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演讲稿
微文呈现整理的抗美援朝演讲稿(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抗美援朝演讲稿 篇1
各位同志们:
今年是抗美援朝xx周年,xx年前,我们的志愿军横渡鸭绿江,支援朝鲜,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军事援助,更加是为了粉碎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且吞并朝鲜的野心。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卫祖国,是为了保证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和建设的发展得以顺利进行。
今天我们致敬抗美援朝的英雄们,就是要学习“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民族的尊严能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爱国主义成为凝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旗帜和力量源泉,凝聚成不惧艰险、不畏强敌、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今天我们致敬抗美援朝的英雄们,就是要学习“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奏响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壮丽凯歌。在这场战争中,我国有197653名烈士为国捐躯,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在这些英雄身上,充满了血性和果敢;也充满了忠诚和担当。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党和人民,他们随时准备牺牲一切,用一身英雄胆铸就了中华民族魂。战争是残酷的,今天的和平也是来之不易的,我们的美好生活,是英雄们用自己的血肉换回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历史,学会感恩,致敬战士,热爱和平。
抗美援朝精神要永世传承、世代发扬!回望那段历史,感受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内心澎湃不已,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生活在强大的祖国无比自豪,今后更要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争做新时代的一中人。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必须要铭记历史,展望未来,让烈士精神与我们一路同行。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到刻苦学习、勇于拼搏,做到爱党爱国、矢志不渝,在校园里练就建设祖国的本领,将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的国旗下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抗美援朝演讲稿 篇2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李承晚军步兵第6师第2团前卫加强第3营进行的一次遭遇战。此战经约1小时,全歼敌军一个营及一个炮兵中队,共毙伤俘敌470多人,俘美军顾问1人,缴获各种枪16枝、火炮12门、汽车38辆、战马3匹、报话机2部。战后毛泽东致电:“庆祝你们初战胜利。”此战役之后,我第118师、120师乘胜进攻温井之敌,并于26日凌晨占领温井。从此,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两水洞战斗的1950年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
在抗美援朝期间,在中国国内开展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大批青年踊跃参加志愿军,全国人民掀起了增产节约运动和捐献运动,这不仅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进行。
抗美援朝演讲稿 篇3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温馨而又蓬勃的曙光,透露着人们幸福的生活,浪漫而又梦幻的晚霞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梦想。虽然现在科技发达,在我们身边也没有战争,可是我们不能忘记为了现在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老一辈革命家们。为了让我进一步了解这些历史,在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
该馆始建于1958年,它从开馆到现在接待国内外游客1200万人次。我来到纪念馆的场外展览区,里面的场景让我非常震惊:战斗机、坦克、大炮不计其数,它们在那里端立着,好像在守护着纪念馆;那些飞机在跑道上,让人感觉它们随时都会起飞,保护我们大家;火车虽然变得锈迹斑斑,但它还是英勇地站在铁轨上,好像在告诉我们:“不要害怕,有危险我会立刻救走你们!”我在门口看见了毛爷爷的题词,上面写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我们进了馆内,听讲解员说馆内有10个展厅,展出历史照片500余幅,文物1000余件。馆内有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画面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为背景,形象地反映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英雄气概。
我看着画面上阵地硝烟四起,敌人的坦克、运输车被我军摧毁,场面轰轰烈烈,我军气势威武,打得敌人落花流水。在馆里,最能吸引我注意力的就是那些枪和弹药和军服,看到这些,我就感觉我自己就是一个军人,穿着军服,背着枪和弹药,在战场上英勇地战斗。在展柜里,我看见了许多奖章,爸爸对我说:“那是志愿军叔叔的奖章。”我好奇地问:“那为什么会在这里?”妈妈回答:“那一定是好心的志愿军叔叔捐赠的。”我更加敬佩志愿军叔叔了,心想:“我长大了一定要当军人。”走了一会儿,我看见了一幅画着战争场面的画,那场面,沙尘卷起,手榴弹、子弹满天都是,那场面可壮观了!
出了抗美援朝纪念馆,我跟爸爸妈妈来到了传说中的鸭绿江,只见上面屹立着许许多多的木桩。我问爸爸妈妈:“鸭绿江上面的木桩是干什么的?”爸爸回答:“那是一座桥,当年志愿军就是踏着那座桥过的鸭绿江,到现在已经有xx多年了!可是,这座桥却被敌人炸毁了。”我心想:“虽然这座桥已被炸毁,可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日晒,还这么坚挺的立在鸭绿江上,真是不容易!”
我们要劳记历史,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作为一个学生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为国家做出贡献,祖国万岁!
抗美援朝演讲稿 篇4
各位同志们:
光辉不朽身,纸虎化为尘。升平街巷,华灯初上,在和平年代的风和雨顺里再去回首那些年战火硝烟,隔着历史的藩篱,却尽显了厚重与沧桑,大气与凛然。当年,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当年,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当年,17岁的,未及弱冠便毅然从戎,投身于22军64师192团3营8连,在朝参战3年,连任工委委员。
“谁是最可爱的人”——既有细水涓流的感人心扉,又有英雄气概叫人嗟叹不已。我们亦是读着邱少云、黄继光,看过《英雄儿女》、《上甘岭》成长起来的一代,对战场上的他们,有爱、有敬慕,更多的是深深的感念。老人,已近耄耋之年,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兵士,然而奔赴前线,戍卫祖国,他从枪林弹雨中活着走出战场。老兵本身就是战争的烙印,是帝国主义屠戮的最好见证。
交谈时,老人坐在竹编椅上,身后氧气筒。家人介绍说,从朝鲜高寒的战场上回来,老人便染上了肺大泡。所患日本血吸虫病也是染自当年的'“细菌战”。老人给我们介绍起“细菌战”——煤气罐子一样的的从天而降,摔成两半,全是些苍蝇、跳蚤、蚊子。
语气里尽是难掩的气愤。又说起美军飞炸而过,整个天幕黑压压的一片,耳边、头顶还响着子弹横扫的“嗖嗖”声。听老人的讲述,仿佛置身于那一片战场,天地都是灰沉的,死亡一次次擦身而过,生命像这样不堪一击。笔者无法不被那样的惊心动魄动容,感念战场上那一个个可爱的人,那些被帝国主义、被残酷屠戮迫不及待剥夺走生命的年轻的兵士们。
在朝鲜战场上,敌人有的是新式武器,我们有的是勇敢顽强和对祖国的忠诚。在志愿军里涌现出无数的英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主席的儿子也光荣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经过3年艰苦作战,中朝两国军队终于把美国侵略者赶回到“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帝国主义签订了停战协定。
抗美援朝的斗争,证明了一条真理: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必然失败,而人民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最终必然胜利。抗美援朝的胜利,使全世界人民都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它表明了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不可战胜的。
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中国人民的牺牲是正义的,光辉的,将一直被世人感怀与追念。抗美援朝战争过去已60余年,死亡的胁迫早已淡褪,当年的残迹与参与者也已渐渐消逝于历史。
然而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光辉典范的志愿军战士们,他们戍国卫家,为和平而战的伟大精神,为正义而战的民族气节,永远值得铭记。
抗美援朝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7月7日,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美国操纵的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87号决议,决定介入朝鲜内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支援南朝鲜攻打北朝鲜。
金日成写信求助于苏联,但是斯大林违背了自己曾经说出的话,他不想卷入这场战争,于是将这个“烂摊子”扔给了中国。当毛泽东看到了这封求助信之后陷入了沉思,中国战争的伤口还没愈合,此时伸出援手,中国的损失也会很大。
战争愈演愈烈,当战火烧到了“三八线”之后,毛泽东突然意识到,美国这个狮子的“胃口”绝不只是朝鲜,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这一仗我们必须打。我们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唯物史观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基本前提出发,科学地说明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毛泽东做出的这一决策是正确的,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他在中国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毛泽东就是中国解放前后的领导人,也是中国发展的主导者、思想的领导者。战争仍在继续,中国的部分领导人不同意出兵援助朝鲜,毛泽东站在长远的角度上,他站得比别人高,看得比别人远,认识到打这一仗的必然性,否则中国永远在列强面前抬不起头来。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同意。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处于动荡时期的中国造就了毛泽东,同时毛泽东的出现拯救了处于迷茫时代的中国,不得不说,他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他带领了中国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入了新中国,同时在他的指导下,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新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一定的地位。毛泽东思想行为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意愿,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求,所以他起到了推进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战争来临时,中国人民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还击敌人。1952年10月8日,美帝国主义中断停战谈判,于14日发动“金化攻势”,妄图夺取朝鲜金化东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上甘岭阵地。志愿军依托坑道,打退了敌人数百次冲击,坚守阵地四十三天,于11月25日粉碎了人的进攻。此役歼敌两万五千五百余人,志愿军和指战员在缺水、缺氧、缺粮、缺弹等极端困难残酷的作战中,发扬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涌现出无数英雄任务。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迫使美帝国主义于次年4月恢复了其无理中断的停战谈判。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身后就是自己的家园,他们奋勇抗敌,不让敌人再次侵略自己的家园。在这次战争中涌现出了很多黄继光、邱少云这样的革命战士,我们的家园,他们用生命来保护。
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在这次战争中,牺牲了数十万志愿军战士,他们的牺牲换来了革命的胜利,他们为新中国的发展献出了重要的力量。如今我们的生活是建立在他们的牺牲之上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报效社会,报效国家,将他们的愿望继承下去!