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地震逃生演习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宿舍地震逃生演习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宿舍地震逃生演习方案 篇1
一、演练主题
师生地震避险和紧急疏散。
二、演练的目的意义
通过本次演练提升学校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地震应急行为习惯。
三、演练科目
本次演练共两个科目:
1.地震避险;
2.震后疏散。
3.抢险救护
四、演练场景设置
本次演练设定为上课时间发生有感地震,相继进行师生地震避险和紧急疏散演练。
五、演练时间和地点
1.时间安排:20xx年3月25日上午9:45-10:00
2.地点安排:校内。师生在教室或办公室内进行地震避险,然后疏散至操场进行集结。
六、参与演练人员
全体师生。
七、演练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1.应急疏散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现场总指挥):
成员:
职责:
1)全面负责应急疏散演练工作;
2)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领导小组成员按其分管或负责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
3)合理划定学校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通道;明确应急疏散信号方式;教育学生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的流程和纪律。
2.应急疏散演练工作小组
1)组织协调组
组长:
成员:安全办公室相关人员
职责:
(1)负责演练方案的制定;
(2)做好演练过程的协调指挥;
(3)做好校内信息的上传下达,负责对外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社区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等;
(4)负责科学编制学校应急疏散路线图、班级应急疏散路线方案等。张贴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
(5)组织开展疏散演练质量自评工作;
(6)负责演练的考评和总结工作。
2)宣传报道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1)负责安排演练前的宣传教育和知识培训;
(2)负责演练的摄影、计时、记录等。
3)疏散引导组
组长:
成员:各级部组长 各班主任 楼层值班
职责:
(1)组织、引导师生进行安全有序地疏散;
(2)及时扶助摔倒及受伤师生;
(3)及时报告疏散过程中的重大险情;
(4)疏散完成后协助其他各组工作。
4)抢险救护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1)负责第一时间组织实施校内自救互救,抢救遇险师生,视情况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
(2)如发生意外事故,负责将受伤师生运送到指定安全区域,并拨打120联系急救中心;
(3)检查师生身心状况,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进行临时救治和必要的心理疏导。
5)后勤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1)制作准备疏散路线图和疏散标识;
(2)布设演练场地:对集结场地进行区域划分和标示;
(3)负责治安及警戒工作,维护演练秩序,保障演练安全;
(4)负责通讯、广播、救助等演练所需物资器材的准备;
(5)负责演练信号音源的采集与发布;
(6)演练结束后检查、恢复学校水电、通讯等后勤保障设施。
八、演练准备工作的安排
1.演练准备相关人员会议:20xx年5月9日15:50在二楼会议室召开全体工作组成员会议。
2.各班班会安排:20xx年5月9日下午各班班主任组织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演练相关培训。
3.准备工作检查:20xx年5月9日进行准备工作检查。
九、应急疏散路线安排
1.教学楼分东西区,分别从东西楼道迅速逃生。
2.集结地为教学楼南操场。
楼层值班教师名单:东楼梯1-4层分别为:王丽萍 王震 张原 刘润
西楼梯1-4层分别为:
十、演练的程序及内容
1.演练准备:20xx年3月25日9:45,
1)指挥部、各工作组人员到各自岗位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的'最后检查。
2)安全岗人员到达指定安全岗位置,并对所属责任路段进行最后检查,发现疏散通道被堵塞或占用、安全门上锁或堵塞、地面湿滑等情况要及时排除。
3)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身体情况问询检查。
4)抢险救护组负责对教师问询检查。
2.避险演练:20xx年5月10日9:50,
1)现场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广播施放警报声长鸣60秒,循环播放,同时进行现场总指挥人工播报“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反复)。
2)听到信号后,在教室(含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室、阅览室等)的教师迅速发出“现在地震来袭,实施紧急避险”的指令。师生优先选择课桌(实验台)下方进行避险。避险空间不足则用书包或书本保护头部,在课桌(椅)旁下蹲避险。
3)在实验室等地点的教职工应迅速关闭火源、电源、气源等,处理好易燃、易爆物品等。
4)其间教师最好能打开房门,师生力争在10秒内进入避险状态。避险演练时间90-120秒。
3.疏散演练:20xx年3月25日9:52,
1)广播施放警报声与每分钟60次节拍音合成声,长鸣60秒,停30秒,循环播放,同时现场总指挥发布人工指令“紧急避险结束,全校师生立即向操场疏散”(反复)。
2)在课堂的任课老师立即发出指令:“大家分别从前后门疏散,面向疏散方向成两路纵队集合”。教师在确认无人遗留后最后离开教室。
3)老师迅速到达队列前方,带领本班队伍疏散。
4)到达集结区域,每班按4路纵队蹲下,班主任及时清点并上报本班人员情况(填写报告表,附件五:集结人员报告统计表)。
十一、演练的要求
1.楼梯间只允许同时通过两路纵队,其中靠墙一路通过时用手扶墙,靠栏杆一路手扶栏杆,方便上行的救援人员通过。
2.疏散演练师生应严格遵守七个不准:不准嬉笑、不准推拉、不准滞留、不准超速、不准超越(特别是班与班之间)、不准蹲下、不准逆行。其中“不准超速”规定为:1-3年级不应超过快走,4-5年级不应超过慢跑。
3.须使用书包(限量3-4本书本)保护头部。通过烟尘区域时,须使用毛巾或衣物等织物保护口鼻。
十二、意外情况处置
1.演练引导老师或安全岗人员发现师生摔倒、受伤等情况,立即发出“停止前进”的指令,情况允许时可发出“向后转”的指令。
2.演练引导老师和就近安全岗老师进行简要商量评估,视情况进行处置:
1)发生个别人员摔倒或受轻伤,及时扶持后让其随队疏散到集结地点后再行处置;
2)发生多人摔倒或有人员严重受伤,由一人控制现场,另一人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3.指挥部根据情况迅速派出抢险救援组及校医到场处置。
4.若情况严重,总指挥的应对程序为:
1)及时停止演练。现场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发出指令:“全体注意,停止前进,向后转,目标各班教室,前进。”。
2)全力进行伤员救治。组织抢险救援组进行积极救治,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
3)视情决定是否上报上级相关部门。
5.到达集结区域,班主任清点本班人员情况,发现有受伤人员或心理状况不稳定的人员,及时向抢险救护组报告;情况严重时,抢险救护组向现场总指挥报告,现场总指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送医。
十三、总结工作
1.20xx年3月25日9:55,总指挥进行现场点评。
2.及时上级演练活动材料备案。
宿舍地震逃生演习方案 篇2
按照《关于做好20xx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拟组织一次教学楼区、办公区地震逃生演练,以培养师生在遇到灾害时的安全疏散与逃生技能,让师生掌握简单实用的地震防灾知识,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方案目的
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地震防灾现场逃生基本技能,提高校园处置突发事件和防灾能力。
二、演练时间
20xx年5月12日9:35
三、应急地点
各教学楼办公楼
四、疏散人员
全体师生
五、安全集合地点
校园广场(升旗集合点)
六、成立安全逃生演练机构
xxxx
七、逃生前的准备工作
1、实地查看,检查好班级、楼层、楼梯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做好责任分工,撤离路线要做到合理有序。
2、各班班主任利用周一班会组织熟悉警报,以班级为单位在课堂上组织自救演练练习,做到熟练、整齐、规范、安全。
八、疏散步骤
1、9:35,工作人员各就各位。
2、9:38,由网络中心发出警报,教学楼上课的任课老师听到警报后,按照地震逃生自救图例(见附件)组织疏散。
3、自救演练结束后,及时将教室前后门打开,组织本班学生按照教学楼逃生示意图的路线,分别从教学楼的就近楼梯有序地进行撤离。各楼层任课教师指挥学生撤离,注意楼梯口行走安全。
4、疏散时学生要做到不讲话、不抢道、不惊慌,从楼梯撤离时要靠近楼梯的右侧,同一个台阶上并行不能超过2人,迅速到达指定地点集合。
5、3号教学楼、5号教学楼、9号教学楼、康复楼、培智部的任课教师要根据分工在学生逃生的楼梯拐角处维持学生撤离秩序,防止学生拥挤、摔倒,该楼层学生全部撤离后任课教师方可快速撤离教学楼。
6、校园逃生安全:盲生沿着9号教学楼北大门两侧及通往学校广场的`规定路线,聋生沿着3号教学楼、5号教学楼规定逃生路线,及各楼内的教职工统一到学校广场集合,分别按周一升旗时的队伍站好。
7、清点、汇报人数。班主任指定学生代表及时清点人数(应到xx人,实到xx人,请假未返校xx人)。德育处把查点的学生数汇报给张校长。
8、张成华副校长作现场总体点评。
九、相关要求
1、师生提前熟悉地震自救演练方法(见附件),明确信号、路线、撤离顺序、场地和时间要求等,掌握撤离、逃生、自救、互救的方式、方法,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如发生灾情需要疏散时,要保持头脑冷静,切勿慌乱。
2、切勿拥挤,以免发生踩踏。尤其是楼梯通道,绝对控制速度,不得推搡,不要蹲下提鞋或系鞋带,如若奔跑过程中个别学生摔倒,要及时抱头,缓移角落处,适时迅速站立起来,继续逃生。
3、按照疏散路线图指示的方向疏散,切勿乱走路线图,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拥堵。疏散过程中要牢记自己的位置及一些其他细节,如逃生的方向、从座位上起来后凳子的摆放位置、摆放动作等。
4、在疏散中,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出现什么情况、遗漏任何物品,一旦逃生到楼外的学生,切勿重返原地,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碰撞。
5、如逃生路线被切断,应退回到原来的教室趴在窗口,并向窗外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6、提醒学生千万不要乘电梯逃生。
7、老师在逃生过程中要当好向导作用,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并帮助行动不便的学生逃离现场。在教学楼内以快走为主;出了教学楼可以慢跑前进。前提是确保安全。
8、如楼梯或走廊人数较多,原则是高年级礼让低年级同学,男同学礼让女同学。
9、逃生到集合指定地点的学生不要大声喧哗,尽可能的保持安静。
十、相关人员职责
1、班主任职责
(1)利用晨会或班会课对全班学生进行动员和培训,对学生进行一次地震知识的安全教育,熟悉警报信号,以班级为单位提前演练地震实施自救的方法。加强对学生心理辅导,降低灾害恐慌心理,同时与第二节上课的老师对接好。
(2)事先要将本班学生根据座位情况及其他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班级的逃生细则。
(3)负责安排对逃生后疏散到集合点上学生人数的清点工作及纪律的维持。
(4)合理安排特质学生的撤离工作,做到责任到人,确保学生撤离中的安全
2、各小组组长职责:
组织相关人员疏散演练方案的培训,明确岗位职责,熟悉疏散路线;根据工作分工做好相关人员的安排,积极做好衔接;提前谋划,采取预防措施,确保演练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学生安全。
宿舍地震逃生演习方案 篇3
一、方案目的
本方案旨在通过模拟地震情境,进行宿舍地震逃生演习,以提高宿舍内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逃生技能,确保在真实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演习时间
20xx年xx月xx日(星期x)上午xx点xx分
三、演习地点
学生宿舍楼
四、参与人员
全体宿舍学生、宿舍管理员、辅导员及学校安全保卫部门人员
五、演习流程
前期准备
(1)学校安全保卫部门制定演习方案,明确演习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演习流程。
(2)通过班会、宣传栏等途径向全体宿舍学生宣传地震逃生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3)宿舍管理员和辅导员提前检查宿舍内安全设施,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演习开始
(1)模拟地震发生,宿舍管理员和辅导员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过广播、警报等方式通知学生地震发生,并指导学生进行逃生。
(2)学生听到地震警报后,迅速采取防护措施,如抱头、蹲下等,避免被掉落物砸伤。
(3)在确认地震平息后,学生按照宿舍管理员和辅导员的指引,有序撤离宿舍楼。在撤离过程中,学生应保持冷静、迅速、有序,不要慌张和推挤。
(4)宿舍管理员和辅导员在疏散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监督,确保学生安全撤离。
(5)学生撤离到安全区域后,由辅导员进行点名,确认人员安全。
演习总结
(1)演习结束后,学校安全保卫部门对演习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2)通过班会、宣传栏等途径向全体宿舍学生反馈演习情况,强调地震逃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对参与演习的`宿舍管理员、辅导员和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大家积极参与地震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
六、注意事项
演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
在演习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演习顺利进行。
在演习过程中要保持冷静、迅速、有序,不要慌张和推挤。
演习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地震逃生的能力和水平。
宿舍地震逃生演习方案 篇4
为营造“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真正掌握在灾害中能够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灾害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经学校研究决定,特举办一次全体住宿生逃生安全演练。
一、演练目的:
通过安全应急疏散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以从容应对空袭、火灾、地震等危险境况,熟悉我校宿舍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突发事件来临时,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不必要的非灾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原则:
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细节落实;初次演练,宁慢勿快;循序渐进,熟能生巧。
三、演练安排:
1、内容:遇到地震或宿舍某处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疏散
2、对象:全体住校生、生活教师及全体管理人员
3、时间:20xx年9月5日16:30
四、演练准备:
1、征得县消防队的技术指导、报县教育局的同意,首先使全校师生、教职工明确此次消防演练的目的与注意事项。
2、 演练前班主任动员,让学生熟悉应急疏散的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宿舍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应急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谣传。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
五、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不允许急奔和慢行,严禁推拉、冲撞、拥挤,不得讲话、喧哗。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抢道拥堵,不得插队串线或擅自更改线路。
4、班级、宿舍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六、组织机构:
总指挥:郑
副总指挥:
宿舍内指导:各班班主任及相关生活教师
后勤保障组:
紧急救护组:
七、组织实施安排:
1、一旦听到危险信息后,总指挥校长核实情况后,决定启动紧急疏散预案。命令副总指挥立即到达现场进行指挥,德育处主任杨雪通过广播,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具体负责指挥疏散。
2、疏散指挥组的`领导在得到启动《紧急疏散预案》通知后,迅速到所负责的各宿舍楼检查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到岗情况,然后向副总指挥汇报,副总指挥确定各岗位工作人员全部到达岗位后,决定演练开始。
3、听到安全演练警报声后,各宿舍楼负责开锁的老师迅速打开宿舍楼的大门及一楼的走廊门(总务、生活老师在演练前要确保每把锁都能迅速打开),每个学生宿舍的宿舍长立即组织学生马上起床开灯,立即把寝室门打开;班主任、管理人员、生活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
4、具体疏散工作安排:
(1)楼梯口疏散指挥员安排
各楼层走廊、楼梯口以及该楼层下面的转身台,实际疏散时由该楼楼梯转身台的老师和生活老师共同负责指挥:
三楼生活教师负责二到三楼和三到四楼东楼梯的疏通;
二楼生活教师负责一到二楼东楼梯和宿舍东大门、东走廊出口的疏通。 为确保安全,在走廊、内门口、外门口、转身台等地具体安排师生统一指挥,具体安排见《宿舍楼安全疏散演练指挥人员安排表》。
(2)听到警报声后,负责开门的生活教师迅速打开楼梯出口和走廊出口门;各楼层生活老师迅速打开该楼层楼梯口门以后立即撤到指定楼梯转身台指挥学生疏散;各宿舍的宿舍长立即组织疏散,宿舍长组织本宿舍的学生马上起床开灯,打开寝室门,其他学生迅速披衣下床,撤离宿舍;该楼层学生全部撤离以后,负责指挥的工作人员在检查后方可最后撤离。
各楼层撤离时按撤离指令、撤离路线有序进行,原则上楼梯附近先行撤离,其他宿舍依次进行,不出现间隔,并控制合理密度,防止在走廊楼梯口等部位发生拥挤现象。
(3)宿舍内学生疏散安排:
各宿舍第一位下床的同学下床后迅速开灯开门,清理地面障碍物;宿舍学生拿着毛巾,掩住口鼻,俯首低行,排成单行有秩序地跑出宿舍,步伐要小,脚步要轻,争取时间,不要被绊倒,防止拥挤和慌乱,经过走廊、楼梯下楼,来到学校指定的安全地带后,以宿舍、班级、楼层相对集中,如情况需要,再听从指挥疏散到其它区域。各宿舍到达安全区后应以宿舍为单位由宿舍长或指定人员立即清点人数(应到数和实到数) ,清点完毕以后到个楼层生活老师处登记,登记时到齐的宿舍写明“齐”字,缺少学生的宿舍要写清缺少学生姓名,生活老师登记完毕后及时汇报给场地队列指挥组长及相关的体育老师。
(4)班主任、生活教师及楼梯口指挥人员清点楼层,最后撤出的是教师和指挥组人员。
3、救护组人员安排:
(1) 校医携带紧急药箱到操场待命。
(2) 后勤服务处派校车到现场待命。
八、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全校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如遇火灾疏散时则猫腰弓身,用毛巾、衣、袖口等掩住口鼻,快速疏散。)
2、疏散组织人员应了解参加演习的学生可能存在的逃生本能心理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教育学生发生火灾时,能够做到:
①遇事不慌,头脑冷静。
②判明情况,思考对策。
③积极自救,互帮互助。
④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⑤杜绝跳窗、跳楼、跳床事情发生。
⑥要教育学生,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宿舍,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
3、疏散集合地点:校门口场地。
4、疏散顺序:以宿舍为单位列单队(不能统一喊口令“齐步跑”,以免产生共振)安全下楼,不得大声说话,不得争道抢行,严禁擅自改变疏散路线,以免发生拥挤。二楼的的宿舍首先快速撤离并到安全地带集合,而后是三楼的宿舍,具体顺序是靠近楼梯的宿舍先下(注意:所有往下疏散的学生均贴近楼梯靠墙一侧依次下楼,扶手一侧必须留出一人的向上通道,且不得讲话,以便指挥人员上下通行和下达指令)所有信号不能依赖手机和广播,因为真正的突发事件临时都是断电的,必须靠各楼层指挥人员随机应变、口头下达。
九、演练准备:
1、参演人员预案学习(德育处负责);
2、准备相应的物资(总务处负责);
3、学生自救、逃生知识培训(班主任负责):
4、预设场景预演 (校办负责) ;
5、与教育局安全办、消防大队联系,事先通报周围单位及居民(校办负责);
6、演练活动横幅(校办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