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25/03/11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前期准备

1、 搜集有关印刷术的相关知识,(如历史背景、发明者、发明过程、特点、演变情况等)回顾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历程。

2、登陆金羊网,了解中国报纸的发展、印刷技术的发展(羊城晚报拥有非常先进的印刷技术和设备)

二、参观过程

1、参观印刷厂生产第一线,观看印刷制作的全过程,让同学们近距离地感受高科技生产的气息。

2、摄影(将你感兴趣的场景或事物拍摄下来)

三、活动成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优秀作品将放在校园网或校内展示。)

1、参观的心得体会,用PPT的形式。

2、以印刷术、中国报纸发展为主题,用电脑排版、设计制作手抄报,并打印出来。

3、“创意diy”:利用废旧印刷品制作工艺品,变废为宝。

综合实践活动《走近啤酒》活动设计

一、前期准备

1、利用网络或书籍了解啤酒的发展历史、分类、原材料等知识。

2、了解中国啤酒工业发展的历史(包括珠江啤酒厂生产的先进技术)。

3、了解啤酒的酿制原理、生产过程。

二、参观过程

1、文字记录(将你感兴趣或觉得有用的资料摘抄在笔记本上)。

2、摄影(将你感兴趣的场景或事物拍摄下来,例如:啤酒的生产、包装过程)

三、活动成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优秀作品将放在校园网或校内展示。)

1、制作一份精美的《走近啤酒》为主题的手抄报或PPT。

2、仿制啤酒生产过程的模型。

3、“创意diy”:利用啤酒瓶、罐、盖、商标等制作成一些物品。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鞭炮对地球的污染和人类的危害,培养学生形成禁放鞭炮的自觉和行为,并逐步提高环保意识。

2、让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参与设计制作环保鞭炮,并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新方法、新思路,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

3、学会利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小组活动和其它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

二、活动准备:

调查研究活动、制作新型环保鞭炮的材料

三、活动过程:

1、同学们,我们以前燃放的鞭炮有哪些优缺点?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与交流吧。

星期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学生就鞭炮畅所欲言。呀,他们懂得可真不少呀:

A、鞭炮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爆竹”。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远古时代民间把春节俗称过年。源于旧时人们以放爆竹赶走怪物"年"的传说。后来渐渐成为一种习俗。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为,家家户户都要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随后鞭炮就逐步演变成点缀年节热闹气氛的不可或缺的一件物品了,可以说在鞭炮声中节日的气氛更浓了,人们更欢乐了。

B、放鞭炮的原始形式是火烧竹节,由于利用火烧竹节不容易产生较大的爆炸声,且不容易操作。当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产生以后,便迅速应用到制作鞭炮上,产生了以火药为主要成分的鞭炮。在鞭炮的生产、贮运和燃放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许多危险,如爆炸和火灾等,还造成人身伤亡,经济损失,大量燃放普通鞭炮浓烟滚滚,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那"噼啪、砰"的巨响更是吓死人,应当说,这是种严重的嗓音污染。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给人们带来浓浓年味的同时,也给一些家庭带来痛苦,被鞭炮炸伤炸残的患者成为春节期间各大医院就诊的"主流"。

调查活动结束时,鞭炮的危害性已经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他们最后的一致看法是:以后我们可不能再放普通鞭炮了,还是多设计和推广环保鞭炮才是明智的选择。

2、让我们一起来制作环保鞭炮吧!

(1)设计鞭炮

任务布置下去了,孩子们都忙着设计自己的环保鞭炮。他们有的请教家长,有的上网搜寻信息,有的到图书馆,有的……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汇报课上,他们的设计方案五花八门,他们的智慧令人赞叹。

A、这种环保鞭炮是空心的,里面装入一些小石子,使用时使劲地摇动这种鞭炮,鞭炮中就会发出噼啪噼啪的响声,多卫生。

B、这种环保鞭炮是全自动的,在鞭炮内部装入一个马达,在马达四边还要安装上一圈小铁片,并且装入许多小螺丝,只要同马达相连接的电源一接通,马达带动铁片旋转,铁片又摩擦螺丝,哗啦哗啦……多省力。

C、这种环保鞭炮更先进,它的内部由录音机组成,装上带有鞭炮的录音带和闪光灯,一开开关又闪光又有鞭炮声,多带劲。

(2)制作鞭炮

设计方案出来了,孩子们都以高度的热情投入环保鞭炮的制作中,他们把零用钱省下来买材料,能找到的材料就千方百计地去找,下课时我也经常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讨论和制作环保鞭炮的身影。

(3)推广环保鞭炮。

①开展问卷调查。

②提出推广方法。

经过讨论,学生们有主意了:

1)利用活动中查找的放鞭炮危险的新闻和放鞭炮污染环境的图文资料进行宣传。

2)制成"放环保鞭炮安全,放环保鞭炮有利环境"等宣传牌或宣传单张贴、发放。

3)遇到放鞭炮的人及时劝阻并宣传环保鞭炮好处。

4)在老师的帮助下,准备好三句半节目《环保鞭炮》,进行演出宣传。

四、活动小结:

环保鞭炮实践活动围绕着孩子们"为什么要设计制作环保鞭炮,如何设计制作环保鞭炮,如何推广环保鞭炮等"的一系列困惑,一步一步深入研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活动让孩子们强烈地认识到放普通鞭炮对人类自身、对环境的危害,禁放普通鞭炮,推广环保鞭炮是迫在眉睫的重大事情。当活动结束时,可以说是不管是学生还是我都受益匪浅。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懂得书是知识的源泉。学习读书的好方法及选择好书进行阅读。

2、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检查阅读效果,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推动学生广泛阅读。

3、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分辨书的好坏,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让学生在自娱的读书活动中受到无穷的乐趣。

活动方案:

一、组建小队,设计口号

1、组建特色小队,确定带“书”的队名。如“书友”“书虫”“书迷”“书童”等等。选出队长,确定队员。

2、为小队设计与队名有关的的宣传口号。如“书友书友,以书为友”“书迷书迷,读书入迷”“书童书童,拜书为师”“书虫书虫,见书就啃”

3、设计全班活动口号。如“大家读读读,知识长长长”

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通过前阶段“与书交朋友”的活动,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为大家汇报?

经讨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交流:

〈1〉过查阅资料,了解书籍的历史、分类等。

〈2〉写倡议书,倡议同学怎样读书和读哪些书。

〈3〉说名人读书故事,激发学生读书热情。

〈4〉完成调查问卷,写出调查报告

〈5〉交流、介绍各自的好书,开阔学生的视野。

〈6〉举办读书笔记展览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无穷的乐趣。

〈7〉进行读书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8〉举办读书笔记展览会,深入理解阅读内容。

2、各人就自己准备情况在组内进行汇报,可以从一方面或多方面进行交流。

3、组内推选最佳者进行全班交流,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合作方式进行。

三、特别推荐,开办图书超市。

1、讨论图书分类。

2、同学按自己所带图书类别就座。

3、小组内推荐自己所带图书,要讲清书名、作者、主要内容、作用及推荐原因。

4、各小组推荐优秀者进行全班交流。

5、办图书超市。

①推选超市市长,讨论借阅方法,制定借阅制度

②图书超市试营业。

四、真情留言,互相勉励。

1、“名人名言”部分

〈1〉教师出示自己选择的名言: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读书要四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鲁迅

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欧洲格言

说说老师送大家这三条名言的用意。

〈2〉、同学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2、“凡人名言”部分。

〈1〉赠送教师自拟的名言,美名为“凡人名言”。

快投入到读书活动中来吧!早一天投入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蒋泽琴

〈2〉学生学拟“凡人名言”。

〈3〉交流学生的“凡人名言”。

3、赠送书签。选择一条名言写在自制的书签上,赠送给同学共勉。

4、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名人名言”和“凡人名言”集。

五、总结活动,提出希望。

1、总结本次活动情况和同学们的表现。

2、提出对同学的希望:

愿同学们人人做书友,(学生说):“以书为友”

个个是书童,“拜书为师”

每个是书虫,“见书就啃”

全都成书迷,“读书入迷”

板书设计:

爱读书

以书交朋友会读书

读好书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4

课题活动的名称:压岁钱如何花。

实施学校:

学生年级:三年级。

指导教师:

活动主题的提出:春节过后,学生手中都存有很多压岁钱。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自主管理能力,对压岁钱的使用不合里,不仅没有计划,有些同学因抵制不了外面世界的诱惑,从而走入了消费误区,如他们有的购买大量玩具和零食,有的请人大吃大喝,买名牌服饰……甚至有的用于等有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为了让学生合理使用压岁钱,从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因此开展了以《压岁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调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从而达到让学生拥有丰富、广泛的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目的:

1、正确引导学生管理和使用压岁钱,培养学生合理理财的能力。

2、了解压岁钱的历史与现状,感受我国灿烂的风俗民情,了解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

3、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动手、动口、动脑能力,提高学生资料检索,整理能力。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4、主动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提高自理自律的意识与能力。

5、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在正确使用压岁钱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懂事,培养学生乐善好施、助认为乐的良好品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讨论主题

倒贴的“福”字,红红的春联,串串的小红灯笼,营造出春节节日气氛,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春节期间你们一定收到了许多压岁钱吧?你们是怎么花这些压岁钱的?关于压岁钱还有许多古老的传说呢,你们知道吗?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就以《压岁钱》为主题组织活动。

二、讨论组织分组活动

要想合理使用压岁钱,我们先要了解压岁钱是什么。压岁钱的一些历史演变等等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应该先调查些什么问题,怎么分组去活动。

1、讨论小结分组

A组调查本校100名学生压岁钱获得的金额,消费金额,以及压岁钱的用途(调查途径:问卷调查、采访)

B组搜集压岁钱的来历及传说(搜集途径:上网搜集或到图书馆检索)

C组准备表演3个小品《压岁钱》、《妈妈笑了》〈现场操作做头饰〉,时间5分钟,每做一个挣1分钱。

d组在全年级征集方案,《合理使用压岁钱最佳方案》征集,并把材料、方案整理好。

2、分组后由各组制订小组实施方案,如:调查表、方案征集表等。

三、各小组活动

1、哪一组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以便教师帮助及时解决。

2、师做中期检查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活动资料及时整理装订,并做好总结,等待展示。

四、各小组展示成果。

导语:同学们,虽然春节过去只有一个月,但我们的压岁钱花的已所剩无几,为了尽快扼制这种“滥花”风气,我们班组织了以《压岁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看到同学们的张张笑脸,老师就知道你们肯定都有不少的收获,现在就把你们活动的成果展示给大家吧!

b组汇报:

搜集到的关于压岁钱的来历及传说《材料》,谈本次活动的感受。

导语:无论哪一个故事都充分蕴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爱,我们生活在爱的海洋中,下面a组的同学汇报他们的调查情况。

A组汇报:

我们组对我校100名学生压岁钱获得的金额,消费金额,以及压岁钱的用途做了调查,结果如下:

压岁钱收入最多的达20xx元,最少的达10元,人均达298.6元,其中90%学生的压岁钱收入超百元。

短短一个月压岁钱最多支出1020元,人均每天支出8元,其中40%的开支用在吃、玩上。

该组同学谈自己活动的感受,并让大家谈一谈通过听了我们的汇报你们有什么感受?〈大家畅所欲言〉

C组汇报:

C组以表演小品形式展示如何花压岁钱,使学生通过表演讨论明白事理。

五、制定并征集《合理使用压岁钱最佳方案》。

1、全班交流怎么花压岁钱。

2、各小组根据讨论交流的情况,研究哪些做法更好,更有意义,制订一个合理的的方案。

3、交流方案。

4、d组同学收集、整理最佳方案。

六、活动延伸

1、把部分压岁钱捐至少先大队部,转寄给灾区或生活贫困的学生。

2、设立班级银行。

3、由d组同学发倡议书。

活动的方式:

形式:

1、分组活动。

2、开展各项活动主要采用查阅资料、调查、讨论、采访等方法。

方法:

第一阶段为组织学生分组调查、记录、征文的自主探索。

第二阶段为展示调查成果、表演、讨论交流、思想升华阶段。

活动的结果与评价:

各小组均按计划完成了任务,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上网、到图书馆查资料,学着当记者到各年级去调查,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增长了很多见识,调查收集资料时,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思考、团结合作的魅力,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真正懂得了如何合理分配压岁钱,形成了正确的金钱观与价值观。

学生的收获:

1、 了解了压岁钱的历史与现状,感受到我国灿烂的风俗民情,搜集、检索、整理资料的能力大大提高。

2、 在活动中懂得了如何合理分配压岁钱,提高了自理、自律的意识与能力。

3、 在调查过程中体验到团结合作,获得成功的快乐,调查水平、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4、 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从小具有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指导教师的认识和体会: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主题

三年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起始年级,让学生开始就走向社会去调查,去采访恐怕很难,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调查采访能力呢?在选主题上,我尽量帮学生确立一些调查身边的亲人,调查老师、同学…等学生熟悉的人的活动,让他们逐渐掌握调查的技巧,等到四年级时,活动主题再转向社会。

二、活动空间要广阔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时间,而综合实践活动恰好弥补了这一点,我们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支配时间,教师引导他们合理安排时间,活动步骤。在一次实践活动之前,先公布活动内容和要求,活动的形式可以根据情况教师统一确定或组织学生讨论确定,较复杂的活动要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然后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起组织和指导的作用,活动的最后阶段要引导学生总结好,对活动作出自我评价,真正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超越课堂的开放的实践活动是对传统课堂的挑战,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