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主题的班会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中秋节为主题的班会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中秋节为主题的班会方案 篇1
一、活动时间:
中秋节前两天
二、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四、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1、情境导入
2、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设计别致、精xxxxxx月饼图案
举办月饼宴
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同学们之间交流。
中秋节为主题的班会方案 篇2
一、班会目的: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这一班会活动可使学生体验与中秋节相关的民风民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主动亲近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结合一年级学生实际,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如:中秋的来历和吃月饼的习俗,使他们初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
二、班会形式:
教师通过故事形式,讲解中秋节的知识,结合游戏让学生一起参与互动。
三、班会时间:
20xx年9月13日
四、班会地点:
一年(1)班教室
五、相关准备:
1、收集中秋节的相关知识。
2、收集有关中秋的诗歌和灯谜。
3、每位学生带好月饼。
4、布置教室。
六、班会过程:
一)导入庆中秋主题班会。
二)教师讲解中秋节知识:
1、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
(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2、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
3、讲故事——嫦娥奔月(中秋节的美丽传说)
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xx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xx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xx借口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xx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xx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xx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三)师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学生跟师诵读。
四)了解吃月饼的风俗:
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更加清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业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这无疑是汉民族的一种民族心理的反映。
学生品尝自己带来的各种月饼。
五)中秋节的诗歌:
学生跟师诵读:
1、《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中秋》(宋)戴石屏
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六)猜灯谜:
比赛题:(事先与学生熟悉一下题目)
谜面谜底
嫦娥下凡(打一花名)月季
中秋菊开(打一成语)花好月圆
举杯邀明月(打一礼貌用语)赏光
华夏共赏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语)观光
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当归
新婚度蜜月,中秋游异邦(成语一)喜出望外
中秋月夜座谈会(气象用语一)明晚多云
清风拂面中秋夜(成语)发扬光大
七、教师总结: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传统佳节中秋文化,关于月亮传说、中秋习俗、诗歌、中秋灯谜等,从中深刻体会中秋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初步懂得人类优秀文化的共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理解“团聚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中秋节为主题的班会方案 篇3
一、活动理念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与主旨是“团圆”。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我校团委、大队部决定在中秋节前后,开展“月圆人圆”主题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3日——9月28日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佳节思月——主题阅读
活动内容:
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晨读。
2、举行一次中秋主题班队会。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主题班会时间:9月20日周会课,团委、大队部将进行检查。
第二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
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一至六年级各班将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展示在各教室门前的风采栏。大队部将进行检查评比。
2、7—9年级学生填写“中秋节庆祝活动”调查问卷并上交。
第三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
1、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2、将“品月饼赏明月”中发生的令你最难忘记的一幕记录下来,三至六年级各班上交征文2—3篇,七至九年级各班上交征文4—5篇。9月28日前上交至团委、大队部,届时将邀请语文老师进行评奖并展出。
中秋节为主题的班会方案 篇4
一、活动指导思想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节。时在夏历八月十五日,正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并称四大传统佳节。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两汉时已具雏形,时在立秋日;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寿”便成了中秋节的主题。中秋节阖家团圆,月亮升起时,献月饼、瓜果以祭月,古风延续至今。我们开展此次班会,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从中国传统佳节中秋中体会中国结——福禄寿喜财安康——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情结,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和意识,重视友情、亲情,理解“团聚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传统佳节中秋文化,关于月亮传说、中秋习俗、诗词歌赋、中秋灯谜等,从中深刻体会中秋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初步懂得人类优秀文化的共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三、活动安排
1、活动主题:中秋月儿圆
2、活动对象:全班学生
3、活动时间:班会课
4、活动形式:观看资料片、知识竞赛、歌曲竞猜
5、活动准备:
挑选两名主持人主持活动并注意记分和计时
收集相关的中秋灯谜和歌曲
全班分成四组,选出答题代表,组长做好组员沟通工作,准备组内节目表演以备惩罚之用。
竞猜规则宣读
准备书签
四、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主持人开场白(2分钟)
主持人男女:各位老师、同学,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月到中秋分外圆”的主题班会。
女:提起中秋,大家会想到什么吗?像中秋的诗歌,古人关于咏月畅怀的诗歌何其之多呀。
男:那就让我们来考考大家。举头望明月
同学们:低头思故乡
女:海上升明月
同学们:天涯共此时
男:月是故乡明
同学们:茶是故乡浓
男:看来大家对于中秋佳句都了解得较深啦。那么,中秋节的来源不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女:这个我知道,是跟“唐明皇梦游月宫”有关的
男:没错,这个故事自古以来就广为人们传颂,请大家欣赏短片《中秋节》
第二阶段:女主持人放短片(5分钟)
第三阶段:竞猜(15分钟)
必答题:猜灯谜,每组两道,由代表抽题
抢答题:月亮与歌曲联姻共八首歌曲
第四阶段:总结颁奖(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