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朱自清的散文

2023/11/30经典文章

微文呈现整理的关于朱自清的散文(精选9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关于朱自清的散文 篇1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北京大学毕业,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文笔清新,所著合编为朱自清全集。

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主要作品有《雪朝》、《踪迹》、《背影》、《春》、《欧游杂记》、《你我》、《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诗言志辨》、《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

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六岁随家人迁居扬州。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他自幼继承父辈的家学渊源,受到士大夫家庭的影响,逐渐养成“整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的文人气质。

1912年进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学习。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升入本科哲学系。在北大期间,朱自清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嗣后又参加北大学生为传播新思想而组织的平民教育讲演团。并与武仲谦结婚。

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为新文学运动初期的诗人之一,他以清新明快的诗作,在诗坛上显出自己的特色。1919年2月出版他的处女作诗集《睡吧,小小的人》。

1920年修完课程,北京大学哲学系提前毕业。毕业后,先在杭州第一师范,后回到母校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教授国文、哲学,并任教学主任。继续参加新文学运动,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会员。还参与发起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和创办第一个诗歌杂志《诗》月刊等工作,支持由青年学生组成的湖畔诗社及晨光文学社的活动,为开拓新诗的道路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

1922年,他只身一人来到浙江台州第六师范学校任教,与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

1923年朱自清发表了近300行的抒情长诗《毁灭》,表明自己对生活的严肃思考和“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这种进取不懈的人生态度,在当时有较大影响。

1924年,诗和散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朱自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创作方面则转为以散文为主。

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四·一二”政变给朱自清思想带来极大的震撼,其思想和创作发生很大转折。他的作品不再限于日常生活的抒情小品,转向抨击现实丑恶的杂文。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集中所作,均为个人真切的见闻和独到的感受,并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又漫游欧洲五国;1932年7月回国,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与闻一多同事一起论学。

1932年8月20日,朱自清携陈竹隐回扬州省亲。朱自清和他的妻子在上海举办婚礼。1932年8月底,朱自清赴欧洲游学。

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是用印象的笔法写成的两部游记。

1935年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撰写《导言》。翌年出版散文集《你我》,其中,《给亡妇》娓娓追忆亡妻武钟谦生前种种往事,情意真挚,凄婉动人。这一时期,朱自清散文的情致虽稍逊于早期,但构思的精巧、态度的诚恳仍一如既往,文学的口语化则更为自然、洗练。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随清华大学南下长沙,1938年3月到昆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他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和文学研究,曾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

1940年,朱自清在成都目睹饥民哄抢米仓,愤然写下《论吃饭》一文,犀利地指责当权者无视人民温饱,支持人们为维护自己的天赋人权而斗争。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动内战,镇压民主运动。特别是1946年7月,朱自清的好友李公朴、闻一多的先后遇害,都使他震动和悲愤。于是他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

1946年10月,他从四川回到北平,于11月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

1946年10月,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现实的教育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他成为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重病,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严重的胃病(严重的胃溃疡导致的胃穿孔),不幸逝世,享年50岁。


关于朱自清的散文 篇2

清茶是淡香的,咖啡是苦涩的,美酒是辛辣的,它们虽然味道同,但都能给人们带来完美的享受,让人回味无穷。《朱自清散文集》中的文章,有的似清茶,有的像咖啡,有的是一杯淳淳的美酒。

朱自清生于1898年,名字华,号秋实,后改名为自清。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开拓者和创业者之一。为中国现代文学作了许多创新的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朱自清的散文不同于俞平伯的缜密,也不同于冰心的飘逸,更不同于周伯人的隽永。他用自己“真挚清幽”的特性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背影》、《匆匆》、《荷塘月色》、《春》这几篇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文的典范。

《背影》这篇散文透过描述父亲送儿子远行的一幕,表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匆匆》讲述了时间流逝之快,并且时间不能倒流。告诉我们:昨日是作废的支票,明天是未发行的债务,只有这天才是黄金。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握住这天;而《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中,作者用月光衬托荷花,描述了夜晚中荷塘的美景。

而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春》。在文中,朱自清先生把春比喻为一个刚刚睡醒的孩子,欣欣然张开了眼,遍地的野花仿佛是天上的星星眨着眼。风,不再像冬天那样寒冷,像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万物。在温暖的春风中,孩子们高兴得放着风筝。在春天,春雨是寻常的,它滋润着世间的万物。在《春》这篇文章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期望”。是呀,春天代表着绿色,寓意着复苏,象征着期望。我们只有在春天播下期望的种子,到秋天才会有累累硕果。而我们小学六年级不正是我们人生的春天吗?我了我们秋天的收获,我们此刻难道不就应付出汗水和努力吗?

我热爱春天,歌颂春天,但我更珍惜春天!

关于朱自清的散文 篇3

这几天一直在看《朱自清散文集》,觉得有着很大收获,对于读书技巧方面,也有了新的感悟。

散文集不似小说,传记,因此它的读后感,我只能从大致的角度来说。朱自清的文笔,我一向认为很好。他的文章,如同他的名字一般,有很独特的风格,通俗易懂,读来颇有清秀之气。《春》与《荷塘月色》即使如此,文中没有太多的华丽之词,而大多用的是拟人、比喻等普通常见的修辞手法,却能将眼前一排景色描写得如诗如画,栩栩如生,由此,朱自清的写作手法,也便可见一斑了。我本人的写景作文写得并不是特别好,但读了他的文后,便有很大收获。他的文章平淡质朴,有很浓烈的生活气息。而在他的所有文章相比,文笔风格也有很强的转变。

朱自清早年的文章与后期的相比,其中早年文章的笔锋就颇有些文言文的味道,读来并不顺畅,大都让我半知半解,而后期的作品则有了许多白话文,更加贴近现代了。前言中说“语言风格是一个年代的特定产物”,此语不假,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追求,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改变。相声大家马季先生,的早、晚期作品相比较,其变化,不难看出来。人皆是随时代而变化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烙印,任何人都是如此。

文章是一个人思想方面的表达,有着独特思想、处事性格的人定能写出好文章来,因此,读一本书,从而读出一个人来,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式,从表面现象,折射出更深一层的内涵,这才是真正用意。

从朱自清的文字来看,他一定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他的文章,每一篇每一字,都喊着自己的真正思想,他平生视人平等,为人正直,被誉为“有骨气的爱国文人”,想必,他做人处事之品质,一定高尚。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介绍朱自清的生平事迹,文末说到,“朱自清乃穷困潦倒而死”,此语我大不认同。可以说他是“贫困而死”,可以说他是“生活所迫而死”,而绝不可说是“贫困潦倒”而死。“穷困”虽与“潦倒”组成了“穷困潦倒”,但它们绝非一个意思。我以为,“穷困”仅是经济方面的落魄,金钱方面,生活水平方面的不足,然而“潦倒”就是精神上的缺憾,为人上的缺憾。唯有无所事事,蛮不讲理之人,才可称是“潦倒”。试问,一介爱国文人,怎会潦倒而死?朱自清,在《背影》中,是一个孝顺父亲的儿子;《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中,是一个爱国的文人墨客;《给亡妇》中,是一个爱妻、国家的好丈夫;《一封信》中,是一个飘游在外,思乡的赤子。试问一个爱国,孝顺,顾家,思想之人怎会“潦倒”而死?

以上就是我读完《朱自清散文集》后的感想,作为一名中国人,他的赤子之心、爱国之情是我们的榜样;作为一名文人,他的文风格调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关于朱自清的散文 篇4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关于朱自清的散文 篇5

作为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名字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他在散文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新文学初期继冰心之后又一位突出的小品文作家,以他“美文”创作的实绩,彻底打破了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他在古典文学的础石之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尤其是他具有极高艺术成就的散文作品,为白话美文提供了典范,为培养文学青年和繁荣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朱自清散文,追求一个“真”字,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可以说,“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是他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朱自清散文中,记人记事的一类里,最成功的是《背影》《给亡妇》《儿女》《择偶记》《白采》《冬天》等等。那叙事的真实,感情的真挚,都是少有的,足以打动读者的心。象《背影》中描写的父子间的深情,《给亡妇》中抒发的对亡妻的思念,《白采》中对朋友的诚恳,都能扣击读者的心扉,产生共鸣,摧人下泪的。这种艺术的感染力,并非用什么艺术技巧取得的(当然,我们不否认它的高超技巧),而是出于那真情。赵景深先生说:“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他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这个评价很中肯。

朱自清散文中,还有状物写景的一类,也很成功。像《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荷塘月色》《松堂游记》《潭柘寺戒坛寺》等等,都是其中的名篇,至于稍后的《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更是有不少记游的名篇了。朱自清在探讨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提出了“逼真与如画”的问题。他说:“‘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在创作实践中,朱自清是追求这种“逼真”的艺术境界的。他写人、写物、写景,往往采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如同以文字作画,得到“如在目前”、“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朱自清评孙福熙的散文说:“他的文几乎全是画,他的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他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就是说理,也还是画。”(《〈山野掇拾〉》)实则,朱先生许多散文,也是这么写的。

我们以《温州的踪迹》中的《绿》为例,说明作者是怎样追求那“逼真”的艺术境界的。全文只四个自然段,首尾各一句为一段,点题和照应,做到了首尾圆合,结构紧凑。中间两段文字,是顺着第二次到仙岩时观察梅雨潭的足迹写的。层次井然,观察细腻,景物描写达到了逼真的程度。先写山岩、梅雨瀑和梅雨亭,“走到山边”,先听到声音,再看“一带白而发亮的水”,是梅雨瀑。到了梅雨亭上,正对着瀑布,山岩、瀑布、亭台、草丛、潭水便尽收眼底了。作者写踞于岩上的梅雨亭,薄阴天气的岩面与草丛,直冲而下的瀑布,流水撞击岩上的飞花碎玉,纷纷落下的如白梅、似杨花的水花,都是那么形象逼真。这里的笔笔文字,都是实地静观的所得,没有夸张和雕琢,如同一笔笔的写生画,读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它是写实之作。然后,作者写梅雨潭的绿色,是全文的最生动逼真之处。奇异的绿色招引着游人,“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过了一个石穹门,到了潭边。望着这一碧潭水,作者展开奇异的妄想:潭水象一张极大的铺着的荷叶,想张开两臂抱住它。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这动人的绿色,使读者来把握这醉人的绿;然后用见过的种种绿相比较,认为它不淡、不浓、不明、不暗 ,梅雨潭的绿真是恰到好处了。最后,作者又展开联想,极写这绿色的鲜润醉人,为她命名为“女儿绿”。作者对绿色潭水的描写,能融情入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表现出自然景色的勃勃生机。

朱自清的散文,无论是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都能描绘逼真,表现作者的真情。在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时,这一点是要认真理会的。

朱自清散文的第二个特色,在于写出了情致,读来富有情趣,具有感人的力量。《择偶记》中写祖母为自己说媳妇的幽默,《给亡妇》中悼念亡妻的真诚和哀伤,《背影》中写父子的至情,《儿女》中写儿女的天真稚气,《白采》中写朋友间的友情,……乍读似很平淡,往往不过是写实记事,既无高深的哲理,也无动人的伟业,写来不过是家庭琐事、朋友交往、儿女常情,但在作者笔下,写得却不一般,能够抓住读者,有一股扣击心弦的力量。这种艺术的感染力,就是出自情致。

朱自清写于一九三三年的《冬天》,就很成功。全文很短,只有三个片断,是对往事的回忆,但很好地表现了对亲人和朋友的至情。第一段写当年父亲和他们兄弟三人在冬夜吃白煮豆腐的情景,“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第二段写冬夜与S君游西游坐小划子的事,“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第三段则写一家四口在台州的日子,“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描写的生活是平淡的,写来也只淡淡几笔,读起来却蕴含着一股力量,有一股激情。三段文字后,最末一段只有一句,来收束全文:“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作者只用一句话收尾,很含蓄,通过叙事,抒发了对亲人和朋友的怀念之情。行文相当简洁,但极富于情趣,流露着作者的至情。作者在抒情上,使用含蕴深至的手法,他总是暗示出一部分,却比情怀吐尽更有感人的力量。象第三个片段,讲完当年在台州的情景后,只有这样一句:“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在这似乎平常的话语中,饱含了多少对亡妻的思念啊!如果多说些想念的话,当然也行,但那抒情的力量也许要差多了。文章的情致,就是在含蓄、妥贴中表现出的吧!

朱自清散文的成功,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字的好,我们概括他的文字风格,可以用清秀隽永这四个字。郁达夫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章来者,大约是因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缘故。”(《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朱自清的散文,确实写得美,读后使人爱不释手。文字很讲究,但不过分雕琢,不用大红大绿的色彩涂抹,而是朴实、自然。在写景抒情时,作者更多运用的是白描,所施的色彩也是极素淡的。《阿河》《儿女》等篇用的都是白描手法,《背影》中只有一处用较为显眼的色彩——朱红的橘子,但那是为衬托出当时两父子的无心品尝,倍见凄清,更加显示出全篇白描朴素的特色。语言的口语化,更使各篇作品增加朴素的美感,如《择偶记》的评人生,《给亡妇》中的叙家常,或冷峻,或亲切,使作品的感染力扎根在深厚的生活基础中。正如朱德熙说的,他“能够在朴素自然的风格中立新意,造新语,于平淡之中见神奇,平正通达而又富于创造性”。(《于平淡中见神奇》)

朱先生后期散文,语言更趋于口语化,着意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方式。到了《欧游杂记》的时候,就全写口语了。其中难免还带些文言的成份,但能够念起来上口,具有现代口语的韵味了。朱先生的推敲文字,企图从书面语中解脱出来,是用过功夫的。例如,“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这是书面语中最常见的,也是显示景物间关系时不可少的,在《欧游杂记》的《序》中,朱先生告诉我们,他是怎样用心思处理它,使记述生动、口语化。到了晚年,朱自清的散文走向议论说理,叶圣陶说:“近年来他的文字越见得周密妥贴,可是平淡质朴,读下去真个像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亲切切的谈话。”(《朱佩弦先生》,载《中学生》1948年9月号)周密平易的说理,表现了朱先生晚年文字的风采。

读朱自清的`散文,应该把其坦诚的真、浓郁的情、朴素的美以及而局构思的精巧结合起来欣赏,才能理解蕴藏在作品里的全部美感深度。

关于朱自清的散文 篇6

冬天来了,我总想抱着朱自清写的书,静静的坐在窗台下,慢慢地在那字斟句酌,细细品尝。每每此时,我都像沐浴在冬日的阳光下:暖身,暖心,温暖我的整个世界。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就如叶圣陶说:每回读佩炫兄的散文,我就想起倾听他的闲谈乐趣,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不故做高深而情趣盎然。记得他曾经写春天时有几段特别优美句子。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刚读完这几段,感到身体又凉又热,凉是来自朱自清细腻通透的笔风,热是来自朱自清那份热爱生活的执着。就像儿时临睡前妈妈在耳边的呢喃,又像久别重逢的亲人的拥抱……

朱自清先生那细腻的感情,就像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春雨,无时不在,又如他最著名的《背影》有这么精彩的一段。“他触目伤怀,自然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至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于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到,我身体平安,膀子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见那胖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读完这篇文章,有多少人不泪沾衣襟?这让我想起前几个星期的事,奶奶的腿一直不好,如今,腿也肿得厉害,行走亦越发吃力。因为我的老家在湖北的山区。交通一直不便利,她也一直呆在老家,哪儿都不能去,奶奶经过亲朋好友的帮忙住进了医院,爸爸因为要照顾我,回不去,只有妈妈回家照顾奶奶,奶奶经过检查确定要进行大的手术,有一段时间,爸爸一拿起电话都是说,还疼不疼啊,医院食堂的菜好不好啊,手术那天更是如坐针毡,没到此刻,我都仿佛看到奶奶那佝偻的背影,无奈的心,同时我也能理解作为儿子的爸爸当时焦急。迫切的心,毕竟孝顺的美德就是应该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就是我读完《背影》后,在我心里永远留存在的东西,这一爿温暖的背影,就像一股暖流时时都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涌动,我爱你们,我的亲人,我爱你们,美丽的世界!

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永远都是这么朴素而富有温情。

关于朱自清的散文 篇7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朱自清以他的新诗踏上了文学道路,后又努力从事散文创作,为建立崭新的白话散文作出过很大贡献,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散文作家。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中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春》,就是这样满贮诗意的一个名篇。

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与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个起笔,抒写了盼春的热切心情,为全文定下了活泼、轻快的抒情旋律与诗的氛围。接着,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粗略地勾勒了春天的轮廓画:“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由于抓住春天的特征来点染,给这幅轮廓画抹上了一种迷离的色彩,创造了一个动人的意境,引起读者对春的热烈向往:春天,该是怎样的美妙啊!

然后,作者从容不迫地“推”出五幅“特写”,细致描写春天的动人景象。先写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突出草的“嫩绿”,描写春天绿草如茵的情景。次写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突出花的“争相斗妍”,画出春天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第三幅画写春风,着力刻画春风的“温馨”“鸣唱”,描绘出春风送暖的胜境。第四幅画面写春雨,渲染春雨“轻柔”“湿润”,画出夜雨与郊外的美丽画面。最后,画出了一幅迎春图: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这里笔墨不多,但写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迎春的一片欢乐景象。人们像赶趟儿似的都出来了,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在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几幅风景画交相辉映的绮丽春色中,“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与希望。如果说前四幅画是侧重写自然界的“春”(其中也有穿插写人的活动的),那么第五幅画是集中笔墨写人勤春早的“春”。

最后,作者禁不住对春天引吭高歌了: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与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个结尾奇崛,颇俏。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之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进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与无限美好的希望。三个形象化的比喻,渐次排比,气势迭起,戛然有力地归结全文。

《春》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是诗情与画意的结合,与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作者对春天深沉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如对花的描写,既绘形绘色地描绘了各种果树的花,又这样描绘盛开的野花:“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作者赏花的欣喜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一切“景语”都是“情语”。由于感情的倾注,这些小野花儿都仿佛变成了富于感情的活灵灵的小动物了,内在的诗情与外在的景物与谐地交融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画面的境界也因之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情色调。

二是结构严密,层次井然中见跌宕变化。作品根据揭示主题与抒情的需要,一共制作了五幅画面。画面之间连接自然、紧凑,并以前四幅画面作为第五幅画面的铺垫、烘托,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在揭题后,最后奇峰突起。文章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而又有变化。

三是语言朴实、隽永。朱自清善于提炼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口语。他的散文语言具有清新朴实的特点。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如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从达意说,平易好懂,从修辞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之后,节奏明快,不平淡,有浓厚的抒情味。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如写春风拂面,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如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意味。

《春》,没有作者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色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格调的新鲜与情绪的欢快,是一篇有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到1937年期间。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阶段,因此,对于春天只能作田园牧歌式的抒唱,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至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心灵深处的“春天”,当时作者也就无从揭示与歌唱了。

关于朱自清的散文 篇8

合上书,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心情。是喜是忧。喜的是朱自清这种强烈的爱国心与正义感,而忧的是在那个时代,即使是爱国,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第一次了解朱自清的作品是在那柔美抒情的《荷塘月色》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的现实想“起然”却又“挣扎”的心迹。“走着”“走着”“我看见了荷塘”,团团的荷叶,零星的荷花,风中的花香,真另人心旷神怡。

夹着薄云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简直是用光与荷花画的美丽的画,作者笔下尽情地赏花观月,我陶醉了。看着看着,突然美丽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着蓊蓊郁郁的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却是如此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几乎成了热闹的蝉和蛙,可是作者却什么也没有说。《采莲赋》《西洲曲》两篇文章使我的心也随着作者的情绪凉了下来,虽然我也很难体会作者当时的无奈与彷徨,但我的心仿佛也随作者回到了起初得不宁静。而难得是朱自清这强烈的爱国精神。《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都是鲜明的爱国主义文学作品。

“这是袭击,也是侮蔑,大大的侮蔑!我由于自尊,一面感着空虚,一面却又感着愤怒;于是有了迫切的国家之念。我要诅咒这小小的人!”其中,明显可以感到朱自清先生对国家的尊重,一个对中国人诋毁的人是可耻的,是“没有种的”。书读完了,但我仍在回忆。这使我想起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可是文中更能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憎恨。作者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需下,不被“白色恐惧”说屈服。他用笔,用心与一切坏人进行着斗争,对一切不人道的行为进行斥责。同时也能清楚地看到了他为人处世的态度是那么诚恳,坚决,朴素,正义。却从来不缺乏风趣。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中提炼出来的,幽默是从忠厚中感知出来的,而腴厚是从平淡中创造出来的。

我得到了最大的启示,就是朱自清先生无论是文章还是他的人格,都令我十分佩服,特别是他对史法,文天祥等英雄民族气节的崇敬,更可以看出他骨子里的豪气是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生活在这么美好的环境中,更应该去努力学习,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经过一番反思,我终于得知自己心情是喜的,喜中国文学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给我们后代留下了这么多可贵的精神食粮,喜他用笔揭开了这么多丑陋东西,让人觉醒。这些可喜的地方,让我了解了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十分完美的作家,并让他给我指引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一直的向前走着。

关于朱自清的散文 篇9

朱自清散文《春》阅读题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1.配乐范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读时展示几幅春天的图画)

2.问题:(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文中具体描绘了六幅春景图。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盼望着”;“近”)“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3.探究质疑:(第二部分)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1)看到了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

(2)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