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老师培训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心理辅导老师培训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心理辅导老师培训方案 篇1
一、培训对象。
1.现任或将要承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或兼职教师。
2.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班主任、科任教师。
二、课程目标。
学员接受过此培训后,应能掌握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备知识和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具体应该达到的目标是:
1.初步掌握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辅导与咨询的基础技能。
2.能够胜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有效开展本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依据有关理论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并去实施,能够在实践中分析、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际问题。
3.促进心理教师的自我成长,提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课程内容。
培训课程将围绕上述培训目标实施,共分为3个部分。
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发放资料自学完成。
实际操作技能,通过面授课程完成。
校本实习,学员在本学校进行学习实践。
本课程着重讲授理论的核心概念,强调理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有较大比例的实际操作技能练习;力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学习切实运用到校本实习当中。
四、培训方式
(一)整体课程将贯彻四个原则:
1.主动构建原则,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性;
2.持续反思原则,增强学习效果;
3.共享合作原则,调动各种学习资源;
4.实效性原则,密切联系心理健康教育实际。
(二)具体学习将实行网络与面授相结合,专家和学员交流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1.通过自学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2.通过面授的实际操作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心理辅导老师培训方案 篇2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大量的实践证明,优质的师资将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的关键。而集中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就是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特制定巫山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5天的短期集中培训,使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一定的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自身的心理素质,提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能主动思考和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二、培训原则
1、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鉴于学员年龄和学识结构等问题,培训应强调趣味性和吸引力;但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不可忽视科学性的原则,要重视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2、针对性和拓展性相结合的原则。培训内容要以问题为中心,针对中小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和交流研讨;同时,也要让教师摆脱具体情境和具体案例,真正掌握基本的规律和程序,提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3、体验性和反思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团体活动,引导培训学员切身体验心理教育的魅力,领悟心理健康教育的真谛;同时,对体验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促进自我心理素质的提升与完善。
4、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把科学的理论和中小学实际结合起来,解决和解释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培训对象
中小学德育骨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60人。
四、培训时间、地点
1、培训时间:参训学员于x月x日报到, x日至x日上课,共计40学时。
2、培训地点:巫山县师资培训中心。
心理辅导老师培训方案 篇3
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以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培训目的`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促使他们健康发展。
二、培训对象
全体在职教师。
三、培训形式
主要采用听讲座、教研组研讨和实践的方式,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由骨干教师在全校教师集会上开设心理辅导讲座。
四、组织与管理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属全员培训,培训内容、学分和考核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系列,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
1、组织者和责任者
由黄志刚老师组织实施。
2、培训工作分工
教科处是开展本次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者,具体负责包括培训教师、发放资料等各项组织、检查工作。学校将妥善安排好本学点教师的培训时间,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即教学工作与培训学习的关系,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关系,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的关系;做到四个落实:即组织工作落实,培训计划落实,制度措施落实,考核总结落实;做到五个到位:即思想动员到位,教材到位,培训时间到位,督查措施到位,完成任务到位;建立并管理本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项业务档案,确保培训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
五、培训安排
本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为期一年,按时间安排如下:
1.20xx年2月中旬,制订计划,宣传发动。
2.20xx年9月下旬至20xx年12月上旬,对全校教师开展专题培训、个人自学、经验交流等活动。
专题集中培训安排如下:
六、内容
1、教师的心理困惑
2、学会倾听
3、莫让光阴空度过 奉献青春弹指间
心理辅导老师培训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优秀的心理素质和完美的人格。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关心学生,让自信在心中扎根,显得尤为重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好、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向上追求、不畏困难的精神。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消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具备个人发展能力。
三、实施步骤
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尤其是高一高二)的适应能力,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于学习、自助的`独立人格。
2.培养学生与老师和同学沟通的能力,不断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增强自我调节、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环境不适带来的孤独、依赖、困惑和沟通障碍。对这些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指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整自我,改善心理健康,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渗透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一切教育活动和班级工作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在三至六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3.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通过学校的各种途径(心理咨询室定期开放,耳语邮箱,绿色热线),对有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的学生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事后建立心理档案。
4.建立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用良好的行为和正确的方式影响和教育孩子。
5.对心理咨询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1.要有开朗、热情、体贴、关爱的健康人格。
2.掌握咨询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如注意和倾听的沟通技巧,共情、尊重和真诚的反应技巧,情绪调节和行为矫正。
3.应以学生为主体,避免“老师说,学生听”的课堂模式,与学生一起参与辅导活动,建立和谐的氛围,给予表扬、同情、善意和鼓励。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从而给予启发、启发和引导。
4.尊重学生个人意愿和隐私,谨慎从事,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