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体育活动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班级体育活动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班级体育活动方案 篇1
一、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幼儿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发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幼儿园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幼儿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幼儿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幼儿的合作和交往能力。
(二)原则
1、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实施体育育人功能,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地设置和开展各项活动,以达到对幼儿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增设器械操、踏步操等,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二、实施措施
1)时间安排
晨间活动7:50—8:05,早操8:50--9:35,任何老师不得挤占阳光体育活动时间。
2)认真学习提高健康意识
认真理解“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深刻反思自己,了解幼儿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观。
3)全员参与强化过程管理
坚持幼儿全员参与,学校领导紧密配合,教职工全员协作,建立领导区域推磨巡查、教师安排指导、班主任组织实施、检查评比等机制。以保证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活动要求
1、每班班主任必须到本班活动场地,选择、设计分散活动内容,组织安排本班幼儿站队和活动。分散活动时以推荐内容为主,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幼儿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
2、老师负责本年级班级的场地安排,并对学生的站队、广播操、分散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督。
四、注意事项
1、活动必须由班主任到场负责管理,做必要的技术指导。
2、加强安全防范管理。班主任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活动。
3、如果遇到小型体育竞赛,老师必须提前到达比赛场地。各班快速、有序地进入比赛场地进行比赛。
4、遇到阴雨天不能进行正常室外活动时,各班由班主任自行在教室进行室内游戏(器材自备)
班级体育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1、愉悦心情,缓解工作压力,增强教职工体质。
2、增加教职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向心力。
二、活动要求:
每个工会小组组选出十人参加活动
三、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
四、活动内容:
奔腾列车、二龙顶珠、千足侧行、接力滚轮胎、身手敏捷
五、参加人员:
学校全体教职工
六、活动时间:
2 月2 日下午
七、活动形式:
1、全体教职工自行到学校操场集合。
2、以工会小组为单位参加趣味活动。
八、摄影摄像:
王以贤 童圣寿 王慧后勤服务:王六培 肖宜武 丁婉君裁判:王康舟 王友森 记录:洪彩芳
九、奖励办法:
设团体奖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如遇得分相同,抽签决定)每个项目分别按名次计分:第一名20分,第二名16分,第三名14分,第四名12分,第五名10分,第六名8分,第七名6分,第八名4分,第九名2分。五个项目得分总和为该组总分。按得分从多到少决定名获奖等第。
十、比赛方法和规则
1、奔腾列车
(1)每队由10名队员参赛,10人左脚向后抬起,用左手扶住,右手搭在前方同伴肩上,排成一排,形成链接。
(2)裁判员口哨一响,由起点向终点跳,行进中要求保持链接完整,以最后一名队员的撞线时间为准。完成比赛用时最短者胜出。
2、二龙顶珠:
每队10人,男女不限。比赛距离为30米,比赛开始前,每队两名队员面对面站立,并用额头相互顶托一球,两人各自将双手搭在对方肩上。听到出发信号后,横向移动至终点,并将球交给本队第二对队员,用同样的方式移动至起点,将球交给本队第三对队员,同样用额头顶托球移动至终点。用时最少的队为优胜对,并以此排列名次。如中途掉球,应在掉球处将球捡起顶托好后,再行前移。如不在原处将球顶托好就前移,则加罚5秒钟。在整个行进过程中,都不得用手扶球、顶球,否则每次加罚5秒钟。
3、千足侧行比赛方法:
参赛队每队10人,分2排每排5人,两排背靠背站立,每排队员上臂与相邻人员互相紧扣,两排最左端两人、最右端两人上臂紧扣,听令声侧向从起点开始移动30米,最后一个到达终点时记时决定胜负。
4、接力滚轮胎:
每队参赛队员为10人,比赛开始时一人先将轮胎向前滚出,绕过五个障碍物后直线返回出发点交给同伴继续进行,假如碰到障碍物时需将障碍物摆回原地后从失误地点继续进行,当最后一名队员将轮胎滚回出发点时比赛结束。最后以所需时间最短者为胜,时间相等名次并列。
5、身手敏捷——跳、踢、扭接力10人分成两组,5人一路迎面站立。
比赛开始,第一人从起点出发至跳短绳区跳3个绳,完成规定个数后,跑至踢毽区,踢3个毽子,完成规定个数后,跑至呼啦圈处,扭动3次,跑至对面击对面第一人的手掌,对面第一人按相反顺序完成规定动作,以此类推,先完成的组为胜。 东城街道中心小学工会
班级体育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
二、参赛对象:
全体培智部和聋部学生
三、比赛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
四、比赛地点:
学校操场
五、比赛项目:
(一)定点投球
1、比赛道具:篮球一个记分卡若干份
2、比赛方法:学生选手按抽签的顺序进行比赛,待裁判员发出投篮的口令后就投篮。
3、比赛规则:学生站在画好的线前,向篮框投8球,投中的球数多者为胜。(每班选4名选手参加,培一和培四一起参加比赛,培六和培七一起参加比赛,聋五和聋七一起参加比赛)
4、裁判员:xx主任xx老师
(二)十米运球
1、比赛道具:篮球2个粉笔卷尺
2、比赛方法:学生选手按抽签的顺序进行比赛,每次2人,胜出者参加下一轮决赛。
3、比赛规则:学生站在画好的.线前,听到裁判员的指令后,沿自己的赛道向前单手拍球,不能双手拍球,若球滚出赛道边界,则学生须拿球回到原出界地点,接着拍球。(每班4人,培一和培四同学抽签参加比赛,培六和培七抽签参加比赛,聋五和聋七一起抽签参加比赛)。
4、裁判员:xx主任xx老师
(三)短跑比赛
1、比赛道具:粉笔、卷尺
2、比赛方法:抽签决定次序,每2人一起比赛,采用淘汰制,胜出者参加下一轮决赛。
3、比赛规则:听到指令就位起跑,比赛过xx中不能串道,否则取消比赛资格。未发令不许起跑,所有参赛学生都必须听从负责老师的现场指挥。
4、裁判员:xx老师xx老师
六、人员分工:
班级体育活动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以及学校提出的阳光体育计划,全面推动我校艺体活动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结合我校实际,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较好地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一项体现学校或班级特色的项目技能和一项学生自主选择的艺体活动技能,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二、内容选择和目标要求
1、长跑技能。包括集体跑和自主锻炼。每生每天至少1500米。
总目标:学生初步养成跑步时能够保持良好姿势的习惯,掌握科学规范的长跑动作要领,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即时身体状态和其他因素进行自我调整,学生体育素质测试达标率达到98%以上。
目标分解:
(1)集体跑:通过“大课间”活动达成,每天学生1500米。
(2)自主锻炼:通过体育课和课余达成。
2、特色项目技能。
由各班自主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具有班级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
总目标:各班要选择适宜的特色体育项目,既要能够达到全员参与、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要适合本班规定场地,做到整齐美观,并遵循个体不影响整体的原则。通过活动的开展,达到一班一特色,特色有深意的目的。
目标分解:视各班活动特点自行制订。
学生自选艺体项目一个。采取问卷的形式对各班学生自选项目进行统计,指导学生选择那些符合自身条件和场地条件的、内容健康向上的艺体项目。学生自选项目每四周可提出申请更改一次。
三、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我校实际出发,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活动计划和内容。
3.全面性原则。师生共同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四、实施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确保大课间活动有序开展。
1、时间保障。学校作息时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每天上午第二节下课后30分钟和下午第三节下课后30分钟,任何教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就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活动。
2、制度保障。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可循,杜绝活动开展随意性,须制定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职责,建立了常规检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班长体育委员负责制、活动评比制。
3、人力、物力保障。大课间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活动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动的参与者。这既体现了国家所倡导的全民健身,又融洽了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平等型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小型、易损器材由各班学生自购。
4、安全保障。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
5、组织保障。
为加强该项活动的领导,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特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李新朝
副组长:
成员:
(二)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1、实行小组管理考核挂钩制。
2、鼓励活动内容、形式创新。
大课间活动除时间必须保证外,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学校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发挥学校资源优势,打造学校特色,鼓励同学们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活力健美健身操、游戏、小合唱、书法绘画、演讲比赛等多种项目。
四、大课间活动内容
1、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大课间活动,开展必选项目活动。
2、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文体活动,前5分钟为必选项目活动时间,后15分钟为特色项目或自选项目活动时间。每周一、三、五为班级特色项目活动时间,每周二、四为学生自选项目活动时间。主要项目有: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轮滑等大众创编游戏,以及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健美操、小合唱、书法、绘画、演讲比赛、阅读等。
3、根据学生活动情况和运动兴趣,定期更换运动项目,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4、音体美个兴趣小组,根据学校安排自主组织小组活动。
五、大课间活动流程
上午大课间:
1、进场:5分钟(放音乐)
2、必选项目(长跑):10分钟
3、自选项目:10分钟
4、结束:放松、回教室5分钟
下午课外文体活动:
1、进场:5分钟
2、必选项目(长跑):5分钟
3、以班或小组为单位自主活动:15分钟
4、结束:放松、回教室5分钟
六、管理责任制
1、班主任负责制:要想提高大课间的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因为班主任是凝聚力的核心,有相当强的感召力和约束力,这些都是由班主任的特殊身份决定的。班主任的主要责任是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按要求参加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指导本班创编体育游戏;正确引导并以身作则;参与学生活动,在大课间活动中负责本班纪律、安全。
2、班干部日日检查制:
(1)检查出操人数;
(2)检查进退场秩序是否整齐,是否有说笑、混乱现象;
(3)检查出操速度;
(4)检查活动质量;
(5)检查所带器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