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暖的文章
微文呈现整理的关于温暖的文章(精选8篇),都是精品文章,请您欣赏。
关于温暖的文章 篇1
提起冬天,人们联想到的就是白雪皑皑,寒梅竞放;或者就是狂风呼啸,冻得人毛骨悚然。是啊,在小孩子的眼中,冬天是美好的,因为可以玩雪;而在大多数成年人的眼中,冬天确是糟糕的,因为这刺骨的冬天,也许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过去的我,也曾有过这两种想法,但是,2008年的冬天,在我看来,却给人带来了温暖,是的,如沐春风般的温暖……
这个冬天正赶上春节,多少飘泊在外的游子都希望快点到家,能跟家人团圆。就在这温情脉脉的冬日,祖国的南方毫无征兆地下起了一场大雪。这不能叫鹅毛大雪,因为它比鹅毛大得多,而且一下多日都不肯停。飞机无法起飞了,火车迟了多日才到站,停电的停电,断水的断水,虽说只是南方那边受灾,但所有中国人是一体的,同生死,共患难,整个国家也都没有了节日的喜庆气氛。顿时,本已寒冷的空气更加寒冷了,天空,更阴了。
但是,即使如此,中国人,我们的中华儿女没有为这天灾人祸所屈服,老人、孩子以保护自身为主,尽少出门,甚至有的人竟在脚上戴了鞋套,以防路滑。而青年人抢在抗灾第一线,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没有受灾的地区人民捐款捐物,甚至贡献自身,甚至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当然政府部门真抓实干,宁可自己牺牲休息时间,牺牲跟家人团圆的时间,也不允许交通事故的发生……
中国人,伟大而坚强的中国人,你们总在最关键时刻相拥在一起,一起努力,一起前进,是你们的希望与激情使大学融化,是你们的不懈拼搏,使这个冬日变得更加温暖!是你们一次次不服输的怒吼将敌人击退,是你们一次次加油鼓劲的呐喊,使世人明白:中国人,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坚强不屈的。没有谁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永远记得,在面对大雪时,我们众志成城,曾是这个冬日变得更加温暖……
关于温暖的文章 篇2
阳光灿烂,清风习习,多么美好的星期日早晨,我们坐在车里去郊游,看这车上,明晃晃的玻璃窗,亮丽夺目的喷漆,软绵绵的车垫,一切那么美好。
当我们正沉浸在无比快乐的时候,一个紧急刹车,打破了心中的寂静,原来我们的车被前方的人群挡住了。我走进人群听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迎面袭来的巨浪,掀翻了游客的小船,游客们也一个个的掉入了水里,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帮志愿者相继纵身跳水,把落水者救上了岸。可河水的温度太低,游客们都已经被冻僵了,怎么办呢?突然,一位叔叔喊道:“生火,有火就有温度了,大家纷纷行动,好不容易才点燃了一把火,这是生命之火。可眼前的火光却越来越微弱。正在这时,一位从远方走来的大婶把刚刚买来的香油洒进了火里,火更亮了,一位老奶奶走到火堆前,猛然把手中的拐棍扔进了火里,火更旺了……
这火象征着关爱。渐渐地,游客们都苏醒过来了,那堆火仍在燃烧。
从这火光中,我看到了一颗颗火热的心,那么赤诚,那么可贵,从火光中,我看到了一双双友谊温暖的手,伸向落水的游客。从这火光中,我看到了祖国人的高尚品德,从这火光中,我听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赞歌,飞向未来。
啊!司机加大油门,车子向前飞奔,奔过湖岸,奔到火旁,奔向远方!
……
关于温暖的文章 篇3
一个人的时光,匆匆又呆滞。一个人在静静地享受着那份宁静的时候,慵懒的忘记了思维,时间在分分秒秒的无声溜走,没有喧闹、没有嘈杂,仿佛置身在世外,甚至连今天是冬至节都忘记了。要不是中午朋友打来电话问候,提起今天是冬至,还真的就这样无声无息的让几年这个节日在我的生活中悄悄溜掉了。
说起冬至,每年我与家人都要认真过这个节日的,因为冬至这个节日本身就很受国人的重视,特别是北方人,更是把冬至这个节日当做过年一样对待的。我是很重视习俗的一个人,对这个节日自然是不例外的。可今年自己一个人在家,浑浑噩噩地生活,竟然忘记了许多东西。
每年的冬至节,家里都要包饺子,还记得去年冬至这天孩子们都来家了,为了想吃几样陷的饺子,我跑遍了几个饺子馆,可由于我去的晚了些,都已经订出去了,结果没办法,最后只在一家驴肉馆买了点驴肉馅儿饺子,孩子们吃的很是开心。今年没有了这样的热闹,家里冷清多了,好像过节也没有了兴趣。直到朋友打来电话,一声问候,心里温暖了许多,中午一个人不能包饺子了,朋友约我晚上一起出去跟大家在一起共同包饺子过节,这份友情自然在我的心里生起了许多温暖,驱散了冷清和严寒。
关于冬至习俗的传说有很多,而我特别喜欢冬至吃饺子这个传说故事。在我们北方,每年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有谚语:“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相传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这样一个故事,传递的就是一个“情”字,医圣对家乡父老的情,对父老的爱。虽然冬至天已数九,正是最寒冷的季节,但天无情,人有情。从那时起,人们对医圣的纪念,将冬至节奉为与春节一样的重视程度,无不也透着人们对那些爱民如子的圣人贤达的拥戴和怀念之情。虽然说严冬,却有一种暖暖的暖流在人间流动。
冬至也是昼短夜长达到极点的时候,记得小的时候,每到这个季节,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最难熬的时候,小孩子都不喜欢长夜,都喜欢在白昼里嬉闹。那时,每到夜晚来临,父母便让我们早早地上炕睡觉,可那时是根本睡不着的,躺在被窝里翻来覆去地闹。父母让我们早早上炕睡觉,即是为了我们不要到黑夜的外面去,怕冻伤;又是为了节省灯油,那时家里还没有电灯。我们躺在被窝里睡不着,就听妈妈给我们讲故事,妈妈没有文化,讲的故事自然就是那些在民间流传的什么鬼神之类的了,有的时候还哼着小曲儿,我们就是这样在母爱的呵护下,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夜。
那时,家境都很贫寒,但是到了冬至这天,母亲还是要想方设法给我们包点饺子吃,那时的饺子面是白面和玉米面两掺的',馅儿是青菜里面只有些许的咸肉,虽然比不了如今的饺子,但是我们吃起来还是很开心的,也是一年中难得的一顿“美食”了。就是这些材料,还都是母亲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从我们小的时候,母亲就对我们格外的疼爱,让我们跟所有的孩子一样都能快乐开心地度过幸福的童年。
前几年,当我心情好的时候,赶上冬至节,也会约上几个朋友到餐馆吃顿饺子,叙叙友情。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家里跟家人一起包饺子过冬至节。虽然天气寒冷,但朋友在一起也好,家人在一起也好,那种暖融融的情义,早已把寒气驱散,心中流淌的是股股暖流。如同今日朋友在我早已被寒冷包围着,忘却了冬至到来的时候,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一个邀请,不都是严冬中的温暖吗?此时我想起了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里的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这冬至里涌动的暖流,不正是温暖人间,催生万物复苏春满花开的春天的号角吗?
关于温暖的文章 篇4
温暖,总会在一件不经意的小事瞬间体会到的。-----题记
温暖,不只是可以从心中体会到,而是可以从灵魂的深处体会到。母爱的温暖胜过所有的温暖。
在我的记忆深处,这种温暖至今我都刻骨铭心的记得。它不像父爱一样平平淡淡,也不像爱情一样伟大。这种温暖,每时每刻不伴在你的身边,只是你从未发现而已。
我直到现在还记得,那个时候是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那天晚上外面电闪雷鸣,下着大雨,家里只有我和妈妈二人,爸爸去了爷爷奶奶家里,家里又在停电。只有蜡烛那微弱的光芒在闪烁着。显得十分荒寂。本来是没什么的,但因为我发烧的事情是的妈妈忙的焦头烂额,最后妈妈实在没办法了,于是只好把我放在她那瘦弱的背上。跑去离我家有半个小时的儿童医院。
我也深刻的记得,妈妈是自己不顾雨水的浇溉。一步一步的跑向医院。那晚我哭了,从来没有哭的这么伤心,虽然妈妈以前经常骗我说我是从孤儿院抱来的,我也曾相信过,现在我明白,我肯定是妈妈亲生的。因为只有亲生妈妈才愿意为一个女儿付出这么多。
现在的我已经十二岁了,小时候的事情大部分已经忘记了,可是这几是我终生难忘。因为我明白了一位母亲的伟大以及她可以为你付出她的一切。
母亲现在已经三十八岁了,可是我不知道她会不会有一天突然离开我,会不会突然有一天我再也感觉不到这伟大而又浓烈的温暖,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会将这份温暖永远珍藏在心底最深处。
母爱的温暖会消失吗?我不知道……
关于温暖的文章 篇5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直保持着愉悦的心情。晚上,我妈妈和舅母买回一大堆东西,我一看,里面有炭。骨肉双连。羊肉串。牛排。茄子等等。啊!原来我们要烧烤呀!我帮忙烧好炭,就开始烧烤了。我一见到这些东西就垂涎三尺,所以我一下子烧了许多东西,可美味了!
到赏月的时间了,月亮在淡淡地云雾中若隐若现。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慢慢地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出现在我们眼前,它绽放出既柔和又灿烂的光线,仿佛是夜幕中的主角,又像是闪烁的星星的主人。我们一家团团圆圆玩得很开心,不知在哪浩瀚的月球上的嫦娥,玉兔过得还好吗?她们是否也这么开心呢?
“吃月饼了”随着我一声喊下,大家才从这美丽的月光中醒悟过来。舅舅急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冰皮月饼,我兴奋地打开,哇!有好多种月饼啊。有一个大的燕窝月饼,黑芝麻月饼,还有绿豆沙月饼等。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燕窝月饼,而弟弟却喜欢吃黑芝麻月饼。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啊。
这个节目当然是我们小孩最喜欢的啦。我们拿出一个个五彩缤纷的小灯笼,擦上蜡烛并点燃,然后就带着弟弟妹妹们到处去游荡,等天更黑是,我们就玩惊险刺激的捉鬼游戏,好玩极了。
夜深了,月亮睡了,我们也在甜蜜的梦境当中。又一个和谐温暖美好的中秋节!
关于温暖的文章 篇6
葡萄牙是一个阳光充沛的国家,很多游客到那里去,就是为了享受它的阳光。
布斯克是北欧人,一路上,他都紧握一个透明的玻璃瓶。飞机降落时,他打开瓶盖,在舱门前等候。他要在舱门打开的第一时间,收集一瓶温暖的阳光。他说,这是葡萄牙的朋友教会他的。
原来,葡萄牙人热爱阳光已经热爱到骨子里了。他们在阳光充沛时,会用瓶子把阳光灌满,回到家后,就把这些瓶子摆在架子上,成为自己的收藏品。
不同地方的阳光,有不一样的味道。在拉各斯那小如花园的市中心,阳光清冽温柔,掺有海鸟拍翅膀的阴影,布满了咖啡、肉桂粉、煎蛋和狗的味道。在萨格雷斯,有欧洲最西南的海角阳光,浓烈醇甜,掺杂着海风远远推送而来的腥味。马德拉最好的阳光在岛南的丰沙尔,即便在冬天,阳光也炽烈如夏,浓得可以托在掌心,其中有花香,有百香果的味道。而波尔图最好的阳光,匀整地铺在杜罗河的两岸,阳光里掺杂着沙粒,有河水的幽蓝之色,以及两岸酒窖里的香味。
不同时间的阳光,也有不同的情愫。坐旅游巴士,去拉各斯、萨格雷斯和维森特角的路上,到处都是小贩的叫卖声:“昨天正午的海角阳光,新鲜热辣!”“三年前历史最高温那天午后两点的阳光,热情饱满。”里斯本最好的阳光在贝伦塔旁的水畔,尤其黄昏时贝伦区的阳光更是温柔动人。白色的圣哲多姆派修道院与贝伦塔蓝色里掺杂橘色的天空,在黄昏时的阳光里,会显得无比透明。黄昏的贝伦塔畔就像个过滤器,将南方半岛阳光里的火焰跃腾之气滤尽了。你完全可以盛满一瓶阳光,然后去圣哲多姆派修道院旁边,那个1837年开始经营的蛋挞店,吃一个甜脆韧浓还撒了肉桂粉的蛋挞,看看黄昏降临,你没盛到的阳光从海面远远流走。
等冬天寒风萧瑟时,葡萄牙人就会邀请朋友来家里,一瓶瓶打开,以慢慢享受清冽温柔的、浓烈醇甜的、透明的、花香四溢的、酒与沙粒并存的阳光。还有些人会与朋友相互赠送他们收集的阳光——林间的、山上的、雪原的,各种各样的阳光。调皮一点的,还会把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的阳光兑一兑,一不小心,一瓶阳光会倒出来。
我曾问过一个葡萄牙朋友,是如何爱上收集阳光的。他思索片刻,说:“热爱生活,就应该从热爱阳光开始。”听完他的话,我慢慢感觉到,收集阳光的习惯就和阳光本身一样温暖。回国时,我也特意带上一瓶里斯本贝伦塔畔黄昏时分的阳光。
关于温暖的文章 篇7
随着时间的流逝,有许多人和事都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模糊了。但是,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大姐姐,我会永远记住她的美。
前年十一月份的一天,我从爷爷家独自乘公共汽车回家。可能是太冷的缘故,我一躺在座椅上,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不睡还好,就这么一睡,竟不知不觉地睡过头了。突然司机一刹车,我才被吓醒了。我望了望周围的环境,急忙下车,在那个不知道叫不出名的地方乱逛,我的头脑顿时清醒过来,发觉我迷路了。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一个阴暗的小巷子里面。我扫视了一下周围的环境——黑洞洞的几面墙,路灯的光也十分弱,还有一个绿色的垃圾箱。我无助地蹲在那里细声抽泣,再也没有力气走了。过了一会儿,不知是不是上帝保佑我,有一位大姐姐正好路过这里,无意中发现我在那里蹲着不知道在干什么,便走过来问我怎么了。我仰起头,见是陌生人,更加害怕了,连忙后退两步。大姐姐见我似乎有些害怕,亲切地向我解释道:“小妹妹,我并没恶意。你可以告诉我你怎么了吗?”她看见我的脸上有哭过的痕迹,就问我哭过了吗,我连忙拿衣袖在脸上胡乱擦了擦,她从手提袋里拿出几张纸巾帮我把眼泪擦干净,说用纸巾擦比较干净。我似乎被她的言行举止感动了,告诉她我家的地址。她听了,先是沉默不语,然后她那紧皱的眉头突然舒展起来。她微笑地对我说:“嗯,那个地方我以前去过。要不,我送你回家?”回家?!
我简直是求之不得了!我高兴得直点头。她牵起我那只冰冷的手,走向前方。我们走到一个候车站就上车了。在车上,我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过了许久,她才发现,有些羞涩地问我:“小妹妹,为什么这样看着我?我脸上有东西吗?”她拿出一面镜子对着脸照了又照。“不是的,不是的……只是……您真漂亮……”我说完后,低下头,害怕她看见我红得像西红柿一样的脸。她没有说话,只是对我微微一笑。到家了,我心里那份激动用文字根本无法表达。我刚想跟她说声“谢谢”,一转身,她已经在傍晚霞光的照映下走远了。过了几天,我仍然在挂念她:大姐姐,您真美!您不仅外表美,美丽的.外表里蕴藏着一颗美丽善良的心灵!突然,迎面吹来一阵温暖的风。我真希望这阵风能够把我刚才的话传达到那位大姐姐的心里!
我因来不及跟那位大姐姐说声谢谢而成了终身的遗憾。但我并没有忘记她,她让我知道乐于助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更感动了我!那个冬天的夜晚是寒冷的,但是因为有了那位大姐姐,我的心暖了许多。
关于温暖的文章 篇8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了并且喜欢上了寂寞的感觉,寂寞为伴,喜欢上一个的人独处和感悟,聆听美妙的音乐,深入遐想,故而有种我思故我在的状态。曾记得有人说寂寞是缺少恋爱的专场,是需要陪伴的前奏和内心深情的渴望,是需要用麻醉来安慰的空虚,总之寂寞就像是对爱恋最直接的告白。而现在的我,寂寞是一个人的独处的开始,也是生命深化的起点。寂寞如歌,歌声里充斥的是对生命的礼赞,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回味和体验。总结而后铭记,携带着此刻的感悟开始下一场奔向远方的征途。故此寂寞为酒,文章为歌。
我是典型的北方人,喝的是快酒,喜欢那滚烫入喉的热烈,热爱那辛辣满腔的灼烧。虽然刚刚从迷醉中恢复过来,也在暗暗提醒自己不要那么痴迷于杯中酒。但这并不阻碍我对那种味道的迷恋,杯中酒,口中味,腔上情。寂寞就像烈酒的味道一样,让我迷醉。能够让我思绪万千,感性万分,饱富深情。思考生活的种种,点点滴滴,体味人生百味。冷月无声,寒风无边,寂寥如斯的深夜里,一个人的独处和思考,带给我的是难以叙述的满足和面对灵魂的悸动。有种把自己埋葬在这寂寞如歌的深夜里的冲动。激发更多的创作灵感,用文字刻录下每一份每一秒对生活的思考。
也不知道是何时,把曾经喜爱的写作再次抓在手中,就像阔别已久的爱人一样,有种干柴遇烈火的热情,也有小别胜新婚的渴望和喜爱。对文学和写作爱的更为深沉,更为彻底,融入灵魂,深入骨髓。喜欢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不为别的,只为怀念和留恋。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我们无法留住永恒,无法把喜欢的场景或片段固定下来。只能是在暮年时回忆和偶然停留时的遗憾。但是错过了,就是过去了,无法复制,无法重复。只能告诉自己,相见不如怀念。就这样我们在行走的路上,错过了风,错过了雨,也错过了他或者她。留在脑海里的只有看是相似的场景,但是主角早已是陌生的面孔。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身影,却在慢慢的消散,只有曾经的一抹荣光而已。
而我是个喜欢回忆、缅怀的人,总是思念曾经的人或者事,非常留恋过去。喜欢和迷恋怀旧的味道,曾经只能是青春飞扬,豪情满怀,无法像现在这样能更加明白生活,也记恨自己为什么明白的这么晚,错过了记录曾经的美好,直到如今,只剩遗憾。所以从现在起,我要记录属于自己的声音。而文章便是我的声音,我的歌。
最近迷恋上了《我是歌手》和《中国好歌曲》,不知道为何,每一次听到那声,那旋律,那歌词总是不由自主的去思考和感悟,总是有种想“呕吐”写作的冲动。有一种不吐不快的难受。尽管我是个五音不全,天生的破嗓子,对音乐更是一窍不通,但是这并不干扰歌声旋律、歌词带给我的思念和想象。或许美好的东西从来都是感悟,而不是看到。我不擅长音乐,只知道自己能够在用文字,絮絮叨叨的记录自己的经历,这就足够了。
正因为如此,我给自己拟定“寂寞为酒,文章为歌”。在品味那富有独特滋味的寂寞酒,把自己的体味和感受,用文章记录为歌。让生活更加圆满,人生少几许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