(室)使用,有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