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社区开展中秋节活动方案

2025/03/17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社区开展中秋节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社区开展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1

一、实施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删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删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删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秋节前两天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称号、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欣、生活苦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对照,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称号、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会见身边的尊长,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想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三、计议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四、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苦蜜的美好愿望。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称号、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5、关于中秋的诗词。

6、关于中秋的食品

社区开展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2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种,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被定为重阳节。重阳节是为尊重老人,表达孝心而设立的,故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一些与老人有关的活动,例如赠送重阳糕、登高远足等,让老人感受到尊敬和温暖。为了更好地营造社区亲情和谐的氛围,我们特别制定了一份重阳节社区活动策划方案,让老人在这个节日中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呵护。

一、活动主题

“感恩重阳,全民健康”是本次活动的主题。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老年人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并引导广大居民关注健康、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共创和谐美好的社区。

二、活动内容

1.老年人健康大讲堂

在社区内邀请专业医生或健康专家为老年人讲授健康知识,包括如何科学饮食、健康管理等方面,让老年人学到更多的保健知识。

2.赠送重阳糕

在节日当天,由社区居民志愿者为老年人送上自制的重阳糕,让老年人品尝这种传统美食,并感受到社区对于他们的关心和关怀。

3.文艺汇演

在社区场地举行文艺汇演,邀请周边的艺术团体、社区居民等为老年人献上精彩的节目,为老年人送上一份欢乐和温暖。

4.户外健身活动

在节日当天,邀请老年人一起参加户外健身活动,例如登高远足等,让老年人感受到身体的愉悦,同时增强老年人的体质,让老年人度过一个健康愉悦的节日。

5.送温暖,关爱老人

在社区内设立志愿者服务点,邀请居民为老年人提供义务服务,例如帮助购物、搭乘交通工具、扫雪除冰等,让老年人享受到社区的'关爱和呵护。

三、宣传方案

1.社区内悬挂宣传横幅,将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等信息展示给每位居民。

2.社区内张贴海报,将本次活动信息传递到每一位居民手中。

3.利用社区公共广告牌、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本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节日和活动。

四、活动组织

1.社区居民委员会将组织活动策划小组,由专人负责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实施。

2.在社区内成立志愿者团队,邀请社区居民自愿参加志愿服务,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实施。

3.在活动现场设立工作组,协调现场的文艺表演、饮食供应、现场卫生和安保等事项。

五、活动评估

1.邀请社区居民和老年人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估,分析活动的优点和不足,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

2.制定活动反馈问卷,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为今后改善社区服务提供参考。

总之,本次重阳节社区活动的组织和策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需要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全面配合和组织,还需要志愿者团队的努力参与,以及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和关注。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年人真正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温暖和关心,凝聚社区居民的团结和亲情。

社区开展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主题:

和谐邻里,共度中秋

二、活动时间

9月26日-9月27日

三、活动地点

1、居民家中

2、社区服务中心活动室

四、参与服务单位

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工疗站、辖区单位及志愿者等。

五、内容:

(一)是开展中秋节前慰问主题活动

由社区组织社工和志愿者开展慰问帮扶活动,亲切慰问退休老党员、空巢老人、残疾人、特困家庭及建筑工地工人等,为他们送去祝福和慰问,让他们在节日里深切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二)是开展文化中秋主题活动

1、“中秋文艺联欢”:辖区文艺爱好者、舞蹈队、武术队、越剧队文艺大联欢,居民同欢乐。

2、“诗话中秋”:青少年诗歌美文朗诵会。并评出优秀奖若干名,并颁发奖品。

六、经费预算:

活动名称,项目内容,金额(元)

中秋慰问活动,月饼,500

文化中秋活动,文艺联欢,600

“诗话中秋”活动,“诗话中秋”奖品,1000

合计:2100

社区开展中秋节活动方案 篇4

一、整体情况

据统计,全市16区县及燕山地区在节日期间开展主题文化活动72项,活动大致可分为7类,即赏月祭月活动、演出、展览展示、讲座、户外文体活动和诗会笔会征文等其它活动。其中赏月祭月活动11项、演出25场、展览展示13场、讲座6场、户外文体活动4项、诗会2场、笔会征文等其它活动11场,参加人数达26。76万人次。

各主办单位积极挖掘有益的节俗文化内涵,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积极利用和开发丰富的节日资源,不断创新和丰富节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突出地域性,保持民俗性,体现时代性,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在体现人文关怀、增添节日魅力、展现传统文化的感召力上下功夫,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二、活动特点

今年全市中秋节文化活动具有几个鲜明特点:

(一)首次发布中秋形象大使、深受京城百姓喜爱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中秋节前夕推出北京中秋形象大使——兔儿爷的平面形象。该形象的发布拉开了北京20XX年中秋系列活动的大幕,并成为中秋系列活动中的最大亮点,最富创意的活动,其影响范围大,传播范围广,传播效果好,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呼应,充分调动了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和回归。

以大型兔儿爷灯亮灯作为20XX北京市中秋系列活动启动的标志,兔儿爷形象又以一种更为生动活泼的,更富节日喜庆色彩的方式呈现在北京市民面前,完成了兔儿爷形象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使兔儿爷形象更加具象化,更加具有喜庆感,成为北京中秋一系列活动现场的标志性文化形象,使极具地域代表性的节俗符号深入人心。

为了更广泛的推广北京中秋特有的习俗和兔儿爷形象,非遗中心还推出了北京中秋童谣,并在各主要活动现场发放兔爷形象和中秋童谣卡。

(二)赏月祭月主题活动特色鲜明,传承独特的中秋文化

全市中秋期间共举办以赏月祭月为主题的活动11项。9月21日在西城区月坛的“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祭月、赏月活动古时皇家祭月盛典之地———月坛首次恢复了皇家祭月仪式,展现人与自然的美好共通,充分体现人月两团圆的和谐意境。月坛公园作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月神的重要场所,祭月传统已有百年历史,此次在园内搭置仿古“月坛祭台”,通过“夕月盛典”祭月典礼重献中秋皇家祭月礼仪,现场观众不仅可以亲眼目睹庄严肃穆的皇家祭月礼,深入了解中秋文化历史,且进一步积极地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诉求。此外,丰台区第三届“卢沟晓月”中秋文化节、东城区“同赏明月 共度中秋”等活动均选择中秋最有代表性的活动作为主要内容,达到传承和传播中秋文化的目的`。

(三)社区居民欢聚一堂、团圆小家和谐大家

中秋节期间,各区县通过以社区为落脚点,积极开展庆中秋活动,以更好地服务于百姓,满足普通市民的节日文化需要。根据社区人口构成和背景,朝阳区呼家楼社区组织邀请了100户家庭在文化馆广场欢聚一堂,拍摄全家福,同赏民俗秀,共度和谐中秋。此外还有东城区的社区邻里节“亲情家书”活动、海淀区的“迎中秋”文艺晚会和第五届龙潭灯会。这些活动采取生动多样的亲民活动,体现政府和民间的和谐互动。通过引领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活动,让小家与大家架构亲情,连接纽带,为构建社区和谐文明创造良机。(四)节日搭台,非遗唱戏,最传统的北京中秋

借助传统节日的假期,各区县利用节日平台,进行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讲座活动,如东城区和西城区分别举办的非遗项目专场演出、非遗项目展示活动,顺义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传统手工技艺展示和通州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项目及民间花会表演等,将平时不常见的非遗项目送到大众身边,让更多人了解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问题与思考

(一)继续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活动前应调动各种宣传手段,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市民加强民俗传统节日的保护意识。

(二)加大活动统筹力度

针对部分社区、村镇组织的小型活动,存在信息缺乏沟通不畅的现象。今后需进一步加大文化系统的统筹力度,确保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各级之间文化信息沟通顺畅。

(三)需进一步加强对活动传统文化内涵的提升

全市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中秋节日活动,但有些活动的传统文化内涵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活动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